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日期

2024-12-26

案號

CYEV-113-嘉簡-803-20241226-2

字號

嘉簡

法院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AI 智能分析

摘要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嘉簡字第803號 原 告 吳進福 被 告 謝仁凱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1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事項: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有明文規定。本件原告起訴時主張受詐騙未遂,請求被告給付精神慰撫金新臺幣(下同)50萬元。之後於訴訟中變更主張受詐騙未遂,被告應賠償原告借貸所生利息7,500元之損失(見本院卷第6頁、第79頁)。審核原告所為訴之變更,與上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也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因此本院依原告聲請,在只有原告一方到場辯論的情形下作成判決。 乙、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在民國112年10月間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人共組詐欺 集團,被告負責提領贓款之工作(俗稱「車手」)。詐欺集團成員在112年12月12日前向原告佯稱可投資獲利等語,但原告未陷於錯誤,與員警配合,於112年12月12日15時8分左右,被告佯裝德勤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前來取款時,遭警查獲。 ㈡、原告為了準備交付50萬元給被告,先向地下錢莊借款50萬元 ,因此受有利息7,500元損害,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2項、第185條規定請求被告賠償等語。 ㈢、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7,500元。 二、被告答辯:現在無工作等語。 三、法院的判斷:     ㈠、按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負損害賠 償責任。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2項有明文規定。 ㈡、按損害賠償之債,以有損害之發生及有責任原因之事實,並 二者有相當因果關係為其成立要件。所謂相當因果關係,係以行為人之行為所造成之客觀存在事實為觀察,依吾人智識經驗判斷,無此行為,必不發生此損害;有此行為,通常即足發生此種損害者,為有因果關係;有此行為,通常亦不生此種損害者,即無因果關係(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49號判決意旨參照)。 ㈢、原告主張被告加入詐騙集團擔任車手工作,詐欺集團成員向 原告佯稱可投資獲利等語,但原告未受騙,與員警配合,欲交付50萬元給被告,但並未交付,被告為警查獲等情,有提出本院113年度少護字第155、156、157審理筆錄節本為證(見本院卷第7至9頁),被告也沒有爭執,可以相信為真。 ㈣、原告另主張是向地下錢莊借錢欲交付被告,但縱使為真,原 告並無受詐騙,是與員警配合,假意要交付款項給被告,已如前述,顯見原告是自行評估而為決定,難認原告所指利息7,500元之損害與被告行為有相當因果關係存在。且經本院曉諭(見本院卷第79頁),原告仍為相同之主張,原告請求就無法准許。 四、結論,原告依照侵權行為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7,500 元,為無理由,應該駁回。 五、本件訴訟的事實已經明確,當事人提出其他的攻擊防禦方法 及證據,都已經法院詳細斟酌,經認定不影響本件判決的結果,所以不一一論述。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吳芙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文化路 308之1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林柑杏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