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一親等直系血親

共找到 122 筆結果(第 1-10 筆)

司繼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4015號 聲 請 人 邱于倢 陳泓亦 林 立 邱鏵萱 法定代理人 陳怡君 邱達峯 被 繼承人 陳蔡免(亡) 生前最後住所:桃園市○○區○○○街00號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理 由 一、按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一)直系血 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四)祖父母; 前條所定第一順序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第1138條所定 第一順序之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者, 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第一順序之繼承人 ,其親等近者均拋棄繼承權時,由次親等之直系血親卑親屬 繼承,民法第1138條、第1139條、第1140條、第1176條第5 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明意旨略以:聲請人聲請人邱于倢、陳泓亦、林立、 邱鏵萱為被繼承人之曾孫子女,因被繼承人於民國113年9月 14日死亡,聲請人自願拋棄繼承權,爰依法檢呈繼承系統表 、除戶戶籍謄本、戶籍謄本、印鑑證明等件具狀聲請拋棄繼 承權等語。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邱于倢、陳泓亦、林立、邱鏵萱則為被繼 承人之曾孫,被繼承人於113年9月14日死亡之事實,固據聲 請人提出戶籍謄本及除戶戶籍謄本為證。又被繼承人之子女 陳茂祥於79年7月18日已歿,而由陳茂祥之子女即代位繼承 人陳韋汝、陳雪慧、陳釗銘、陳怡君、陳素燕等人代位繼承 其之應繼分。而被繼承人之代位繼承人陳韋汝、陳雪慧、陳 釗銘、陳怡君、陳素燕已分別於本件及另於本院113年度司 繼字第4074號拋棄繼承事件聲明拋棄繼承,並經本院准予備 查在案外,其中尚有被繼承人之子女陳金枝迄今均未向本院 聲明拋棄繼承,此有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案件索引卡查詢資 料及其他繼承人陳金枝之戶籍謄本在卷可稽,是被繼承人第 一順序一親等直系血親卑親屬之繼承人,並未全體均拋棄繼 承權。而聲請人邱于倢、陳泓亦、林立、邱鏵萱為被繼承人 之曾孫輩,則依首揭法律規定,尚無從成為被繼承人之繼承 人甚明,從而聲請人邱于倢、陳泓亦、林立、邱鏵萱對於被 繼承人既無繼承權,自無得為拋棄繼承。是以,本件聲請人 、邱于倢、陳泓亦、林立、邱鏵萱聲明拋棄繼承,於法未合 ,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32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陳品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31

TYDV-113-司繼-4015-20250331-1

家調裁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扶養費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39號 聲請人即反 請求相對人 張○步 相對人即反 請求聲請人 張○文 張○恩 上列聲請人請求給付扶養費等事件及相對人反請求減輕或免除扶 養義務事件,本院合併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張○步之聲請駁回。 二、相對人張○文、張○恩對於聲請人張○步之扶養義務均應予免 除。 三、第一、二項程序費用均由聲請人張○步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人即反請求相對人張○步(下稱聲請人)請求相對 人即反請求聲請人張○文、張○恩(下合稱相對人)給付扶養 費事件,業據相對人反請求減輕或免除對於聲請人之扶養義 務,茲因反請求部分為當事人不得處分之事項,但兩造於調 解程序中已就聲請人對於相對人於成年前有未盡扶養照顧之 事實(亦即相對人有無得以減輕或免除對於聲請人扶養義務 之事實)均不爭執,並依據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項規定合 意聲請本院裁定終結,有民國114年2月21日合意程序筆錄在 卷可稽,本院自應依前揭規定而為裁定。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父,因聲請人沒有 工作、無法生活,亦無收入及存款,故請求相對人應自114 年1月1日起至聲請人死亡之日止,按月於每月1日前,各給 付聲請人扶養費新臺幣1萬元,及自本聲請狀繕本送達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利息之扶養費。如有遲 誤一期履行,其後之12期視為亦已到期等語。 三、相對人答辯及反請求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母親於相對 人年幼時即離異,離異後對相對人不聞不問,未盡養育及教 養責任,致相對人生活困苦,相對人母親最後僅能選擇聲色 場所工作扶養相對人,相對人在成長過程中充滿辛酸與孤單 。目前相對人張○恩已有家庭及子女,無餘力扶養僅有「血 緣」關係之聲請人。而聲請人未曾扶養相對人,相對人亦不 同意負擔聲請人之扶養費用,請求准予免除相對人之扶養義 務等語。 四、本院之判斷: (一)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義務;直系血親卑親屬為直系 血親尊親屬之第一順序扶養義務人,且以親等近者先負扶養 義務;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 ;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 民法第1114條第1款、第1115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1117 條第1項、第2項規定甚明。查聲請人主張其為相對人之父親 ,為一親等直系血親尊親屬乙節,有戶籍謄本為憑,並經本 院依職權查詢兩造之戶籍資料在卷可參,而依聲請人稅務電 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記載,聲請人於112年度所得收 入僅有100元,已達不能維持生活之程度,依上開規定,足 認相對人對於聲請人負有法定扶養義務。 (二)次按民法第1118條之1第1項規定:「受扶養權利者有下列情 形之一,由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負扶養義 務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一、對負扶養義務者、其 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體、精神上 之不法侵害行為。二、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 義務」;第2項規定:「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前 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法院得免除其扶養義務」 。經查:兩造對下列資料之內容不爭執:(1)兩造之勞健保 、112年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資料。(2)聲請人之勞保給付 。(3)臺南市政府社會局113年12月26日南市社老字第113261 8001號號函;兩造對於聲請人於相對人小時候未提供扶養費 ,並自相對人8、9歲時聲請人與相對人母親離婚後,即未聯 絡、照顧、扶養相對人張○文、張○恩之事實不爭執;兩造對 下列事實亦不爭執:(1)相對人張○文從事美髮工作,月收入 2萬多元,已婚育有2名子女,需負擔家計。(2)相對人張○恩 從事會計工作,月收入約4萬,已婚育有1名子女,需負擔家 計。(3)相對人2人尚且須扶養母親,皆無餘力支付聲請人生 活所需之相關費用。兩造復同意由法官裁定免除相對人對聲 請人之扶養義務,雙方並於調解期日製作合意程序筆錄在案 ,綜上可認聲請人無正當理由對相對人未盡扶養義務,其情 節已達重大之程度。 (三)從而,聲請人請求相對人給付扶養費用,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相對人請求免除對於聲請人之扶養義務,核與民法第11 18條之1第2項之規定相符,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分別裁 定如主文第1、2項所示。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 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許育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蔡雅惠

2025-03-31

TNDV-114-家調裁-39-20250331-1

家調裁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扶養費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裁字第38號 聲請人即反 請求相對人 胡○森 代 理 人 林怡伶律師(法扶律師) 相對人即反 請求聲請人 胡○傑 胡○斌 胡○婷 共同代理人 許雅芬律師 蔡宜君律師 王文廷律師 上列聲請人請求給付扶養費等事件及相對人反請求減輕或免除扶 養義務事件,本院合併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胡○森之聲請駁回。 二、相對人胡○傑、胡○斌、胡○婷對於聲請人胡○森之扶養義務均 應予免除。 三、第一、二項程序費用均由聲請人胡○森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人即反請求相對人胡○森(下稱聲請人)請求相對 人即反請求聲請人胡○傑、胡○斌、胡○婷(下合稱相對人) 給付扶養費事件,業據相對人反請求減輕或免除對於聲請人 之扶養義務,茲因反請求部分為當事人不得處分之事項,但 兩造於調解程序中已就聲請人對於相對人於成年前有未盡扶 養照顧之事實(亦即相對人有無得以減輕或免除對於聲請人 扶養義務之事實)均不爭執,並依據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1 項規定合意聲請本院裁定終結,有民國113年12月3日合意程 序筆錄在卷可稽,本院自應依前揭規定而為裁定。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父,聲請人與相對 人之母胡蔡○於91年4月24日離婚,離婚後即未與相對人聯繫 見面,迄今已20餘年未曾見面。因聲請人於112年間發生車 禍致左腳受傷,現罹有泌尿疾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而無 法持續穩定工作,現已無謀生能力,且不能以自有財產維持 生活,需仰賴他人照護扶養,然現每月僅仰賴國民年金給付 每月新臺幣(下同)4,774元,及胞姊不定期資助或借款維 生,惟聲請人每月固定前往醫療院所固定支出醫療費用3,00 0元,在外租屋需每月支付6,000元,實入不敷出。故請求相 對人應自本聲請狀送達翌日起至聲請人死亡之日止,按月於 每月5日前,各給付聲請人扶養費7,235元。前開給付,如有 遲誤一期履行,其後之12期視為亦已到期等語。 三、相對人答辯及反請求意旨略以:聲請人生性好賭、遊手好閒 ,對於家庭無分毫責任感,甚至將相對人母親賺取家用之針 車以及嫁妝摩托車拿去變賣,再將換取的金錢作為賭資。此 外相對人只要一有錢就拿取賭博,家中時常有債主上門,聲 請人為了躲債,不常回家,只留下相對人及母親終日在家惶 惶不安,甚至為了籌措賭本,偽造相對人母親簽發本票向地 下錢莊借錢,並家暴相對人母親,要求相對人母親幫忙還錢 。故聲請人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之行為,顯屬情節重大 ,請求准予免除相對人之扶養義務等語。 四、本院之判斷: (一)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義務;直系血親卑親屬為直系 血親尊親屬之第一順序扶養義務人,且以親等近者先負扶養 義務;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 ;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 民法第1114條第1款、第1115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1117 條第1項、第2項規定甚明。查聲請人主張其為相對人之父親 ,為一親等直系血親尊親屬乙節,業經本院依職權查詢兩造 戶籍資料無誤,堪可信為真實,而依聲請人稅務電子閘門財 產所得調件明細表記載,聲請人於112年度所得收入僅為59, 900元,已達不能維持生活之程度,依上開規定,足認相對 人對於聲請人負有法定扶養義務。 (二)次按民法第1118條之1第1項規定:「受扶養權利者有下列情 形之一,由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負扶養義 務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一、對負扶養義務者、其 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體、精神上 之不法侵害行為。二、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 義務」;第2項規定:「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前 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法院得免除其扶養義務」 。經查:兩造對於聲請人身體狀況不佳,無法工作,除領有 國民年金老人給付外,無其他收入,無法維持生活,有受扶 養之必要;相對人自出生後至成年,因聲請人無工作,亦無 穩定收入照顧扶養相對人,相對人由母親照顧扶養長大;聲 請人對相對人應盡扶養照顧之義務,卻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 照顧之義務,且情節重大等節,均不爭執,並於調解期日製 作合意程序筆錄在案,聲請人復同意相對人免除扶養義務, 綜上可認聲請人無正當理由對相對人未盡扶養義務,其情節 已達重大之程度。 (三)從而,聲請人請求相對人給付扶養費,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相對人請求免除對於聲請人之扶養義務,核與民法第1118 條之1第2項之規定相符,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分別裁定 如主文第1、2項所示。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33條、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 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許育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蔡雅惠

2025-03-31

TNDV-114-家調裁-38-20250331-1

司繼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4064號 聲 請 人 張○○ 相 對 人 江○○(亡) 生前最後住所:桃園市○○區○○路00巷0號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拋棄繼承權者,須以繼承人為限,此觀民法第1174條第1 項規定自明。而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前條所定第一順序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 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其親等近者均拋棄繼承權時,由次親等 之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民法第1138條、第1139條、第1176 條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明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江○○之孫子女,且為 繼承人,被繼承人於民國113年11月9日死亡,聲請人自願拋 棄繼承權,爰依法檢陳繼承系統表、除戶戶籍謄本、戶籍謄 本、印鑑證明等件具狀聲明拋棄繼承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為被繼承人江○○之孫輩,固係第一順序之繼承 人,惟被繼承人尚有子女張○○、林○○仍生存且迄今未拋棄繼 承,此有本院依職權查詢被繼承人及繼承人張○○、林○○之戶 籍資料及案件索引卡查詢資料在卷可稽。故本件被繼承人之 直系血親卑親屬既尚有子輩張○○、林○○為繼承人,足認被繼 承人第一順序一親等直系血親卑親屬之繼承人,並未全體均 拋棄繼承權。而聲請人既為被繼承人之孫輩,則依首揭法律 規定,尚無從成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甚明,聲請人對於被繼 承人既無繼承權,自無得為拋棄繼承。是以,本件聲請人聲 明拋棄繼承,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爰裁定如 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陳品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31

TYDV-113-司繼-4064-20250331-1

司繼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839號 聲 請 人 ○○○ ○○○ 上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 ○○○ 上列聲請人聲請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丙○○於民國113年9月24日死亡,聲 請人依法具狀聲明拋棄繼承,請准予備查等語。 二、按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 順序定之:㈠直系血親卑親屬。㈡父母。㈢兄弟姊妹。㈣祖父母 ;前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第1138條 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 者,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第1138條所定 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中有拋棄繼承權者,其應繼分歸屬於其他 同為繼承之人,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其親等近者均拋棄繼承 權時,由次親等之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民法第1174條第1 項、第1138條、第1139條、第1140條、第1176條第1 項、第 5 項分別定有明文。是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若第一順序有 親等較近之繼承人或前順位有繼承人時,後順位者依法不得 繼承,既非繼承人,其聲請拋棄繼承,於法自屬不合。 三、經查,被繼承人丙○○於民國113年9月24日死亡,聲請人係被 繼承人之孫女,有戶籍謄本在卷可稽。惟被繼承人丙○○之子 女○○○、○○○並未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是參酌前開規定及說 明,被繼承人既仍有子女(一親等直系血親卑親屬)為其繼承 人,則難謂後順位繼承人已取得繼承權而可向本院聲明拋棄 繼承,是本件聲請人乙○○、甲○○之繼承順位在後,尚非繼承 人,其聲請拋棄繼承,經核與法不合,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林吟香

2025-03-28

KSYV-114-司繼-839-20250328-1

司繼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712號 聲 請 人 ○○○ 上列聲請人聲請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繼承人甲○○○於民國113年12月31日死亡, 聲請人依法具狀聲明拋棄繼承,請准予備查等語。 二、按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 順序定之:㈠直系血親卑親屬。㈡父母。㈢兄弟姊妹。㈣祖父母 ;前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第1138條 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 者,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第1138條所定 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中有拋棄繼承權者,其應繼分歸屬於其他 同為繼承之人,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其親等近者均拋棄繼承 權時,由次親等之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民法第1174條第1 項、第1138條、第1139條、第1140條、第1176條第1 項、第 5 項分別定有明文。是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若第一順序有 親等較近之繼承人或前順位有繼承人時,後順位者依法不得 繼承,既非繼承人,其聲請拋棄繼承,於法自屬不合。 三、經查,被繼承人甲○○○於民國113年12月31日死亡,聲請人係 被繼承人之孫,有戶籍謄本在卷可稽。惟被繼承人甲○○○之 子女○○○、○○○並未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參酌前開規定及說 明,被繼承人既仍有子女(一親等直系血親卑親屬)為其繼承 人,則難謂後順位繼承人已取得繼承權而可向本院聲明拋棄 繼承,是本件聲請人乙○○之繼承順位在後,尚非繼承人,其 聲請拋棄繼承,經核與法不合,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林吟香

2025-03-27

KSYV-114-司繼-712-20250327-1

司繼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3808號 聲請人 兼 下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柯馨昱 聲 請 人 劉奕麟 劉品億 上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劉真湘 聲請人 兼 下三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呂芳儒 聲 請 人 陳新叡 陳品安 陳彥宇 上三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陳志豪 聲請人 兼 下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呂芳穎 聲 請 人 呂昀恩 蔡承佑 上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蔡欣利 聲 請 人 陳心怡 兼 下一人 法定代理人 陳彥豪 聲 請 人 陳柏翰 法定代理人 吳熙君 聲 請 人 柯美年 柯冠州 柯宜君 柯人豪 聲請人 兼 下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柯韋伶 聲 請 人 王新荏 柯閎晅 上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王浚席 聲 請 人 柯佳伶 被 繼承人 柯水金(亡) 生前最後住所:桃園市○○區○○路0000巷00號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拋棄繼承權者,須以繼承人為限,此觀民法第1174條第1 項規定自明。而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前條所定第一順序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 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其親等近者均拋棄繼承權時,由次親等 之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民法第1138條、第1139條、第1176 條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明意旨略以:聲請人等均係被繼承人柯水金之直系血 親卑親屬且為繼承人,被繼承人於民國113年8月26日死亡, 聲請人等自願拋棄繼承權,爰依法檢陳繼承權拋棄書、繼承 系統表、除戶戶籍謄本、戶籍謄本、印鑑證明等件具狀聲明 拋棄繼承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等固均為被繼承人柯水金之第一順序之繼承人 ,雖被繼承人之第一順序一親等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人柯明 彰、柯淑娟、柯淑貞、柯建隆已同本件拋棄繼承事件聲明拋 棄繼承,另經本院准予備查在案,惟被繼承人尚有子女柯建 興仍生存且迄今未拋棄繼承,此有聲請人所提繼承人柯建興 之戶籍資料及本院依職權查詢本院案件索引卡查詢資料在卷 可稽。故本件被繼承人之直系血親卑親屬既尚有子輩柯建興 為繼承人,足認被繼承人第一順序一親等直系血親卑親屬之 繼承人,並未全體均拋棄繼承權。而聲請人等既為被繼承人 之第一順序二親等以下直系血親卑親屬,則依首揭法律規定 ,尚無從成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甚明,聲請人等對於被繼承 人既無繼承權,自無得為拋棄繼承。是以,本件聲請人等聲 明拋棄繼承,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爰裁定如 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陳品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27

TYDV-113-司繼-3808-20250327-1

司繼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3658號 聲 請 人 劉○○ 葉○○ 聲請人 兼 法定代理人 葉○○ 被 繼承人 劉○○(亡) 生前最後住所:桃園市○○區○○路000巷00號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因被繼承人死亡而開始。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 依下列順序定之:(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 弟姊妹;(四)祖父母。又前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 等近者為先。繼承人拋棄其繼承權,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 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民法第1147條、第1138條、 第1139條、第1174條第1項、第2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而所 謂「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於第一順序次親等或第二順序 以下之繼承人,係指知悉被繼承人死亡且自己已依第1138條 規定成為繼承人之時,此乃民法第1174條第2項之立法理由 ,蓋其等縱知悉被繼承人死亡,可能因未受通知或未有資訊 而未能得知先順位繼承人拋棄繼承而自己已成為繼承人等情 事。然由此反面推論,於第一順序最近親等之繼承人或代位 繼承人,因該第一順位繼承人於被繼承人死亡時即當然成為 繼承人,無待他人通知,故其等知悉得繼承之時,應僅指知 悉被繼承人死亡時。 二、聲明意旨略以:聲請人劉○○為被繼承人之子女,聲請人葉○○ 、葉○○則分別為被繼承人之外孫女、外曾孫,因被繼承人於 民國113年7月1日發現死亡,聲請人於113年8月29日始知悉 繼承開始,現自願拋棄繼承,爰依法檢呈繼承權拋棄書、被 繼承人之繼承系統表、屍體相驗證明書、聲請人之戶籍謄本 、印鑑證明等件,具狀聲明拋棄繼承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劉○○為被繼承人之子女,被繼承人於113年7月 1日發現死亡,聲請人劉○○並於113年11月5日始具狀向本院 聲明拋棄繼承之事實,有聲請人所提出之被繼承人之屍體相 驗證明書、繼承系統表、聲請人之戶籍謄本為證外,並有本 院收狀收文章在卷可證,聲請人劉○○依法為當然之繼承人固 無疑義。又本件聲請人劉○○既為當然之繼承人,無待其他繼 承人之通知,即應於知悉被繼承人死亡時便起算拋棄繼承三 個月之時間。而據聲請人劉○○於本院調查程序自承:伊於11 3年7月12日即已獲送達代收人羅○○通知被繼承人死亡等語, 此有本院訊問筆錄在卷可稽,顯然聲請人劉○○於113年7月12 日即已知悉被繼承人死亡之事,逵諸首揭說明,聲請人劉○○ 遲至113年11月5日始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權,顯已逾三個月 之期限,是其所為拋棄繼承因已逾期而不合法,依法應予駁 回。 四、次查,聲請人葉○○、葉○○為被繼承人之孫輩、曾孫等情,固 有聲請人提出之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為證,惟被繼承人一 親等直系血親卑親屬之子輩,即聲請人劉○○所為之拋棄繼承 ,業經本院駁回如前,足認被繼承人第一順序一親等直系血 親卑親之繼承人,並未全體均合法拋棄繼承權。而聲請人葉 ○○、葉○○既為被繼承人之孫輩,依首揭法律規定,尚無從成 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甚明,聲請人葉○○、葉○○對於被繼承人 既無繼承權,自無得為拋棄繼承。是以本件聲請人葉○○、葉 ○○等人聲明拋棄繼承,亦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六、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陳品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26

TYDV-113-司繼-3658-20250326-1

司繼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3601號 聲 請 人 王晞恩 法定代理人 王建文 被 繼承人 王太平(亡) 生前最後住所:桃園市○○區○○街000巷0號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拋棄繼承權者,須以繼承人為限,此觀民法第1174條第1 項規定自明。而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前條所定第一順序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先。 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其親等近者均拋棄繼承權時,由次親等 之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民法第1138條、第1139條、第1176 條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明意旨略以:聲請人係被繼承人王太平之孫女,被繼 承人於民國113年10月13日死亡,聲請人自願拋棄繼承權, 爰依法檢陳繼承權拋棄書、繼承系統表、除戶戶籍謄本、戶 籍謄本、印鑑證明等件具狀聲明拋棄繼承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王晞恩為被繼承人王太平之孫輩,固係第一順 序之繼承人,雖被繼承人之第一順序一親等直系血親卑親屬 繼承人王家玲、王建文、王建晟已同本件拋棄繼承事件聲明 拋棄繼承,另經本院准予備查在案,惟被繼承人尚有子女王 拓程仍生存且迄今未拋棄繼承,此有本院依職權查詢被繼承 人及繼承人王拓程之戶籍資料及案件索引卡查詢資料在卷可 稽。故本件被繼承人之直系血親卑親屬既尚有子輩王拓程為 繼承人,足認被繼承人第一順序一親等直系血親卑親屬之繼 承人,並未全體均拋棄繼承權。而聲請人王晞恩既為被繼承 人之孫輩,則依首揭法律規定,尚無從成為被繼承人之繼承 人甚明,聲請人王晞恩對於被繼承人既無繼承權,自無得為 拋棄繼承。是以,本件聲請人王晞恩聲明拋棄繼承,於法未 合,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爰裁定如 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陳品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26

TYDV-113-司繼-3601-20250326-1

司繼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繼字第3859號 聲 請 人 溫雪鈴 陳姳儒 陳姳蓁 被 繼承人 柳星如(亡) 生前最後住所:桃園市○○區○○街00巷0弄00號 上列聲請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繼承,因被繼承人死亡而開始。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 依下列順序定之:(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 弟姊妹;(四)祖父母。又前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 等近者為先。繼承人拋棄其繼承權,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 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民法第1147條、第1138條、 第1139條、第1174條第1項、第2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而所 謂「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於第一順序次親等或第二順序 以下之繼承人,係指知悉被繼承人死亡且自己已依第1138條 規定成為繼承人之時,此乃民法第1174條第2項之立法理由 ,蓋其等縱知悉被繼承人死亡,可能因未受通知或未有資訊 而未能得知先順位繼承人拋棄繼承而自己已成為繼承人等情 事。然由此反面推論,於第一順序最近親等之繼承人或代位 繼承人,因該第一順位繼承人於被繼承人死亡時即當然成為 繼承人,無待他人通知,故其等知悉得繼承之時,應僅指知 悉被繼承人死亡時。 二、聲明意旨略以:聲請人溫雪鈴為被繼承人之子女,聲請人陳 姳儒、陳姳蓁為被繼承人之外孫,因被繼承人於民國113年6 月26日死亡,聲請人等現自願拋棄繼承,爰依法檢呈聲請人 繼承權拋棄書及其驗證書、戶籍謄本、印鑑證明、被繼承人 之繼承系統表、除戶戶籍謄本等件,具狀聲明拋棄繼承權等 語。 三、經查,聲請人溫雪鈴為被繼承人之子女,被繼承人於113年6 月26日死亡,聲請人溫雪鈴並於113年11月20日始具狀向本 院聲明拋棄繼承之事實,有聲請人所提出之被繼承人之除戶 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聲請人之戶籍謄本為證外,並有本 院收狀收文章在卷可證,聲請人溫雪鈴依法為當然之繼承人 固無疑義。又本件聲請人溫雪鈴既為當然之繼承人,無待其 他繼承人之通知,即應於知悉被繼承人死亡時便起算拋棄繼 承三個月之時間。而據送達代收人温翊妘於本院調查程序稱 :伊於被繼承人死亡當日即已通知聲請人溫雪鈴被繼承人死 亡等語,此有本院訊問筆錄在卷可稽,顯然聲請人溫雪鈴於 113年6月26日即已知悉被繼承人死亡之事,逵諸首揭說明, 聲請人溫雪鈴遲至113年11月20日始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權 ,顯已逾三個月之期限,是其所為拋棄繼承因已逾期而不合 法,依法應予駁回。 四、次查,聲請人陳姳儒、陳姳蓁均為被繼承人之孫輩等情,固 有聲請人提出之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為證,惟被繼承人一 親等直系血親卑親屬之子輩,即聲請人溫雪鈴所為之拋棄繼 承,業經本院駁回如前,足認被繼承人第一順序一親等直系 血親卑親之繼承人,並未全體均合法拋棄繼承權。而聲請人 陳姳儒、陳姳蓁既為被繼承人之孫輩,依首揭法律規定,尚 無從成為被繼承人之繼承人甚明,聲請人陳姳儒、陳姳蓁對 於被繼承人既無繼承權,自無得為拋棄繼承。是以本件聲請 人陳姳儒、陳姳蓁等人聲明拋棄繼承,亦於法未合,應予駁 回。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六、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陳品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3-26

TYDV-113-司繼-3859-202503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