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邱淑美

共找到 15 筆結果(第 1-10 筆)

司繼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陳報遺產清冊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繼字第218號 聲 請 人 即繼承人 邱淑美 上列聲請人陳報遺產清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一、聲請人為被繼承人邱張綉英(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 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前最後住所設苗栗縣○○鎮 ○○里00鄰○○00○00號五樓之1)之女,被繼承人於民國114年1 月29日死亡,現聲請人開具遺產清冊陳報本院,經核並無不 合,本院依法為公示催告。 二、凡被繼承人之債權人應於本公示催告公告之翌日起6個月內 向繼承人報明其債權,如不為報明,而又為繼承人所不知者 ,僅得就賸餘遺產行使其權利。 三、前項報明債權期間屆滿後6個月內,聲請人應向本院陳報償 還遺產債務之狀況並提出有關文件。 四、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被繼承人遺產負擔。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壹仟伍佰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潘奕臻

2025-03-21

MLDV-114-司繼-218-20250321-1

家繼訴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確認繼承權不存在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家繼訴字第7號 原 告 游明仁 訴訟代理人 林彥男 蔡沂彤律師 徐松龍律師 被 告 朱聰賓 朱聰興 朱聰榮 朱素珍 朱志明 董朱秋微 梁游月雲 許正弘 許正德 許漢堯 許玟卿 許美玉 許文祥 許文皇 許素貞 邱萬崑 邱萬杰 邱淑美 王珍綺 李宥稼 許月娥 李庭瑩 李逸芸 王儷靜 許邱玉蘭 林啓賢 林益弘 林維貞 林俐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繼承權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游明仁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用新臺幣壹仟 陸佰陸拾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家事訴訟事件應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繳納裁判費,家事 事件審理細則第41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 ,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 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亦有明文。又提起民事 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編第三章第一節、第二節之規定 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而原告之訴,有起訴不 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 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定有明文。復按家事訴訟事件,除 家事事件法別有規定者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家事事 件法第51條亦定有明文。末按對於某人遺產,請求確認被告 繼承權不存在之訴,屬於財產權訴訟,應就遺產之價額,加 計被告為繼承人時原告所得繼承之應繼分,與不列被告為繼 承人時原告所得繼承之應繼分差額,計算其訴訟標的價額(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抗字第51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本件當事人間請求確認繼承權不存在事件,原告主張 確認如民事起訴狀附表一所示被告等人就被繼承人游阿根之 繼承權不存在,而依原告提出被繼承人游阿根之遺產清冊所 示遺產總額為新臺幣(下同)5,404,348元,倘民事起訴狀 附表一所示被告等人繼承權存在,原告之應繼分為18分之1 ,若民事起訴狀附表一所示被告等人繼承權不存在,原告之 應繼分則為12分之1,是原告可分得之遺產價值差額為150,1 20元【5,404,348元×(1/12-1/18)≒150,120元】,此為原 告就本件訴訟標的之所受利益,即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為15 0,12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660元,茲依家事事件法第51 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 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如主文所示,逾期不繳,即駁回原 告之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盈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鄒明家

2025-03-11

ILDV-112-家繼訴-7-20250311-1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2114號 債 權 人 台灣樂天信用卡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大山隆司 債 務 人 邱淑美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38,220元,及其中新臺幣 35,258元自民國113年12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 之14.88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 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怡珍 註:一、嗣後遞狀均須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 人勿庸另行聲請。 三、支付命令於中華民國104年7月3日(含本日)後確定者 ,僅得為執行名義,而無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四、債權人應於5日內查報債務人其他可能送達之處所,以 免因未合法送達而無效。

2025-03-04

CHDV-114-司促-2114-20250304-1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833號 債 權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債 務 人 邱淑美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52,875元及其中新臺幣51,601 元自民國114年1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五計 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 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緣債務人於民國(以下同)107年4月3日、112年2月7日 開始與債權人成立信用卡使用契約,領用如後附所示之 信用卡。依約債務人就使用系爭信用卡所生之債務,負 全部給付責任。此有信用卡申請書暨信用卡約定條款可 證。債務人領用系爭信用卡後,即得於各特約商店記帳 消費,依信用卡約定條款第14、15條之約定,應於當期 繳款截止日前向債權人全部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式繳 付最低應繳金額,逾期清償者依信用卡約定條款第15、 22、23條之約定,除喪失期限利益外,各筆帳款應按所 適用之分級循環信用年利率(最高為年利率百分之15)。 截至民國114年1月23日止,帳款尚餘新臺幣(以下同) 52,875元,及其中本金51,601元未按期繳付。 二、查債務人至民國114年1月23日止,帳款尚餘52,875元及 其中本金51,601元部分按前述約定計算之利息、違約金 及相關費用未給付,迭經催討無效。爰特檢附相關證物 ,狀請 鈞院鑒核,並依民事訴訟法第五百零八條規定 ,迅對債務人發支付命令,以維權益,實感德便!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怡珍 註:一、嗣後遞狀均須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 權人勿庸另行聲請。 三、支付命令於中華民國104年7月3日(含本日)後確定 者,僅得為執行名義,而無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 四、債權人應於5日內查報債務人其他可能送達之處所, 以免因未合法送達而無效。

2025-02-21

CHDV-114-司促-1833-20250221-1

湖簡
內湖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宣 示 判 決 筆 錄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訴訟代理人 王維新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被 告 邱妘琪即邱淑美 上列當事人間113年度湖簡字第1825號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 本院於中華民國114年 2月13日辯論終結,並於中華民國114年 2 月13日在本院公開宣示判決。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施月燿 法院書記官 趙修頡 通 譯 陳怡晴 朗讀案由。 到場當事人: 如報到單所載。 法官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2項、第1項宣示判決主文如下,事 實理由均引用原告民事起訴狀,不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7,927 元,及其中新臺幣85,783元   自民國113 年9 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   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2,210 元由被告負擔,並加計自本判決確定   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內湖簡易庭               書記官  趙修頡               法 官  施月燿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 記載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 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趙修頡

2025-02-13

NHEV-113-湖簡-1825-20250213-1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248號 債 權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債 務 人 邱淑美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伍萬陸仟伍佰伍拾元, 及其中 新臺幣伍萬貳仟玖佰貳拾參元,自民國(下同)113年11月25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當期(月) 繳款發生延滯時,計付違約金新臺幣(下同)300元;連續二 個月發生繳款延滯時,第二個月計付違約金400元,連續三 個月發生繳款延滯時,第三個月計付違約金500元,惟每次 連續收取期數最高以三期為上限,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 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 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緣債務人邱淑美於民國 107年10月26日聲請人請領信 用卡使用( CARD:NO:0000000000000000),依約定 債務人得於該信用卡特約商店刷卡消費或向指定辦理 預借現金之機構預借現金。債務人應於當期繳款截止 日前向聲請人清償,逾期應自各筆帳款入帳日起給付 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並依帳單週期收取違約金, 惟每次連續收取期數最高以三期為上限,違約金之計 算方式為:當期(月)繳款發生延滯時,計付違約金30 0元;連續2個月發生繳款延滯時,第2個月計付違約 金400元,連續3個月發生繳款延滯時,第3個月計付 違約金500元。有預借現金者則應另給付依照每筆預 借現金金額之3.5%加上新臺幣100元計算之手續費, 此有被告親簽之信用卡申請書可稽(證一)。 (二)詎債務人自請領信用卡使用至 113年9月11日止共計 結帳新臺幣 52,923 元整未按期給付(證二),雖屢經 催討,債務人均置之不理。故依民事訴訟法第508條 之規定,聲請貴院就前項債權,依督促程序,對債務 人發支付命令,促其清償。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怡珍 註:一、嗣後遞狀均須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 權人勿庸另行聲請。 三、支付命令於中華民國104年7月3日(含本日)後確定 者,僅得為執行名義,而無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 四、債權人應於5日內查報債務人其他可能送達之處所, 以免因未合法送達而無效。

2025-02-10

CHDV-114-司促-1248-20250210-1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重訴字第203號 原 告 邱婉琪 訴訟代理人 李重慶律師 複 代理人 賴曉君律師 被 告 陳招妹 邱淑美 邱肇逢 邱玲禧 邱志義 邱琳岳即邱玲花 邱如玲 李志偉 (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邱志倖 (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邱正夫 邱神德 吳曙江 邱莉菁 邱則誠 邱敬修 江惠玉(江游秀美之承受訴訟人) 江惠鈴(江游秀美之承受訴訟人) 江國華(江游秀美之承受訴訟人) 江幸男(江游秀美之承受訴訟人) 江茂弘(江游秀美之承受訴訟人) 彭秀園 游秀英 游賢銘 游淑鳳 (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邱雅絹 邱冠喆 游翔瑋 陳文萍(改名前為陳宥心) 邱䕒葇 游珮萱 邱雅君 游珮芸 邱玲珠 許晏榕 邱劉哖 邱煒祥 邱圍洲 邱桃美 邱秀華 林順隆(兼林榮捷之承受訴訟人) 林勝隆(兼林榮捷之承受訴訟人) 上一人 之 法定代理人 劉婉瑜 被 告 林盈莉(兼林榮捷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公同共有桃園市○○區○○段○○○○○○○○○○○地號土地,應依如附 表「應繼分比例」欄位所示之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訴訟費用由兩造依附表「應繼分比例」欄位所示之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又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 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 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第2款、第256條定有明文。原告起 訴時聲明為請准兩造共有之桃園市○○區○○段000○000○000地 號土地(以下以地號分稱,合稱系爭土地)分割由原告單獨 所有(見本院卷一第4頁),嗣後具狀更改為如後開原告主 張欄所載之聲明(見本院卷一第463頁),因分割共有物訴 訟,法院本不受兩造分割方案聲明之拘束,原告聲明縱有更 易,訴訟標的仍為共有物之分割,故僅屬補充或更正法律上 之陳述;又原告起訴時僅以民法第823條為請求權基礎,後 於民國113年7月18日追加民法第1164條為請求依據(見本院 卷三第20頁),其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揆諸前揭法條規定 ,均應准許,合先敘明。 二、次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 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第168 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 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聲明承 受訴訟,應提出書狀於受訴法院,由法院送達於他造;他造 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5條 、第176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  ㈠被告林榮捷於訴訟繫屬中之111年7月27日死亡,其繼承人為 林順隆、林勝隆、林盈莉,並辦妥繼承登記,有繼承系統表 及戶籍謄本在卷可稽(見本院卷一第166、331至337頁), 原告於111年11月1日具狀聲明由前開繼承人承受訴訟(見本 院卷一第159至160頁),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被告江游秀美於訴訟繫屬中之112年5月11日死亡,其繼承人 為江惠玉、江惠鈴、江國華、江幸男、江茂弘,並辦妥繼承 登記,有繼承系統表及戶籍謄本在卷可稽(見本院卷二第10 1、113至121頁),原告於112年7月7日具狀聲明由前開繼承 人承受訴訟(見本院卷二第99頁),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除被告邱煒祥、邱圍洲、邱桃美外,其餘被告均經合法通知 ,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 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系爭土地原均為原告之祖父即訴外人邱讀所有 ,其中141、144地號土地於邱讀生前已贈與予原告之父即 訴外人邱鴻謙,僅當時未為所有權登記,故141、144地號土 地實為邱鴻謙所有,嗣於邱鴻謙逝世始發現系爭土地於邱 讀過世後,業經辦理繼承登記,致現為兩造公同共有,潛在 應有部分均如附表「應繼分比例」欄所示,又系爭土地並無 因法令或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情形,兩造亦未訂有不分 割之特約,惟就分割方法無法達成協議,僅有部分被告同意 將141、144地號土地原物分割予邱鴻謙之繼承人,爰依民法 第1164條、民法第828條準用同法823條之規定,請求擇一判 決將117地號土地由兩造依對於邱讀之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 別共有,另141、144地號土地則由邱鴻謙之繼承人按應繼分 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等語,並聲明:㈠兩造公同共有之117地 號土地(權利範圍全部)應依兩造對於邱讀之應繼分比例 (如附表「應繼分比例」欄位所示)分割為分別共有。㈡兩 造公同共有之141、144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全部)應由被告 邱劉哖、邱煒祥、邱圍洲、邱桃美、邱秀華、原告按對於邱 鴻謙之應繼分比例(各6分之1)分割為分別共有。 二、被告則以:  ㈠被告邱煒祥、邱圍洲、邱秀華、邱劉哖、邱桃美:同意原告 請求等語。  ㈡被告邱志義:當時是地政事務所通知其去辦理,其不知道其 為何變成被告,其不認為當初邱鴻謙是無錢繳納才沒有辦過 戶給邱鴻謙,地政事務所會無法處理是因為原告於法無據, 原告所提之切結書跟拋棄繼承書不應該出現在本件訴訟,其 等沒有看過贈與證書,且所載筆跡不是同一個人簽的等語。  ㈢被告江惠玉:其單純為江游秀美之繼承人,對於本件的繼承 土地其不是很清楚等語。  ㈣被告江國華、江惠鈴:原告無法證明系爭土地為原告所有, 不該因原告片面說詞而影響大多數繼承人之權益等語。  ㈤其餘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陳述 或答辯。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關於原告得否依民法第828條準用同法823條之規定請求:  1.按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 為公同共有,民法第1151條定有明文。又依民法第829條規 定,公同關係存續中,各公同共有人不得請求分割其公同共 有物。再繼承人欲終止其間之公同共有關係,惟有以分割遺 產方式為之(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748號民事裁判要旨 可資參照)。又繼承人為2人以上,部分繼承人因故不能會 同其他繼承人共同申請繼承登記時,得由其中一人或數人為 全體繼承人之利益,就被繼承人之土地,申請為公同共有之 登記。其經繼承人全體同意者,得申請為分別共有之登記, 復為土地登記規則第120條第1項所明定。再按公同共有物之 處分及其他權利行使,應得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民法第 828條第3項定有明文。是公同共有人如依上開規定請求分割 公同共有物時,即應得其他共有人全體之同意,否則僅得依 民法第1164條之規定,訴請遺產分割之方式為之。  2.經查,系爭土地為邱讀之遺產,有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 稅免稅證明書附卷足查(見本院卷二第437頁);而兩造為 邱讀之繼承人、再轉繼承人,應繼分比例如附表「應繼分 比例」欄所示,故就系爭土地均因繼承而公同共有,且系爭 土地尚未經兩造辦理遺產分割等節,復有繼承系統表、戶籍 謄本、系爭土地之登記謄本可佐(見本院卷二第101至111頁 、第129至195頁、卷三第53至117頁)。兩造就系爭土地之 公同共有關係,既係依繼承之法律規定發生,自不得因當事 人單方之意思而終止,參照上開說明,兩造就系爭土地之公 同共有關係仍然存在,原告尚不得請求裁判分割。從而,本 件原告自不得逕依民法第828條準用同法823條之規定請求就 系爭土地裁判分割。  ㈡關於原告得否依民法第1164條之規定請求:  1.按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 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164條定有明文。經查,邱讀 死亡後遺有遺產即系爭土地,兩造為其繼承人,應繼分比例 如附表「應繼分比例」欄所示,且兩造已就系爭土地辦理繼 承登記為兩造公同共有,業如前述;而本件並未見兩造就系 爭土地有不能分割之約定,或法律所規定不得分割之情事。 從而,原告依民法第1164條之規定訴請法院裁判分割系爭土 地,於法即無不合,應予准許。  2.又按公同共有物之分割,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準用關於共有 物分割之規定;又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 ,分割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 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 列之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 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 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 ;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 分配於各共有人,民法第830條第2項、第824條第1項及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再者,將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終止,改為 分別共有關係,性質上亦屬於分割遺產方法之一。  3.查本件原告請求將兩造所繼承之117地號土地依如附表「應 繼分比例」欄位所示之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經核該 分割方式對於兩造實屬公平合理,且被告邱煒祥、邱圍洲、 邱秀華、邱劉哖、邱桃美均同意之(見本院卷二第268頁、 卷三第302頁),其餘被告就此復未為反對之表示,堪認可 採,從而,117地號土地應依如附表「應繼分比例」欄位所 示之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4.至原告另請求兩造所繼承之141、144地號土地由被告邱劉哖 、邱煒祥、邱圍洲、邱桃美、邱秀華、原告按「對於邱鴻謙 之應繼分比例(各6分之1)」分割為分別共有。然141、144 地號土地因繼承而為兩造所公同共有,業據認定如前,並經 原告自陳在卷(見本院卷一第123頁、卷二第11頁),則僅 由其中部分公同共有人即被告邱劉哖、邱煒祥、邱圍洲、邱 桃美、邱秀華、原告各按6分之1之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其 餘公同共有人則未分得分毫,顯然有失公平,且為被告江國 華、江惠鈴、邱志義所反對(見本院卷二第12至13頁、卷三 第14-1至14-3頁),難認可採。而按裁判上定共有物之分割 方法,係屬法院之職權,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當事人提 出之分割方法,僅供法院酌定時之參考而已(最高法院82年 度台上字第748號、81年度台上字第2018號判決參照)。是 原告就141、144地號土地所提出之分割方案既有上開不公之 處,本院自不受其拘束,爰參酌117地號土地之分割方式, 認141、144地號土地亦應依如附表「應繼分比例」欄位所示 之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方屬適當。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164條之規定,請求分割系爭土地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經審酌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 似事件涉訟,由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 得酌量情形,命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 條之1定有明文。審酌本件原告請求分割遺產之結果,兩造 間實互蒙其利,故關於訴訟費用負擔應由兩造依附表所示之 比例分擔,始為公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傅思綺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許芝芸 附表(兩造對於邱讀之潛在應有部分) 編號 兩造 應繼分比例 備註 1 江惠玉 1/200 江游秀美之繼承人 2 江惠鈴 1/200 3 江國華 1/200 4 江幸男 1/200 5 江茂弘 1/200 6 游秀英 1/40 7 游賢銘 1/40 8 游淑鳳 1/40 9 彭秀園 1/160 10 游珮芸 1/160 11 游珮萱 1/160 12 游翔瑋 1/160 13 邱玲禧 1/56 14 邱志義 1/56 15 邱玲珠 1/56 16 李志偉 1/56 17 邱志倖 1/56 18 邱琳岳即邱玲花 1/28 19 林順隆 1/24 兼林榮捷之繼承人 20 林勝隆 1/24 21 林盈莉 1/24 22 邱劉哖 1/48 23 邱煒祥 1/48 24 邱桃美 1/48 25 邱圍洲 1/48 26 邱婉琪(原告) 1/48 27 邱秀華 1/48 28 陳招妹 1/40 29 邱淑美 1/40 30 邱肇逢 1/40 31 邱如玲 1/40 32 陳文萍即陳宥心 1/240 33 邱雅君 1/240 34 邱䕒葇 1/240 35 邱雅絹 1/240 36 邱冠喆即邱宇君 1/240 37 許晏榕 1/240 38 邱正夫 1/8 39 邱神德 1/8 40 吳曙江 1/32 41 邱則誠 1/32 42 邱莉菁 1/32 43 邱敬修 1/32

2025-01-17

TYDV-111-重訴-203-20250117-6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2308號 上 訴 人 邱 漢 卿即邱水波遺囑執行人 參 加 人 邱 英 哲 邱 淑 美 陳邱淑芬 邱 勝 彥 上四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朱 敬 文律師 宋 銘 樹律師 游 孟 輝律師 被 上訴 人 邱 文 宗 訴訟代理人 劉 彥 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8月28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2年度重家上更一 字第10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及參加人負擔。 理 由 本件上訴人係本於遺囑執行人身分起訴請求被上訴人返還兩造 被繼承人邱水波(於民國107年8月31日死亡)借名登記在被上 訴人名下如原判決附表所示房地(下稱系爭房地),依民法第 1215條規定,其為執行管理遺產職務所為之行為,視為繼承人 之代理,得單獨提起本件訴訟。而上訴人雖於原審判決其敗訴 後,具狀表示捨棄上訴(本院卷101頁),然因該訴訟標的對 於同屬邱水波繼承人之參加人須合一確定,上訴人所為捨棄上 訴權之行為,形式上不利於上訴人及參加人,對全體不生效力 ;參加人業於上訴期間提起上訴聲明狀聲明上訴,並於當事人 欄載明「視同上訴人邱漢卿」(同上卷25頁),有為輔助上訴 人提起上訴之真意,已生上訴人合法提起上訴之效力;惟參加 人並不因此成為共同訴訟當事人,仍應列其等為參加人,先予 敘明。 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 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 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 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 要性之理由。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各有明定 。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 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 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 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 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大法 官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 則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 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 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上開規定, 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 本件上訴人及參加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 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 定事實及契約解釋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依兩造不爭執事項、上 訴人之陳述、利害關係人黃朝章之書面所陳、系爭遺囑、補充 遺囑、存證信函、土地建物查詢資料、臺北市地籍異動索引、 房屋稅、地價稅繳款書、轉帳繳納證明、銀行滙款通知單、放 款繳款存根、往來科目帳務資料查詢、手機簡訊紀錄、擔保品 領回證、權狀補發申請資料、106年家庭會議決議紀錄、手寫 紙條,暨證人陳一華、邱英哲、陳雪麗所為證詞等件,相互以 察,上訴人及參加人均不能證明被上訴人與邱水波就系爭房地 存有借名登記關係(下稱系爭借名契約),上訴人主張系爭借 名契約因邱水波死亡而終止,依繼承、民法第179條、類推適 用民法第550條及第541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將系爭房地所有 權移轉登記予邱水波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自屬無據等情,指 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或其他與判決結果無影響者,泛言 未為論斷或論斷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 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具體敘 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 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 前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原審斟酌全辯論意旨 及調查證據之結果,參以得作為訴訟資料之上訴人陳述及黃朝 章之書面所陳,依自由心證判斷並無系爭借名契約存在,並於 判決理由說明其心證所由得,復說明其餘攻防方法及證據,經 斟酌後,不足以影響判決之結果,自無判決不備理由、理由矛 盾或違反證據法則,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 訟法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第86條 第2項、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林 玉 珮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李 佳 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0

TPSV-113-台上-2308-20241230-1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3636號 債 權 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代 理 人 陳怡君 債 務 人 邱淑美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52,420元,及其中新臺幣49,0 59元自民國113年11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 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 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陳怡珍 註:一、嗣後遞狀均須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 人勿庸另行聲請。 三、支付命令於中華民國104年7月3日(含本日)後確定者 ,僅得為執行名義,而無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四、債權人應於5日內查報債務人其他可能送達之處所,以 免因未合法送達而無效。

2024-12-19

CHDV-113-司促-13636-20241219-1

原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過失致死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原簡字第89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何邱淑美 輔 佐 人 即被告之子 何宗舜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楊淑婷 上列被告因過失致死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37054號),因被告自白犯罪,經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 獨任逕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原訴字第70號),判決如下:   主  文 何邱淑美犯過失致人於死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緩刑貳年。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何邱淑美於本 院準備程序之自白」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詳 附件)。 二、核被告何邱淑美所犯,係犯刑法第276條第1項之過失致人於 死罪與刑法第173條第2項之失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 被告以一過失行為同時觸犯過失致人於死及失火燒燬現供人 使用之住宅等罪,為想像競合犯,爰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 ,從一重之過失致人於死罪論處。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於使用爐灶後,本應確 認餘燼是否完全澆滅,卻疏未注意,致引發本案火災,造成 嚴重公安危險,且使被害人即被告之子何宗堯因而葬生火場 ,造成其與家屬心中永難彌補之傷痛,所為於法有違,惟念 及被告犯後坦承犯行,已生悔意,兼衡被告自陳之智識程度 、工作職業、家庭生活經濟狀況(見原訴卷第35頁)等一切情 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憑(見原訴字卷第13頁) ,本院審酌被告因一時不慎,致罹刑典,固非可取,惟衡酌 被告犯後已坦認犯行,足見被告已具悔悟之心,經此偵、審 程序及刑之宣告,當知所警惕,信無再犯之虞,且被害人家 屬何宗舜到庭表示:希望給予緩刑等語(見原訴卷第35頁), 本院認其經此偵審程序及刑之宣告,應當知所警惕,認對被 告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 第1款規定,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4條第2項,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屠元駿提起公訴,檢察官林文亮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黃品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楊子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0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173條第2項 失火燒燬前項之物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 下罰金。 刑法第276條 因過失致人於死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 金。 附件: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37054號   被   告 何邱淑美             女 65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過失致死等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 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何邱淑美於民國113年1月28日20時許,在其位於臺中市○○區 ○○路000巷0○0號住處之北側廚房,使用灶臺燃燒木柴煮水使 用後,本應注意將餘燼完全熄滅,以避免復燃引起火災,而 依當時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僅以 潑水之方式滅火。嗣於113年1月29日2時許,灶臺內之木柴 餘燼復燃引發火源,並釀成火勢,隨即延燒至上址2、3樓, 何邱淑美與其子何宗舜、何宗堯原本均在上址2樓就寢,何 宗舜發現火災後,因火勢過旺無法逃離上址,即返回2樓, 喚醒並帶同何邱淑美前往上址3樓陽臺避難,惟誤認何宗堯 出外過夜而未喚醒何宗堯,何宗堯即因吸入火場熱氣毒氣造 成一氧化碳中毒,引起中毒休克、缺氧窒息並呼吸衰竭。火 勢造成上址房屋2、3樓北側外牆水泥被覆層受燒燻黑、2樓 落地門玻璃受燒燻黑、破裂、3樓儲藏室牆面水泥被覆層受 煙燻黑、2樓南側臥室、浴廁、中間臥室及北側臥室牆面受 煙燻黑、1樓南側廚房、浴室及廁所磁磚牆面受煙燻黑、廁 所木質門框高處受燒燻黑、儲藏室牆面水泥被覆層受燒燻黑 、泛白、客廳、臥室木質裝潢牆面、天花板受燒碳化、客廳 因燒失裸露樓頂板、牆面水泥被覆層受燒燻黑、泛白、1樓 北側廚房南側石棉瓦片屋頂受燒掉落、北側鐵皮屋頂受燒變 色掉落、木質骨架受燒碳化、燒細、鐵柵門受燒變色,呈現 燒燬狀態而不堪使用。何宗堯經送醫後,仍因中毒休克、缺 氧窒息並呼吸衰竭而不治死亡。 二、案經臺中市政府警察局豐原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名稱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何邱淑美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證明被告於上開時地使用灶臺起火煮水,及113年1月28日晚間僅有被告使用灶臺起火之事實。 2 證人何宗舜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 1、證明上址房屋於113年1月29日2時許發生火災,及被告於113年1月28日晚間8時30分許,使用木柴在灶臺起火燒水之事實。 2、證明被害人何宗堯於案發之際在上址2樓就寢,及證人何宗舜發現火災後,誤以為被害人出外過夜而未喚醒被害人之事實。 3 目擊證人呂東諺於警方訪談中之證述 證明證人呂東諺聽聞爆炸聲,發現上址火災後,即下樓查看並撥打119報案,及證人呂東諺並未發現可疑人車出入之事實。 4 目擊證人呂清得於警方訪談中之證述 證明證人呂清得聽聞爆炸聲,發現上址火災,及證人呂清得並未發現可疑人車出入之事實。 5 目擊證人李文松於警方訪談中之證述 證明證人李文松聽聞爆炸聲,出外查看,發現上址火災,及證人李文松並未發現可疑人車出入之事實。 6 目擊證人李泓漳於警方訪談中之證述 證明證人李泓漳聽聞爆炸聲,出外查看,發現上址火災,及證人李泓漳並未發現可疑人車出入之事實。 7 臺中市政府消防局火災原因調查鑑定書1份 1、證明上址房屋係起火戶之事實。 2、證明上址1樓北側廚房北側灶臺附近為起火處之事實。 3、證明起火原因無法排除灶臺燃燒木柴煮水餘燼引燃火災可能性之事實。 4、證明上址房屋因火災而受有上開損害及燒燬之事實。 8 1、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診斷證明書、本署相驗筆錄、相驗屍體證明書、檢驗報告書、相驗照片各1份 2、法務部法醫研究所113年3月13日函及所附毒物化學鑑定書各1份 證明被害人送醫後,仍因吸入火場熱氣毒氣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引起中毒休克、缺氧窒息並呼吸衰竭,而不治死亡之事實。 二、核被告何邱淑美所為,係犯刑法第173條第2項之失火燒燬現 有人所在之建築物、同法第276條之過失致人於死等罪嫌, 被告以一行為同時觸犯上開2罪名,為想像競合犯,請依刑 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之過失致死罪處斷。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2  日                檢 察 官 屠 元 駿

2024-11-20

TCDM-113-原簡-89-202411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