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阮菁桃

共找到 19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高等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548號 抗 告 人 法鬥文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菁桃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林志峰間停止執行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 年12月2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602號裁定,提起抗 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原裁定關於命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為新臺幣壹拾萬伍仟參佰元 。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相對人於原法院聲請意旨略以:抗告人前執伊所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5紙(下合稱系爭本票)向臺灣屏東地方法院聲請取得113年度司票字第535號本票裁定(下稱系爭本票裁定),並持之聲請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118862號給付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對伊為強制執行,系爭本票係伊支付加盟抗告人事業之加盟金及加盟履約保證票據,因伊與抗告人於民國112年8月28日所簽訂加盟契約有無效、得撤銷或終止事由,且已經伊為撤銷、終止並向原法院提起請求返還加盟金等訴訟(案號:113年度重訴字第289號,下稱系爭本案訴訟),如不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勢必發生難以回復之損害,爰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請准供擔保後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等語。原裁定准相對人以新臺幣(下同)8萬7,750元供擔保後,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於系爭本案訴訟判決確定前,應暫予停止。抗告人不服,提起本件抗告。 二、抗告人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於系爭本案訴訟聲明請求伊返 還系爭本票,性質上不當然含有確認系爭本票真偽及確認債 權不存在之意義,且伊持系爭本票裁定聲請系爭執行事件之 原因債權係相對人違反加盟合約所生違約金債權,與系爭本 案訴訟無關,相對人聲請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 ,與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不符,原裁定准相對人供 擔保後,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系爭本案訴訟判決 確定或因和解、撤回而終結前應暫予停止,顯有違誤,爰提 起本件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按發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裁定送達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證明已依 前項規定提起訴訟時,執行法院應停止強制執行。但得依執 票人聲請,許其提供相當擔保,繼續強制執行,亦得依發票 人聲請,許其提供相當擔保,停止強制執行。發票人主張本 票債權不存在而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第1項之規定者,法院 依發票人聲請,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 行,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1項至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法 院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定擔保金額而准許停止強制執 行之裁定者,該項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 賠償,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 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 受之損害額定之,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  四、經查:  ㈠抗告人前執系爭本票裁定,向執行法院聲請對相對人為強制 執行,經原法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且強制執行程序進 行中,嗣相對人以其已向原法院提起系爭本案訴訟為由,聲 請停止執行,原法院審酌後,以相對人之聲請符合非訟事件 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另斟酌抗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 為系爭本票於停止執行期間預計可取得之票據利息8萬7,750 元,裁定准由相對人供擔保後,於系爭本案訴訟判決確定或 因和解、撤回而終結前,暫予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之情,有系爭本案訴訟民事起訴狀、民事擴張訴之聲明聲請 狀、系爭本票裁定、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命令、本院公務電 話紀錄表可據(見原法院卷第13至21頁、本院卷第15、17至 68、81、82、85至88頁),且經原法院調取系爭執行事件卷 宗確認無訛(見原法院卷第27頁),自堪信為真實。     ㈡抗告意旨雖以相對人於系爭本案訴訟非請求確認系爭本票真 偽及債權不存在,復未陳明有何其他應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 法定事由,且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債權為相對人違反加盟契 約所生違約金債權,與系爭本案訴訟無涉,相對人所為停止 執行之聲請於法不合云云。然相對人於系爭本案訴訟係主張 系爭本票為支付加盟抗告人事業之加盟金及加盟履約保證票 據,然兩造所簽訂加盟合約有無效、得撤銷或終止事由,且 經相對人為撤銷、終止之意思表示,加盟合約自始無效或已 消滅,請求抗告人返還系爭本票等情(見本院卷第17至68、 85至88頁),相對人所主張兩造間不存在加盟合約關係,系 爭本票已無給付原因及履約保證事項,據此請求抗告人返還 系爭本票之給付訴訟請求,自包含消極確認系爭本票債權不 存在之確認意義在內,是相對人以其提出本案訴訟為由,依 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請准其為抗告人供擔保後停 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核屬依法有據。  ㈢抗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應為抗告人因停止執行延後受償,於停止執行期間內之利息損害,而系爭本案訴訟(訴訟標的價額合計820萬元,見本院卷第17頁)屬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參酌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民事第一、二、三審之審判期限依序為2年、2年6月、1年6月,加計各審級之合理送達、上訴及分案等期間,系爭本案事件之審理期間約需6年6個月,又系爭本票之利率按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28條第2項規定為年利率6%,推此估算抗告人因系爭執行事件停止執行可能所受損害為10萬5,300元(計算式:27萬元×6%×6.5=10萬5,300元),應認本件停止執行應供擔保金額以10萬5,300元為適當。  五、綜上所述,原裁定依相對人之聲請,准其提供擔保後於系爭 本案訴訟判決確定或終結前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於法尚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又供停止強制執行之擔保金額原屬法院職 權裁量之範圍,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抗告法院得依職權 認定該擔保金是否相當,予以提高或降低之,毋庸另為廢棄 原裁定擔保金額部分之諭知。本院斟酌抗告人因本件停止執 行所可能遭受之損害,將原裁定諭知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 如主文第2項所示。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慧萍                法 官 潘曉玫                法 官 陳杰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雅瑩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1 112年8月28日 5萬元 112年12月5日 113年5月20日 TH0000000 2 112年8月28日 5萬元 113年1月5日 113年5月20日 TH0000000 3 112年8月28日 5萬元 113年2月5日 113年5月20日 TH0000000 4 112年8月28日 5萬元 113年3月5日 113年5月20日 TH0000000 5 112年8月28日 7萬元 視為未記載 113年5月20日 TH0000000

2025-03-10

TPHV-113-抗-1548-20250310-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加盟金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289號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林志峰 訴訟代理人 張佳瑋律師 被 告 即反訴原告 法鬥文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菁桃 訴訟代理人 謝憲愷律師 張宸浩律師 複代理人 賴奐宇律師 陳恪勤律師 被 告 阮菁桃 黃景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加盟金等事件,原告即反訴被告林志峰於 民國114年2月27日變更聲明:「一、先位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 原告林志峰新臺幣(下同)5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被告應返還112年8月2 8日簽發票面金額10萬元、7萬元之本票各1紙、票面金額5萬元之 本票共4紙予原告林志峰。二、備位聲明:被告法鬥文創有限公 司(下稱法鬥公司)應給付原告林志峰5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被告法鬥公 司應返還112年8月28日簽發票面金額10萬元、7萬元之本票各1紙 、票面金額5萬元之本票共4紙予原告林志峰。」先、備位聲明之 訴訟標的價額均為89萬元(計算式:52萬元+10萬元+7萬元+5萬 元×4=89萬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規定,其訴訟標 的價額應以其中價額最高者即89萬元定之,應徵第一審裁判費9, 690元,扣除原告林志峰起訴時已繳納之9,140元,尚欠500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 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九庭法 官 呂俐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吳芳玉

2025-03-07

TPDV-113-重訴-289-20250307-3

臺灣高等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84號 抗 告 人 法鬥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法鬥文創有限公 司) 法定代理人 阮菁桃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王若蘭間請求停止執行事件,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12月18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715號所為裁 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原裁定關於命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為新臺幣玖萬柒仟伍佰元。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相對人於原法院聲請意旨略以:抗告人前執伊所簽發如附表 所示之本票4紙(下合稱系爭本票)向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聲 請取得113年度司票字第2574號本票裁定(下稱系爭本票裁 定),並持之聲請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113 年度司執字第197358號給付票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 行事件)。系爭本票乃係伊用以支付加盟抗告人事業之加盟 金及加盟擔保票據,然抗告人有違反加盟契約之情事,伊已 向抗告人解除契約,並向原法院提起請求返還加盟金等訴訟 (案號:113年度重訴字第289號,下稱系爭本案訴訟),如 不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勢必發生難以回復之損害 ,爰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請准供擔保停止系爭 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等語。原裁定命相對人以新臺幣( 下同)8萬1,250元供擔保後,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於系 爭本案訴訟判決確定前,應暫予停止。抗告人不服,提起本 件抗告。 二、抗告人抗告意旨略以:系爭本案訴訟聲明請求伊返還系爭本 票,性質上不當然含有確認系爭本票真偽及確認債權不存在 ,系爭本票之原因債權乃係相對人違反兩造間加盟合約之違 約金債權,與系爭本案訴訟無關,相對人聲請停止系爭執行 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不符合強制執行法第18條、非訟事件 法第195條規定,原裁定准相對人以8萬1,250元為伊供擔保 後,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於系爭本案訴訟判決確 定或因和解、撤回而終結前,應暫予停止,顯有違誤,爰提 起本件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按發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裁定送達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證明已依 前項規定提起訴訟時,執行法院應停止強制執行。但得依執 票人聲請,許其提供相當擔保,繼續強制執行,亦得依發票 人聲請,許其提供相當擔保,停止強制執行。發票人主張本 票債權不存在而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第一項之規定者,法院 依發票人聲請,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 行,非訟事件法第195條定有明文。又法院依非訟事件法第1 95條第3項定擔保金額而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該項 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依 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 受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之, 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次按擔保金額是否相 當,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此項 擔保係備供強制執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應 斟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以為衡量之標準, 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 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定之(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198 號、104年度台抗字第279號裁定要旨參照)。   四、經查:  ㈠本件抗告人前執系爭本票,向執行法院聲請對相對人為強制 執行,經原法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嗣相對人以其已向原 法院提起系爭本案訴訟為由,聲請停止執行,原法院審酌後 ,以相對人之聲請符合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另斟 酌抗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為系爭本票於停止執行期間 預計可取得之票據利息8萬1,250元,遂裁定准由相對人供擔 保後,於系爭本案訴訟判決確定或因和解、撤回終結前,停 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㈡抗告意旨雖略以:相對人於系爭本案訴訟訴之聲明係請求伊 返還系爭本票,並非請求確認系爭本票真偽及債權不存在, 復未陳明有何其他應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法定事由,且抗告 人所憑原因債權,乃相對人違反兩造間加盟契約之違約金債 權,與系爭本案訴訟無涉,是相對人所為停止執行之聲請於 法不合云云。然稽之相對人係以其與抗告人所簽訂之加盟契 約有得解除或終止事由,且經其為解除、終止之意思表示後 ,其等間之加盟契約應歸消滅,故有權請求抗告人返還其用 以支付加盟金及作為加盟擔保之系爭本票等情,有系爭本案 事件民事起訴狀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5至62頁),是以, 相對人既係主張其與抗告人間之加盟契約已不存在,抗告人 應返還其支付之加盟金及系爭本票,自包含消極確認系爭本 票債權不存在之意旨,是其以系爭本案訴訟業經提出為由, 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請准供擔保後停止系爭執 行事件之執行程序,核屬可取。   ㈢抗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應為其因延後受償,於 停止系爭執行事件執行程序期間之系爭本票所生利息損害; 而本案訴訟屬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參酌各級法院辦案期限 實施要點規定,民事第一、二、三審之審判期限依序為2年 、2年6月、1年6月,共計6年,另加計各審級關於分案、送 達、卷證移審等程序期間後約6年6月,併斟以系爭本票利率 按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28條第2項規定應為年息6%,推 估抗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即為9萬7,500元(計算 式:25萬元×6%×6.5年=9萬7,500元),是認本件停止執行應 供擔保金額以9萬7,500元為適當。  五、綜上所述,原裁定依相對人之聲請,准其提供擔保後於系爭 本案訴訟判決確定或終結前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於法尚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又供停止強制執行之擔保金額原屬法院職 權裁量之範圍,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抗告法院仍得依職 權認定該擔保金是否相當,予以提高或降低之,毋庸另為廢 棄原裁定擔保金額部分之諭知。本院斟酌抗告人因本件停止 執行所可能遭受之損害,將原裁定諭知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 更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純如               法 官 林于人               法 官 江春瑩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學妍伶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民國)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民國) 利息起算日 (民國) 票據號碼 1 112年10月3日 5萬元 113年2月5日 113年5月20日 TH0000000 2 112年10月3日 5萬元 113年3月5日 113年5月20日 TH0000000 3 112年10月3日 5萬元 113年4月5日 113年5月20日 TH0000000 4 112年10月3日 10萬元 未記載 113年5月20日 TH0000000

2025-03-03

TPHV-114-抗-84-20250303-1

臺灣高等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80號 抗 告 人 法鬥文創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法鬥文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菁桃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蘇方聆間請求停止執行事件,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11月22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581號所為裁 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伊向原法院民事執行處聲請之給付票款強制 執行事件(案列:原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97357號,下稱 系爭強制執行事件),有指定送達代收人,本件相對人依強 制執行法第18條第1項、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聲請停止強 制執行,經原法院於113年10月9日裁定准相對人供擔保後暫 予停止執行(下稱停止執行裁定),該裁定未向上開送達代 收人送達而向伊營業所送達,不生效力,原裁定以伊對停止 執行裁定所提抗告逾期為不合法駁回,有所違誤,爰提起本 件抗告,聲明廢棄原裁定。 二、按送達代收人,經指定陳明後,其效力及於同地之各級法院 ,民事訴訟法第134條固定有明文。惟指定送達代收人所得 代收之文書,應以所由指定訴訟程序之文書為限,對於另一 獨立訴訟事件之文書,雖兩造當事人相同,則無代收送達之 權限。查本件抗告人於系爭強制執行事件,雖指定謝丹倪為 送達代收人(見原法院卷第21頁),惟依前開說明,該送達 代收人之指定僅於系爭強制執行事件所行程序有代收送達之 權限,本件為相對人聲請停止系爭強制執行之事件,非屬同 一事件所行程序,抗告人於系爭強制執行事件指定送達代收 人之效力並不及之。抗告人於本件既未另行指定送達代收人 ,原法院向抗告人本人送達,於法並無不合。況且,縱認抗 告人於系爭強制執行事件所指定之送達代收人其效力及於停 止執行事件,但向該當事人為送達既於該當事人並無不利, 亦非法所不許。是以原法院逕向抗告人本人送達,仍生效力 。 三、提起抗告除別有規定外,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 為之;提起抗告已逾抗告期間者,原裁定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第495條之1第1項準用第442 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規定,於 非訟事件亦有準用。查抗告人對於原法院系爭停止執行裁定 提起抗告,系爭停止執行裁定於113年10月16日送達抗告人 之登記所在地,有送達證書、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附卷 足憑(見原法院卷第29頁、本院卷第13頁),已生送達抗告 人之效力,抗告期間至同年月28日屆滿(抗告期間末日原為 同年月26日,因該日為國定假日,順延二日為同年月28日) ,抗告人遲至同年月29日始提起抗告,有民事抗告狀所附原 法院收狀戳章可稽(見原法院卷第31頁),已逾法定不變期 間,依上開規定,其抗告為不合法。 四、綜上所述,原裁定駁回抗告人對停止執行裁定之抗告,核無 違誤。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非有理由,應 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劉又菁                法 官 林伊倫                法 官 徐淑芬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馮得弟

2025-02-13

TPHV-114-抗-80-20250213-1

臺灣高等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79號 抗 告 人 法鬥文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菁桃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黃建莛間停止執行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1月13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652號裁定提起抗 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原裁定關於命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為新臺幣壹拾壹萬柒仟元。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事 實 一、按發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裁定送達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證明已依 前項規定提起訴訟時,執行法院應停止強制執行。但得依執 票人聲請,許其提供相當擔保,繼續強制執行,亦得依發票 人聲請,許其提供相當擔保,停止強制執行。發票人主張本 票債權不存在而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第1項之規定者,法院 依發票人聲請,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 行,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1項至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法 院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定擔保金額而准許停止強制執 行之裁定者,該項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 賠償,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 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 受之損害額定之,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 二、抗告意旨略以:伊執相對人於民國112年9月26日簽發面額新 臺幣(下同)30萬元、付款地及到期日未載、利息未約定,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聲請取得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762號本票裁定(下稱 系爭本票裁定),並持之聲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 (下稱執行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97359號清償債務強制 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雖相對人向原法院對伊提 起113年度重訴字第289號返還加盟金等事件(下稱本案訴訟 ),聲明請求伊返還系爭本票,性質上不當然含有確認系爭 本票真偽及確認債權不存在之意義,系爭本票之原因債權係 相對人違反兩造間加盟合約之違約金債權,與本案訴訟無關 ,相對人聲請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不符合強 制執行法第18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原裁定准相對 人以9萬7,500元為伊供擔保後,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 序,於本案訴訟判決確定或因和解、撤回而終結前,應暫予 停止,顯有違誤,爰提起本件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經查,抗告人執系爭本票裁定向執行法院聲請對相對人為強 制執行,經執行法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嗣相對人以其已 向原法院提起本案訴訟為由,聲請停止執行,原法院認相對 人之聲請符合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另斟酌抗告人 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為9萬7,500元,以原裁定准由相對人以 9萬7,500元為抗告人供擔保後,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 序,於本案訴訟判決確定或因和解、撤回而終結前,應暫予 停止,有本案訴訟民事起訴狀、執行法院113年10月28日執 行命令等件影本可稽(原法院卷第11至15頁、本院卷第27至 83頁),復經本院調取系爭執行事件卷宗確認無訛,自堪信 為真實。 四、抗告人雖主張:相對人於本案訴訟係聲明請求伊返還系爭本 票,性質上不當然含有確認系爭本票真偽及確認債權不存在 之意義,系爭本票之原因債權係相對人違反兩造間加盟合約 之違約金債權,與本案訴訟無關,相對人聲請停止系爭執行 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不符合強制執行法第18條、非訟事件 法第195條規定云云。然查,依本案民事起訴狀所示,相對 人已起訴主張兩造間加盟合約有得撤銷或終止事由,且經其 為撤銷、終止之意思表示後,兩造間加盟合約應歸消滅,並 請求抗告人返還系爭本票等情(本院卷第77頁),則相對人 既主張兩造間已不存在加盟合約關係,系爭本票已無履約保 證事項,並請求抗告人返還系爭本票(給付訴訟),自應包 含消極確認系爭本票債權不存在之意思在內,是相對人以其 已提出本案訴訟為由,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請 准其為抗告人供擔保後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 核屬有據。至於本院依職權電詢系爭執行事件之承辦書記官 ,經承辦書記官回覆執行法院於113年12月14日核發收取命 令,於同年月17日始收到相對人提供擔保金,系爭執行事件 之強制執行程序業已終結,有本院公務電話紀錄表可稽(本 院卷第97頁),然依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所示,抗告人聲請執 行相對人之第三人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大分公 司(下稱合庫銀行)之存款、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之存款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下稱臺大醫院)之每月應 領薪資3分之1,臺大醫院於113年10月1日具狀聲明異議,表 明相對人非其員工,無從扣押,執行法院依職權查詢相對人 之新莊後港路郵局尚有結存金額466元,而執行法院雖於113 年12月4日核發執行命令,准許抗告人向合庫銀行收取存款 債權,同日核發債權憑證予抗告人,然執行法院於113年12 月17日發函表示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於本案訴訟終結前 應予停止,且執行法院尚未將系爭本票原本發還抗告人,故 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認尚未終結,附此敘明。 五、次查,抗告人因系爭執行事件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應 為其因延後受償,於系爭執行事件停止執行期間之系爭本票 所生利息損害。又本案訴訟(訴訟標的價額合計820萬元, 本院卷第27頁)屬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參酌各級法院辦案 期限實施要點規定,民事第一、二、三審之審判期限依序為 2年、2年6月、1年6月,共計6年,另加計各審級關於分案、 送達、卷證移審等程序期間後約6年6月,併斟以系爭本票利 率按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28條第2項規定應為年息6%, 推估抗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即為11萬7,000元( 系爭本票面額300,000元X年息6%X6.5年),是認本件停止執 行應供擔保金額以11萬7,000元為適當。 六、綜上所述,原裁定依相對人之聲請,准其提供擔保後於本案 訴訟判決確定或因和解、撤回而終結前,應暫予停止,為有 理由。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 駁回其抗告。至原裁定命相對人供擔保之金額雖有未洽,惟 擔保金額之酌定屬法院職權裁量範圍,本院得依職權予以調 整變更,無庸就此廢棄原裁定。爰依職權將相對人應提供之 擔保金額變更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七、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十九庭            審判長法 官  魏麗娟               法 官  張婷妮               法 官  林哲賢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陳盈真

2025-02-05

TPHV-114-抗-79-20250205-1

臺灣高等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424號 抗 告 人 法鬥文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菁桃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古一君間停止執行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0月30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587號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原裁定關於命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為新臺幣參萬陸仟元。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伊執相對人於民國112年12月22日簽發面額 新臺幣(下同)10萬元、付款地及到期日未載、利息未約定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聲請取 得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7966號本票裁定(下 稱系爭本票裁定),並持之聲請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執行 處(下稱執行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17828號清償票款強 制執行(下稱系爭執行)事件。雖相對人向原法院對伊提起 113年度重訴字第289號返還加盟金等事件(下稱系爭訴訟) ,聲明請求伊返還系爭本票,不當然含有確認系爭本票真偽 及債權不存在之意,系爭本票為相對人違反加盟合約之違約 金債權,與系爭訴訟無涉,不符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 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原裁定未察,准相對人供擔保後 停止系爭執行程序,顯有違誤等情,爰提起本件抗告。 二、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執票人依票據法 第123條規定就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而發票人主張 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裁定送達後20日內,得對執票人向 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主張本票債權不存在而 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第1項之規定者,法院依發票人之聲請 ,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行,非訟事件 法第195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按擔保金額是否 相當,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此 項擔保係備供強制執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 應斟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以為衡量之標準 ,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 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定之(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1 98號、104年度台抗字第279號裁定要旨參照)。 三、經查:  ㈠抗告人持系爭本票裁定於113年9月23日向執行法院聲請系爭 執行事件在案,有系爭執行事件卷宗可稽。雖抗告人以相對 人提起系爭訴訟請求返還系爭本票,及系爭本票原因債權為 違約金債權,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非訟事件法第195 條規定不符,無從據此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云云。惟相對人與 第三人陳柚希等15人於113年3月1日向原法院對抗告人提起 系爭訴訟,相對人主張其與抗告人於112年12月22日簽訂之 加盟契約有無效、得撤銷或終止事由,經撤銷、終止後,請 求抗告人應返還作為加盟保證金之系爭本票及加盟金44萬元 本息等情,有系爭訴訟影卷可稽(見影卷㈠第41至42、46至6 3頁),相對人主張抗告人返還系爭本票,包含消極確認系 爭本票債權不存在,則相對人以其已提起系爭訴訟,依非訟 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聲明供擔保停止系爭執行事件, 自屬可取。  ㈡又抗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應為抗告人因停止執 行延後受償,於停止執行期間內之利息損害,而系爭訴訟核 屬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參酌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 定,民事第一、二、三審之審判期限依序為2年、2年6月、1 年6月,共計6年。又系爭本票之利率按票據法第124條準用 同法第28條第2項規定,為年利率6%,推估抗告人因停止執 行可能受有之損害約為3萬6000元(計算式:100,000×6%×6= 36,000元),認本件停止執行應供擔保金額以3萬6000元為 適當。  四、綜上所述,原裁定依相對人之聲請,准其提供擔保後於系爭 訴訟判決確定或終結前停止系爭執行程序,於法尚無不合。 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又供停止強制執行之擔保金額原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 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抗告法院仍得依職權認定該擔保金 是否相當,予以提高或降低之,毋庸另為廢棄原裁定擔保金 額部分之諭知。本院斟酌抗告人因本件停止執行所可能遭受 之損害,將原裁定諭知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如主文第二項 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傅中樂                法 官 黃欣怡                法 官 陳彥君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冠璇

2025-01-09

TPHV-113-抗-1424-20250109-1

臺灣高等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473號 抗 告 人 法鬥文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菁桃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林志峰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10月21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577號裁定提 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原裁定所命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為新臺幣參萬玖仟元。   事 實 一、按發票人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裁定送達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證明已依 前項規定提起訴訟時,執行法院應停止強制執行。但得依執 票人聲請,許其提供相當擔保,繼續強制執行,亦得依發票 人聲請,許其提供相當擔保,停止強制執行。發票人主張本 票債權不存在而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第一項之規定者,法院 依發票人聲請,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 行,非訟事件法第195條定有明文。又法院依非訟事件法第1 95條第3項定擔保金額而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該項 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依 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 受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之, 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權額為依據。 二、經查:   ㈠、本件抗告人前執臺灣屏東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218 號准許相對人於民國112年8月28日所簽發新臺幣(下同 )10萬元,未載到期日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本票(下稱 系爭本票)得為強制執行之民事裁定,聲請對相對人為 強制執行,經原法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65020號執行事 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嗣相對人以其已向原法 院提起返還加盟金等訴訟(案列原法院113年度重訴字 第289號,下稱本案訴訟)為由,聲請停止執行;原法 院審酌後,以相對人之聲請符合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 項規定,另斟酌抗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為系爭本 票於停止執行期間預計可取得之票據利息3萬2500元, 遂裁定准由抗告人供擔保後,於本案訴訟判決確定或因 和解、撤回終結前,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㈡、抗告意旨雖略以:相對人於本案訴訟訴之聲明係請求伊 返還系爭本票,並非請求確認系爭本票真偽及債權不存 在,復未陳明有何其他應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法定事由 ,且抗告人所憑原因債權,乃相對人違反兩造間加盟契 約之違約金債權,與本案訴訟無涉,是相對人所為本件 聲請於法不合,為此提起抗告,求予廢棄原裁定云云。 然查:     1.相對人前以抗告人違反兩造間加盟契約,向原法院訴 請抗告人返還加盟金52萬元,及包含系爭本票在內作 為履約保證相關本票,現經原法院審理中,有卷附民 事起訴狀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39至90頁)。雖抗告人 置辯如上,惟相對人確已於113年3月1日向原法院對 抗告人提起本案訴訟,指陳兩造所簽訂之加盟契約有 得撤銷或終止事由,且經其為撤銷、終止之意思表示 後,兩造間之加盟契約應歸消滅,故有權請求抗告人 返還系爭本票等情,此觀前開民事起訴狀即明;則相 對人既係主張兩造間不再存在任何契約關係,系爭本 票已無履約保證事項,自包含消極確認系爭本票債權 不存在之意旨無誤,是其以本案訴訟業經提出為由, 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請准供擔保後停止 系爭執行事件,核屬可取。     2.又抗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應為其因延後 受償,於停止系爭執行事件期間之系爭本票所生利息 損害;而本案訴訟屬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參酌各級 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民事第一、二、三審之 審判期限依序為2年、2年6月、1年6月,共計6年,另 加計各審級關於分案、送達、卷證移審等程序期間後 約6年6月,併斟以系爭本票利率按票據法第124條準 用同法第28條第2項規定應為年息6%,推估抗告人因 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即為3萬9000元(計算式:1 0萬元×6%×6.5年=3萬9000元),是認本件停止執行應 供擔保金額以3萬9000元為適當。   ㈢、從而,原審依相對人之聲請,裁定准其提供擔保後於本 案訴訟判決確定或因和解、撤回終結前停止系爭執行事 件程序,於法核無不合。抗告意旨執詞指謫原裁定不當 ,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駁回其抗告。至原裁定命相 對人供擔保之金額雖有未洽,惟擔保金額之酌定屬法院 職權裁量範圍,本院得依職權予以調整變更,無庸就此 廢棄原裁定。爰依職權將相對人所應提供之擔保金額, 變更如主文第三項所示。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絮雲               法 官 徐雍甯               法 官 盧軍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李佳姿

2024-12-30

TPHV-113-抗-1473-20241230-1

臺灣高等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426號 抗 告 人 法鬥文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菁桃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許志騰間停止執行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0月21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498號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原裁定關於命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為新臺幣參萬陸仟元。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伊執相對人於民國112年8月16日簽發面額新 臺幣(下同)10萬元、付款地及到期日未載、利息未約定,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聲請取得 原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6768號本票裁定(下稱系爭本票裁 定),並持之聲請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 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80373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下稱系 爭執行)事件。雖相對人向原法院對伊提起113年度重訴字 第289號返還加盟金等事件(下稱系爭訴訟),聲明請求伊 返還系爭本票,不當然含有確認系爭本票真偽及債權不存在 之意,系爭本票為相對人違反加盟合約之違約金債權,與系 爭訴訟無涉,不符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非訟事件法第1 95條規定。原裁定未察,准相對人供擔保後停止系爭執行程 序,顯有違誤等情,爰提起本件抗告。 二、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執票人依票據法 第123條規定就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而發票人主張 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裁定送達後20日內,得對執票人向 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主張本票債權不存在而 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第1項之規定者,法院依發票人之聲請 ,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行,非訟事件 法第195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按擔保金額是否 相當,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此 項擔保係備供強制執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 應斟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以為衡量之標準 ,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 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定之(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1 98號、104年度台抗字第279號裁定要旨參照)。 三、經查:  ㈠抗告人持系爭本票裁定於113年5月23日向執行法院聲請系爭 執行事件在案,有系爭執行事件卷宗可稽。雖抗告人以相對 人提起系爭訴訟請求返還系爭本票,及系爭本票原因債權為 違約金債權,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非訟事件法第195 條規定不符,無從據此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云云。惟相對人與 第三人陳柚希等15人於113年3月1日向原法院對抗告人提起 系爭訴訟,相對人主張其與抗告人於112年8月16日簽訂之加 盟契約有無效、得撤銷或終止事由,經撤銷、終止後,請求 抗告人應返還作為加盟保證金之系爭本票及加盟金74萬元本 息等情,有系爭訴訟影卷可稽(見影卷㈠第31至32、46至63 頁),相對人以上開事由主張抗告人返還系爭本票,包含消 極確認系爭本票債權不存在,則相對人以其已提起系爭訴訟 ,依非訟事件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聲明供擔保停止系爭執 行事件,自屬可取。  ㈡又抗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應為抗告人因停止執 行延後受償,於停止執行期間內之利息損害,而系爭訴訟核 屬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參酌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 定,民事第一、二、三審之審判期限依序為2年、2年6月、1 年6月,共計6年。又系爭本票之利率按票據法第124條準用 同法第28條第2項規定,為年利率6%,推估抗告人因停止執 行可能受有之損害約為3萬6000元(計算式:100,000×6%×6= 36,000元),認本件停止執行應供擔保金額以3萬6000元為 適當。  四、綜上所述,原裁定依相對人之聲請,准其提供擔保後於系爭 訴訟判決確定或終結前停止系爭執行程序,於法尚無不合。 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又供停止強制執行之擔保金額原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 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抗告法院仍得依職權認定該擔保金 是否相當,予以提高或降低之,毋庸另為廢棄原裁定擔保金 額部分之諭知。本院斟酌抗告人因本件停止執行所可能遭受 之損害,將原裁定諭知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如主文第二項 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傅中樂                 法 官 黃欣怡                 法 官 陳彥君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冠璇

2024-12-23

TPHV-113-抗-1426-20241223-1

臺灣高等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423號 抗 告 人 法鬥文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菁桃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林品均間停止執行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9月27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556號裁定,提起抗 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原裁定關於命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為新臺幣參萬陸仟元。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伊執相對人於民國112年9月8日簽發面額新 臺幣(下同)10萬元、付款地及到期日未載、利息未約定,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聲請取得 原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6437號本票裁定(下稱系爭本票裁 定),並持之聲請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113 年度司執字第197309號給付票款強制執行(下稱系爭執行) 事件。雖相對人向原法院對伊提起113年度重訴字第289號返 還加盟金等事件(下稱系爭訴訟),聲明請求伊返還系爭本 票,不當然含有確認系爭本票真偽及債權不存在之意,系爭 本票為相對人違反加盟合約之違約金債權,與系爭訴訟無涉 ,不符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非訟事件法第195條規定。 原裁定未察,准相對人供擔保後停止系爭執行程序,顯有違 誤等情,爰提起本件抗告。 二、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執票人依票據法 第123條規定就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而發票人主張 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裁定送達後20日內,得對執票人向 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主張本票債權不存在而 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第1項之規定者,法院依發票人之聲請 ,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行,非訟事件 法第195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按擔保金額是否 相當,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此 項擔保係備供強制執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 應斟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以為衡量之標準 ,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 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定之(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1 98號、104年度台抗字第279號裁定要旨參照)。 三、經查:  ㈠抗告人持系爭本票裁定於113年9月5日向執行法院聲請系爭執 行事件在案,有系爭執行事件卷宗可稽。雖抗告人以相對人 提起系爭訴訟請求返還系爭本票,及系爭本票原因債權為違 約金債權,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非訟事件法第195條 規定不符,無從據此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云云。惟相對人與第 三人陳柚希等15人於113年3月1日向原法院對抗告人提起系 爭訴訟,相對人主張其與抗告人於112年9月8日簽訂之加盟 契約有無效、得撤銷或終止事由,經撤銷、終止後,請求抗 告人應返還作為加盟保證金之系爭本票及加盟金44萬元本息 等情,有系爭訴訟影卷可稽(見影卷㈠第34至36、46至63頁 ),相對人主張抗告人返還系爭本票,包含消極確認系爭本 票債權不存在,則相對人以其已提起系爭訴訟,依非訟事件 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聲明供擔保停止系爭執行事件,自屬 可取。  ㈡又抗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應為抗告人因停止執 行延後受償,於停止執行期間內之利息損害,而系爭訴訟核 屬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參酌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 定,民事第一、二、三審之審判期限依序為2年、2年6月、1 年6月,共計6年。又系爭本票之利率按票據法第124條準用 同法第28條第2項規定,為年利率6%,推估抗告人因停止執 行可能受有之損害約為3萬6000元(計算式:100,000×6%×6= 36,000元),認本件停止執行應供擔保金額以3萬6000元為 適當。 四、綜上所述,原裁定依相對人之聲請,准其提供擔保後於系爭 訴訟判決確定或終結前停止系爭執行程序,於法尚無不合。 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又供停止強制執行之擔保金額原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 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抗告法院仍得依職權認定該擔保金 是否相當,予以提高或降低之,毋庸另為廢棄原裁定擔保金 額部分之諭知。本院斟酌抗告人因本件停止執行所可能遭受 之損害,將原裁定諭知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如主文第二項 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傅中樂                 法 官 黃欣怡                 法 官 陳彥君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冠璇

2024-12-23

TPHV-113-抗-1423-20241223-1

臺灣高等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425號 抗 告 人 法鬥文創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菁桃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陳盈如間停止執行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0月9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第578號裁定,提起抗 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原裁定關於命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為新臺幣參萬陸仟元。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伊執相對人於民國112年12月7日簽發面額新 臺幣(下同)10萬元、付款地及到期日未載、利息未約定,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聲請取得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402號本票裁定(下稱系 爭本票裁定),並持之聲請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 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97356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下稱系 爭執行)事件。雖相對人向原法院對伊提起113年度重訴字 第289號返還加盟金等事件(下稱系爭訴訟),聲明請求伊 返還系爭本票,不當然含有確認系爭本票真偽及債權不存在 之意,系爭本票為相對人違反加盟合約之違約金債權,與系 爭訴訟無涉,不符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非訟事件法第1 95條規定。原裁定未察,准相對人供擔保後停止系爭執行程 序,顯有違誤等情,爰提起本件抗告。 二、按強制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停止執行,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執票人依票據法 第123條規定就本票聲請法院裁定強制執行,而發票人主張 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裁定送達後20日內,得對執票人向 為裁定之法院提起確認之訴;發票人主張本票債權不存在而 提起確認之訴不合於第1項之規定者,法院依發票人之聲請 ,得許其提供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停止強制執行,非訟事件 法第195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再按擔保金額是否 相當,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此 項擔保係備供強制執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 應斟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以為衡量之標準 ,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 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定之(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1 98號、104年度台抗字第279號裁定要旨參照)。 三、經查:  ㈠抗告人持系爭本票裁定於113年9月5日向執行法院聲請系爭執 行事件在案,有系爭執行事件卷宗可稽。雖抗告人以相對人 提起系爭訴訟請求返還系爭本票,及系爭本票原因債權為違 約金債權,與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非訟事件法第195條 規定不符,無從據此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云云。惟相對人與第 三人陳柚希等15人於113年3月1日向原法院對抗告人提起系 爭訴訟,相對人主張其與抗告人於112年12月7日簽訂之加盟 契約有無效、得撤銷或終止事由,經撤銷、終止後,請求抗 告人應返還作為加盟保證金之系爭本票及加盟金74萬元本息 等情,有系爭訴訟影卷可稽(見影卷㈠第41至42、46至63頁 ),相對人主張抗告人返還系爭本票,包含消極確認系爭本 票債權不存在,則相對人以其已提起系爭訴訟,依非訟事件 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聲明供擔保停止系爭執行事件,自屬 可取。  ㈡又抗告人因停止執行可能受有之損害,應為抗告人因停止執 行延後受償,於停止執行期間內之利息損害,而系爭訴訟核 屬得上訴第三審之事件,參酌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 定,民事第一、二、三審之審判期限依序為2年、2年6月、1 年6月,共計6年。又系爭本票之利率按票據法第124條準用 同法第28條第2項規定,為年利率6%,推估抗告人因停止執 行可能受有之損害約為3萬6000元(計算式:100,000×6%×6= 36,000元),認本件停止執行應供擔保金額以3萬6000元為 適當。  四、綜上所述,原裁定依相對人之聲請,准其提供擔保後於系爭 訴訟判決確定或終結前停止系爭執行程序,於法尚無不合。 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又供停止強制執行之擔保金額原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圍, 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抗告法院仍得依職權認定該擔保金 是否相當,予以提高或降低之,毋庸另為廢棄原裁定擔保金 額部分之諭知。本院斟酌抗告人因本件停止執行所可能遭受 之損害,將原裁定諭知相對人供擔保金額變更如主文第二項 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傅中樂                 法 官 黃欣怡                 法 官 陳彥君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冠璇

2024-12-23

TPHV-113-抗-1425-202412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