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魏淑芬

共找到 4 筆結果(第 1-4 筆)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6647號 原 告 胡博翔 訴訟代理人 陳郁婷律師 王介文律師 被 告 魏淑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 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持有附表所示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 被告不得執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0935號民事裁定為執行名義, 對原告為強制執行。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 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 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本件被告 持有原告於民國111年11月28日簽發,付款地未載,面額新 臺幣(下同)3,000,000元,利息未約定,免除做成拒絕證 書,到期日111年11月28日之如附表所示本票1紙(下稱系爭 本票),向本院聲請准予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13年度司票 字第10935號裁定(下稱系爭本票裁定)核准,而原告否認 系爭本票之債權存在,兩造就系爭本票債權存否即有爭執, 已使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處於不安之狀態,且此種不安之狀 態,得以確定判決除去,故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具有確認利 益。 二、原告起訴主張略以:被告前因原告介紹,於109年至110年間 投資訴外人富通行銷資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下稱富通公司 )推出之香港股票投資方案,由富通公司將投資人交付之投 資款用於投資香港上市股票,投資期滿1年後將投資之香港 上市股票移轉予各投資人,或以原投資金額向各投資人買回 投資之香港上市股票,於投資期間1年內,若投資標的股票 於該季最後1個營業日之收盤價高於前1季最後1個營業日之 收盤價者,則每3個月另給付投資金額5%之報酬予各投資人 ,被告因此交付富通公司3,000,000元投資款。嗣富通公司 自111年起以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為由推遲投資報酬發放,亦 未如期依約將投資之香港上市股票過戶予被告或其他投資人 ,或以原投資金額將股票買回。被告於111年11月間,因遲 未收到富通公司之報酬與回款,要求投資方案介紹人之原告 負責,原告因此於111年11月28日簽發系爭本票交給被告, 並簽訂承諾書(下稱系爭承諾書),約定原告將全力協助被 告向胡可成追討,並以系爭本票與身分證影本提供被告以茲 證明,如有欺瞞、逃避不負責任的行為,被告得以系爭本票 向法院裁定要求原告賠償,系爭本票僅原告擔保負責之用, 原告與被告間無其他債務問題,除原告對被告有欺瞞、避不 見面,沒盡力向胡可成追討的行為外,不得申請裁定要求原 告賠償。而原告已委託鴻邦法律事務所以吳思儀名義向胡可 成提出刑事告訴,經本院以112年度金訴字第16號刑事判決 ,並協助其他投資人與被告向胡可成提出民事訴訟求償投資 款,現由本院113年度重訴字第619號事件審理中,是原告已 盡力向胡可成追討投資款。再者,兩造日常均互傳訊息,並 指導被告追加起訴,原告並無欺騙、對被告避不見面等情事 ,系爭承諾書之停止條件均未成就,系爭本票尚不生效力。 為此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㈠系爭本票對原告之債權不存 在;㈡被告不得持系爭本票裁定對原告聲請強制執行。 三、被告則以:原告為被告舊識,明知富通公司非為依銀行法組 織登記之銀行,不得經營收受存款或類似存款之投資業務, 更不能以投資為名義,向不特定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竟 仍為分潤與報酬,招攬被告等不特定人參與投資,致被告誤 信富通公司為原告開設之合法公司,且為合法正當之投資業 ,進而交付美金100,000元投資款,原告之不法行為經本院 判決違反銀行法。且原告於110年9月8日時已知悉上開投資 案有投資人到期無法取回,仍於110年10月遊說被告解約保 單,足見原告持續不斷欺騙被告。又原告雖於111年11月28 日交付系爭本票,並攜帶承諾書,但被告當時並未簽名,數 日後,原告於被告工作繁忙時再次攜帶承諾書前來,被告僅 能於匆忙不清楚承諾書內容的情形下簽名。而原告明知富通 公司違反銀行法,上開投資案並非合法,違法向被告招攬後 ,本應與共犯胡可成連帶對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竟以承諾 書誤導欺騙被告僅胡可成需負責任,藉此卸責。原告更早已 隱匿資產,由此可見原告撰寫交付承諾書並要求簽署承諾書 之舉,即係對被告之欺騙。再者,原告自始未通知被告得提 出告訴,致被告不得使用刑事附帶民事程序向胡可成求償, 僅能事後追加起訴,是原告有上開欺瞞行為,被告自得就系 爭本票主張權利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一)查原告於111年11月28日簽發系爭本票,指定被告為受款人 並交付之,被告於113年4月16日以系爭本票經提示未獲付款 為由,向本院聲請本票裁定,經本院於同年5月29日以113年 度司票字第10935號裁定准予強制執行等情,有系爭本票裁 定影本(卷第25頁)在卷可稽,並經調取上開本票裁定卷查 核無訛,堪信為真實。   (二)原告主張被告持有之系爭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乙 節,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揭情詞置辯。經查: 1、按本票固為無因證券,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發票人或執 票人前手間所存在之抗辯事由,對抗執票人。然發票人非不 得以自己與執票人間所存之抗辯事由對抗執票人,此觀票據 法第13條上段之反面解釋而自明。又如發票人一旦提出其基 礎原因關係不存在之對人抗辯,執票人自應就該基礎原因關 係存在之積極事實,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 879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2、兩造均不爭執系爭本票為記名本票,兩造為系爭本票之直接 前後手,原告主張系爭本票是承諾協助被告向胡可成追討投 資款之擔保,兩造間無其他債務問題,除原告有欺瞞、避不 見面、未盡力追討之行為外,不得以系爭本票聲請法院裁定 請求賠償等情,業據其提出系爭本票裁定、系爭承諾書、臺 北地檢署111年度偵字第9587號起訴書、本院113年度補字第 1308號、113年度重訴第619號民事裁定、112年度金訴字第1 6號刑事判決、兩造之Line對話紀錄(卷第25-73、105-162 頁)在卷可稽。被告抗辯系爭承諾書與系爭本票非同日簽立 ,原告誤導被告簽立系爭承諾書,意圖卸責,實有欺瞞之舉 ,被告自得持系爭本票向原告求償務等語置辯,並提出兩造 之Line對話紀錄、外匯匯出匯款申請書、臺北市政府警察局 松山分局民有派出所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卷第185-203頁 )為據。然觀諸原告所簽訂、經被告同意之系爭承諾書記載 之內容:…本人承諾將全力協助被告向胡可成追討,並以本 票票號0000000及身分證影本提供給被告以茲證明本人負責 追討,如有欺瞞、逃避、不負責任之行為,被告即可以本票 向法院裁定要求本人賠償,另聲明本票僅本人擔保負責之用 ,無其他本人與被告之債務問題,除非本人對被告有欺瞞、 避不見面、沒盡力向胡可成追討之行為外,不得裁定要求本 人賠償等語,再觀原告簽立予被告之系爭本票,其票號為TH 0000000(卷第171頁),堪認系爭承諾書所稱本票即為系爭 本票。復觀原告所提出之上開起訴書、刑事判決所認定之事 實,被告並無以被害人身分對胡可成及原告提出刑事告訴, 自無得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起訴之情形,被告辯稱原告有欺瞞 情事,尚有所誤。且由原告於與被告對話中,原告已告知被 告如何對胡可成請求民事損害賠償,並由被告追加起訴等情 ,足徵系爭本票確係原告欲擔保系爭承諾書所承諾協助向胡 可成追討而簽立予被告,非兩造間之債務擔保,縱被告認為 原告應就其投資富通公司之投資款負損害賠償之責,亦非在 系爭本票所擔保之範疇內,被告徒以原告亦受刑事判決認定 有罪,應賠償被告,原告應依系爭本票給付等語置辯,   核與系爭承諾書之約定不符,其抗辯要非可採。又本件查無 原告有就對胡可成追討投資款一事對被告為欺瞞、避不見面 等情事,則原告主張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應不存在,即屬有 據。 (三)綜上,本件依被告所舉證據資料,尚不足認定其與原告間就 系爭本票有債權債務關係存在,自難認原告有應負系爭本票 責任之事由發生,故原告主張系爭本票債權不存在,洵屬有 據。 五、從而,原告請求確認被告持有原告所簽發之如附表所示系爭 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及被告不得執本院113年 度司票字第10935號本票裁定為執行名義,對原告為強制執 行,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資料   ,核與本件判決所得心證及結果均不生影響,毋庸逐一論述 ,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蔡玉雪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並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 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黃馨慧 附表: 編號 票號 受款人 發票日 到期日 票面金額 1 TH0000000 魏淑芬 111年11月28日 111年11月28日 3,000,000元 備註: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0935號民事裁定

2025-02-14

TPEV-113-北簡-6647-20250214-1

司執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34683號 債 權 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代 理 人 張佩珍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魏淑芬、魏淑芳、魏淑苓間清償債務強制執 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權人強制執行之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行名義為確定終局判決者,除當事人外,對於訴訟繫屬 後為當事人之繼受人亦有效力,上開規定,於強制執行法第 4條第1項第2款至第6款規定之執行名義,準用之。強制執行 法第4條之2第1項第1款及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繼承人拋 棄其繼承權,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 院為之。繼承之拋棄,溯及於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民法第 1174條及第1175條亦有明文規定。故法定繼承人之繼承權如 經合法拋棄,即依法喪失繼承權,應溯及於繼承開始時即喪 失其繼承人之地位,自非屬執行名義效力所及之人。 二、經查,本件債權人係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8年度司執字第9 0385號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聲請對原債務人魏國忠之繼承 人魏淑芬、魏淑芳、魏淑苓為強制執行。惟經本院依職權調 閱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629號拋棄繼承事件卷宗,查債務人 魏淑芬、魏淑芳、魏淑苓於被繼承人魏國忠死亡後,已於法 定期間內以魏國忠為被繼承人向本院聲明拋棄繼承,並經准 予備查在案,足認魏淑芬、魏淑芳、魏淑苓溯及於魏國忠死 亡時起,自始即非繼承人。準此,魏淑芬、魏淑芳、魏淑苓 既非魏國忠之繼承人,債權人就債務人魏淑芬、魏淑芳、魏 淑苓繼承自魏國忠之遺產範圍內聲請強制執行,於法尚有未 合,應予駁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95條、第 7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2024-10-30

KLDV-113-司執-34683-20241030-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640號 原 告 王姿懿 訴訟代理人 秦睿昀律師 李佳穎律師 洪珮珊律師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魏淑芬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 1,00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900元。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 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二、請提出被告魏淑芬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不可省略)。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陳茂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書記官 房柏均

2024-10-29

PTDV-113-補-640-20241029-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619號 追 加原 告 周詠棊 張全 鄒惟丞 陳正寧 廖勝翊 陳品涵 林一中 游政樺 塗婉思 陳儀君 李蕾香 魏淑芬 胡秀莉 被 告 胡可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追加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普通共同訴訟,雖係以數訴合併於一訴,但僅為形式之合併 ,以便同時辯論及裁判而已,是其是否具備訴成立要件及權利保 護要件,仍須按各共同訴訟人分別調查之(司法院〈75〉廳民1字 第1405號研究意見參照)。準此,本件追加原告分別請求被告給 付其等各如附表「請求金額」欄所示之金額而合併起訴請求,核 屬普通共同訴訟,則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各如附表「訴訟標的價額 」欄所示,應各徵第一審裁判費如附表「應徵收裁判費」欄所示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追加原告於收受本 裁定後5日內補繳上開金額,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追加原告之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劉娟呈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8 日 書記官 李登寶 附表: 編號 追加原告姓名 請求金額 訴訟標的價額 (新臺幣) 應徵收裁判費 (新臺幣) 1 周詠棊 美金1萬元 325,2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6月7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52折合新臺幣) 3,530元 2 張全 美金3萬元 975,6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6月7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52折合新臺幣) 10,680元 3 鄒惟丞 美金1萬元 325,2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6月7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52折合新臺幣) 3,530元 4 陳正寧 美金3萬元 975,6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6月7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52折合新臺幣) 10,680元 5 廖勝翊 美金3萬元 975,6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6月7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52折合新臺幣) 10,680元 6 陳品涵 美金1萬元 325,2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6月7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52折合新臺幣) 3,530元 7 林一中 美金1萬元 325,2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6月7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52折合新臺幣) 3,530元 8 游政樺 美金2萬元 650,4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6月7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52折合新臺幣) 7,160元 9 塗婉思 美金1萬元 325,2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6月7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52折合新臺幣) 3,530元  陳儀君 美金1萬元 325,2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6月7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52折合新臺幣) 3,530元  李蕾香 美金10萬元 3,289,0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7月2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89折合新臺幣) 33,571元  魏淑芬 美金10萬元 3,274,5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7月4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745折合新臺幣) 33,472元  胡秀莉 美金8萬元 2,627,600元 (計算方式:以追加起訴日即民國113年7月15日之臺灣銀行牌告美金現鈔「賣出」匯率32.845折合新臺幣) 27,037元

2024-10-28

TPDV-113-重訴-619-202410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