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季佩芃

共找到 173 筆結果(第 91-100 筆)

屏小
屏東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屏小字第574號 原 告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訴訟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被 告 李振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1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9,387元,及其中69,000元 自113年6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暨 違約金1元。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 四、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要領 原告主張被告向其申辦分期付款,約定自112年4月1日起至115年 3月1日止,每月一期,分36期攤還,並簽訂購物分期付款申請暨 約定書。詎被告繳款至14期起即未依約履行債務,尚積欠69,387 元、利息及違約金之事實,業據原告提出系爭契約及還款明細為 證,被告則以約是伊簽的,惟金額太大無法負擔置辯,按無力清 償尚非得持為拒絕清償之由,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另本院審酌 原告請求之利息,高達年息百分之16,而近年來國內貨幣市場之 利率遠低於該利率,原告並未證明除利息損失外更有何特別損害 ,認原告請求之違約金顯然過高,殊非公允,爰將原告請求之違 約金酌減至1元,較為適當。從而,原告依據分期付款買賣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及違 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即無理由,應予駁回。 又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職權確定被告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 如主文第3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曾吉雄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二十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 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 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 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後 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理由書。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 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鄭美雀

2024-12-30

PTEV-113-屏小-574-20241230-1

基簡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分期給付買賣價金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基簡字第1020號 原 告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訴訟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複代理人 朱龍祥律師(已於民國113年12月16日終止委任) 被 告 朱思樺 上列當事人間分期給付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6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壹萬零貳佰伍拾元,及自民國一百一 十三年十月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 。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貳佰貳拾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 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拾壹萬零貳 佰伍拾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 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385 條第1項前段規定,准原告訴訟代理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起訴主張:   被告向訴外人簽訂買賣契約購買重型機車,分期總額共計新 臺幣(下同)189,000元,並約定由原告向訴外人支付上開 分期總價全額款項後,由被告自民國112年4月16日起至115 年3月16日止,每月一期,分36期攤還,每期繳款金額5,250 元,並簽訂分期申請暨約定書(下稱約定書),依約定書所 載,被告如未按契約約定清償任一期之款項,應按年息百分 之20計收遲延利息,暨每日按日息萬分之5收取違約金暨催 款手續費每次100元。並因民法修正而調整利息為年息百分 之16及違約金為每日按日息萬分之4.3計算。詎被告僅繳款1 6期後即未再履行繳款義務,迄至113年10月17日止,尚積欠 分期款110,250元及遲延費1,675元,爰提起本件訴訟,並聲 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11,925元,及其中110,250元自113年 10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暨按 日息萬分之4.3計算之違約金。㈡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約定書、客戶對帳單 -還款明細等件影本為證,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 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綜上事證,堪信原告 主張為真實。 四、按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民法第 252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原告聲明請求被告給付111,925 元,及其中110,250元自113年10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暨按日息萬分之4.3計算之違約金 。是除請求本金110,250元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外, 另請求遲延費1,675元及按日息萬分之4.3計算之違約金,而 依購物分期付款申請暨約定書第二條約定之「催款手續費」 係於被告未能按時清償時應給付催款手續費每次100元,係 於被告未能履行債務時按催款次數計算之金額,亦具有違約 金之性質。衡諸原告如對被告按年息百分之16計收遲延利息 ,再就逾期部分按日息萬分之4.3計算違約金(相當於年息 百分之15.695)及按催款次數按次計收100元之催款手續費 ,合併觀察其實質利率,已逾民法第205條規定之上限,且 原告並未證明除利息損失外更有何損失,是本件違約金實屬 過高,原告請求之違約金應全部酌減,方為適當。是原告關 於上揭違約金之請求,應予駁回。 五、綜上,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 一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上開範圍 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 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 行,並職權宣告被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即第一審裁判費1,220元,本院酌量情形,命由敗 訴之被告負擔。 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基隆簡易庭 法 官 高偉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王靜敏

2024-12-30

KLDV-113-基簡-1020-20241230-1

員簡
員林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員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員簡字第341號 原 告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訴訟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被 告 莊義棟(即莊志强之繼承人) 邱柏翠(即莊志强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7日言 詞辯論終結,茲被告於言詞辯論期日當庭為訴訟標的之認諾,依 民事訴訟法第434條之1第1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莊志强之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原告新 臺幣47萬6141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於繼承被繼承人莊志强之遺產範圍內連帶負 擔。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員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4-12-26

OLEV-113-員簡-341-20241226-1

員小
員林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員林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員小字第386號 原 告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訴訟代理人 莊子賢律師 季佩芃律師 被 告 黃俊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1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萬5698元,及其中新臺幣3萬5361元 自民國113年5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 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員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得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4-12-26

OLEV-113-員小-386-20241226-1

橋小
橋頭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小字第1145號 原 告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訴訟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被 告 洪端禧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737元,及其中新臺幣5,670元自民 國113年4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暨按日息萬分之4.3計算之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737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 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訴訟費用計算式: 裁判費(新臺幣)  1,000元 合計        1,000元

2024-12-26

CDEV-113-橋小-1145-20241226-1

橋小
橋頭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小字第1143號 原 告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訴訟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被 告 連已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2,732元,及其中新臺幣31,334元自 民國113年7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 息,暨按日息萬分之4.3計算之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2,732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蔡凌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 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郭力瑋    訴訟費用計算式: 裁判費(新臺幣)  1,000元 合計        1,000元

2024-12-26

CDEV-113-橋小-1143-20241226-1

勞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勞上易字第39號 上 訴 人 BH000-H112003(真實姓名及住所均詳卷) 訴訟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被上訴人 ○○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 定 代 理 人 陳漢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6月4日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3年度勞訴字第10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於113年12月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後開第二項之訴部分,及訴訟費用(除確 定部分外)之裁判均廢棄。 上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再連帶給付上訴人新臺幣15萬元,及被 上訴人甲○○自民國112年8月26日起;被上訴人○○交通股份有限公 司自民國112年8月29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 其餘上訴駁回。 第一審(除確定部分外)、第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百 分之十八,餘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所公示之文書,不得揭露被害人之姓 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之資訊 ,性騷擾防治法第10條第6項定有明文。本件上訴人主張其 為性騷擾被害人,基於保護其隱私,本院依首揭規定,於本 判決將其身分資訊予以遮蔽,以代號BH000-H112003(下稱上 訴人)稱之,合先敘明。 貳、訴訟要旨:   一、上訴人主張:伊自民國111年5月起任職於被上訴人○○交通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公司),被上訴人甲○○為○○公司負責人 。甲○○藉商量工作內容機會,邀約伊外出,於112年1月26日 晚間21時17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 稱系爭車輛),搭載伊前往苗栗縣○○鄉○○水庫觀景台旁停放 ,竟意圖性騷擾,在系爭車輛後座與伊並肩而坐時,乘伊不 及抗拒之際,將右手自伊身後繞過伊右肩,把伊摟入懷中, 來回觸摸伊之右手臂,又於擁抱時撫摸伊背部,並以其右手 緊扣伊之左手,對伊性騷擾得逞(下稱系爭性騷擾行為)。 甲○○系爭性騷擾行為,造成伊身心衝擊而產生焦慮、做惡夢 ,必須求醫治療,且對此後工作有不安全感及恐懼心理,致 伊受有非財產上損害,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 及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甲○○賠償精神慰撫金新臺幣(下 同)88萬元,並依性別平等工作法第27條第1項規定,請求○ ○公司負連帶賠償責任,聲明求為命被上訴人連帶給付88萬 元並加計法定遲延利息之判決。 二、被上訴人則以:甲○○與上訴人為男女交往關係,因上訴人要 自○○公司辭職,轉至甲○○經營之仲介公司工作,甲○○始邀約 上訴人外出慰留,並對上訴人為刑事判決所認定之動作。上 訴人請求之賠償金額過高等語,資為抗辯。 參、原審為上訴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之判決,即判命被上訴人 連帶給付5萬元,及甲○○、○○公司分別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8月26日、同年月29日起,均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並駁回上訴人其餘之訴。 上訴人提起上訴,上訴聲明:㈠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後開 第二項之訴部分廢棄。㈡被上訴人應再連帶給付上訴人83萬 元,及甲○○自112年8月26日起、○○公司自同年月29日起,均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被上訴人則答辯聲 明:上訴駁回【被上訴人就其原審敗訴部分,未據聲明不服 而告確定】。 肆、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刑事訴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固非當然有拘束民事訴訟判 決之效力,但民事法院調查刑事訴訟原有之證據,而斟酌其 結果以判斷事實之真偽,並於判決內記明其得心證之理由, 即非法所不許(最高法院69年台上字第2674號、49年台上字 第929號判決先例意旨參照)。 二、上訴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苗栗縣政府性別工作平等 暨就業歧視申訴案審定書、○○醫療財團法人○○紀念醫院(下 稱○○醫院)診斷證明書及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 度偵字第4226號起訴書為證(見原審卷第12-22頁),並為 被上訴人所不爭執(見原審卷第86頁)。且甲○○因系爭性騷 擾行為,業經原法院刑事庭以112年度易字第485號刑事判決 ,論以犯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第1項之性騷擾罪,處有期徒 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1000元折算1日,再經本院刑事庭以 112年度侵上易字第4號判決駁回甲○○之上訴確定等情,有刑 事判決附卷可憑(見原審卷第17-24頁),並經本院調取上 開刑事案卷核閱無誤。是上訴人主張甲○○對伊為系爭性騷擾 行為,堪信為真實。 三、被上訴人雖於本院復辯稱甲○○與上訴人為男女交往關係云云 ,然為上訴人所否認。而由上訴人於甲○○為系爭性騷擾行為 翌日(即112年1月27日),對甲○○傳送訊息內容「老闆安  原本以為您只是單純對員工的好,但三番兩次讓我看18禁的 影片以及昨天抱我、摸我的手、牽我的手的動作已經超過老 闆與員工該有的正常接觸並且讓我感到極度不舒服,所以我 昨天提貨運行的離職決定還是不會改變,下個星期上完班2 月5日正式結束貨運行的工作,並且也無任何考慮去○○地產 上班,謝謝您」,甲○○回覆「錯錯錯拜託繼續幫忙安心啦絕 對不會」、「錯了給個贖罪機會,務必再幫忙」、「妳離職 我將愧疚一輩子」、「那是我的✗改 」、「我的✗」、「絕 對誠心改」、「改一次機會」、「給一次機會」、「我錯 錯 錯」、「絕對不會再」、「我不曾這樣過」、「對不起 」等訊息(見刑事偵卷第47、49、51、53頁),已足認上訴 人主張其與甲○○僅係單純僱傭關係,並非男女交往關係等語 ,堪可採信。被上訴人上開所辯,無足為採。 四、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又不 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 ,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 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項、 第195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第1 項規定已將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 摸其臀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列為性騷擾之行為態樣, 是違反他人意願而實施與性或性別有關之性騷擾行為,會使 他人產生被冒犯、不受尊重之感覺,自屬侵害他人之身體自 主權及人格權,而構成民法第195條第1項所定不法侵害人格 法益之行為。而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所謂之「其他身體隱私 處」,客觀上固然包括男女生殖器、大腿內側、鼠蹊部等通 常社會觀念中屬於身體隱私或性敏感部位,至於其他身體部 位,諸如耳朵、脖子、肚臍、腰部、肩膀、背部、小腿、大 腿外側及膝蓋等男女身體部位,究竟是否屬於上開規定所稱 「其他身體隱私處」,仍應依社會通念及被害人個別情狀, 並審酌事件發生背景、環境、當事人關係、行為人言詞、行 為及相對人認知等具體事實(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第2條 參照),而為綜合判斷。 五、查依我國當前社會通念,男性不論以何種方式來回觸摸女性 的背部、手部或摟抱,均已屬人際間較親密之舉動,彼此間 若未有男女朋友、配偶關係,卻有來回觸摸女性背部、手部 或摟抱之舉,其行為顯已逾越一般正常之互動行為。甲○○為 ○○公司負責人,上訴人為○○公司員工,且與甲○○間並非交往 中之男女朋友關係,已如前述,甲○○趁上訴人不及抗拒,以 前述方式來回觸摸上訴人背部、手部及摟抱,顯屬偷襲性、 短暫性、有性暗示之觸摸行為,並足使上訴人感到遭冒犯、 不舒服,此有前揭上訴人傳送予甲○○之訊息內容可按。核甲 ○○所為系爭性騷擾行為,已致被上訴人感受身體自主及人格 尊嚴受損情狀,自屬不法侵害上訴人之人格法益甚明。上訴 人據此請求甲○○負非財產上損害即精神慰撫金之賠償責任, 自屬有據。 六、又按受僱者或求職者因遭受性騷擾,受有財產或非財產上損 害者,由雇主及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性別平等工作 法第27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甲○○為○○公司負責人,上訴人 為○○公司員工,則○○公司就甲○○以商討工作為由邀約上訴人 外出,而對上訴人所為系爭性騷擾行為,依前揭規定,自應 與甲○○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上訴人據以請求○○公司連帶負 賠償責任,亦屬有據。 七、再按人格法益被侵害者所得請求非財產上損害之慰撫金數額,既無任何客觀標準可資為據,則法院量定此項金額,即應斟酌實際加害情形、所造成影響、被害人痛苦程度、兩造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查甲○○係○○公司負責人,與上訴人為僱傭關係,本應謹慎與異性員工相處關係,卻恣意為不當性騷擾行為,致侵害上訴人身體自主權及人格權,上訴人心理遭受不良影響,因此產生身心疾病而就診,有○○醫院診斷證明書可憑(見原審卷第17頁),客觀上足認上訴人精神上受有相當之痛苦。又上訴人為大學畢業,事發時任職○○公司,月薪約4萬多元,名下有投資3筆;甲○○為五專畢業,擔任○○公司負責人,名下有土地1筆、車輛4輛、投資7筆;○○公司資本額為2500萬元、名下有車輛60輛,業經兩造陳明在卷(見原審卷第85頁),並有兩造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見原審個資卷)及○○公司基本資料(見原審卷35頁)可憑。爰審酌甲○○侵權行為之方法、行為後態度、對上訴人所造成之精神痛苦程度,及上揭兩造學歷、身份、地位、職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認上訴人得請求被上訴人賠償所受非財產上損害,應以20萬元為適當;其餘逾此範圍之請求,則屬無據,不應准許。 伍、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195 條第1項規定及性別平等工作法第27條第1項規定,請求甲○○ 與○○公司連帶給付20萬元,及甲○○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 112年8月26日起;○○公司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8月 29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不應准 許。從而,原審就上開應准許部分,僅判命被上訴人連帶給 付5萬元本息,就其餘15萬元本息部分(計算式:200,000-5 0,000=150,000)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尚有未洽,上訴意 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爰由本院 予以廢棄,改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又上開應准許部分未逾1 50萬元,被上訴人不得上訴第三審,本院就此部分判決後已 告確定,原審就此部分駁回上訴人假執行之聲請,理由雖有 不同,結論則無二致,仍應予以維持。至上開不應准許部分 ,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並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經核 並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 ,為無理由,應駁回此部分上訴。 陸、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柒、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勞動法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裕仁                   法 官 李慧瑜                   法 官 劉惠娟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書記官 陳文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2024-12-25

TCHV-113-勞上易-39-20241225-1

基小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給付借款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基小字第2262號 原 告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訴訟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複 代理人 陳雅萍律師 被 告 陳嘉仁 訴訟代理人 陳啟宏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辯論終 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陳增書之遺產範圍內給付原告新臺幣壹萬 陸仟肆佰玖拾肆元,及自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起至民國 一百一十年七月十九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之利息, 暨自民國一百一十年七月二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十六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於繼承被繼承人陳增書之遺產範圍 內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萬陸仟肆佰玖拾肆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為請求被告給付借款,前聲請本院對被告核發支付命令 ;惟被告於法定期間內對原告聲請本院核發之民國113年度 司促字第5324號支付命令聲明異議,依民事訴訟法第519條 第1項規定,上開支付命令即於異議範圍失其效力,並應以 原告所為核發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 二、原告主張:   訴外人楊蘭英前邀同訴外人陳增書為連帶保證人,向訴外人 潘瑞傳購買汽車1輛(廠牌:中華;牌照號碼:2652-S3); 雙方約定,買賣價款總計新臺幣(下同)204,480元,採分 期付款方式繳交,訴外人楊蘭英應自103年4月11日起至107 年4月11日止,分48期,於每月繳款4,260元。而訴外人潘瑞 傳又於同日邀集原告與訴外人楊蘭英、陳增書,共同簽立債 權讓與暨動產抵押契約書1紙,將其對訴外人楊蘭英(債務 人)、陳增書(保證人)之上揭買賣價金債權讓與原告;訴 外人楊蘭英、陳增書為此簽發票面金額150,000元之本票1紙 交付原告。詎訴外人楊蘭英(債務人)嗣未依約繳款,尚欠 如主文第一項所示本金、利息未償,而訴外人陳增書為連帶 保證人,應就上開債務負連帶清償之責;因訴外人陳增書已 於105年3月18日死亡,被告乃其繼承人,且未於法定期間拋 棄繼承,故原告乃提起本件訴訟,求為判決如主文第一項所 示。 三、被告答辯:   訴外人陳增書辭世當時,被告仍係在學學生(就讀大學三年 級),經親友協助確認其生前並無負債;況陳增書亦未留有 遺產可供繼承,保證債務亦非繼承標的,故原告本件請求並 無理由。基上,爰聲明: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 四、本院判斷: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主張相符之債權讓與暨 動產抵押契約、本票、授權書、還款明細、被繼承人陳增書 除戶謄本暨其繼承系統表、繼承人戶籍謄本、家事事件公告 查詢等件為證,並經本院職權向家事法院確認屬實(被繼承 人陳增書迄「無」拋棄繼承事件繫屬),而可認原告對其利 己主張業已善盡相當證明之責,因被告未曾另舉反證推翻原 告所為立證,是本件自堪信原告之主張俱為真實。  ㈡被告雖援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292號判決意旨(下稱系 爭裁判要旨),抗辯「保證債務並非繼承標的」云云;然系 爭裁判要旨固謂保證人死亡時,基於保證人與主債務人間之 信任,保證契約隨保證人死亡而消滅,惟其仍已併同闡釋「 保證契約雖係隨保證人死亡而消滅,然保證人之繼承人仍應 繼承其保證債務,亦即繼承之客體為保證債務,而非繼承保 證契約當事人之地位」。從而,被告援系爭裁判要旨抗辯「 保證債務並非繼承標的」云云,尚屬斷章取義之個人曲解而 無可採。  ㈢按稱保證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行債 務時,由其代負履行責任之契約。數人負同一債務,明示對 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為連帶債務。民法第739 條、第272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 乃指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 付之責任而言,準此,「連帶保證人應與主債務人負同一清 償責任」(最高法院45年台上字第1426號、69年台上字第19 24號判例意旨參照)。又民法第1148條第1項前段規定「繼 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 上之一切權利、義務。」同條第2項規定「繼承人對於被繼 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因一 般保證債務並「非」專屬於保證人本身之債務,除有特殊情 形,即以保證人具有一定資格為前提而成立之保證債務,例 如以保證人為具有公司之董事身分為前提而成立之保證;或 保證人應負保證責任之限度不明確而無法預測者,例如為將 來債務所負之保證,其將來債務發生之次數及數額不確定, 使得附隨之保證責任亦不確定;或以保證人與第三人之特別 信任關係為前提而成立之保證契約,例如職務保證、信用保 證者外,「縱保證人死亡,其繼承人仍得繼承其保證債務」 (最高法院86年台上字第3765號判決意旨參照)。即就本件 情節而論,訴外人楊蘭英邀同訴外人陳增書為連帶保證人, 以分期付款買賣之方式,向訴外人潘瑞傳買受汽車,故陳增 書顯係「楊蘭英分期付款買賣價金」之連帶保證人,因「分 期付款買賣價金」之保證債務,並「非」專屬於保證人陳增 書本身之債務,被告亦「未於法定期間向管轄法院聲明拋棄 繼承」,是被告自應於繼承被繼承人陳增書之遺產範圍內, 就「楊蘭英分期付款買賣價金」之保證債務,與訴外人楊蘭 英負同一清償責任。  ㈣從而,原告本於買賣、連帶保證以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於繼承陳增書之遺產範圍內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第一審裁判費為1,000元,此外別無其他費用之支出, 是本件訴訟費用合計1,000元。爰依職權確定前開訴訟費用 ,由敗訴之被告負擔,併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定, 諭知被告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法定 利率即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六、本判決係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20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併酌情宣 告被告預供相當之擔保金額後,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王慧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佘筑祐

2024-12-25

KLDV-113-基小-2262-20241225-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雄簡字第2093號 原 告 宏昌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明昌 被 告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訴訟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 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持有如附表一所示本票,對原告之本票債權於超過新臺 幣伍拾捌萬壹仟肆佰肆拾貳元,及自民國一一三年五月十五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六計算之利息部分不存在。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五分之一,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 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 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最高法院 52年台上字第1240號判例意旨參照)。原告主張被告持有其 共同簽發如附表一所示本票(下稱系爭本票),向本院聲請 本票裁定准予強制執行一節,有本院112年度司票字第11232 號本票裁定(見外放卷)在卷可稽,是系爭本票既由被告持有 且已行使票據權利,而原告否認兩造間有本票債權存在,顯 然兩造就系爭本票債權存在與否已發生爭執,足認原告因被 告持有系爭本票,而致其財產有受強制執行之危險,且該危 險可藉由法院之確認判決予以除去,從而原告有提起本件確 認訴訟之法律上利益。 二、原告主張:伊因資金需求,於民國111年2月10日以所有車牌 號碼000-0000號自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向被告申辦融資 貸款新臺幣(下同)48萬元,並約定自111年3月起至112年6 月止,每月為1期,每期繳納9,936元,利息按週年利率14.1 8%計算(下稱甲貸款)。嗣伊繳納20期後,因又有資金需求 ,故再次與被告申辦貸款72萬元,並約定此筆貸款先扣除甲 貸款剩餘未繳款項後,其餘之金額匯入伊指定之玉山銀行城 中分行0000000000000號帳戶內,並約定自112年8月起,以 每月為1期,每期繳納18,360元,利息按週年利率10.29%計 算(下稱乙貸款)以為清償,伊同時簽發系爭本票為擔保。 然伊就甲貸款剩餘未清償之數額應為405,606元,故就乙貸 款伊應取得之貸款數額應為314,394元,然伊僅收取被告指 定訴外人行將公司匯款之293,895元,且系爭車輛已遭被告 拖走拍賣取得價金,應抵銷伊積欠之借款,爰依法提起本件 確認訴訟等語。聲明:確認被告持有系爭本票於72萬元之範 圍內對原告之本票債權不存在。 三、被告則以:原告就甲貸款剩餘未清償金額為426,105元,故 就乙貸款扣除甲貸款未清償金額,剩餘之293,895元已全數 匯款予原告。另被告就系爭車輛拍賣取得之價金扣除必要費 用後僅有取得136,190元,亦不足清償原告積欠款項等語, 資為抗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本票為無因證券,依票據法第13條規定反面解釋,票據債 務人雖非不得以自己與執票人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 人,然此時應先由票據債務人就該抗辯事由負舉證之責任。 經查,原告於111年2月10日向被告申辦甲貸款,復再向被告 申辦乙貸款等節,有動產擔保交易設定登記書、動產抵押契 約書、分期付款暨債權讓與契約、委託撥款書、還款明細可 稽(見本院卷第63-69、73、77-79頁),首堪採信。  ㈡又消費借貸為要物契約,須因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交付始生 效力。如有部分金額未實際交付借用人,即不能認為屬貸與 本金之一部,其貸與之本金自應以實際交付借用人之金額為 準。次按清償人所提出之給付,應先抵充費用,次充利息, 次充原本,民法第323條亦有明文。系爭本票為原告110年1 月間向被告貸款時所簽立,業經本院論述如前,則系爭本票 既為擔保兩造間之借貸關係,其有效範圍自應以兩造間消費 借貸之債權額而定,是茲就原告向被告歷次借款本息債權金 額詳述如下:  ⒈甲貸款部分:查原告有收取被告交付之48萬元貸款金額,為 原告所自承(見本院卷第222頁),此部分事實,堪以採信 。又原告已清償16期共158,976元(每期清償9,936元,見本 院卷第45頁還款明細),經抵充每期利息計算後,原告尚積 欠借款本金405,377元(計算方式詳如附表二所示)。  ⒉乙貸款部分:乙貸款之貸款本金應為抵償甲貸款欠款之本金4 05,377元,並加計被告指示行將公司匯款與原告之293,895 元,共計699,272元(計算式:405,377+293,895=699,272) 。又原告已清償2期共36,720元,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 卷第222頁),至乙貸款契約第12條雖有約定「乙方…有下列 任何情形之一者,甲方得依民法第389條規定要求乙方立即 清償全部分期債權,並得按每一未付期款加收100元之催款 成本費用…」等語,惟此催款成本費用於本件訴訟程序中未 經被告提出作為債權之請求,爰不列入抵充之範圍,是經抵 充每期利息計算後,原告積欠之借款本金為674,438元(計 算方式詳如附表三所示)。  ⒊又原告主張系爭車輛已遭被告拍賣取得價金應予抵充伊積欠 款項部分,原告自承無法提出系爭車輛拍定價格之證明,而 系爭車輛經拍定並扣除必要費用後之金額為136,190元,業 據被告陳稱在卷(見本院卷第223頁),是以此抵充原告積 欠之本金及已到期利息,本金餘額為581,442元(計算式詳 如附表四)。  ㈢綜上,原告簽發系爭本票作為兩造間借款債權之擔保,原告 向被告借款金額共2筆,甲契約借款本息經原告部分清償及 以乙契約借款借新還舊抵償後,原告業已清償完畢;乙契約 借款,本金部分尚欠581,442元,利息部分則尚欠自113年5 月15日起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69頁), 於此範圍內,被告仍得對原告主張系爭本票債權,然於超過 581,442元,及自113年5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 6%計算之利息債權部分則不存在。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法請求確認被告持有之系爭本票,對原告 之本票債權於超過581,442元,及自113年5月15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部分不存在,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判決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訴訟資料 經本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 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林 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同 時表明上訴理由;如已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具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 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 記 官 冒佩妤       附表一: 發票人 發票日 到期日 票面金額 宏昌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謝明昌 112年7月14日 112年7月14日 72萬元 附表二: 應還日 期數 期付金 應付利息 應付本金 借款本金 還款日 週年利率14.18% 48萬元 111/3/10 1 9,936 5,672 4,264 475,736 111/3/12 111/4/10 2 9,936 5,622 4,314 471,422 111/4/9 111/5/10 3 9,936 5,571 4,365 467,057 111/5/10 111/6/10 4 9,936 5,519 4,417 462,640 111/6/15 111/7/10 5 9,936 5,467 4,469 458,171 111/7/13 111/8/10 6 9,936 5,414 4,522 453,649 111/8/15 111/9/10 7 9,936 5,361 4,575 449,074 111/9/15 111/10/10 8 9,936 5,307 4,629 444,445 111/10/11 111/11/10 9 9,936 5,252 4,684 439,761 111/11/15 111/12/10 10 9,936 5,197 4,739 435,022 111/12/15 112/1/10 11 9,936 5,141 4,795 430,227 112/1/17 112/2/10 12 9,936 5,084 4,852 425,375 112/2/15 112/3/10 13 9,936 5,027 4,909 420,466 112/3/16 112/4/10 14 9,936 4,969 4,967 415,499 112/4/10 112/5/10 15 9,936 4,910 5,026 410,463 112/5/15 112/6/10 16 9,936 4,850 5,086 405,377 112/6/16 附表三: 應還日 期數 期付金 應付利息 應付本金 借款本金 還款日 週年利率10.29% 405,377+293,895 =699,272 112/8/14 1 18,360 5,996 12,364 686,908 112/8/30 112/9/14 2 18,360 5,890 12,470 674,438 112/9/16 附表四: 應還日 期數 期付金 應付利息 應付本金 借款本金 還款日 (系爭車輛拍定日) 週年利率10.29% 674,438 112/10/14 3 18,360 5,783 12,577 661,861 113/7/17 112/11/14 4 18,360 5,675 12,685 649,176 112/12/14 5 18,360 5,567 12,793 636,383 113/1/14 6 18,360 5,457 12,903 623,480 113/2/14 7 18,360 5,346 13,014 610,466 113/3/14 8 18,360 5,235 13,125 597,341 113/4/14 9 18,360 5,122 13,238 584,103 113/5/14 10 7,670 5,009 2,661 581,442   合計 136,190

2024-12-24

KSEV-112-雄簡-2093-20241224-3

聲更一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更一字第35號 聲請人 即 告訴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損害債權案件(本院113年度易字第84號),聲請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經本院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9日以113年度聲 字第1770號裁定駁回聲請,聲請人不服提起抗告,嗣經臺灣高等 法院以113年度抗字第2398號裁定撤銷原裁定發回本院,本院更 為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即告訴代理人季佩芃律師於繳納相關費用後,准予轉拷交 付本院一一三年度易字第八四號案件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三月四 日準備程序、一百一十三年四月八日審判程序之法庭錄音光碟, 並禁止再行轉拷利用。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本院113年度易字第84號案件於民國113年3 月4日行準備程序時,承審法官公開指摘告訴人無故未依函 文答覆,致影響訴訟進行,然聲請人即告訴代理人(下稱聲 請人)不知該函文所指為何,書記官亦稱並未發函予告訴人 ,而筆錄對此部分似未置一詞;又上開案件於113年4月8日 行審判程序中,本院曾表明「裕融被法院盯上了」等語,聲 請人不明瞭與本案提出告訴之關聯為何,若有誤會尚須澄清 ,爰依法聲請交付上開案件於113年3月4日準備程序期日及1 13年4月8日審理程序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等語,以明前因後 果,並進行筆錄之核對等語。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法院組織法第90條 之1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 法第8條第1項、第2項規定「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 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 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 院受理前項聲請,如認符合聲請人要件,並在聲請期間內提 出,且就所主張或維護法律上之利益已敘明者,除法令另有 排除規定外,應予許可」,而上開所謂「因主張或維護其法 律上利益」,包括如核對更正筆錄、他案訴訟所需,或認法 院指揮訴訟方式對其訴訟權益有影響之虞,欲用以保障其法 律上利益等情形。是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若 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且無法令規定得不予許可或限 制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之情形者,得於開庭翌日 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 錄音或錄影內容,以維其訴訟權益。 三、經查:聲請人為上開案件之告訴代理人,且為律師,依刑事 訴訟法第271條之1準用同法第33條規定,得聲請閱覽卷宗, 依照上開說明,自屬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 得聲請法院許可交付錄音光碟之人。又聲請人聲請交付本院 113年度易字第84號損害債權案件113年3月4日準備程序期日 及113年4月8日審判程序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已敘明為瞭 解本院上開案件準備程序、審判程序期日之實際對話內容, 以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而其聲請並無依法令規定得不予許可 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之情形,核其所請, 為有理由,應准聲請人於繳交費用後,發給本院上開案件11 3年3月4日準備程序期日及113年4月8日審判程序期日之法庭 錄音光碟,並依法院辦理聲請交付法庭錄音錄影內容應行注 意事項第6點規定,禁止聲請人再行轉拷利用,且應遵守法 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4項規定,就取得之錄 音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劉淑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謝宗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2024-12-20

TYDM-113-聲更一-35-20241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