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廖建彥

共找到 1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廢棄物清理法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訴字第279號 原 告 魏如筠 訴訟代理人 蔡宜均 律師 被 告 臺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代 表 人 許仁澤 訴訟代理人 黃紹文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廢棄物清理法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於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1416號刑事訴訟事件確 定前,停止訴訟程序。   理 由 一、按有民事、刑事或其他行政爭訟牽涉行政訴訟之裁判者,行 政法院在該民事、刑事或其他行政爭訟終結前,得以裁定停 止訴訟程序,行政訴訟法第177條第2項定有明文。其立法目 的係若有民事、刑事或其他行政爭訟雖非行政訴訟裁判之先 決問題,然與行政法院判決結果有影響者,行政法院仍得在 該民事、刑事或其他行政爭訟終結前,裁定停止訴訟程序。 二、查原告為第三人明祥馨企業有限公司(下稱明祥馨公司)股東,負責業務財務管理。明祥馨公司前經被告於100年4月1日核准檢核為「公告可直接再利用之基本金屬製造業在電弧爐煉鋼製程所產生之氧化碴(石)(代碼K-1209)或還原碴(石)(代碼 R-1210)」之再利用機構,並產製水泥原料、水泥製品原料、非結構性混凝土粒料原料、瀝青混凝土粒料原料等再利用後產品。嗣被告分別於104年執行稽查時,發現明祥馨公司收受之爐碴之產出物「級配」未依經濟部公告之「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第3條第2項附表所列編號14電弧爐煉鋼爐碴(石)規定之再利用用途使用,而埋填於臺南市學甲區大灣段1754等地號土地,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39條第1項及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第3條第2項附表編號14等規定,被告遂於104年9月21日廢止104年3月9日府環事字第1040238674號函核准内容,並解除明祥馨公司再利用機構管制編號,及命其不得再收受廢棄物及從事再利用行為。其後,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南地檢署)檢察官於109年9月17日會同内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三大隊、法務部調查局臺南市調查處、改制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督察總隊南區環境督察大隊南區督察大隊及被告等單位,至臺市學甲區興業段工業用地進行現勘及調查時,發現學甲區興業段380、381、387、388、516、517、519、520、521、526、527、530、802、803、804、804-1、804-2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大量違法填埋明祥馨公司未去化爐碴或爐碴再利用後產品。臺南地檢署檢察官依現場挖驗結果,並經主管機關確認明祥馨公司在臺南市學甲區大灣段及興業段堆埋爐碴之行為非屬再利用,為違法廢棄物清除處理行為,乃認明样馨公司、郭再欽及原告等3人,共同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46條第3款未經許可提供土地填埋廢棄物罪嫌、第46條第4款無清除處理許可非法清除處理廢棄物罪嫌,以110年度營偵字第32號、111年度營偵字第2073號起訴書提起公訴在案。被告認原告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41條第1項規定之事實明確,認定原告為系爭土地棄置廢棄物之清理義務人,負有廢棄物清理法第71條第1項規定清除處理系爭土地上廢棄物之義務,爰以112年6月21日環事字第112007225A號函命原告於112年7月10日前提送處置計畫書,如逾期未提出或所提計畫書内容經被告審查認定非屬具體可行,將依行政執行法第29條規定辦理。原告不服,提起訴願,遭決定駁回,遂提起本件行政訴訟。而檢察官就原告提起前揭公訴後,分由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下稱臺南地院)111年度訴字第1416號刑事訴訟事件繫屬中等情,此有該起訴書及臺南地院上開刑事訴訟事件113年5月30日準備程序筆錄(本院卷第49至65頁)在卷可稽。本院衡酌被告於本院審理時陳稱伊對原告處分事實主要係依據檢察官起訴意旨等語,則原告是否違反廢棄物清理法上開規定,其相關事實認定及證據取捨與上述刑事訴訟程序審理結果相涉,具有高度關聯性,為免裁判歧異及重複調查之勞費,認有停止本件訴訟程序之必要,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審判長法官 林 彥 君 法官 廖 建 彥 法官 黃 奕 超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蔡 玫 芳

2024-12-10

KSBA-113-訴-279-20241210-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國家賠償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訴字第401號 原 告 謝秉舟 被 告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代 表 人 李翠鳳 上列當事人間國家賠償事件,原告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公法上之爭議,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依本法提起行政 訴訟。」「法院認其無審判權者,應依職權以裁定將訴訟移 送至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2條、法院組織 法第7條之3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國家損害賠償,除依 本法規定外,適用民法規定;國家損害賠償之訴,除依本法 規定外,適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此觀國家賠償法第5條及 第12條規定甚明。國家賠償事件固具公法爭議屬性,然因國 家賠償法設有特別規定而屬行政訴訟法第2條所稱法律別有 規定之情形。準此,若非行政訴訟法第7條所定得合併請求 之情形,則應歸由普通法院審判,亦不得依同法第8條規定 向行政法院提起損害賠償之行政訴訟。倘其誤向行政法院起 訴,則行政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移送至有受理訴訟權限之管 轄法院。 二、原告起訴意旨略以:原告向被告申請診所開業,遭被告要求 補齊文件後再送件辦理而退回申請文件,遂依行政訴訟法第 8條、國家賠償法第2條第2項、第5條、第8條、第11條、第1 2條及民法第231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之訴等語。 三、依原告所訴事實與理由,其係主張被告有不法侵害其權益, 依民法、國家賠償法等規定,提起本件訴訟,核其事件性質 係向被告請求國家賠償,且客觀上亦無可資合併提起國家賠 償之合法行政訴訟繫屬本院,依前揭規定及說明,應歸由普 通法院審判。原告誤向本院起訴,本院自應依職權以裁定將 訴訟移送至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而被告機關所在地位在臺 南市,本件應移送至臺灣臺南地方法院,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審判長法官 林 彥 君 法官 黃 奕 超 法官 廖 建 彥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謝 廉 縈

2024-12-10

KSBA-113-訴-401-20241210-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損害賠償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訴字第432號 原 告 孫海連 夏元慶 被 告 衛生福利部 代 表 人 邱泰源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移送於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 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適用通常訴訟程序 之事件,以高等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下列事件, 以地方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三、其他關於公法 上財產關係之訴訟,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下同) 150萬元以下者。」為行政訴訟法第104條之1第1項但書第3 款所明定。又同法第3條之1前段規定,所稱高等行政法院, 指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二、經查,本件訴訟所爭執之金額為4,108萬8仟元,核屬其他關 於公法上財產關係之訴訟,且其標的之金額在150萬元以上 而涉訟之事件,依前揭行政訴訟法第104條之1第1項本文, 本件屬於由高等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之通常訴訟程序事件 。而被告之機關所在地為○○市○○區,屬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管 轄區域,是依行政訴訟法第3條之1前段及第13條第1項之規 定,本件應由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管轄。茲原 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依上開規定,自應依 職權移送於其管轄法院,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審判長法 官 林 彥 君 法 官 廖 建 彥 法 官 黃 堯 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林 映 君

2024-12-04

KSBA-113-訴-432-20241204-1

聲再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教師法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聲再字第100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教師法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5日最高行政 法院113年度抗字第214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事 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之原 行政法院管轄;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得 準用行政訴訟法第5編再審程序之規定,聲請再審,復為行 政訴訟法第275條第1項、第283條所明定。 二、查聲請人因教師法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民國113年9月5 日113年度抗字第214號裁定,視為聲請再審。則依上述行政 訴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專屬為裁定之最 高行政法院管轄。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出聲請,顯係 違誤,爰依職權裁定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審判長法官 李 協 明 法官 黃 奕 超 法官 廖 建 彥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書記官 謝 廉 縈

2024-12-03

KSBA-113-聲再-100-20241203-1

聲再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聲請假處分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聲再字第90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假處分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29日最高 行政法院113年度抗字第210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事 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之原 行政法院管轄;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得 準用行政訴訟法第5編再審程序之規定,聲請再審,復為行 政訴訟法第275條第1項、第283條所明定。 二、查聲請人因聲請假處分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民國113年8 月29日113年度抗字第210號裁定,視為聲請再審。則依上述 行政訴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專屬為裁定 之最高行政法院管轄。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出聲請, 顯係違誤,爰依職權裁定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審判長法官 李 協 明 法官 黃 奕 超 法官 廖 建 彥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書記官 謝 廉 縈

2024-12-03

KSBA-113-聲再-90-20241203-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他字第16號 原 告 李盈信 被 告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代 表 人 張明寶 上列原告與被告臺南市學甲區公所間因低收入戶事件,本院依職 權確定訴訟費用事件,裁定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新臺幣4千元。   理 由 一、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 終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其因訴訟救助暫免而應 由受救助人負擔之訴訟費用,並得向具保證書人為強制執行 。」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定有 明文。次按「訴訟費用指裁判費及其他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 ,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起訴,按件徵收裁判費新臺幣 (下同)4千元。」「准予訴訟救助者,暫行免付訴訟費用 。」行政訴訟法第98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103條分別定 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與被告間有關低收入戶事件,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本院112年度訴字第364號),並聲請訴訟救助,經本院於民 國112年10月20日以112年度救字第25號裁定准予訴訟救助, 原告因而暫免繳納裁判費4千元。嗣上開行政訴訟經本院於1 13年9月25日以112年度訴字第364號判決:「㈠訴願決定及原 處分均撤銷。㈡被告應依原告111年9月5日申請,作成核定原 告符合111年度低收入戶資格之行政處分。㈢訴訟費用由被告 負擔。」被告未上訴,全案於113年11月4日確定在案,業經 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卷宗核閱屬實。揆諸首揭規定,本件訴 訟費用裁判費4千元,應由被告負擔。 三、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審判長法 官 林 彥 君 法 官 廖 建 彥 法 官 黃 堯 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書記官 林 映 君

2024-11-29

KSBA-113-他-16-20241129-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刑事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訴字第410號 原 告 林世傑 被 告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 代 表 人 鍾和憲 上列當事人間刑事事件,原告不服法務部中華民國113年9月9日 法訴字第11313502410號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憲法第16條雖規定人民有訴訟之權,以確保人民得依法定 程序提起訴訟及受公平的審判。惟訴訟救濟究應循普通訴訟 程序抑或依行政訴訟程序為之,則由立法機關依職權衡酌訴 訟案件之性質及既有訴訟制度的功能等而為設計(司法院釋 字第466號解釋參照)。次按行政訴訟法第2條規定:「公法 上之爭議,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依本法提起行政訴訟。」 同法第107條第1項第1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 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 ,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一、訴訟事件不屬行政訴訟審 判權,不能依法移送。」又依照法院組織法第7條之3第1項 規定:「法院認其無審判權者,應依職權以裁定將訴訟移送 至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此項規定依行政法院組織法第47條規定,於行政訴訟事 件亦準用之。另我國有關訴訟審判之制度,經立法裁量後, 分別就刑事案件、民事事件、行政訴訟事件及公務員懲戒案 件的審判制定法律對於管轄事務及審判程序等相關事項為規 定,其中刑事訴訟法對於刑事案件的偵查、起訴或不起訴、 證據保全、裁判、再審、執行等程序及救濟方法均有明定, 自成一獨立體系,故有關刑事案件的爭議,應依刑事訴訟法 規定辦理,行政法院並無受理的權限(審判權)。是刑事案 件雖涉及公法,然刑事訴訟法對於該類案件之審判權既另有 規定,自不得提起行政訴訟,且行政法院對於無審判權之刑 事案件,應屬行政訴訟法第2條、法院組織法第7條之3第1項 所指法律別有規定之情事,故行政法院毋庸依職權以裁定將 訴訟移送至有審判權之管轄法院,僅須逕以裁定駁回即可( 最高行政法院民國96年12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第1則決議 、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裁字第1364號裁定、106年度裁字第 234號、第1821號、第1999號、第2025號裁定意旨參照;另 可參照110年12月8日法院組織法第7條之3修法理由)。另當 事人主張因行政機關之違法行政行為受有損害,循序向行政 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並依行政訴訟法第7條規定於同一程序 中,合併依國家賠償法請求損害賠償者,因行政法院就國家 賠償部分,自當事人依法「附帶」提起國家賠償時起取得審 判權,而案件經行政法院審理後,如認行政訴訟部分因有行 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情形而不合法者,此時行政訴訟既經 裁定駁回,其依國家賠償法附帶提起國家賠償之訴部分,屬 附帶請求之性質,非可單獨提起之行政訴訟,因而失所附麗 ,自得一併裁定駁回(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裁字第1401號 裁定意旨參照)。  二、原告起訴主張略以:原告已提起告訴或陳情9次之多,皆未 獲被告公平處理,爰依憲法第16條提起本件行政訴訟。在被 告91年度偵字第6685號不起訴處分書(下稱系爭不起訴書) 中,法醫相驗結果與護理紀錄單內容不符,檢察官認定之證 據事實與實情不符,讓無醫德之醫師造成原告女兒死亡結果 ,被告卻對加害人為不起訴處分,原告實為不服等語,爰聲 明:㈠請求確認被告作成系爭不起訴書所憑之鑑定及證據虛 偽不實,是為無效之公文書,應為撤銷。㈡被告應賠償原告 每日新臺幣(下同)5仟元之精神霸凌傷害金,從91年7月9 日作成系爭不起訴書時起算至撤銷並道歉時為止。 三、本院查:  ㈠刑事案件偵查或審判中,交由鑑定機關為鑑定者,係證據調 查之程序。鑑定機關縱為公務機關,所出具之鑑定書,僅係 專業判斷之提供,無關公權力之行使,且在於供囑託鑑定者 之參考,並不對外發生法律上之效果,即非行政處分。鑑定 結果供為檢察官處分或法院裁判之根據,已成為處分或裁判 之內容,當事人受有不利,雖由於鑑定結果之採憑,僅得依 對於檢察官之處分或法院之裁判不服之方式以為救濟,不得 單對鑑定結果不服,尤不得對鑑定結果循訴願及行政訴訟救 濟。若竟對於鑑定結果提起撤銷訴訟,不備撤銷訴訟以有行 政處分存在之要件,顯不合法。  ㈡本件起訴意旨無非以原告就訴外人劉萬雄因業務過失致死所 涉刑事案件,系爭不起訴書內所載經法醫相驗結果及醫事審 議委員會鑑定書結論,認為死者無重大先天性心臟病,並疑 係吸入性呼吸道阻塞而呼吸衰竭死亡等情,核與護理記錄單 、病歷摘要及曾施打強心針等事證不符,是認系爭不起訴書 所憑之事證顯有虛偽不實之錯誤,應予撤銷等語。然參照前 述說明,原告雖因被告採據該相驗及鑑定結果,遭受不利之 認定,仍非屬可循訴願及行政訴訟救濟之標的。至於系爭不 起訴書係檢察機關所為偵查、訴追等刑事司法之一環,就此 刑事案件之爭議事項,非屬於公法上爭議之事件,原告縱對 於檢察官不起訴處分之處置有所不服,亦應依刑事訴訟法相 關規定提起救濟,核非行政法院審判之範圍,原告尚不得據 以提起行政訴訟。基此,原告對之提起訴願,訴願決定不受 理,實無不合。原告進而提起撤銷訴訟,並非合法,亦應予 裁定駁回。又原告合併請求損害賠償部分,因屬附帶請求之 性質,非可單獨提起行政訴訟,自已失所附麗,故此部分訴 訟亦不合法,應併予駁回。再原告提起本件行政訴訟,既經 本院從程序上予以駁回,則其實體上之主張,自無庸審究, 附此敘明。 四、結論:原告之訴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審判長法 官 林 彥 君 法 官 廖 建 彥 法 官 黃 堯 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書記官 林 映 君

2024-11-29

KSBA-113-訴-410-20241129-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他字第14號 原 告 林治民 上列原告與被告臺南市政府地政局等3人間因土地重劃事件,本 院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新臺幣550元。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98條第1項前段規定:「訴訟費用指裁判費 及其他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第10 0條第2項規定:「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審判長得定期命當 事人預納。逾期未納者,由國庫墊付,並於判決確定後,依 職權裁定,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人徵收之。」而所謂訴訟費 用,包括裁判費及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6第1項所定之費用, 即影印費、攝影費、抄錄費、翻譯費、運送費及登載公報新 聞紙費、證人、通譯之日旅費、鑑定人之日旅費、報酬及鑑 定所需費用,及其他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其餘費用即非訴 訟費用。 二、本件原告與被告間有關土地重劃事件,經本院以111年度訴 字第275號事件審理,並依職權於民國112年9月7日通知證人 張岳文到庭作證,證人日旅費為新臺幣(下同)550元,已 由國庫墊付之事實,有報到單、準備程序筆錄、證人結文、 本院行政訴訟事件證人鑑定人日費旅費申請書兼領據附卷可 稽(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75號卷2第151頁)。該案經本院裁 定:「原告之訴駁回。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原告收受裁 定後未抗告而於113年9月30日確定在案,有本院111年度訴 字第275號裁定、送達證書可參(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75號 卷2第257-267頁)。參照首揭說明,原告應向本院繳納由國 庫墊付之證人日旅費550元,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審判長法 官 林 彥 君 法 官 廖 建 彥 法 官 黃 堯 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書記官 林 映 君

2024-11-29

KSBA-113-他-14-20241129-1

聲再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聲請迴避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聲再字第104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12日最高行 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287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事 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之原 行政法院管轄;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得 準用行政訴訟法第5編再審程序之規定,聲請再審,復為行 政訴訟法第275條第1項、第283條所明定。 二、查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民國113年9月 12日113年度聲再字第287號裁定而聲請再審,依上述行政訴 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專屬為裁定之最高 行政法院管轄。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出聲請,顯係違 誤,爰依職權裁定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審判長法 官 孫 國 禎 法 官 廖 建 彥 法 官 黃 堯 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 映 君

2024-11-29

KSBA-113-聲再-104-20241129-1

聲再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聲請迴避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三庭 113年度聲再字第103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5日最高行 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277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理 由 一、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事 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再審之訴專屬為判決之原 行政法院管轄;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得 準用行政訴訟法第5編再審程序之規定,聲請再審,復為行 政訴訟法第275條第1項、第283條所明定。 二、查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不服最高行政法院民國113年9月 5日113年度聲再字第277號裁定而聲請再審,依上述行政訴 訟法第283條準用第275條第1項規定,應專屬為裁定之最高 行政法院管轄。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提出聲請,顯係違 誤,爰依職權裁定移送最高行政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審判長法 官 孫 國 禎 法 官 廖 建 彥 法 官 黃 堯 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 映 君

2024-11-29

KSBA-113-聲再-103-2024112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