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楊茗瑋

共找到 162 筆結果(第 91-100 筆)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繼字第142號 聲 明 人 曾○恩 上列聲明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前,繳納費用新臺幣1,000元,如 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理 由 一、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1,000 元,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上開規定,依家 事事件法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至於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雖規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 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 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惟參 酌其立法理由敘明:「原民事訴訟費用法第5條及第6條規定 ,均係關於訴之客觀合併時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規定,宜合 併規定之,爰作文字修正後,合併移列於本條。」顯見民事 訴訟法關於訴訟標的價額合併或擇價額最高者計算之規定, 不僅並不適用於訴訟標的價額無法以金錢衡量之情形(如身 分關係訴訟),亦不適用於訴之主觀合併。 二、又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1項第3款所規定之拋棄繼承事件, 係法院為處理民法第1174條第1項所規定:「繼承人得拋棄 其繼承權。」之事件,亦即所謂拋棄繼承,係指依法有繼承 權之人向法院否認自己開始繼承效力(不欲為繼承主體)之 意思表示(參最高法院65年度台上字第1563號判決要旨), 則其程序標的(即法院審判之對象)自應為各該欲拋棄繼承 權之意思表示。本件聲明人曾○義、曾○恩聲明拋棄繼承事件 ,因聲明人於實體法上為不同之權利義務主體,於程序上聲 明拋棄對於被繼承人高明智之繼承權,自屬不同之程序標的 。從而,就此一非財產權關係之請求,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 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按聲明人之人數 分別徵收費用1,000元(合計共2,000元)。因本件僅有聲明 人曾鴻義繳納1,000元(見本院卷附自行收納款項統一收據 ),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 規定,限聲明人曾○恩應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前,繳納費用 1,000元,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三、再非訟事件法雖然並未見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因非訟事 件並非無庸徵收任何費用(參非訟事件法第13條以下規定) ,且非訟程序之關係人亦可能無資力支出程序費用(例如非 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所規定之裁判費),故民事訴訟法 基於保護貧困者(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立法理由)之立法 目的所設之訴訟救助制度,亦應類推適用於一般及家事非訟 事件。況且,如由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肯定經准許法律扶助 之無資力者得於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救助之規定觀之,亦 顯見立法者已肯定非訟事件亦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 訟救助之規定,故聲明人如係法律扶助法第5條第1項各款所 列之無資力者(如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自得向財團法 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各分會申請法律扶助,並於獲准後向本院 聲請非訟救助;或檢具相關資料逕行向本院聲請非訟救助。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4-12-18

TTDV-113-繼-142-20241218-1

家補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補字第54號 聲 請 人 姚O枝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前,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本件適用之法律:   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1,000 元,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上開規定,依家 事事件法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 二、聲請人應繳納之裁判費:  ㈠本件聲請人姚O枝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係因非財產關係為聲 請,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 定,應徵收裁判費1,000元。  ㈡因聲請人並未繳納,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 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限聲請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前繳 納,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4-12-17

TTDV-113-家補-54-20241217-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繼字第145號 聲 明 人 黃O山 翁O帝 翁O甄 翁O娟 上列聲明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前,繳納費用新臺幣3,000元,如 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理 由 一、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1,000元,非訟 事件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 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至於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2第1項雖規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 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 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惟參酌其立法 理由敘明:「原民事訴訟費用法第5條及第6條規定,均係關 於訴之客觀合併時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規定,宜合併規定之 ,爰作文字修正後,合併移列於本條。」顯見民事訴訟法關 於訴訟標的價額合併或擇價額最高者計算之規定,不僅並不 適用於訴訟標的價額無法以金錢衡量之情形(如身分關係訴 訟),亦不適用於訴之主觀合併。 二、又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1項第3款所規定之拋棄繼承事件, 係法院為處理民法第1174條第1項所規定:「繼承人得拋棄 其繼承權。」之事件,亦即所謂拋棄繼承,係指依法有繼承 權之人向法院否認自己開始繼承效力(不欲為繼承主體)之 意思表示(參最高法院65年度台上字第1563號判決意旨), 則其程序標的(即法院審判之對象)自應為各該欲拋棄繼承 權之意思表示。本件聲明人黃O山、翁O帝、翁O甄、翁O娟等 4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因聲明人於實體法上為不同之權利 義務主體,於程序上聲明拋棄對於被繼承人翁O英之繼承權 ,自屬不同之程序標的。從而,就此一非財產權關係之請求 ,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 ,自應按聲明人之人數分別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1,000 元(合計共4,000元)。因聲明人僅共同繳納1,000元(見本 院卷附自行收納款項統一收據),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 用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限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 12月30日前繳納3,000元,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又聲明人原所繳納費用並未敘明係為何人繳納,故除聲明人 另行共同具狀敘明外,上開費用將認為係聲明人所共同繳納 ,附此敘明。 三、再非訟事件法雖然並未見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因非訟事 件並非無庸徵收任何費用(參非訟事件法第13條以下規定) ,且非訟程序之關係人亦可能無資力支出程序費用(例如非 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所規定之裁判費),故民事訴訟法 基於保護貧困者(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立法理由)之立法 目的所設之訴訟救助制度,亦應類推適用於一般及家事非訟 事件。況且,如由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肯定經准許法律扶助 之無資力者得於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救助之規定觀之,亦 顯見立法者已肯定非訟事件亦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 訟救助之規定,故聲明人如係法律扶助法第5條第1項各款所 列之無資力者(如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自得向財團法 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各分會申請法律扶助,並於獲准後向本院 聲請非訟救助;或檢具相關資料逕行向本院聲請非訟救助。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4-12-17

TTDV-113-繼-145-20241217-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繼字第141號 聲 明 人 李○諺 兼 法定代理人 李○諭 上列聲明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前,繳納費用新臺幣1,000元,如 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理 由 一、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1,000 元,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上開規定,依家 事事件法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至於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雖規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 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 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惟參 酌其立法理由敘明:「原民事訴訟費用法第5條及第6條規定 ,均係關於訴之客觀合併時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規定,宜合 併規定之,爰作文字修正後,合併移列於本條。」顯見民事 訴訟法關於訴訟標的價額合併或擇價額最高者計算之規定, 不僅並不適用於訴訟標的價額無法以金錢衡量之情形(如身 分關係訴訟),亦不適用於訴之主觀合併。 二、又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1項第3款所規定之拋棄繼承事件, 係法院為處理民法第1174條第1項所規定:「繼承人得拋棄 其繼承權。」之事件,亦即所謂拋棄繼承,係指依法有繼承 權之人向法院否認自己開始繼承效力(不欲為繼承主體)之 意思表示(參最高法院65年度台上字第1563號判決要旨), 則其程序標的(即法院審判之對象)自應為各該欲拋棄繼承 權之意思表示。本件聲明人甲○○、乙○○聲明拋棄繼承事件, 因聲明人於實體法上為不同之權利義務主體,於程序上聲明 拋棄對於被繼承人丙○○之繼承權,自屬不同之程序標的。從 而,就此一非財產權關係之請求,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 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按聲明人之人數分別 徵收費用1,000元(合計共2,000元)。因聲明人僅共同繳納 1,000元(見本院卷附自行收納款項統一收據),爰依家事 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限聲明 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前繳納1,000元,如逾期不繳納, 即駁回其聲明。又聲明人原所繳納費用並未敘明係為何人繳 納,故除聲明人另行共同具狀敘明外,上開費用將認為係聲 明人所共同繳納,附此敘明。  三、再非訟事件法雖然並未見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因非訟事 件並非無庸徵收任何費用(參非訟事件法第13條以下規定) ,且非訟程序之關係人亦可能無資力支出程序費用(例如非 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所規定之裁判費),故民事訴訟法 基於保護貧困者(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立法理由)之立法 目的所設之訴訟救助制度,亦應類推適用於一般及家事非訟 事件。況且,如由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肯定經准許法律扶助 之無資力者得於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救助之規定觀之,亦 顯見立法者已肯定非訟事件亦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 訟救助之規定,故聲明人如係法律扶助法第5條第1項各款所 列之無資力者(如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自得向財團法 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各分會申請法律扶助,並於獲准後向本院 聲請非訟救助;或檢具相關資料逕行向本院聲請非訟救助。 四、聲明人甲○○及其法定代理人乙○○得衡量能否提出足以推論或 佐證其係基於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或非以損害未成年子 女為主要目的而允許或代理拋棄繼承權之事實及證據,以決 定是否繳納聲明人甲○○拋棄繼承之費用:  ㈠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允許拋棄繼承權若係以損害未成年子女為 主要目的或不符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原則,就代理拋棄 繼承權之行為應屬無權代理,不生效力;就允許未成年子女 拋棄繼承權之行為,其允許及未成年子女拋棄繼承權之行為 均無效。  ㈡聲明人甲○○(000年0月00日生)為滿7歲之未成年人,固已經 其法定代理人即其父乙○○允許拋棄繼承權。惟上開聲明人之 法定代理人僅具狀泛稱:茲為未成年子女利益之最佳考量, 聲明人同意代理/同意子女向臺灣臺東地方法院聲請辦理被 繼承人丙○○之拋棄繼承聲請(見本院卷第13頁),並未提出 任何可供法院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其允許上開聲明人拋 棄繼承權,係基於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或非以損害未成 年子女為主要目的。  ㈢故聲明人甲○○及其法定代理人乙○○自得衡量能否提出足以推 論或佐證其係基於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或非以損害未成 年子女為主要目的而代理或允許拋棄繼承權之事實及證據, 以決定是否繳納聲明人甲○○拋棄繼承之費用,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4-12-16

TTDV-113-繼-141-20241216-1

家補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補字第18號 原 告 鄧O美 訴訟代理人 蕭縈璐律師 被 告 鄧O玲 鄧O謙 鄧O澤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前,補繳裁判費新臺幣22,661元, 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起訴。   理 由 一、本件適用之法律:  ㈠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 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第2項定有明文。  ㈡又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同 法第77條之11另定有明文。  ㈢而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之規定,亦適用於家事訴 訟事件。 二、原告應繳納之裁判費:  ㈠本件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依原告鄧O美所提出被繼承 人涂O梅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其價額各如附表價額欄所載 ,共計新臺幣(下同)6,744,033元。  ㈡原告主張分割方法係依附表所示之遺產總額扣除原告預先支 付之遺產管理費用201,529元(見本院卷4、27-28及35-36頁 ),與被告鄧O玲、鄧O謙、鄧O澤等3人各依附表二所示之應 繼分比例分割,原告之應繼分為3分之1,故原告因分割所受 之利益價額為2,382,364元【計算式:(6,744,033元-201,5 29元)×1/3+201,529元=2,382,364元(四捨五入)】,依家 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徵裁判 費24,661元,扣除原告前繳裁判費2,000元,尚應補繳裁判 費22,661元。  ㈢茲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 定,限原告應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前繳納裁判費22,661元 ,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起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附表一:被繼承人涂O梅枝遺產項目與價額 編號 遺產項目 價額 (新臺幣) 1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臺東分行 (帳號:000000000000USD) 3元 2 中華郵政公司關山郵局 (帳號:00000000000000) 162元 3 關山鎮農會(帳號:0000000000000000) 69,688元 4 對鄧○強之借款債權 5,000,000元 5 臺東縣○○鎮○○段000地號土地之國有基地租賃權(租用面積:868平方公尺) 10,416元 6 臺東縣○○鎮○○段000地號上之未辦保存登記建物(門牌號碼:臺東縣里○里00鄰○○00號之1)(RC造一層住宅,磚木造蓋瓦、蓋鐵皮住宅,鐵架蓋鐵皮涼棚、倉庫及庭院) 1,650,000元 7 臺東縣○○鎮○○段000地號土地之國有耕地租賃權(租用面積:3024.64平方公尺) 13,764元 8 機車(車牌號碼:000-000) 0元 說明: ⒈編號5之價額,依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臺東辦事處113年10月30日台財產南東三字第11309128490號函載稱:涂○梅基地承租面積約868平方公尺。計租方式依國有非公用不動產租賃作業程序第55點「出租不動產之租金,基地為年租金為當期土地申報地價總額承以百分之五」規定,目前每月租金為217元【計算式:60(申報地價)×868(面積平方公尺)×0.050(租金率)÷12=217】;次依涂○梅所簽訂之國有耕地放租租賃契約書(見本院卷17頁)所載之租期迄日為116年12月31日止,則計算自113年1月2日原告起訴日至116年12月31日租約屆至日之租賃使用權價額為10,416元【計算式:217×48月=10,416元】。 ⒉編號6之價額,原告同意依民事訴訟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十分之一定編號6之價額,亦即以1,650,000元作為編號6之價額(見本院卷第179頁)。 ⒊編號7之價額,依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臺東辦事處113年10月30日台財產南東三字第11309128490號函載稱:涂○梅耕地承租面積約3024.64平方公尺。計租方式依國有耕地放租作業注意事項第61點「國有耕地年租金為當地地方政府公告當期正產物單價乘以租約約定之正產物收穫總量承以千分之二百五十」規定,目前每月租金為124元【計算式:4949公斤(每公頃收穫量)÷10000×3024.64(耕作面積平方公尺)×0.25(租金率)=374公斤,以臺東縣政府所訂112年折徵標準甘藷4元/公斤計算每月佃租代金為374×4/12=124元】;次依涂○梅所簽訂之國有耕地放租租賃契約書(見本院卷13頁)所載之租期迄日為122年3月31日止,則計算自113年1月2日原告起訴日至122年3月31日租約屆至日之租賃使用權價額為13,764元【計算式:124×111月=13,764元】。 ⒋編號8之價額,原告主張該機車已於3年之使用期限,且遺產免稅證明書上亦記載上開機車價額為0元,故認上開機車已無價值(見本院卷第9、179頁)。 ⒌以上合計遺產價額為6,744,033元【計算式:3元+162元+69,688元+5,000,000元+10,416元+1,650,000元+13,764元=6,744,033元】。 附表二:兩造應繼分比例 繼承人姓名 應繼分比例 原告鄧○美 1/3 被告鄧○玲 1/3 被告鄧○謙 1/6 被告鄧○澤 1/6

2024-12-09

TTDV-113-家補-18-20241209-1

家補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補字第42號 聲 明 人 鄭○婷 住○○市○○區○○街000號 上列聲 明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前,繳納費用新臺幣1,000元,如 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理 由 一、聲明人鄭○婷得自行衡量是否繳納拋棄繼承之費用:  ㈠本件聲明人鄭○婷拋棄繼承事件,係因非財產關係為聲請,依 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應 徵收費用1,000元。因聲明人並未繳納,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 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限聲明人應於民國 113年12月20前繳納,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㈡按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民法第1174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 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一、直系血親卑 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四、祖父母,民法第1138 條定有明文;而前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以親等近者為 先,民法第1139條另定有明文。  ㈢聲明人雖向本院表明其為被繼承人羅○裕之繼承人,惟依照聲 明人所提之繼承系統表(見本院卷第31頁),被繼承人之繼 承人為第三人羅○瑋及羅○誠,而聲明人係第三人羅○誠之配 偶(見本院卷第21頁),依上開規定,其應非被繼承人羅○ 裕之繼承人,故聲明人得自行衡量是否繳納拋棄繼承之費用 。 二、再非訟事件法雖然並未見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因非訟事 件並非無庸徵收任何費用(參非訟事件法第13條以下規定) ,且非訟程序之關係人亦可能無資力支出程序費用(例如非 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所規定之裁判費),故民事訴訟法 基於保護貧困者(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立法理由)之立法 目的所設之訴訟救助制度,亦應類推適用於一般及家事非訟 事件。況且,如由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肯定經准許法律扶助 之無資力者得於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救助之規定觀之,亦 顯見立法者已肯定非訟事件亦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 訟救助之規定,故聲明人如係法律扶助法第5條第1項各款所 列之無資力者(如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自得向財團法 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各分會申請法律扶助,並於獲准後向本院 聲請非訟救助;或檢具相關資料逕行向本院聲請非訟救助。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4-12-09

TTDV-113-家補-42-20241209-1

家補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補字第29號 聲 請 人 張O芬 相 對 人 張O昌 游O君 游O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前,繳納調解聲請費新臺幣1,000 元,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本件適用之法律:  ㈠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 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第2項定有明文。  ㈡又分割共有物涉訟,以原告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價額為準,同 法第77條之11另定有明文。  ㈢而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之規定,亦適用於家事訴 訟事件。 二、聲請人應繳納之調解聲請費:  ㈠本件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依聲請人張O芬所提出被繼 承人鄭O珍之大武郵局郵政定期儲金存單所示之遺產價值為 新臺幣(下同)500,000元。  ㈡聲請人主張分割方法係與相對人張O昌、游O君、游O雲等3人 依應繼分比例分割,其因分割所受之利益價額為125,000元 【計算式:500,000元÷4=125,000元】,依家事事件法第51 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本應徵收裁判費1,330 元,且聲請人並未繳納。  ㈢另依家事事件法第23條第1、2項規定,因本件為調解前置事 件,且聲請人之起訴視為調解之聲請,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第1項前段規定,本件應先徵收 調解聲請費1,000元。  ㈣又民事訴訟法及家事事件法就當事人或關係人未繳納調解聲 請費之處理雖然漏未規範,惟因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 6款及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對於訴訟事件及非訟事件未 繳納費用之處理均有類似之規範。故上開基於訴訟或非訟程 序有償原則之規定,亦應類推適用於調解程序。爰類推適用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及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 規定,限聲請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前繳納調解聲請費 ,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4-12-09

TTDV-113-家補-29-20241209-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繼字第107號 聲 明 人 陳O鰲 陳O安 陳O玟 上列聲明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明駁回。 二、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明人平均負擔。   理 由 一、聲明人未補繳裁判費,聲明不合法:  ㈠本件聲明人陳O鰲、陳O玟、陳O安聲明拋棄繼承事件,因另須 補繳費用新臺幣2,000元,經本院於113年11月8日裁定命聲 明人應於113年11月26日前繳納,並諭知如逾期不繳納,即 駁回其聲明。  ㈡而上開裁定已於113年11月12日送達聲明人之住處(見本院卷 第39-43頁送達證書)。  ㈢因聲明人迄今仍未補繳費用(見本院卷第45、47頁民事科查 詢簡答表及答詢表),其聲明自難認為合法。爰依家事事件 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駁回本件聲 明。 二、程序費用負擔之依據: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 條第1項、第23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4-12-09

TTDV-113-繼-107-20241209-2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繼字第134號 聲 明 人 郭O雅 郭O榕 郭O詳 郭O宏 上列聲明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前,繳納費用新臺幣3,000元,如 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理 由 一、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1,000 元,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上開規定,依家 事事件法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至於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雖規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 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 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惟參 酌其立法理由敘明:「原民事訴訟費用法第5條及第6條規定 ,均係關於訴之客觀合併時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規定,宜合 併規定之,爰作文字修正後,合併移列於本條。」顯見民事 訴訟法關於訴訟標的價額合併或擇價額最高者計算之規定, 不僅並不適用於訴訟標的價額無法以金錢衡量之情形(如身 分關係訴訟),亦不適用於訴之主觀合併。 二、又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1項第3款所規定之拋棄繼承事件, 係法院為處理民法第1174條第1項所規定:「繼承人得拋棄 其繼承權。」之事件,亦即所謂拋棄繼承,係指依法有繼承 權之人向法院否認自己開始繼承效力(不欲為繼承主體)之 意思表示(參最高法院65年度台上字第1563號判決要旨), 則其程序標的(即法院審判之對象)自應為各該欲拋棄繼承 權之意思表示。本件聲明人郭O雅、郭O榕、郭O詳、郭O宏等 4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因聲明人於實體法上為不同之權利 義務主體,於程序上聲明拋棄對於被繼承人郭O臟之繼承權 ,自屬不同之程序標的。從而,就此一非財產權關係之請求 ,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 ,自應按聲明人之人數分別徵收費用1,000元(合計共4,000 元)。因聲明人僅共同繳納1,000元(見本院卷附自行收納 款項統一收據),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 26條第1項之規定,限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前繳納 3,000元,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又聲明人原所繳 納費用並未敘明係為何人繳納,故除聲明人另行共同具狀敘 明外,上開費用將認為係聲明人所共同繳納,附此敘明。 三、再非訟事件法雖然並未見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因非訟事 件並非無庸徵收任何費用(參非訟事件法第13條以下規定) ,且非訟程序之關係人亦可能無資力支出程序費用(例如非 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所規定之裁判費),故民事訴訟法 基於保護貧困者(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立法理由)之立法 目的所設之訴訟救助制度,亦應類推適用於一般及家事非訟 事件。況且,如由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肯定經准許法律扶助 之無資力者得於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救助之規定觀之,亦 顯見立法者已肯定非訟事件亦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 訟救助之規定,故聲明人如係法律扶助法第5條第1項各款所 列之無資力者(如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自得向財團法 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各分會申請法律扶助,並於獲准後向本院 聲請非訟救助;或檢具相關資料逕行向本院聲請非訟救助。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4-12-09

TTDV-113-繼-134-20241209-1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拋棄繼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繼字第139號 聲 明 人 陸○添 陸陳○笑 陸○福 陸○榮 簡陸○枝 陸○丞 陸○勳 陸○成 陸○哲 陸○庭 陸○宏 簡○芬 簡○偉 簡○旻 陸○宇 上一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陸○丞 林○安 聲 明 人 陸○翃 陸○宣 上 二 人 法定代理人 陸○哲 聲 明 人 簡○恩 簡○芯 上一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許○溶 簡○偉 聲 明 人 簡○方 簡○淳 上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林○韻 簡○旻 聲 明 人 陸○義 呂陸○好 上列聲明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前,繳納費用新臺幣22,000元, 如逾期不繳納,即駁回其聲明。   理 由 一、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1,000 元,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上開規定,依家 事事件法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至於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雖規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 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 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惟參 酌其立法理由敘明:「原民事訴訟費用法第5條及第6條規定 ,均係關於訴之客觀合併時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規定,宜合 併規定之,爰作文字修正後,合併移列於本條。」顯見民事 訴訟法關於訴訟標的價額合併或擇價額最高者計算之規定, 不僅並不適用於訴訟標的價額無法以金錢衡量之情形(如身 分關係訴訟),亦不適用於訴之主觀合併。 二、又家事事件法第127條第1項第3款所規定之拋棄繼承事件, 係法院為處理民法第1174條第1項所規定:「繼承人得拋棄 其繼承權。」之事件,亦即所謂拋棄繼承,係指依法有繼承 權之人向法院否認自己開始繼承效力(不欲為繼承主體)之 意思表示(參最高法院65年度台上字第1563號判決要旨), 則其程序標的(即法院審判之對象)自應為各該欲拋棄繼承 權之意思表示。本件聲明人丙○○等23人聲明拋棄繼承事件, 因聲明人於實體法上為不同之權利義務主體,於程序上聲明 拋棄對於被繼承人戊○○之繼承權,自屬不同之程序標的。從 而,就此一非財產權關係之請求,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 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自應按聲明人之人數分別 徵收費用1,000元(合計共23,000元)。因聲明人僅共同繳 納1,000元(見本院卷附自行收納款項統一收據),爰依家 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限聲 明人應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前繳納22,000元,如逾期不繳 納,即駁回其聲明。又聲明人原所繳納費用並未敘明係為何 人繳納,故除聲明人另行共同具狀敘明外,上開費用將認為 係聲明人所共同繳納,附此敘明。 三、再非訟事件法雖然並未見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因非訟事 件並非無庸徵收任何費用(參非訟事件法第13條以下規定) ,且非訟程序之關係人亦可能無資力支出程序費用(例如非 訟事件法第13條及第14條所規定之裁判費),故民事訴訟法 基於保護貧困者(參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立法理由)之立法 目的所設之訴訟救助制度,亦應類推適用於一般及家事非訟 事件。況且,如由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肯定經准許法律扶助 之無資力者得於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救助之規定觀之,亦 顯見立法者已肯定非訟事件亦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 訟救助之規定,故聲明人如係法律扶助法第5條第1項各款所 列之無資力者(如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自得向財團法 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各分會申請法律扶助,並於獲准後向本院 聲請非訟救助;或檢具相關資料逕行向本院聲請非訟救助。 四、聲明人丁○○、甲○○、乙○○、己○○、庚○○、辛○○及其6人之法 定代理人得衡量能否提出足以推論或佐證其係基於子女(或 兒童)最佳利益或非以損害未成年子女為主要目的而允許或 代理拋棄繼承權之事實及證據,以決定是否繳納聲明人丁○○ 、甲○○、乙○○、己○○、庚○○、辛○○拋棄繼承之費用:  ㈠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允許拋棄繼承權若係以損害未成年子女為 主要目的或不符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原則,就代理拋棄 繼承權之行為應屬無權代理,不生效力;就允許未成年子女 拋棄繼承權之行為,其允許及未成年子女拋棄繼承權之行為 均無效。  ㈡丁○○(102年5月20日)、甲○○(000年00月00日生)、乙○○( 000年0月00日生)、己○○(000年0月00日生)、庚○○(00年 00月0日生)、辛○○(00年00月00日生)皆為滿7歲之未成年 人,固已經其6人之法定代理人允許拋棄繼承權。惟上開聲 明人之法定代理人僅具狀泛稱:茲為未成年子女利益之最佳 考量,聲明人同意代理/同意子女向臺灣臺東地方法院聲請 辦理被繼承人戊○○之拋棄繼承聲請等語(見本院卷附法定代 理人之拋棄繼承權聲明書),並未提出任何可供法院即時調 查之證據,以釋明其允許上開聲明人拋棄繼承權,係基於子 女(或兒童)最佳利益或非以損害未成年子女為主要目的。  ㈣故聲明人丁○○、甲○○、乙○○、己○○、庚○○、辛○○及其6人之法 定代理人自得衡量能否提出足以推論或佐證其係基於子女( 或兒童)最佳利益或非以損害未成年子女為主要目的而代理 或允許拋棄繼承權之事實及證據,以決定是否繳納上開未成 年子女拋棄繼承之費用,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宛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書記官 楊茗瑋

2024-12-09

TTDV-113-繼-139-2024120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