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死亡宣告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44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郭郡欣 代 理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事務官 方信翰 失 蹤 人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失蹤人丁○○(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失蹤前最後住所:高雄市○○區○○○路○○○號)、甲○○ (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號, 失蹤前最後住所:高雄市○○區○○巷○○○號)、丙○○(男,民國○○ 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號,失蹤前最後住所 :高雄市○○區○○巷○○○號)均於民國一一二年七月二十八日下午 十二時死亡。 宣告失蹤人乙○(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失蹤前最後住所:高雄市○○區○○○路○○○號)於民國 一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下午十二時死亡。 程序費用新臺幣肆仟元由上開各失蹤人之遺產分別負擔新臺幣壹 仟元。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丁○○、甲○○、丙○○及乙○均係80歲以 上之人,其中丁○○、甲○○及丙○○於民國109年7月28日經列管 為失蹤人口,至乙○則亦於同年7月25日經註記為失蹤人口, 迄今生死不明俱已逾3年,爰依法提出本件聲請等語。 二、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於失蹤滿3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 人或檢察官之聲請,為死亡之宣告;又受死亡宣告者,以判 決內所確定死亡之時,推定其為死亡。前項死亡之時,應為 前條各項所定期間最後日終止之時。但有反證不在此限。民 法第8條第2項、第9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本件主張,業據其提出高雄○○○○○○○○113年3月 22日高市旗山戶字第11370118600號函附辦理死亡宣告名冊 、失蹤人4人之戶籍資料、丁○○親屬、鄰里長或鄰居訪查紀 錄表及照片、80歲以上行方不明人口社會生活軌跡資料比對 紀錄、中外旅客個人歷次入出境資料查詢結果、行政院人事 行政總處112年8月28日總處資字第1120020611號函、內政部 移民署112年8月28日移署資字第1120103809號函、衛生福利 部中央健康保險署112年8月30日健保醫字第1120117265號函 附該署保險對象住診申報紀錄明細表、勞動部勞工保險局11 2年8月28日保普老字第11213058890號函、高雄市政府社會 局113年2月15日高市社老福字第11331504800號函、高雄市 殯葬管理處113年2月15日高市殯處武字第11370144400號函 附殯葬系統與大高雄墓政業務資訊管理系統查詢頁面等證據 為憑。此外,並有失蹤人4人之個人基本資料、健保資訊連 結作業資料查詢、勞保局WebIR系統資料查詢、稅務T-Road 資訊連結作業財產所得資料查詢、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旗山分 局113年6月24日高市警旗分治字第11371195000號函附失蹤 人口系統--資料報表、高雄○○○○○○○○通報失蹤人口通報單、 高雄○○○○○○○○113年6月21日高市旗山戶字第11370254800號 函附失蹤人4人與其家屬之戶籍資料或申報戶籍資料、國防 部參謀本部人事參謀次長室113年7月23日國人勤務字第1130 193387號函、國家人權博物館113年7月23日人權典字000000 0000號函、國防部陸軍司令部113年8月6日國陸人勤字第113 0140859號函、高雄市後備指揮部113年8月4日後高雄管字第 1130013846號函附甲○○、乙○之軍中服役資料、臺北市後備 指揮部113年8月5日後臺北管字第1130010445號函及基隆市 後備指揮部113年7月31日後基隆管字第1130005427號函各1 份在卷可佐。是以,經詳閱上開各證據等全卷資料,俱查無 失蹤人4人之行蹤或足證業已死亡之相關證明,自堪信失蹤 人4人俱已失蹤,且生死不明均已逾3年。又本院前於113年9 月4日裁定准許對失蹤人4人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並經公 告在案,現已屆滿6個月之申報期間,未據失蹤人4人陳報其 等生存,或知其等生死者陳報其所知,是聲請人提出本件聲 請,於法有據,應予准許,並以丁○○、甲○○、丙○○於109年7 月28日失蹤屆滿3年之最後日終止時即112年7月28日下午12 時,推定為其等3人死亡之時,至乙○則於109年7月25日失蹤 屆滿3年之最後日終止時即112年7月25日下午12時,推定為 其死亡之時。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劉子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洪大貴

2025-03-10

KSYV-113-亡-44-20250310-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52號 聲 請 人 葉林美玉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失蹤人林淑幸為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准對失蹤人甲○○(女、民國00年00月0日生、未配賦身分證統一 編號、失蹤前設籍臺北市○○區○○村○鄰○○○○○路○段00號)為宣告 死亡之公示催告。 該失蹤人應於本公示催告最後揭示於法院公告處或資訊網路之日 起陸個月內,向本院陳報現尚生存,如不陳報,本院將宣告其為 死亡。 無論何人,凡知該失蹤人之生死者,均應於上開期間內,將其所 知之事實,陳報本院。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甲○○係伊之六妹,失蹤人於民國36年 4月14日撤銷除籍後即行蹤不明,迄今已逾77年,但於58年6 月2日後即無其他戶籍登載資料,生死不明已逾55年,另參 臺北○○○○○○○○○112年12月15日函文所示,僅查到記事欄紀載 因重複36年4月14日撤銷,該撤銷文件申請書並無附件且年 代久遠,故無從得知撤銷原因為何,為此聲請對失蹤人為死 亡之宣告等語。 二、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 聲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3 年後,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71年1月4日修正前民法第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 修正之民法總則第8條之規定,於民法總則施行後修正前失 蹤者,亦適用之。但於民法總則修正前,其情形已合於修正 前民法總則第8條之規定者,不在此限」,亦為民法總則施 行法第3條第3項所明定。且法院准許宣告死亡之聲請者,應 公示催告。家事事件法第156條第1項亦有明定。 三、經查,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業經臺北○○○○○○○○○查詢內政部 戶政資訊系統戶籍數位化結果,甲○○之戶籍記事欄紀載「因 重複民國36年4月14日撤銷除籍」,並調閱其撤銷戶籍登記 申請書,記事欄紀載「因其申請書並無附件且年代久遠,故 無從得知撤銷原因為何」等語,有該戶政事務所北市大戶資 字第1126007986號函在卷可憑(卷第13頁),另細閱林美幸的 戶籍資料,也未見曾有配賦身分證統一編號之紀錄。再據證 人即聲請人之子A01到庭證稱:伊以前有看過失蹤人,大概 是伊小學的時候,伊也好幾十年沒看過她了,最後一次看到 失蹤人是在民國63年,失蹤人以前住在雙連街,因為她3、4 歲時被人收養,伊就沒有再和她聯絡等語(卷第59頁)。復經 本院依職權調查,亦查無失蹤人現仍生存或活動之情形,有 本院健保資料查詢申請表、大同區戶政事務所、出入境資訊 查詢表、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政 府殯葬管理處、臺北市殯葬管理處、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 分局等相關機關之函文附卷可稽,堪認聲請人主張失蹤人於 63年間即已失蹤,迄今生死不明等語為真。 四、次按,出生之月、日無從確定時,推定其為7月1日出生。知 其出生之月,而不知出生之日者,推定其為該月15日出生。 民法第124條第2項定有明文。而祇知失蹤人,失蹤之年份, 而不知其確實月日,或祇知其失蹤之年月,而不知其日者, 應可類推適用民法第124條第2項有關推定出生月日之規定。 查本件失蹤人自63年間失蹤,然不知其確實月日,依上開說 明,自得類推適用民法第124條第2項規定,推定失蹤人自63 年7月1日失蹤,迄今生死不明,至70年7月1日已屆滿7年, 故本件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五、末按「公示催告,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失蹤人應於期間 內陳報其生存,如不陳報,即應受死亡之宣告。凡知失蹤 人之生死者,應於期間內將其所知陳報法院」,家事事件法 第156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應公告之; 公告應揭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法院 認為必要時,並得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或用其他方法公 告之;陳報期間,自揭示之日起,應有6個月以上。本件既 經准許對失蹤人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自應依上揭規定, 將本公示催告揭示於法院公告處及資訊網路,並定陳報期間 為6個月,併分別裁定如主文所示。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5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姜麗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姿嫻

2025-03-10

SLDV-113-亡-52-2025031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46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麗股) 失 蹤 人 周秀冠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失蹤人為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相對人即失蹤人周秀冠(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 統一編號:Z000000000,失蹤前籍設:臺北市○○區○○路000號2樓 )於民國112年11月12日下午12時死亡。 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遺產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失蹤人失蹤滿七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八十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三 年後,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又宣告死亡之裁定應確定死亡之時;受死亡宣告者,以 判決內所確定死亡之時,推定其為死亡;前項死亡之時,應 為前條各項所定期間最後日終止之時,但有反證者,不在此 限,家事事件法第159條第1項、民法第9條第1項、第2項分 別明文規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周秀冠為民國00年0月00日生,現已 逾100歲,於109年11月12日列為失蹤人口,失蹤迄今已逾3 年,前經聲請本院准以年度亡字第號公示催告,並刊登新聞 紙在案,現申報期間屆滿,未據失蹤人陳報其生存、或知失 蹤人生死者陳報其所知。為此,爰依法聲請准予宣告相對人 死亡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前揭事實,業據提出業據其提出臺北○○○○ ○○○○○112年11月28日北市中戶登字第1126011119號函暨戶籍 謄本、失蹤人口系統資料報表、臺北市殯葬處管理處函、新 北市殯葬管理處函、內政部移民署函、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函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函等件為證,本院審酌上開證據,查失 蹤人多年未校正戶籍資料、未辦理國民身分證、未投保全民 健保,亦查無失蹤人現今之生死狀態,故可認應於109年11 月12日經聲請人列為失蹤人口後,再無失蹤人之行蹤資訊, 且失蹤人迄今仍行方不明,是聲請人主張自堪信為事實。從 而相對人失蹤時已滿80歲,失蹤迄今已逾3年,聲請人聲請 對相對人為死亡宣告,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按宣告死亡之裁定應確定死亡之時。受死亡宣告者,以判決 內所確定死亡之時,推定其為死亡。前項死亡之時,應為前 條各項所定期間最後日終止之時,但有反證者,不在此限。 家事事件法第159條第1項、民法第9條分別定有明文。查, 聲請人前經本院113年度亡字第46號裁定准許對相對人即失 蹤人為公示催告,並於113年7月29日將本院公示催告裁定刊 登本院公告處乙節,有該裁定及聲請人提出本院公告處公告 在卷可稽,現申報期已屆滿,未據失蹤人陳報其生存或知其 生死者陳報其所知,而聲請人於相對人失蹤滿3年後,聲請 對之為死亡宣告,揆諸上揭規定,自屬有據。又本件相對人 係於109年11月12日失蹤,計至112年11月12日屆滿3年,自 應推定相對人於是日下午12時為死亡之時,准予依法宣告。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謝伊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 記 官 杜 白

2025-03-07

TPDV-113-亡-46-20250307-2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5號 聲 請 人 甲OO 相 對 人 乙OO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親,相對人於民國99年 11月15日至今未與家人聯繫,不知去向,爰依民法第8條、 家事事件法第154條之規定,聲請對相對人為死亡宣告等語 。 二、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死 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其立法意旨謂「謹 按失蹤云者,離去其住所或居所,經過一定年限,生死不分 明之謂也。死亡宣告者,謂由法院以裁判宣告,看做為死亡 也。凡人財產上及親屬上之關係,於生死相關者甚大,故人 之生死既不分明,則某人財產上及親屬上之關係,亦瀕於不 確定之情形,非第有害利害關係人之利益,並害及公益,故 對於生死不分明之人,經過一定期間,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 之聲請,為死亡之宣告。此種死亡宣告制度,是又對於權利 能力終於死亡之例外也」。可知死亡宣告係為解決自然人失 蹤後其住所地之法律關係所設之擬制死亡法律效果規定,以 解消失蹤人於住所地之法律關係,均以失蹤自然人之生死不 明為前提,因影響失蹤人權利甚鉅,故法院應審慎認定,倘 係單純出境,或未與特定人保持聯繫,在無其他佐證之情況 下,尚難認係失蹤。 三、經查,聲請人雖主張相對人失蹤不知去向,並提出花蓮縣警 察局新城分局受理失蹤人口案件登記表、戶籍資料等件為證 ,且經本院依職權查詢相對人之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資料、票據信用資訊連結作業、健保投保資料及門診就醫記 錄;然本院依職權函詢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關於 相對人之保險記錄,以釐清相對人是否投保高額壽險等情, 並函請聲請人繳納相關查詢費用(1次為聲請人親自收受、1 次為送達代收人親自收受),2次均因聲請人未於期限內繳 納,致查詢未果。從而,依卷內現有資料,尚難認相對人陷 於生死不明之狀態,本件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邱佳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薏芹

2025-03-07

HLDV-113-亡-5-2025030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29號 聲 請 人 甲OO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乙OO死亡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乙OO(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失蹤時最後設籍地址:新北市○○區○○○道○段○ 號六樓即新北○○○○○○○○)於民國一百零七年四月二十三日下 午十二時死亡。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乙OO之遺產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乙OO係聲請人甲OO之父,其自民國10 0年4月23日起,即音信杳然,迄今生死不明已逾7年,前經 本院准以113年度亡字第29號裁定公示催告,並揭示在案, 現陳報期間屆滿,未據失蹤人陳報其生存,亦無知失蹤人生 死者陳報其所知,為此聲請宣告相對人即失蹤人乙OO死亡之 裁定等語。 二、按「失蹤人失蹤滿七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 聲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八十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 三年後,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遭遇特別災難者,得於特 別災難終了滿一年後,為死亡之宣告。」、「受死亡宣告者 ,以判決內所確定死亡之時,推定其為死亡。前項死亡之時 ,應為前條各項所定期間最後日終止之時。但有反證者,不 在此限。」,民法第8條、第9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相對人即失蹤人乙OO為00年00月00日生,於100年4月 23日起,即音信杳然,迄今生死不明,業經本院於113年8月 1日裁定准予對相對人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在案等情,有 本院113年度亡字第29號裁定及本院公示催告公告等件可稽 。現今陳報期間屆滿,未據相對人陳報其生存,或知相對人 生死者陳報其所知。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妹,為利害關係人 ,依前揭規定,於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提出本件聲請,本 院自得因聲請人之聲請,為死亡宣告。又相對人失蹤時為未 滿80歲之人,自前述失蹤時起,計至107年4月23日止失蹤屆 滿7年,自應推定其於是日下午12時為死亡之時。爰依前開 規定,准予依法宣告。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政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劉春美

2025-03-07

PCDV-113-亡-29-20250307-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56號 聲 請 人 甲○○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乙○○死亡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乙○○(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失蹤時最後設籍地址:新北市○○區○○路000號0 樓)於民國106年3月5日下午12時死亡。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乙○○遺產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甲○○為相對人乙○○之妻,相對人於民 國○年○月○日生,自○年○月○日經列為失蹤人口後,即未再歸 返,音信杳然,生死不明,前經本院以113年度亡字第56號 裁定公示催告,並揭示於法院公告處及資訊網路在案,現申 報期間屆滿,未據失蹤人陳報其生存,或知失蹤人生死者, 陳報其所知,為此聲請為宣告失蹤人死亡等語。 二、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3年 後,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遭遇特別災難者,得於特別災 難終了滿1年後,為死亡之宣告。受死亡宣告者,以判決內 所確定死亡之時,推定其為死亡。前項死亡之時,應為前條 各項所定期間最後日終止之時。但有反證者,不在此限,民 法第8條、第9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失蹤人乙○○係○年○月○日生,自○年○月○日經列為失蹤人口 後,迄今仍音信杳然,生死不明,業經本院於113年9月4日 准予對乙○○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等情,有新北市政府警察 局板橋分局113年8月13日新北警板治字第1133820449號函所 附之失蹤人口系統-資料報表、本院113年度亡字第56號裁定 及本院公示催告公告等件(見本院卷第71頁至第72頁、第79 頁至第83頁)在卷可稽。現申報期間屆滿,未據失蹤人陳報 其生存,或知其生死者陳報其所知,此有本院114年3月5日 電話紀錄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89頁),而聲請人為失蹤人乙 ○○之妻,為利害關係人,依前揭規定,於失蹤人失蹤滿7年 後提出本件聲請,本院自得因聲請人之聲請,為死亡宣告。 四、查失蹤人乙○○自○年○月○日失蹤,計至106年3月5日屆滿7年 ,自應推定其於是日下午12時為死亡之時,准予依法宣告。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沈伯麒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許怡雅

2025-03-07

PCDV-113-亡-56-20250307-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撤銷死亡宣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亡字第3號 聲 請 人 甲○○ 相 對 人 乙○○ 籍設○○市○○區○○路○段000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聲請人聲請撤銷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105年6月1日以104年度亡字第75號宣告乙○○(男,民 國00年0月00日出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於民國1 00年9月15日下午12時死亡之裁定,應予撤銷。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於民國93年9月間離家後,多年 未與家人聯絡,聲請人為其胞弟誤以為相對人失蹤,經本院 為死亡宣告在案。惟相對人死亡宣告時尚生存,迄102年12 月13日才經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相驗開具證明書,爰依家事 事件法第160 條之規定,聲請撤銷死亡宣告等語。 二、按宣告死亡裁定確定後,發現受宣告死亡之人尚生存者,得 聲請撤銷宣告死亡之裁定,家事事件法第160 條定有明文。 蓋宣告失蹤人死亡之裁定,不過推定其何時死亡,既稱推定 ,自得以反證推翻之(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1732號裁判、 67年度第14次民事庭庭推總會議決議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相對人前因失蹤滿7 年,經聲請人聲請死亡宣告,本院於1 05年6月1日以104年度亡字第75號裁定宣告相對人於100年 9月15日下午12時死亡等情,經本院依職權調取該事件卷 宗查明無訛,堪信為真。   ㈡相對人雖經宣告死亡,惟其於102年12月13日才經臺灣臺南 地方檢察署相驗開具屍體證明書乙情,有臺灣臺南地方檢 察署相驗屍體證明書在卷可佐,堪信聲請人上開主張為真 實。是相對人雖受宣告死亡之裁定確定,惟相對人死亡宣 告時尚生存,依前揭說明,本院104年度亡字第75號宣告 相對人於100年9月15日下午12時死亡之裁定,即與事實不 符。從而,聲請人請求撤銷該死亡宣告之裁定,自屬有據 ,應予准許。 四、爰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文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易佩雯

2025-03-07

TNDV-114-亡-3-2025030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99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露股) 上列聲請人聲請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對失蹤人陳光堯(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失蹤前住所地: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12 樓之1、基隆市○○區○○○街000巷0號9樓)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 。 該失蹤人應於本公示催告公告之翌日起6個月內,向本院陳報現 尚生存,如不陳報,本院將宣告其為死亡。 無論何人,凡知該失蹤人之生死者,均應於上開期間內,將其所 知之事實,陳報本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魏小嵐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冠霖

2025-03-07

TPDV-113-亡-99-20250307-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變更死亡宣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亡字第6號 聲 請 人 呂榮祥 上列聲請人聲請撤銷死亡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一百零八年五月三十一日所為一百零七年度亡字第一 四號宣告鄭月却(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於民國一百零六年三月五日下午十二時死亡之裁 定,應予撤銷。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鄭月却離家出走,找不到人,然 因聲請人之外公過世,有遺產繼承問題,故由聲請人之舅舅 鄭其村依法向本院聲請宣告死亡,且經本院以107年度亡字 第17號裁定(下稱系爭裁定)宣告相對人死亡,惟嗣發現相 對人於民國114年1月30日在羅東之醫院死亡,但因系爭裁定 之故,無法辦理相對人之後事,爰依家事事件法第160條規 定聲請變更死亡宣告之時間等語。 二、按宣告死亡裁定確定後,發現受宣告死亡之人尚生存或確定 死亡之時不當者,得聲請撤銷或變更宣告死亡之裁定,家事 事件法第160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相對人前經本院於108 年5月31日以107年度亡字第14號裁定宣告於106年3月5日下 午12時死亡,並於108年7月4日確定在案,業經本院調閱本 院107年度亡字第14號卷宗查證屬實。惟相對人在本院系爭 裁定確定時尚生存,迄至114年1月30日始發現在羅東之醫院 死亡等情,業經聲請人提出徐診所114年1月31日死亡證明書 在卷可稽,是聲請人前開所主張之事實,自堪信為真實。揆 諸前揭法條規定,相對人鄭月却既於本院系爭裁定確定時尚 生存,且相對人鄭月却實際死亡係在系爭裁定確定後之114 年1月30日,自無從依聲請人所請變更系爭裁定所載相對人 之死亡時間,惟應依法撤銷本院107年度亡字第14號裁定。 三、爰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姚重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王小萍

2025-03-07

TYDV-114-亡-6-2025030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死亡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亡字第8號 聲 請 人 張重威 代 理 人 沈毅文 失 蹤 人 張毅 上列聲請人因宣告張毅死亡事件,聲請公示催告,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一、准對失蹤人張毅(男、民國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最後設籍地址: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 4樓)為宣告死亡之公示催告。 二、該失蹤人應於本公示催告揭示於本院公告處或資訊網路之翌 日起六個月內,向本院陳報現尚生存,如不陳報,本院將宣 告其為死亡。 三、無論何人,凡知該失蹤人之生死者,均應於上開時日以前, 將其所知之事實,陳報本院。   理  由 一、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3年 後,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次 按法院准許宣告死亡之聲請者,應公示催告。公示催告應揭 示於法院公告處、資訊網路及其他適當處所;法院認為必要 時,並得命登載於公報或新聞紙,或用其他方法公告之。又 前開陳報期間,自揭示之日起,應有6個月以上。家事事件 法第156條、第130條第3項至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失蹤人張毅之子,張毅為民國0年0 月00日生,係80歲以上之人,於44年間去大陸以後行方不明 ,迄今未再回國,自110年1月2日起經列為失蹤人口後,迄 今已逾3年仍未尋獲,為此聲請准予為公示催告等語。 三、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於本院開庭時陳述綦詳,及提 出戶籍謄本、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南港分局同德派出所受理失 蹤人口案件登記表為證,且經本院函詢相關機關、機構,經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南港分局函覆失蹤人經其子張重威報案失 蹤協尋,迄今尚未尋獲等語,新北市政府殯葬管理處及臺北 市殯葬管理處均函覆查無張毅殯葬紀錄等語,臺北市政府社 會局函覆張毅無領取社會補助等語,本院再依職權調閱張毅 之個人戶籍資料、一親等關聯資料、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 入出境資訊、榮民資訊查詢資料、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查 詢資料、勞健保資料,亦均查無張毅之相關資料。本院另通 知失蹤人之女張真毅對本件聲請表示意見,張真毅具狀表示 :同意本件聲請等語,堪信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揆諸前開 規定,聲請人所為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5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陳苑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劉文松

2025-03-07

TPDV-114-亡-8-202503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