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精神衛生法

共找到 10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家提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聲請提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提字第2號 聲 請 人 林詩雲 上列聲請人聲請提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甲○○於民國113年10月5日上午洗曬棉 被,為去除霉菌噴灑很多酒精,因此有大量酒精揮發,致聲 請人於同日晚間10時許喉嚨有酒精液體排出,整晚無法入睡 ,身體還會不自主抽動,乃於113年10月6日上午10時許前往 臺北榮民總醫院求診,認識的楊醫師要聲請人與林醫師談話 ,直到113年10月9日下午精神科主治醫師洪成志說聲請人活 在幻想世界裡,聲請人才知道不能出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未 經檢查就認定聲請人有精神疾病、妄想症、思覺失調症,完 全不合理,為此聲請提審立即出院。 二、人民被法院以外之任何機關逮捕、拘禁時,其本人或他人得 向逮捕、拘禁地之地方法院聲請提審;聲請法院,於繫屬後 24小時內,應向逮捕、拘禁之機關發提審票,並即通知該機 關之直接上級機關,但依其他法律規定得聲請即時由法院審 查者,得以裁定駁回之;此為提審法第1條第1項本文及第5 條第1項第2款所明定。 三、查聲請人經臺北榮民總醫院認定有傷害他人之虞及傷害自己 之情事,經專科醫師診斷為嚴重病人,且有全日住院治療之 必要,因聲請人拒絕接受,再經專科醫師鑑定有全日住院治 療必要,聲請人仍拒絕接受,臺北榮民總醫院乃依法向衛生 福利部提出強制住院申請,而經衛生福利部於113年10月12 日通知許可強制住院,此有衛生福利部審查決定通知書可以 證明。是聲請人屬於強制住院中之嚴重病人,得依精神衛生 法第42條第2項規定,向法院聲請裁定停止強制住院,符合 提審法第5條第1項第2款所定「依其他法律規定得聲請即時 由法院審查」之情形,自無必要再聲請提審,本院爰依提審 法第5條第1項但書規定駁回本件聲請。 四、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陳怡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                書記官 劉雅萍

2024-10-22

SLDV-113-家提-2-20241022-1

士保險小
士林簡易庭

給付保險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士保險小字第2號 原 告 張○○ 法定代理人 張瑞麟 羅玉芬 被 告 台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康 訴訟代理人 周宜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保險金事件,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4日言詞辯 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原告起訴主張:緣原告於104年2月15日以自己為要保人暨被 保險人,經原告之父代理向(保德信國際人壽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保德信人壽公司)投保第0000000000號終身壽險契約 ,並附加住院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乙型)(下稱系爭HS附約 )、住院醫療健康保險附約(定額給付型)等附約(下稱系爭H F附約) 。後保德信人壽公司併入台新金控並更名為台新人 壽股份有限公司即被告,由被告概括承受前揭保險契約之權 利義務。原告於112年11月3日在校園體育活動發生意外,造 成頭部撞擊地面,出現腦震盪、噁心嘔吐現象,立即於當日 11時29分赴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下稱振興醫院)就醫 處置。針對原告症狀,振興醫院急診處醫生判定,原院留院 觀察,然因振興醫院當時並無空床,只好待在急診處留院觀 察,卵因院門病房無坐床而須先行返家。後原告依據系爭HS 附約及系爭HF附約第11條規定,於112年11月13日向被告申 請理賠保險金10,260元,卻遭被告函覆「急診處接受治療未 超過24 小時」為由拒絕理賠,嗣後兩造進入金融消費評議 (評議中心)之評議流程,被告仍拒絕理賠。原告因腦震盪 須持續觀察24小時至48小時,住院期間既經醫生專業判斷, 留院觀察並為相關檢查,故就此所生醫療費用,不囚場所不 同而為不同處置。然被告卻拘泥於契約文字,認為「須經醫 師診斷其疾病或傷害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 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才符合住院定義,被告拘泥於「正 式辦理住院手續」之文字,對必要醫療處置所生費用,因地 點不同而為不同認定,顯然與保險法規定相違背。被告初次 拒絕理賠係以「急診處接受治療未超過24小時為由」,顯見 被告認同於急診處之醫療處置,應包含在附約所謂「住院」 範圍內,對「住院」之定義有所疑義,應做有利於被保險人 之解解釋,被告應無拒絕理賠的權利。且於急診處接受治療 連續超過24小時,應屬系爭HS附約、系爭HF附約內容的變更 ,囚原告未受被告合法通知且並未同意該變更,故不生拘束 原告之效力。被告仍應依保險契約給付保險金10,260元等語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0,26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伊於112年11月13日接獲原告申辦理賠給付,依 其檢附之振興醫院112年11月3日診斷證明書,載明原告當日 於11時29分因「腦震盪」與「噁心嘔吐」赴院急診檢查及治 療,並於同日22時58分離院。經審核後因未符合系爭附約保 單條款之約定,故於112年11月22日寄出理賠處理結果通知 書。原告因不服被告理賠處理結果,向評議中心申請評議, 經評議中心做成113年評字第211號評議決定,難為有利原告 之認定。乙型附約保單條款第2條「名詞定義」約定:「本 附約所稱名詞定義如下:...七、『住院』係指被保險人經醫師 診斷其疾病或傷害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 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第11條「保險範圍」約定被 保險人於本附約有效期間內因第2條約定之疾病或傷害住院 診療時,本公司按其投保的計劃,依第十二條的約定,給付 各項保險金,定額附約保單條款第2條及第11條亦有相同之 約定,依前揭條款約定,須被保險人經醫師診斷疾病或傷害 ,且正式辦理住院寺繽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伊始有負 住院相關保險金理賠之責。依診斷證明書記載,本件原告實 際上並無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之事實, 尚不符合前揭條款住院之定義,故伊以非契約約定範圍為由 拒絕理賠,應屬有據。系爭附約保單條款就「住院」已有明 確定義,又是否「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乃屬客觀事實,並非 可任意擴張解釋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 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依系爭HS附約、系爭HF附約第2 條第7 款約定:「『住院』係 指被保險人經醫師診斷其疾病或傷害,必須入住醫院,且正 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診療者。但不包含全民健康保 險法第51條所稱之日間住院及精神衛生法第35條所稱之日間 留院。由是可知,只要「經醫師診斷,必須入住醫院」,且 經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始符合上 開住院之定義。本件依卷附振興醫院診斷證明書之記載,原 告繫於112年11月3日11時29分許,因腦震盪、噁心嘔吐至振 興醫院急診檢查及治療,於同日22時58分離院,有診斷證明 書在卷可按(見本院卷第53頁),而本件原告雖於112年11 月3日11時29分許有至因上述症狀至振興醫院急診,但原告 於約12小時後之同日22時58分離院,實際上並無正式住院並 在該院接受診療之事實,顯與系爭HS附約、系爭HF附約第2 條第7 款約定「住院」之定義未合,且上開條款之文字已屬 明確而非艱澀,無捨文義而另為解釋之必要,原告應足以瞭 解文字內容及其意義,自受契約條款之拘束。被告以原告實 際上並無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之事實 ,尚不符合上開條款住院之定義為由拒絕理賠,尚非無據。 而評議中心做成之113年評字第211號評議決定亦為類此認定 。基上事證,難認原告主張兩造既對「住院」之定義有所疑 義,應做有利於被保險人之解解釋,被告應無拒絕理賠的權 利為可採。 四、從而,原告依保險契約法律關係,訴請被告應給付原告10,2 60元,及自112年11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 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認均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敘。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8 第1 項適用小額程序所為 原告敗訴之判決,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1,000 元(含第 一審裁判費1,000元),應由原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士林簡易庭法 官 張明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 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 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 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8  日               書記官 劉彥婷

2024-10-18

SLEV-113-士保險小-2-20241018-1

斗保險簡
北斗簡易庭

給付保險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斗保險簡字第1號 原 告 高褕軒 被 告 宏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啓賢 訴訟代理人 吳彥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1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萬8755元,及自民國112年9月2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0萬8755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於民國108年12月31日以自己為要保人、被 保險人,與被告訂立保單號碼第0000000000號保險契約,並 附加「宏泰人壽薰衣草醫療健康保險附約(HSA),計畫2」 (下稱系爭附約)。嗣原告罹患左側乳房腫瘤,經醫師診斷 而於112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年7月22至同年月23日、11 2年8月19至同年月20日,在臺中榮民總醫院(下稱臺中榮總 )住院接受治療。詎被告竟以原告所接受之治療無住院之必 要為由,拒絕給付保險金,爰依系爭附約之約定,請求被告 給付,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0萬8755元 ,112年9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 息。 二、被告則以:原告於上開住院期間,均係接受免疫藥物吉舒達 (Keytruda)之注射,注射療程僅約30分鐘,得於門診施打 ,無住院之必要,臺中榮總之醫師是在原告之要求下安排其 住院,原告上開住院,不符合系爭附約第2條第9款所約定「 住院」之定義,原告無從依系爭附約請求等語。並聲明:⒈ 原告之訴駁回。⒉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 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397至399頁,依卷內證據更正 或調整部分文字用語):   ㈠原告於108年12月31日以自己為要保人、被保險人,與被告訂 立保單號碼第0000000000號保險契約,並附加系爭附約。 ㈡原告於系爭附約有效期間之112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年7 月22至同年月23日、112年8月19至同年月20日,因「女性左 側乳癌(ICD-10:C50.919,符合重大傷病第一類)」(下稱 系爭疾病)在臺中榮總住院接受化學及免疫藥物治療。 ㈢原告於112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年7月22至同年月23日、1 12年8月19至同年月20日在臺中榮總住院正式辦理住院手續 並確實在該院接受診療。 ㈣原告於112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年7月22至同年月23日、1 12年8月19至同年月20日在臺中榮總住院並非全民健康保險 法第51條所稱之日間住院及精神衛生法第35條所稱之日間留 院(修正後條文為第20條第1項第4款「日間照護。」)。 ㈤原告備妥理賠申請文件,被告於112年9月4日收件受理(見本 院卷第340頁),即倘原告請求有理由,加計15日,利息起 算日應為112年9月20日(見系爭附約第22條、保險法第34條) 。 ㈥若本件認原告請求有理由,原告所得請領之保險金數額為20 萬8755元。 ㈦本件保險爭議事件,經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評議,該 中心委請諮詢顧問提供專業意見:⒈原告罹患左乳癌期別為T 2N1M0,接受手術部分切除及腋下淋巴結清闊術,及多次化 療,自111年12月1日起每3星期施打免疫藥物1次(Keytruda ),準備施打17次,每次都是1日住院,112年7月1日是施打 第10次,112年7月22日是施打第11次,112年8月19日是施打 第12次。⒉該藥物第1次注射是30分鐘,依病歷上沒有看到被 保險人有什麼副作用,且已施打了12次,原則上免疫治療較 無副作用,可在門診施打,住院施打主要是健保不給付而住 院等語(見本院卷第351頁諮詢顧問意見書)。 ㈧經本院函詢臺中榮總,該院則回覆:⒈病人(即原告)於112 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年7月22至同年月23日、112年8月1 9至同年月20日住院進行免疫藥物Keytruda輸注,除免疫藥 物本身,亦輸注前置抗過敏藥物與胺基酸營養補充劑。用途 為:①維持肝臟功能正常。②作為抗氧化劑。③作為解毒劑。④ 降低化學療法劑或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⑤抑制黑色素沈著 。⒉免疫藥物Keytruda常見副作用為蕁麻疹(11-28%)、高 膽固醇血症(20%)、高血糖(40-48%)、高三酸甘油脂血 症(23-25%)、白蛋白低下(32-34%)、鈉離子低下(10-3 8%)、便秘(15-51%)、食慾不振(16-31%)、腹瀉(14-3 7%)、噁心(13-68%)、肝指數上升(20-24%)、關節疼痛 (10-18%)、骨骼肌疼痛(21-32%)、咳嗽(15-24%)、呼 吸困難(11-39%)、疲倦(20-71%),因上述原因,病人住 院監測是否有藥物造成的副作用。⒊Keytruda藥物輸注時間 需30分鐘以上,視病人情況調整。此病人(即原告)治療期 間曾出現乾眼症、疲倦、皮膚炎等反應,如出現副作用應立 即給予症狀治療,觀察時間視症狀緩解狀況而定。藥物輸注 反應並非每次皆相同,加上病人B型肝炎表面抗體與核心抗 體皆為陽性(表示過去曾受B肝病毒感染),在臨床上應更 為謹慎。如在門診接受輸注,因護理人力較住院為少,如出 現副作用,亦較難即時監測並開立相對應藥物,故住院接受 治療為更適切的選擇等語(見本院卷第389、390頁)。 四、本院之判斷:    原告於112年7月1至同年月2日、112年7月22至同年月23日、 112年8月19至同年月20日在臺中榮總住院接受診療,是否符 合系爭附約第2條第9款所約定「指被保險人經醫師診斷其疾 病必須入住醫院」,而得依系爭附約第4條之約定,請求被 告給付保險金?  ㈠經查,本院函詢臺中榮總,該院參酌原告B型肝炎表面抗體與 核心抗體皆為陽性之病史、Keytruda藥物輸注所需時間、可 能發生之副作用,以及該院人力之配置等一切情狀綜合判斷 ,而認定原告住院接受治療為更適切之處置方式(見不爭執 事項㈧),且進行上開判斷之醫師為原告之主治醫師,係親 自、當面對原告進行診療,對於原告之疾病歷程、對於藥物 之反應,自是可以透過當面觀察、問診加以瞭解,其所為之 判斷,自較切合原告之實際情狀。是原告於上開期間在臺中 榮總住院接受診療,係經醫師診斷認其疾病必須入住醫院, 原告亦確實有在臺中榮總住院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該 院接受診療(見不爭執事項㈢),故而符合系爭附約第2條第 9款約定之要件,原告之主張,應屬有據,而可採認。 ㈡按醫師非親自診察,不得施行治療、開給方劑或交付診斷書 ,醫師法第11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被告固以財團法人金 融消費評議中心委請之諮詢顧問所提供專業意見(見不爭執 事項㈦)抗辯係因原告要求故安排原告住院,然該委員會諮 詢顧問出具上開意見,認「依病歷上沒有看到有什麼副作用 ,且已施打12次,原則上免疫治療較無副作用,可在門診施 打...」等語,然該意見僅係以書面病歷資料為依據,未實 際、當面檢視原告病況,實際進行診斷,倘閱覽病歷資料即 已足,醫師法當無上開規定之必要。況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 議中心所委請之「諮詢顧問」組成為何?為1名醫師閱覽病 歷進行判斷?或由委員會成員經閱覽,進而投票一同決定? 該醫師或委員會之醫療背景為何?為腫瘤科專科醫師或婦科 專科醫師?均無從知悉,是本院認應係以臺中榮總上開函文 之意見較為可採。 ㈢被告固聲請本院另函詢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然倘 僅係檢送原告在臺中榮總之病歷紀錄進行函詢,而非以鑑定 方式為之,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之醫師未實際接 觸過原告,僅能就書面資料進行論斷,無從對原告進行身體 檢查、問診等,以瞭解原告之病況、病史,縱依被告聲請另 函詢其他醫院,函詢結果仍不若臺中榮總之醫師經親自診治 所為之判斷可採,是本院認無再向其他醫院函詢之必要。 ㈣本件若認原告請求有理由,原告所得請領之保險金數額為20 萬8755元、利息起算日應為112年9月20日等節,為兩造所不 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㈤、㈥),而原告於上開期日在臺中榮總 住院接受診療,符合系爭附約第2條第9款所約定「指被保險 人經醫師診斷其疾病必須入住醫院」,而得請求被告給付保 險金,已如前述,則原告依系爭附約第4條、第22條之約定 、保險法第34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20萬8755元,自112 年9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 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 規定,由本院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被告陳明願供擔保免為假 執行,於法核無不合,爰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酌定相 當擔保金額准許之。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審 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論列,併此 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4-10-17

PDEV-113-斗保險簡-1-20241017-1

家提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提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提字第32號 聲請人即被 逮捕拘禁人 甲○○ 上列聲請人聲請提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人民被法院以外之任何機關逮捕、拘禁時,其本人或他人 得向逮捕、拘禁地之地方法院聲請提審;法院審查後,認為 應予逮捕、拘禁者,以裁定駁回之,並將被逮捕、拘禁人解 返原解交之機關;提審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9條第1項定有 明文。又法院審查逮捕、拘禁之合法性,應就逮捕、拘禁之 法律依據、原因及程序為之,亦為同法第8條第1項明定。依 該條項之立法理由,可知法院於提審事件中,僅應審查有無 逮捕、拘禁之法律依據,及逮捕、拘禁之程序是否合法,而 非認定受逮捕或拘禁之人,有無被逮捕、拘禁之本案實體原 因,及有無被逮捕、拘禁之必要性,且所採行之證據法則, 僅以自由證明為足。再按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 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者,其保護人 應協助嚴重病人,前往精神醫療機構辦理住院;前項嚴重病 人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療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 指定精神醫療機構予以緊急安置,並交由二位以上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專科醫師進行強制鑑定。但於離島 地區,強制鑑定得僅由一位專科醫師實施;前項強制鑑定結 果,仍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經詢問嚴重病人意見,仍拒絕 接受或無法表達時,應即填具強制住院基本資料表及通報表 ,並檢附嚴重病人及其保護人之意見及相關診斷證明文件, 向審查會申請許可強制住院;強制住院可否之決定,應送達 嚴重病人及其保護人;精神衛生法第41條第1、2、3項亦有 明文。而所謂嚴重病人,依同法第3條第3、4款之規定,係 指罹患精神疾病之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 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本身才是受害人,未審先判,讓一個   正常人受非正常的管束、限制人身自由,爰依法聲請提審,   請求裁定釋放聲請人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三年前首次因○○○○、○○於○○○○○分院就診,治療改善後 未再回診,近三年無業,逐漸對○○、○、○○○○,○○○○○,說○○ ○要○○○、○○○○堅持要在○○○○○,且有○○○○,○○○○,多次勸說 就醫,但聲請人○○○○而拒絕。民國113年10月8日搭車途中覺 得同車女乘客開關化妝盒聲音太吵,提醒對方時發生口角, 之後推倒該名女乘客致對方口鼻流血,乘客報警後,警方依 監視器循線在聲請人○○家中找到聲請人,過程中有作勢揮打 員警,但在告知須到案筆錄,聲請人可以配合,做筆錄時言 談略鬆散,情緒激動表示自己是受害者,勸說就醫則拒絕, 因此啟動緊急醫療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下稱松德 醫院)精神科醫師評估後強制送醫,入急診時○○○○,無法配 合,○○○○,○○○○○過程須保全跟警力協助,澄清傷人事件多 合理化,表示自己是受害者,有○○○○,認識台大三總、北萬 雙很多醫師,不用說就應該知道他的身分特殊,全臺灣的人 都知道,隔日會談中提及○○及○○○○○內容(被○○的一環,○○ 都是○○)。據警察表示,聲請人自111年開始有類似案件, 多為在客運上跟人起口角且有傷人行為,經緊急安置聲請人 ,並經2位專科醫師鑑定,認聲請人有呈現脫離現實之怪異 思想及奇特行為,有傷害他人之行為,認聲請人已屬精神衛 生法第3條第4款所定之嚴重病人,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 惟聲請人拒絕接受,經松德醫院檢附相關文件於113年10月9 日向衛生福利部審查會申請許可強制住院獲准等情,有衛生 福利部113年10月11日衛部心精審字第1130260478號審查決 定通知書、精神疾病嚴重病人診斷證明書、急診病程紀錄、 急診護理記錄、住院護理紀錄、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基本資料 暨通報表、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強制住院嚴重病人之意見說明 、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強制住院保護人之意見書、精神疾病嚴 重病人保護人願任同意書等在卷可稽,並經本院遠距詢問松 德醫院之主責醫師無訛,顯見聲請人係依精神衛生法第41條 第2、3 項規定,經審查許可強制住院,並非違法遭到拘禁 、逮捕,其程序尚無違誤。  ㈡綜上,聲請人遭強制住院之原因及程序,經本院調查後,核 與前揭精神衛生法之相關規定尚屬無違,聲請人提出提審之 聲請,請求裁定准予釋放,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提審法第9 條第1 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蔡寶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張妤瑄

2024-10-16

TPDV-113-家提-32-20241016-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停止強制住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衛字第20號 聲 請 人 A01 上列聲請人聲請停止強制住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113年8月9日遭強制住院於淡 水馬偕紀念醫院,惟聲請人並無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 虞等情事,爰依精神衛生法第42條第3項規定,請求停止強 制住院等語。 二、查聲請人前因符合嚴重病人強制住院之情形,經強制住院於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惟因強制住院期間已滿且其狀況已穩定 ,是於113年9月9日解除強制住院並出院之事實,有台灣基 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函覆本院聲 請人強制住院之相關資料在卷可稽(卷第23頁)。按聲請停止 強制住院,非其受有不利益之事由繼續存在,不得為之,此 乃訴訟法上之原則,聲請人既已出院,則就有無強制住院之 事由及應否停止強制住院,均無判斷之實益,其停止住院之 聲請,已失目的而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姜麗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李姿嫻

2024-10-16

SLDV-113-衛-20-20241016-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停止強制住院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衛字第17號 聲 請 人 A01 上列聲請人聲請停止強制住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113年5月14日晚上要出門買布 丁遭母親制止,因而與母親發生口角,母親並稱要把聲請人 送去療養院,聲請人認為僅是小事應無住院之必要;另因聲 請人為跨性別女同志,曾遭母親嘲笑,且全家人都看不爽聲 請人,會對聲請人拳打腳踢,爰聲請停止強制住院等語。 二、按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 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者,其保護人應協助嚴重病人,前往 精神醫療機構辦理住院;前項嚴重病人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 療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指定精神醫療機構予以 緊急安置,並交由2位以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 之專科醫師進行強制鑑定;前項強制鑑定結果,仍有全日住 院治療之必要,經詢問嚴重病人意見,仍拒絕接受或無法表 達時,應即填具強制住院基本資料及通報表,並檢附嚴重病 人及其保護人之意見及相關診斷證明文件,向審查會申請許 可強制住院,強制住院可否之決定,應送達嚴重病人及其保 護人,精神衛生法第41條第1、2、3項著有明文。次按緊急 安置期間,不得逾5日,並應注意嚴重病人權益之保護及進 行必要之治療,強制鑑定,應自緊急安置之日起2日內完成 ;強制住院期間,不得逾60日,但經2位以上直轄市、縣( 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專科醫師鑑定有延長之必要,並報經   審查會許可者,得延長之,其延長期間,每次以60日為限;   經緊急安置或強制住院之嚴重病人或其保護人得向法院聲請   裁定停止緊急安置或強制住院,同法第42條第1、2、3項亦   有規定。 三、經查:聲請人前經送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精神科醫師診 斷略以:病人為32歲女性,過去診斷有思覺失調症,過去長 期門診規律追蹤;但於2023年暑假因藥物副作用造成食欲、 體重增加,藥物更換,後家人開始觀察到明顯情緒起伏大, 與家人、周遭人衝突明顯增加;於2024年4月因與社區警衛 衝突而強制送醫,於國軍北投醫院強制住院。後疑似改健保 住院,於2024年5月13日出院;但返家後,母親觀察情緒起 伏仍明顯大,會對母親咆哮,且睡眠紊亂,半夜不睡覺,對 母親有被害妄想(覺得母親因為自己是女同志迫害自己、為 了保險金之前才要自己住院),後自己揹著背包未告知家人 便欲離開家中,父母阻止過程發生衝突扭打,被送至本院急 診,嗣經2位專科醫師強制鑑定後,均認有全日住院治療之 必要,聲請人拒絕接受,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乃向行政院 衛生福利部申請聲請人許可強制住院,並經行政院衛生福利 部於113年5月15日審查決定許可前開強制住院之申請等情, 有精神疾病嚴重病人診斷證明書、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強制住 院嚴重病人之意見說明、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強制住院保護人 意見書、衛生福利部審查決定通知書等在卷可稽。是本院參 酌上開事證,本院認聲請人仍有明顯精神症狀需持續治療, 本件許可強制住院之處分,於法並無不合。從而,聲請人請 求停止強制住院,難認有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5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高雅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一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陳威全

2024-10-15

SLDV-113-衛-17-20241015-1

家提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聲請提審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提字第3號 聲 請 人 甲OO 上列聲請人聲請提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000年0月00日下午0時, 有去一住戶處,使用酒瓶丟玻璃,當時並無人在,去上班, 因工作工資關係,也無傷人之意。約傍晚主人和警員,有來 家中找我,後來有去清掃玻璃,並賠償損壞之物,後約晚上 8時30分,玉里榮民醫院救護人員將我強行押至榮民醫院, 至今我仍不明白,莫名其妙為何會如此被強押至此,請給我 一個改過的機會等語。 二、按「人民被法院以外之任何機關逮捕、拘禁時,其本人或他 人得向逮捕、拘禁地之地方法院聲請提審」、「法院審查後 ,認為不應逮捕、拘禁者,應即裁定釋放;認為應予逮捕、 拘禁者,以裁定駁回之,並將被逮捕、拘禁人解返原解交之 機關。」,提審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9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 文。又「法院審查逮捕、拘禁之合法性,應就逮捕、拘禁之 法律依據、原因及程序為之」,亦為同法第8條第1項明定。 依該條項之立法理由,可知法院於提審事件中,僅應審查有 無逮捕、拘禁之法律依據,及逮捕、拘禁之程序是否合法, 而非認定受逮捕或拘禁之人,有無被逮捕、拘禁之本案實體 原因,及有無被逮捕、拘禁之必要性,且所採行之證據法則 ,僅以自由證明為足。次按「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 傷害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者,其保 護人應協助嚴重病人,前往精神醫療機構辦理住院。」、「 前項嚴重病人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療者,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得指定精神醫療機構予以緊急安置,並交由二位以 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專科醫師進行強制鑑定 。但於離島地區,強制鑑定得僅由一位專科醫師實施。」、 「前項強制鑑定結果,仍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經詢問嚴重 病人意見,仍拒絕接受或無法表達時,應即填具強制住院基 本資料表及通報表,並檢附嚴重病人及其保護人之意見及相 關診斷證明文件,向審查會申請許可強制住院;強制住院可 否之決定,應送達嚴重病人及其保護人。」,精神衛生法第 41條第1、2、3項定有明文。又按「緊急安置期間,不得逾 五日,並應注意嚴重病人權益之保護及進行必要之治療;強 制鑑定,應自緊急安置之日起二日內完成。」,精神衛生法 第42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 三、本件聲請人因近兩個月來出現言行怪異、自語自笑、注意力 不集中、幻聽干擾、對空氣謾罵說話、怪異行為(蹲在店家 門口)、夜裡遊蕩造成附近住家恐慌,騷擾鄰居、衣著混亂 散發異味,並自述看見別人房子有看不到的東西,要闖進去 ,因而打破民宅窗戶等情,遭警消送至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 分院。依上述事證,聲請人確呈現脫離現實之怪異思想及奇 特行為,經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2名專科醫師診斷,認 聲請人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惟因聲請人拒絕接受,該院 乃向衛生福利部審查會提出強制住院申請,經衛生福利部審 查後,於113年9月27日發文許可對於聲請人實施強制住院在 案等情,有精神疾病嚴重病人診斷證明書(申請強制住院適 用)、衛生福利部審查決定通知書等件在卷可稽。是聲請人 受逮捕、拘禁係具有法律上之依據及原因,程序上亦無違誤 之處。從而,聲請人聲請提審,求予釋放,難認有據。本件 提審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提審法第9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邱佳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呂姿穎

2024-10-15

HLDV-113-家提-3-20241015-1

板保險小
板橋簡易庭

給付保險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保險小字第9號 原 告 王月香 訴訟代理人 傅議鋒 被 告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金泉 訴訟代理人 趙霖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保險金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2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原告負擔。 理由要領 一、按「本保險契約用詞定義如下:一、法定傳染病:係指行政 院衛生福利部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規定所公告之傳染病名 稱。…五、住院:係指被保險人經醫師診斷必須入住醫院, 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但不包含全 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所稱之日間住院及精神衛生法第35條所 稱之日間留院。」、「被保險人於本保險契約有效期間內, 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第3條約定之法定傳染病而住院診療時 ,本公司按其實際住院日數依本保險契約約定之法定傳染病 住院保險金額每日給付法定傳染病住院日額保險金。」,為 原告投保之富邦產物法定傳染病綜合保險(下稱系爭保險契 約)保單條款第3條第1款、第5款、第15條第1項所明定。是 依系爭保險契約法定傳染病住院日額保險金之理賠,係以被 保險人「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第3條約定之法定傳染病」、 「經醫師診斷必須入住醫院治療」、「經正式辦理住院手續 」、「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為要件,若任一要件欠缺,即 無法定傳染病住院日額保險金請求權可言。 二、經查:  ㈠原告於民國111年5月26日至仁愛醫院就診,經依PCR檢驗後, 確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陽性,並自該日起居家隔離至同 年6月2日等節,雖據原告提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陽性指定 隔離處所通知書、送達證明各1份為證,然依原告主張,原 告於前開期間僅居家隔離,並未有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且確實 在醫院接受診療,已與系爭保險契約所定法定傳染病住院日 額保險金之理賠要件不符,難認被告有依系爭保險契約給付 法定傳染病住院日額保險金之義務。  ㈡原告雖執被告於111年5月4日於官網公告FAQ第31項,明確表 示居家照護等同實際住院,是原告居家照護7日依前開問答 ,應等同實際住院7日等詞。然觀諸該公告內容係謂「被保 險人如經醫師診斷罹患法定傳染病,原應住院診療,惟因地 方政府為進行輕重症分流照護,保留醫療量能而調整為『居 家照護』,且居家照護期間仍需經地方政府成立之COVID-19 個案關懷服務中心定期進行健康評估,必要時亦須由專責醫 療團隊進行遠距醫療或後送就醫等事宜時,將視隔離通知書 及解除隔離通知書之隔離起訖期間,認定為『實際住院日數』 ,並依保險契約條款之約定給付一般住院日額保險金。」, 然原告就其於前開時間確診後,有何經醫師診斷之輕症或重 症症狀,並認定有住院治療必要,而因輕重症分流照護方改 為居家照護等事實,並未提出事證以實其說,已與前開公告 內容未符;是倘原告斯時確診時僅係輕症,則依衛福部疾病 管制署當時政策,既僅係將「住院隔離」改為「居家照護」 ,以作為隔離特殊染病病患之病毒,避免傳染疾病擴散之方 式,自與被告前開公告所指「住院治療」改為「居家照護」 之情形不符,亦與前開住院日額保險金給付之請領條件未合 。 三、綜上,原告依系爭保險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保險金新 臺幣35,000元,及自111年6月22日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10%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白承育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書記官 羅尹茜

2024-10-11

PCEV-113-板保險小-9-20241011-1

北保險簡
臺北簡易庭

履行契約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2年度北保險簡字第64號 原 告 邱媚嬋 兼 訴訟代理人 周志勳 被 告 和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伯龍 訴訟代理人 彭國隆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契約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1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周志勳、邱媚嬋分別與被告於民國111年4月 18日訂立法定傳染病保障綜合保險契約(下稱系爭契約), 保險期間均自111年4月18日起至112年4月18日止。原告周志 勳、邱媚嬋分別於111年5月31日、111年5月29日罹患新冠肺 炎,分別進行居家照護隔離,各自隔離8日,嗣後依系爭契 約第15條約定向被告各請領住院日額保險金新臺幣(下同) 24,000元(計算式:8日×每日3,000元=24,000元)時,為被 告所拒絕。惟依照簽立系爭保險契約之情形、當時之原因事 實、及當時社會一般對於「隔離等同因醫療量能而無法住院 」之理性認知、被告之行銷手段,應認當事人之意思表示內 容尚包括居家隔離及於集中檢疫所隔離治療之狀況;且依照 被告原先在其官方網站公告防疫保單之申請理賠文件包括「 於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居家照護接受治療者;提供醫師 診斷證明(記載病名、病況、醫療處置)、醫師處方簽(用 藥明細)、隔離治療通知單及解除隔離通知書等」文件,可 知承諾理賠之範圍應包括居家隔離及於集中檢疫所隔離之患 者,故依禁反言原則、誠信原則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8條 第1項,應認被告應履行其承諾;且依保險法第54條第2項、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第2項及消費者保護法第11條第2項 ,系爭定型化契約有疑義時,應為有利於被保險人暨消費者 之解釋。爰依兩造間系爭契約第15條約定:「被保險人於本 契約有效期間内,經醫院醫師診斷確定罹患第三條約定之法 定傳染病而於醫院接受住院診療時,本公司按其實際住院日 數依本契約約定之法定傳染病住院保險金額每日給付法定傳 染病住院日額保險金。」及保險法第34條第2項,請求被告 應給付原告周志勳、邱媚嬋各24,000元及週年利率10%計算 之遲延利息,而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 告周志勳24,000元,及自111年6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10%之利息;被告應給付原告邱媚嬋24,000元,及自1 11年6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0%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  ㈠原告雖罹患新冠肺炎,惟並未住院治療,不符合系爭契約之 約定。  ㈡按保險對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特約醫院不得允其住院或繼 續住院:「一、可門診診療之傷病。二、保險對象所患傷病 ,經適當治療後已無住院必要;特約醫院對於住院治療之保 險對象經診斷認為可出院療養時,應即通知保險對象。保險 對象拒不出院者,有關費用應由保險對象自行負擔。」全民 健康保險醫療辦法(下稱醫療辦法)第11、12條分別定有明文 。又參諸醫療辦法係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下稱健保法)第40 條第2項規定授權頒訂;暨全民健康保險為強制性之社會保 險,於保險對象在保險有效期間,發生疾病、傷害、生育事 故時,依本法規定給與保險給付。亦為健保法第1條第2項所 明定相互以觀,足徵為使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可以永續提供 民眾使用,自有合理規範使用醫療資源之必要,以避免不必 要的浪費,致損害社會保險之立法目的。而按商業保險本質 源於風險分擔概念,要保人繳納的保費,係供作未來保險事 故發生時,保險人可以多數要保人先前繳納的保費,以風險 分擔的方式,將事故被保險人一次性的損害程度及範圍,予 以有效降低。其中關於商業保險之住院診療定額給付,一般 係以被保險人因疾病或傷害,經醫師診斷,必須入住醫院診 療,且經正式辦理住院手續,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為要件。 所謂醫師診斷,是否必須入院診療,倘參諸前揭說明,自得 參酌醫療辦法第11條及第12條規範意旨解釋之。原告既依兩 造保險契約中第15條請求,自得依契約內容於接受「住院診 療」方得依實際住院日數就該契約內容請求住院日額金,況 依第3條名詞定義第一項第六款前稱「住院:係指被保險人 經醫師診斷罹患法定傳染病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 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原告必須符合契約規定方 得請求,此舉證責任在於原告。  ㈢系爭契約就住院定義及理賠要件均約定明確,而理賠申請文 件僅係概括性敘述,被告並無於官網公告居家照護者,即便 無住院事實,皆可獲得住院日額給付之外觀行為,本件並無 違反誠信原則、禁反言原則等之情形。    ㈣綜上各情,資為抗辯。並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查原告周志勳、邱媚嬋前以自己為要保人暨被保險人,向被 告投保和泰產物法定傳染病保障綜合保險,保單號碼分別為 :E0-00000000-COV及E0-00000000COV,保險期間111年4月1 8日起至112年4月18日等,嗣原告周志勳、邱媚嬋分別111年 5月31日、111年5月29日居家快篩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 平院區)快篩陽視訊門診確認確診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而進行居家隔離等情,上開事實有系 爭契約保險單、保險費收據、保險費帳單、被告112年4月24 日和泰產理字第1124101593號及第0000000000號函、臺北市 立聯合醫院(和平醫院)診斷證明書、隔離通知書及提審權 利告知暨送達證明、被告之匯款通知電子郵件等在卷可稽( 見本院補字卷第75-92、113-130頁),且兩造就上開事實並 不爭執,此部分事實當堪認定。 ㈡又原告依系爭契約第15條向被告請求法定傳染病住院日額保 險金,為被告否認,並以前揭情詞置辯。則本件兩造爭執之 點在於:系爭契約第15條約定所稱之因法定傳染病而接受住 院診療期間,是否包括原告於指定處所隔離之期間?抑或僅 限住院接受治療始得依該條約定請求?  ⒈按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 即為成立。當事人對於必要之點,意思一致,而對於非必要 之點,未經表示意思者,推定其契約為成立,關於該非必要 之點,當事人意思不一致時,法院應依其事件之性質定之; 民法第153條定有明文。經查,依兩造不爭執簽訂之系爭契 約係約定:「本契約名詞定義如下:三、醫院:指依照醫療 法規定領有開業執照並設有病房收治病人之公、私立及醫療 法人醫院。...六、住院:係指被保險人經醫師診斷罹患法 定傳染病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 接受診療者。但不包含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五十一條所稱之日 間住院及精神衛生法第三十五條所稱之日間留院。」(第三 條)、「被保險人於本契約有效期間內,經醫院醫師診斷確 定罹患第三條約定之法定傳染病時,本公司依本契約第十五 、十六、十七條之約定給付保險金」(第十四條)、「被保 險人於本契約有效期間內經醫院醫師診斷確定罹患第三條約 定之法定傳染病而於醫院接受住院診療時,本公司按其實際 住院日數依本契約約定之法定傳染病住院保險金額每日給付 法定傳染病住院日額保險金。」(第十五條)等語,此有原 告所提系爭契約在卷可稽。足見上開法定傳染病住院日額保 險金之請求,於系爭契約第15條定有明文,且明白規範以實 際住院日為限,並無語意不明、契約文字有疑義之情形,即 不得反捨契約文字而更為曲解,是自應依契約文字為解釋, 要無任意片面為有利原告解釋之空間。依前揭說明,系爭契 約保單既經要保人及保險人兩造合意合法成立,當事人雙方 即應受其拘束。是以,原告2人既未實際住院,依上開約定 ,被告拒絕給付保險金,於法有據,原告此部分請求,難認 有據。  ⒉至原告雖尚主張:依照簽立系爭契約之情形、當時之原因事實、及當時社會一般對於「隔離等同因醫療量能而無法住院」之理性認知、被告之行銷手段,應認當事人之意思表示內容尚包括居家隔離及於集中檢疫所隔離治療之狀況;且依照被告原先在其官方網站公告防疫保單之申請理賠文件包括「於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居家照護接受治療者;提供醫師診斷證明(記載病名、病況、醫療處置)、醫師處方簽(用藥明細)、隔離治療通知單及解除隔離通知書等」文件,可知承諾理賠之範圍應包括居家隔離及於集中檢疫所隔離之患者,故依禁反言原則、誠信原則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8條第1項,應認被告應履行其承諾云云。然查,系爭契約第3條所規定之「住院」定義,係指「經醫師診斷罹患法定傳染病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而居家隔離之目的乃在於隔離特殊染病病患之病毒,避免傳染疾病之擴散,故居家隔離,因其保護之目的與因罹患法定傳染病患進而有住院進行必要之進一步治療情形有別,故居家隔離核與系爭契約第3條第6項所約定之住院定義並不相符。另外,縱若被告官方網站公告防疫保單之申請理賠文件包含如前所列文件資料,然該等文件僅係被告用以綜合判斷是否符合申請系爭契約中各項理賠(含補償保險金、隔離費用補償保險金等項目)之相關證明文件,顯然並無承諾保證理賠住院日額保險金之文字及效果,亦無足以造成他人誤信、誤認之情形,故原告所指違反禁反言原則、誠信原則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8條第1項云云,洵乏其據。況參以原告確診新冠肺炎時,病患有無住院診治必要,醫師自會本於其專業判斷病患有無留院觀察乃至住院治療之必要,惟經醫師診治後就原告並無任何囑咐必須住院治療之文字用語,遑論原告有何因醫療量能不足致使有住院治療必要卻無法收治住院情形可言,此有原告之上開診斷證明書各1份可證(見本院補字卷第84、120頁),且原告確實亦無實際住院治療之情形,故原告所進行之居家隔離,依前揭說明,本不符合上開住院日額保險金給付之請領條件,均併予敘明。 四、綜上所述,原告據以提起本訴,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周志 勳24,000元,及自111年6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10%之利息;被告應給付原告邱媚嬋24,000元,及自111年6 月2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0%之利息,均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仁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 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9  日 書記官 黃進傑

2024-10-09

TPEV-112-北保險簡-64-20241009-2

家提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提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提字第8號 聲 請 人 甲○○ 住○○市○○區○○○街000號2樓 上列聲請人聲請提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有躁鬱症病史,然於民國105年出院 後就未再回診、服藥。113年9月27日聲請人因聲請人之母只 相信外籍看護所述,不相信聲請人所述,二人發生衝突,聲 請人之母認聲請人情緒激動、要發病了,希望聲請人住院, 聲請人乃配合其要求自行前往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下稱 桃療)住院。然聲請人直至同年月30日均未服用任何藥物, 情緒仍穩定,乃於該日要求辦理出院,詎桃療堅持強制聲請 人住院,甚至限制聲請人購買電話卡,而被限制言論自由, 已妨礙聲請人之人身自由及個人意願,且聲請人育有2名子 女,現由充滿負能量之聲請人母親照顧,聲請人難以放心, 希望返家將子女接回。為此,爰依提審法聲請提審,請求裁 定釋放聲請人等語。 二、按人民被法院以外之任何機關逮捕、拘禁時,其本人或他人 得向逮捕、拘禁地之地方法院聲請提審;法院審查後,認為 應予逮捕、拘禁者,以裁定駁回之,並將被逮捕、拘禁人解 返原解交之機關,提審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9條第1項分別 定有明文。又法院審查逮捕、拘禁之合法性,應就逮捕、拘 禁之法律依據、原因及程序為之,亦為同法第8條第1項明定 。依該條項之立法理由,可知法院於提審事件中,僅應審查 有無逮捕、拘禁之法律依據,及逮捕、拘禁之程序是否合法 ,而非認定受逮捕或拘禁之人,有無被逮捕、拘禁之本案實 體原因,及有無被逮捕、拘禁之必要性,且所採行之證據法 則,僅以自由證明為足。再按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 傷害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者,其保 護人應協助嚴重病人,前往精神醫療機構辦理住院;前項嚴 重病人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療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得指定精神醫療機構予以緊急安置,並交由二位以上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專科醫師進行強制鑑定。但於 離島地區,強制鑑定得僅由一位專科醫師實施。前項強制鑑 定結果,仍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經詢問嚴重病人意見,仍 拒絕接受或無法表達時,應即填具強制住院基本資料表及通 報表,並檢附嚴重病人及其保護人之意見及相關診斷證明文 件,向審查會申請許可強制住院;強制住院可否之決定,應 送達嚴重病人及其保護人,精神衛生法第41條第1、2、3項 亦有明定。而所謂嚴重病人,依同法第3條第3、4款之規定 ,係指罹患精神疾病之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 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 三、聲請人主張上情,固據提出聲請狀並於本院訊問時陳述在卷 ,且依卷附精神疾病嚴重病人診斷證明書所載及聲請人主治 醫師於本院訊問時所述,聲請人於113年9月27日確係簽署自 願住院同意書後而住院。惟查,聲請人於113年7月31日經強 制住院,於000年0月0日出院,於113年9月27日住院前一週 開始有自言自語、被害妄想(針對外籍看護,且認為有人要 害聲請人及所育子女)、被監視妄想(破壞對講機)、危險 駕駛(忽快忽慢)、無端謾罵路人之行為,並認為臺灣要爆 炸了,113年9月27日住院後又反覆表示自己沒生病而不同意 住院,且對醫師及所有照顧者咆哮,於113年9月30日會談時 ,仍有情緒起伏大、易怒、氣憤、幻聽之情,且堅決拒絕吃 藥,認為自己未生病,毫無病識感,經2位精神專科醫師魏 廉中、吳恩亮進行強制鑑定後,認聲請人已屬精神衛生法第 3條第4款所定之嚴重病人,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聲請人 拒絕接受,經桃療於同日檢附相關文件向衛生福利部審查會 提出強制住院申請,經依精神衛生法規定及相關申請審查程 序,審查決定許可等情,有衛生福利部審查決定通知書、指 定精神醫療機構申請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強制住院送審文件資 料表、指定精神醫療機構申請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強制住院送 審文件資料表、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基本料暨通報表、精神疾 病嚴重病人診斷證明書、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強制住院精神疾 病嚴重病人之意見說明、精神疾病嚴重病人保護人之意見書 、精神疾病嚴重病人保護人願任同意書等件在卷可稽,並經 本院訊問聲請人、聲請人之主治醫師,查證屬實。綜上,聲 請人遭強制住院之原因及程序,經本院調查後,均與前揭精 神衛生法之相關規定尚屬無違,聲請人提出提審之聲請,請 求裁定准予釋放,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末按逮捕、拘禁之機關,應於收受提審票後,24小時內將被 逮捕、拘禁人解交,如在收受提審票前已將該人移送他機關 者,應即回復發提審票之法院,並即將該提審票轉送受移送 之機關,由該機關於24小時內逕行解交,如法院自行迎提者 ,應立即交出;前項情形,因特殊情況致解交或迎提困難, 被逮捕、拘禁人所在與法院間有聲音及影像相互傳送之設備 而得直接訊問,經法院認為適當者,得以該設備訊問,逮捕 、拘禁之機關免予解交,提審法第7條第1、2項定有明文。 本件參酌卷附診斷證明書,認聲請人病情及身心狀況尚未穩 定,現正強制住院中,不適宜離開醫療機構,屬因特殊情形 致解交或迎提困難,爰依據前揭規定,以遠距視訊設備訊問 ,且聲請人既未解交本院,自無解返原解交機關之必要,附 此敘明。    五、依提審法第9 條第1 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4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羅詩蘋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書記官 古罄瑄

2024-10-04

TYDV-113-家提-8-202410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