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許雅瑩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橋小
橋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橋小字第1258號 上 訴 人即 被 告 葛豐慶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兆豐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侵權行 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不服本院橋頭簡易庭於民國11 4年1月23日所為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到院,查本件訴訟上訴利 益為新臺幣(下同)7,71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250元,未據 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準用同法第442條 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院補繳,逾 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許雅瑩

2025-03-03

CDEV-113-橋小-1258-20250303-2

橋補
橋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橋補字第1134號 原 告 鄭君榮 被 告 LE THI CUC HOA(黎氏菊華)即黃欣怡 上列原告與被告LE THI CUC HOA(黎氏菊華)即黃欣怡間請求損 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 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 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 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 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 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分別 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係請求被告應將坐落高雄 市○○區○○段○○段00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均為1000分之102 )及其上同段965建號建物(權利範圍全部,門牌號碼高雄市○○ 區○○街000號5樓之2,與上開土地下合稱系爭房地)移轉登記並 交付予原告,而系爭房地之價值為新臺幣(下同)122萬6,912元 【計算式:(土地部分:面積313平方公尺×公告土地現值3萬2,9 00元/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02/1000+面積8平方公尺×公告土地現 值3萬2,900元/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02/1000)+(房屋部分:房 屋課稅現值14萬9,700元)=122萬6,912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另原告訴之聲明第2項係請求被告應自民國111年11月23日起 至移轉登記並交付系爭房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5,000元之利息 ,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本文及第2項規定,應併算至原 告起訴日前一日之113年11月21日之價額,是此部分訴訟標的價 額應為12萬1,500元(計算式:5,000元/月÷30×729日=12萬1,500 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34萬8,412元(計算式:12 2萬6,912元+12萬1,500元=134萬8,412元,至於原告訴之聲明第2 項請求起訴後之利息部分,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不併 算其價額),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萬4,36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 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其餘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許雅瑩

2025-02-27

CDEV-113-橋補-1134-20250227-1

橋小
橋頭簡易庭

給付醫療費用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小字第1327號 原 告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 法定代理人 馬光遠 訴訟代理人 張慈伶 被 告 石美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醫療費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1,639元。 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加給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 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1,639元為原告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 6條第2項準用同法第385條第1項規定,依原告聲請,由其一 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3月13日起至113年3月21日止因 病至原告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積欠醫療費用共計新臺幣(下 同)11,639元未清償等語。為此,爰依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 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1,639元。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未提出書狀作何陳述及聲明。              四、本院之判斷:   經查,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醫 療費欠款明細表、費用總表、住院費用總表、催繳信函各1 份為證(見本院卷第11至17頁),是本院依上開證據調查結 果,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從而,被告既積欠原告醫 療費用尚未清償,原告依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 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訟程式所為被告 敗訴之判決,爰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 行;並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適用同法第3 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 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許雅瑩

2025-02-26

CDEV-113-橋小-1327-20250226-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259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黃淳蘭 被 告 曹緯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4萬2,509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4萬2,509元為 原告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準用 同法第385條第1項規定,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訴外人即如附表所示之特約商(下稱特 約商)購買如附表所示之商品,並簽立zingala銀角零卡分 期付款申請暨合約書、仲信資融分期付款申請暨合約書(下 合稱分期付款買賣契約)共18份,以每月為一期,約定買賣 價金以附表之「期付金額」、「分期期數」、「分期起訖日 」及「分期總額」欄所示之方式給付,且同意特約商將上開 買賣價金債權讓與原告。被告若未依約按期清償分期款,則 喪失期限利益,所有未到期款項全部視為到期,並應按週年 利率16%計付遲延利息。詎被告未依約如期繳款,迄尚積欠 新臺幣(下同)14萬2,509元及相關利息未清償。爰依分期 付款買賣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 :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未提出書 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據其提出如附表所示之商品 之分期付款買賣契約及分期付款繳款明細各18份等件為證( 見本院卷第15至125頁),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 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280 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是本院依上開證據調查 結果,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從而,原告依分期付款 買賣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 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洵屬有據,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規定,適用簡易程序所為 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許雅瑩 附表: 編號 特約商 商品名稱 期付金額(新臺幣) 分期 期數 分期總額(新臺幣) 分期起訖日 (民國) 已繳 期數 遲付期別 剩餘未繳金額 (新臺幣) 計息期間 (民國) 週年 利率 1 久五車業 機車精品 929元 24期 2萬2,300元 自113年3月25日起至115年2月25日止 0期 1至24期 2萬2,300元 自113年7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2 鑫汯車業 機車維修改裝 650元 24期 1萬5,610元 自113年4月25日起至115年3月25日止 0期 1至24期 1萬5,610元 自113年8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3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900元 18期 1萬6,200元 自112年12月25日起至114年5月25日止 3期 4至18期 1萬3,500元 自113年6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4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900元 18期 1萬6,200元 自112年11月25日起至114年4月25日止 4期 5至18期 1萬2,600元 自113年6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5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642元 24期 1萬5,400元 自112年10月25日起至114年9月25日止 5期 6至24期 1萬2,198元 自113年7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6 原價屋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商品 468元 24期 1萬1,232元 自113年3月25日起至115年2月25日止 0期 1至24期 1萬1,232元 自113年7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7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900元 18期 1萬6,200元 自112年9月25日起至114年2月25日止 6期 7至18期 1萬0,800元 自113年6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8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596元 24期 1萬4,300元 自112年3月25日起至114年2月25日止 12期 13至24期 7,152元 自113年7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9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550元 24期 1萬3,200元 自112年2月25日起至114年1月25日止 13期 14至24期 6,050元 自113年7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0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504元 24期 1萬2,100元 自112年3月25日起至114年2月25日止 12期 13至24期 6,048元 自113年7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1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1,231元 12期 1萬4,770元 自112年7月25日起至113年6月25日止 8期 9至12期 4,924元 自113年5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2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1,143元 12期 1萬3,715元 自112年7月25日起至113年6月25日止 8期 9至12期 4,572元 自113年5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3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1,275元 12期 1萬5,298元 自112年6月25日起至113年5月25日止 9期 10至12期 3,825元 自113年5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4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1,200元 18期 2萬1,600元 自111年12月25日起至113年5月25日止 15期 16至18期 3,600元 自113年5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5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450元 24期 1萬0,800元 自111年10月25日起至113年9月25日止 17期 18至24期 3,150元 自113年7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6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458元 24期 1萬1,000元 自111年8月25日起至113年7月25日止 19期 20至24期 2,290元 自113年7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7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550元 24期 1萬3,200元 自111年7月25日起至113年6月25日止 20期 21至24期 2,200元 自113年6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8 京慶車業 汽機車百貨 458元 24期 1萬1,000元 自111年4月25日起至113年3月25日止 23期 24期 458元 自113年3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合計 14萬2,509元

2025-02-26

CDEV-113-橋簡-1259-20250226-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329號 原 告 莫畯茗 訴訟代理人 張立民律師 吳存富律師 被 告 蘇文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41,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6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並應加給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訴訟費用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41,000元為原告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知悉將個人金融帳戶交付他人使用,可能供 犯罪集團作為詐欺取財或其他財產犯罪之工具,且倘犯罪集 團自該金融帳戶提領或轉匯被害人所匯款項,將致掩飾、隱 匿他人犯罪所得去向之效果,藉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竟 仍基於容任上開結果發生亦不違背其本意之幫助詐欺取財及 幫助洗錢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2年3月間之某日,在高雄市 ○○區○○街00○00號統一超商久昌門市,以店到店之方式,將 其所申設之元大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下稱系爭元大帳戶)之提款卡(含密碼)、國泰世華商業銀 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系爭國泰帳戶,與系 爭元大帳戶合稱系爭帳戶)之提款卡(含密碼)、網路銀行 帳號及密碼(與前開元大銀行提款卡及密碼合稱系爭帳戶資 料)交付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騙集團成員,容任該人及 其所屬之詐騙集團成員利用系爭帳戶遂行詐欺取財及洗錢之 犯行。嗣該詐欺集團成員取得系爭帳戶資料後,即共同意圖 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聯絡,由該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6月19日前之某日起,透過通訊軟體Li ne認識原告,並佯稱:可至盈昌APP投資獲利等語,致原告 因而陷於錯誤,而分別於112年6月19日17時45分許匯款新臺 幣(下同)41,000元、112年6月20日9時6分許匯款100,000 元、112年6月20日9時9分許匯款100,000元至系爭國泰帳戶 ,旋遭該詐騙集團成員提領一空,而以此方式幫助該詐騙集 團成員掩飾、隱匿上開犯罪所得財物之去向及所在,致原告 受有匯款241,000元之損害。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 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賠償遭詐騙之241,000元等語。並聲 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241,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 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我沒有經濟能力還款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 同行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 。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Line對話紀錄截圖及網路轉帳交易截圖各1份為證(見警卷第80至94頁),且為被告於偵查中坦承不諱(見偵卷第63至65頁),並有系爭元大帳戶之客戶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系爭國泰帳戶之客戶基本資料及交易明細、被告所提出國泰世華銀行認證簡訊截圖各1份在卷可稽(見警卷第95至107頁、偵卷第67頁)。被告提供系爭帳戶資料予詐欺集團成員,容任該成員與所屬詐欺集團遂行詐欺及洗錢犯罪之行為,經本院刑事庭以113年度金簡字第10號(下稱系爭刑案)判決認定被告成立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罪,處有期徒刑3月,併科罰金30,000元,有系爭刑案判決1份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39至46頁),且據本院核閱系爭刑案卷宗無訛,並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60、61頁),是本院依上開調查證據之結果,認原告上開主張為真。故被告可預見其提供系爭帳戶資料供他人使用,可能幫助詐欺集團遂行詐欺、一般洗錢犯行,致他人受有財產損失,仍提供系爭帳戶資料予詐欺集團,並容任該詐欺集團藉系爭帳戶資料遂行詐欺取財及洗錢犯罪,原告亦因遭詐欺而匯款241,000元,足認被告前揭交付系爭帳戶資料予詐欺集團成員之行為,與詐欺集團成員詐取原告財物之行為,共同為致原告受有匯款241,000元損害之原因。依上開說明,雖無法認定被告有幫助詐欺集團詐欺取財之直接故意,惟已足認有幫助他人詐欺犯罪之不確定故意,而致原告受有前揭匯款之損害,則縱被告交付系爭帳戶資料予詐欺集團成員後,未參與後續詐欺原告之具體犯罪行為,亦未實際取得原告所匯款項,仍應就原告所受損害,與其他詐欺集團成員連帶負賠償責任。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其遭詐欺之241,000元,應屬有據。至被告上開所辯,僅稱目前無力償還,而未提出其他具體否認原告主張事實之答辯理由,是被告所辯,應無可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第1項規定, 請求被告給付原告241,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 13年10月26日起(見本院卷第35頁之送達證書)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規定,適用簡易程序所為 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至原告雖聲明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然此僅促動本院為此職權之行使,爰 不另為准駁之諭知,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許雅瑩

2025-02-26

CDEV-113-橋簡-1329-20250226-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清償信用卡消費款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322號 原 告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訴訟代理人 蘇炳璁 被 告 陳泰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信用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5萬0,190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18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5萬0,190元為 原告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準用 同法第385條第1項規定,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06年2月22日向原告請領信用卡使用,經原告核准卡號為號之信用卡使用。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但應於各記帳消費所約定之繳款截止日前向原告清償。詎被告未按期給付,累計消費新臺幣(下同)15萬0,190元之消費款,依約被告除應給付上開款項外,另應給付自113年5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之利息。爰依信用卡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未提出書 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據其提出信用卡申請書、信 用卡約定條款、客戶帳務查詢、沖償明細等件為證(見司促 卷第7至12頁、本院卷第39至67頁),而被告經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陳述,依民事訴 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是本院依上 開證據調查結果,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從而,原告 依信用卡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 之金額及利息,洵屬有據,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規定,適用簡易程序所為 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許雅瑩

2025-02-26

CDEV-113-橋簡-1322-20250226-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269號 原 告 葉寶安 被 告 傅建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68,000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25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並應加給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訴訟費用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68,000元為原告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送達,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3月4日18時許,在高雄市○○區○ ○街00巷0號住處內,因基於幫助詐欺取財之不確定故意或過 失而提供其所申設之玉山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 (下稱系爭帳戶)予詐欺集團使用,嗣該集團之成員即意圖 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於113年3 月6日14時許,透過通訊軟體LINE向原告佯稱為原告之子, 欲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368,000元等語,致原告因而 陷於錯誤,而於113年3月7日10時8分許匯款368,000元至系 爭帳戶內,致原告受有匯款368,000元之損害,被告自應負 故意或過失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又被告取得原告匯入 系爭帳戶之款項,係無法律上原因受有利益,致原告受有損 害,被告亦負有返還不當得利之義務,爰依侵權行為及不當 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擇一為原告勝訴之判決等語。並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告368,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未提出書 狀作何陳述及聲明。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 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 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4條定有明文。而 所謂故意,係指行為人對於構成侵權行為之事實,明知並有 意使其發生,或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而言; 另所謂過失,乃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即欠缺注意義務,或 對於侵權行為之事實,雖預見其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1979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構 成侵權行為之過失,係指抽象輕過失即欠缺善良管理人之注 意義務而言(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851號判決意旨參照 )。再按所謂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即依交易上一般觀念,認 為有相當知識經驗及誠意之人所用之注意,已盡此注意與否 ,應依抽象之標準定之(最高法院29年滬上字第106號判決 意旨參照)。又按民事上之共同侵權行為與刑事上之共同正 犯,其構成要件並不完全相同,共同侵權行為人間不以有意 思聯絡為必要,數人因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苟各行為 人之過失行為,均為其所生損害共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 共同,亦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最高法院67年台上字第1737 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又金融機構帳戶之金融卡及密碼等帳戶資料,係針對個人身 分社會信用而予以資金流通,具有強烈的屬人性,且其用途 不以提款為限,尚具轉帳之轉出或轉入等資金流通功能,而 可作為不法犯罪所得之人頭帳戶,事關個人財產權益保障, 專有性甚高,除非本人或與本人具極度密切親誼關係者,難 認有何正當理由可交付予他人,稍具通常社會歷練與經驗之 一般人亦均應有妥為保管該等物品,防止被他人冒用之認知 ,縱偶因特殊情況須將該等物品交付予他人,亦必深入瞭解 該他人之可靠性與用途,再行提供使用,俾免該等專有物品 被不明人士利用或恃之為與財產有關之犯罪工具,並期杜絕 自己金融帳戶存款遭他人冒領之風險,此均為一般人生活認 知之常識;兼以社會上利用人頭帳戶以行詐騙之事屢見不鮮 ,詐騙份子以網路交友、投資理財、假交易、網購付款方式 設定錯誤、中獎、退稅、家人遭擄、信用卡款對帳、金融卡 密碼外洩、疑似遭人盜領存款等各種不同名義與方式,詐騙 被害人誤信為真至金融機構櫃檯電匯,抑或持金融卡至自動 櫃員機依其指示操作轉出款項至人頭帳戶後,詐騙份子隨即 將之提領一空之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且經政府多方宣導, 並經媒體廣為披露,凡具有一定知識及社會經驗之人,均無 不知之可能。  ㈢被告於113年3月4日18時許,在高雄市○○區○○街00巷0號住處 內,將其所申設之系爭帳戶資料提供予詐欺集團,嗣詐欺集 團成員取得系爭帳戶之資料後,即於113年3月6日14時許, 佯稱為原告之子向原告借款,致原告因而陷於錯誤,而於11 3年3月7日10時8分許匯款368,000元至系爭帳戶內,原告因 而受有匯款368,000元之損害,惟被告於原告匯款後,察覺 系爭帳戶有異常金流,而於113年3月7日12時27分許即時前 往警局報案凍結系爭帳戶等事實,業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 (下稱橋頭地檢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10827號為不起 訴處分確定等情,有橋頭地檢署113年度偵字第10827號不起 訴處分書1份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71至73頁),並經本院 調閱上開案卷核閱無訛,是此部分之事實,應堪認定。又系 爭帳戶已解除警示,原告匯入系爭帳戶之款項,迄今尚未返 還予原告等節,有114年1月23日玉山銀行集中管理部玉山個 (集)字第1140007989號函及所附附件1份在卷可證(見本 院卷第65至67頁),足認原告至本件言詞辯論程序終結前, 其所受遭詐騙368,000元之損害應尚未受償。  ㈣就被告有無故意或過失侵害原告權利部分,經查,被告將系 爭帳戶之存摺封面及金融卡拍照後,以通訊軟體LINE傳送該 照片予LINE暱稱不詳之人等行為,係LINE暱稱不詳之詐欺集 團成員佯裝與被告商談貸款事宜時所要求為之,被告並於對 話過程中將自己之身分證、健保卡及系爭帳戶資料拍照傳送 給對方等情,有被告與LINE暱稱不詳之人之LINE對話紀錄擷 圖1份在卷可參(見警卷第41至47頁),堪認被告上開行為 ,均非出於詐欺原告之故意,而係在詐欺集團之遊說之下, 以為係辦理貸款所需之必要程序而為之。    ㈤然金融帳戶為個人理財之重要工具,具有強烈屬人性及隱私 性,使用該帳戶資料,自應由本人持有為原則,倘任由他人 取得其金融機構特定帳戶資料,即得經由該帳戶提、匯款項 ,是以將自己所申辦之帳戶資料交付予欠缺信賴關係之他人 ,即等同將該帳戶之使用,置外於自己之支配範疇。邇來利 用人頭帳戶詐欺取財、隱匿金流之犯罪類型層出不窮,該等 犯罪多數均係利用人頭帳戶作為出入帳戶,並經媒體廣為報 導,被告就其應謹慎保管金融機構帳戶資料等情,自難諉為 不知。被告本應預見上情,注意不得將系爭帳戶資料任意交 付他人,而被告行為時已年滿32歲,教育程度為高中肄業( 見警卷第3頁),應具有一定之智識程度,且無不能注意之 情事,卻疏未注意及此,在不知對方真實姓名及其他個人資 料等情況下,將系爭帳戶資料提供予LINE暱稱不詳之人,本 院審酌在一般具有知識及社會經驗之人,處於與被告相同之 情況下,當能預見其帳戶有遭他人用於實行財產犯罪之高度 可能,並能拒絕交付以防止損害結果之發生,足認被告未盡 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而有抽象輕過失。又刑法上幫助詐 欺罪之構成要件,與民法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成立要件不同 ,尚難僅以被告無詐欺原告之故意,即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 ,而應一併考慮被告之行為是否出於過失。從而,被告前揭 過失行為,雖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然仍成立民法上 之過失侵權行為,為原告遭詐欺集團詐欺所生損害之共同原 因,自應對原告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 368,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即113年9月25日 起(見本院卷第17頁之送達證書)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原告乃以單一聲明 ,主張2個以上之訴訟標的,請求本院擇一為原告勝訴之判 決,為訴之選擇合併,則本院既已認原告本於侵權行為法律 關係之上開請求為有理由,自毋庸再就原告併依不當得利法 律關係之請求有無理由予以論述,附此敘明。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規定,適用簡易程序所為 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如預供相當之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許雅瑩

2025-02-26

CDEV-113-橋簡-1269-20250226-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橋簡字第135號 原 告 謝宜家 訴訟代理人 唐治民律師 被 告 呂昭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此觀同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之 規定自明。 二、本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4 年1月15日以裁定命其於5日內補繳,該裁定並於114年1月17 日合法送達於原告之訴訟代理人,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惟 原告逾期仍未補正,有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本院 簡易庭詢問簡答表及答詢表在卷可憑,是原告提起本訴顯不 符法定程式,爰依上揭規定,予以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許雅瑩

2025-02-26

CDEV-114-橋簡-135-20250226-1

橋小
橋頭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小字第1497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翁翊哲 被 告 呂孟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380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11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8,380元為原告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許雅瑩 訴訟費用計算式: 裁判費      1,000元 合計       1,000元

2025-02-26

CDEV-113-橋小-1497-20250226-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268號 原 告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訴訟代理人 蔡策宇 複代理人 李宜樵 被 告 張駿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 4年2月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6,510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7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10分之4,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6,510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準用 同法第385條第1項規定,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3月3日16時36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高雄市○○區○道00號0公里7 00公尺處時,因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而與原告所承保,由 訴外人吳瑞原所有、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 (下稱系爭車輛)發生碰撞,致系爭車輛車體受損(下稱系 爭交通事故),支出必要之維修費用新臺幣(下同)101,71 6元(含零件83,836元、工資10,080元、烤漆7,800元),原 告業依保險契約悉數賠付,自得代位吳瑞原對被告行使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為此,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第191條之2、第196條及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 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01,716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未提出書狀作何陳述及聲明。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受之損害;又不法毀損 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毀損所減少之價額,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及第196條分別定 有明文。次按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 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償金 額後,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但其所請求 之數額,以不逾賠償金額為限,保險法第53條第1項亦已明 文規定。又按汽車在同一車道行駛時,除擬超越前車外,後 車與前車之間應保持隨時可以煞停之距離,不得任意以迫近 或其他方式,迫使前車讓道,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第1 項定有明文。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系 爭車輛行車執照、估價單與統一發票、理賠申請書及國道公 路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初步分析研判表、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各1份為證(見本院卷第13至27頁),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國道公路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 研判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 一)、(二)、車損照片各1份及A3類道路交通事故調查紀 錄表2份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43至57頁),堪認原告主張 之事實為真實。被告駕車本應注意遵守上開交通安全規則, 竟仍疏未注意,貿然前行而與系爭車輛發生碰撞,足認被告 就系爭交通事故之發生應有過失,且被告之過失行為與系爭 車輛所受損害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被告應對系爭車輛所 有人即吳瑞原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復經原告依保險契 約理賠吳瑞原101,716元,是原告自得於其賠償金額範圍內 代位吳瑞原行使對被告之損害賠償請求權。  ㈢再按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 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例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 應予折舊(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議(一)意旨 可資參照)。依原告提出之估價單(見本院卷第19至第21頁 ),系爭車輛之修繕費用共101,716元,其中零件費用為83, 836元,烤漆等工資費用為17,880元【計算式:10,080+7,80 0=17,880】。則依上開說明,計算被告應負擔之賠償數額時 ,自應扣除零件折舊部分始屬合理。又系爭車輛係107年7月 出廠,有原告所提之系爭車輛行車執照附卷可查(見本院卷 第25頁),是迄至損害發生日即112年3月3日止,該車輛已 使用約4年8個月,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 資產折舊率表,【非運輸業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5 年,依平均法計算其折舊結果(即以固定資產成本減除殘價 後之餘額,按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規定之耐用年數平均分攤 ,計算折舊額),每年折舊率為5分之1,並參酌營利事業所 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採用定 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 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 月計」,則系爭車輛之零件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18 ,630元【計算方式:1.殘價=取得成本÷(耐用年數+1)即83,8 36÷(5+1)≒13,973(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2.折舊額 =(取 得成本-殘價)×1/(耐用年數)×(使用年數)即(83,836-13 ,973) ×1/5×(4+8/12)≒65,206(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3.扣除折舊後價值=(新品取得成本-折舊額)即83,836-65, 206=18,630】,再加計無庸折舊之前揭工資費用,是原告得 代位請求被告賠償之系爭車輛修復費用應為36,510元【計算 式:18,630+17,880=36,510】。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第 196條及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36,510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即113年10月7日起(見本院卷 第63頁之送達證書)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 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適用簡易程序所 為被告部分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 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 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張淨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許雅瑩

2025-02-26

CDEV-113-橋簡-1268-202502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