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春鈴

共找到 193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新感應磁釦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414號 原 告 王憶賢 被 告 河畔皇家大樓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陳棟樑 訴訟代理人 謝宏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新感應磁扣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伊為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街0號10樓之3房屋( 下稱系爭房屋)所有權人,即被告所管理之河畔皇家大樓( 下稱系爭大樓)之區分所有權人(下稱區權人),被告遲不 依本院100年度訴字第2739號判決將新門禁感應磁扣復磁, 將新感應磁扣及地下室鐵門之遙控器各1只交付予伊,且於1 02年把違法之電腦系統報廢,湮滅犯罪證據,更換新系統之 電腦系統,拒絕交付新感應磁扣予伊,致伊無法自由進出系 爭大樓,妨礙伊正當居住權利之使用。又民國103年11月30 日系爭大樓區權人會議已決議地下室每一汽車車位可無償換 發新遙控器1枚(只),被告故意不通知伊,致伊無法自由 進出居住使用系爭房屋。社區總幹事有通知住戶領取新磁扣 的義務,系爭大樓總共有129戶,總幹事只有通知128戶,唯 獨伊沒有被通知,100年6月份就已經有新磁扣了,伊到104 年民事訴訟(104年度訴更一字第17號)開庭中,王郁雲主 委親口跟伊說已換新磁扣伊才知道。爰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第7條第5款、憲法第10條規定及內政部營建署103年2月19日 營署建管處字第01030007631號等6個解釋函,請求被告將系 爭房屋之社區門禁電腦系統開磁,交付新感應磁扣及地下室 B1停車位鐵門新遙控器各1只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將系爭 房屋之社區門禁電腦系統開磁,並將專有之新感應磁扣1只 及地下室B1停車位鐵門之新遙控器1只交付原告。㈡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略以:被告社區從未禁止所有權人及住戶申請新磁 扣(即感應磁扣,以下統一稱「感應磁扣」),社區所有權 人或住戶只要向社區總幹事提出申請,經總幹事確認申請人 為社區所有權人或住戶,及支付磁扣相關工本費每只100元 後即能取得新感應磁扣,且總幹事曾2次告知原告只要支付 工本費即可申購新感應磁扣。被告同意當庭將已開磁之新感 應磁扣及新遙控器各1只交付原告,係無償提供,且提出之 錄影光碟可證明新感應磁扣、新遙控器是可以正常使用等語 。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如受不利 益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經查:  ㈠原告主張其為系爭房屋之所有權人(登記之權利範圍為2分之 1),於系爭大樓地下一樓有1停車位(編號56號)之事實, 業據其提出建物所有權狀影本為證(見113年度北司補字第3 463號卷【下稱補字卷】第27頁),並為被告所不爭執(見 本院卷第134、135頁),堪信屬實。又查系爭大樓第16屆區 權人大會第2次會議曾決議每車位無償換發新遙控器1只,有 原告提出之該次會議紀錄在卷可稽(見補字卷第41頁),被 告亦自承有此決議(見本院卷第268頁),堪信原告主張系 爭大樓區權人會議決議地下室每1汽車車位可無償換發新遙 控器1只亦屬實。  ㈡惟原告主張被告遲不依本院100年度訴字第2739號判決將系爭 房屋新門禁感應磁扣復磁,將系爭房屋專有之新感應磁扣及 地下室B1停車位鐵門之新遙控器各1只交付予她,致她無法 自由進出居住使用系爭房屋等情,則為被告所否認,被告並 為前揭答辯,且於本院2次言詞辯論期日當庭提出感應磁扣 、遙控器各1只欲交付原告(見本院卷第268、282頁)。而 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為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所明文規定,本件原告主張之前 揭事實既為被告所否認,其自應舉證證明之。然詳觀本院10 0年度訴字第2739號判決(見本院卷第115至127頁),並無 關於被告應將系爭房屋之新門禁感應磁扣復磁,將新感應磁 扣及地下室鐵門之遙控器各1只交付予原告之記載,且迄本 件言詞辯論終結時,原告均未提出其曾於何時向被告管理委 員會所屬何人員或社區總幹事請求交付感應磁扣、換發遙控 器而遭拒絕之證據,其復自陳「本件起訴後在簡易庭調解我 曾經向謝宏裕(按即系爭大樓之社區總幹事)表示我要申請 換發磁扣,在另外一件我提起的申請閱卷訴訟我也有向他提 出申請換發磁扣,他說可以」等語(見本院卷第136頁), 被告訴訟代理人謝宏裕即系爭大樓之社區總幹事亦陳稱「( 法官問:原告於113年4月1日【被告訴訟代理人到職日】至 今,是否曾向系爭大樓總幹事提出換發磁扣、新遙控器或申 請購買磁扣、新遙控器之情形?)都沒有」(見本院卷第136 頁),故無從認定被告有拒絕原告申購感應磁扣、換發地下 室鐵門之遙控器之情事。又被告既於本院2次言詞辯論期日 當庭提出感應磁扣及地下室鐵門之遙控器各1只欲交付原告 ,且表示無償(見本院卷第268頁),及提出錄影光碟欲證 明感應磁扣、新遙控器是可以正常使用,然均為原告所拒絕 ,原告雖表示「他這個是無效的磁扣」、「我要經過強制執 行才願意收遙控器跟磁扣」(見本院卷第268、282頁),然 其拒絕受領難認係屬正當理由,故認原告本件請求並無權利 保護之必要,不應准許。 四、承上所述,原告本件請求無權利保護之必要,其主張依公寓 大廈管理條例第7條第5款、憲法第10條規定及內政部營建署 103年2月19日營署建管處字第01030007631號等6個解釋函, 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屋之社區門禁電腦系統開磁,交付新感應 磁扣及地下室B1停車位鐵門新遙控器各1只,均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所為假執行之聲請亦失 所依據,應一併駁回之。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或防禦方法,經本院審酌   後,認均與本件之結論無涉,茲不再一一論述,併予敘明。 六、據上論斷,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林春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4-12-23

TPDV-113-訴-5414-2024122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3000號 原 告 徐有田 上列原告與被告鄭聿堤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移送前來(112年度附民字第7 3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36,64 0元或8,70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該條項所定附帶民事 訴訟之對象,除刑事被告外,固兼及於依民法負損害賠償責 任之人,惟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告所主張之共同加害人,必以 在刑事訴訟程序中經認定係共同侵權行為之人,始得謂為依 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否則對之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即難謂 為合法。次按附帶民事訴訟本質上與一般民事訴訟無異,刑 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但書、第3項乃規定於刑事訴訟諭知 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經原告聲請時,應將附帶民 事訴訟移送管轄法院之民事庭,原告則應繳納訴訟費用,即 係就原不符合同法第487條第1項所定要件之附帶民事訴訟, 為兼顧原告之程序利益、實體利益及紛爭一次解決之訴訟經 濟,允原告繳納裁判費後,由民事法院審理。再按附帶民事 訴訟由刑事庭移送民事庭以後,依刑事訴訟法第490條但書 規定,應適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辦理,則移送民事庭之附帶 民事訴訟,依法應繳納訴訟費用而未繳納者,依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審判長自應定期先命補正,其未遵 命補正者,則依同條項第6款以起訴不合程式而駁回之。 二、經查,原告係於本院刑事庭111年度原訴字第47號詐欺等案 件(下稱系爭刑案)之刑事訴訟程序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聲 明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告訴人(按即原告)如下:于宏偉 2,298,000元、劉秉豐500,000元、鄭聿堤800,000元,總計3 ,598,000元,並自本訴訟狀送達次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5%計算之利息」(見112年度附民735號卷第5頁),嗣於本 院刑事庭113年1月12日訊問時撤回對「被告于宏偉、劉秉豐 」之訴,惟未變更訴之聲明(見同附民卷第21頁訊問筆錄、 第23頁撤回附帶民事訴訟聲明狀)。而依本院112年度附民 字第735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所記載「本案起訴書(按 指系爭刑案起訴書)當事人欄中並未記載被告之姓名,且檢 察官於訴訟中已陳明:本案起訴書對各刑事被告起訴之範圍 ,限於起訴書附表中人頭帳戶欄、提領犯嫌欄載有該刑事被 告姓名之部分,而起訴書附表編號46所示被告之犯行部分不 在起訴範圍內等語(見原訴47卷二第79、92、113頁、卷五 第35頁)」,並認定原告對被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 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不符,依原告之聲請, 類推適用同法第503條第1項但書規定,將本件移送本院民事 庭,則依前揭規定及說明,為兼顧原告之程序及實體利益, 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因原告並 未變更其訴之聲明,故認本件訴訟標的金額仍為新臺幣(下 同)3,598,0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6,640元;惟倘原 告本件僅請求被告鄭聿堤給付800,000元,則應徵收第一審 裁判費8,7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如數補繳(得選擇繳納3 6,640元或8,700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 定。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林春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4-12-20

TPDV-113-補-3000-2024122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995號 聲 請 人 黃義和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如附表所示之證券,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545號民 事裁定公示催告,因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2月9 日屆滿,迄今無人申報權利,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與法相 符,應予准許。 二、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林春鈴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2-NX-00152162-8 1 144 002 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3-NX-00189308-3 1 28 003 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4-NX-00225232-4 1 17 004 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5-NX-00262725-0 1 18 005 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6-NX-00285169-5 1 10 006 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7-NX-00306089-2 1 10 007 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88-NX-00321285-8 1 11 本判決不得上訴。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4-12-19

TPDV-113-除-1995-2024121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620號 原 告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訴訟代理人 陳鈺玫 被 告 姜喻桁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6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773,306元,及其中新臺幣772,806元 自民國113年5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4.01%計算 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260,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773,306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 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關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當事人得以文書合意定 第一審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兩造已於 信用貸款契約書第15條約定,被告不履行該契約致涉訟時, 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11頁),故本院就本 件訴訟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1月24日以網路申辦方式向原告 辦理貸款,原告於翌日(25日)撥付新臺幣(下同)80萬元 至被告所指定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六家庄分行帳戶,兩造約 定借款期間為113年1月25日起至120年1月24日止,利息自借 款撥付日起第一個月按固定利率0.01%計息,自第二個月起 按原告指數型房貸基準利率加計週年利率12.29%計息,被告 應按月依年金法攤還本息,倘遲延還本或付息時,除仍按上 開利率計息外,原告得按逾期還款期數分別計收違約金,最 高連續收取3期,依序為300元、400元、500元。詎被告僅攤 還本息至113年5月24日止,所欠款項依約視為全部到期,尚 積欠773,306元(含借款本金772,806元、違約金500元)及 自113年5月25日以後之利息未為清償。為此,爰依消費借貸 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及 為供擔保假執行之聲請。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經查,原告就所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信用貸款契約書、客 戶放款交易明細表、臺幣放款利率查詢表等件為證(見本院 卷第9至19頁),互核相符,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從而,原 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 之借款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原告 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並無不合,爰酌定相 當擔保金額宣告之,併依職權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宣告被告 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四、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林春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4-12-19

TPDV-113-訴-6620-2024121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925號 聲 請 人 張振業(即張陳梅妹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如附表所示之證券,業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344號民 事裁定公示催告,因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1月2 2日屆滿,迄今無人申報權利,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與法 相符,應予准許。 二、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林春鈴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中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85NX0037481-6 1 350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4-12-19

TPDV-113-除-1925-2024121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106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兼送達代收人 徐子傑 訴訟代理人 張華軒 被 告 王菀柔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6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3萬9,915元,及自民國94年5月12日 起至民國104年8月31日止,按年息18.25%計算之利息;自民 國104年9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20萬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關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當事人得以文書合意定 第一審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查兩造已於 借據約定書第11條約定,就該契約所載之法律關係涉訟時, 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17頁),故本院 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 二、被告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92年3月6日向原告申辦現金卡(貸款 ),並簽訂現金卡申請書暨約定書,約定借款最高限額為新 臺幣(下同)50萬元(雙方同意日後原告得視債務人信用狀 況隨時調整額度),並約定自同日起循環動用借款額度,利 息固定以週年利率18.25%計算(104年9月1日以後之利息, 因銀行法第47條之1規定之施行改按週年利率15%計算),得 循環動用,且需按月攤還本息,如有遲延應給付遲延利息。 詎被告於94年5月11日後未依約清償,尚欠本金13萬9,915元 及利息未清償。為此,爰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 訟,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及聲請供擔保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經查,原告就所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信金卡申請書及 借據約定書、放款帳戶還款交易明細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 15至25頁),互核相符,且被告經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 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 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視同對原告主張之前 述事實為自認,是堪認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從而,原告 依消費借貸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 之借款本金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已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准予假執行,於法核無不合 ,茲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第390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林春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4-12-19

TPDV-113-訴-6106-2024121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379號 抗 告 人 陳志如 相 對 人 環杰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鎮瑀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再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0 月23日本院113年度抗字第379號裁定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程序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非訟事件法第46條規定,再抗告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 民事訴訟法關於抗告程序之規定。而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 之1第2項規定,關於第486條第4項之再為抗告,準用第3編 第2章第三審程序之規定。是同法第466條之1規定:「對於 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但上訴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人之配 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法人、 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院 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第1項但書及第2項 情形,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上訴人未依第1項、 第2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2項委任,法院認為不 適當者,第二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 466條之2為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之 。」,對於非訟事件之再抗告程序自應準用。 二、經查,本件再抗告人提起再抗告,未依法繳納再抗告裁判費 ,亦未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非訟代理人,經 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6日裁定命再抗告人應於裁定送達翌 日起5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同年12月3日送達再抗告人,有 本院送達證書及警局寄存文件登記簿影本在卷可稽,惟再抗 告人逾期迄未補正,依前所述,其再抗告自非合法,應予駁 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石珉千                   法 官 林春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4-12-18

TPDV-113-抗-379-20241218-3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1047號 原 告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兼送達代收人 林詩慧 被 告 元滋品牌股份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 人 林美君 被 告 劉明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5日所為 之判決,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附表中編號2「違約金計算」欄關於「自113年 3月30日起」之記載,應更正為「自113年4月30日起」。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林春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4-12-17

TPDV-113-重訴-1047-20241217-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6832號 反訴原告即 被 告 微風置地股份有限公司南山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瑞姸 訴訟代理人 洪堯欽律師 劉健右律師 黃郁茹律師 上列反訴原告與反訴被告即原告睿軒松仁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返 還不當得利等事件,反訴原告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向本院提起 反訴,並未依法繳納裁判費。查,反訴原告請求反訴被告給付其 新臺幣(下同)1,074,389元及法定遲延利息,本件訴訟標的金 額即為1,074,389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11,69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裁定命反訴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 繳納,即依法駁回其反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林春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4-12-13

TPDV-113-訴-6832-20241213-1

簡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612號 上 訴 人 于淑梅 被 上訴人 鄧小珍 訴訟代理人 洪妤瑄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2年10月31 日本院新店簡易庭112年度店簡字第957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並為訴之追加,本院於113年11月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   主 文 上訴及追加之訴均駁回。 第二審及追加之訴之訴訟費用均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但   第255條第1項第2款至第6款之情形即不在此限,且此於簡易   事件第二審訴訟程序亦有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46條第1項及   第436條之1第3項定有明文。次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   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 ,不在此限,為同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所明定。查本件上 訴人於原審擴張聲明請求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10,000元 (訴訟標的金額已逾500,000元),因被上訴人於原審到庭 未抗辯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依法即視為兩造已有適用簡易 程序之合意(參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3、4項規定),經原 審簡易判決,上訴人提起上訴後,為下述變更、追加:   ㈠上訴人以民國110年6月至12月間系爭房屋(詳下述)樓梯間電燈損壞,被上訴人未修繕,導致其差點摔跤為由,原請求被上訴人賠償精神慰撫金新臺幣(下同)10,000元(即原審判決原告主張事實㈢),變更請求賠償精神慰撫金600元。   ㈡上訴人以系爭房屋B3室承租人徐錫宏(下稱徐錫宏)於110 年至112年間霸佔系爭房屋樓梯間晾個人衣物不收,致上 訴人及其他承租人無法晾衣服,原請求被上訴人賠償精神 慰撫金90,000元部分(即原審判決原告主張事實㈣),變 更請求賠償精神慰撫金180,000元。   ㈢上訴人以系爭房屋B9室承租人陳鳳儀(下稱陳鳳儀)霸佔 公共曬衣間4個月,被上訴人縱容,原請求賠償精神慰撫 金15,000元(即原審判決原告主張事實㈤),變更為陳鳳 儀霸佔公共曬衣間2個月,被上訴人縱容之,請求被上訴 人賠償精神慰撫金5,000元。   ㈣上訴人於原審主張被上訴人自106年6月起至112年8月止詐 欺電費6年,自填偽造臺電電費收據6年(即原審判決原告 主張事實㈨),請求詐欺電費6年的精神慰撫金55,000元( 見原審卷第155頁),上訴後請求被上訴人賠償6年來詐欺 的電費80,000元。   核上訴人所為上開變更、追加,僅係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 項之聲明,合於前揭規定,應予准許(上訴人所為其他追加 之訴部分,另以裁定駁回)。 貳、實體方面: 一、上訴人主張:伊自106年6月25日起向被上訴人承租門牌號碼 臺北市○○區○○街00巷0號房屋地下室(簡稱系爭房屋)B5室 (下稱B5室),因陸續發生下列侵害伊權利之情事,爰依民 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項後段、第2項)、第195條規 定,請求被上訴人為下列賠償,共計511,900元:  ㈠B5室漏水嚴重,被上訴人故意不僱工修繕,影響伊租屋權利,請求精神慰撫金127,500元、修繕費用48,000元。  ㈡B5室的浴室水龍頭於110年8月發生故障,被上訴人不修繕, 伊自行僱工修繕而支出800元,請求被上訴人給付800元。  ㈢系爭房屋之樓梯間電燈於110年6月至12月間損壞,被上訴人 不修繕,導致伊差點摔跤,請求精神慰撫金600元。  ㈣徐錫宏於110年至112年間霸佔系爭房屋內洗衣機右邊的公共 樓梯晾個人衣物不收,霸佔大門旁的磁磚欄杆上的架子掛衣 ,致伊及其他承租人無法晾衣服,被上訴人知情卻不聞不問 ,誆稱徐錫宏衣物未乾,請求精神慰撫金180,000元(每月25 00元×兩個地方×3年×12)。  ㈤陳鳳儀霸佔公共曬衣間2個月,被上訴人縱容陳鳳儀為之,請 求精神慰撫金5,000元。  ㈥被上訴人未經伊同意,於112年6月25日脅迫、強逼伊簽訂租 賃契約,硬要求伊每個月要交水費250元,且恐嚇伊說要租 就租,不租就搬,請求精神慰撫金10,000元。  ㈦陳鳳儀將廢棄物放在公共樓梯旁,滋生蟑螂髒亂長達2年,被 上訴人縱容陳鳳儀為之,伊有向臺北市政府建管處檢舉,主 管有來現場查看,請求精神慰撫金60,000元(2500元×24個 月)。  ㈧伊於106年6月25日搬進B5室,7月要交電費,伊交了將近2千 元,有跟房東反映很貴,伊要求把台電的收據貼在公佈欄上 ,但被上訴人6年來都不貼台電電費收據於公佈欄上,其自 填偽造、設計台電電費收據報表,其填的公共度數、室內度 數都和台電電價相差1萬元,請求6年來詐欺的電費80,000元 。 二、被上訴人則以:上訴人雖有打電話給伊告知B5室有漏水,但 伊過去要看的時候,上訴人不給伊進去,後伊站在門口,叫 上訴人指給伊看,看到報紙濕濕的,後來伊請上訴人到樓上 看,伊有去買一大桶防水(漆)刷一刷,伊有幫上訴人處理 ,全部都刷。伊沒有聽到上訴人說水龍頭故障的事情,她沒 給伊知道,伊為什麼要付錢,且時間很久了,沒有收據,伊 當時給她都是新的東西,上訴人也住了六年了。上訴人說樓 梯間電燈壞掉,伊有請水電來修理。伊有在樓梯拉線讓租客 曬衣服,徐錫宏曬衣服的地方並沒有影響上訴人走路。沒有 上訴人所稱陳鳳儀霸佔公共曬衣間2個月的事。以前都是伊 幫租客繳水費1,000至2,500多元,伊是跟他們說租約到期了 ,後面的水費要讓她們每個月繳250元,但上訴人不同意, 伊也沒跟她收。因為那邊樓梯很寬,陳鳳儀曾打電話給伊, 說要將寶特瓶放在樓梯底下,(今天)晚上就拿去丟,伊說 好,上訴人就去跟陳鳳儀吵架,伊原先不知道他們吵架,上 訴人告到臺北市政府那裏,他們吵架為什麼要告伊,且陳鳳 儀放那邊也沒影響到上訴人。上訴人的房間是獨立的電表, 公共區域有另外一個獨立的電表,每個房間都是使用電的熱 水器,所以電費會比較高,伊是將每個房客的電費算好後才 去向房客收電費,並沒有詐欺上訴人電費。是上訴人有拖欠 租金,伊向上訴人催收租金,上訴人罵伊「你眼睛瞎囉,你 去死」,伊沒有說什麼,就說「那你不要住了」,且租約已 到期,伊已對上訴人起訴請求她搬家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之訴,上訴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並 為訴之變更,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 511,9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5%計算之利息。被上訴人則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按侵權行為,即不法 侵害他人權利之行為,屬於所謂違法行為之一種,債務不履 行為債務人侵害債權之行為,性質上雖亦屬侵權行為,但法 律另有關於債務不履行之規定,故關於侵權行為之規定,於 債務不履行不適用之,此有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877 號判決意旨參照。再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 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 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 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 限。」,分別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項後段、第2項 所明文定,係屬不同之請求權基礎,上訴人自應就各請求權 基礎之事實負舉證責任;然上訴人並未具體指明被上訴人違 反何種保護他人之法律,及舉證證明被上訴人有該違反保護 他人法律之行為,其依民法第184條第2項規定請求上述8項 賠償,顯屬無據。次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 、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 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 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前項請求權,不得讓與或繼承。但以金額賠償之請求權 已依契約承諾,或已起訴者,不在此限。」、「前二項規定 ,於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 益而情節重大者,準用之。」則分別為民法第195條第1至3 項所明文規定,上訴人雖主張依民法第195條規定為請求, 惟本件並無該法條第2、3項規定之情形,上訴人依此2項規 定請求部分,亦均屬無據,不應准許,均先予敘明。  ㈡上訴人雖以B5室漏水嚴重,浴室水龍頭於110年8月發生故障 ,系爭房屋之樓梯間電燈於110年6月至12月間損壞,被上訴 人故意不僱工修繕,影響其租屋權利為由,請求被上訴人賠 償精神慰撫金127,500元、修繕費用48,000元、800元、精神 慰撫金600元(即上訴人主張之㈠㈡㈢)云云,惟被上訴人已否 認之,上訴人提出之證據復無法證明確有漏水嚴重、浴室水 龍頭故障之情事,且兩造於上訴人主張之期間既存有租賃契 約關係,縱有上述之情形,亦僅屬被上訴人應否負債務不履 行責任,上訴人依侵權行為之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損害, 實難認為有據。況查上訴人已自承其未實際修繕B5房間漏水 (見本院卷第254頁),其請求修繕費用48,000元,顯屬無 據;又縱B5室有漏水、系爭房屋之樓梯間電燈有損壞而未修 之情形,致上訴人居住不便、感覺不舒服甚或差點摔跤,然 上訴人既未舉證證明其身體、健康受有何損害,亦未證明其 受有何民法第195條第1項所列其他人格法益遭侵害之情事, 復未證明被上訴人有何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行為,則其依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後段、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 上訴人賠償精神慰撫金,均難認為有據。從而,堪認上訴人 此3部分請求均無理由。  ㈢上訴人雖以徐錫宏霸佔公共樓梯晾個人衣物不收、霸佔欄杆 架子掛衣,致其及其他承租人無法晾衣服,被上訴人知情卻 不聞不問,誆稱徐錫宏衣物未乾,及被上訴人縱容陳鳳儀霸 佔公共曬衣間2個月,將廢棄物放在公共樓梯旁,滋生蟑螂 髒亂長達2年為由,請求被上訴人賠償精神慰撫金180,000元 、5,000元、60,000元(即上訴人主張之㈣㈤㈦)云云,惟被上 訴人否認之,並以前揭情詞為答辯。而查,上訴人並未舉證 證明其主張為真實,且縱認徐錫宏、陳鳳儀有上揭情形,亦 屬其2人之個人行為,要與被上訴人無涉,況上訴人主張陳 鳳儀將廢棄物放在公共樓梯旁,滋生蟑螂髒亂,被上訴人未 予處理等情縱然屬實,亦僅屬被上訴人應否負債務不履行責 任之問題,難認被上訴人有何不法或故意背於善良風俗之侵 權行為,上訴人亦未舉證證明其身體、健康或其他人格法益 有受損害(侵害)之情事,是其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後段、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精神慰撫金, 亦難認為有據。  ㈣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未經伊同意,脅迫、強逼其簽訂租賃契 約,要求其每個月要交水費250元,且恐嚇伊說要租就租, 不租就搬等情,固提出經兩造簽名蓋章之房屋租賃契約書1 份為證(見原審卷第39至54頁),惟被上訴人已否認有何脅 迫、強逼之行為,而上訴人並未舉證證明被上訴人確有其指 述之脅迫、強逼簽訂租賃契約之行為,且出租人要求承租人 簽訂書面契約乃其權利,縱被上訴人並未事先詢問過其意願 而要求簽訂書面房屋租賃契約書,亦難認係不法侵權行為, 更非係故意背於善良風俗之侵權行為,更難認因而侵害上訴 人之身體、健康或其他人格法益,上訴人依民法第184條第1 項、第195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精神慰撫金,顯 屬無據。  ㈤上訴人雖一再主張被上訴人這6年來都不貼台電電費收據於公 佈欄上,被上訴人自填偽造、設計台電電費收據報表,6年 來詐欺其電費80,000元云云,惟被上訴人已否認之,並辯稱 :私錶是指每個房間各自使用的電錶,客廳還有另外一個錶 ,這個錶的電也提供給其他公共空間的用電,也提供熱水器 、熱開飲機、洗衣機使用電力,出租的地下室總共向台電公 司申請一個電錶等語(見本院卷第377頁)。而查上訴人於 原審即已提出被上訴人製作之電費分擔表、台灣電力公司11 2年01月繳費通知書(見原審卷第177、187、188頁),並於 112年12月15日上訴狀檢附台灣電力公司112年9月、11月繳 費通知書、電費分擔表(見本院卷第73至79頁),則其稱被 上訴人不貼台電電費收據於公佈欄上一節是否屬實,即非無 疑!又上訴人亦自承「(問:地下室總共有幾個電錶,你是 否清楚?)有九個電錶,其中八個是每個房間的,另一個是 公共空間的電錶或台電全部的總錶…公共設施只有一台洗衣 機,一台飲水機,還有一個儲備熱水的電能熱水器( 插電) ,還有一支24小時照明電燈跟一個公共樓梯的感應式電燈」 等語(見本院卷第378頁),則被上訴人為向系爭房屋租客 收取電費而製作電費分擔表,有將電費分擔表及繳費通知書 張貼於公佈欄,應屬可信。再被上訴人已提出其製作107年1 月至112年7月各期電費之電費分擔表(見本院卷第153至219 頁),經核對本院依職權向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南區 營業處函詢所得之系爭房屋自106年5月至112年11月之用電 資料(該營業處113年4月25日北南字第1131500833號函見本 院卷第403頁、用電資料表則見第405頁),被上訴人製作之 電費分擔表上「實付金額」合計之金額與用電資料表之金額 相符,堪認被上訴人每期向系爭房屋租客收取之電費總金額 並無高出台電公司繳費通知單之電費金額,並無上訴人所稱 「公共度數、室內度數都和台電電價相差1萬元」之情形, 此外,上訴人並未提出其他積極證據證明被上訴人有何詐欺 電費之情事,自無從認定被上訴人有詐欺上訴人電費之情形 ,亦難認上訴人受有何損害,其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後段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80,000元,顯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後段、第2 項)、第195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511,900元均無理由 ,應予駁回。原審為上訴人敗訴判決,並無不合。上訴意旨 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上 訴人前開追加之訴亦無理由,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上訴人之上訴及追加之訴均為無理由,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瑋桓                   法 官 石珉千                   法 官 林春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4-12-11

TPDV-112-簡上-612-2024121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