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90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713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受安置中) 甲161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受安置中)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甲713F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自民國114年2月18日起延長安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一)受安置人甲713及甲161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 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童及少年 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二)本案法定代理人涉案羈押中,受安置人甲713及甲161於民國 112年3月由法定代理人之女友及甲713C代為照顧,本中心於 112年5月8日接獲兒少保護事件通報後立即啟動調查。受安 置人甲161邇來出現不明瘀傷,並於受傷後向學校連續請假3 日,聲請人經與法定代理人之女友約訪後,其旋即表示當下 欲將受安置人甲713及甲161帶至北部後無法取得聯繋,疑有 規避或阻礙調查行為,且針對受安置人甲713及甲161臉部與 軀幹傷勢無法提出合理解釋,評估受安置人甲713及甲161返 家後主要照顧者無法保障安全。 (三)112年5月14日受安置人甲713及甲161返回學校就讀後,經校 訪確認受安置人甲l61右臉大面積外傷、腰間及軀幹輕微瘀 傷。受安置人甲713則雙眼皮、軀幹等輕微瘀傷及左臀大面 積瘀傷。經訪法定代理人之女友對於受安置人甲713、甲161 傷勢解釋為過敏所致、其他瘀傷不詳原因造成,無法提出合 理解釋,甲713C 則坦言於受安置人甲713及甲161不遵守規 矩時,曾以鋁棒、紙捲及拖鞋毆打其頭部及軀幹。於適當處 所並通知其法定代理人評估受安置人甲713及甲161處於不利 教養環境,而甲713F與甲713M皆因毒品案件分別於臺灣與泰 國羈押與服刑中,目前與案親屬聯繫皆表示無法負擔受安置 人甲713及甲161之照顧。 (四)综上所述,聲請人評估甲713F及甲713M身陷囹圄,無法行使 照顧之責,替代照顧者親職功能不彰,且案親屬皆表示無能 力負擔兒少之管教責任,故聲請人認以延長安置為宜,為維 護兒少身心發展權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57條之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甲713及甲161延長安 置三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 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57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臺中市兒童 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戶政全戶資料查詢作業、 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姓名對照表、本院113年 度護字第588號民事裁定為證,自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受 安置人目前尚無自我保護能力,然依目前狀況,受安置之原 因尚未消滅,為維護受安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聲 請人聲請延長安置受安置人,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斐琪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如玲

2025-02-14

TCDV-114-護-90-2025021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撤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92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乙○○ 受安置人 甲055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甲863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前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甲055F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甲055M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撤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受安置人甲055、甲863應撤銷安置。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055、甲863為未滿6歲之兒童(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 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 照表) ,甲055於111年3月18日晚間發燒,甲863亦有受傳染 之虞,惟其二人之法定代理人甲055F、甲055M於翌日下午7 時前皆未帶甲055、甲863就醫,且甲055F向聲請人表示確實 曾向孩子的舅舅說過孩子就燒死的話語,法定代理人未積極 處理醫療問題,罔顧甲055、甲863之健康問題。因甲055F、 甲055M無法針對甲055、甲863提山妥適照顧計劃與維護人身 安全,亦未提出改善之因應對策,故聲請人於111年3月19日 對甲055、甲863緊急安置,並經法院以113年護字第682號等 裁定多次延長安置。因自112年1月起漸進式返家觀察法定代 理人甲055F、甲055在因應壓力事件,能主動尋求正式資源 協助,與社工討論適當的處理方法,評估其因應壓力能力有 提升。在親職功能評估方面,於漸進式返家期間,法定代理 人皆能透過親職教育的學習建議,運用技巧於日常生活中, 主動察覺受安置人的返家情緒及關心適應狀況,並主動與社 工討論並調整照顧方式與教育觀念,評估法定代理人親職功 能確有提升,受安置人適宜返家。是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82 號安置裁定,有前述情事變更,基於兒少最佳利益,爰依兒 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之規定,聲請准予 裁定安置人撤銷安置,並將受安置人甲055、甲863交付予法 定代理人甲05F、甲055M。 二、按安置期間因情事變更或無依原裁定繼續安置之必要者,直 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父母、原監護人、受安置兒童及 少年得向法院聲請變更或撤銷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 障法第59條第3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家庭處遇建議表 、姓名對照表、戶籍資料、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82號裁定為 證,足認受安置人之法定代理人現能提供受安置人保護照顧 ,故已無再予繼續安置之必要,則聲請人聲請撤銷安置,核 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又撤銷受安置人之安置後,聲請 人依法即應將受安置人交付其法定代理人保護教養,附予敘 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 家 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需附 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5-02-13

TCDV-114-護-92-202502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91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910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甲910M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910自民國114年2月19日起延長安置參個月 。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910係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及 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童 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 受安置人甲910於112年8月15日因在馬路上亂跑,遭受法定 代理人過當管教,造成腿部大面積瘀青,於同月16日緊急安 置。其後為維護受安置人甲910之身心健康及安全,評估甲9 10M未能提供甲910合適成長環境,故經法院裁定繼續安置、 延長安置,最近一次係113年度護字第616號裁定延長安置三 個月。現因法定代理人甲910M不願配合親職教育執行,於處 遇服務期間觀察甲910M照顧兒少意願低落,且照顧負荷有限 ,無法有具體照顧兒少之安排,評估甲910M教養知能及母職 意識差。基於兒童安全保護與維護最佳利益,為持續提昇法 定代理人親職功能,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 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甲910延長安置三個 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 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57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臺中市兒童 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姓名對照表、全戶戶籍資 料查詢、甲910表達同意接受安置之意願書及本院113年度護 字第616號民事裁定為證,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 年紀尚幼,尚無自我保護能力,目前法定代理人尚未能提供 受安置人適當之養育及照顧。故為提供受安置人安全生活環 境及妥適之照顧,應延長安置受安置人,妥予保護。依前揭 法條規定,聲請人上開延長安置之聲請,於法核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需附繕本),向本院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 千五百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5-02-13

TCDV-114-護-91-202502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89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238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法定代理人 甲238M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238自民國114年2月21日起,延長安置三個 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238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 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 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受安置人和其法定代理人甲238M、案繼父同住期間,曾 多次在住家房間內遭案繼父猥褻侵害,然甲238M卻無法提供 有效保護協助,為維護受安置人安全,聲請人於民國110年5 月18日緊急安置受安置人,並經本院以110年度護字第232號 、110年度護字第352、525號、111年度護字第71、239、576 號裁定、112年度護字第89、250、409、590號、113年度護 字第100、260、440、607號准予繼續及延長安置。延長安置 期間,評估甲238M之新住所不利於受安置人返家生活,為確 保受安置人結束安置返家生活之安全性,爰依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延長安置3 個月等語。 二、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有臺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 庭處遇建議表、全戶戶籍資料、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07號裁 定可佐。本院審酌甲238M之家庭親職能力仍有待評估、觀察 ,及甲238M目前居所不適宜受安置人返家生活;復酌以受安 置人亦同意安置,有受安置人表達意願書可佐,為提供受安 置人較為安全、關愛之生活教養環境,自應延長安置受安置 人,妥予保護。從而,依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所為之上開 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佩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淑慧 附錄相關法條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 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或為其 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直 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 置: 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 三、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 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 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 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 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 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 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 月。 繼續安置之聲請,得以電訊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為之。

2025-02-12

TCDV-114-護-89-20250212-1

家親聲抗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抗字第139號 抗 告 人 甲○○ 相 對 人 丙○○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間聲請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8月12日本院113年度家親聲字第246號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第二審合議庭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事件經本院審酌全案卷證,認原審裁定之結果,經核於法 要無不合,應予維持,並引用原裁定記載之事實及理由。 二、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名下無財產且近年均無收入,有其財 產所得資料可證,現僅依靠中低老人生活津貼每月新台幣( 下同)8329元生活,明顯低於臺中市地區平均每人每月消費 支出、低收入戶之認定標準,抗告人對於相對人之扶養義務 係生活保持義務,不能倒果為因,以相對人領有中低老人生 活津貼,認其請求扶養之權利未發生,相對人確有不能維持 生活之情事,此外,本院另案就名下無財產、無收入並領有 中低老人生活津貼之情形,亦認有受扶養必要,爰依法提起 抗告等語。並聲明:原裁定廢棄。上廢棄部分,抗告人甲○○ 、乙○○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應予免除或減輕。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民法第1117條第1項規定,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 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而同條第2項僅規定,前項無謀生 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並非規定前項 不能維持生活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亦不適用之。是 直系血親尊親屬,如能以自己財產維持生活者,自無受扶 養之權利。且所謂不能維持生活,係指不能以自己之財產 及勞力所得以維持自己之生活而言。本件抗告人以前詞提 起抗告,雖提出臺中市政府社會局網站資料、臺中市政府 公告、本院另案民事裁定為證。然查,相對人於原審到庭 陳明:伊領有老人津貼每月8329元、營建署房屋補助5600 元及國民年金,且會做資源回收有收入,並會去廟會幫忙 做一些事情,伊身體還好,伊沒有要抗告人扶養等語。抗 告人甲○○於本院訊問時亦直陳:伊不清楚相對人目前工作 收入情形。相對人目前可以維持生活等語,堪認相對人目 前仍得以自己之財產維持生活,依法自無受扶養之權利, 抗告人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既尚未發生,則抗告人請求免 除或減輕扶養義務,難認有保護必要,原審駁回抗告人之 請求,於法並無不合。至抗告人所舉之本院另案裁定係認 定另案受扶養人無勞力所得,與本件情形不同,自不得比 附援引,附此說明。 (二)基上,原審駁回抗告人之請求,於法並無不合。抗告意旨指 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改判,即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46條,民事訴訟法第49 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黃家慧                  法 官 廖弼妍                  法 官 江奇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提起再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僅得以「適用法規顯 有錯誤」為理由,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按他造人數附具繕本 ),及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並需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 格之關係人為代理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黃鈺卉

2025-02-12

TCDV-113-家親聲抗-139-20250212-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85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290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甲290GM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甲290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起,延長 安置參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290(真實姓名年籍詳卷)為未 成年人,現由其外祖母甲290GM行使監護事宜及提供養育照 顧。受安置人於民國110年間因遭甲290GM多次不當管教,經 聲請人開案處遇迄今,惟甲290GM於處遇期間,多將受安置 人應改善之問題全部歸咎於受安置人,且對受安置人之教養 長期使用恐嚇言語,未能理解受安置人身心特質及發展限制 ,困難回應受安置人之發展需求,並提供合宜教養方式,亦 無法意識自身情緒用語對受安置人之身心影響,面對聲請人 社工亦不掩飾對受安置人之指責,是受安置人長時間遭貶抑 及照顧疏忽,處於發展不利處境。聲請人因而於113年5月21 日下午2時許,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之規 定,緊急安置受安置人於適當處所,並經本院裁定繼續安置 及延長安置迄今。現甲290GM雖可配合社工安排與受安置人 進行親子會面,會面期間責怪受安置人之情況亦已減少許多 ,且已完成親職教育,惟親職能力仍有待提升;此外,甲29 0GM擬與新交往對象同居並照顧受安置人,惟居住地點、經 濟負擔、親密關係穩定性等均有待評估確認,是為維護受安 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提供其必要之保護與照顧, 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之規定,聲 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自114年2月24日起延長安置3個月等 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臺 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姓名對照表、戶 籍資料、表達意願書、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27號裁定等件為 證,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甲290GM親職能力仍待提升,未 來可提供受安置人之照護教養環境亦無法確定,為維護受安 置人之最佳利益,應延長安置受安置人,妥予保護。依前揭 法條規定,聲請人上開延長安置之聲請,於法核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蔡家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張詠昕

2025-02-12

TCDV-114-護-85-20250212-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86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乙○○ 受安置人 甲046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甲046M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甲046F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甲046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二月十六日起,延長安 置參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046(真實姓名年籍詳卷)為未 滿12歲之兒童,其法定代理人甲046M、甲046F(真實姓名年 籍均詳卷)長期將受安置人交由無血緣關係、亦無委託、照 顧契約之彭家夫婦照顧,而彭家夫婦自民國113年4月起,即 多次向法定代理人2人表示渠等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無法照 顧受安置人等情,惟法定代理人2人態度消極、迴避,長期 忽視受安置人之幼兒需求及身心發展。聲請人因而於113年8 月13日,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之規定,緊 急安置受安置人於適當處所,並經本院裁定繼續安置及延長 安置至今。現法定代理人甲046F已入監執行,甲046M則無意 願照顧受安置人,並具體表達出養意願,是安置原因仍未消 滅,為維護受安置人身心發展及最佳利益,爰依兒童及少年 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之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 安置人自114年2月16日起延長安置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臺 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姓名對照表、戶 籍資料、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11號裁定等件為證,堪信為真 實。本院審酌甲046F對受安置人現狀不聞不問,且已入監執 行,甲046M亦與受安置人親子關係疏離,且渠等對於受安置 人之照顧計畫,未提出任何具體安排,為維護受安置人之最 佳利益,應延長安置受安置人,妥予保護。依前揭法條規定 ,聲請人上開延長安置之聲請,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蔡家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張詠昕

2025-02-12

TCDV-114-護-86-20250212-1

家親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017號 聲 請 人 乙○○ 甲○○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丙○○間請求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具狀補正相對人之程序能力, 或法定代理人或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之相關證明。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有程序能力,家事事件法第14 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程序能力,係指「當事人得有效 自為或自受訴訟或非訟程序行為之資格。依實體法規定享有 完全之行為能力人,即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其意思能 力應足可辨識利害得失,行使程序上之權利(參家事事件法 第14條第1項立法理由)。」又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 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97條定有明 文。又民事訴訟法有關當事人能力、訴訟能力及共同訴訟之 規定,於非訟事件關係人準用之;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代理 人及輔佐人之規定,於非訟事件之非訟代理人及輔佐人準用 之,非訟事件法第11條、第12條亦有明文。再原告或被告無 訴訟能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復為民 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4款所明定;非訟事件之聲請,不 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 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非訟事件法第30條之 1亦有明定。 二、經查,聲請人聲請免除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惟相對人已由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安置於明德醫院附設精神護理之家,且相 對人領有精障重度身障證明,其對外界事物理解能力不佳, 經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評估無能力自主陳述進行訊問或調解等 情,有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之113年11月15日中市社家防字第1 130161641號函在卷為憑,堪認相對人已難以為意思表示或 受意思表示,而不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因此欠缺參與 本事件之程序能力。爰依首揭說明,命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 後7日內,補正相對人有程序能力(例如相對人已回復其認 知能力之相關證明書)或其法定代理人,或提出已為相對人 向法院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之相關證明。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其聲請。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廖弼妍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育蘋

2025-02-12

TCDV-113-家親聲-1017-20250212-1

家親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261號 聲 請 人 乙○○ 代 理 人 鄭志明律師 相 對 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減輕至十分之一。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與丙○○所生之子,惟於聲請 人出生後,相對人與丙○○感情不睦,各有工作,相對人雖從 事裝潢工作,然財務狀況不佳,亦未善盡照顧家庭之責,故 聲請人自幼即與外祖父母同住於南投縣,由外祖父、舅舅照 顧至國小六年級;嗣聲請人為接受更好教育環境,遷籍至相 對人所在臺中市之住處以就讀國中,於國中畢業後,即離家 就讀高職且半工半讀,迄至成年為止。聲請人實際並未受相 對人扶養照顧,亦無聯絡,聲請人係依賴母親、外祖父母照 顧長大,相對人顯無正當理由對聲請人未盡扶養義務,且情 節重大。現因臺中市政府社會局突向聲請人請求相對人之安 置費用,聲請人與已失蹤之兄古○○均未予理會,亦未參與協 調,致遭強制執行,惟核上情兼酌聲請人之經濟狀況,可知 顯失公平,為此依民法第1118條之1規定,請求免除聲請人 對於相對人之扶養義務等語。並聲明:聲請人對於相對人之 扶養義務應予免除。   二、相對人之答辯略以:同意免除聲請人之扶養義務,相對人有 錢吃飯等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 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受扶養權利 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 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民法第1114條第1款 、第1115條第3項、第1117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受扶養 權利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 公平,負扶養義務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1.對負扶 養義務者、其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 身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2.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 由未盡扶養義務。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前項各款 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法院得免除其扶養義務,民法第 1118條之1第1項、第2項亦有明定。核其立法理由係民法扶 養義務乃發生於有扶養必要及有扶養能力之一定親屬之間, 父母對子女之扶養請求權與未成年子女對父母之扶養請求權 各自獨立(最高法院92年度第5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 ),父母請求子女扶養,非以其曾扶養子女為前提。然在以 個人主義、自己責任為原則之近代民法中,徵諸社會實例, 受扶養權利者對於負扶養義務者本人、配偶或直系血親曾故 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1款所定 身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或對於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 理由未盡扶養義務之情形,例如實務上對於負扶養義務者施 加毆打,或無正當理由惡意不予扶養者,即以身體或精神上 之痛苦加諸於負扶養義務者而言均屬適例(最高法院74年台 上字第1870號判決先例意旨參照),此際仍由渠等負完全扶 養義務,有違事理之衡平,爰增列第1項,此種情形宜賦予 法院衡酌扶養本質,兼顧受扶養權利者及負扶養義務者之權 益,依個案彈性調整減輕扶養義務。至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 養義務者有第1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例如故意 致扶養義務者於死而未遂或重傷、強制性交或猥褻、妨害幼 童發育等,法律仍令其負扶養義務,顯強人所難,爰增列第 2項,明定法院得完全免除其扶養義務。可知增訂之民法第1 118條之1規定於99年1月29日施行後,扶養義務從「絕對義 務」改為「相對義務」,賦予法院得斟酌扶養本質,兼顧受 扶養權利者及負扶養義務者之權益,依個案彈性調整減輕或 免除扶養義務。 ㈡、經查,相對人為00年0月00日生,現年75歲,聲請人為相對人 之成年子女,及相對人因年老體衰,現安置於彰化縣○○鄉○○ 路0段000巷00號私立○○老人養護中心等情,有戶籍謄本、臺 中市政府社會局113年3月4日中市社家防字第1130028708號 函等件附卷可稽,並為兩造所不爭執,是上情首堪認定。又 本院依職權調取相對人之所得財產資料顯示,相對人於111 年度至112年度之所得總額均為0元,名下雖有土地10筆,然 持分比率低,財產總額僅350,534元,此有稅務T-Road資訊 連結作業查詢結果所得、財產表在卷可參,足認相對人並無 收入,亦無有價值之財產,堪認相對人顯有不能以自己之財 產及勞力所得維持生活之情,有受扶養之權利。揆諸前揭規 定,聲請人既為相對人已成年之子女,則依民法第1114條第 1款、第1117條規定,聲請人對於不能維持生活之相對人即 負有扶養義務。   ㈢、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未給予聲請人經濟或生活上照顧,並無正 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等語,而證人即聲請人之母丙○○到庭結 證稱:聲請人不到3歲即被伊送回娘家,由伊之父母幫忙照 顧,伊須上班始有錢扶養聲請人,聲請人尚未送回伊娘家前 ,相對人不曾餵聲請人吃飯,伊婚後須繳房租、支付生活費 用,相對人有時會幫忙支付,然數額甚少,比例不到百分之 5,聲請人幼年時均由伊娘家幫忙照顧,直到國中才回來與 伊及相對人同住,聲請人讀國中之3年,相對人有與伊及聲 請人同住,其他時間皆未同住,聲請人國中畢業後即搬出去 住,賺錢打工,未與伊及相對人同住,有時伊會拿錢給聲請 人,伊未見過相對人拿錢給聲請人等語。本院審酌證人丙○○ 之證述與聲請人之陳述,內容大致相符,並為相對人所未爭 執,當屬可信。準此,相對人僅於聲請人就讀國中時曾與聲 請人同住,並負擔少許生活費用,其餘時間皆由聲請人之母 親及其娘家照顧扶養聲請人,相對人未善盡對尚未成年之聲 請人之保護教養義務,堪予認定。然相對人既於聲請人就讀 國中期間,有與聲請人同住並支付些許家庭生活費用,可徵 相對人自聲請人出生至其成年前,對於聲請人並非絲毫未提 供經濟、生活之照護,此與完全未盡扶養義務顯然有間,揆 諸前揭說明,自難認相對人對聲請人未盡扶養義務已達民法 第1118條之1第2項之情節重大程度。從而,聲請人請求免除 其對於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洵屬無據。 ㈣、聲請人請求免除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雖不應准許,惟本院 綜合上開各情,認相對人於聲請人成年以前與聲請人之母丙 ○○付出之扶養程度顯然有別,且僅於聲請人就讀國中期間曾 同住及負擔少許生活費用,此外即對聲請人無正當理由未盡 照顧及扶養義務,兩造之親子關係薄弱,如令聲請人完全負 擔相對人之扶養義務,顯強人所難,不免有違事理之衡平, 顯失公平,本件已符合民法第1118條之1第1項第2款所定減 輕扶養義務要件,認以減輕聲請人之扶養義務即為適當。茲 審酌聲請人正值壯年,有相當學歷可供謀生,非無工作能力 ,而相對人現因年邁體弱,無法工作,目前在養護中心接受 照顧等情,又考量目前社會經濟狀況與一般國民生活水準、 相對人生活所需、聲請人之年齡、經濟能力及曾受相對人扶 養之程度等一切情狀,認聲請人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減輕至 10分之1為適當。從而,聲請人請求減輕對相對人之扶養義 務,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㈤、末按,聲請人雖聲明請求免除扶養義務,惟扶養義務之減輕 或免除事件為家事非訟事件,本院不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 自不生聲明駁回之問題。故本院毋庸就聲請人請求內容與本 院酌定相異部分另為駁回之諭知,附此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 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廖弼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需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育蘋

2025-02-12

TCDV-113-家親聲-261-20250212-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88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695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受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甲695M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自民國114年2月19日起延長安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一)受安置人甲695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 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二)本案自民國110年6月10日接獲本市大里區家庭福利服務中心 轉介,說明案家經該中心長期提供脆弱家庭服務,然家內有 不利兒少健康與成長之情事。然本局自受理轉介日起提供家 庭處遇服務迄今,經長時與受安置人之法定代理人甲695M針 對家內兒少之受照顧品質予以討論及嘗試提升其親職教養能 力,但成效有限,甲695持續以放任式教養,且未能積極協 助與監督家內兒少穩定就學,致使家內兒少有日夜顛倒、生 活作息未有規則與用餐情形不定,更有就學不穩定達中輟情 事,受照顧品質堪慮。然盤點家庭親屬照顧支持系統不足, 未能提供甲695適當照顧協助,故為維護甲695身心健康與提 供必要保護,已於111年8月16日依本法第56條第1項予以緊 急安置甲695於適當處所,並通知其法定代理人甲695M,現 評估未繼續安置不足以保護輔導甲695,前經依本法第57條 第2項規定,裁定將受安置人繼續安置、延長安置在案。茲 因受安置人前開延長安置期間即將屆滿,然經聲請人評估受 安置人之安置原因尚未消滅,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受安置 人,為維護受安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爰依兒童及 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 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 受安置人延長安置3 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 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57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戶籍謄本、 臺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臺中市兒童及 少年保護案件親屬安置評估程序表、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被 害人代號與真實姓名對照表、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13號民事 裁定為證,自堪信為真實。本件受安置人雖表明:「不同意 接受安置」等語(參見卷附受安置人表達意願書),然本院 審酌受安置人目前尚無自我保護能力,依目前狀況,受安置 之原因尚未消滅,為維護受安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 ,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受安置人,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斐琪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如玲

2025-02-12

TCDV-114-護-88-202502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