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吳怡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員簡
員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員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員簡字第411號 原 告 新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昕紘 訴訟代理人 劉哲育 被 告 賴榮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3萬9455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18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除減縮部分外)新臺幣144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 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本件原告原起訴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5 萬8011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11頁);嗣於民國113 年12月6日以民事準備書狀減縮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13 萬9455元及遲延利息(見本院卷第119頁),核屬減縮應受 判決事項之聲明,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按當事人是否於審理期日到場,有程序上處分權,是在監所 之當事人已具狀表明於審理期日不願到場,法院自不必於期 日借提該當事人。查被告現在監所中,於114年1月6日向本 院陳明不願被借提,不到庭為言詞辯論,有意見陳報狀在卷 可稽(見本院卷第129頁)。本院依其意願未於言詞辯論期 日借提到庭,是被告業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111年9月9日11時22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 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彰化縣大村鄉美港村中山路1段 與中興街交岔路口時,因未注意兩車併行間隔之過失,與原 告承保訴外人賴承賢所有並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 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發生碰撞(下稱系爭事故),致系 爭車輛受損,支出修復費用15萬8011元,其中零件費用為12 萬688元,折舊後為10萬2132元,另工資費用1萬2820元、烤 漆費用2萬4503元,不在折舊之列,故系爭車輛合理修復費 用為13萬9455元,已由原告依保險契約賠付被保險人,爰依 侵權行為及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系爭車輛維 修費用13萬9455元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3萬9455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 單、現場圖、初步分析研判表、照片黏貼紀錄表、行照、車 險保單查詢列印、尖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尖峰公司) 修理費用評估單、服務維修費清單、電子發票證明聯、車損 照片、代位求償同意書(車體險)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 至67頁),並有彰化縣警察局員林分局113年9月16日員警分 五字第1130038494號函及函附之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卷宗影本 (見本院卷第71至102頁)可稽。又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 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 執,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80條第3項本文準用同 條第1項本文之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 實。  ㈡原告主張系爭車輛因系爭事故支出修復費用15萬8011元(其 中零件費用為12萬688元、工資費用為1萬2820元、烤漆費用 為2萬4503元),業據其提出尖峰公司修理費用評估單、服 務維修費清單、電子發票證明聯(見本院卷第49至59頁), 堪信為真實。查系爭車輛係於111年5月出廠(見本院卷第19 頁),類推適用民法第124條第2項規定,知月而不知日者推 定為該月15日,迄系爭事故發生時即111年9月9日止,其使 用時間為4月,扣除折舊後原告所得請求之零件費用為10萬5 843元【計算式:12萬688元×(1-0.369×4/12)≒10萬5843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另工資費用1萬2820元、烤漆費用2 萬4503元部分,並不發生折舊問題,因此,系爭車輛之合理 修復費用為14萬3166元【計算式:10萬5843元+1萬2820元+2 萬4503元=14萬3166元】,原告僅請求13萬9455元,核屬有 據,應予准許。  ㈢再原告行使對被告之損害賠償債權,核屬無確定期限之給付 ,既經原告提起本訴,而起訴狀繕本於113年12月17日送達 被告(見本院卷第117頁),是原告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被告翌日即113年12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 之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亦應准許。 四、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及保險代位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原告13萬9455元,及自113年12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11款訴訟適用簡易程序 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由 本院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另依同法第87條第1項規定,確定本件訴訟費用額為原告減 縮應受判決事項聲明13萬9455元後已繳納之第一審裁判費14 40元,並由被告負擔;另減縮部分訴訟費用,依同法第83條 第1項前段規定,應由原告負擔,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員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5-01-23

OLEV-113-員簡-411-20250123-1

斗簡
北斗簡易庭

給付票款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斗簡字第337號 原 告 劉文廣 被 告 陳進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票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7萬1913元,及自民國112年2月1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57萬1913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原告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被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原告持有被告所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1紙(下 稱系爭支票),詎屆期提示,竟遭退票,爰依票據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上開票款及法定遲延利息。至被告所提出之LI NE對話紀錄,原告否認係其與被告之對話等語。並聲明:如 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系爭本票為被告所簽發,然其簽發之原因係因原 告即LINE通訊軟體綽號「陽光」(後於訴訟進行中改為「正 新」)之人經營地下簽賭,被告積欠原告賭債新臺幣(下同 )57萬1913元,故簽發系爭本票予原告作為擔保,被告實則 與原告無借貸或貨款等生意往來,故原告應不能執系爭本票 向被告請求等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票據法第5條第1 項定有明文,而支票乃文義證券及無因證券,證券上之權利 義務悉依證券上所載文句而決定其效力,且票據行為為不要 因行為,執票人不負證明關於給付原因之責任(最高法院49 年台上字第334號、64年台上字第1540號判決意旨參照)。 因此,執票人依票據關係請求發票人給付票款,發票人抗辯 系爭本票係清償賭債而交付,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規定, 自應由發票人就因清償賭債而交付本票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86年11月法律座談會研討結果參照 )。又按票據乃文義證券及無因證券,票據上之權利義務, 悉依票券上所載文義定之,與其基礎之原因關係各自獨立, 票據上權利之行使,不以其原因關係存在為前提,執票人行 使票據上權利時,就其基礎之原因關係確係有效存在,不負 舉證責任。若票據債務人以自己與執票人間所存抗辯事由, 對抗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3條規定觀之,應由票據債務人就 該抗辯事由負舉證之責任。是票據債務人主張票據原因為賭 債,經執票人否認,該以賭債為原因關係之抗辯,自應由票 據債務人負舉證責任,縱使執票人否認上開票據原因關係為 賭債,而另主張票據原因關係為借貸,亦僅屬附理由之否認 ,自毋庸就借貸之票據原因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101年度 台簡上字第7號判決參照)。 ㈡本件被告既不爭執系爭本票為其所簽發,惟抗辯該本票之原 因關係為賭債,原告則就此否認,然依上說明,仍應由被告 先就賭債為原因關係之事實存在,負舉證之責。經查,被告 抗辯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係賭債等語,為原告所否認,被告 固當庭提出行動電話供本院檢視,經本院當庭試圖以LINE語 音功能撥打電話與綽號「陽光」之人,然斯時並無人接聽, 是實無從由此查得任何關於有利於被告之證據。又被告固提 出之其與「陽光」之LINE訊息紀錄、簽賭規則(見本院卷第 37、39、41、43頁)為證,然該等訊息紀錄前均顯示「16: 23」、「陳進明」,「16:23」應係時間,應可推測該等訊 息紀錄係被告於某日16時23分許頻繁傳送,傳送之對象不明 ;而簽賭規則上亦無任何有關原告之字眼,自難認此等證據 與原告相關。又被告於114年1月6日當庭提出其與綽號「正 新」之人之LINE訊息紀錄(見本院卷第51至57頁),該訊息 紀錄中固然有「獎金」、「賠率」等關於賭博之用語,然被 告並未能舉證該等訊息紀錄中綽號「正新」之人即為原告, 更遑論與系爭本票有關,是依卷內現存證據,被告所辯系爭 本票之原因關係為賭債云云,難謂可採。 ㈢按在票據上簽名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付款人於承兌後 ,應負付款之責;本票發票人所負責任與匯票承兌人同;執 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請求自到期日起之利息 ,如無約定利率者,依年息百分之6計算,票據法第5條第1 項、第52條第1項、第121條、第124條準用第97條第1項、第 28條分別定有明文。是本件被告既為系爭本票之發票人,自 應依本票上所載文義負責,而被告復未提出任何有效對抗執 票人即原告之票據抗辯事由,從而,系爭本票之執票人即原 告本於票據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57萬1913元,及自民 國112年2月10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6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四、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6款訴訟適用簡易程序 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 由本院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併本於衡平之原則,依同法第39 2條第2項規定,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附表: 票載發票日 (民國)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本票號碼 利息起算日(付款日) 發票人 111年10月2日 57萬1913元 WG0000000 112年2月10日 陳進明

2025-01-23

PDEV-113-斗簡-337-20250123-1

斗簡
北斗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斗簡字第424號 原 告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訴訟代理人 林敦熙 被 告 楊雅棻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1萬2713元,及其中新臺幣10萬9421 元自民國113年8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 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本件原告原係向本院聲請核發113年度司促字第10268號支付 命令,惟被告業於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依據民事訴訟法第 519條第1項規定,即應以原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0月16日向原告請領卡號為000 0-0000-0000-0000之信用卡使用,依約被告得持卡於特約商 店記帳消費並應依約繳付消費款項,詎被告未依約繳款,迭 催不理,尚積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金額及利息,爰依信用卡 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 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其對原告就本件請求聲請獲准 核發支付命令送達後,具狀聲明異議略以:是項債務尚有糾 葛,對於本院113年度司促字第10268號支付命令提出異議等 語。 三、原告主張前揭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信用卡申請書 、約定條款、帳簿查詢等件為證(見司促卷第9至14頁), 核屬相符,而被告僅以支付命令異議狀泛稱本件債務尚有糾 葛,並未能明確說明本件債務究有何糾葛,復未提出上開信 用卡消費款債務有何不成立或消滅之事證供本院審酌,又被 告除以前詞置辯外,其後即未到庭為進一步之答辯,自難為 有利被告之認定,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本於 信用卡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 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由本院依 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5-01-23

PDEV-113-斗簡-424-20250123-1

斗簡
北斗簡易庭

排除侵害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斗簡字第175號 原 告 陳勝良 訴訟代理人 胡仁達律師 被 告 詹牡丹(即陳老建之承受訴訟人) 兼共同法定 代 理 人 陳楷楨(即陳老建之承受訴訟人) 陳淑媛(即陳老建之承受訴訟人) 被 告 陳楷模(即陳老建之承受訴訟人) 陳楷豊(即陳老建之承受訴訟人) 邱士瑋 陳偉滄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排除侵害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詹牡丹、陳楷楨、陳淑媛、陳楷模、陳楷豊、邱士瑋、 陳偉滄不得通行原告所有坐落彰化縣○○鎮○○○段000地號土地 如彰化縣二林鎮地政事務所112年12月25日二土測字第2767 號土地複丈成果圖所示編號A部分(面積247.15平方公尺) 土地。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邱士瑋、陳偉滄各負擔3分之1,餘由詹牡丹 、陳楷楨、陳淑媛、陳楷模、陳楷豊連帶負擔。 壹、程序方面: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除被告陳楷楨外,其餘被告均受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 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 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民事訴訟法第168條定有明文。查本件被告陳老建於起訴後之民國113年4月14日死亡,其全體繼承人為詹牡丹、陳楷模、陳楷楨、陳淑媛、陳楷豊等5人(下稱詹牡丹等5人),均未拋棄繼承。經原告於113年6月19日聲明由詹牡丹等5人承受陳老建之訴訟(見本院卷第109至111頁),是由詹牡丹等5人承受陳老建之訴訟而為本件之被告。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原告為彰化縣○○鎮○○○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 土地)之所有權人,被告詹牡丹等5人、邱士瑋(原名邱龍 益)、陳偉滄分別為同段541之2地號土地(下稱541之2地號 土地)、同段541之3地號土地(下稱541之3地號土地)、同 段541之4地號土地(下稱541之4地號土地)之所有權人。原 告與詹牡丹等5人之被繼承人陳老建、邱士瑋間固然曾就545 地號土地如彰化縣二林地政事務所112年12月25日二土測字 第2767號土地複丈成果圖(下稱附圖)所示編號A部分(下 稱編號A部分土地)以「土地交換使用契約書」(下稱系爭 契約)約定供陳老建、邱士瑋通行,然系爭契約書之內容性 質應屬租賃契約,原告業於112年12月21日對陳老建、邱士 瑋為終止系爭契約之意思表示,而陳偉滄並非系爭契約之當 事人,被告均不得依系爭契約主張有自編號A部分土地通行 之權利。又編號A部分土地並非既成道路,被告不應自該部 分土地通行。此外,541之2、541之3、541之4地號土地及同 段541地號土地(下稱541地號土地)均係自原同段541地號 土地(下稱原541地號土地)分割而來,縱541之2、541之3 、541之4地號土地因分割而成袋地,被告應自原541地號土 地分割出之土地通行,不得通行原告之系爭土地。爰依民法 第767條第1項中段之規定,請求被告不得通行系爭土地如附 圖所示編號A部分土地。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  ㈠陳楷楨、邱士瑋:  ⒈系爭契約之性質應為互易契約。陳老建因邱士瑋之父承租541 之2地號土地養雞,向原告之父陳進添請求道路通行,並將5 41之2地號土地東邊之一部分土地給予原告之父,原告之父 則將編號A部分土地給予陳老建,是編號A部分土地之通行權 即已確認,而541之2地號土地東邊之一部分土地即係陳楷楨 、邱士瑋通行編號A部分土地之償金,即陳老建與陳進添間 之約定係依民法第786、787、788條規定所為之意定契約。 而邱士瑋之父邱忠勇買受541之3地號土地,登記為邱士瑋所 有,為興建農宅。嗣陳老建、邱士瑋與原告於84年10月7日 簽訂系爭契約,約定於將來可登記時,提供資料予對方供作 登記之用,締約當時因原541地號土地為共有土地、後則因 農業發展條例修法,有不能登記之情事,故未依系爭契約辦 理登記,既然系爭契約有登記之相關約定,顯然系爭契約之 性質並非租賃契約。且系爭契約亦有約定以541之2地號土地 東邊之一部分土地及過水權作為償金,再次確認上開通行權 之存在。  ⒉又彰化縣○○鎮○○○段00○00○號農舍(下稱28、29建號建物)之 建築執照設計圖已為彰化縣二林鎮公所依建築法規登錄為建 築線,依建築技術規則之規定,彰化縣○○鎮○○○○○○號A部分 土地為道路,而屬國有地,在該公所未撤銷前,公眾均得從 該處通行,且541之2地號土地、28、29建號建物均有自該處 通行之需求,依平等互惠、誠信原則,原告應無片面終止系 爭契約之權,原告僅能依民法第779條第4項之規定訴請法院 判決。  ⒊又系爭契約訂立已逾5年,已罹於時效,原告不得主張為終止 之意思表示。又編號A部分土地為公法上道路,人人均得從 該部分土地通行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㈡其餘被告未曾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 明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陳偉滄非系爭契約之當事人,其於訴訟進行中未提 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主張其通行編號A部分土地之權利 ,難認陳偉滄有何通行編號A部分土地之權利,則原告依民 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之規定,請求陳偉滄不得通行編號A部 分土地,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㈡系爭契約之性質應為租賃契約,原告對陳老建、邱士瑋終止 權之行使為有效:  ⒈按交換土地使用,係一方以自己所有或有權使用之土地換與 他方使用為對價,而使用他方所有或有權使用之土地,其性 質屬於互為租賃關係(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667號、102 年度台上字第479號判決意旨可參)。再按租賃未定期限者 ,各當事人得隨時終止契約。但有利於承租人之習慣者,從 其習慣。前項終止契約,應依習慣先期通知,民法第450條 第2項、第3項前段定有明文。又按以自任耕作為目的,約定 支付地租使用他人之農地者,為耕地租用;依不定期限租用 耕地之契約,僅得於有左列情形之一時終止之:二、承租人 放棄其耕作權利時;承租人放棄其耕作權利,應於三個月前 向出租人以意思表示為之,非因不可抗力繼續一年不為耕作 者,視為放棄耕作權利,土地法第106條第1項、第114條第2 款、第115條亦有明文。查系爭契約第1、2、3條約定「甲方 (即原告)之土地地號二林鎮萬合段第貳壹捌之柒地號與乙 方(即陳老建、邱士瑋)之土地地號萬合段第貳壹捌之參伍 地號內之土地部分交換使用屬實」、「甲方該筆之土地的最 南面寬拾貳尺長貳壹壹尺留給乙方作為道路使用」、「乙方 所使用之道路面積係留萬合段貳壹捌之參伍地號之東面留同 樣之面積給甲方作為耕地使用,且乙方無條件留一條排水溝 讓甲方作為排水使用」(見本院卷第29至31頁),可知其等 約定原告提供其所有重測前萬合段218之7地號土地(即系爭 土地)之一定範圍土地,供陳老建、邱士瑋通行使用,該2 人則需提供重測前其等共有萬合段218之35地號土地(即原5 41地號土地)之相等面積土地,供原告耕作使用,且需留設 排水溝供原告排水使用,依上開說明,系爭契約屬互為租賃 之法律關係,應適用民法及土地法關於租賃之規定。陳楷楨 、邱士瑋以租賃不能登記為由,主張系爭契約之性質非租賃 ,並非可採。 ⒉觀諸系爭契約內容,其等並未約定使用期限,是系爭契約屬 未定期限之租賃關係。而原告依系爭契約第2條約定,係出 租545地號土地供陳老建、邱士瑋通行使用,依民法第450條 第2項規定,得隨時終止契約。然原告承租陳老建所有541之 2地號土地,供耕作使用,屬土地法第106條第1項所定耕地 租賃契約,依同法第114條第2款、第115條規定,應於3個月 前向出租人為放棄耕作之意思表示,始得終止租約。查原告 於112年度訴字第1189號言詞辯論中之112年12月21日以民事 答辯狀送達陳老建、邱士瑋,向其等表示終止系爭契約,經 調閱本院112年度訴字第1189號事件卷宗核閱屬實(見該卷 第165頁),可認原告已為放棄耕作權利及終止租約之意思 表示,且迄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前,已逾3個月,依前開土 地法規定,該不定期限之耕地及道路用地租賃契約即已終止 ,陳老建之繼承人即詹牡丹等5人及邱士瑋自無從本於系爭 契約第1、2條約定,請求通行編號A部分土地。又原告行使 終止權,既符合上開規定,難認有顯失公平情形,自無違反 誠信及平等互惠原則可言,是陳楷楨、邱士瑋此部分之主張 ,亦難憑採。詹牡丹等5人、邱士瑋依系爭契約之法律關係 ,主張其等就編號A部分土地具意定通行權存在,即屬無據 。至原告主張系爭契約係依民法第786、787、788條之規定 所定之意定契約,然該等規定乃法律為調和相鄰不動產於利 用過程中影響鄰地所有人,避免利用困難,適切調整相鄰不 動產所有人之利益,以形成對各所有人均屬有利之生活秩序 ,所制定之規定;而系爭契約性質屬互為租賃之法律關係, 與該等不動產相鄰關係之規定無涉,併此敘明。  ⒊至陳楷楨、邱士瑋空言抗辯原告權利之行使已罹於時效,然 至言詞辯論終結時均未具體陳明原告終止權之行使究竟罹於 何時效規定,其時效抗辯實屬無據。  ⒋從而,原告終止系爭契約,其終止權之行使為有效,詹牡丹 等5人、邱士瑋自難據系爭契約主張有權通行編號A部分土地 。  ㈢此外,陳楷楨未舉證證明編號A部分土地經彰化縣二林鎮公所 認定為既成道路,故該地難認屬長期供不特定人通行使用之 既成道路,是陳楷楨以此為辯,主張其得通行編號A部分土 地,亦無所據。 四、結論: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請求被告如主文 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5-01-23

PDEV-113-斗簡-175-20250123-1

斗小
北斗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斗小字第234號 原 告 和雲行動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謝富來 訴訟代理人 林幸慧 被 告 許芳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萬7368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995元,並應於   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本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僅記載主文及理由   要領。 二、經查:  ㈠原告就其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汽車出租單、iRent24小時自 助租車租賃契約、車牌號碼000—6815號租賃小客車行車執照 、被告之身分證及駕駛執照照片、自拍照、電子發票證明聯 、聯繫單、車牌號碼000—5012號租賃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 )行車執照、停車費代繳收據、通行費表格、iRent汽車車 身貼紙張貼位置照片、租金計算表格、系爭車輛受損照片、 存證信函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至70頁)。又被告已於相 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 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 、第280條第3項本文準用同條第1項本文之規定,視同自認 ,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系爭租賃契約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2萬7168元【計算式: 租金1萬5364元+油資4542元+通行費702元+停車費160元+清 潔費1000元+台塑加油卡100元+調度費3000元+營業損失2300 元=2萬7168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㈡至原告請求撕毀貼紙300元部分:    原告主張系爭車輛租用前車身貼有iRent字樣之貼紙,共計5 處,詎被告返還系爭車輛後,前開貼紙均遭撕毀等情,惟比 對原告所提iRent汽車車身貼紙張貼位置照片及原告公司整 備人員於被告返還系爭車輛後所拍攝之照片,僅左後照鏡及 車尾右側2枚之貼紙遭撕毀,且原告於本院審理時,改僅請 求被告賠償2枚貼紙撕毀之損失,則原告該部分主張於200元 (計算式:100元×2張=200元)範圍有理由,逾此部分之請 求,即屬無據。 三、綜上,原告依系爭租賃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2萬7 368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0月2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即應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規定,就被告敗訴部分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得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5-01-23

PDEV-113-斗小-234-20250123-1

斗簡
北斗簡易庭

損害賠償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斗簡字第153號 原 告 温怡婷 被 告 古瑞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本件原告起訴時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 萬6000元,並請專業抓漏專家找出問題根源徹底解決(見本 院卷第9頁)。其起訴時聲明、訴訟標的均不特定,且列「 古秋葵」(經查詢戶役政資訊網站,無名為「古秋葵」之人 )為被告,迭經變更聲明,並經本院以113年度斗簡字第153 號裁定命補正後,原告於民國113年9月18日更正被告為古瑞 瓊,於113年10月17日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修繕費用4萬950元及預估修繕費用5萬元,並應容忍原告偕 同修繕人員進入被告坐落門牌號碼彰化縣○○鄉○○路000巷00 弄00號房屋(下稱被告房屋)內,進行被告房屋與原告坐落 門牌號碼彰化縣○○鄉○○路000巷00弄00號房屋(下稱原告房 屋)鄰接牆面之水管線損壞部分施行修復行為。並聲明:一 、被告應容忍原告偕同修繕人員進入被告房屋內,就與原告 房屋鄰接牆面之水管線損壞部分施行修復行為。二、被告應 給付原告5萬元。三、被告應給付原告4萬950元及自補正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核原告更正當事人僅更正事實上之陳述,變更聲明請求 之基礎事實與原起訴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於法無不合,應 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房屋與原告房屋牆面相鄰處有水管管線破裂 之情形,致原告房屋牆壁發霉、書籍腐爛。一旦原告告知被 告漏水之情事,漏水之情形會立即停止,因此漏水必定是被 告所致,雖現已不再漏水,但原告仍希望能徹底解決,故請 求被告應容忍原告偕同專業人員進入被告房屋修繕,預估修 繕費用5萬元由被告負擔,並請求被告賠償原告修繕房屋擬 支出之費用4萬950元等語。並聲明:如程序事項變更後之聲 明。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所有人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民法第767條 第1項中段定有明文。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 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 文。本件原告主張原告房屋有漏水情形,係因被告房屋水管 管線破裂所致,依前揭規定,自應由主張權利存在之原告就 被告妨害其所有權之事實,亦即就原告房屋漏水問題係因被 告房屋漏水所致乙節,負舉證之責。經查:   ⒈原告主張被告房屋水管管線破裂云云,無非以其一旦向被告 告知原告房屋漏水之情事,原告房屋漏水之情形會立即停止 ,因此原告房屋漏水必定是被告所致等語為據,然此應純屬 原告臆測,原告並未就被告房屋水管管線破裂之事舉證以實 其說,實難單憑此即認原告房屋漏水與被告有關,是原告請 求被告賠償原告修繕房屋費用4萬950元,自無理由,不應准 許。  ⒉原告自承現原告房屋已無漏水之情事,原告何有進入被告房 屋內部察看、修繕之必要?是原告請求被告容忍原告偕同專 業人員進入被告房屋修繕,並支付預估修繕費用5萬元,均 無所據,不應准許。  ㈡從而,原告既未舉證證明原告房屋漏水乃係因被告房屋水管 管線破裂所致,且原告自承原告房屋已不再有漏水之情形, 是原告請求被告容忍其進入被告房屋修復漏水、給付修繕費 用及預估修繕費用,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 敘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5-01-23

PDEV-113-斗簡-153-20250123-2

斗簡
北斗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斗簡字第403號 原 告 林宜成 被 告 王宸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1萬5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24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8月間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 )40萬元,原告並以匯款方式交付前開款項予被告。詎被告 僅還款8萬5000元,尚積欠31萬5000元未清償,兩造遂於113 年4月30日約定自113年5月1日起,被告應按月於每月10日各 還款3萬元,至清償完畢為止,被告並書立借據及簽發本票 交付原告。惟被告屆期仍未還款,屢經催討,未獲置理,爰 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 應給付原告31萬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原告主張前揭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匯款申請書、借 據及本票為證(見本院卷第25至47頁),且被告已於相當時期 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 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80條第3項本文準 用同條第1項本文之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 為真實。從而,原告本於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 付31萬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1月24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由 本院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5-01-23

PDEV-113-斗簡-403-20250123-1

斗簡
北斗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斗簡字第394號 原 告 楊漢森 訴訟代理人 楊淑滿 被 告 陳進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門牌號碼彰化縣○○鄉○○路00巷00號房屋1、2樓遷讓 返還予原告。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9萬2900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係門牌號碼彰化縣○○鄉○○路00巷00號1、2樓 房屋(下稱系爭房屋)之所有人,於民國109年3月1日與被 告訂立房屋租賃契約書(下稱系爭租約),約定租金為每月 新臺幣(下同)3500元,兩造原約定租期至111年2月28日屆 至,嗣展延1年至112年2月28日,後於112年1月25日再行約 定展延租期1年,即至113年1月25日屆滿。原告於113年1月4 日以中壢華勛郵局1號存證信函(下稱1號存證信函)通知被 告:系爭租約於113年1月25日屆滿,原告無意再行續租等語 ;並於113年2月19日同郵局13號存證信函(下稱13號存證信 函)催告被告應於113年2月24日前應搬遷完畢,已明確為不 願續租之意思,被告雖自行匯款租金至原告之帳戶,然不因 此發生續約之效力,系爭租約租期既已屆至,爰依民法第76 7條第1項前段、中段之規定,請求被告返還系爭房屋予原告 ,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伊承租系爭房屋時,該屋十分老舊,原告不願整 理,伊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整理,109年年中整理完畢。伊整 理房屋前,原告並無承諾雙方之租賃關係應存續至何時,原 本租約是111年2月28日屆滿,迭經延展至113年,伊花費10 幾萬元整理,原告不願續約並不合理,且伊迄今均有在付房 租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其係系爭房屋之所有權人,於109年3月1日與被告簽 訂系爭租約,約定租期自109年3月1日至111年2月28日日, 約定租金為每月3500元,兩造經延展系爭租約至113年1月25 日,原告於113年1月4日以1號存證信函通知被告於系爭租約 屆滿後,原告即無意再行續租等事實,為被告所不爭執,且 有系爭租約、1號存證信函在卷可稽,堪信為真正。 ㈡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原告為系爭房屋之所有權 人,系爭房屋現為被告占有中,而系爭租約租期已於113年1 月25日屆滿,被告已無占有之合法權源,則原告依所有物返 還請求權,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屋遷讓交還予原告,即有理由 。 ㈢被告固以前詞置辯,然查:  ⒈觀諸系爭租約之約款,兩造並無強制續約之約定,是原告於 系爭租約期滿後,不願再與被告續約,此屬締約自由範圍, 並無不合理之處,被告以此主張系爭租約存續,難認有據。  ⒉又系爭租約顯係有明確期限之租賃契約,租賃關係於期限屆 滿即113年1月25日屆至時即為消滅,且原告以1號存證信函 、13號存證信函明確表示無續約之意,甚至於113年3月18日 即對被告起訴請求返還系爭房屋,是被告雖持續給付租金, 然原告就此已即時為反對之意思表示,實無從推認兩造間有 默示之租賃意思合致存在,是兩造間並未存有不定期租賃契 約,被告以此為辯,即無理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之規定,請 求被告將系爭房屋遷讓返還予原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判決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 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由本院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併本於衡平之原則,依同法第392條第2 項規定,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2025-01-23

PDEV-113-斗簡-394-20250123-1

斗簡
北斗簡易庭

返還土地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斗簡字第280號 原 告 陳阿菜 訴訟代理人 陳柏涵律師 被 告 陳傳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坐落彰化縣○○鎮○○段000地號土地上如彰化縣田中 地政事務所民國113年6月7日土丈字第60600號土地複丈成果 圖編號A部分所示地上物(面積2.94平方公尺)清除,並將 該部分土地騰空返還原告。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9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6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自民國113年9 月6日起至返還第一項所示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 幣2元。   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五、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704元為原告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本判決第二項前段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99元為原告 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後段各期清償期屆至部分得假執 行;但被告以應給付額全部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七、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查本件原告起訴時訴之聲明第1項原為:被告應將坐落彰化 縣○○鎮○○段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上之地上物(面積以 實際測量結果為準)清除,並將該部分土地騰空返還予原告 。嗣於民國112年11月28日具狀變更聲明第1項為:被告應將 坐落彰化縣○○鎮○○段000○00000地號土地上面積為19平方公 尺(以實際測量結果為準)之地上物清除,並將該部分土地 騰空返還予原告。再經本院於113年7月15日前往現場履勘, 並囑託彰化縣田中地政事務所(下稱田中地政事務所)測量 被告所有地上物占用原告所有上開土地之面積,並製成複丈 成果圖後,原告於113年9月4日具狀追加及變更聲明如後述 。經核原告所為訴之追加,其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且不甚 礙被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至更正訴之聲明,則係不變更 訴訟標的,而補充更正事實上之陳述,非屬訴之變更,於法 均無不合,自應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坐落彰化縣○○鎮○○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 地)為原告所有,被告無占有之權源,竟於系爭土地上如田 中地政事務所113年6月7日土丈字第60600號土地複丈成果圖 (下稱附圖)所示編號A部分,種植面積為2.94平方公尺之 農作物(下稱系爭地上物),爰本於所有人物上請求權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清除系爭地上物,並將所占用之土地騰空 返還原告。又被告無權占用系爭土地,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 當得利,致原告受有損害,爰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按系 爭土地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10計算,請求被告給付自108年9 月6日起至113年9月5日止之不當得利新臺幣(下同)3960元 ,暨自民事變更訴之聲明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返還占用 土地之日止,按月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等語。並聲明 :㈠被告應將系爭土地上如附圖編號A部分所示地上物(面積 2.94平方公尺)清除,並將該部分土地騰空返還原告;㈡被 告應給付原告3960元,及自民事變更訴之聲明狀繕本送達被 告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暨自民事變更訴之聲明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至返還土地 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66元;㈢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伊在伊胞弟所有同段670地號土地上種植水稻, 伊使用範圍就是水稻種植處,原告沒有種植水稻。又伊占用 系爭土地不只5年,是上一代人不知道地界線才會占用。另 土地應該以地政事務所鑑界為準,伊有請田中地政事務所到 現場鑑界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經查,原告為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而系爭土地遭被告種植 農作物,種植之範圍經本院於113年7月15日會同兩造及田中 地政事務所人員到場履勘測量時,向兩造確認,且為被告所 不爭執,並有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附圖、勘驗筆錄、現場 照片在卷可稽(見補字卷第17頁、本院卷第63至83頁),則 被告無權占有附圖所示編號A部分,堪以認定,是原告依民 法第767條第1項之規定,訴請被告將附圖編號A部分所示系 爭地上物清除,將該部分土地返還予原告,即屬有據。  ㈡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有理由:  ⒈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民法第179條前段定有明文。經查,系爭土地如附圖所 示編號A為被告之系爭地上物無權占有,業如前述,原告為 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被告繼續占有使用系爭土地如附圖所 示編號A部分受有利益,即致原告受有無法使用之損害,故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08年9月6日起至113年9月5日止,及自11 3年9月6日起至返還占有土地之日止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應屬有據。  ⒉按耕地,係指依區域計畫法劃定為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 、山坡地保育區及森林區之農牧用地,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 第11款定有明文;而耕地之地租不得超過地價百分之8,約 定地租或習慣地租超過地價百分之8者,應比照地價百分之8 減定之,不及地價百分之8者,依其約定或習慣。前項地價 指法定地價;土地所有權人依本法所申報之地價,為法定地 價,土地法第110條第1項、第2項、第148條分別定有明文。 又按所謂「不得超過地價百分之8」,乃指租金之最高限額 而言,並非必須照申報地價百分之8計算之。耕地租金之數 額,除「以耕地申報地價為基礎」外,尚須斟酌耕地之位置 ,工商業繁榮之程度,承租人利用耕地之經濟價值及所受利 益等項,並與鄰地租金相比較,以為決定,並非必達申報地 價百分之8之最高額(最高法院68年台上字第3071號判決意 旨參照)。經查,系爭土地之使用分區為特定農業區,使用 地類別為農牧用地等情,有前開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在卷可 稽。又依本院勘驗結果,可知系爭土地遭占用如附圖所示A 部分僅種植一般作物,非高經濟作物,土地周圍無商業活動 ,此有前揭勘驗筆錄及履勘照片在卷可稽,是以,本院審酌 系爭土地之坐落位置、經濟用途及使用狀況等一切情狀,認 原告主張依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10,計算被告無權占 有所受之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與上開規定有悖,以當年 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3計算,應為適當。又系爭土地之申 報地價應以公告地價百分之80計算,依此計算,原告得請求 108年9月6日起至113年9月5日止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99 元【計算式:280*0.8*2.94*3%*5≒99,元以下四捨五入,以 下同】,及自113年9月6日起至返還占有土地之日止按月給 付2元(計算式:280*0.8*2.94*3%*1/12≒2)。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之規定,訴請被告將附 圖編號A所示地上物拆除,將占用部分返還予原告,並依民 法第179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原告99元,及自113年9月6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並自1 13年9月6日起至返還系爭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2元,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 五、本判決主文第1項、第2項前段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 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 條第1項第3款規定,由本院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另本判決主 文第2項後段部分,係有關財產權將來給付訴訟之判決,爰 宣告於清償期屆至時得假執行。併本於衡平之原則,依同法 第392條第2項規定,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因訴之駁回而失所依據,不予准 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審酌後,認於判決結果均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附 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附圖:彰化縣田中地政事務所民國113年6月7日土丈字第60600號 土地複丈成果圖

2025-01-23

PDEV-113-斗簡-280-20250123-1

斗簡
北斗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北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2年度斗簡字第313號 原 告 阮愛玲 訴訟代理人 劉睿哲律師 被 告 蕭再展 蕭再傑 蕭捷文 上三被告共同 訴訟代理人 陳建勛律師 複代理人 蕭汀玹 被 告 吳文魁 訴訟代理人 胡宗智律師 被 告 蕭大棟 訴訟代理人 黃奕樺 被 告 蕭秋梅 訴訟代理人 劉惠茹 被 告 蕭大佳 孫維民 蕭世達 蕭世彥 上二被告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麗杏 被 告 蕭銘仁 訴訟代理人 蕭大耿 被 告 蕭貴玲 上八被告共同 訴訟代理人 李維忠 被 告 余秋菊 受告知人 彰化縣社頭鄉農會 法定代理人 蕭成洽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5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兩造共有坐落彰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其分割方法為 如彰化縣田中地政事務所民國113年3月22日土測字第305號 土地複丈成果圖及附表三擬分配人、分配位置及面積所示方 式分割。 二、訴訟費用由兩造按附表二「訴訟費用負擔比例」欄所示比例 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 ,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定有明文。前 開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仍適用之,此參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 定自明。查本件原告訴請分割坐落彰化縣○○鄉○○段000地號 土地(如附表一所示,下稱系爭土地),並請求准予分割如 起訴狀所附分割圖(見本院卷一第19頁)所示。嗣於民國11 3年12月5日言詞辯論期日以言詞當庭變更聲明為:如主文第 1項所示。本件原告訴之聲明雖經變更,然僅屬分割方法之 變更,而分割共有物之訴,法院原不受兩造分割方案聲明之 拘束,是前揭原告之聲明縱有更易,訴訟標的仍為共有物之 分割,應認屬補充或更正法律上之陳述。 二、系爭土地登記有抵押權人彰化縣社頭鄉農會,則本件原告請 求判決分割系爭土地,對於上開抵押權人自有法律上之利害 關係,爰對其為訴訟告知,惟上開受訴訟告知人並未聲明參 加本件訴訟。 三、被告余秋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 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系爭土地為兩造所共有,各共有人應有部分如附 表二所示,系爭土地無法令限制不能分割之情事,亦無因物 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情形,兩造復無不分割之約定,茲因 無法協議分割,爰依民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之規定, 請求裁判分割系爭土地,並按如彰化縣田中地政事務所113 年3月22日土測字第305號土地複丈成果圖(下稱附圖二)蕭 再展等3人方案(下稱蕭再展等3人方案)所示之分割方式分 割。另倘依彰化縣田中地政事務所113年3月22日土測字第30 4號土地複丈成果圖(下稱附圖三)孫維民方案(下稱孫維 民方案)所示之分割方式分割,會造成該案編號B1部分、E 部分土地成為袋地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  ㈠蕭再展、蕭再傑、蕭捷文、吳文魁:同意分割,並同意依蕭 再展等3人方案分割,且無鑑價找補之必要。又蕭再展等3人 方案已盡量保存系爭土地上所有建物,會受影響之建物只有 彰化縣田中地政事務所112年7月4日土測字第600號土地複丈 成果圖(下稱附圖一)編號C所示鐵皮工廠。倘依孫維民方 案分割,則有袋地產生。另蕭再展等3人方案及孫維民方案 均係南北向分割,故無地形落差問題等語。  ㈡蕭大棟、蕭秋梅、蕭大佳、孫維民、蕭世達、蕭世彥、蕭銘 仁、蕭貴玲:同意分割,並請求將系爭土地依孫維民方案分 割,且無鑑價找補之必要。又蕭大棟、蕭秋梅、蕭大佳、蕭 銘仁同意分割後繼續維持共有。倘依蕭再展等3人方案分割 ,孫維民恐需拆除建物及地上物,亦損及其他共有人農作物 ,實有違經濟目的。系爭土地上有私設道路連接到孫維民方 案編號F所示部分土地(見本院卷一第443頁),故不會產生 袋地,而該私設道路係先人捐出做為道路,已有百年之久, 並銜接山腳路對外通行,故可不必另闢道路。另依蕭再展等 3人方案分割會有地形上落差,依孫維民方案分割則無此問 題。再因系爭土地上種植之果樹行銷不同,依照孫維民方案 才可維持各共有人現使用狀態等語。  ㈢余秋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 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訴請裁判分割系爭土地於法有據:   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民法第823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因物之使用目 的不能分割,係指共有物繼續供他物之用,而為其物之利用 所不可缺,或為一權利之行使所不可缺者而言。系爭土地為 兩造按如附表二所示應有部分比例共有,有土地登記謄本在 卷可稽,堪信為真正。又兩造並無協議不為分割,且系爭土 地亦無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之情事,而兩造未能就分割 方法達成協議。因此原告請求分割系爭土地於法有據,應予 准許。  ㈡按共有物之分割,原則上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 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 ;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未受分配,或不能按其應 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以原物為分配時,因共 有人之利益或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共 有,民法第824條第2項第1款、第3項、第4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按裁判分割共有物,屬形成判決,法院定共有物之分割 方法,應斟酌各共有人之意願、共有物之性質、經濟效用、 共有土地之使用現況,並顧及分割後全體之通路及全體共有 人之利益等,而本其自由裁量權為公平合理之分配,但並不 受當事人聲明、主張或分管約定之拘束(最高法院70年度台 上字第3468號判決、93年度台上字第1797號裁定可資參照) 。經查:    ⒈觀之系爭土地現況,附圖一編號A所示為余秋菊之住宅,附圖 一編號B、C所示分別為孫維民之住宅及鐵皮工廠,附圖一編 號D、G所示分別為蕭世達之工寮及水池,附圖一編號E、F所 示分別為吳文魁之工具間及水塔,系爭土地最近之公路為北 方之彰化縣社頭鄉水井巷及南方之彰化縣社頭鄉石坑二巷等 情,有本院勘驗筆錄、現場照片、附圖一、國土測繪圖資服 務雲列印資料存卷可參(見本院卷一第273至307、311至327 、333頁、卷二第66-3頁)。又系爭土地經編定為山坡地保 育區農牧用地,屬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第1項第11款之耕地, 為符合該條例16條第1項之規定,並查對系爭土地所有權人 異動情形,系爭土地分割筆數不得超過12筆,且蕭捷文與原 告、余秋菊與孫維民之權利範圍分別源自於同一土地所有權 人,故系爭土地分割後,蕭捷文與原告、余秋菊與孫維民分 別應維持共有等情,有彰化縣田中地政事務所112年7月24日 中地二字第1120003165號函文存卷可稽(見本院卷一第117 至118頁),是系爭土地之分割,自應受此等限制。  ⒉系爭土地迄言詞辯論終結時,有蕭再展等3人、孫維民提出分 割方案,此2案均符合上開農業發展條例所定分割筆數,及 蕭捷文與原告、余秋菊與孫維民應分別維持共有之限制,合 先說明。  ⒊本院認系爭土地依蕭再展等3人方案分割最為妥適:  ⑴蕭再展等3人之方案係參考系爭土地使用現況所繪製而來, 由吳文魁、蕭貴玲、蕭再展、蕭再傑分別單獨取得附圖二 編號A部分、E部分、G部分、H部分所示土地,由蕭世彥、 蕭世達就附圖二編號B部分所示土地維持共有,由蕭大棟、 蕭秋梅、蕭大佳、蕭銘仁就附圖二編號C部分所示土地維持 共有,由余秋菊、孫維民就附圖二編號D部分所示土地維持 共有,由蕭捷文、原告就附圖二編號F部分所示土地維持共 有。此方案雖無法保留孫維民附圖一編號C所示之鐵皮工廠 、蕭世達附圖一編號G所示之水池,然衡酌該鐵皮工廠外觀 非新、外部堆滿雜物,價值難為高昂,有現場照片可參( 見本院卷一第293至295頁),迄言詞辯論終結前,孫維民 均未以言詞或書狀陳報保留該鐵皮工廠之原因及必要性; 而上開水池係施放農藥所用,尚非難以移置;又附圖二編 號D部分、F部分所示土地可由北面鄰同段470地號土地處通 行至水井巷,附圖二編號A部分、B部分、C部分、E部分所 示土地南面臨石坑二巷,而附圖二編號G部分、H部分所示 土地分別鄰同段489地號、490地號土地,該等土地分別為 蕭再展、蕭再傑單獨所有,其等分別分得附圖二編號G部分 、H部分所示土地,可與其等之同段489地號、490地號土地 合併利用外,其等分別分得之附圖二編號G部分、H部分所 示土地亦分別可自此二土地通行至水井巷。是採蕭再展等3 人方案,各共有人分得之土地面積不會過於狹小,無土地 細分之問題,分割後之土地不至於難以利用,且均得通行 至公路,無形成袋地之情形,因此為兼顧各共有人之利益 ,並發揮經濟效益,本院認系爭土地依蕭再展等3人方案分 割,屬最妥適之分割方案。   ⑵而孫維民方案為了保留各共有人之地上物,並符合農業發展 條例之規定,將分予蕭大棟、蕭秋梅、蕭大佳、蕭銘仁所 維持共有之附圖三編號C部分所示土地,現實上切割為2部 分,僅以寬度極窄之通道相連,使附圖三編號C部分所示土 地難以完整利用。且附圖三編號B1部分所示之土地將無法 通行至公路,而形成袋地,恐降低其經濟價值。又此方案 為保留余秋菊、孫維民之地上物,又為勉強符合上開農業 發展條例所規定余秋菊、孫維民所分得土地應維持共有之 限制,此方案在附圖三編號E部分所示土地北方以一50公分 寬之空地將附圖三編號D部分所示土地相連,除造成附圖三 編號D部分所示土地實際上被區隔為2處、與該50公分寬之 空地均難以利用,難認有其必要性,造成土地之浪費,且 附圖三編號E部分所示土地因此成為袋地,是本院無從認孫 維民方案為最適之方案。  ⑶從而,為兼顧土地使用現況、各共有人之意願及利益,並發 揮經濟效益,本院認系爭土地依蕭再展等3人方案分割,最 為妥適。 四、再按應有部分有抵押權或質權者,其權利不因共有物之分割 而受影響。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權利移存於抵押人或出 質人所分得之部分:一、權利人同意分割。二、權利人已參 加共有物分割訴訟。三、權利人經共有人告知訴訟而未參加 ;前項但書情形,於以價金分配或以金錢補償者,準用第88 1條第1項、第2項或第899條第1項規定,民法第824條之1第2 項、第3項定有明文。本件被告余秋菊、孫維民各曾就其如 附表二所示之應有部分設定抵押權予訴外人彰化縣社頭鄉農 會,有土地登記謄本(見本院卷一第213至215頁)為憑。本院 業已對上開抵押權人為告知訴訟,而上開抵押權人並未聲明 參加訴訟,亦未到場或具狀陳述任何意見。則依前揭規定, 在本件判決分割確定後,受告知人彰化縣社頭鄉農會之抵押 權應移存於被告余秋菊、孫維民所分得如附圖二編號D部分 土地,附此指明。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本院 斟酌後,對於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故不再逐一論列,併此 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兩造就共有物分割方法不能達成協議 時,固得由原告起訴請求裁判分割,然原告主張之分割方法 ,僅供法院參考,就該部分並不生其訴有無理由之問題,況 縱法院認原告請求分割共有物為有理由,依法定方法分割, 然依民法第825條規定,分割後各共有人間就他共有人分得 部分係互負擔保責任,即該判決尚非片面命被告負義務;遑 論兩造主張不同之分割方法,以致不能達成協議,毋寧為其 等伸張或防衛權利所必要,如僅因法院准原告分割共有物之 請求,即命被告應負擔全部訴訟費用,不免失衡,故依民事 訴訟法第80條之1、第85條第1項但書規定,諭知訴訟費用之 負擔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北斗簡易庭 法 官 吳怡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並表明上訴理由(須按對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昌哲 附表一:土地明細 編號 土地坐落 面積(㎡) 土地使用分區 及使用地類別 1 彰化縣○○鄉○○段000地號 28675.03 山坡地保育區 農牧用地 附表二:系爭土地共有人應有部分及訴訟費用負擔 編號 共有人 應有部分比例 訴訟費用負擔比例 1 蕭再展 1/12 1/12 2 蕭再傑 1/12 1/12 3 吳文魁 11/72 11/72 4 蕭大棟 1/36 1/36 5 蕭秋梅 1/36 1/36 6 蕭大佳 1/36 1/36 7 蕭捷文 1/12 1/12 8 余秋菊 22/360 22/360 9 孫維民 38/360 38/360 10 蕭世達 1/18 1/18 11 蕭世彥 1/18 1/18 12 蕭銘仁 1/36 1/36 13 蕭貴玲 1/6 1/6 14 阮愛玲 1/24 1/24 附表三:分割後土地位置、面積配置表 編號 擬分配人 分配位置 (附圖編號) 分配後應有 部分比例 面積 (㎡) 1 吳文魁 A 1/1 4380.91 2 蕭世彥 B 1/2 3186.10 蕭世達 1/2 3 蕭大棟 C 1/4 3186.12 蕭秋梅 1/4 蕭大佳 1/4 蕭銘仁 1/4 4 余秋菊 D 11/30 4779.17 孫維民 19/30 5 蕭貴玲 E 1/1 4779.17 6 蕭捷文 F 2/3 3584.38 阮愛玲 1/3 7 蕭再展 G 1/1 2389.59 8 蕭再傑 H 1/1 2389.59 附圖一:彰化縣田中地政事務所112年7月4日土測字第600號土地     複丈成果圖 附圖二:彰化縣田中地政事務所113年3月22日土測字第305號土     地複丈成果圖(蕭再展等3人方案) 附圖三:彰化縣田中地政事務所113年3月22日土測字第304號土     地複丈成果圖(孫維民方案)

2025-01-23

PDEV-112-斗簡-313-2025012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