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88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695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受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甲695M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自民國114年2月19日起延長安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一)受安置人甲695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 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二)本案自民國110年6月10日接獲本市大里區家庭福利服務中心 轉介,說明案家經該中心長期提供脆弱家庭服務,然家內有 不利兒少健康與成長之情事。然本局自受理轉介日起提供家 庭處遇服務迄今,經長時與受安置人之法定代理人甲695M針 對家內兒少之受照顧品質予以討論及嘗試提升其親職教養能 力,但成效有限,甲695持續以放任式教養,且未能積極協 助與監督家內兒少穩定就學,致使家內兒少有日夜顛倒、生 活作息未有規則與用餐情形不定,更有就學不穩定達中輟情 事,受照顧品質堪慮。然盤點家庭親屬照顧支持系統不足, 未能提供甲695適當照顧協助,故為維護甲695身心健康與提 供必要保護,已於111年8月16日依本法第56條第1項予以緊 急安置甲695於適當處所,並通知其法定代理人甲695M,現 評估未繼續安置不足以保護輔導甲695,前經依本法第57條 第2項規定,裁定將受安置人繼續安置、延長安置在案。茲 因受安置人前開延長安置期間即將屆滿,然經聲請人評估受 安置人之安置原因尚未消滅,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受安置 人,為維護受安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爰依兒童及 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 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 受安置人延長安置3 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 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57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戶籍謄本、 臺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臺中市兒童及 少年保護案件親屬安置評估程序表、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被 害人代號與真實姓名對照表、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13號民事 裁定為證,自堪信為真實。本件受安置人雖表明:「不同意 接受安置」等語(參見卷附受安置人表達意願書),然本院 審酌受安置人目前尚無自我保護能力,依目前狀況,受安置 之原因尚未消滅,為維護受安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 ,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受安置人,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斐琪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如玲

2025-02-12

TCDV-114-護-88-20250212-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84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廖靜芝 受 安置人 甲336 (真實姓名、年齡、住所詳卷對照表 ) 法定代理人 甲336M (同上) 上列當事人間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336自民國114年2月4日起,延長安置3個月 。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336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 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 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以下稱為受安置人)。受安置人之法定代理人甲336M(下 稱法定代理人)的同居人因長期酒癮,健康狀況不佳,未穩 定就業,故法定代理人自民國109年2月即獨自承擔經濟及照 顧責任,經常將子女交託友人照顧,然未穩定提供照顧費用 ,亦未安排適任照顧者,導致子女頻繁轉換照於環境,數次 發生獨留事件。校方老師反應受安置人及其手足之身體、衣 物、餐盒骯髒,帶尿溼的被褥到校,並曾多次看見法定代理 人帶同年幼子女深夜在外飲酒。受安置人及其手足長期目睹 法定代理人之同居人飲酒後失控咆嘯、辱罵,受安置人之兄 長更經常受法定代理人之同居人威脅,要求外出買酒供其飲 用。本件處遇迄今逾2年,考量法定代理人之文化背景及能 力,而不斷提供資源,安排親職教育、心理諮商及家庭處遇 服務,並由多個民間團體長期提供經濟扶助,現受安置人之 妹已穩定交由法定代理人友人照顧,受安置人則仍由法定代 理人獨自照顧。然法定代理人於111年9月20日竟失聯,致受 安置人獨自在校等侯至晚間6時40分,始由法定代理人之同 居人接回,惟因該同居人飲酒後情緒未穩,兩度在返家途中 滯留路邊,與社工員、鄰居發生爭執,受安置人當晚即未用 餐,同居人表示法定代理人近期頻繁在外飲酒未歸,以無經 濟能力為由而未協助受安置人購買餐食,當晚卻要求受安置 人於晚間10時獨自外出買酒供其飲用。嗣因慮及受安置人長 期未獲適當照顧,故與法定代理人簽訂安全計畫,將受安置 人暫時交由親屬協助照顧,然僅維持未及1月,親屬即反應 法定代理人態度消極,週未探視受安置人後未依安全計畫送 返親屬住處,又受安置人於111年10月30日上午無故未到校 ,法定代理人則稱已外出就業,後由房東協助呼叫受安置人 自行就學,當日氣溫僅約22度,受安置人竟僅著短袖短褲便 服到校,當晚則向親屬表達目睹法定代理人之友人酒後對法 定代理人施暴,親屬認為法定代理人難以兼負母職,不願持 續協助照顧。受安置人之法定代理人因缺乏母職意識,未能 妥善安排照顧受安置人,且為長期、持續性現象,為維護受 安置人基本權利與最佳利益,聲請人於111年11月1日晚間6 時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予以緊急安 置受安置人於適當處所,且經評估後將受安置人交由阿姨協 助親屬安置。惟受安置人經保護安置後,法定代理人仍無法 督促受安置人之兄長就學。此外,法定代理人前於111年12 月8日因酒駕案而入監服刑,日前雖已出監,並配合返家計 劃,惟竟於112年12月7日未知會社工即再將受安置人交由友 人照顧後,自行前往桃園工作,並拖延至1月3日始將受安置 人接回,但又在未告知社工之情況下,將受安置人送往其他 親屬住所。受安置人之法定代理人過往多次獨留受安置人, 長期未能提供適當照顧,而經法院裁定繼續、延長安置在案 。本季處遇中法定代理人已調整狀態,並自認確實因親密關 係而忽視子女需求,始積極安排與受安置人會面維繫關係, 並能主動關心子女需求,確認受安置人就學及接送時間,安 排適當替代照顧者,積極與社工討論受安置人返家計畫。然 本件仍有觀察法定代理人狀態穩定度必要,為提供受安置人 必要之保護,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 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延長安置3個月等語。 二、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提出臺中市兒童及少年 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戶政資料等件為證,並有本院11 3年度護字第582號民事裁定在卷可憑。本院審酌受安置人年 紀仍幼,尚缺乏自主照顧及獨力生活之能力,而法定代理人 前長期未能提供適當養育及照顧,目前雖積極嘗試調整生活 狀態,然其生活狀況穩定度仍有待觀察,受安置人亦表示同 意接受安置,有表達意願書在卷可按,為提供受安置人較為 安全之生活環境及妥適之照顧,認應繼續安置受安置人,妥 予保護。依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上開延長安置之聲請,核 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黃鈺卉 附錄相關法條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 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或為其 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直 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 置: 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 三、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 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基於兒童 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後加強必要之緊急保護、安置或為 其他必要之處置。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 之處置時,得請求檢察官或當地警察機關協助之。 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辦理家 庭寄養、交付適當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 。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 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 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 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 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 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 月。 繼續安置之聲請,得以電訊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為之。

2025-02-11

TCDV-114-護-84-20250211-1

監宣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27號 聲 請 人 張陳金惠 應受監護宣 告 之 人 陳永財 關 係 人 張文馨 陳吳罔 陳永興 陳麗雪 陳阿欵 陳永裕 陳昶瑜 陳俊宏 陳筱涵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陳永財(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張陳金惠(女、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之監護人。 指定張文馨(女、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張陳金惠為應受監護宣告之人陳 永財之胞姊,關係人張文馨則為陳永財之外甥女。緣陳永財 於民國112年10月31日因鑑定為第一類重度障礙,致不能為 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為 此爰依法聲請對陳永財為監護宣告,並選定聲請人張陳金惠 為陳永財之監護人,同時指定關係人張文馨為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 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 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 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民法第1111條第 1項著有明文。而監護宣告之裁定,應同時選定監護人及指 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並附理由,家事事件法第168條 第1項亦定有明文。再按聲請人為監護宣告之聲請時,宜提 出診斷書。法院應於鑑定人前,就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精神 或心智狀況,訊問鑑定人及應受監護宣告之人,始得為監護 之宣告。但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鑑定應 有精神科專科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之醫師參與並出具書面報 告,家事事件法第166條、第167條亦有明定。又法院選定監 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 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護宣 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 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 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 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1條之 1定有明文。且家事事件法第176條第1項亦準用家事事件法 第106條之規定,即法院為審酌受監護人之最佳利益,得徵 詢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意見、請其進行訪視或調查, 並提出報告及建議。 三、經查:  ㈠本件應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因鑑定為第一類重度障礙,並 持有重度身心障礙證明等情,業據聲請人具狀陳明綦詳,並 提出陳永財之重度身心障礙證明影本為證,足見陳永財認知 能力顯有缺陷,有事實足認無訊問之必要。再者,陳永財之 精神、心智狀況,經宜蘭員山醫療財團法人宜蘭員山醫院( 下稱宜蘭員山醫院)精神科薛醫師文傑鑑定結果略以:陳永 財(下稱個案)於宜蘭員山醫院精神科慢性病房接受精神科 醫師當面問診鑑定其心神狀態後,經根據會談、宜蘭員山醫 院病歷及家屬提供資料等參考資料,並評估個案之個人史及 相關病史、生活狀況及現在身心狀態(含檢查結果)、心理 衡鑑結果等項,結論:綜合個案病史、生活狀況及現在身心 狀態,個案因患有失智及器質性認知功能障礙等疾病,其整 體生活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及職業功能仍受疾病影響 明顯缺損,目前生活起居等各方面都需他人協助督促下始能 維持日常簡易生活,更遑論獨立處理自身事務及解決問題, 實難獨立判斷或表達或做出對自身實質有利之正確判斷之能 力,目前完全需他人協助管理。鑑定結果:有失智症、認知 功能障礙之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障礙程度為完全不能 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能力等節,有 該院以113年10月29日宜員醫宣告字第1130000306號函所附 精神鑑定報告書附卷可稽。基上所查,足認陳永財現因「失 智症、認知功能障礙」而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及不 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爰依首揭法條規定,宣告陳永財 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㈡聲請人張陳金惠為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之胞姊,已陳明願 任監護人,而關係人即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之外甥女張文 馨亦陳明願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有職務同意書附卷可 稽。再者,關係人即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之手足陳永興及 陳麗雪均同意本件聲請事項,且同意由聲請人擔任陳永財之 監護人,並由關係人張文馨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亦 有利害關係人(其他親屬)同意書在卷可考。又經本院檢附 家事聲請狀繕本,命關係人即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之母親 陳吳罔、胞姊陳阿欵、同父異母之手足陳永裕、陳昶瑜、子 女陳俊宏、陳筱涵等人限期具狀表示意見,然渠等迄今均未 具狀表示意見等情,有本院函文及送達證書附卷可稽。此外 ,經本院依職權囑託宜蘭縣政府委託財團法人阿寶教育基金 會(下稱阿寶基金會)、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台中市私立 龍眼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下稱龍眼林基金會)、臺 南市政府委託社團法人臺南市兜好社會福利協會(下稱兜好 社會福利協會),並委託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派員評估訪視聲 請人張陳金惠、應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關係人陳吳罔、 陳永興、陳阿欵、陳永裕、陳昶瑜、陳麗雪、陳俊宏及陳筱 涵等人後分別製作訪視報告內容略以:⒈阿寶基金會—綜合建 議:建議:由聲請人(即張陳金惠)擔任監護人,利害關係 人張文馨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無不適任之情事,建請 參酌精神鑑定報告及其他單位之訪視報告。理由:⑴從生理 狀況方面評估,因相對人(即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目前 領有第一類重度身心障礙證明,ICD碼【12】為慢性精神疾 病;訪視當日,相對人情緒穩定,能自訴平時在機構之作息 ,但對於時間序及自身家庭狀況無法正確表示,生活自理方 面尚能自行完成,不喜歡與人互動,目前安置於宜蘭員山醫 院,生活事務及個人權益維護確實需要他人協助,有受監護 輔助宣告之需求。⑵經訪視利害關係人陳永興對於聲請人聲 請相對人之監護宣告事件點頭表示知道,並且同意聲請人擔 任相對人之監護人一職。⑶經致電利害關係人陳阿欵說明並 解釋致電緣由,其表示與聲請人及相對人多年未聯繫,經訪 視人員說明後,對聲請人聲請相對人之監護宣告事件表示了 解,並且同意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一職。⑷評估親屬 之意願,利害關係人張文馨、陳吳罔支持同意聲請人擔任相 對人之監護人,並且表示願意共同討論相對人未來的受照顧 規劃,協助聲請人善盡協助照顧之責任與義務。⑸綜合上述 ,相對人近幾年輾轉安置各機構,其日常生活事物、用品及 郵局存款皆由聲請人協助管理,考量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由 聲請人擔任監護人,利害關係人張文馨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無不適任之情事,為確保相對人之最佳利益,建請法 院參酌精神鑑定之報告及其他單位之訪視報告;⒉龍眼林基 金會—總建議:對於本案訪視單位無法完整訪視時之建議: 本件僅訪視到關係人陳永裕、陳昶瑜,致無法對本案監護人 、會同人提出評估與具體建議,建議法院參酌其他縣市人員 之訪視報告後,自為裁定。理由:關係人陳永裕、陳昶瑜自 述身體狀況良好,無慢性疾病,觀察其外觀也無異常,兩位 關係人目前收支都可平衡,應有能力擔任監護人及會同人, 惟兩位關係人均表示應受宣告人(即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 )為同父異母手足之關係,過往少有互動,也20多年未聯繫 ,對應受宣告人各項狀況均不清楚,關係人陳永裕、陳昶瑜 均無意願擔任監護人或會同人,對應受宣告人未來照顧或監 護人選等也無意見,綜上本會評估,關係人陳永裕、陳昶瑜 因考量個人因素關係,故無擔任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人之意願。⒊兜好社會福利協會—總建議:本件僅訪視到關係 人陳筱涵,其與應受宣告人(即陳永財)雖為親子關係但幾 乎未有互動關係,對於應受宣告人現況及未來規畫皆無任何 看法與擔任監護職務意願,並與監護人選、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人選陌生,致無法提出評估與具體建議,建議法院參酌其 他人員之訪視報告後,自為裁定。據關係人陳筱涵表示,本 件關係人陳俊宏目前於高雄居住工作,不便且無意願接受訪 視調查,故亦無法提供聯絡資訊;但認為其想法與陳筱涵相 同,對於應受宣告人現況不明,對於未來規劃無任何看法, 及無意願擔任相關職務。⒋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綜合評估:⑴ 案么妹(即關係人陳麗雪)現與案主(即受監護宣告之人陳 永財)居住不同縣市,案么妹雖每個月會定期返回宜蘭老家 ,但也鮮少探視案主,僅透過案大姊(即聲請人張陳金惠) 轉述之次級資訊了解案主近況,案么妹與社工師訪視過程, 多次針對家庭狀況之說明有避重就輕的描述,大多以自己也 不清楚、不了解回答,就此次訪視內容無法針對案么妹所提 供的資訊進行評估。⑵本案僅就案么妹陳麗雪提供綜合評估 供貴庭參考,關於本案請貴庭斟酌相關事證或其他縣市訪視 報告,依案主之最佳利益裁量之等節,此有阿寶基金會113 年9月6日113宜阿寶字第113104號函附成年人之監護權訪視 評估報告、龍眼林基金會113年9月5日財龍老字第113090010 號函附成年監護訪視調查評估報告、臺南市政府社會局113 年9月9日南市社身字第1132033255號函附兜好社會福利協會 113年9月2日南市兜好字第1130000071號函暨成年監護訪視 調查評估報告、新北市政府社會局113年9月16日新北社工字 第1131826382號函附成年監護訪視調查評估報告附卷可考。 因此,本院考量前揭訪視調查評估報告及全卷調查證據結果 等一切情事,認聲請人具有監護其胞弟陳永財之意願及能力 ,且可為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之利益全力監護,故由聲請 人張陳金惠擔任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之監護人,應合於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另指定由關係人張文馨擔任會同 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亦能維護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之最佳 利益且利於執行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責。 四、綜上,本院基於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之最佳利益,復查無 不宜由聲請人監護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及由關係人張文馨 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之法定事由,爰依法併予選定聲 請人張陳金惠擔任受監護宣告之人陳永財之監護人,並指定 關係人張文馨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如主文。 五、末按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項、第1099條之1及 第1109條第1項之規定,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 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遺囑指定、當地直轄市、縣(市)政 府指派或法院指定之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 法院;於前條之財產清冊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 於受監護人之財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監護人於執 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致生損害於受監護人者,應 負賠償之責。準此,監護人張陳金惠於監護開始時,應會同 如主文第3項所示之受指定人張文馨,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 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映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李惠茹

2025-02-11

ILDV-113-監宣-127-202502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72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乙○○ 受安置人 甲715 (真實姓名、年籍、住所予以保密, 詳 法定代理人 甲715M (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715自民國(下同)114年2月17日起,延長 安置3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715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 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 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受安置人於113年5月12日遭其法定代理人甲715M之同居 人不當管教,導致顏部、身體、雙手背及大腿傷勢,經瞭解 甲715M與其同居人長期對兒童有不合理之期待,囿於甲715M 經濟與住居所需仰賴同居人提供,當同居人對於受安置人不 當管教時,甲715M僅能默許、無法維護其安全。甲715M無法 提出妥適照顧計畫與維護受安置人之人身安全,故聲請人於 113年5月14日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規定, 緊急安置受安置人於適當場所,並經本院裁定准予繼續、延 長安置在案。受安置人無自我保護能力,且無親屬照顧資源 ,基於兒童安全保護與維護最佳利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 延長安置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兒童及少 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 當之行為或工作。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 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 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 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 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 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 。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 ,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 6條第1項、第5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聲請人所為主張,業據提出與其所述情節相符之臺中市兒童 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姓名對照表、戶政個人資 料查詢作業結果為證。本院審酌受安置人家庭有重整之需求 ,法定代理人甲715M尚未完成親職教育,無法負起保護受安 置人之責,暫不宜讓受安置人返家。為提供受安置人較為安 全、關愛之生活教養環境,自應再繼續安置受安置人,妥予 保護。從而,依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所為之上開聲請,核 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劉奐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嘉麒

2025-02-11

TCDV-114-護-72-202502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69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402 (年籍住所保密,詳卷) 法定代理人 甲402M (同上) 上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自民國114年2月20日起延長安置三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402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 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下稱兒權法】第69條規定「不得 揭露足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年籍詳卷內對照表 )。其法定代理人甲402M 與受安置人父親甲402F長期暴力 衝突,受安置人無任何保護因子,其父母在情緒失控下未能 優先考量受安置人權益與基本安全需要,前已於111年5月18 日,依兒權法第56條規定,緊急安置受安置人於適當場所, 最近一次經法院以113年度護字第614號裁定准予自113年11 月20日起延長安置3個月,提供家庭處遇計畫3年期間,受安 置人父母親密暴力情事循環,無法共同照顧受安置人,亦無 法各自發展出妥適親職能力,業於113年1月24日提至個案重 大決策會議討論,後續聲請宣告停止兩人親權,該案仍在審 理中,安置原因尚未消滅,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受安置人 ,為維護受安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爰依同法第57 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延長安置3個月等語 。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 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 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 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 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 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 延長3 個月,兒權法第56條第1項第1款、第57條第1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臺中市兒童及少年保 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第4~6頁)、姓名對照表(第7頁)、全 戶戶籍資料(第8~10頁)、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14號民事裁定 (第11頁)為證,堪信屬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現尚年幼,無 自我保護能力,未受其父母適當之養育或照顧,為維護受安 置人身心健全發展,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受安置人。綜上 ,聲請人之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2-11

TCDV-114-護-69-202502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74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656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甲517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甲656M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甲656F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甲656、甲517自民國114年2月20日起延長安置參個 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656、甲517均為未滿12歲之兒童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 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 卷對照表),由法定代理人甲656M監護照顧。聲請人自民國 112年6月9日始提供服務,期間仍數次接獲受安置人甲656、 甲517身上有傷勢之通報,考量受安置人為學齡前孩童,容 易磕碰,及法定代理人甲656M自行照顧兩名受安置人之照顧 壓大較大,因而引入親職賦能服務及家庭處遇服務,經輔導 後仍於甲656身上發現傷勢,而法定代理人無法提出合理說 明,爰此,為維護兒權益,聲請人業於112年11月17日依兒 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之規定,緊急安置受安置 人甲656、甲517於適當處所,並通知受安置人之父母甲656F 、甲656M,後經鈞院以112年度護字第616號裁定准予繼續安 置3個月,及113年度護字第246、448、619號准予延長安置3 個月。於安置期間,受安置人轉以親屬安置,受照顧狀況穩 定,然113年111月9日受安置人甲517向照顧者提及會面期間 遭法定代理人甲656M踢肚子之事,聲請人與法定代理人甲65 6M確認上述事件 遭其否認,而受安置人甲656、甲517無法 具體陳述事件原因,發生經過,現無明確事實證明有無不當 對待事件,且兩造說法不一致,故將調整為監督會面,再觀 察雙互動情形,目前尚無法確認受安置人甲517有無遭受不 當對待,再者受安置人之監護權官司仍在審理中,為避免頻 繁更換環境及照顧者,現階段聲請人認以延長安置為宜,爰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興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 予裁定將受安置人甲656、甲517延長安置3個月。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 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 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 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 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 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 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 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 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臺 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姓名對照表、本 院113年度護字第619號民事裁定、戶籍資料為證,堪信為真 實。本院審酌聲請人數次接獲受安置人甲656、甲517身上有 傷勢之通報,及法定代理人甲656M經聲請人引入親職賦能服 務及家庭處遇服務、輔導後仍於甲656身上發現傷勢,且於 安置期間,受安置人甲517向照顧者提及會面期間遭甲656M 踢肚子之事,但遭甲656M否認,雙方說法不同,經調整為監 督會面,無法確認受安置人甲517有無受不當對待,另因受 安置人之監護權案件仍在審理中,為避免頻繁更換環境及照 顧者,妥適照顧受安置人之安全及最佳利益,應延長安置受 安置人,妥予保護。依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上開延長安置 之聲請,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楊萬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需附繕 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貴卿

2025-02-10

TCDV-114-護-74-2025021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77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782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受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甲782M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甲782F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自民國114年2月21日起,延長安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一)受安置人甲782為未滿18歲之兒少(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 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受安置人於 民國112年1月至2月期間,遭受甲782GF多次性猥褻,甲782G F曾揚言帶受安置人及法定代理人甲782M去跳海,導致受安 置人身心恐懼,對於返家感到害怕。又法定代理人甲782M亦 遭受甲782GF性侵害,完全無自我保護能力,目前接受庇護 安置中。 (二)衡酌受安置人年幼、自我保護能力較弱,現階段家中又無適 當親屬提供照顧,為確保受安置人之安全,聲請人業於112 年8月18日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之規 定,緊急安置受安置人於適當場所,且因安置原因尚未消滅 ,前經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 項之規定 ,裁定將受安置人繼續安置、延長安置在案。茲因受安置人 前開延長安置期間即將屆滿,然經聲請人評估受安置人之安 置原因尚未消滅,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受安置人,為維護 受安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 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 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再 延長安置3 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 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57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戶籍謄本、 臺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兒童及少年保 護案件被害人代號與真實姓名對照表、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委 託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就兒童及少年受裁定安置前依家事事件 法第一百零八條表達意願書、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05號裁定 書為證,自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目前尚無自我保 護能力,然依目前狀況,受安置之原因尚未消滅,為維護受 安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受安 置人,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斐琪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如玲

2025-02-10

TCDV-114-護-77-2025021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80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203(姓名年籍詳卷) 法定代理人 甲203M(姓名年籍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203自民國114年2月13日起,延長安置三個 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203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 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别兒 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110年7月22日接獲通報表示法定代理人甲203M因濫用藥 物遭警方通緝,經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檢驗科藥物檢測中 心於112年1月9日檢驗案三姊有甲基安非他命及安非他命濃 度增加及受安置人甲203有甲基安非他命及安非他命高濃度 結果,甲203M有致兒少長期遭受毒害之危險情境,依法緊急 安置、繼續安置、延長安置在案,目前受安置人甲203最近 一次於113年6月20日檢驗結果,為甲基安非他命驗出924pg/ mg,安非他命58pg/mg,毒品檢驗數值逐漸降低,但其為年 幼兒童,身體代謝慢,身心影響風險高,仍需時間評估甲20 3M其親職教育知能之改善狀況及提供無毒害之居家環境,為 維護兒少最佳利益與提供必要保護,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甲203 延長安置三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7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提出臺中市兒童及少年   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戶籍資料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 院檢驗科藥物檢測中心毛髮檢驗結果報告為證,堪信為真實 。準此,本院綜合考量卷內一切事證,認本件聲請經核於法 尚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法庭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5-02-10

TCDV-114-護-80-2025021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73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女(代號:甲392,真實姓名、年籍詳卷,安置中 ) 法定代理人 丙女(代號:甲392M,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女自民國一一四年二月十九日起,延長安置 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女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及 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童 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詳卷,下稱甲女), 甲女與其妹乙女(代號:甲977、真實姓名、年籍詳卷)由 法定代理人丙女(下稱法定代理人)單獨監護,並由法定代 理人與法定代理人之妹共同照顧。惟法定代理人前於每週週 末下午,未待其妹返家接手照顧,即逕自離家外出上班,獨 留年幼之甲女與乙女在家中逾30分鐘,而法定代理人無法討 論甲女與乙女之安全維護計畫,為維護甲女及乙女之人身安 全,經聲請人於民國111年11月16日依法緊急安置甲女、乙 女於適當場所。現因法定代理人宥於工作時間及收入無法負 荷照顧甲女與乙女,且尚待接受親職教育以提升教養知能, 而乙女業經協調由其姑婆擔任替代照顧者,惟甲女俟經親屬 盤點尚無可協助之替代照顧者以維護其安全,基於兒童安全 保護及最佳利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 第2項規定,聲請將甲女延長安置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兒童及少年 有立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㈢、兒童及少年遭受遺 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 為或工作。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 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 一者,應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後,加強保 護、安 置、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直轄市、縣( 市)主管 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 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 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 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 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 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2項、第57條 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臺中市兒童及少 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全戶戶籍資料、本院113年度 護字第621號民事裁定為證,並有本院索引卡查詢結果在卷 可佐,自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甲女尚屬年幼,並無自我保 護能力,又無其他親屬可妥為照顧甲女,是為提供甲女安全 之生活環境及妥適照顧,認應延長安置甲女,妥予保護。依 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上開延長安置之聲請,核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廖弼妍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需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育蘋

2025-02-10

TCDV-114-護-73-20250210-1

家親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停止親權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939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庚○○ 代 理 人 黃雅琴律師 相 對 人 甲○○ 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停止親權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甲○○、丁○○對於其未成年子女戊○○、己○○之親權,應 全部予以停止。 二、選定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局長(現為庚○○)為未成年人戊○○、 己○○之監護人。 三、指定臺中市政府社會局指派之社工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 四、聲請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㈠相對人甲○○與丁○○(以下合稱相對人,分稱甲○○、丁○○)為 未成年子女戊○○(民國000年0月0日生)、己○○(000年0月0 日生)(以下合稱未成年子女)之父母。查丁○○因生活與經 濟狀況不穩定,長期有毒品、詐欺等案件,未成年子女戊○○ 出生後,多次遭通報未受到適當照顧全身多處受有傷痕,丁 ○○懷有未成年子女己○○期間,則完全無產檢,後於112年5月 3日未成年子女戊○○再次通報額頭、顏面、耳後、雙手臂多 處瘀傷,及112年8月15日遭通報在便利商店遭相對人丁○○同 居男友嚴重毆打,身上多處受傷,警察到場後通報聲請人, 因丁○○與同居男友無業且居無定所,靠借貸度日,仰賴社工 提供尿布奶粉,否則三餐不繼,未能妥適養育照顧未成年子 女,由聲請人評估後緊急安置後,聲請法院繼續安置未成年 子女,現由法院裁定安置迄今。  ㈡另甲○○長期因毒品等案件反覆入出監,長期與丁○○分居,認 為未成年子女不關己事,不曾聞問,導致未成年子女由政府 長期安置未能返家。相對人明顯長期疏於保護照顧未成年子 女,而有停止親權之必要。又查未成年子女之祖父母(甲○○ 之父母)均未見過未成年子女,亦認為未成年子女非其子孫 ,均無意願照顧。外祖父丙○○則中風須他人照顧,外祖母乙 ○○則表示自己生活困難無力照顧,其顯然亦不適合擔任未成 年子女之監護人,故本件依民法第1094條第1項法定順序之 監護人均不適合監護未成年子女,而有另行選定監護人之必 要,為此聲請人爰依民法第1094條第3項、第4項、第1106之 1條規定另行選定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局長(現為庚○○)為監 護人,並指定臺中市政府社會局指派之社工員為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以利後續安排未成年子女就學、就醫、出養等 長期照顧事宜等語。 二、相對人部分:  ㈠相對人甲○○抗辯略以:對聲請人聲請狀所載內容不爭執,同 意停止對未成年子女之親權。對於未成年子女之父母遭停止 親權後,其法定監護人即祖父母因有顯不適任之情形亦不爭 執,同意改由聲請人即臺中市政府社會局擔任未成年子女之 監護人,並同意由臺中市政府社會局指定之社工為未成年子 女之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㈡相對人丁○○未於審理期日到場表示意見,亦未提出書狀作何 聲明或陳述。 三、按父母或監護人對兒童及少年疏於保護、照顧情節嚴重,或 有第49條、第56條第1項各款行為,或未禁止兒童及少年施 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者,兒童及少年或其最近尊親屬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或其他 利害關係人,得請求法院宣告停止其親權或監護權之全部或 一部,或得另行聲請選定或改定監護人;對於養父母,並得 請求法院宣告終止其收養關係。法院依前項規定選定或改定 監護人時,得指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及少年 福利機構之負責人或其他適當之人為兒童及少年之監護人, 並得指定監護方法、命其父母、原監護人或其他扶養義務人 交付子女、支付選定或改定監護人相當之扶養費用及報酬、 命為其他必要處分或訂定必要事項。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 保障法第71條第1、2項定有明文。 四、經查:聲請人所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資料、本 院112年度護字第440號、113年度護字第263號民事裁定、臺 中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重大決策會議停 止親權評估摘要表為證,並有甲○○之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 全國紀錄表在卷可稽,堪認為真實。本院綜上各情,並參酌 甲○○於本院審理時亦同意停止對未成年子女之親權等情(見 本院114年2月5日訊問筆錄本院卷第210頁至第211頁),及 丁○○經合法通知,並未到庭或以書狀表示意見,堪認相對人 未善盡保護教養對於未成年子女之義務,且疏於保護、照顧 情節嚴重,聲請人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71條第 1項規定,請求宣告停止相對人對未成年子女之親權,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五、又父母均不能行使、負擔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或父母 死亡而無遺囑指定監護人,或遺囑指定之監護人拒絕就職時 ,依下列順序定其監護人:一、與未成年人同居之祖父母。 二、與未成年人同居之兄姊。三、不與未成年人同居之祖父 母。民法第1094條第1項定有明文。相對人經本院停止渠等 對未成年子女全部親權,有如前述。當相對人不能行使負擔 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時,自應依上揭規定之順序定其監護 人。 六、經查,本件未成年子女之父母即相對人經本院停止其全部親 權,本可依民法第1094條第1項規定之上揭法定順序定其監 護人,惟未成年子女之祖父母居於嘉義,礙於現實生活經濟 貧困,教養照顧不足且無意願照顧未成年子女,另未成年子 女外祖父中風需人照顧,並不適宜擔任擔未成年子女之監護 人,外祖母礙於生活困難,並無意願照顧未成年子女等情, 亦有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 重大決策會議之停止親權評估摘要表、戶役政資訊網照查詢 -個人戶籍資料影本在卷可參,是本件已無民法第1094條第1 項所定法定順序監護人,為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計,聲請 人聲請由主管機關即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局長(現為庚○○)為 未成年子女之監護人,及為保障未成年子女之權益,指定臺 中市政府社會局指派之社工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符 合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自應准許。再依民法第1099條第 1項之規定,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未成年人之財產, 應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 院,併此敘明。 七、依家事事件法第10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顏淑惠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蕭訓慧

2025-02-10

TCDV-113-家親聲-939-202502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