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藍家慶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屏補
屏東簡易庭

返還土地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補字第440號 原 告 李樹人 石軒中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黃靖雅、葉信得間請求返還土地事件,原告 起訴尚未繳納裁判費。經查,原告是請求被告將坐落屏東縣 里○鄉○○段000地號土地(面積239平方公尺,權利範圍2分之 1)返還予原告,而前開土地之公告現值為每平方公尺13,50 0元,有土地登記公務用謄本在卷可參,則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應核定為11,048元(計算式:土地面積239平方公尺土地 公告現值每平方公尺13,500元應有部分1/2=1,613,250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7,038元。 二、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民國11 3年12月30日前補正前開事項到院。而如逾期未繳納前述裁 判費,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9

PTEV-113-屏補-440-20241219-2

屏小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2年度屏小字第645號 原 告 徐淑蘭 被 告 王晨鈞 李昱 林承棟 劉家瑋 王泳豐 林宜燕 陳鋒澤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易帥君律師 賴嘉斌律師 陳珈容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 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111年度附民字第539號),經本院刑事庭 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 下:   主 文 一、被告乙○○、丙○、戊○○、庚○○、甲○○、丁○○應連帶給付原告 新臺幣(下同)100,000元,及被告乙○○自111年9月15日起 至清償日止、被告丙○自111年9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被告 戊○○自111年9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被告庚○○自111年9月15 日起至清償日止、被告甲○○自111年9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 被告丁○○自111年9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乙○○、丙○、戊○○、庚○○、甲○○及丁○○經合法通知,未 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 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  ㈠被告等7人均於民國110年6月間(起訴書載為10月,應予更正 ),基於參與詐欺犯罪組織之犯意,參與由真實姓名年齡不 詳,綽號「紅中」(下稱「紅中」)之成年男子所成立之收 帳戶公司,該收帳戶公司係由「紅中」及其他真實姓名年籍 不詳之人(無證據證明成員有未成年人)所組成之3人以上 、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持續性、牟利性之有結構性詐欺 集團組織(下稱本案詐欺集團),被告乙○○、丙○、戊○○、 庚○○、甲○○及丁○○等人加入後,即與本案詐欺集團所有成員 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三人以上共同以電子通訊 對公眾散布詐欺取財及掩飾、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去向、所 在洗錢之犯意聯絡,其等分工係:被告乙○○、丙○擔任人頭 帳戶提供者,並同意受監控不任意行動,即「可控車」之角 色及提款車手(按:「車」係指帳戶,「可控」係指人頭帳 戶提供者,受安排住宿特定地點,並同意受監控不任意行動 );被告甲○○及丁○○負責監控人頭帳戶提供者之活動,以防 本案詐欺集團成員使用人頭帳戶期間,遭人頭帳戶提供者停 用帳戶或私吞贓款(俗稱控車),並負責帶人頭帳戶提供者 外出提領款項或至銀行申請綁定約定帳戶;被告戊○○及庚○○ 係擔任第二層水房之帳戶提供者,負責依上手之指示,以提 領或轉帳之方式,將贓款輾轉交付予上手;被告己○○則擔任 收簿手,對外收取帳戶(俗稱車商);訴外人翁瑋業擔任本 案詐欺集團對台窗口及第一線水房轉帳者,並負責收取層轉 後之贓款並分配予各參與之本案詐欺集團成員。 二、被告乙○○於同年11月初,將其申辦之永豐商業銀行帳號000- 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永豐帳戶)及華南商業銀行帳 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華南帳戶)之金融卡、存 摺、網路銀行帳號密碼,以1本新臺幣(下同)2萬元之代價 ,出售予本案詐欺集團成員,本案詐欺集團成員於取得上開 2帳戶資料後,再於於110年10月8日起,利用通訊軟體line 結識原告,以line暱稱「劉怡伶」、「賴明勝」、「陳曉東 」身分,向原告佯稱透過智能量化網路平台投資外匯獲利穩 定云云,致原告陷於錯誤,分別於110年11月11日12時51、5 3分,各匯款50,000元至被告乙○○之華南帳戶,再由本案詐 欺集團成員自被告乙○○之華南帳戶轉帳至被告戊○○之第一商 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一銀帳戶)及被 告庚○○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下稱中信帳戶)內,被告戊○○、庚○○再依上手之指示以轉帳 、提款之方式轉匯至第三層帳戶或身分不詳之本案詐欺集團 收水成員。又被告乙○○、丙○經本案詐欺集團成員釋放後, 復於110年11月18日14時7分許,依指示至屏東縣○○市○○○路0 0號永豐銀行屏東分行,臨櫃自被告乙○○之永豐帳戶內提領7 5萬7,768元,再共同前往臺南市「文中牛肉湯」附近,交付 予本案詐欺集團成員,本案詐欺集團成員以此方式製造金流 斷點,掩飾、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去向及所在。為此,依侵 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 原告1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則以:  ㈠被告乙○○、丙○、戊○○、庚○○、甲○○及丁○○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答辯或陳述。  ㈡被告己○○:伊業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12年度金上訴字第 551號刑事判決無罪,足見伊與本件詐欺集團毫無關聯等語 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被告乙○○、丙○、戊○○、庚○○、甲○○及丁○○部分:   ⒈按因故意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幫助 人,視為共同行為人,此觀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 5條第1項前段、第2項規定甚明。又共同侵權行為人間不 以有意思聯絡為必要,茍各行為人之行為均為損害之共同 原因,即所謂行為關聯共同,亦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而 應就被害人之全部損害負賠償責任。   ⒉經查,原告主張被告乙○○、丙○、戊○○、庚○○、甲○○及丁○○ 之犯罪事實,業經本院以111年度金訴第292號刑事判決乙 ○○、丙○、戊○○、庚○○、甲○○及丁○○犯三人以上共同以電 子通訊工具對公眾散布詐欺取財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 年2月等情,有上開刑事案件判決書在卷可參,而被告已 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既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 作何答辯以供本院審酌,本院審酌前開事證,堪認原告主 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 帶賠償之損害100,000元,即屬有據。  ㈡被告己○○部分:   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 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 令不能舉證,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 字第1723號裁判意旨參照)。   ⒉經查,原告雖主張被告己○○擔任收簿手對外收取帳戶云云 ,惟參諸卷內資料,無從認定被告己○○有參與詐欺、洗錢 之犯罪行為,且被告己○○業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11 2年度金上訴字第551號刑事判決無罪,有該案刑事判決書 在卷可稽,亦徵被告己○○並未參與詐騙原告之侵權行為, 則原告請求被告己○○應與本件其他被告連帶給付100,000 元,即屬無據,應予駁回。 五、原告請求被告乙○○、丙○、戊○○、庚○○、甲○○及丁○○連帶給 付1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於111年9月14日送達 被告乙○○;於113年9月26日送達被告丙○;於113年9月26日 送達被告戊○○;於113年9月14日送達被告庚○○;於113年9月 26日送達被告甲○○;於113年9月14日送達被告丁○○,見附民 卷第9至23頁)翌日,即被告乙○○自111年9月15日起、被告 丙○自111年9月27日起、被告戊○○自111年9月27日起、被告 庚○○自111年9月15日起、被告甲○○自111年9月27日起、被告 丁○○自111年9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亦屬有據,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 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適用小 額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本件原告係於刑事訴訟程序提起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 定移送前來,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2項規定,無庸繳納裁 判費,且本件訴訟繫屬期間亦未增生訴訟費用事項,故無訴 訟費用負擔問題,併予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 ,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後20日 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理由書。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 上訴審判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9

PTEV-112-屏小-645-20241219-1

屏補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補字第515號 原 告 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萬祥 上列原告與被告許柿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起訴未據 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7,821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249條第1項但書規 定,限原告於113年12月30日前補繳前述裁判費,逾期未補正, 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9

PTEV-113-屏補-515-20241219-1

屏補
屏東簡易庭

給付租金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補字第518號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訴訟代理人 侯信逸律師 吳禹萳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李政益間請求給付租金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4,095元,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限原告於113年12月30日前補繳前述裁判費,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9

PTEV-113-屏補-518-20241219-1

屏簡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屏簡字第651號 原 告 王惠正 被 告 王晨鈞 李昱 林承棟 劉家瑋 王泳豐 林宜燕 陳鋒澤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易帥君律師 賴嘉斌律師 陳珈容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 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111年度附民字第569號),經本院刑事庭 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 下:   主 文 一、被告乙○○、丙○、戊○○、庚○○、甲○○、丁○○應連帶給付原告 新臺幣(下同)500,000元,及被告乙○○自民國111年9月28 日起至清償日止、被告丙○自111年10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 被告戊○○自111年10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被告庚○○自111年 9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被告甲○○自111年10月10日起至清償 日止、被告丁○○自111年9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乙○○、丙○、戊○○、庚○○、甲○○及丁○○經合法通知,未 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 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  ㈠被告等7人均於民國110年6月間(起訴書載為10月,應予更正 ),基於參與詐欺犯罪組織之犯意,參與由真實姓名年齡不 詳,綽號「紅中」(下稱「紅中」)之成年男子所成立之收 帳戶公司,該收帳戶公司係由「紅中」及其他真實姓名年籍 不詳之人(無證據證明成員有未成年人)所組成之3人以上 、以實施詐術為手段,具有持續性、牟利性之有結構性詐欺 集團組織(下稱本案詐欺集團),被告乙○○、丙○、戊○○、 庚○○、甲○○及丁○○等人加入後,即與本案詐欺集團所有成員 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三人以上共同以電子通訊 對公眾散布詐欺取財及掩飾、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去向、所 在洗錢之犯意聯絡,其等分工係:被告乙○○、丙○擔任人頭 帳戶提供者,並同意受監控不任意行動,即「可控車」之角 色及提款車手(按:「車」係指帳戶,「可控」係指人頭帳 戶提供者,受安排住宿特定地點,並同意受監控不任意行動 );被告甲○○及丁○○負責監控人頭帳戶提供者之活動,以防 本案詐欺集團成員使用人頭帳戶期間,遭人頭帳戶提供者停 用帳戶或私吞贓款(俗稱控車),並負責帶人頭帳戶提供者 外出提領款項或至銀行申請綁定約定帳戶;被告戊○○及庚○○ 係擔任第二層水房之帳戶提供者,負責依上手之指示,以提 領或轉帳之方式,將贓款輾轉交付予上手;被告己○○則擔任 收簿手,對外收取帳戶(俗稱車商);訴外人翁瑋業擔任本 案詐欺集團對台窗口及第一線水房轉帳者,並負責收取層轉 後之贓款並分配予各參與之本案詐欺集團成員。 二、被告乙○○於同年11月初,將其申辦之永豐商業銀行帳號000- 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永豐帳戶)及華南商業銀行帳 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華南帳戶)之金融卡、存 摺、網路銀行帳號密碼,以1本新臺幣(下同)2萬元之代價 ,出售予本案詐欺集團成員,本案詐欺集團成員於取得上開 2帳戶資料後,再於110年10月上旬起,利用通訊軟體line結 識原告,以line暱稱「怡伶」、「VIPOTOR經理-楊俊偉」、 「洪天峰居士」身分,向原告佯稱透過VIPOTOR公司網路操 作外匯獲利穩定云云,致原告陷於錯誤,於110年11月9日10 時23分匯款500,000元至被告乙○○之華南帳戶,再由本案詐 欺集團成員自被告乙○○之華南帳戶轉帳至被告戊○○之第一商 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一銀帳戶)及被 告庚○○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下稱中信帳戶)內,被告戊○○、庚○○再依上手之指示以轉帳 、提款之方式轉匯至第三層帳戶或身分不詳之本案詐欺集團 收水成員。又被告乙○○、丙○經本案詐欺集團成員釋放後, 復於110年11月18日14時7分許,依指示至屏東縣○○市○○○路0 0號永豐銀行屏東分行,臨櫃自被告乙○○之永豐帳戶內提領7 5萬7,768元,再共同前往臺南市「文中牛肉湯」附近,交付 予本案詐欺集團成員,本案詐欺集團成員以此方式製造金流 斷點,掩飾、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去向及所在。為此,依侵 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 原告5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則以:  ㈠被告乙○○、丙○、戊○○、庚○○、甲○○及丁○○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答辯或陳述。  ㈡被告己○○:伊業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12年度金上訴字第 551號刑事判決無罪,足見伊與本件詐欺集團毫無關聯等語 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被告乙○○、丙○、戊○○、庚○○、甲○○及丁○○部分:   ⒈按因故意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幫助 人,視為共同行為人,此觀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 5條第1項前段、第2項規定甚明。又共同侵權行為人間不 以有意思聯絡為必要,茍各行為人之行為均為損害之共同 原因,即所謂行為關聯共同,亦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而 應就被害人之全部損害負賠償責任。   ⒉經查,原告主張被告乙○○、丙○、戊○○、庚○○、甲○○及丁○○ 之犯罪事實,業經本院以111年度金訴第292號刑事判決乙 ○○、丙○、戊○○、庚○○、甲○○及丁○○犯三人以上共同以電 子通訊工具對公眾散布詐欺取財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 年2月等情,有上開刑事案件判決書在卷可參,而被告已 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既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 作何答辯以供本院審酌,本院審酌前開事證,堪認原告主 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 帶賠償之損害500,000元,即屬有據。  ㈡被告己○○部分:   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 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 令不能舉證,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 字第1723號裁判意旨參照)。   ⒉經查,原告雖主張被告己○○擔任收簿手對外收取帳戶云云 ,惟參諸卷內資料,無從認定被告己○○有參與詐欺、洗錢 之犯罪行為,且被告己○○業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11 2年度金上訴字第551號刑事判決無罪,有該案刑事判決書 在卷可稽,亦徵被告己○○並未參與詐騙原告之侵權行為, 則原告請求被告己○○應與本件其他被告連帶給付500,000 元,即屬無據,應予駁回。 五、原告請求被告乙○○、丙○、戊○○、庚○○、甲○○及丁○○連帶給 付500,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於111年9月27日送達 被告乙○○;於113年10月9日送達被告丙○;於113年10月9日 送達被告戊○○;於113年9月27日送達被告庚○○;於113年10 月9日送達被告甲○○;於113年9月27日送達被告丁○○,見附 民卷第9至23頁)翌日,即被告乙○○自111年9月28日起、被 告丙○自111年10月10日起、被告戊○○自111年10月10日起、 被告庚○○自111年9月28日起、被告甲○○自111年10月10日起 、被告丁○○自111年9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亦屬有據,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 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 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本件原告係於刑事訴訟程序提起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 定移送前來,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2項規定,無庸繳納裁 判費,且本件訴訟繫屬期間亦未增生訴訟費用事項,故無訴 訟費用負擔問題,併予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廿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其未 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二十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9

PTEV-112-屏簡-651-20241219-1

屏補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補字第443號 原 告 郭菁芬 上列原告與被告梁佳欽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起訴未 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328,43 5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4,06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249條第1項 但書規定,限原告於113年12月30日前補繳前述裁判費,逾期未 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9

PTEV-113-屏補-443-20241219-2

屏補
屏東簡易庭

排除侵害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屏補字第511號 原 告 許登福 訴訟代理人 林致佑律師 上列原告與姓名不詳之被告間請求排除侵害事件,原告應於113 年12月30日前補正下列事項: 一、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 額合併計算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 、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 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 應分別將坐落屏東縣里○鄉○○○段○0○00地號及同段5之122地 號土地如起訴狀附圖所示面積分別約25、75平方公尺之地上 物拆除後,將該占用土地騰空返還予原告。另被告等應給付 原告新臺幣(下同)2,98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又上開土地 之公告土地現值均為每平方公尺1,100元,則本件訴訟標的 價額應核定為112,983元(計算式:1,100元25+1,100元75 +2,983元=112,983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220元。至於 原告訴之聲明第3項中關於請求被告給付起訴後相當於租金 之不當得利部分,參諸前揭條文,則不併算其價額,附此敘 明。 二、原告應提出屏東縣里○鄉○○○段○0○00○○段0○000地號土地登記 第一類謄本及被告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請勿省略)。 三、本件尚有前開應補正事項,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 書之規定,定期命原告補正,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9

PTEV-113-屏補-511-20241219-1

屏小
屏東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屏東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屏小字第554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曾玟玟 被 告 傅玉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9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5,681元,及其中38,468元 自113年9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之利息 。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原告主張被告前向大眾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眾銀行) 申請其申請信用卡使用,惟被告未依約繳款,尚積欠本金45,681 元未清償,嗣大眾銀行將上開債權讓與原告等事實,業據其提出 核與所述相符之現金卡申請書、客戶資料查詢單等件為證,且經 本院核對無訛,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 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 1項,應視同自認,足信原告所述為真實。從而,原告請求被告 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又本件係 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並確定被告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為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 ,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後20日 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理由書。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 上訴審判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9

PTEV-113-屏小-554-20241219-1

屏秩
屏東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裁定 113年度屏秩字第23號 移送機關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屏東分局 被移送人 徐文德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民國11 3年11月20日屏警分偵字第1138022339號移送書移送審理,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徐文德藉端滋擾住戶,處罰鍰新臺幣伍仟元。     事實理由及證據 一、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  ㈠時間:民國113年9月11日起至113年10月19日。  ㈡地點:屏東縣○○市○○路00○00號。  ㈢行為:被移送人多次於騎乘機車時,無故以機車頭燈(遠光 燈)照射檢舉人住家窗戶。 二、按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立法目的在於維護公共秩序、確保社會 安寧,是以行為人之行為必須確已達妨害公共秩序、擾亂社 會安寧之程度,方得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而處罰之;又社 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規定:「有左列各款行為之一者 ,處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萬2千元以下罰鍰:二、藉端滋 擾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者 。」,所謂「藉端滋擾」者,係指行為人以言語、行動等方 式,藉特定事端擴大發揮,於住戶、工廠、公司行號、公共 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滋事擾亂,以遂其妨害公共秩序、 擾亂社會安寧之潛在目的,且其言語或行動已踰越該事端在 一般社會大眾觀念中所能容許之合理範圍,並擾及該場所之 安寧秩序,以致難以維持或回復者而言。前開要件,除考量 該場所之安寧秩序在客觀上有無遭到一定程度以上之破壞外 ,亦應視行為人言語或行動之內容、目的、對象及脈絡等為 綜合考量,以判斷其言行舉止之意圖,而不能僅以行為人所 為逾矩,遽認行為人所為已將事端擴大發揮而構成「藉端滋 擾」之要件。而「藉端滋擾」行為之成立與否,並不因藉端 滋擾住戶之行為人與受其滋擾之住戶間有無其他糾紛存在而 異其認定,祇須行為人主觀上出於滋擾住戶故意,藉特定事 端擴大發揮,而為達到干擾該住戶結果之滋擾行為,即足當 之。 三、經查,被移送人於警詢時陳稱略以:我住家的巷子是寬約2 米之無尾巷,檢舉人住在「我家對面」,如果我從巷口騎車 進來時一定會經過他家,然後我再巷底迴轉將機車擺正在我 家門口,平時我只開機車原廠的近燈,並無故意開遠燈照射 檢舉人住家玻璃等語。惟本院勘驗檢舉人住家前監視影像, 檢舉人與被移送人住家前巷弄燈光明亮,足以照亮被移送人 住家家門口,無須仰賴其他光源即可移置、停放機車(見本 院卷第24至25頁翻攝照片),縱認該地點光源不足而須開啟 機車頭燈,然被移送人機車頭燈照射光線及範圍均為「水平 延伸」且照射角度上揚,已照射到對面車輛(⒈影片檔名:0 000-00-00-00-00-00.mp4、顯示時間22:34:23;⒉影片檔 名:00000-00-00-00-00-00.mp4、顯示時間18:32:59;⒊ 影片檔名:0000-00-00-00-00-00、顯示時間19:53:44) ,與近光燈照射光線、範圍及角度為「傾斜照地」不同,堪 認被移送人騎乘機車進入該巷弄時,應係開啟「機車遠光燈 」,為此,被移送人抗辯只開近光燈之部分,無足可採。更 甚者,被移送人事實上可以暫勿開啟車燈而正當駛離對面住 家之後才開燈行使。竟然「故意持續」以機車燈照射檢舉人 住家,不管時間長或短,確已達干擾被害人之居住安寧造成 干擾而仍無意停止,顯已逾越該事端在一般社會大眾觀念所 容許之合理範圍,核屬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8條第2款之藉端 滋擾住戶,應依該規定論處。爰審酌被移送人違反社會秩序 維護法行為之動機、目的、手段、情節,與行為後之態度, 暨智識程度及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裁處如主文所示之罰鍰 。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1項、第68條第2款,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藍家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8

PTEM-113-屏秩-23-20241218-1

消債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請延期清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聲字第42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潘志儒即潘榮桂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代 理 人 許儒福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代 理 人 王瓊賢 王行正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代 理 人 郭偉成 徐雅琳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代 理 人 黃勝豐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代 理 人 呂亮毅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代 理 人 邱碧慶 上列當事人因更生事件聲請延長更生方案履行期限,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109年11月3日以109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21號裁定認 可之更生方案履行期限,應予延長1年(即自113年11月起至114 年10月止,共計1年期間停止履行,並自114年11月起,依原更生 方案繼續履行)。   理 由 一、按更生方案經法院裁定認可確定後,債務人因不可歸責於己 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其履行期限 。但延長之期限不得逾二年;債務人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 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餘額,連續三個月低於 更生方案應清償之金額者,推定有前項事由,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75條第1、2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經本院裁定開始更生,並經本 院以109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21號裁定認可其所提出之更生 方案,聲請人均遵期履行。聲請人每月薪資收入約為27,000 元,然聲請人之父於113年4月間不慎摔倒,經送醫手術治療 後即臥床在家,並自113年9月底入駐屏東縣柏愛老人長期照 顧中心,致聲請人每月增加看護費用14,000元之支出,此外 扣除必要生活費及聲請人次女之扶養費14,866元,已無剩餘   ,因此,聲請人確實是因不可歸責之事由導致更生方案之履 行有困難,爰請求准予延長更生方案履行期限1年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因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向本院聲請更生,經 本院以108年度消債更字第180號裁定開始更生程序,並經本 院司法事務官以109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21號裁定認可更生 方案,並因有不可歸責之事由經本院以112年度司消債聲字 第50號裁定延長履行期限1年,有可參(見本院卷第5至7頁 )。而聲請人就其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 之戶籍謄本、身心障礙證明、照護中心支出明細、在學證明 及收入切結書等件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8至11、30頁), 堪信真實。本院審酌聲請人目前每月薪資收入約28,000元, 而聲請人每月支出之必要生活費為17,076元、聲請人之父扶 養費14,000元,已入不敷出,自無法再依更生方案給付每月 5,642元之款項。據此,因聲請人之父之身體健康狀況非聲 請人所得以控制,導致聲請人需支出之扶養費增加,使其難 以繼續依更生方案給付,即屬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 行原更生方案有困難。本院審酌上情,並參酌前開消債條例 第75條關於延長之期限不得逾2年規定之意旨,認聲請人請 求本件應予延緩1個月之清償期限,尚屬適當。 四、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庭   法 官 藍家慶 以上正本係照原告作成。 10日內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張彩霞

2024-12-18

PTDV-113-消債聲-42-202412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