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志皓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審易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1203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許瑞明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毒偵字第1111號),嗣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 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被告之意 見,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許瑞明施用第一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拾壹月。 扣案之玻璃球吸食器壹支沒收銷燬。   事 實 一、許瑞明知悉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分別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2條第2項第1、2款所列第一、二級毒品,基於同時施用第 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犯意,於113 年4月6日12時至13時許間之某時,在高雄市○○區○○街000號 旁工寮內,以將海洛因及甲基安非他命置於玻璃球內燒烤後 吸食煙霧之方式(起訴書原記載之施用方式應予更正),同 時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 嗣於113年4月6日22時50分許,在屏東縣里○鄉○○路000號對 面,因形跡可疑為警攔查,發現其為毒品列管人口,並當場 扣得已使用過之注射針筒、玻璃球吸食器各1支,復經其同 意採集尿液送驗後,結果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可待 因、嗎啡陽性反應,而查知上情。 二、案經屏東縣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下稱里港分局)報告臺灣 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第10條之罪者, 檢察官應依法追訴,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定有明 文。經查,被告許瑞明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0年 度毒聲更一字第4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 品之傾向,於111年4月15日出所,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 紀錄表(見本院卷第88、97頁)在卷可稽,被告於執行完畢 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之罪,檢察 官依前開規定予以追訴,自屬合法。 二、被告所犯均非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 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之第一審案件,而於準備程序進行 中,被告先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程序 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 ,是本案之證據調查,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不受 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 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一併說明。 貳、實體部分: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㈠訊據被告就前開犯罪事實,於警詢、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 均自白認罪(見警卷第4頁;本院卷第164頁至165頁、第168 頁、第170頁),並有里港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 錄表、刑事警察局委託辦理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監管紀錄 表(尿液檢驗編號:0000000U0221號)、自願受採尿同意書 、正修科技大學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尿液檢驗報告(原始編 號:0000000U0221號)(見警卷第13至15頁、第19頁、第27 頁、第33頁)各1份在卷可參。  ㈡又被告於本院審理時供稱其將第一、二級毒品放在玻璃球一 起燒烤同時施用等語(見本院卷第165頁),而毒品之施用 並無一定之方式,端視施用者之喜好、習性而定,目前國內 混合施用海洛因及甲基安非他命之毒品施用者,不乏其例, 此為本院辦理施用毒品案件職務上所知悉之事,上開尿液檢 驗結果,呈現甲基安非他命、安非他命、可待因、嗎啡陽性 反應,惟僅能證明被告於採尿前有施用甲基安非他命及海洛 因之事實,但仍無法排除如被告所述以上開方式將兩種毒品 合併施用之可能性,基於罪疑惟輕原則,應認被告係於犯罪 事實所載時、地,以一行為同時施用海洛因及甲基安非他命 ,此據公訴檢察官當庭更正如上,一併說明。  ㈢因有上開證據,足證被告上開任意性自白核與事實相符,可 以採為認定事實之依據。故本案事證明確,被告前開犯行可 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論罪:  ⒈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之施用第一 級毒品罪及同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⒉被告施用前持有第一、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為其施用之高 度行為吸收,不另論罪。  ⒊被告同時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係以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 條前段規定,從一重論以施用第一級毒品罪處斷。  ㈡刑之加重、減輕事由:  ⒈本案檢察官已依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 於起訴書記載構成累犯之事實,並於本院審理時就累犯之事 實具體指明證明方法,並提出相關判決為證,被告亦表示對 於構成累犯沒有意見等語(見本院卷第171頁),本院自應 依法審酌是否依累犯加重,先行說明。  ⒉被告前因施用毒品、傷害案件,經本院以109年度聲字第1724 號裁定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2月確定,於110年10月11日執 行完畢,此有本院108年度訴字第137號判決及被告前案紀錄 表各1份在卷可查(見偵卷第61頁至第66頁;本院卷第83-2 頁至第88頁),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故意再犯 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本院考量被告有多次施用 毒品之前科紀錄,卻於入監執行完畢、經觀察勒戒後再為本 案施用毒品犯行,彰顯其對刑罰反應力薄弱而有加重刑度之 必要,核無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所示罪刑不相當之情形 ,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最高法院112年度台 上字第1933號、第1136號、109年度台非字第139號判決意旨 亦可參照)。  ⒉至被告雖於警詢時供稱前開所施用的毒品是向綽號「黑狗」 之成年男子購買,但並未供出毒品來源之真實姓名年籍或聯 絡方式等資料供查緝(見警卷第4至6頁),因而未能查獲毒 品上游,此有113年10月17日里港分局大平分局警員之職務 報告1份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69頁)自無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第17條第1項之適用,一併說明。  ㈢量刑:   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因施用毒品經觀察勒 戒執行完畢後,卻仍不知反省毒品對自身之危害持續施用, 缺乏戒決毒品之決心,對社會風氣、治安造成潛在威脅,所 為誠屬不該;並衡其前已有多次施用毒品之犯罪紀錄(累犯 部分不重複評價),素行非佳;惟本院考量施用毒品行為, 與一般犯罪行為有截然不同的性質,施用毒品的本質是藥物 濫用、物質依賴,自殘的性質明顯,侵害或侵害的危險性十 分隱晦;兼衡被告配合警方偵辦,自白認罪,態度良好;末 衡被告國中肄業之智識程度、入監前從事模板,未婚,須扶 養父母,入監前與父母同住(見本院卷第171頁)等一切情 狀,量處如主文欄所示之刑。 三、沒收:   扣案之玻璃球吸食器1支經送鑑驗結果,確含有第二級毒品 甲基安非他命成分,有欣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分檢驗 鑑定書1紙存卷可參(偵卷第53頁至55頁),足認扣案之玻 璃球吸食器有無法析離甲基安非他命,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不問屬於犯人與否,整體予以 沒收銷燬之。至送驗耗損部分之毒品因已滅失,爰不另宣告 沒收銷燬。另扣案之針筒1支,雖檢驗出有海洛因成分,亦 有上開公司鑑定書1紙在卷可參,惟被告稱與此次施用無關 等語(見本院卷第165頁),復查無其他證據證明被告所述不 實,遂不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蘇恒毅提起公訴,檢察官黃碧玉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黃志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湘琦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3-05

CTDM-113-審易-1203-20250305-1

審交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審交附民字第34號 原 告 張家杰 被 告 張宗豪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 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 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 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黄筠雅 法 官 黃志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湘琦

2025-03-05

CTDM-114-審交附民-34-20250305-1

審易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1588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俊凱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7400 號、第19127號),嗣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 述,經告知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被告之意見,本 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王俊凱犯刑法第三百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之竊盜罪,累犯,處 有期徒刑壹年伍月。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壹拾玖萬捌仟玖佰 捌拾柒元、香奈兒黑色包包壹個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 實 一、王俊凱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加重竊盜之犯意,於民 國113年9月7日12時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 ,前往屏東縣○○鄉○○○00○0號王嘉君住處前,趁四下無人之 際,徒手打開該住處之鋁門窗後,侵入王嘉君住宅內,並竊 取置放在該住宅2、3樓臥室內之愛馬仕棕色包包1個(已發還 )、愛馬仕帆布包包1個(已發還)、香奈兒黑色包包1個、L V櫻花包包1個(已發還)、卡地亞-美洲豹腕錶1個、金條1個 、金項鍊1條、外國紙幣(美金11元、新加坡幣7元、泰國幣670 元、印尼幣142萬3,000元,均已發還)、綠色手提袋1個(已 發還,上揭所竊得物品共約值新臺幣〔下同〕150萬元),得 手後隨即逃離現場,並將卡地亞腕錶典當予金時代當鋪、金條 出售予和昇銀樓、金飾出售予老Kㄟ金仔店、香奈兒包包出售予精品 店(NICO'S)。嗣王嘉君發覺遭竊後報警處理,經警方調閱 監視器,始悉上情。 二、案經王嘉君訴由屏東縣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報告臺灣橋頭地 方檢察署(下稱橋頭地檢)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王俊凱所犯非為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 有期徒刑之罪或高等法院管轄之第一審案件,而於準備程序 進行中,被告先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 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本院裁定進行簡式審判 程序,是本案之證據調查,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 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1條之3、第163 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一併說明。 貳、實體部分: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㈠訊據被告就前揭犯罪事實,於偵訊、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 自白認罪(見橋頭地檢113年度偵字第17400號卷〈下稱偵卷〉 第137頁至第138頁;本院卷第69頁、第77頁、第81頁、第87 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王嘉君於警詢中之指訴(見警卷第 34頁至第39頁)、證人即精品店(NICO'S)之店長姚家翔、金 時代當鋪之店長鄭資憲、老Kㄟ金仔店之經營者蘇國華、和昇銀 樓之經營者曾玉玲於警詢中之證述(見警卷第64頁至第66頁、 第69頁至第70頁、第72頁至第73頁、第75頁至第76頁)大致 相符,並有監視器影像光碟1片及擷取照片6張、機車照片1張 、Google Map截圖1張、遭竊物品照片20張(見警卷第19頁 背面至第22頁、第42頁至第43頁、第45頁至第54頁背面、第 56頁至第57頁背面;偵卷光碟片存放袋)、車輛詳細資料報表 1份、交易紀錄單據3紙、損失物品清單1份(見警卷第44頁、 第45頁背面、第48頁、第49頁背面、第58頁)、本院113年 聲搜字第921號搜索票、屏東縣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搜索扣 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具領保管單各1份(見警 卷第6頁至第10頁)、商品買賣合約書1紙(見警卷第68頁) 、OK貴金屬&武賀金銀工坊證明書、金時代當鋪當票、原料 金買進登記簿各1份(見警卷第17頁至第19頁)在卷可參。  ㈡因有上開證據,足認被告上開出於任意性之自白核與事實相 符,自得採為本案判決之基礎。故本案事證明確,被告前開 犯行已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款之侵入住宅竊盜罪 。 ㈡本案檢察官已依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 於本院審理時就累犯之事實具體指明證明方法,被告亦表示 對於構成累犯沒有意見等語(見本院卷第79至第81頁、第85 頁),本院自應依法審酌是否依累犯加重,先行說明。查被 告前因多次竊盜案件,經本院以110年度聲字第197號裁定定 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年7月,抗告後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以110年度抗字第73號駁回抗告而確定,復經臺灣高雄地方 法院以111年度聲字第121號裁定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年6月 ,抗告後經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以111年度抗字第92號駁 回抗告而確定,接續執行(另有撤銷緩刑之殘刑),於112 年12月23日縮刑期滿執行完畢,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 紀錄表1份在卷可考(見本院卷第13頁至第18頁),其於有 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為累犯。而審酌被告屢犯竊盜罪,彰顯其對刑罰反應力薄 弱而有加重刑度之必要,核無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所示 罪刑不相當之情形,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933號、第1136號、109年度台非 字第139號判決意旨亦可參照)。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循正當途徑獲取所 需,恣意竊取他人財物,缺乏尊重他人財產法益之正確觀念 ,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破壞社會治安,所為實有不該;兼衡 本案竊盜之動機、手段、竊取財物價值,所竊得之部分財物 已發還告訴人,有前引扣押物具領保管單1份在卷可查,犯 罪所造成之損害程度略有減輕;另審酌被告之前科素行非佳 ,竊盜前案非少(累犯部分不重複評價),有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憑;復衡被告已坦承犯行,惟未 與告訴人達成和解或賠償損害之犯後態度;末衡被告自陳高 中肄業之智識程度、業螺絲工廠、未婚無小孩、父母均已70 多歲需其扶養、現與父母同住(見本院卷第85頁)等一切情 狀,量處如主文欄所示之刑。 ㈣沒收:  ⒈被告所竊得之香奈兒黑色包包1個未扣案,也沒有返還告訴人 ,雖被告稱已售予精品店(NICO'S),然考量二手轉賣之價 格顯低於告訴人於警詢所稱損失,是為澈底剝奪被告犯罪所 得,仍應以原物沒收為宜,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 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⒉被告所竊得以2萬元典當予金時代當鋪之卡地亞-美洲豹腕錶1 個,已由告訴人自行贖回,業據證人鄭資憲於警詢時供述明 確(見警卷第70頁),然被告已取得2萬元之質當金額,核 屬其所有變得之財產,依刑法第38條之1第4項之規定,仍屬 其本案犯罪所得,既未扣案,應依同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 、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 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⒊被告所竊得如事實欄一所示之金條及金飾,固屬其犯罪所得 ,但該些黃金均經被告變賣後,由各銀樓業者熔掉加工,亦 據證人蘇國華、曾玉玲供述在卷(見警卷第73頁、第76頁) ,然被告變賣本案黃金所得現金共計17萬8,987元,有前引O K貴金屬&武賀金銀工坊證明書、原料金買進登記簿各1份可 證,核屬其所有變得之財產,依刑法第38條之1第4項之規定 ,亦屬被告之犯罪所得,考量現今金價昂貴,就變得之金額 沒收,應已足剝奪其犯罪所得,爰就其上開變賣之金額,依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 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⒋扣案如事實欄一所示之外國紙幣及愛馬仕棕色包包、愛馬仕 帆布包包、LV櫻花包包、綠色手提袋各1個,均已發還告訴人 ,已如前述,依照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 徵之。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謝欣如提起公訴,檢察官黃碧玉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黃志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陳湘琦 附錄本判決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1條 犯前條第1項、第2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 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3-05

CTDM-113-審易-1588-20250305-1

審金訴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44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1069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佳麟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79 1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44號被告吳佳麟詐欺等案件,移送臺灣 臺南地方法院,與該院114年度金訴字第226號刑事案件合併審判 (收股承辦)。   理 由 一、按一人犯數罪者,為相牽連之案件,刑事訴訟法第7條第1款 定有明文。次按數同級法院管轄之案件相牽連者,得合併由 其中一法院管轄;前項情形,如各案件已繫屬於數法院者, 經各該法院之同意,得以裁定將其案件移送於一法院合併審 判之,同法第6條第1項、第2項前段亦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吳佳麟因另涉犯詐欺等案件(下稱後案),經臺 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35311號提起公訴 ,現繫屬於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案號:114年度金訴字第226 號,下稱臺南地院),迄未審結等情,有該案起訴書及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卷可稽。該案與本案核屬 一人犯數罪之相牽連案件,被告於臺南地院開庭時聲請合併 審判,經臺南地院承審後案之收股法官同意,有本院辦理刑 事案件電話紀錄查詢表、該院114年2月26日南院揚刑收114 金訴226字第1140010316號函各1份在卷可參,爰依上述規定 ,將本院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44號案件移送臺南地院與後案 合併審判。 三、另按法院就刑事訴訟為第6條第2項、第8條至第10條之裁定 者,視為就附帶民事訴訟有同一之裁定,刑事訴訟法第489 條第1項定有明文。該刑事案件之告訴人即附帶民事訴訟原 告林員在已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由本院以113年度審附 民字第1069號受理,惟本院既已將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44號 刑事案件移送臺南地院與該院114年度金訴字第226號刑事案 件合併審判,參考前揭說明,視為就附帶民事訴訟有同一之 裁定,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6條第2項前段、第489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許欣如                    法 官 黃志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陳湘琦

2025-03-04

CTDM-113-審金訴-244-20250304-1

審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1070號 原 告 宋展鋒 被 告 李建璋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 訟(刑事案件案號:113年度審金訴字第332號),因事件繁雜, 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 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 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黃志皓 法 官 黄筠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吳雅琪

2025-03-04

CTDM-113-審附民-1070-20250304-1

審金易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審金易字第602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咨雅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 度偵字第1589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理 由 一、被告李咨雅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依通常程序 起訴,因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自白認罪,本院認為宜以簡 易判決處刑。 二、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49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黃志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陳湘琦

2025-03-04

CTDM-113-審金易-602-20250304-1

簡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簡附民字第54號 原 告 高雄榮民總醫院 法定代理人 陳金順 送達代收人 洪明斌 被 告 鄒芳芸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案件案號:114年度簡字第175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 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 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黃志皓 法 官 黄筠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陳昱良

2025-03-04

CTDM-114-簡附民-54-20250304-1

審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44號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1069號 公 訴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佳麟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79 1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44號被告吳佳麟詐欺等案件,移送臺灣 臺南地方法院,與該院114年度金訴字第226號刑事案件合併審判 (收股承辦)。   理 由 一、按一人犯數罪者,為相牽連之案件,刑事訴訟法第7條第1款 定有明文。次按數同級法院管轄之案件相牽連者,得合併由 其中一法院管轄;前項情形,如各案件已繫屬於數法院者, 經各該法院之同意,得以裁定將其案件移送於一法院合併審 判之,同法第6條第1項、第2項前段亦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吳佳麟因另涉犯詐欺等案件(下稱後案),經臺 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35311號提起公訴 ,現繫屬於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案號:114年度金訴字第226 號,下稱臺南地院),迄未審結等情,有該案起訴書及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卷可稽。該案與本案核屬 一人犯數罪之相牽連案件,被告於臺南地院開庭時聲請合併 審判,經臺南地院承審後案之收股法官同意,有本院辦理刑 事案件電話紀錄查詢表、該院114年2月26日南院揚刑收114 金訴226字第1140010316號函各1份在卷可參,爰依上述規定 ,將本院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44號案件移送臺南地院與後案 合併審判。 三、另按法院就刑事訴訟為第6條第2項、第8條至第10條之裁定 者,視為就附帶民事訴訟有同一之裁定,刑事訴訟法第489 條第1項定有明文。該刑事案件之告訴人即附帶民事訴訟原 告林員在已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由本院以113年度審附 民字第1069號受理,惟本院既已將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44號 刑事案件移送臺南地院與該院114年度金訴字第226號刑事案 件合併審判,參考前揭說明,視為就附帶民事訴訟有同一之 裁定,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6條第2項前段、第489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許欣如                    法 官 黃志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陳湘琦

2025-03-04

CTDM-113-審附民-1069-20250304-1

審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審附民字第1027號 原 告 楊黃秀雲 被 告 林原彬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 訟(刑事案件案號:113年度審金訴字第210號),因事件繁雜, 非經長久之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 前段,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 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黃志皓 法 官 黄筠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吳雅琪

2025-03-04

CTDM-113-審附民-1027-20250304-1

簡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簡附民字第619號 原 告 AV000-B113503(真實年籍姓名住址詳卷) 被 告 邱文筆 上列被告因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案件(113年度簡字第3134 號),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理 由 一、按法院認附帶民事訴訟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 審判者,得以合議裁定移送該法院之民事庭,刑事訴訟法第 50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被告邱文筆被訴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案件案 件,經原告AV000-B113503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 償,核其案情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 爰依首揭法律規定,將本件移送本院民事庭。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姚怡菁                    法 官 黃志皓                    法 官 許欣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陳正

2025-03-03

CTDM-113-簡附民-619-202503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