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管理費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橋小
橋頭簡易庭

給付管理費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橋小字第173號 原 告 翠華一期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王清霖 上列原告與被告嚴孫瑤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乃法定必備之程式。又關於小額訴訟程序,原告之訴 ,有起訴不合程式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 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 23、第436 條第2 項、第249 條第1 項第6 款亦已明揭其旨 。 二、經查,原告起訴尚未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 1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繳,否則即駁回其訴, 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3日送達原告,有送達證書可稽。惟原 告逾期迄未補正,有本院簡易庭查詢簡答表及本院答詢表在 卷可稽,其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23、第436 條第2 項、第249 條第 1 項第6 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2025-02-27

CDEV-114-橋小-173-20250227-1

小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管理費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小上字第10號 上 訴 人 曹國明 被上訴人 中山第一景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陳崧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上訴人對本院新市簡易庭於 民國113年12月20日113年度新小字第522號民事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 由,不得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定有明文。所 謂判決違背法令係指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 所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 定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情形而言,且依同法第436條之25規 定,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並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 及其具體內容,以及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查上訴人提起上訴,形式上業已具體指摘原審判 決未依民事訴訟法第199條第1項、第2項行使闡明權,是其 提起本件上訴,合於法律規定,先予敘明。又小額程序之第 二審判決,依上訴意旨足認上訴為無理由者,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9第2款亦有明文。 二、上訴意旨略以:原審所認定「系爭社區大樓於112年5月前雖 未曾召開過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管理費之金額,然每戶每 月原本應繳納管理費400元,而於112年起調漲管理費為每月 500元,事實上大多數區分所有權人均依此繳納管理費,且 收取之費用係用於支付系爭社區大樓之清潔、電梯保養、水 電等公共涉之管理及維護費用,足徵系爭社區大樓大多數之 住戶區分所有權人,均同意按上開金額繳納管理費,且行之 有年,已成慣習,應認為有拘束全體區分所有權人之效力, 以符社區群居生活之要求,原告依循上開管理費標準,請求 被告繳交積欠之管理費,應屬有據」,未察部分管理費已逾 五年請求權時效,仍認伊應為給付,而伊於原審並未委任律 師進行訴訟,非法律專業人士,且亦已表明不同意繳納管理 費,原審未詢問其是否係為時效抗辯之意思,未盡闡明義務 ,有訴訟程序之重大瑕疵,而違背法令,原判決應予廢棄等 語。 三、本院之判斷:   按民事訴訟採辯論主義,舉凡法院判決之範圍及為判決基礎 之訴訟資料均應以當事人所聲明及所主張者為限。審判長之 闡明義務或闡明權之行使,亦應限於辯論主義之範疇,不得 任加逾越,故審判長尚無闡明令當事人提出某項主張抗辯或 新訴訟資料之義務。而請求權於時效完成後,依民法第144 條第1項,僅認債務人有拒絕給付之抗辯權,非使債權當然 消滅(司法院院字第2424號解釋參照)。亦即民法第144條第1 項所定關於時效完成後之效力,係採抗辯權發生主義。此與 一般形成權之除斥期間屆滿後,即不能再行使該權利,屬法 院職權調查事項不同。再按審判長應注意令當事人就訴訟關 係之事實及法律為適當完全之辯論;審判長應向當事人發問 或曉諭,令其為事實上及法律上陳述、聲明證據或為其他必 要之聲明及陳述;其所聲明或陳述有不明瞭或不完足者,應 令其敘明或補充之,民事訴訟法第199條第1項、第2項固有 明定。惟審判長因定訴訟關係而行使闡明權,必以當事人之 聲明或陳述有不明瞭或不完足者,始得令其敘明或補充之。 次按小額訴訟程序之當事人除有因原法院違背法令致未能提 出者外,於第二審程序不得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28定有明文。其立法理由在於貫徹小額程序 之簡速性,避免因當事人於上訴程序提出新事實及證據而延 滯訴訟。是小額事件之第二審法院原則上應按第一審之訴訟 資料,審核其訴訟程序及判決內容有無違背法令,若當事人 於第二審方提出新訴訟資料或攻防方法,且未釋明未及時提 出係因原審違背法令所致時,第二審法院即不得加以斟酌, 上訴人以新攻擊防禦方法指摘原判決違法時,上訴亦難認有 理由。查上訴人於原審雖已表示不同意繳納管理費,惟未為 時效抗辯,且上訴人於原審言詞辯論時其所為主張或陳述亦 無不明瞭或不完足。則上訴人於上訴時始提出之時效抗辯, 乃屬其於原審訴訟程序中未提出之攻擊防禦方法,迄至本件 上訴時始提出,揆諸上開法條規定,其所提出之抗辯自非合 法,難認有理。 四、綜上所述,原審判決並無上訴人所指違背法令情事,上訴意 旨指摘原審判決未盡闡明權違背法令,求予廢棄原判決,為 無理由,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9第2款規定,不經言詞 辯論,逕以判決駁回。 五、按於小額訴訟之上訴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確 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同法第436 條之19第1項規定甚明。上訴人之上訴既經駁回,第二審訴 訟費用即裁判費新臺幣2250元,應由上訴人負擔。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49條第1項、第436條之29第2款、第78條 、第436條之19,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羅郁棣                                      法 官 陳谷鴻                                      法 官 柯雅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 記 官 于子寧

2025-02-27

TNDV-114-小上-10-20250227-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給付管理費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1094號 原 告 台北麗京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陳光奇 訴訟代理人 吳錫欽律師 複 代理人 吳亞豫 被 告 黃世宗 訴訟代理人 陳俊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7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捌萬捌仟陸佰肆拾元,及自民國一百 一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 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拾捌萬捌仟陸佰肆 拾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原告起訴時,就訴之聲明請求金錢給付之本金部分,原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26,980元」,嗣變更為 「被告應給付原告188,676元」,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 聲明,依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規定,自無不合。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係原告社區即台北麗京公寓大廈之區分所有 權人,依社區規約「管理費收繳辦法」第1條第5項規定,管 理費為每坪新臺幣(下同)40元,依被告所有建物之總面積 計算,原告應繳納管理費25,923元,惟被告每月僅繳交10,2 00元,自112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共短交188,676 元,經原告多次催繳,被告均拒不給付,爰依公寓大廈管理 條例、社區規約之規定,請求被告如數給付等語,並聲明: ㈠被告應給付原告188,676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 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原告所稱被告所有之新北市○○區○○段0000○號建 物(下稱系爭建物)為停車場,並非住家或營業店面,被告 向依原告社區要求以停車場之收費標準繳納管理費10餘年, 而原告社區就停車場向來亦以「按車位計收」作為計算管理 費之標準,並不因社區規約修改「管理費收繳辦法」增訂「 營業店面」之字樣而有不同,故被告既已依慣例每月繳交管 理費10,200元,原告再稱被告有短繳之情,實屬無稽等語, 資為抗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原告社區規約「管理費收繳辦法」,於「壹、原則」中第1 條規定:「凡本社區內之房屋,不論其是否自有與租、借或 其他原因居住,或目前無人居住均應按期繳交管理費,以便 維持社區之正常運作」,第5條則規定:「管理費各區分所 有權人應按其應共有之應有部分比例分擔之,住宅與營業店 面管理費相同。管理費每坪40元整,管理費調整由區分所有 權人依照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管理費之收繳程序及支付 方法,授權管理委員會訂定。」此有原告提出,兩造不爭執 形式真正之規約影本在卷可稽。由此可見,於原告社區規約 中,並未就停車場應如何繳納管理費之方式為特別約定,而 僅泛稱住宅、營業店面之管理費均應一體適用每坪管理費40 元計算,洵屬明確。 四、本件被告為系爭建物所有人,系爭建物登記門牌為新北市○○ 區○○路0段00號地下1層,主要用途為辦公室、停車空間,系 爭建物之總面積為1931.56平方公尺,共有部分新北市○○區○ ○段0000○0000號建號,權利範圍分別為萬分之275、萬分之5 27等節,有系爭建物之建物登記謄本在卷可佐,自堪信實。 又兩造對被告為原告社區區分所有權人,系爭建物之專有部 分、共有部分計算應有部分比例後,總坪數認定為648坪乙 節,均為兩造所不爭執,此情亦堪認定。兩造既對被告係原 告社區區分所有權人一事不予爭執,則揆諸前揭規約約定, 被告自應負有繳交管理費之義務,洵屬明確。 五、被告雖辯稱:系爭建物係作停車場用,非住家或營業店面, 被告過去均循往例繳納管理費,原告社區迄今並無就停車場 有明確規範收費方式等語,其並提出過往管理費每月繳納10 ,200元之繳費單據為證,復稱:兩造前於臺灣高等法院109 年度上易字第953號民事事件中,原告已於110年4月7日言詞 辯論期日自承原告社區並無就停車場約定管理費收費標準等 語,並提出兩造於該案之言詞辯論筆錄為證。惟原告社區之 管理費收費標準,曾於111年10月4日經原告社區區分所有權 人會議決議修改為如上之文字,此有被告提出之該次會議會 議記錄在卷可查,且稽之該會議記錄中就「管理費收繳辦法 」第5條規定所稱之說明,係載明:「此為增訂案,早期於 建商交屋時,沒有定一坪管理費為多少,借此次增加會議討 論作為依據。管理費以每坪40元收取,依例收取管理費規約 上並未標明每坪管理費金額,今於會議以明示且列入規約告 知。」等文字。由此可見,於該次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前,原 告社區雖有向區分所有權人收取管理費之事實,惟就收取方 式,欠缺明文規定,均係依慣例為之,故始有透過該次會議 在規約中予以明文之必要。是以,本件原告社區就管理費收 取,初始雖未有明文規定,而係依慣例收取,惟在透過區分 所有權人會議將管理費收取標準加以明定後,全體區分所有 權人自有依照該規約文義繳納管理費之義務,甚為明確。另 參以原告於修改後之規約文字中,並未提及「停車場」之用 語,而僅以「住宅」與「營業店面」之文字說明,則原告社 區規約之文義,顯然係欲透過住宅、營業店面指稱全體區分 所有權人,不論渠等專有部分之用途為何,均應按每坪40元 之約定繳納,應堪認定。況且,原告社區111年10月4日所召 開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日期在兩造於臺灣高等法院所為前 開爭訟之後,原告社區於制定規約文字時,將系爭建物之停 車場一併納入規約文字之文義規範,衡情亦屬合理。 六、被告雖引同條規定說明中載明「主席特此說明此議並非調整 管理費之用。」等文字,藉此欲說明原告所為規約修改,與 被告應繳納管理費之金額並無關係等語。然細繹該會議紀錄 ,可知會議紀錄之所以載有被告所引用之上開文字,係因訴 外人即原告社區住戶林星雄建議管理費調漲要有依據,始能 執行,故該次會議之主席始特別說明會議之目的並無要調整 管理費,益徵本件規約修正之目的,係為將住戶繳納管理費 之依據加以明確之事實。準此,被告執以前詞置辯,實難為 其有利之認定。再被告就本件系爭建物管理費收取應維持往 例以10,200元計算乙節,雖提出若干實務見解,說明停車場 管理費不能與其他管理費等同視之等語,惟觀之被告所提出 之各該判決,案例事實均係建立在社區規約中就「停車場管 理費」有特別約定之情形,惟本件原告社區規約恰就「停車 場管理費」並無明確約定,而僅係以「住宅」與「營業店面 」囊括原告社區之全體區分所有權人,故被告所提出之各項 實務見解,自無從於本件中比附援引,據以為被告有利之認 定。 七、從而,原告主張被告應按規約約定,以每坪40元計算繳納管 理費等語,核屬有據,而兩造既已同意以648坪計算,則被 告所應繳納之每月管理費總額,即為計算式25,920元(648 坪×40元=25,920元),於112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 之12個月,扣除每月已繳納之10,200元後,原告所短繳之金 額,即為188,640元(計算式:〔25,920元-10,200元]×12月= 188,640元)。 八、綜上所述,原告主張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社區規約之規定 ,請求被告給付188,64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 年4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 回。 九、本件判決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之判決,應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原告聲請供擔保宣告假執行之部分,僅係促使法院職 權發動,毋庸另為准駁之表示;至其敗訴部份,因假執行之 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與駁回。末本院另依被告聲請,宣告 被告如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十、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經本院 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駁,併此敘明 。 十一、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陳彥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雅涵

2025-02-27

PCEV-113-板簡-1094-20250227-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給付管理費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小字第4501號 原 告 敦南花園別墅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平思遠 訴訟代理人 陳威翰 被 告 莊婉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7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萬伍仟陸佰伍拾玖元,及自民國一百一 十三年十月五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陸萬伍仟陸佰伍拾玖元為原 告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陳彥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僅得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 ,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 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雅涵

2025-02-27

PCEV-113-板小-4501-20250227-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給付管理費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板小字第3651號 原 告 愛在歐洲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黃家豪 訴訟代理人 鄭玉山 複 代理 人 吳麗玉 被 告 劉桓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萬1,040元,及自民國113年9月21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原告主張被告為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10樓建物之所有權人, 並為愛在歐洲社區(下稱原告社區)之區分所有權人,依原告社 區住戶規約第10條及財務收支管理辦法第4條、第5條規定,被告 應依其建物登記謄本所載之主建物加附屬建物面積及公共設施持 分面積(合計為31.2坪)按月繳交管理費每坪新臺幣(下同)50 元及機械汽車停車位清潔費1個500元、機車停車位清潔費1個100 元,合計每月應繳2,160元【(50元×31.2坪)+500元+100元=2,1 60元】。詎被告自民國112年1月起即未繳納,迄至113年7月為止 ,共計積欠19期金額合計4萬1,040元(2,160元×19期=41,040元 )管理費及汽機車位清潔費,迭經原告催討無效等事實,業據其 提出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住戶規約、財務收支管理辦法、第二 屆區分所有權人大會會議紀錄、郵局存證信函等件為證。被告則 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 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法視同自認,自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 而,原告本於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原告社區規約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中華民國114年2月26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當 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載 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未於上訴後20日內補提合法上訴理由書,法院得逕以裁定駁回 上訴。 中華民國114年2月26日            書 記 官 蔡儀樺

2025-02-26

PCEV-113-板小-3651-20250226-1

基小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給付管理費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基小字第103號 原 告 喜市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張家豪 訴訟代理人 林科榤 被 告 嚴世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5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萬8,000元,及自民國114年1月31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萬8,0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之23準用同法第436條第2項、第385條第1項前段規定,准原 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原告為喜市公寓大廈社區(下稱系爭社區)依法成立並經向 主管機關報備之管理委員會,被告為門牌號碼基隆市○○區○○ 路00巷00○0號建物(下稱系爭建物)之所有人(即系爭社區 之區分所有權人)。而系爭社區住戶規約(下稱系爭規約) 第11條第3項明定各區分所有權人應依房屋坪數級距,以每 月為1期,按期繳納社區管理費;倘逾期未繳,則應依系爭 規約第10條第5項約定,另給付以年息10%計算之遲延利息。 詎被告自民國110年11月起至113年9月止尚積欠上開社區管 理費合計新臺幣(下同)2萬8,000元(計算式:每月應收社 區管理費800元×35月=2萬8,000元)未予清償,迭經原告催 討無果,爰依系爭規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如數給付等語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2萬8,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0%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 任何聲明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公寓大廈應設置公共基金,其來源如下…:二、區分所有 權人依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繳納」、「共用部分、約定共 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 之,其費用由公共基金支付或由區分所有權人按其共有之應 有部分比例分擔之」、「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積欠應繳納之 公共基金或應分擔或其他應負擔之費用已逾2期或達相當金 額,經定相當期間催告仍不給付者,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 會得訴請法院命其給付應繳之金額及遲延利息」,公寓大廈 管理條例第18條第1項第2款、第10條第2項前段、第21條分 別定有明文。次按稱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 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 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信託法第1條定有明文 。再按信託人依信託契約,將信託物之所有權登記為受託人 所有後,該信託物之法律上所有人即為受託人,而非信託人 。雖受託人於信託關係終止後,負有返還信託物與信託人之 義務,然在未辦畢返還登記以前,仍難謂受託人非信託物之 所有人(最高法院84年度台上字第2038號判決意旨參照)。 是受託人在信託關係成立後,即成為信託財產之名義所有人 ,而在實質上享有信託財產管理權,並負有依信託目的管理 信託財產之責。查系爭建物為訴外人謝嘉豪以信託為原因登 記為被告所有,信託期間自109年4月6日起至110年4月5日止 等情,有系爭建物之登記第一類謄本在卷可佐,並有本院依 職權調取之系爭建物信託專簿資料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 頁、第57-60頁),可認被告與謝嘉豪間就系爭建物之信託 期間雖已屆滿,惟系爭建物之信託登記尚未塗銷,揆諸前揭 說明,被告仍為系爭建物之信託登記人,屬系爭建物之法律 上所有權人,實質上享有信託財產即系爭建物之管理權,並 負有依信託目的管理信託財產之責,自應依公寓大廈管理條 例第10條第2項之規定繳納管理費及相關費用,先予敘明。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欠費 計算明細表、系爭建物登記第三類謄本、基隆市中山區公所 113年5月23日基山民字第1130000650號原告主任委員改選備 查函、原告公寓大廈管理組織報備證明、系爭規約、系爭建 物登記第一類謄本、催繳通知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3-39 頁、第53頁、第73頁),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庭爭執,復 未以書狀提出任何有利於己之證據資料,是本院依調查證據 之結果並斟酌全辯論意旨,自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 ,原告依系爭規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社區管理費2 萬8,000元,即屬有據,應予准許。  ㈢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查系爭規約第10條第5項明載:「區分所 有權人若在規定日前未繳納應繳金額時,管理委員會得訴請 法院命其給付應繳金額,及另外收取遲延利息以未繳金額之 年息10%計算」(見本院卷第31頁),是原告依前揭規約約 定,主張以週年利率10%計算遲延利息,並以起訴狀繕本送 達之翌日作為被告應負給付遲延責任起算時點,請求被告給 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即114年1月31日起(見本院卷 第91頁公示送達證書)至清償日止之遲延利息,自屬有據, 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規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社區 管理費2萬8,000元,及自114年1月3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10%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訴訟費用為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19第1項規定,確定由敗訴之被告負擔,並依民事訴訟 法第91條第3項之規定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小額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職權宣告假 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第392條第 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爰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規定,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基隆簡易庭 法 官 張逸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顏培容

2025-02-26

KLDV-114-基小-103-20250226-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管理費等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95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京茂River1大樓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呂佳宬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即上訴人京茂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給 付管理費等事件(本院114年度台上字第135號),聲請核定第三 審律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四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2-26

TPSV-114-台聲-195-20250226-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給付管理費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北小字第276號 原 告 潤泰萬花園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陳浩宗 訴訟代理人 許啓昇 被 告 鄭亦娟 鄭國興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7,734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7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0%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由被告連帶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7,734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徐千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 本庭(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 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 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玉瓊 訴訟費用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備註: 被告等人對原告請求之欠繳管理費用金額均無爭執,雖爭執應為 被告何人給付為是,但原告係以被告為社區內房屋公同共有所有 權人之法律關係,向被告連帶請求積欠管理費用,被告抗辯由何 人給付應為其等共有關係內部分擔之問題,與原告本件之請求成 立,已無關係,在此說明。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 事人有爭執事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四、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條第2項:   第438條至第445條、第448條至第450條、第454條、第455條 、第459條、第462條、第463條、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至 第5款、第471條至第473條及第475條第1項之規定,於小額 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2025-02-26

TPEV-114-北小-276-20250226-1

士簡
士林簡易庭

給付管理費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士簡字第1119號 原 告 鹿鳴館水硯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謝美玲 訴訟代理人 許麗紅律師 被 告 陳安富 陳金昇 陳文揚 陳宏祺 劉珮如 原住臺北市松山區民權東路3段106巷 劉珮瑤 劉珮華 劉國瑞 劉懿萱 劉維成 劉艾栗 兼 法 定 代 理 人 林麗萍 上2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郭睦萱律師 複代理人 林沛彤律師 游皓翔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陳安富、陳金昇、陳文揚、陳宏祺於繼承被繼承人劉麗珍遺 產範圍內、被告劉珮如、劉珮瑤、劉珮華、劉國瑞於繼承被繼承 人劉敦雄遺產範圍內,應與被告劉懿萱、劉維成、林麗萍、劉艾 栗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436,822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5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4,740元由被告陳安富、陳金昇、陳文揚、陳宏 祺於繼承被繼承人劉麗珍遺產範圍內、被告劉珮如、劉珮瑤、劉 珮華、劉國瑞於繼承被繼承人劉敦雄遺產範圍內,與被告劉懿萱 、劉維成、林麗萍、劉艾栗連帶負擔,並應加給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36,822元預供擔保,得免 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原告法定代理人於本件訴訟繫屬中變更為謝美玲乙情, 有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函在卷可稽,謝美玲具狀聲明承受 訴訟,核無不合,應准其承受訴訟。又被告陳安富、陳金昇 、陳宏祺、劉珮如、劉珮瑤、劉國瑞、劉維成經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 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一)訴外人劉麗珍、劉敦雄、被告劉懿萱、劉 維成、林麗萍、劉艾栗公同共有如附表所示房屋共14戶(下 稱系爭房屋),為系爭房屋所有權人,同時為原告管理鹿鳴 館水硯區社區(下稱本件社區)區分所有權人。劉麗珍於民 國108年11月23日死亡,被告陳安富、陳金昇、陳文揚、陳 宏祺為其全體繼承人;劉敦雄於109年9月18日死亡,被告劉 珮如、劉珮瑤、劉珮華、劉國瑞為其全體繼承人。(二)系 爭房屋每月應繳管理費如附表所示,被告自112年10月起至1 13年2月止,共積欠管理費386,026元未繳納。另原告因被告 等人積欠管理費而支出寄發存證信函郵資796元、律師費50, 000元,合計436,822元。爰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1條規定 、系爭社區住戶管理規約,提起本件訴訟。(三)並聲明: 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方面: (一)被告劉維成、劉珮如、劉珮瑤、劉珮華略以:被告原已向 原告辦理分單,嗣因被告林麗萍、劉艾栗遲未付分單管理 費,原告始未同意繼續分單,故原告請求未繳管理費所衍 生之郵資及律師費應由被告林麗萍、劉艾栗負擔等語,資 為抗辯。並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請 准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二)被告林麗萍、劉艾栗略以:本件社區建案係由訴外人劉敦 榮與訴外人聯全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全公司) 、昱紘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昱紘公司)合建。原告管 理委員會於105年4月6日成立取得報備證明,已得開始收 取管理費,惟聯全、昱紘公司尚未將系爭房屋合法點交予 全體被告,自應由聯全、昱紘公司負擔管理費等語,資為 抗辯。並聲明:1.原告之訴駁回。2.如受不利判決,請准 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三)被告陳安富、陳金昇、陳宏祺、劉國瑞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 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之。其費用由公共基金支付或由區 分所有權人按其共有之應有部分比例分擔之。但修繕費係 因可歸責於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之事由所致者,由該區分 所有權人或住戶負擔。其費用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公寓大廈應設置公共基金,其來 源如下:二、區分所有權人依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繳納 。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積欠應繳納之公共基金或應分擔或 其他應負擔之費用已逾2期或達相當金額,經定相當期間 催告仍不給付者,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得訴請法院命 其給付應繳之金額及遲延利息。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 第2項、第18條第1項第2款、第21條定有明文。 (二)原告主張被告為系爭房屋公同共有人,積欠管理費386,02 6元未繳納等事實,業據提出建物登記謄本、管理費欠繳 戶繳費概況、存證信函暨掛號郵件收件回執為證(見本院 卷第31頁至第102頁),復為被告所不爭執,自堪信為真 實。 (三)被告林麗萍、劉艾栗雖援引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上易字第 247號判決,答辯稱昱紘公司迄今未合法交屋予被告林麗 萍、劉艾栗,故不負給付管理費義務等語。惟按法官係依 據法律獨立審判,此為憲法第80條所明揭,其他法院於個 案中所表示法律見解自無拘束本院效力。再者,法院本於 法律安定性及裁判可預測性,認有援引其他法院於個案中 所表示法律見解作為實質法源時,基於上開目的性考量, 亦應本於「相同案件,相同處理」原則為之。換言之,適 用其他法院於個案中所表示抽象法律見解,係以本案事實 與該案件抽象法律見解所繫之具體事實間具有類似性為前 提,若個案間具體事實不具此類似性,即失諸援引抽象法 律見解之正當性。經查,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上易字第24 7號判決之基礎事實為該公寓大廈住戶公約第4條第2項第8 款約定:「各住戶委託管理委員會各項管理費用,自區分 所有權人申請書填妥及辦妥交屋手續之日起,不論遷入與 否,一律按分擔額負擔。」、住戶手冊第3條亦約定:「 本大樓住戶自交屋之日起無論進入與否,…」,法院乃據 此認定管理委員會向區分所有權人收受管理費用之時點, 係以交屋是否完成為準,有該判決書在卷可佐(見本院卷 第312頁至第313頁)。然查,本件社區住戶管理規約第17 條規定有繳納管理費義務者為「區分所有權人」,此外, 查無以交屋作為負擔管理費前提要件之規定,自與上開判 決基礎事實不同,無從比附援引。被告林麗萍、劉艾栗自 108年7月24日起既登記為系爭房屋所有權人,即屬本件社 區之區分所有權人,依社區住戶管理規約第17條規定,負 有繳納管理費義務,與聯全、昱紘公司有無合法交屋無關 。被告林麗萍、劉艾栗此部分答辯,洵非可採。從而,原 告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1條規定、系爭社區住戶管理規 約,請求被告等人連帶給付管理費,洵屬有據。 (四)另原告主張因被告等人積欠管理費而支出寄發存證信函郵 資796元、律師費50,000元等事實,業據提出住戶管理規 約、購買票品證明單、收據為證(見本院卷第104頁至第1 34頁),復為被告所不爭執,自堪信為真實。被告劉維成 、劉珮如、劉珮瑤、劉珮華雖答辯稱郵資及律師費均係因 被告林麗萍、劉艾栗未繳納管理費所衍生,應由被告林麗 萍、劉艾栗給付等語。惟按公同共有人之權利義務,依其 公同關係所由成立之法律、法律行為或習慣定之。數人負 同一債務,明示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者,為連 帶債務。民法第828條第1項、第272條第1項定有明文。經 查,系爭社區住戶管理規約第17條第4項規定,區分所有 權人積欠2期或10,000元以上管理費未繳付者,應負擔每 次催繳郵資及每一審級以50,000元計算之律師費。是被告 等人間就系爭14戶房屋依繼承關係成立之公同共有關係所 生債務,依上開規定,被告等人應就郵資796元、律師費5 0,000元負連帶給付責任。被告劉維成、劉珮如、劉珮瑤 、劉珮華此部分答辯,難認有理。   (五)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等人給付管理費,為無確定期限且無從 另為約定利率之債務,本件起訴狀繕本已於113年9月5日 公示送達被告劉珮如,有本院國外公示送達公告在卷可佐 (見本院卷第245頁),是原告請求自113年11月5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遲延利息,合於民法第2 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規定,亦應准許 。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1條規定、社區住戶 管理規約,請求被告陳安富、陳金昇、陳文揚、陳宏祺於繼 承被繼承人劉麗珍遺產範圍內、被告劉珮如、劉珮瑤、劉珮 華、劉國瑞於繼承被繼承人劉敦雄遺產範圍內,應與被告劉 懿萱、劉維成、林麗萍、劉艾栗連帶給付原告436,822元, 及自113年1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0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得預供擔保免為假執行。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4,740 元(第一審裁判費),應由被告陳安富、陳金昇、陳文揚、 陳宏祺於繼承被繼承人劉麗珍遺產範圍內、被告劉珮如、劉 珮瑤、劉珮華、劉國瑞於繼承被繼承人劉敦雄遺產範圍內, 與被告劉懿萱、劉維成、林麗萍、劉艾栗連帶負擔,並應加 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歐家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 記載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 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王若羽 附表 編號 門牌號碼 每月應繳管理費 1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9樓 5,098元 2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9樓之1 5,091元 3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11樓 5,098元 4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11樓之1 5,091元 5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13樓 5,098元 6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9樓 5,700元 7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10樓 5,700元 8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11樓 5,700元 9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13樓 5,700元 10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8樓之2 8,442元 11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13樓之1 7,583元 12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13樓之2 8,442元 13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14樓 7,407元 14 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號14樓之1 7,583元

2025-02-26

SLEV-113-士簡-1119-20250226-1

重補
三重簡易庭

給付管理費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補字第51號 原 告 阿利阿多大樓社區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蘇裕隆 訴訟代理人 王治遠 一、上列原告因與被告簡智宏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聲請支付 命令,惟被告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 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7日內 補正下列事項: ㈠本件訟訴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1萬6,325元,應徵收 第一審裁判費1,220元(適用113年12月31日之前舊法), 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尚應補繳720元。 ㈡提出準備書狀一件,並以繕本或影本直接通知他造。 二、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 法 官 趙伯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王春森

2025-02-26

SJEV-114-重補-51-202502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