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裁判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補繳裁判費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1號 原 告 林伽芸 被 告 楊明珠(即楊秀卿之繼承人) 楊秀月(即楊秀卿之繼承人) 楊振龍(即楊秀卿之繼承人) 林千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所有權移轉登記無效等事件,原告起訴未 據繳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 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 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 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 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 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訴訟標的之價額指原告 聲明求為判決所保護之直接利益,至判決後原告有無利益或所受 利益程度如何,則非所問。又遺產分割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 部為公同共有(民法第1151條規定參照)。而公同共有人之權利 及於公同共有物之全部,各公同共有人對於公同共有物無應有部 分可言,公同共有人為全體公同共有人之利益請求回復共有物時 ,因並非僅為自己利益而為請求,故就排除侵害訴訟所得受之利 益,自應以回復共有物之全部價額為計算基準(最高法院101年 度台抗字第722號、109年度台抗字第1177號裁定意旨參照)。 經查,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係以原告之被繼承人林茂坤無健全之 意思能力,其於民國104年7月4日就民事起訴狀附表所示不動產 (下稱系爭不動產)所為贈與之意思表示無效為由,請求確認林 茂坤與被告楊明珠、楊振龍、楊秀月之被繼承人楊秀卿間就系爭 不動產之贈與債權行為及物權行為無效,被告楊明珠、楊振龍、 楊秀月應將系爭不動以贈與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 回復登記為林茂坤所有,若不能回復登記,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 幣(下同)400萬元及利息,依前揭說明,原告就此部分可受之 利益應為系爭不動產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又參以系爭不動產於 112年3月1日之交易總價為1,200萬元,核定此部分之訴訟標的價 額為1,200萬元。另原告聲明第2項以楊秀卿與被告林千富間就系 爭不動產於112年3月1日之買賣為通謀虛偽意思表示,且被告林 千富非善意第三人,請求確認楊秀卿與被告林千富間就系爭不動 產之買賣債權行為及物權行為無效,被告林千富應將系爭不動以 買賣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以塗銷,回復登記為楊秀卿所有 ,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同應以系爭不動產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即 1,200萬元核定之。是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2,400萬元 (計算式:1,200萬元+1,200萬元=2,400萬元),應徵第一審裁 判費241,7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 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 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 法 官 許婉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柏瑄

2025-03-14

ILDV-114-補-31-20250314-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補繳裁判費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7號 原 告 韋佑勳 訴訟代理人 莫莉婭 被 告 韋駱英好 韋培琪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陳敬穆律師 楊家寧律師 莊銘有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 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439,282 元(即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贈與稅免稅證明書核定價額),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5,9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 法 官 許婉芳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柏瑄

2025-03-14

ILDV-114-補-67-20250314-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補繳裁判費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2號 原 告 陳又綾 上列原告與被告吳厚陞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289,271元( 計算式:120萬元+自民國113年6月6日起至起訴前1日即114年2月 24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138,871元+自113年6月6 日起至起訴前1日即114年2月24日止每萬元每日30元計算之違約 金950,400元=2,289,271元,元以下4捨5入),應徵第一審裁判 費28,293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 於收受本裁定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庭法 官 許婉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柏瑄

2025-03-14

ILDV-114-補-62-20250314-1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為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不成立事件,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

憲法法庭裁定 114 年審裁字第 287 號 聲 請 人 謝秉舟 上列聲請人為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不成立事件,聲請裁判及法規 範憲法審查。本庭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不成立事件, 認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113 年度訴字第 1140 號裁定(下稱系爭裁定),逕以法律規定本身不能為確認訴 訟之標的為由,駁回聲請人之訴,已侵害其受憲法保障之創 制與複決權。另系爭裁定所適用之最高行政法院 112 年度 抗字第 299 號裁定、民事訴訟法第 466 條之 1、第 474 條第 2 項、行政訴訟法第 49 條之 1 第 1 項、第 238 條 第 1 項及憲法訴訟法第 8 條第 1 項等規定,採強制律師 代理制度,亦侵害聲請人受憲法第 16 條保障之訴訟權。 二、按人民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 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或該裁 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 為宣告違憲之判決;聲請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審查庭 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憲法訴訟法第 59 條第 1 項及第 15 條第 2 項第 7 款定有明文。 三、查聲請人依法尚得對系爭裁定提起抗告,卻未提起抗告而告 確定,是系爭裁定非屬用盡審級救濟途徑之確定終局裁定, 核與上開規定不合,本庭爰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憲法法庭第一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謝銘洋 大法官 蔡彩貞 大法官 尤伯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涂人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JCCC-114-審裁-287-20250314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因請求分割共有物提起反訴事件,聲請憲法法庭裁判。

憲法法庭裁定 114 年審裁字第 286 號 聲 請 人 陳凌茂子 陳正澤 陳正錦 陳麗娟 陳麗詩 上列聲請人因請求分割共有物提起反訴事件,聲請憲法法庭裁判 。本庭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不受理。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0 年度重訴字第 290 號民事裁定(下稱系爭裁定),未踐行實體開庭程序, 逕以書面裁定處理反訴案件,且系爭裁定認反訴不應受理時 ,又未依誠信原則及訴訟經濟原則,告知並給予聲請人合理 期間撤回反訴,以保全訴訟費用,致聲請人行使反訴權利, 卻須負擔遠逾本訴之費用,牴觸憲法第 7 條、第 10 條、 第 15 條、第 16 條及第 23 條規定,爰聲請憲法法庭裁判 等語。核其聲請意旨,應係就系爭裁定聲請裁判憲法審查, 本庭爰依此審理,先予敘明。 二、按人民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 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或該裁 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 為宣告違憲之判決;聲請不備其他要件者,審查庭得以一致 決裁定不受理,憲法訴訟法(下稱憲訴法)第 59 條第 1 項及第 15 條第 2 項第 7 款本文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系爭裁定並非上開憲訴法第 59 條第 1 項規定所稱 之確定終局裁判,聲請人自不得持以聲請裁判憲法審查。是 本件聲請核與上開憲訴法規定之要件不合,本庭爰以一致決 裁定不受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憲法法庭第二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呂太郎 大法官 蔡宗珍 大法官 朱富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佳微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JCCC-114-審裁-286-20250313

家補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補繳裁判費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補字第42號 聲 請 人 李文喜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李承宇為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一、本件聲請未據繳納聲請費,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7 日內補繳聲請費新臺幣1,500元;如未於期限內補正,即依 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之規定,駁 回其聲請。 二、聲請人應具狀補正關係人李文喜、陳麗娟、李心妤、李清夫 、王免等人同意聲請人擔任監護人及關係人陳麗娟擔任會同 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之同意書(聲請狀所附上開人等蓋章與所 同意內容分離於不同書面,尚難認定其等同意之內容)。 三、聲請人應具狀說明下列事項(若有相關證據亦應一併檢附) : ㈠應受監護宣告之人李承宇以前之生活狀況?主要共同生活者 為何人?共同生活情形如何? ㈡應受監護宣告之人李承宇目前之生活狀況如何?目前照顧應 受監護宣告之人李承宇生活起居之人為誰?照顧情形如何? ㈢應受監護宣告之人李承宇曾否表示希望由何人監護? ㈣應受監護宣告之人李承宇是否領有社會補助?如有,數額為 何? ㈤管理應受監護宣告之人李承宇財產之人為何人?管理情形如 何? ㈥聲請人職業、健康情形、經濟能力如何? ㈦應受監護宣告之人李承宇與聲請人互動情形如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立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洪正昌

2025-03-13

NTDV-114-家補-42-20250313-1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因偽造文書案件,聲請裁判憲法審查。

憲法法庭裁定 114 年審裁字第 283 號 聲 請 人 永安窯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李岳霖 律師(即清算人) 上列聲請人因偽造文書案件,聲請裁判憲法審查,本庭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人主張略以:聲請人於中華民國 103 至 106 年間之清 算人所委任之兩名律師,因參與民事聲報清算人狀之製作及 提出,且將其等明知為不實之事項,登載於業務上作成之股 東臨時會議事錄與股東常會議事錄,並行使之,造成聲請人 之財產損失,聲請人乃以該兩名律師涉犯刑法第 215 條及 第 216 條規定之業務上登載不實、行使業務上登載不實準 文書罪嫌,對其等提起自訴,惟遭臺灣高等法院 112 年度 上易字第 1774 號刑事判決(下稱系爭確定終局判決)維持 對該兩名律師為無罪諭知之第一審判決,而駁回聲請人之上 訴確定。聲請人認基於基本權之第三人效力,系爭確定終局 判決有違反法律保留原則與比例原則,並另牴觸正當法律程 序原則之違憲,而侵害聲請人受憲法第 15 條規定保障之財 產權,爰聲請裁判憲法審查等語。 二、按人民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 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認有牴 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憲法訴訟法 (下稱憲訴法)第 59 條第 1 項定有明文;該條項所定裁 判憲法審查制度,係賦予人民就其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 之案件,認確定終局裁判就其據為裁判基礎之法律之解釋、 適用,有誤認或忽略相關基本權利重要意義與關聯性,或違 反通常情況下所理解之憲法價值等牴觸憲法之情形時,得聲 請憲法法庭就該確定終局裁判為宣告違憲之判決。又人民聲 請裁判憲法審查,應以聲請書記載聲請判決之理由及聲請人 對本案所持之法律見解;而聲請書未表明聲請裁判之理由者 ,毋庸命其補正,審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復分別為 憲訴法第 60 條第 6 款及第 15 條第 3 項所明定;且同法 第 15 條第 3 項規定之立法理由揭明:「聲請判決之理由 乃訴訟程序進行之關鍵事項,聲請人就聲請憲法法庭為判決 之理由,······有於聲請書具體敘明之義務···· ··。」故聲請憲法法庭裁判之聲請書,若未具體敘明確定 終局裁判有如何違憲之理由,核屬未表明聲請裁判理由之情 形,憲法法庭審查庭得毋庸命補正,逕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 三、查系爭確定終局判決係以第一審判決認聲請人提出之證據方 法,均不足證明被告即前述兩名律師有聲請人所指犯行,所 為該兩名律師無罪之諭知,尚無不合,而聲請人上訴意旨所 為指摘,則係就第一審之證據取捨及心證形成之事項反覆爭 執,並未另提出積極證據以實其述等理由,認聲請人之上訴 為無理由予以駁回確定。 四、綜觀聲請意旨所陳,聲請人無非係就系爭確定終局判決之認 事用法當否事項,泛言系爭確定終局判決違憲,尚難謂對系 爭確定終局判決就相關法律之解釋、適用,有如何之誤認或 忽略相關基本權利重要意義與關聯性,或違反通常情況下所 理解之憲法價值,並因而侵害聲請人基本權之情形,已予以 具體敘明,核屬未表明聲請裁判理由之情形。爰依憲訴法第 15 條第 3 項規定,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憲法法庭第三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楊惠欽 大法官 陳忠五 大法官 尤伯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高碧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JCCC-114-審裁-283-20250313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因憲法法庭 114 年審裁字第 72 號裁定,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 審查。

憲法法庭裁定 114 年審裁字第 284 號 聲 請 人 廖文良 上列聲請人因憲法法庭 114 年審裁字第 72 號裁定,聲請裁判 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本庭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不受理。 理 由 一、按對於憲法法庭及審查庭之裁判,不得聲明不服;對憲法法 庭或審查庭之裁判聲明不服,審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憲法訴訟法第 39 條及第 15 條第 2 項第 6 款分別定有 明文。 二、綜觀聲請人之主張,聲請人係對憲法法庭 114 年審裁字第 72 號之不受理裁定,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核係對 於憲法法庭審查庭之裁判聲明不服,故本件聲請與上開憲法 訴訟法第 39 條規定有違,且無從補正,爰依同法第 15 條 第 2 項第 6 款規定,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憲法法庭第三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楊惠欽 大法官 陳忠五 大法官 尤伯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高碧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JCCC-114-審裁-284-20250313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因違反證券交易法案件,聲請裁判憲法審查。

憲法法庭裁定 114 年審裁字第 281 號 聲 請 人 鄭文逸 訴訟代理人 吳孟勳 律師 陳建宏 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違反證券交易法案件,聲請裁判憲法審查,本庭裁 定如下: 主 文 本件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被訴與其他刑事被告共同非法操作某 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之股價,經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金上 重訴字第 56 號刑事判決(下稱系爭判決)以該案被告以外 之人在審判外之陳述,作為聲請人論罪依據,卻對於該等證 人於調查局詢問時(下稱調詢時)所為之審判外陳述是否具 刑事訴訟法第 159 條之 2 規定之「相對可信性」要件,未 依司法院釋字第 789 號解釋及憲法法庭 112 年憲判字第 12 號判決意旨,正確考量憲法第 8 條及第 16 條保障人民 受公平審判之正當法律程序,而進行必要之調查,並賦予被 告及辯護人有詰問證人、辨明或爭執等陳述意見之機會,即 逕為例稿式之記載,進而肯認證人於審判外陳述之證據能力 ,侵害聲請人受憲法保障之訴訟權等語。 二、按人民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定程 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認有牴 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憲法訴訟法 第 59 條第 1 項定有明文。此規定所定裁判憲法審查制度 ,係賦予人民就其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之案件,認確定 終局裁判就其據以為裁判基礎之法律之解釋、適用,有誤認 或忽略相關基本權利重要意義與關聯性,或違反通常情況下 所理解之憲法價值等牴觸憲法之情形時,得聲請憲法法庭就 該確定終局裁判為宣告違憲之判決。又依憲法訴訟法第 60 條第 6 款規定,前述聲請應以聲請書記載聲請判決之理由 及聲請人對本案所持之法律見解;另依同法第 15 條第 3 項規定,聲請書未表明聲請裁判之理由者,毋庸命其補正, 審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且其立法理由揭明:「聲請 判決之理由乃訴訟程序進行之關鍵事項,聲請人就聲請憲法 法庭為判決之理由,······有於聲請書具體敘明之義 務······。」故聲請憲法法庭裁判之聲請書,若未具 體敘明裁判有如何違憲之理由,核屬未表明聲請裁判理由之 情形,憲法法庭審查庭得毋庸命補正,逕以一致決裁定不受 理。 三、聲請人曾就系爭判決提起上訴,經最高法院 112 年度台上 字第 4896 號刑事判決以上訴不合法律上程式,駁回其上訴 而確定,是本件聲請應以系爭判決為確定終局判決,合先敘 明。 四、確定終局判決係以: (一)檢察事務官及司法警察(官)之調查筆錄是否具證據資格 ,法院應綜合判斷陳述人陳述時之外在、客觀條件均獲確 保,形式上類同審判中具結及被告詰問下,真誠如實陳述 ,客觀上已具有可能信為真實之基礎,始得謂符合刑事訴 訟法第 159 條之 2 規定之「具有較可信之特別情況」; 並基於依偵查筆錄、第一審、第二審準備程序及審判筆錄 ,聲請人及其他同案被告於該等程序中,均未爭執其等在 調詢時所為陳述,有何遭以強暴、脅迫、誘導或其他不正 方法等違法取供情事等證明力明顯過低瑕疵之外部情況; 以及聲請人與其他同案被告於第二審及第一審以證人身分 進行交互詰問時,對部分細節案情,或有因時間間隔太久 淡忘或其他因素而記憶不清、部分不符或前後明顯不符之 處等情形,較諸其等在調詢時因距案發日較近,記憶較深 刻,亦較無心考量證詞所生之利害關係或受外力干擾等情 事,而為聲請人及其他同案被告於調詢時所為之陳述,均 具有較可信之特別情況之論斷。 (二)另就作為聲請人論罪依據中之證人(即非同案被告)於第 一審進行交互詰問作證時,或與調詢時證詞不盡相符,或 因記憶模糊或詰問設題而未提及或較為簡略,而調詢時陳 述較為詳盡之情,則以「茲審酌同上所述事由」等語,亦 認該等證人於調詢時之審判外陳述,均具有較可信之特別 情況,符合刑事訴訟法第 159 條之 2 規定之「相對可信 性」要件。 五、查司法院釋字第 789 號解釋及憲法法庭 112 年憲判字第 12 號判決,係針對證人無法於審判中陳述致無從取得當庭 陳述證詞者,所為其等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 察調查中之陳述,應如何始得例外具有證據能力,而與憲法 第 8 條正當法律程序及第 16 條訴訟權保障意旨無違之諭 知。綜觀本件聲請意旨所陳,聲請人無非持其主觀意見,泛 言確定終局判決違憲,尚難認對於確定終局判決有如何誤認 或忽略基本權利重要意義與關聯性,或違反通常情況下所理 解之憲法價值,並因而侵害聲請人基本權之情形,已予以具 體敘明,核屬未表明聲請裁判理由之情形。爰依憲法訴訟法 第 15 條第 3 項規定,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憲法法庭第三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楊惠欽 大法官 陳忠五 大法官 尤伯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高碧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JCCC-114-審裁-281-20250313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補繳裁判費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4號 原 告 曾慶松 訴訟代理人 賴宇宸律師 被 告 陳雅齡 李逸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修復漏水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 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訴訟 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查原告訴之聲明為:㈠被告陳雅齡應容忍原告偕同修繕人員進 入被告陳雅齡所有門牌號碼宜蘭縣○○鄉○○○街00號9樓之7房屋內 進行漏水修繕工程,修繕至不漏水之狀態。㈡被告李逸芳應給付 原告新臺幣(下同)5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原告訴之聲明第㈠項請求應以 預估修繕費用價額核定訴訟標的價額,然因尚無法確認修繕範圍 及費用,應認訴訟標的價額尚不能核定,故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2規定,以民事訴訴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 益數額加計10分之1即165萬元定之,是該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暫核 定為165萬元。又原告訴之聲明第㈡項之訴訟標的金額為50萬元, 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215萬元(計算式:165萬元+50萬 元=215萬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為26,655元。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 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庭法 官 高羽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 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欣宜

2025-03-13

ILDV-114-補-64-202503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