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收養認可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185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丙○○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乙○○○(○○○○)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黎氏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收養認可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丙○○於民國113年8月5日收養乙○○○(○○○○)為養女。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收養事件,其中一方為外國人者,依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第54條第1項規定,收養之成立及終止,依各該收養者、被 收養者之本國法。查收養人丙○○為中華民國人民,而被收養 人乙○○○(○○○○)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下簡稱為越南) 人,有戶籍謄本、經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認證之出生 證明書、居住信息確認書在卷可憑,故本件有關收養成立, 應適用被收養者本國法即越南法律規定及收養者本國法即我 國法律規定。 二、次按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 父母同意。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 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之;滿7歲 以上之未成年人被收養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被收 養者之父母已依前2項規定以法定代理人之身分為同意時, 得免依前條規定為同意;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 認可。收養有無效、得撤銷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 不予認可;法院為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 佳利益為之;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約 成立時發生效力,民法第1074條本文、第1076條之1第1項本 文、第2項、第1076之2第2、3項、第1079條、第1079條之1 、第1079條之3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再按越南收養法第29條 規定,常住外國之外國人,應符合本法律第14條與個別國家 相關法律條文所有規定;依同法第8條第1、2款、第14條規 定,外國人收養越南小孩,應符合下列要件:1.未滿16歲兒 童們可供收養;若收養人為繼父母、母方或父方之姑姨/伯 叔舅父,則自16到18歲兒童們可供收養。2.收養人應具有十 足文明行為能力,且有十足健康、經濟條件及膳宿設備以確 保被收養兒童之照護、扶養與教育,如收養人為繼父母,則 不適用。3.收養人至少較被收養人年長20歲。4.具有良好道 德風尚。5.收養人未有下列情形之一,而失去申請收養資格 :(1)對彼等子女們某些父母權利遭受限制。(2)為教育、醫 療在法律教育中心接受行政制裁服刑中。(3) 在監服刑中。 (4) 因蓄意干犯他人生活、健康、尊嚴及榮譽,虧待祖父母 、雙親、配偶、子女們或照護人,誘惑、脅迫、或隱藏青少 年罪犯、非法買賣、交換、侵佔兒童們其中任何一項罪行而 被判刑,在犯罪紀錄上不得減刑者。 三、本件聲請意旨略以:收養人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下稱收養人)與被收養 人乙○○○(女、西元2016年即民國000年0月00日生、個人定 名號碼:000000000000)(下稱被收養人)之生母丁○○於11 1年12月9日結婚,被收養人現居住於越南,惟收養人與被收 養人已有父女之情分,為使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親子關係得 以正名,且能將被收養人接至臺灣親自教養,收養人與被收 養人於113年8月5日訂立書面收養契約,由收養人收養被收 養人為養女,並經被收養人之生母丁○○、生父甲○○同意。收 養人有正當職業及財產,確有扶養被收養人能力,為此依法 聲請收養認可等語,並提出經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認 證之居住訊息確認書、被收養人出生證明書、越南司法部收 養局函文、被收養人生父甲○○之委託書及出養同意書、海防 市人民法院判決書(以上均原本及譯本)、收養契約書、戶籍 謄本、收養人之健康檢查表、銀行存款餘額證明書、員工在 職證明書、警察刑事紀錄證明等資料為證。 四、經查:   ㈠被收養人為7歲以上之未成年人,其與收養人於113年8月5 日訂立書面收養契約,並經被收養人生母丁○○、生父甲○○ 之同意,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間確有收養之合意;又本件收 養並不具有民法第1079條之4、之5所定無效或得撤銷之原 因,上開收養關係已合法成立,有前開證據在卷可憑,復 經收養人、被收養人及其生母到庭陳述無訛(本院113年9 月27日訊問筆錄參照)。另收養人有固定工作,經濟狀況 良好及身體健康狀況正常等事實,亦據收養人提出健康檢 查表及財產證明等件為證,足見收養人有適足經濟資力, 並具良好之健康狀況。   ㈡復經本院函請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龍眼林社會福利慈善事 業基金會派員進行訪視,訪視結果略以:①出養必要性: 本案為繼親收養類型之案件,在生母部分應無需針對出養 必要性進行評估。②收養人現況:收養人雖未與被收養人 共同生活,但就其與被收養人所述,收養人持續透過電話 、親至越南等方式給予被收養人生活上的關心,彼此間已 建立正向情感關係。③試養情況:被收養人受照顧情形良 好,且對於收養之意涵及身世清楚了解,明確表達希望到 臺灣與生母相聚,亦認為收養人對其很好,因此被收養人 除了主動改口稱呼收養人為「爸爸」以外,亦希望被收養 人收養。④綜合評估:收養人工作、身心狀態均屬穩定, 雖未實際照顧被收養人生活起居,但一直以來與生母一同 透過電話、親至越南等方式關心被收養人;聲請人對於被 收養人來臺後的生活適應、就學規劃等議題尚未詳細思考 ;聲請人及生母均清楚知悉收養之實質意涵以及未來對於 被收養人應盡之權利義務;另在尋親議題上,生母因過往 與生父相處之經驗而持保守態度,聲請人則傾向支持生母 的想法。在被收養人意願上,被收養人可理解收養之意涵 並同意被收養。綜上所述,本會認為本案倘可有專業資源 協助聲請人及生母擬定照顧計畫,則本案應可具被收養之 合適性,惟本會未與生父進行訪視,無法評估本案是否有 出養必要性,建請參酌相關資料後自為裁定等語,此有該 基金會113年11月12日財龍監字第113110031號函暨訪視調 查報告附卷可按。另就被收養人未來來臺後之生活適應事 宜,收養人於114年1月10日到庭陳述稱「我太太現在有在 建功國小上課,課程是關於新住民的中文學習,被收養人 來台之後,我太太也會帶被收養人上這類課程。」、「我 跟我太太會教被收養人中文、台語。」、「我在文昌國小 工作,我預計會讓被收養人在文昌國小讀書。」等語,亦 有訊問筆錄在卷可憑。   ㈢本院審酌收養人已與被收養人之生母結婚,與被收養人互 動融洽,欲提供被收養人良好照顧而進行收養,且收養人 之經濟能力、身體健康及家庭狀況均適合收養,並足以對 被收養人為妥善之照顧。此外,本件並無不應予以認可收 養之情形,且符合越南收養法規,故本院綜合上情並參考 前揭訪視報告之評估與建議,且斟酌被收養人之生活扶養 、身心健全發展及倫理道德之培養,又為提供被收養人安 全、關愛之生活教養環境,足認本件收養已符合被收養人 之最佳利益,依法應予認可,並溯及於113年8月5日簽訂 收養書面契約時發生效力。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第23條, 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賴義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黃雅慧

2025-02-04

TCDV-113-司養聲-185-20250204-1

司養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321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劉韋妘 彭明義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蔣旻錡 關 係 人 王淑玲 上列聲請人間聲請認可收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丙○○(女,民國00年00 月00日生)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共同收養丁○○(男,民國00年0 月0日生)為養子。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壹、程序方面   按數家事訴訟事件,或家事訴訟事件及家事非訟事件請求之 基礎事實相牽連者,得向其中一家事訴訟事件有管轄權之少 年及家事法院合併請求,不受民事訴訟法第53條及第248條 規定之限制;前項情形,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 前,為請求之變更、追加或為反請求;法院就前條第1項至 第3項所定得合併請求、變更、追加或反請求之數宗事件, 應合併審理、合併裁判,家事事件法第41條第1項、第2項、 第42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家事非訟事件之合併變 更、追加或反聲請,準用第41條、第42條第1項之規定,同 法第79條亦有明定。本件聲請人即收養人丙○○與聲請人即被 收養人丁○○原聲請意旨係請求認可收養人丙○○與被收養人間 之收養關係,因乙○○為收養人丙○○之配偶,且無民法第1074 條但書之情形,依民法第1074條規定應共同收養子女,故乙 ○○於民國114年1月21日當庭追加聲請認可收養人其與被收養 人間之收養關係,合於上開規定,應予准許,合先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聲請意旨略以:緣聲請人即收養人乙○○、丙○○(下分別以姓 名稱之,合稱收養人)願共同收養聲請人即被收養人丁○○為 養子,並經其生母即關係人甲○○同意,爰檢具收養契約暨同 意書、收養人、被收養人及關係人之戶籍謄本件,依民法第 1079條第1項規定,狀請本院准予裁定認可等語。 二、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效、得 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收養 者之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二十歲以上。但夫妻共同收養時 ,夫妻之一方長於被收養者二十歲以上,而他方僅長於被收 養者十六歲以上,亦得收養。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 。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㈠父母之一方或 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 而拒絕同意;㈡父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之 情形者,不在此限,觀諸立法理由第二點明示本條第1項第2 款所定「事實上不能」,包括父母不詳、父母死亡、失蹤或 無同意能力之情形;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向 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之 。再被收養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㈠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 ;㈡依其情形,足認收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㈢有其他重大事 由,足認違反收養目的之情形者,法院應不予收養之認可。 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 力,民法第1079條、第1073條第1項、第1074條、第1076條 之1、第1079條之2、第1079條之3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丙○○、乙○○於民國69年6月2日結婚而為夫妻,而收養人與 被收養人間有成立收養關係之合意,且關係人同意本件收 養等情,業據其提出收養人之戶籍謄本與收養契約暨同意 書為證,並經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到庭陳述有收養之合意及 關係人到庭表示同意,此有本院訊問筆錄在卷可稽,堪認 其等確有成立收養合意與同意收養之真意。而本件被收養 人生父蔣雲桐已死亡,此有蔣雲桐之個人除戶資料在卷可 憑,揆諸上開規定,本件收養例外不用得被收養人之生父 蔣雲桐同意。   ㈡本院審酌全案卷證資料,認收養人二人與被收養人固未曾 共同居住生活,然收養人二人、被收養人及關係人到庭均 稱自被收養人生父母離異後,被收養人由收養人二人提供 經濟上支援至其成年,彼此經常相聚並相處融洽,且收養 人與被收養人亦表示希望彼此可以建立完整家庭而欲透過 收養制度建立法律上親子關係,核其收養目的與動機並無 不當。又本件為成年收養,應尊重當事人意願,且關係人 除被收養人外,尚有其他子女可負擔對其之扶養義務,此 有關係人之親等關聯查詢結果在卷可憑,而查無不利於被 收養人本生父母之情事,或其他被收養人意圖以收養免除 法定義務,或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目的之情事 ,亦無民法第1079條之4、第1079條之5所定無效或得撤銷 之原因,是本件收養人丙○○、乙○○共同收養被收養人丁○○ 為養子,於法尚無不合,應予認可,並溯及自113年11月2 5日簽立收養書面契約時發生效力,爰裁定如主文。   ㈢另被收養人於認可收養時已有直系血親卑親屬,依民法第1 077條第4項規定,收養之效力僅及於其未成年之直系血親 卑親屬,併予敘明。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蔡淑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2-04

TYDV-113-司養聲-321-20250204-1

司養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135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彭○○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魏○○ 法定代理人 徐○○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魏○○ 關 係 人 魏○○ (住居所保密,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認可收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於113年5月30日收養戊○○( 男,000年00月0日生)為養子。 其餘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稱:聲請人即收養人乙○○與聲請人即被收養 人戊○○、丙○○之生母甲○○於民國109年3月11日結婚,因收養 人願收養被收養人戊○○、丙○○為養子女,經被收養人之生母 即被收養人戊○○之法定代理人同意,收養人與被收養人於11 3年5月30日訂立收養書面,約定由收養人收養被收養人為養 子女,且經被收養人生父即關係人丁○○同意,為此聲請裁定 准予認可等語。 二、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效、得 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收養 者之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20歲以上。但夫妻共同收養時, 夫妻之一方長於被收養者20歲以上,而他方僅長於被收養者 16歲以上,亦得收養。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時,應長 於被收養者16歲以上;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但有 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單獨收養:㈠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 之子女。㈡夫妻之一方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逾三年 ;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 一者,不在此限:㈠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 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㈡父母之一 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 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 記明筆錄代之;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被收養時,應得其法 定代理人之同意;法院為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 子女最佳利益為之,民法第1079條、第1073條、第1074條、 第1076條之1、第1076條之2第2項、第1079條之1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本件依卷附收養人乙○○及被收養人丙○○之戶籍謄本記 載,收養人係00年0月00日生、被收養人丙○○為00年0月00日 生,收養人欲收養其現配偶甲○○之子女,惟乙○○之年齡並未 長於丙○○16歲以上,依前開說明,收養人乙○○與被收養人丙 ○○間之收養聲請不合於民法第1073條第2項之規定,應為無 效,依民法第1079條第2項之規定,應不予認可。 四、次查,本件被收養人戊○○之生父母於105年9月23日離婚,並 約定由被收養人生母單獨行使親權。又被收養人生母甲○○與 收養人於109年3月11日結婚,收養人與被收養人戊○○經生母 即法定代理人甲○○同意,雙方於113年5月30日訂立收養書面 ,另經被收養人戊○○之生父丁○○表示同意等情,業據聲請人 提出收養契約書暨同意書及戶籍謄本等件為證,且經收養人 、被收養人戊○○之生父母到庭陳述在卷,自堪信為真。 五、本院依職權囑託財團法人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下稱忠 義基金會)對於收養人、被收養人戊○○及其生母進行訪視調 查,其等分別訪視後評估與建議略以:本案為繼親收養案件 。生父母離異後,由收養人代為行使父職角色,與被收養人 戊○○漸進式生活已4年,彼此互動狀況自然,實際提供教養 予被收養人戊○○,令被收養人能於安心且健全成長的環境, 補足原生父親缺位之處,故評估彼此間已逐步建立正向之親 子依附關係,收養人整體基本狀況無不適任收養之虞。收養 人與生母針對被收養人戊○○在校園中被霸凌一事,有做出良 好的因應方式,並教育及協助被收養人身心理的改善。考量 被收養人戊○○過往有被霸凌之情事,較有教養挑戰,建議收 養人與生母可報名參與親職準備教育課程,加以學習應對被 收養人戊○○親職知能與技巧。在兒童表意權方面,被收養人 戊○○表示與收養人關係良好,對於收養意涵了解,並表示能 感受到收養人對其照顧之用心,希冀此次收養聲請可以通過 。綜上所述評估本案具有收出養妥適性。建請參考收出養訪 視調查,並就當事人當庭陳述及相關事證,依兒童最佳利益 裁定之等語,有忠義基金會113年8月7日忠基字第113000186 7函所檢附之收養事件訪視調查報告在卷可稽。 六、本院綜合上情,認本件收養人經濟穩定,與被收養人生母於 109年3月11日結婚,婚齡已達3年,且收養人與被收養人戊○ ○生母於本院調查程序皆表示:被收養人戊○○原由外祖母照 顧,自113年9月起轉學至桃園市與生母及收養人同住等語, 另參酌被收養人戊○○陳述:「…我錯事他不會罵我打我,他 只會口頭告訴我,他不會兇我也不會打我。之前也沒有人這 樣對我。」等語,堪認收養人與被收養人戊○○之漸進互動中 ,已建立相當之依附關係。收養人雖與被收養人戊○○實際共 同生活期間雖尚未滿1年,惟其已參與並完成桃園市兒童及 少年收出養資源服務中心之課程,此經收養人提出課程時數 證明影本在卷可憑,堪認收養人具有收養適任性。又參以被 收養人戊○○生父已到庭自承:伊與被收養人戊○○之見面頻率 不穩定,最後與被收養人戊○○會面時間已為逾一年前等情, 故本件因有生父缺位之情事而有出養之必要性。本院復審酌 收養人與被收養人戊○○之生母婚姻及經濟狀況至今尚屬穩定 ,本件收養之成立,可使被收養人戊○○對繼親家庭更具歸屬 感,亦可改善長期父親角色欠缺之情形、使被收養人戊○○受 更穩定的生活照顧,對於被收養人戊○○必要時之權益保護亦 將更加即時周全,是認本件收養符合未成年人之最佳利益。 從而,聲請人聲請認可本件收養,應予准許。 七、本件認可收養之裁定,於對收養人及被收養人戊○○均確定時 ,發生效力(家事事件法第81條、第117條)。於裁定確定 後,溯及自書面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收養效力(民法第10 79條之3)。 八、法院認可或駁回兒童及少年收養之聲請時,應以書面通知直 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為 必要之訪視或其他處置,並作成紀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本件認可收養業經准許, 依上規定,主管機關應就未成年之被收養人戊○○為必要之訪 視,並提供所需協助,附此敘明。 九、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3 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十、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陳品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2-03

TYDV-113-司養聲-135-20250203-1

養聲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子女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養聲字第51號 聲 請 人 甲○○(歿) 戊○○ 關 係 人 丁○○ 陳○○ 上列聲請人聲請認可收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駁回。  二、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戊○○負擔。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一、聲請人因死亡、喪失資格或其他事由致不能續行程序者,其 他有聲請權人得於該事由發生時起10日內聲明承受程序;法 院亦得依職權通知承受程序。相對人有前項不能續行程序之 事由時,準用前項之規定。依聲請或依職權開始之事件,雖 無人承受程序,法院認為必要時,應續行之,家事事件法第 80條第1、2、3項固然分別定有明文。惟: (一)依民法第1079條之3規定:「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 溯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但第三人已取得之權利, 不受影響。」可見法院之認可裁定於收養人或被收養人向法 院聲請認可後死亡之情形,並非毫無實益。 (二)其次,因法院於認可收養時,對於未成年人(或兒童)之收 養係以子女(或兒童)之最佳利益為主,對於成年人之收養 則係以防止脫法行為為主(參民法第1079條之1、第1079條 之2及其立法理由;兒童權利公約第3條第1項),且依兒童 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9條第2項規定:「聲請認可收 養後,法院裁定前,兒童及少年死亡者,聲請程序終結。收 養人死亡者,法院應命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及 少年福利機構、其他適當之團體或專業人員為評估,並提出 報告及建議,法院認收養於兒童及少年有利益時,仍得為認 可收養之裁定,其效力依前項之規定。」可見收養人或被收 養人縱然於向法院聲請認可收養後死亡:  ⒈除被收養人為未滿18歲之兒童或少年,且經立法者擬制其認   可收養之裁定與子女(或兒童)之最佳利益無涉,而應由法   院逕予終結程序外。  ⒉於其他被收養人或收養人死亡之情形,法院仍應續行程序以 判斷收養是否有無效、得撤銷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之情形( 參民法第1079條第2項),及認可收養是否合於子女之最佳 利益或並無民法第1079條之2各款所列之消極事由【註】。 (三)準此,於收養人或被收養人向法院聲請認可收養後死亡之情 形,因法院若非逕予終結程序,即應續行程序,故認可收養 事件並無家事事件法第80條、非訟事件法第35條之1及民事 訴訟法第168條至第180條及第188條等關於程序停止、承受 及續行規定之適用。 二、故聲請人即收養人甲○○於民國113年11月11日向本院聲請認 可收養後,雖然於114年1月6日死亡(見本院卷第97頁所附 之個人基本資料),惟本院仍應續行程序以判斷本件收養是 否有無效、得撤銷、民法第1079條之2各款所列之消極事由 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等應不予認可之情形。 貳、實體部分: 一、聲請意旨略以: (一)聲請人甲○○與關係人丁○○(為聲請人戊○○之父)為多年好友 ,並於聲請人戊○○就讀國中時口頭承諾收養聲請人戊○○為養 女。 (二)因聲請人甲○○年邁且膝下無子女,考量日後無人祭祀,遂與 聲請人戊○○訂立收養契約書,並經關係人丁○○及陳○○(為聲 請人戊○○之配偶)同意,且聲請人戊○○之母已歿,關係人丁 ○○身體強健,平日會至友人住處疊荖葉,並有領取農會補助 金新臺幣(下同)7,000元,聲請人戊○○之子女即關係人乙○ 及丙○出生後亦稱呼聲請人甲○○為「阿公」,為此依民法第1 079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認可等語(見本院卷第3及71頁)。 二、本件適用之法律: (一)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效、得撤 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民法第 1079條第1、2項定有明文。 (二)又民法第1076條之1規定:「(第1項)子女被收養時,應得 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父 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 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父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 意思表示。(第2項)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 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 之(後略)。」第1079之4條規定:「收養子女,違反(中 略)第1076條之1(中略)之規定者,無效。」 (三)被收養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不予收 養之認可: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依其情形,足認收 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目 的,民法第1079條之2另定有明文。 三、本件收養應不予認可: (一)聲請人戊○○(00年00月00日生)為關係人丁○○與第三人陳○○ (93年2月26日死亡)之女,並為關係人陳○○之配偶;又聲 請人甲○○(00年00月00日生)長於聲請人戊○○20歲以上,並 於113年11月6日經關係人丁○○及陳○○同意,與聲請人戊○○訂 立收養契約書(見本院卷第5、7、13-19及33-42頁所附之同 意書、收養契約書、收養同意書、戶籍謄本、個人戶籍及親 等資料查詢結果)。 (二)本件收養違反民法第1076條之1規定而無效:  ⒈聲請人戊○○之母即第三人陳○○雖然已於93年2月26日死亡死亡 ,依民法第1076條之1第1項第2款之規定,本件收養固然應 無庸得第三人陳○○之同意。  ⒉惟前揭㈠聲請人所提出關係人丁○○之同意書面不僅未經公證 ,且聲請人甲○○並未依本院通知提出關係人丁○○經公證之收 養同意書,而關係人丁○○亦未依本院通知到庭以言詞為同意 聲請人戊○○被收養之表示(見本院卷第47、53、79及93頁所 附之本院通知、送達證書及報到單),可見本件收養違反民 法第1076條之1規定,依民法第1079之4條規定,應屬無效。 (三)本件收養對於被收養人之本生父母不利:  ⒈本院參酌關係人丁○○係00年0月00日生,現年77歲(見本院卷 第35頁所附之個人戶籍資料),於112年並無申報任何所得 及所得資料(見本院卷第43及45頁所附之稅務T-Road資訊連 結作業查詢結果),堪認依其財產及所得狀況,應已該當民 法第1117條所規定「不能維持生活」之要件而需他人扶養。  ⒉而聲請人戊○○雖然具狀陳稱:關係人丁○○身體強健,平日會 至友人住處疊荖葉,並有領取農會補助金7,000元等語(見 前揭貳㈡),惟並未提出任何佐證。加上關係人丁○○亦未依 本院通知到庭陳述意見(見本院卷第47、53、79及93頁所附 之本院通知、送達證書及報到單),堪認如認可本件收養, 聲請人戊○○對於關係人丁○○之扶養義務依民法第1077條第2 項之規定將予以停止—亦即本件收養對於關係人丁○○實屬不 利—,依民法第1079條之2第2款之規定,應不予認可。 (四)綜上所述,本件收養既然違反違反民法第1076條之1之規定 而屬無效,且對於被收養人之本生父不利,本院自應不予認 可。爰依前揭貳之規定,裁定如主文第1項。 四、程序費用之計算與負擔: (一)本件聲請人請求認可收養事件,係因非財產權關係而為聲請 ,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 ,應徵收附表之裁判費1,000元。 (二)又本件並無其他應由聲請人負擔之程序費用,且本院參酌本 件收養未獲認可,主要係因聲請人戊○○於114年1月6日聲請 人甲○○死亡後,並未依本院通知於114年1月21日本院審理時 偕同關係人丁○○到庭陳述意見(見本院卷第93頁所附之本院 報到單)。故就附表之程序費用,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 非訟事件法第21及23條之規定,並遞行準用民事訴訟法第85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自應由聲請人戊○○負擔。 (三)又依法應由關係人負擔費用者,法院裁定命關係人負擔時, 應一併確定其數額。對於費用之裁定,得為執行名義,非訟 事件法第24條第1項及第28條定有明文。而上開規定,依家 事事件法第97條之規定,亦準用於家事非訟事件。 (四)故本裁定主文第2項既然已確定程序費用數額及應負擔之人 ,且附表之程序費用係由聲請人甲○○繳納,故除有合法之抗 告外,聲請人甲○○之繼承人或遺產管理人自得請求聲請人戊 ○○償還,並得以本裁定為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 (五)至於111年12月1日修正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規 定於第三章第三節訴訟費用之負擔)雖然規定:「依第1項 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 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惟:  ⒈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規定:「前項費用之負擔,有相對人 者,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費用之規定。」可見民事訴訟 法第91條第3項之規定,不僅並無從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之規定,準用於無相對人之認可收養事件  ⒉且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規定:「非訟事件程序費用,除法 律另有規定外,由聲請人負擔。檢察官為聲請人時,由國庫 支付。」第23條另規定:「民事訴訟法第85條之規定,於應 共同負擔費用之人準用之。」第24條亦有關於確定程序費用 額之規定。  ⒊可見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之準用範圍,亦僅限於關於當事 人間訴訟費用負擔之規定—亦即民事訴訟法第78條至第82條 與第93條—,至於民事訴訟法第91條關於確定訴訟費用額之 規定則不在準用之列。  ⒋故本件自應無庸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之規定,加計按法 定利率計算之利息,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簡大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林慧芬 【註】 雖然立法者對於18歲以上未滿20歲之未成年人收養事件,並未設 有類如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9條第2項之規定,惟上 開規定既係基於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原則而設,故法院亦應 基於同一原則,以認可收養與子女(或兒童)最佳利益無涉而駁 回認可收養之聲請。 附表: 項目 金額(新臺幣) 備註 裁判費 1,000元 已由聲請人甲○○預納(見本院卷第1-5頁)

2025-02-03

TTDV-113-養聲-51-20250203-1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66號 聲 請 人即 收 養 人 甲○○ 丁○○ 聲 請 人即 被 收養 人 乙○○ 法定代理人 丙○○ 現於法務部泰源監獄執行中 (台東縣○○鄉○○村○○00號)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認可收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甲○○、丁○○與被收養人 乙○○之法定代理人丙○○代為意思表示,雙方於民國113年8月 10訂立收養契約,收養人願收養被收養人乙○○為養子,且有 收養同意書可按。被收養人乙○○原由其生父母擔任監護人, 並於107年1月19日由收養人丁○○擔任被收養人之委託監護人 ,嗣重新協議改由生父丙○○監護。因被收養人生父丙○○長期 酗酒,無力照顧被收養人,遂由丙○○之胞妹張鈺崴詢問其同 事即收養人甲○○是否願收養,被收養人自幼即由收養人丁○○ 之母林欣樺抱回,由收養人二人與林欣樺共同撫育至今,為 給予被收養人穩定法律關係及生活環境,避免被收養人遭受 異樣眼光,致影響被收養人成長過程之身心發展,為此具狀 並檢附收養契約書、同意書及戶籍謄本,爰聲請本院准予裁 定認可云云。 二、按父母或監護人因故無法對其兒童及少年盡扶養義務而擬予 出養時,應委託收出養媒合服務者代覓適當之收養人。但下 列情形之出養,不在此限:一、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及旁 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相當。二、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 子女。前項收出養媒合服務者於接受委託後,應先為出養必 要性之訪視調查,並作成評估報告;評估有出養必要者,應 即進行收養人之評估,並提供適當之輔導及協助等收出養服 務相關措施;經評估不宜出養者,應即提供或轉介相關福利 服務,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6條第1、2項定有明 文;又聲請法院認可兒童及少年之收養,除有前條第1項但 書規定情形者外,應檢附前條第2項之收出養評估報告。未 檢附者,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逾期不補正者,應不予受 理,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7條第1項亦有明文。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未提出收出養評估報告,亦未檢附相關文 件以資證明業已符合前揭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6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復經本院於113年11月21日裁定命聲請 人於收受裁定之日起10日內,補正「收出養評估報告,或收 養人與被收養人為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及旁系姻親在五親 等以內,輩分相當之證明」,嗣聲請人於113年12月5日提出 民事陳報狀,陳稱:需由法院發文與龍眼林基金會,基金會 才會撰寫收養評估報告,懇請法院發文龍眼林基金會云云。 復依聲請人所提出之收養聲請狀及調查表所載,可知收養人 與被收養人不具親屬關係,雙方係經由同事介紹,而由收養 人領回照顧被收養人。又經本院職權查詢個人戶籍資料及親 等關聯結果,亦查無本件收養符合前揭「收養人與被收養人 為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及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相 當」規定之情事。綜上所述,聲請人迄今仍未補正前揭裁定 所示之「收出養評估報告,或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為旁系血親 在六親等以內及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相當之證明」 ,從而,本件聲請於法不合,自應予駁回。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羅永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 記 官 陳鉉岱

2025-01-24

TCDV-113-司養聲-266-20250124-2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113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丁○○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戊○○ 丙○○ 前二人共同 法定代理人 己○○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認可收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丁○○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五月十三日收養戊○○為養子,應予認可 。 丁○○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五月十三日收養丙○○為養女,應予認可 。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丁○○(男、民國00年0月0日 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聲請人即被收養人 戊○○(男、0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 號)及聲請人即被收養人丙○○(女、000年0月0日生、身分 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生母己○○之配偶,於113年5月13 日經被收養人戊○○及丙○○(以下簡稱被收養人2人)法定代 理人即生母己○○同意,與被收養人訂立收養契約書,收養被 收養人戊○○為養子,收養被收養人丙○○為養女,依法聲請認 可;並提出收養契約書、收養調查表、土地及建物所有權狀 影本、戶籍謄本、本院108年度家親聲字第74號民事裁定影 本、警察刑事紀錄證明、收養人健康檢查表及健康檢查報告 為證。 二、按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時,應長於被收養者16歲以上 ;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 子女,得單獨收養;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一)父母之一方或雙方 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 絕同意。(二)父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前 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 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之。第一項之同意,不得 附條件或期限;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收 養有無效、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 予認可;法院為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佳 利益為之;又按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 約成立時發生效力。但第三人已取得之權利,不受影響;法 院認可兒童收養事件,應考慮兒童之最佳利益,決定兒童之 最佳利益時,應斟酌收養人之人格、經濟能力、家庭狀況及 以往照顧或監護其他兒童之紀錄決定之;法院認可收養前, 應命主管機關或其他兒童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 及建議。民法第1073條第2項、第1074條第1款、第1076條之 1、第1079條、第1079條之1及第1079條之3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一)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間,合法成立收養關係,被 收養人2人為7歲以上之未成年人,已經其法定代理人即生母 己○○同意,且收養人、被收養人2人及被收養人法定代理人 己○○到庭陳明收養、被收養及同意出養之意願(本院113年7 月19日及113年12月19日訊問筆錄參照),並有戶籍謄本及 收養契約書附卷可憑。本院通知被收養人生父甲○○應於114 年1月23日到庭,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然其無正當理由未 到庭接受調查,亦未提出任何書狀表示意見。被收養人生母 己○○到庭陳稱:與被收養人生父離婚後,被收養人生父有給 付過被收養人2人4、5個月之扶養費,並曾探視過被收養人2 人4、5次,後來就沒有再給付過被收養人2人扶養費,也再 沒有探視過被收養人2人等語(本院113年11月7日訊問筆錄 參照)。證人即被收養人生母同學乙○○亦到庭證稱:被收養 人生父及生母離婚後,生父來探視被收養人2人沒有超過3次 ,我很確定被收養人生父離婚後沒有給被收養人2人扶養費 。被收養人生父一直都知道被收養人2人住在哪裡,我們也 沒有阻止過被收養人生父來看小孩,是被收養人生父自己不 願意來看等語(本院113年12月19日訊問筆錄參照)。被收 養人生父甲○○對於被收養人2人未提供適當之養育及照顧, 未盡保護教養義務,依民法第1076條之1第1項規定,本件收 養符合同法條項但書之情形,自毋庸經其同意。(二)本院 函請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龍眼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派 員就被收養人生父部分派員進行訪視,然該基金會透過電話 及投遞訪視單等方式皆無法聯繫上被收養人生父,有該基金 會113年12月17日財龍監字第113120062號函暨所附之臺中市 政府委託龍眼林基金會辦理法院函查未成年監護權及收出養 案件調查訪視計畫訪視回覆單附卷可憑。本院另函請財團法 人台中市私立龍眼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派員對收養人 、被收養人及被收養人生母進行訪視,訪視報告略以:1.出 養必要性:雖本會有訪視被收養人生母,然因本案為繼親收 養案件,被收養人生母與收養人有婚姻關係,其等意見一致 ,未來即便收養認可後,被收養人生母也會與收養人共同照 顧被收養人,本件應無需討論被收養人生母之出養必要性; 本會無法聯繫上被收養人生父,經了解被收養人生父實際居 住地在澎湖,請鈞院參閱相關資料後,再為衡酌被收養人生 父有無出養必要性等語。2.收養人現況:收養人現年53歲, 其身心、經濟及支持系統皆屬穩定,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生母 已同住並共同照顧被收養人逾1年半,目前收養人與被收養 人生母溝通、互動型態應屬穩定,其等在收養認可通過後亦 有相關照顧計畫,收養人亦稱其不管什麼狀況皆不會提出終 止收養,評估收養人有收養承諾度。綜上本會評估應具收養 合適性。3.試養情形:被收養人現年分別為7歲及8歲,收養 人及被收養人生母稱被收養人2人健康,學習及作息狀況皆 屬穩定。被收養人2人與收養人目前已共同生活逾1年半,收 養人與被收養人生母會一起照顧被收養人,被收養人2人與 收養人相處、互動亦屬良好,本會觀察被收養人2人受照顧 狀況應屬穩定,且與收養人、被收養人生母間應無親子衝突 或負面相處之議題。4.綜合評估:本案收養人之身心、經濟 及支持系統屬穩定,而收養人與被收養人2人共同生活逾1年 半,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生母稱被收養人2人整體生活及作息 穩定,且其等有相關照顧被收養人及教育之規劃,收養人及 被收養人生母對於收出養皆有表達相關意願,本會認為收養 人應具收養合適性。惟本會因無法聯繫上被收養人生父,無 法了解被收養人生父對本案之想法,請鈞院參閱訪視報告後 再自為裁定等語;有該基金會113年12月17日財龍監字第113 120062號函暨訪視報告在卷可憑。 四、本院參考上開訪視報告所載內容,審酌收養人已與被收養人 生母結婚,並與被收養人2人生活約1年多,彼此互動關係良 好,斟酌收養人所能提供之環境、資源等,足以對被收養人 2人為妥善之照顧,收養人顯然可以提供被收養人2人穩定之 成長環境。被收養人生父自與被收養人生母離婚後迄今,僅 探視過被收養人2人少數幾次,且長期未給付被收養人2人扶 養費,足認被收養人生父對被收養人2人未盡保護教養義務 ,本案具有出養之必要性。被收養人2人分別為7歲及8歲, 其於接受訪視及本院審理時,均表示同意由收養人收養,子 女意願應予以尊重。綜觀全案卷證及主管機關訪視報告所示 ,堪認本件收養並無得撤銷或無效之原因,亦無違反其他法 律規定之情事,復符合被收養人2人之最佳利益,自應予認 可,並自本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113年5月13日簽訂收 養書面契約時發生效力。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3 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林怡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 記 官 劉筱薇

2025-01-24

TCDV-113-司養聲-113-20250124-1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58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甲○○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收養認可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收養乙○○為養子,應予 認可。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子女被收養時, 應得其父母之同意;收養有無效、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 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被收養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 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不予收養之認可:(一)意圖以收 養免除法定義務。(二)依其情形,足認收養於其本生父母 不利。(三)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目的;收養自 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民 法第1079條第1項、第1076條之1第1項本文、第1079條第2項 、第1079條之2、第1079條之3本文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甲○○(男、民國00年0月0日 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下稱收養人)為聲 請人即被收養人乙○○(男、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 號:Z000000000號)(下稱被收養人)之叔叔,於113年11 月25日與被收養人簽立收養契約書,收養被收養人為養子, 並經被收養人生父賴○○及生母蘇○○同意,依法聲請認可;並 提出收養契約書、收養人存款存摺影本、收養人健康檢查表 、戶籍謄本、經公證之被收養人生父及生母收養同意書、被 收養人健康檢查表、被收養人投保資料表等件為證。      三、經查,被收養人係滿18歲之未婚成年人,其與收養人間確有 收養之合意,已合法成立收養關係,並經被收養人生父賴○○ 、生母蘇○○之同意等情,有戶籍謄本、收養契約書及經公證 之被收養人生父及生母收養同意書附卷可稽,復經收養人及 被收養人到庭陳述收養及同意被收養之意願(本院114年1月 16日訊問筆錄參照)。又收養人長於被收養人20歲以上,不 在近親收養禁止之列等事實,亦有戶籍謄本在卷可證。本件 收養無不利於被收養人本生父母之情事,亦查無被收養人意 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或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目 的之情事。因此,本件收養應予認可,並自本院認可裁定確 定時,溯及於113年11月25日簽立收養書面契約時發生效力 。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3 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林怡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 記 官 劉筱薇

2025-01-23

TCDV-113-司養聲-258-20250123-1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33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甲○○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收養認可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於民國一一三年九月三十日收養乙○○為養子,應予認可。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如收養人甲○○(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 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及被收養人乙○○(男、00年 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生母已歿) 提出之聲請狀所載。 二、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收養契約書、戶籍謄本、被 收養人之在職證明書、健康檢查報告等證物為證,復經收養 人、被收養人及其生父丙○○於本院113年12月5日訊問時到庭 陳明同意出養之意願可據。而綜觀全案卷證所示,堪認本件 收養並無得撤銷或無效之原因,亦查無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 義務、不利於被收養人本生父母、違反收養目的之重大事由 等情事,應予認可,並自本裁定確定時起,溯及於113年9月 30日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楊雅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院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張雅如

2025-01-22

TCDV-113-司養聲-233-20250122-1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18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丁○○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收養認可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丁○○於民國一一三年九月十三日收養乙○○為養子,應予認可。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夫妻收養子女時 ,應共同為之。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者,得單獨收 養;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情形 之一者,不在此限:一、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 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二、父 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收養有無效、得撤 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被收養 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不予收養之認 可:一、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二、依其情形,足認收 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三、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 目的;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 發生效力,民法第1079條第1項、第1074條第1款、第1076條 之1第1項、第1079條第2項、第1079條之2、第1079條之3本 文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丁○○(男、民國00年0 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與聲請人即被 收養人乙○○(男、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之生母丙○○於106年11月30日結婚而為夫妻關係, 並與被收養人同住迄今,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間已發展出父子 之情誼,為使其等間之父子關係得以正名,收養人與被收養 人於113年9月13日訂立收養契約書,爰依法聲請認可等語, 並提出收養契約書、戶籍謄本、被收養人之健康檢查表、薪 資證明書、在職證明書等為證。 三、本院查:被收養人乙○○係滿18歲之未婚成年人,其與收養人 丁○○間,確有收養之合意,已合法成立收養關係,並經被收 養人生母之同意,業據收養人、被收養人及其生母丙○○於本 院113年11月14日到庭陳明收、出養之意願;收養人為00年0 月0日生,被收養人則係00年0月00日生之未婚成年人,收養 人長於被收養人16歲等事實,亦有戶籍謄本及收養契約書附 卷可證,自堪信為真實。又被收養人之生父甲○○自與被收養 人之生母離婚後,未曾探視過被收養人,且未曾給付扶養之 費用,亦據收養人、被收養人及其生母於上開期日到庭陳述 甚明;又被收養人生父甲○○雖於113年12月3日向本院陳報其 同意本件收養之同意書,然並未經公證,而經本院通知被收 養人生父應於114年1月9日到庭,惟其並未遵期到庭陳述, 此有送達證書、報到單及訊問筆錄在卷可憑,則依民法第10 76條之1第1項之規定,本件自毋庸經被收養人之生父甲○○同 意。 四、本院審酌本件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生母間有婚姻關係,且收 養人與被收養人間之互動關係佳,被收養人亦已將收養人視 為父親;被收養人之健康狀況尚稱良好,且被收養人之經濟 能力亦足以扶養照顧收養人,業據被收養人提出薪資證明書 、在職證明書、健康檢查表附卷可參,是本件收養並未尊卑 失序,亦查無被收養人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或有其他重 大事由,其收養關係成立對其本生父母並無不利,且無民法 第1079條之4、之5所定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依前開說明, 本件收養符合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利益,應予認可。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3 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楊雅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院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張雅如

2025-01-22

TCDV-113-司養聲-218-20250122-1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30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乙○○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丁○○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收養認可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乙○○於民國113年10月1日收養丁○○為養子。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夫妻收養子女時 ,應共同為之。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者,得單獨收 養;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收養有無效、得撤 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被收養 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不予收養之認 可:一、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二、依其情形,足認收 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三、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 目的;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 發生效力,民法第1079條第1項、第1074條第1款、第1076條 之1第1項本文、第1079條第2項、第1079條之2、第1079條之 3本文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乙○○(女、民國00年 0月00日生)(下稱收養人)與聲請人即被收養人丁○○(男 、00年0月0日生)(下稱被收養人)之生父丙○○(下稱生父 )於111年7月6日結婚而為夫妻關係,被收養人與收養人均 在臺中生活、亦在相同職場工作,彼此關係緊密,為使其等 間之母子關係得以正名,收養人與被收養人於113年10月1日 訂立收養契約書,爰依法聲請認可等語,並提出收養契約書 、收養調查表、戶籍謄本、健康檢查表、警察刑事紀錄證明 、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憑單、在職證明書、出生證明書等 資料為證。   三、經查,被收養人係滿18歲之未婚成年人,其與收養人間確有 收養之合意,已合法成立收養關係,並經被收養人生父、生 母甲○○之同意等情,有前開書證附卷可稽,復經收養人、被 收養人及其生父、生母到庭陳述無訛(本院113年12月13日 、114年1月10日訊問筆錄參照)。又收養人長於被收養人16 歲以上之事實,亦有戶籍謄本在卷可憑,自堪信為真實。從 而,本院審酌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生父間有婚姻關係,收養 人與被收養人間之互動關係佳,雙方亦已將彼此視為母子, 且被收養人之健康狀況尚稱良好,經濟能力應足以扶養照顧 收養人等情,又本件收養並未尊卑失序,亦查無被收養人意 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或有其他重大事由,其收養關係成立 對其本生父母並無不利,且無民法第1079條之4、之5所定無 效或得撤銷之原因,依前開說明,本件收養符合收養人與被 收養人之利益,應予認可,並溯及於113年10月1日簽訂收養 書面契約時發生效力。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3 條、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賴義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雅慧

2025-01-21

TCDV-113-司養聲-230-202501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