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瓊華

共找到 177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執事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60號 聲 明 人 陳湘霖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房屋事件,聲明人對於民國113年10月11 日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157925號裁定聲明異議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事件,由法官或司法事務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 辦理之。本法所規定由法官辦理之事項,除拘提、管收外, 均得由司法事務官辦理之,強制執行法第3條及法院組織法 第17條之2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 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效力。當事人對於司法 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 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 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者, 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 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 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本文、第2項、第3項分 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為強制執行程序所準用,強制執行 法第30條之1復有明文。末按執行法院專司民事強制執行事 務,對於私權之爭執,並無審認之權限。故私權之爭執,要 非執行法院所得審究,應由其另依訴訟救濟,自非依強制執 行法第12條聲明異議所能解決(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1 540號裁定意旨參照)。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0月 11日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157925號裁定(下稱原裁定), 於113年10月16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113年10月17日具狀 聲明不服,未逾法定10日不變期間,經核與首開規定相符。 二、異議意旨略以:本件租賃期間雖自113年1月25日起至114年1 月24日止,但公證契約於第21條第9項特別約定事項載明, 出租人已於112年11月中旬告知承租人房屋要收回整修,雙 方協議於113年5月24日前搬離,且須按特別約定事項第8點 執行。此外,本件於113年4月24日下午14時許在新北市政府 城鄉發展局見證下,異議人委託新北市政府社會住宅包租代 管業者廿一世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與相對人簽訂租賃搬 遷調解書,相對人同意於113年5月24日終止租賃契約返回租 賃物等語。 三、經查: (一)本件異議人前於113年10月1日以本院所屬民間公證人詹孟龍 事務所113年度新北院民公龍字第100190號公證書(含附件 房屋租賃契約)為執行名義(下稱系爭公證書),聲請本院 民事執行處對相對人為遷讓房屋之強制執行,由本院113年 度司執字第15792號強制執行事件辦理,惟經本院司法事務 官認租賃期間未屆滿,而駁回其聲請,此經本院調閱本院11 3年度司執字第15792號強制執行案卷宗查閱無訛。 (二)按租用房屋,約定期間並應於期間屆滿時交還房屋者,經公 證人作成公證書載明應逕受強制執行時,得依該公證書執行 ,觀公證法第13條第1項第3款規定即明。又租賃為繼續性契 約,縱使提前終止租約,也僅使契約向後失效,非屬公證法 第13條規定「期限屆滿」之情形。異議人雖以前揭情詞置辯 ,並提出租賃調解書、租客搬遷協調會議等資料附卷可參。 惟依系爭公證書第5條所示,本件約定逕受強制執行之條件 為租賃期限屆滿而承租人未依約返還租賃標的物時,異議人 始得依公證法第13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逕以系爭公證書聲請 強制執行。又本件租賃期間為113年1月25日起至114年1月24 日止,而異議人聲請本件強制執行時為113年10月1日,顯然 租賃期限尚未屆滿,其聲請自非適法。至相對人是否因租約 終止而負遷讓房屋之給付義務,涉及系爭租約存續與否之實 體事項,執行法院無從自公證書之形式遽行斷定抗告人之遷 讓房屋請求權是否存在,應由異議人另對相對人提起遷讓房 屋之訴訟,以取得執行名義,執行法院無從依系爭公證書逕 予強制執行。基此,異議人聲明異議,於法尚有未合,是本 件司法事務官駁回異議人之聲請,於法並無違誤,聲明異議 意旨仍執前詞,指摘原裁定不當,求為廢棄,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2024-11-08

PCDV-113-執事聲-60-20241108-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578號 聲 請 人 黃燦輝 代 理 人 鄒孟冬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證券無效事件,經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355號公示催告在案。 二、所定申報期間已於民國113年9月13日屆滿,迄今無人申報權 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備考 1 宏易創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前名稱:宏易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0097-NY-0000004-8 150000

2024-11-07

PCDV-113-除-578-20241107-1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247號 上 訴 人 賴○萁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被上訴人 王敬穎 黃○宸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黃○容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蔡○霖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侯○月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兼上一人 訴訟代理人 蔡○仲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賴○萁本人為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有訴訟能力;當事人喪失訴 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有 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 止;前開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 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當事人不聲明承受 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民事訴訟 法第45條、第170條、第175條及第178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上訴人賴○萁係民國00年00月00日出生,有其戶籍謄本 在卷可證,其於本件訴訟繫屬後已成年而取得訴訟能力,原 法定代理人之法定代理權因此消滅,然兩造迄未聲明由上訴 人賴○萁本人承受訴訟,爰依職權裁定命上訴人賴○萁本人承 受訴訟,續行本件訴訟程序。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紫能                             法 官 朱慧真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壹仟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2024-11-06

PCDV-113-簡上-247-20241106-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1469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陳木欉 訴訟代理人 林財生律師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陳李愛珍 李宜芳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提起上訴 到院。查,本件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220萬9,789元,應徵 第二審裁判費為3萬4,318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 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該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 向本院繳納,逾期不繳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2024-11-06

PCDV-112-訴-1469-20241106-3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247號 上 訴 人 賴○萁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被上訴人 王敬穎 黃○宸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黃○容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蔡○霖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侯○月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兼上一人 訴訟代理人 蔡○仲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紫能                             法 官 朱慧真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2024-11-06

PCDV-113-簡上-247-20241106-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150號 原 告 李宜珊 被 告 吳愛玉 上列當事人間因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分配表異議之訴,債務人為原告時,以原告主張因變更分配 表,致被告即債權人較原分配表所減少之分配金額為標準,計算 其訴訟標的價額(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652號裁定意旨參照 )。查原告起訴主張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51095號強制執行事 件於民國113年9月6日製作之分配表,應減少共計新臺幣(下同 )3,146,778元(被告原得受分配3,146,778元-原告認應更正為0 元=3,146,778元)不予參與分配。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3, 146,778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2,185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補 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2024-11-04

PCDV-113-補-2150-202411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違約沒收價款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144號 原 告 林羿辰 曾美蓮 林家琪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劉誠夫律師 被 告 羅榮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違約沒收價金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 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 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及第77條之2 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是其起訴前之孳息、損害賠償 、違約金或費用等均應併算其價額。查本件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 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50萬元。次查,原告訴 之聲明第2項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自民國113年6月14日起至本判 決確定之日止,依本金250萬元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是該 請求之利息應計算至起訴前。故本項訴訟標的價額為46,448元( 計算式:250萬元×(136/366)×5%=46,448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因此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2,546,448元(計算式:250萬 元+46,448元=2,546,448元),應繳裁判費26,245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 繳,並應提出準備書狀,暨逕將其繕本送達他造,逾期未補繳, 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2024-11-04

PCDV-113-補-2144-202411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114號 原 告 郭家碩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因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具狀補正被告之姓名、住所或居 所地址,暨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5,260元,逾期未補正,即 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民事訴訟 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前段定有明文。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 ,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 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末按原 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 期間先命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且未於民事起訴狀內 表明被告之姓名、住、居所地址,起訴程序自有欠缺,應予 補正。次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2萬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5,26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 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件裁定送達後5 日內,向本院補正上開事項,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2024-11-01

PCDV-113-補-2114-20241101-1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服務費用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訴字第240號 原 告 萬銘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台琪 訴訟代理人 黃依清 陳逸如律師 被 告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法定代理人 宋德仁 訴訟代理人 薛秉鈞律師 戴心梅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服務費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12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3,279,623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9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除減縮外)由被告負擔百分之71,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台幣110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 假執行。但被告以新台幣3,279,623元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 ,但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3款定有明文 。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時聲明原係: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 台幣(下同)665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依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原告願供擔保,請 准宣告假執行。嗣變更為:先位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 4,636,962元及自民事準備一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月9 日)起至清償日止,依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原 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備位聲明:一、被告應給付 原告4,201,197元及自民事準備一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 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依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 、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原告請求之基礎事 實同一,且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上開規定,應 予准許。 貳、原告起訴主張: 一、兩造於民國105年6月30日締約,由原告承攬被告發包之「新 北市塭仔圳塔寮坑溪南側低地排水設施新建工程(以下稱系 爭工程)細部設計暨協辦招決標勞務採購」(下稱系爭契約) 。系爭契約第4條第2項第1款第1目規定,以建造費用1.12% 做為服務費用、第2目規定建造費用預算金額9億15萬2466元 ,建造費用指本工程完成時之實際施工費用。 二、兩造締約後,因被告另案發包之系爭工程基本設計尚在進行 、仍未完成,需待該基本設計完成後,原告始得進行細部設 計,故原告於履約之始,無法進行細部設計工作。然,原告 就已知之基本設計內容,於105年12月14日向被告進行「基 本設計疑義及擬修改方向與內容」簡報後,開始進行細部設 計。其後,被告先於106年6月8日來函暫緩原告繼續履行契 約,後於106年8月8日來函通知於8月20日起算進入細部設計 階段,106年9月6日來函通知進駐人員及重啟設計事宜再行 通知,106年9月11日原告向被告簡報懸而未決之分流工修正 配置簡報。此段時間原告並每月提送工作月報,向被告陳報 履約之經過。系爭工程費9億餘,執行期間僅75天,並不符 合實際需求,故自105年簽約後即積極展開,於105年8月16 日完成服務實施計畫書。主要結構設計工項於106年3、4月 間即陸續完成,106年9月6日來函通知暫停時,主結構設計 幾已完成,106年10月間完成收尾工作。結束後計畫即幾乎 停滯,僅緩慢執行微修正。 三、嗣後,被告於110年4月1日召開工作會議,會中表示將依系 爭契約第17條「本契約因政策變更,乙方依本契約繼續履行 反而不符公共利益者,甲方得報經上級機關核准,終止或解 除本契約,並補償乙方因此所生之損失,但不包括乙方所失 之利益」之規定,終止系爭契約。 四、據上,自105年6月30日兩造締約起,迄110年4月1日被告單 方終止契約止,原告之履約經過可大分為四階段,各階段進 行之工作說明如下:(一)第一階段105年8月1日至105年12月 31日:研析檢討上位之基本設計內容與排水系統規劃(含水 工模型試驗)內容,此為細部設計之先行工作。(二)第二階 段106年1月1日至106年1月23日:進行基本設計調整工作。( 三)第三階段106年1月24日至106年6月7日:進行細部設計準 備工作,此亦為細部設計之先行工作。(四)第三階段106年8 月20日至106年9月6日:進行細部設計工作。 五、被告終止系爭契約前,依系爭契約之規定,原告未屆提出工 作成果之期限,自無須、也無法提出工作成果: (一)依系爭契約第8條附件第1點之規定,乙方即原告應於甲方即 被告通知日次日起75日內完成細部設計。 (二)106年8月8日,被告函予原告,預計106年8月20日起算進入工程細部設計階段,嗣於106年9月6日,被告函予原告,因分流工程配置尚待釐清,故將俟釐清後再重啟設計。是以,細部設計正式進行時程僅進行17日(106年8月20日起,迄106年9月6日),尚未達75日,被告自無須、也無法提出工作成果。 六、被告終止系爭契約後,原告已於110年11月12日向被告提出 完成之設計成果目錄,惟被告受領後,卻從未依照成果目錄 要求原告提出設計成果,僅是與原告來回地商議補償方案, 故原告才未向被告提出設計成果。 七、先位主張原告於接獲被告終止契約通知前,已完成全部土建 工程與部分機械工程設計圖說,該等設計圖說皆可使用,被 告應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本文前段之規定,給付原告4,6 36,962元:   (一)原告業將系爭契約履約經過事證整理成冊(原證19),其中包 含: 1、原告與委外之結構計算公司往來相關電子郵件(含郵件內所 附設計圖說,請參原證19、1.1及1.2節)。 2、已完成之設計圖說彙整(原證19、1.3節)。 3、原告履約所支出之公司成本會計帳目(原證19、2.1至2.3節) 。 4、原告與委外結構計算公司之契約、與請款及付款憑證(原證1 9、2.4節)。 5、原告欲請求之金額計算(原證19最後一頁,3至5節)。 (二)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本文前段之規定,被告因政策變更 而終止契約或非因政策變更且非歸責於乙方事由而終止契約 者,乙方即原告於接獲甲方即被告通知前已完成且可使用之 履約標的,被告應依契約價金給付。   (三)原告既已完成全部土建工程與部分機械工程設計圖說,且該 等設計圖說皆可使用,則被告應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本 文前段、或系爭契約第17條第9項準用第17條第8項本文前段 之規定支付原告價金。至於應付價金金額,計算如下: 1、依系爭契約第4條第2項第1款第2目規定,本案建造費用預算 金額為9億0,015萬2,466元。參酌系爭契約第6條附件第2點 規定,甲方即被告於細部設計審查完成12個月內,仍未編列 工程採購預算者,兩造同意以甲方即被告核定之工程預算金 額扣除工程保險費、稅捐後,乘以85%之金額,視為結算之 建造費用。為此,被告既仍未編列工程採購預算,故依該規 定工程計算結算之建造費用。第,保險費通常以1%計算、稅 捐以5%計算,二者合計6%,則工程預算金額扣除工程保險費 、稅捐後,應為849,200,440元(計算式:900,152,466/1.06 =849,200,440);再乘以85%後,視為結算之建造費用是721, 820,374元(計算式:849,200,440×85%=721,820,374)。 2、依系爭契約第4條第2項第1款第1目規定,服務費用以建造費 用1.12%給付,故總服務費為8,084,388元(計算式:721,820 ,374×1.12%=8,084,388);次依系爭契約第6條附件第1點規 定,細部設計服務費用,佔總服務費百分90,故細部設計之 總服務費為7,275,949元(計算式:8,084,388×90%=7,275,94 9)。 3、依被告已核定之基本設計預算,系爭契約之細部設計圖說應 由土建工程、機械工程、水電工程、雜項工程組成。其中, 土建工程及雜項工程二者合計佔總工程費之63.73%(計算式 :〔468,690,000+3,000,000〕/740,140,000=63.73%)。是以 ,為計算方便,縱將原告已完成之部分機械工程細部設計均 棄之不論,則原告已完成之細部設計至少已達63.73%,是應 計之細部設計服務費至少也有4,636,962元(計算式:7,275, 949×63.73%=4,636,962)。 4、為此,被告至少應給付原告價金4,636,962元。    八、備位主張倘認原告於接獲被告終止契約通知前,僅部分完成 土建工程與機械工程設計圖說,而該等設計圖說尚未能夠使 用,則被告應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第2款之規定,給付原 告4,201,197元。 (一)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第2款之規定,被告因政策變更而終 止契約或非因政策變更且非歸責於乙方事由而終止契約者, 乙方即原告於接獲甲方即被告通知前僅部分完成尚未能使用 之履約標的,甲方即被告得要求原告停止履約,但乙方即原 告已完成部分之服務費用由雙方議定之。 (二)原告既已完成全部土建工程與部分機械工程設計圖說,倘認 該等設計圖說尚未能夠使用,則被告應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 8項第2款之規定支付原告已完成部分之服務費用。至於應付 服務費用金額,計算如下: 1、原告履約所支出之稅前公司成本為3,279,623元(原證19、2. 1節,併參2.2至2.3節)。依財政部公布之111年度營利事業 各業所得額暨同業利潤標準,土木工程顧問業(標準代號000 00-00)之淨利率為22%。以之為準,原告履行系爭契約應得 之服務費為4,001,140元(計算式:3,279,623×1.22=4,001,1 40)。 2、上揭原告履行系爭契約應得之服務費4,001,140元,加計5% 營業稅後為4,201,197元(計算式:4,001,140×1.05=4,201,1 97)。 3、為此,被告應給付原告服務費用4,201,197元。 九、末者,雖不論被告係因政策變更而終止契約、或非因政策變 更而終止契約,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7項及第9項之約定,其 法律效果皆是契約第17條第8項。惟,原告認被告係非因政 策變更而終止契約,蓋因被告終止系爭契約後再辦理招標, 仍是在原址設計抽水站,且再招標之抽水容量規模尚小於系 爭契約之抽水容量規模;其與系爭契約之最大差異僅是系爭 契約無監造服務,而再招標之服務範圍包含監造服務。然, 就其中之抽水容量差異部分,可以在系爭契約內採契約變更 方式辦理;而就另一監造服務部分,可以另行僅招標監造服 務辦理,此二部分均無終止系爭契約之必要,自非終止系爭 契約之正當合理事由(註:政府採購法第6條第1項前段規定 :機關辦理採購,應以維護公共利益及公平合理為原則)。 但,被告卻以終止系爭契約、再行招標之方式處理,此舉已 違反政府採購法第6條第1項前段規定之公平合理原則,不能 巧以政策變更之名目規避違反政府採購法公平合理原則之舉 。是以,原告認被告終止契約非因政策變更所致,併予敘明 。並聲明:先位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4,636,962元及 自民事準備一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月9日)起至清償日 止,依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原告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備位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4,201,19 7元及自民事準備一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月9日)起至清 償日止,依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原告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參、被告則以: 一、原告於105年5月19日投標「新北市塭仔圳塔寮坑溪南側低地 排水設施新建工程細部設計暨協辦招決標委託技術服務(標 案案號0000000-0)」(系爭契約標案)並以最低標10,081,708 元(顯不合理之標價)得標;雙方於105年6月30日簽訂系爭契 約;原告於105年8月9日完成服務實施計畫書;雙方於105年 12月14日「釐清新北市塭仔圳塔寮坑溪南側低地排水設施新 建工程案基本設計疑義會議記錄」中記載本案將俟疑義澄清 後,正式通知設計單位進入細部設計;被告於106年6月8日 發函原告通知暫緩執行細部設計並經原告同意;被告於106 年8月8日發函預定於106年8月20日重啟細部設計工作,因原 告表示異議且分流工程配置尚待釐清,故於106年9月6日發 函暫停重啟;被告於110年4月1日通知原告因政策變更終止 系爭契約;原告於履約期間並未提供任何細部設計書圖文件 或成果報告交被告審核;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於110年1 月4日提供被告「塔寮坑溪排水系統風險評估」委辦計畫評估 報告;被告110年7月22日另行發包「塔寮坑溪排水營盤橋分 洪功能規劃檢討」案;系爭工程之改善方案於111年4月1日發 包「新北市塭仔圳塔寮坑溪南側低地排水設施新建工程委託 技術服務(標案案號0000000-0)」,原告投標但未得標;原 告於111年9月12日申訴新採購案違法等節經新北市政府採購 申訴審議判斷(111購申33016號)駁回申訴確定;被告於111 年12月27日發函核定黎明工程顧問公司(下稱黎明公司)細部 計畫設計報告。 二、原告未將細部計畫書圖交由被告審查,自不得請求細部設計 服務費用: (一)按「一、契約價金之給付條件,除下列規定外,其餘詳如本 契約書第6條附件。」;「一、細部設計服務費用,佔總服務 費百分之90。1.乙方完成第3條(附件)及其相關應辦細部設 計事宜,並將成果送交甲方審查核定後,得申請甲方支付細 部設計服務費用百分之80。2.工程驗收通過結算後,按結算 金額付清細部設計服務費用餘款。…三、協辦招標及決標服 務費用,佔總服務費百分之10,於甲方完成工程決標訂約後 ,由乙方向甲方申請支付。」,系爭契約第6條及第6條附件 定有明文。 (二)原告於113年1月8日言詞辯論庭中稱:「在被告終止契約當 時沒有全部設計完成,所以依約還不到提供細部設計書圖成 果的階段,所以當時沒有提供。」根據上述原告所陳述,自 認原告自開始履約後迄至終止契約時止,並未完成系爭契約 上開第6條附件所訂之細部設計工作,且亦未提出任何細部 設計書圖報告文件供被告審查,依約尚未達給付服務費用之 條件,應屬明確。   三、原告已當庭自認未提出細部計畫書圖,復稱原證19等資料係 原告之工作內容云云(被告否認),前後顯然矛盾,然未於11 0年4月1日系爭契約終止前將文件交由被告審查,而係於終 止契約後近3年才提供,亦與系爭契約規定不合: (一)按「八、依前款規定終止本契約者,乙方於接獲甲方通知前 已完成且可使用之履約標的,依契約價金給付;僅部分完成 尚未能使用之履約標的,甲方得擇下列方式之一洽乙方為之 :(一)繼續予以完成,依契約價金給付。(二)停止履約,但 乙方已完成部分之服務費用由雙方議定之。」、「九、非因 政策變更且非可歸責於乙方事由而有終止或解除契約必要者 ,準用前兩款規定。」系爭契約第17條第8、9項均訂有明文 。 (二)然查,查原告於113年1月2日提出原證19等難以了解之文件 資料,包括和不特定訴外人之電子郵件,除被告已否認其形 式上及實質上之真正外,原告亦於113年3月28日言詞辯論庭 中自認於110年4月1日契約終止後,訴訟中始提出原證19等 文件,且與被告通知之終止期間相隔甚久,核與系爭契約第 17條第8項及第9項「乙方於接獲甲方通知前」並不相牟,且 主張前後矛盾,顯不足採。 四、另查原告雖自稱原證19係為原告所完成之工作項目(被告否 認),然經核對後顯然與系爭契約第3條附件應提出細部設計 書圖迥異,既未符契約規定之工作項目自難認已完成工作: (一)次按「乙方同意提供之服務:……三、提供本工程之細部設計 ,內容如下:……(四)細部設計報告……(五)細部設計圖文資料 或計算書之製作……等」,系爭契約第3條附件訂有明文,從 而,原告所提供之工作內容或項目應符合系爭契約第3條附 件內容始屬符合履約本旨。 (二)經查,原告稱原證19等資料屬於工作項目,然觀其資料難以 理解,僅以包括和不特定訴外人之電子郵件作為工作完成之 依據,顯然並非系爭契約書第3條附件所列之工作成果或工 作項目,故原告主張顯無理由。 五、末查,原告竟將與本案無關之設計圖稿(化成抽水站竣工圖) ,植入原證19作為其完成本案工作之憑證(被告否認),原告 顯然有魚目混珠之意圖,所提證物難認可採: (一)經查,原告於原證19提出部分之設計書圖均非本契約應完成 之細部設計書圖已如前述,然該等設計書圖中竟然包含非原 告完成之設計書圖而以京陽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設計圖 稿代之(原證19第51頁、被證11第1頁)顯屬虛假。又原證19 中原告另提出其於103年間承攬而完成之新莊化成路排水系 統增建抽水站工程之竣工圖(原證19第43、48、48背面、53 背面、54、56背面、57頁、被證11第2-8頁)並將其放入作為 完成本案工作之憑證,顯屬不實。 (二)再者本案塭仔圳與化成抽水站相距約5-7公里,應足證該化 成抽水站竣工圖應與本案之細部設計部分無關。原告意圖將 無關之書圖作為本案憑證,魚目混珠之行為甚明。準此,原 告將上述圖稿放入本案作為其完成細部設計工作之憑證所提 之證據顯然虛假,不足為採。 六、系爭工程經改善方案研議後,已另行發包新採購案,由其他 公司完成細部設計工作,原告並未完成細部工作,其請求細 部設計費用部分,應無所據: (一)系爭工程改善方案經研議完成後,另行發包「新北市塭仔圳 塔寮坑溪南側低地排水設施新建工程委託技術服務(標案案 號0000000-0)」,該採購案係於111年1月26日公告,預算金 額為4,117萬9,384元,其工作內容包含細部設計、協辦招決 標及監造工作,並採政府採購法第22條第1項第9款「最有利 標」評選辦法,後於111年2月22日截止投標,等標期為27天 。共有三家廠商投標(黎明公司、式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 司及本案原告)均符合資格,並於111年3月9日辦理評選會議 評選後,嗣於111年3月11日公開評選結果,111年3月31日公 告由黎明公司得標,原告並未得標,而黎明公司亦於111年1 2月15日完成細部設計工作。 (二)原告未能就新採購案得標後,乃於111年5月10日提起申訴審 議,主張系爭契約終止並非適法後續招標違反公平合理原則 等,案經新北市政府採購申訴審議判斷(111購申33016號)於 111年9月12日認定原告主張無理由而駁回申訴確定。 (三)由上述改善方案過程可知,系爭工程新採購案之相關改善計 畫均係另案發包辦理,要與原告並無關聯。迺原告自稱其已 完成所謂細部設計90%之工作,誠屬無據。且原告為細部設 計單位,其本應對基本設計進行之檢討調整與實際配置等工 作,該等工作並經原告明示無償辦理(如起訴書及原證9), 則其他原告所稱之細部設計工作並未見有何具體成果存在, 難認真正。 (四)準此,原告雖稱其已完成系爭契約細部設計90%以上工作云 云(被告否認),倘若如此則新採購案即無發包需求,然其未 完成細部設計報告書圖等工作甚為明確,申訴審議判斷亦未 採其主張,所請自無所據。 七、原告未於110年4月1日系爭契約終止前將文件交由被告審查 ,且原告提出之方案為基本設計非細部設計之範圍,原告依 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及第9項請求契約價金,應屬無據: (一)原告提出之原證19稱係屬於本案已完成之設計工作云云,然 查原告所提出之所謂協力廠商電子文件等資料於本案110年4 月1日契約終止日前均從未提送予被告,是被告抗辯該等文 件之形式上實質上之真正。且原告遲至113年1月2日本案訴 訟中始提出該等文件,核與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及第9項「 乙方於甲方通知前」之要件不符,故原告之請求難認有據。 (二)又本案經終止後,原告亦投標參與該案另行發包招標程序, 是本案之細部設計工作於111年4月1日決標並由訴外人黎明 公司得標,並於111年12月15日完成細部設計工作。迺原告 竟遲至113年1月2日始提出原證19之相關文件,期間相差近2 年之久,顯然原告本次所提出之設計文件並無法交被告使用 ,且原告於113年1月8日言詞辯論庭中稱:「在終止契約後 ,原告也沒有提供給被告。(完成且可供使用的履約標的)」 故原告所提出之原證19相關文件及言詞辯論庭之陳述,與原 告主張係屬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及第9項「已完成可使用或 部分完成」之要件,自亦難認相符。 (三)退步言之,縱認為原告已在系爭契約終止前完成設計文件, 惟原告提出原證19之文件中明載「上位計畫基設修改/基本設 計執行過程資料回傳紀錄」(詳原證19-D0頁、R0頁),由其 文件資料可知均僅涉及基本設計內容,然本案原告應負責執 行者應為細部設計及協辦招決標之工作,故此原告提出之相 關紀錄所執行者既非屬細部設計之工作範圍,其所請難認有 據。 八、綜上所述,本案為細部設計工作之技術服務契約,核其性質應為承攬法律關係,依民法第490條第1項規定「稱承攬者,為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工作,他方俟工作完成,給付報酬之契約」,則依上所述,原告實際上並未完成細部設計工作並交付被告使用,被告自無給付報酬之餘地。並聲明:(一)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肆、本院之判斷: 一、兩造於105年6月30日簽訂系爭契約,由原告承攬被告發包之 「新北市塭仔圳塔寮坑溪南側低地排水設施新建工程細部設 計暨協辦招決標勞務採購」。系爭工程之建造費用預算金額 為9億15萬2466元,以建造費用1.12%做為服務費用,細部設 計服務費用,佔總服務費百分90,協辦招標及決標服務費用 ,佔總服務費百分10。原告於105年8月9日完成服務實施計 畫書;雙方於105年12月14日「釐清新北市塭仔圳塔寮坑溪 南側低地排水設施新建工程案基本設計疑義會議記錄」中記 載本案將俟疑義澄清後,正式通知設計單位進入細部設計; 被告於106年6月8日發函原告通知暫緩執行細部設計並經原 告同意;被告於106年8月8日發函預定於106年8月20日重啟 細部設計工作,因原告表示異議且分流工程配置尚待釐清, 故於106年9月6日發函暫停重啟;被告於110年4月1日通知原 告因政策變更終止系爭契約。以上有勞務採購契約書、基本 設計疑義及擬修改方向與內容簡報資料、被告106年8月8日 新北水雨字第1061539732號函、被告106年9月6日新北水雨 字第1061743866號函、分流工修正配置簡報、原告履約中提 送予被告之工作月報表、原告履約中105年8月9日完成服務 實施計畫書、被告110年4月15日新北水雨字第1100679792號 函附卷可證(見本院卷第15至85頁),並為兩造所不爭執,首 堪認定。 二、有關原告先位聲明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本文前段之規定   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4,636,962元;備位聲明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第2款規定,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4,201,197元等情,則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開情詞置辯。本院查: (一)原告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本文前段之規定,先位請求被 告應給付原告4,636,962元,是否有據:   1、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民事訴訟如係由原 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 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最高法院17年上字第917號判例意旨參照)。原告依系爭契 約第17條第8項本文前段之規定,請求被告應給付價金,既 為被告所否認,自應由主張權利之原告負舉證之責。 2、按「七、本契約因政策變更,乙方依本契約繼續履行反而不 符公共利益者,甲方得報經上級機關核准,終止或解除本契 約,並補償乙方因此所生之損失,但不包括乙方所失之利益 。」、「八、依前款規定終止本契約者,乙方於接獲甲方通 知前已完成且可使用之履約標的,依契約價金給付。」系爭 契約第17條第7項、第8項本文定有明文。  3、系爭工程因原先設計之排水設施抽水量將導致該設施工程附 近低地積淹水風險,而有重新評估之必要,爰終止與原告之 系爭契約。嗣於110年7月另行發包辦理「塔寮坑溪排水營盤 橋分洪功能規劃檢討」採購案,且於同年12月取得「塔寮坑 溪排水營盤橋分洪功能規劃檢討期中報告書」後,於111年1 月26日公告辦理招標。是以被告終止與原告之系爭契約,確 係基於政策變更及公共利益之考量所為,此有新北市政府採 購申訴審議判斷書可證(見本院卷第224至225頁)。本件既因 政策變更而終止契約,則兩造於終止契約後相關之權利義務 關係,自應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7項、第8項之規定。 4、原告主張自105年6月30日兩造締約起,迄110年4月1日被告 終止契約止,原告之履約經過可大分為四階段:(一)第一階 段105年8月1日至105年12月31日:研析檢討上位之基本設計 內容與排水系統規劃(含水工模型試驗)內容。(二)第二階段 106年1月1日至106年1月23日:進行基本設計調整工作。(三 )第三階段106年1月24日至106年6月7日:進行細部設計準備 工作。(四)第三階段106年8月20日至106年9月6日:進行細 部設計工作。並提出原證19之階段執行過程及成果資料為證 。 5、經查,兩造於105年6月30日簽訂系爭契約,原告依約所負之 工作內容為細部設計及協辦招決標,而基本設計部分則係由 京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辦理,原告於105年8月9日完成 服務實施計畫書;雙方於105年12月14日「釐清新北市塭仔 圳塔寮坑溪南側低地排水設施新建工程案基本設計疑義會議 」中決議將俟疑義澄清後,正式通知設計單位進入細部設計 ;被告於106年6月8日發函原告通知暫緩執行細部設計並經 原告同意;被告於106年8月8日發函預定於106年8月20日重 啟細部設計工作,因原告表示異議且分流工程配置尚待釐清 ,故被告於106年9月6日發函暫停重啟;被告於110年4月1日 通知原告因政策變更終止系爭契約。此有勞務採購契約書、 基本設計疑義及擬修改方向與內容簡報資料、被告106年8月 8日新北水雨字第1061539732號函、被告106年9月6日新北水 雨字第1061743866號函、分流工修正配置簡報、原告履約中 提送予被告之工作月報表、原告履約中105年8月9日完成服 務實施計畫書、被告110年4月15日新北水雨字第1100679792 號函附卷可證(見本院卷第15至85頁),並為兩造所不爭執。 據此,系爭契約迄至終止時止,原告提送被告核定之資料僅 服務實施計畫書。 6、系爭契約終止後,被告於110年7月15日及110年11月8日二度 函請原告提出具體損失證明欲補償原告,但原告於110年11 月12日以萬銘字第1100005277號回函卻逕以原契約價金1,00 8萬元×66%而請求665萬元之補償費用,並提出圖表目錄1件 為證。然觀該圖表目錄固有記載工程總平面圖、主站房水路 層、地下一、二層、地面層平面圖等圖名,但並無細部設計 等文件,經被告審認該採購案並無具體成果,原告亦無提出 細部設計等文件,乃於110年12月21日回函拒絕原告之請求 ,並請原告提出實質補償資料。此有110年11月12日萬銘字 第1100005277號函及圖表目錄、新北市政府採購申訴審議判 斷書附卷可證(見本院卷第87至89、第217頁)。詎原告迄至 本件訴訟前均未向被告提出任何細部設計文件或實質補償資 料,此復為原告所不爭執。 7、原告於本件訴訟中提出原證19之階段執行過程及成果資料為 證,主張其已完成全部土建工程與部分機械工程設計圖說( 見原證19、1.3節),姑不論被告已否認其形式上及實質上證 據力。而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規定,依前款規定終止本 契約者,原告可得請求契約價金,限於原告接獲被告通知前 已完成且可使用之履約標的,原告於接獲被告函請提出具體 損失證明欲補償原告時,原告並未提出細部設計文件予被告 ,其遲至本件訴訟中所提原證19之階段執行過程及成果資料 ,無法證明為原告接獲被告通知終止契約前已完成之履約標 的。且系爭工程改善方案經研議完成後,業經被告另行發包 「新北市塭仔圳塔寮坑溪南側低地排水設施新建工程委託技 術服務(標案案號0000000-0)」,並於111年3月31日公告由 黎明公司得標,原告參與投標但未得標,而黎明公司已於11 1年12月15日完成細部設計工作,提送被告同意核定。此有 決標公告、被告111年12月27日新北水雨字第1112506664號 函(見本院卷第195頁被證4、第343頁被證9)。據此,即使原 告有完成全部土建工程與部分機械工程設計圖說,然亦已無 法使用。 8、綜上所述,原告無法證明其於接獲被告通知終止契約前已完 成全部土建工程與部分機械工程設計圖說,且系爭工程改善 方案經研議完成後,另行發包而由黎明公司得標,黎明公司 並已於111年12月15日完成細部設計工作報經被告同意核定 ,即使原告有完成部分細部設計圖說,然亦已無法使用。則 原告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本文前段之規定,先位請求被 告應給付原告4,636,962元,即屬無據,難以准許。 (二)原告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第2款規定,備位請求被告應給 付原告4,201,197元,是否有據:     1、按依前款規定終止本契約者,乙方於接獲甲方通知前僅部分 完成尚未能使用之履約標的,甲方得擇下列方式之一洽乙方 為之:(一)繼續予以完成,依契約價金給付。(二)停止履約 ,但乙方已完成部分之服務費用由雙方議定之。系爭契約第 17條第8項第1、2款定有明文。 2、依前所述,兩造於105年6月30日簽訂系爭契約,原告負責細 部設計及協辦招決標,原告於105年8月9日完成服務實施計 畫書;雙方於105年12月14日「釐清新北市塭仔圳塔寮坑溪 南側低地排水設施新建工程案基本設計疑義會議」中決議將 俟疑義澄清後,正式通知設計單位進入細部設計;被告於10 6年6月8日發函通知暫緩執行細部設計,於106年8月8日發函 預定於106年8月20日重啟細部設計工作,於106年9月6日發 函暫停重啟,最後於110年4月1日通知原告因政策變更終止 系爭契約。是系爭契約自簽約日起至被告通知終止日為止, 歷時長達4年9月,即使自105年6月30日簽約日起至被告於10 6年9月6日發函暫停重啟為此,亦歷經1年2月有餘。 3、在此期間,原告主張其於105年8月1日至105年12月31日,研 析檢討上位之基本設計內容與排水系統規劃(含水工模型試 驗)內容;於106年1月1日至106年1月23日,進行基本設計調 整工作;於106年1月24日至106年6月7日,進行細部設計準 備工作,業據原告提出其與委外之結構計算公司往來相關電 子郵件(含郵件內所附設計圖說)為證(見原證19、1.1及1.2 節)。凡此均為細部設計之先行準備工作,衡情應有必要。 從而,原告必須負擔營業成本,包括人員薪資、交通費、加 班費、委外服務費用及各項雜支。觀之系爭契約終止後,被 告亦分別於110年7月15日及110年11月8日二度函請原告提出 具體損失證明欲補償原告,足見被告亦認本件終止契約對原 告造成損失,其後因原告逕以原契約價金1,008萬元×66%而 請求665萬元之補償費用過高,而遭被告拒絕,惟迄今被告 尚未補償原告任何損失,顯非公平合理。 4、經查,原告為履約所支出之稅前公司成本為3,279,623元, 業據原告提出損益表、明細分類帳、執行人員工時表、協力 廠商契約及付款資料為證(見原證19、2.1至2.4節)。此項費 用應認係系爭契約第17條第7項原告所生之損失,則原告依 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第2款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3,279,62 3元,洵堪採信,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 不應准許。 三、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者,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遲延之 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 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 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 ,民法第229 條第2 項前段、 第233 條第1 項前段、第203 條分別著有明文。是原告自得 請求被告給付自民事準備一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月9日 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   四、從而,原告依系爭契約第17條第8項第2款之規定,請求被告 給付3,279,623元,及自民事準備一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 1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兩造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及免為假執行,於原告勝 訴部分,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至於 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失所依據,併駁回之。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所為其餘攻擊、防禦及舉證,經本 院審酌後,認與判決結論均無影響,爰不一一論列,附此敘 明。 七、結論: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因此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2024-11-01

PCDV-112-重訴-240-20241101-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400號 原 告 蘇銘正 訴訟代理人 陳君沛律師 陳立曄律師 齊偉蓁律師 複代理人 楊鈞任律師 黃凡源律師 被 告 王紹明 徐雅棋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黃逸仁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12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 ,但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3款定有明文。 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時聲明原係先位聲明:一、被告應給付 原告美金136,358.7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原告願供擔保請 准宣告假執行。備位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美金101,54 3.7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嗣 追加庚○○為被告,並變更聲明為:一、被告己○○、追加被告 庚○○應連帶給付原告美金40,617.85元,及自追加被告狀繕 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原告請求之基礎事 實同一,且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上開規定,應 予准許。   貳、原告主張: 一、本件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被告己○○、追加被告庚○○(以下合稱被告,分則逕稱其姓名) 兩人均為國際全球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全球地產公司)之 實際股東,共同透過第三人邱秀川為名義人,持有25%之股 權,被告己○○並於全球地產公司擔任副理職務,被告庚○○則 掌管該公司財務。因被告具有海外土地銷售之背景,故全球 地產公司於創立海外土地代銷之部門後,即將該部門交由被 告負責。 (二)依照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海外土地代銷部分,業務成功將 客戶帶入公司後,如客戶透過公司與買方或賣方完成交易, 公司收取總傭金的30%,其餘70%則作為服務費用撥付予該案 之業務。而因土地買方或賣方之資金多半於國外,因此係由 己○○與庚○○代收後,直接代替全球地產公司撥付給業務。 (三)原告於民國104年5月進入全球地產公司擔任業務人員,從事 海外土地、房屋之代銷工作。在任職期間,原告邀請訴外人 巨石集團之執行業務董事戊○○及經營管理階層之魏啟林參加 海外投資說明會,會後兩人表示對柬埔寨BKK1萬景岡土地有 興趣(即現畢加索建案之建築基地,下稱系爭土地),原告即 向主管報告。然因交易金額龐大,且巨石公司表示願意以共 同合作之方式進行該開發案,故本件後續交由擔任海外土地 代銷部門主管的被告己○○負責商談合作事宜。全球地產公司 也因此與巨石公司共同成立「全球巨石地產代銷股份有限公 司」,處理系爭土地之合作事宜。 (四)然直至原告於105年6月遭全球地產公司其他股東施壓被迫離 職前,均未收到應獲得傭金70%之服務費用。其後,原告透 過關係才輾轉得知,巨石公司已藉由全球地產公司之牽線買 下系爭土地,且全球地產公司早已於106年間取得土地賣方 支付之1%之傭金(即58,025美元),且將其中30%按照出資比 例分配予股東。 (五)原告之後多次向全球地產公司之股東追討應分配傭金70%的 服務費用,然原告聯繫到之全球地產公司之股東丙○○、張燦 麟均稱,就該筆土地交易僅收到土地賣方給付傭金之分潤約 4,351.875美元(計算式:5,802,500× 1%× 30%÷ 4 = 4,351. 875),且並不知道被告未將賣方傭金之7成服務費用給付予 原告。而追加被告庚○○僅有接過一次電話,向原告表示,海 外土地有關事項都是交由己○○處理,他也不清楚情形,但會 代為向己○○詢問後,即封鎖一切聯絡方式避不見面,被告己 ○○亦避不見面。直至109年10月間,原告才透過全球地產公 司之股東丙○○之協調,與被告己○○約在三重調解委員會見面 協商。 (六)109年10月28日當天,在調解委員會協調不成後,眾人改至 旁邊星巴克繼續交涉,被告己○○當著全球地產公司股東丙○○ 、丁○○及丁○○友人的面向原告詐稱:就該筆土地交易,買方 巨石公司並未給付原先約定之傭金,其僅有收到土地賣方給 付1%的傭金,然公司經營困難,其目前手頭亦不寬裕,就此 部分願分四期給付原告折合新台幣65萬元之服務費。若原告 願意答應此條件,其願意協助取得全體股東的授權書,讓原 告出面追討買方傭金,待原告成功要回款項,將多給予原告 補貼;若其真的有收受買方的傭金,願意將傭金全數退還給 原告。原告信以為真,乃答應僅接受約35%傭金之服務費用 ,讓被告己○○分四期給付。然而被告己○○在110年1月5日約 原告在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蘆洲分行碰面,欲以 臨櫃轉帳之方式給付最後一筆款項時,取出早已準備好的收 據乙紙予原告,並向原告表示收據內容僅針對賣方之服務費 ,買方部分不包含在內。強烈催促原告趕快簽下收據,證明 其有支付新台幣65萬元給原告。原告不疑有他,當即簽下收 據,被告己○○才當面辦理匯款手續。事後原告發現收據中未 清晰記載僅限於賣方傭金之服務費用,在原告向被告己○○反 應並表示買方傭金部分不在該收據之效力範圍後,被告己○○ 卻不願再與原告交涉、聯繫簽立追討買方傭金之事宜,更封 鎖原告、避不見面。原告詢問全球地產公司之股東丙○○、張 燦麟時,其等竟稱被告根本沒向其他股東要求簽立授權原告 追討買方傭金之授權書。 (七)更甚者,原告於110年12月17日透過關係與戊○○電話連繫上 時,方由戊○○處知悉買方傭金早已匯入被告己○○位於泰國金 邊之銀行帳戶,且巨石公司對於此買方傭金之給付有簽署保 密協定。戊○○並表示,因保密協定之關係,其只能透漏巨石 公司確實有依照約定給付被告土地買賣價金的2%作為傭金, 其他部分只有在檢調或法院傳喚下提供相關資料或進行說明 。自此,原告方知自己受到被告花言巧語欺瞞,實際上被告 早已收到該筆土地交易買賣雙方所給付之傭金合計美金174, 075元(計算式:5,802,500×3% = 174,075),然貪圖利益而 不願將原告應得之服務費用撥付予原告。 (八)而由鈞院函詢巨石地產代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巨石地產代 銷公司),其回函之內容可見,全球地產公司就仲介系爭土 地一事,係由被告己○○出面簽訂契約,並由追加被告庚○○提 供帳戶收款。被告二人有犯意聯絡,更有行為分擔,共謀侵 吞原告應獲得之服務費用,藉口尚未收到款項,將應轉交之 款項中飽私囊甚明。 二、原告為系爭土地交易案中買方巨石集團之業務,依照全球地 產公司之規定,巨石集團若透過全球地產公司介紹達成交易 ,原告即得自全球地產公司所收取傭金中分配服務費用,且 被告負有義務將傭金分配予原告: (一)原告於全球地產公司任職時,為推廣、銷售公司之物件,曾 耗費大量時間製作、維護、更新所創建的Facebook粉絲專頁 ,平均每日維持3到5篇的發文量,並投放廣告、寄送邀請函 ,積極開發陌生客戶,許多客戶也都透過此等方式填寫資訊 報名參加。巨石集團亦是透過此種方式,得知全球地產公司 有在做海外房產代銷,並因此參加全球地產公司之說明會, 由原告引進公司。 (二)依照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巨石集團為原告之客戶,若巨石 集團透過全球地產公司介紹達成交易,原告即得自全球地產 公司所收取傭金中分配服務費用。此據證人丁○○於鈞院審理 時證述明確。被告對全球地產公司有此規定,亦以書狀自認 全球地產公司收受之傭金,其中7成是分配給該案業務。再 由原證2股東群組之對話紀錄亦可佐證,被告有代全球地產 公司收受土地賣方給付之傭金,並將傭金分配給股東、業務 之義務。 (三)被告負有義務應將所收受土地銷售傭金依照比例分配撥付服 務費用予負責該交易案件業務:全球地產公司前開規定於法 律定性上為一利益第三人契約,原告得依該規定直接向被告 請求給付。由前引全球地產公司時任總經理丁○○之證詞以及 被告之答辯狀所述,被告依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共同負有 應將海外土地所收得傭金,依照比例分配給業務之義務。業 務亦得依公司之規定直接向己○○、庚○○等二人,請求其自所 收受傭金中撥付屬於業務之服務費用,即所謂利益第三人契 約。是以,在由被告庚○○提供自身所有銀行帳戶予土地買方 收受傭金後,即應依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撥付業務之服務 費用予原告。是原告依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向被告請求撥 付所應受分配之服務費用,應有理由。 三、就系爭土地交易案賣方傭金服務費用部分,被告二人應再給 付剩餘半數即20,308.75美元予原告: (一)證人丁○○為全球地產公司之實質經營者,並曾任該公司之總 經理對公司內部之規章知之甚詳。而由丁○○於鈞院審理時到 庭具結證稱,全球地產公司規定,就海外土地代銷之部分, 由己○○、庚○○夫妻負責,並固定向土地賣方收取買賣價金4% 之傭金、土地買方收取買賣價金2%之傭金。就銷售土地所取 得之傭金,由己○○、庚○○等二人收取後,再將其中三成交付 予公司,其餘七成按比例撥付予業務。因此依照全球地產公 司之規定,就系爭土地交易案,原告由土地賣方傭金可分配 之服務費用本應為81,235美元(計算式:5,802,500×4%×70%÷ 2=81,235)。然而被告身為賣方經紀人,為促成系爭土地交 易案私自答應買賣雙方退傭,而未與土地賣賣雙方約定收取 足額傭金,故僅得以股東身分分得獲利,而不得再以業務身 分與原告分配買方傭金之服務費用。因此原告應可單獨分得 土地買方、賣方給付傭金之七成即40,617.5美元(計算式: 5,802,500×1%×70%=40,617.5)。 (二)原告已於民法第93條之除斥期間內撤銷109年10月28日受詐 欺所為之意思表示,自得再依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向被告 二人請求給付剩餘半數服務費用即20,308.75美元: 1、被告明知已收受系爭土地交易案買方給付之傭金,卻仍向原 告施以詐術,謊稱買方巨石集團尚未給付傭金,無從分配給 原告。為取信原告更進一步向原告誆稱,會代原告向全體股 東取得授權書,讓原告代替全球地產公司向巨石集團追討買 方傭金,若原告成功向巨石集團要得傭金,會再多給付服務 費用給原告,原告因此陷於錯誤而就系爭土地交易案賣方傭 金與原告以應收受服務費用之半數即新台幣65萬元達成合意 。 2、由證人丁○○之證詞,亦可佐證被告己○○於109年10月28日對 原告施用詐術,使原告陷於錯誤而同意就系爭土地交易案僅 收取賣方給付傭金之三成五即新台幣65萬元。 3、原告於111年11月25日即已寄出撤銷該意思表示之存證信函 ,並於111年11月28日第一次到達被告所經營公司之營業登 記地台北市○○區○○○路○段000號4樓。原告所為撤銷之意思表 示,已於111年11月28日發生送達之效力。次查,原告於查 報被告戶籍謄本後,並於111年12月9日再次以存證信函寄出 撤銷意思表示之通知,並於111年12月12日第一次到達被告 於苗栗縣○○市○○路○○巷00號之戶籍地,於111年12月13日第 二次投遞至被告之戶籍地,然因無法投交,故於111年12月1 4日送交苗栗郵局招領,並於招領兩星期期滿未領取,而於 封面加蓋「招領逾期退回」之戳記,退還給原告。是以,原 告所為撤銷受詐欺之意思表示,至遲已於111年12月12日合 法到達被告之支配範圍內,並處於被告得隨時瞭解之狀態, 而生撤銷意思表示之效力。  4、原告依據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就系爭土地交易案土地賣方 傭金總計得請求40,617.5美元之服務費用已如前述。然而被 告至今僅給付其半數。是以,原告自得再依全球地產公司之 規定,向被告請求給付剩餘半數之服務費用,即20,308.75 美元。 (三)被告二人施用詐術,使原告陷於錯誤而同意就系爭土地交易 案賣方傭金服務費用僅收取應分得服務費用之半數即新台幣 65萬元,原告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2項之規定請 求被告賠償原告因其施用詐術行為而受之損害,即109年10 月28日所同意放棄領取之20,308.75美元: 1、被告明知徐雅琪已於107年6月29日自全球巨石地產開發公司 處代全球地產公司領取29,013美元之買方傭金。卻基於為自 己不法所有之意圖,於109年10月28日由己○○出席調解,並 由己○○向原告詐稱,其等並未收到系爭土地交易案買方給付 之傭金。此有證人丁○○、丙○○之證詞在卷可稽。且為取信於 原告,更向原告表示,願意代替原告向全球地產公司全體股 東取得授權書,委由原告替全球地產公司出面向巨石集團追 討買方傭金。更稱如原告成功追得傭金,將多分配服務費用 予原告。致使原告陷於錯誤,而同意就賣方傭金應分得的服 務費用,僅收取應得服務費用之半數即新台幣65萬元,致生 損害於原告。 2、被告二人為圖自身私利,先於收取土地賣方給付之傭金時未 依規定分配給原告,於原告向其等追討時,庚○○先假意表示 會代為向己○○詢問後封鎖原告,再由己○○出面向原告推稱, 賣方傭金已全數分給股東,較難再撥付服務費給原告,然而 買方傭金尚未收取,如原告代為向巨石集團追討,成功索回 傭金,會多分配服務費給原告。兩人共謀由庚○○收取款項侵 占入己,由己○○對原告施以詐術,使原告陷於錯誤而同意就 賣方傭金應分配之服務費用僅收取其中半數。被告除共同負 有應分配服務費用予原告之義務外,更有犯意聯絡與行為分 擔,為民法第185條之共同侵權行為,對原告連帶負損害賠 償責任。 3、被告前開施用詐術之行為,除已該當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 所稱之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外,更已構成刑 法第339條之詐欺得利罪,而同時合致於民法第184條第2項 之構成要件。原告自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或第2項之 規定,請求被告賠償20,308.75美元之損害。 四、就系爭土地交易案買方傭金服務費用部分,被告應將其全數 即20,309.1美元予原告: (一)查全球地產公司關於業務分潤之規定為一利益第三人契約已 如前述,原告得依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直接向被告請求給 付應受分配之服務費用要無疑義。再查,被告為求成交,私 下答應系爭土地交易案買賣雙方退傭,自不得再以業務之身 分與原告平分服務費用。是以,原告自得依全球地產公司之 規定,請求被告將系爭土地交易案買方給付傭金之七成即20 ,309.1美元(計算式:29,013×70%=20,309.1)全數給付給原 告。 (二)原告得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或同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 被告給付20,309.1美元: 1、由卷內巨石集團之回函可知,本件土地買方至遲於106年6月 29日即已給付部分傭金予己○○、庚○○等二人,其等二人依據 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即負有應將業務之服務費用撥付予原 告之義務。 2、被告明知其已收受巨石集團給付之傭金,應將服務費用撥付 予原告,卻仍於109年10月28日,當著全球地產公司股東丙○ ○、丁○○等人之面,向原告詐稱就該筆土地交易,巨石集團 並未給付原先約定之傭金。使原告信以為真,答應暫緩向其 追討,並進而與被告於110年1月5日簽下原證四之收據。 3、被告基於為自己不法所有之意圖,私自侵吞前開款項,致使 原告至今無法受領前開服務費用,應屬於故意以背於善良風 俗之方法施用詐術加害於原告之行為,其行徑違反國民一般 道德觀念,其行為同時亦該當於刑法第339條之詐欺得利罪 ,已合致於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2項所訂之要件。從 而,原告依據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2項之規定,向其 請求20,309.1美元之損害賠償,為有理由。 五、訴之聲明:(一)被告己○○、追加被告庚○○應連帶給付原告美 金40,617.85元,及自追加被告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原告願供擔保請准 宣告假執行。 參、被告方面: 一、被告己○○長期從事不動產仲介業,於104年間與同為仲介從 業人員之訴外人黃裕群、丁○○及丙○○合資成立全球地產公司 ,從事柬埔寨金邊之不動產銷售業務。其中被告、丁○○及黃 裕群均未以自己之名義為股東之登記,但均實質參與全球地 產公司之銷售業務。原告於全球地產公司成立前應係任職於 丁○○所經營之不動產仲介公司(二十一世紀加盟商),於全球 地產公司成立後,原告即在丁○○之安排下轉職於全球地產公 司。 二、因全球地產公司成立之目的主要係為銷售金邊「FirstOne」 建案,因此於當時之位於臺北市東興路之營業址舉辦說明會 ,斯時「巨石公司」之代表人戊○○因得知該說明會之舉辦, 且巨石公司有意與全球地產公司合作銷售該建案,因此前至 東興路說明會之會場,當時適逢原告於說明會擔任接待,然 因戊○○到場之目的並非為購買建案房屋而來,且因層級較高 ,因此原告乃將戊○○帶予全球地產公司四名股東認識,當時 戊○○即表示係看到由全球地產公司股東黃裕群於臉書登載之 說明資訊而得知該說明會,而就戊○○何以前至全球地產公司 位於臺北市東興路辦公室參與說明會,乃至於其後係如何透 過被告己○○購入系爭土地乙節,亦經證人戊○○到庭詳予說明 ,證人亦向鈞院表示「完全無法確認是何人邀請伊到國際全 球地產公司聽說明會、到參加說明會的地方(應指國際全球 地產公司位於東興路之辦公室)接待我的那位我不確定是否 為甲○○、對於原告只有一次是在東興路見過、且當時巨石公 司購入系爭土地亦均係由被告己○○代表該公司去接洽都是他 跟地主談…」(參鈞院卷內113年5月6日言詞辯論筆錄),衡情 以論,縱使原告係接待戊○○之人員,其就系爭土地之交易亦 完全無關。是原告既非居於該土地交易案之「仲介」地位, 其如何能主張基於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享有服務費用?退一 步言之,縱如被告所自承,對外收取之服務報酬中之30%分 配予公司股東,其餘70%歸由業務人員取得,則原告亦非參 與或是引介買方(即巨石公司)而促成土地交易之人,其如何 主張應與被告「平均分配」該70%之服務費用? 三、關於被告就系爭土地交易提供仲介服務所受領自「買方」仲 介費用數額部分(按,兩造對於「賣方」給付之仲介費用數 額並無爭議): (一)訴外人戊○○於土地買賣磋商階段即曾承諾被告己○○將給付土 地成交價額0.5%為仲介費,事後戊○○於107年間亦以巨石公 司之名義與被告己○○補行簽署「中介服務合同書」乙紙,並 依被告己○○之通知將該筆款項匯入被告庚○○開設於金邊國泰 世華銀行之帳戶。 (二)此外,前開爭點經證人戊○○到庭其亦證稱就前開仲介費用之 數額確實即前述土地成交價額0.5%無訛,原告就上開證人之 陳述既已無爭議,爰不另贅述。 四、原告就系爭土地交易案並未提供任何「仲介服務」:系爭土 地於105年4月間成交,原告則於同年6月30日離職。於該次 土地交易中,「賣方」支付之仲介費用為58,025美元,而關 於該筆「賣方支付」之仲介費用之分配方式係依全球地產公 司四名股東於公司成立之時之協議為之,即:由主成交之業 務人員(無論是四名股東之一或旗下之業務人員均同)取得仲 介費用之70%,另30%則歸由全球地產公司,亦即由四名股東 各取得7.5%。就此分配方式亦與證人丁○○到庭之證述相符。 準此,系爭土地交易既係由被告一人獨立所完成,是就「賣 方」所支付之仲介費用,自應由被告取得其中之70%及7.5% 。 五、至於被告己○○之所以事後於109年10月28日同意就此部分「 賣方支付」之佣金再提撥部分予原告,純係受迫於原告施壓 之下不得不為,茲再說明如下:於109年10月28日當天被告 己○○於出席三重區公所調解會後前往附近之星巴克續談,在 場除有原告、丁○○及十數名不知名之男子陪同渠等外,其餘 則為被告己○○、訴外人丙○○及陪同丙○○到場之親友(其一應 為丙○○之妻舅)。原告見其未能取得仲介費而心有不甘,遂 強硬要求被告己○○應將已取得自「賣方仲介費」中70%之半 數即約新台幣65萬元給付予伊。被告己○○因原告方人多勢眾 且一再相逼,在迫於無奈下始當場先向丙○○調借10萬元給予 原告,丙○○則是當場前往提款機提領10萬元交付之,此亦有 交易記錄乙紙可證,而被告其後並再分次給付新台幣65萬元 予原告。且原告於當時為確保能順利取得被告己○○於當天所 「承諾給付」之款項,甚且當場手書「簽收單」乙紙要求被 告己○○簽署,其上並詳載各期應給付之數額及日期,就前開 過程亦經證人丙○○證述甚明,其後被告於完成全數之給付後 為免原告再繼續糾纏,尚且再書立「收據」乙紙載明「自傭 金交付完畢之日起,甲乙雙方自此無涉」等語,要求原告簽 署。衡情以論,倘被告就「買方支付之佣金」部分有一併承 諾願給付予原告之意,則何以當時原告未就此部分一併書立 書面要求被告己○○簽署?倘原告確實還有「買方支付之服務 費用」可得主張,何以會願意在該「收據」簽名?且證人丙 ○○到庭時亦陳稱「有看一下(指被證2所示簽收單),是己○ ○拿給我看的…有,10萬元,因為是我去領錢出來借給己○○的 …」,據上,足證被告己○○自始至終並未承諾原告任何關於 「買方所支付服務費用」之給付。 六、再者,關於「賣方」所支付之仲介費既已分配其中30%予四 名股東,倘原告確實有權享有此仲介費用之分配權利,何以 在分配之當時未能受分配?其未受分配之際何以未為任何之 表示,反而在時隔數年後方如此汲汲營營一再對丙○○騷擾要 求丙○○代其與被告聯繫?況且原告亦早已知悉賣方已給付仲 介費用之情事,何以在當初未對被告或全球地產公司為訴訟 上之主張?倘如證人丁○○所言「被告於調解當日前往星巴克 時是夥同二、三十名黑衣人到場、還聽說是太陽會」等云云 ,被告何需答應將早已入袋之仲介費用之半數再給付予原告 ?被告又何需在當場即向丙○○商借10萬元給付原告以求平安 脫身?衡情以論,證人張燦麟既係原告之「前雇主」、且事 後對於原告主張本件之服務費亦如此「關心」,且復係全球 地產公司之實質股東之一,何以在被告分配「受領自賣方之 服務費用」予公司其餘三名股東(此亦包含張燦麟)之當時未 曾要求被告應就原告所提供之「服務」應受分配該服務費用 ?如此亦可避免日後原告對合股之全球地產公司主張任何給 付之權利而可保全公司之利益;而相同之狀況就證人丙○○之 部分亦同:丙○○就原告為索取系爭「服務費用」已不堪其擾 ,倘原告在系爭土地交易之當時確實係得主張服務費用分配 之業務人員,則證人丙○○既亦係實質股東之一,何以當時亦 未曾要求被告應就原告所提供之「服務」一併分配該服務費 用?如此亦可避免日後原告對合股之全球地產公司主張任何 給付之權利而保全公司之利益。 七、再退一步言之,倘原告係基於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主張系爭 服務費用之給付,顯然其係本於全球地產公司「受雇人」之 地位而為主張,則在此情形之下其得請求之「對象」(按, 此並非被告之自認)亦應係全球地產公司而非被告「個人」 ,此併予陳明之。 八、另就原告基於「侵權行為」之請求部分,縱令如原告所言被 告係故意漠視原告之權益而不給予其應得之服務費用(以下 本條項之主張均非被告之自認),則被告何來「不法之行為 」?被告否認其得受領系爭服務費用之舉,又有何「背於善 良風俗」之舉?其所受侵害之「權利」究係為何?蓋:其縱 有受「損害」,亦僅係一受領服務費用之「債權」,此終究 與民法第184條所稱之「權利」之要件有間。倘原告未能舉 證被告有何「不法之行為」致其「權利」受損,則何來主張 侵權行為賠償權利之餘地? 九、另就原告主張受被告詐欺而撤銷109年10月28日意思表示部 分:當日原告與被告簽署系爭「簽收單」之時並未論及「被 告是否已收受買方之服務費用」,則被告既未提及是否已收 受該服務費用,何來對原告有「詐欺」之情事,原告就此所 為撤銷意思表示之主張並無理由。 十、綜上,原告就「其係系爭土地交易之仲介人員」乙節既未能 予以證明,且亦未舉證證明「被告曾承諾將受領自買方之仲 介費用分潤予原告」,遑論被告二人有任何「侵權行為」之 情事,則原告就本件之請求顯然無理由。並聲明:(一)原告 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二)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肆、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主張被告為全球地產公司之實際股東,被告己○○於該公 司擔任副理職務,被告庚○○則掌管該公司財務,渠二人並負 責全球地產公司海外土地代銷部門。依照全球地產公司之規 定,海外土地代銷部分,業務成功將客戶帶入公司後,如客 戶透過公司與買方或賣方完成交易,公司收取總傭金的30% ,其餘70%則作為服務費用撥付予該案之業務。原告於104年 5月至105年6月間擔任全球地產公司業務人員,從事海外土 地、房屋之代銷工作,在任職期間,原告邀請巨石集團之執 行業務董事戊○○及經營管理階層之魏啟林參加海外投資說明 會,而促成巨石公司購買系爭土地,詎被告僅給付原告部分 服務費新台幣65萬元,而拒絕給付其餘服務費,為此,依據 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2項之規 定,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美金40,617.85元等情,惟為 被告所否認,並以前開情詞置辯。本院查: (一)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民事訴訟如係由原 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 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最高法院17年上字第917號判例意旨參照)。  (二)系爭土地交易經過為何?巨石地產代銷公司之董事戊○○是否 經由原告之邀請參加投資說明會?原告就系爭土地交易案有 無提供仲介服務: 1、系爭土地之買方為柬埔寨之全球巨石地產開發公司(Global  Titan Ston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 d) ,柬埔寨之畢加索城市花園股份有限公司(PICASSO CITY GARDEN DEVELOPMENT Co.,LTD.)與被告己○○簽訂中介服務 合同書,由被告己○○將系爭土地買賣信息介紹予柬埔寨之畢 加索城市花園股份有限公司,而由全球巨石地產開發公司與 賣方完成買賣交易,此有巨石地產代銷公司於112年4月25日 112字第003號函暨所附中介服務合同書附卷可證(見本院卷 第41至47頁)。 2、巨石地產代銷公司之董事戊○○本院審理中證稱:伊曾經去過 臺北市東興路全球地產公司參加過說明會,印象中參加說明 會只有一次,當時是去聽「建案」的說明會,不是「土地買 賣」的說明會,因為全球地產公司是在經營房地產的買賣, 當時說明會的主講是黃裕群,伊是因為黃裕群才去聽說明會 的,因為黃裕群是柬埔寨房地產非常有名的主講人。伊沒有 印象是甲○○邀請伊去的,亦無印象是公司員工乙○○之報告才 知道全球地產公司。伊公司購買系爭土地是經由己○○介紹, 己○○當時是全球巨石地產開發公司的總經理,他代表公司去 接洽買賣事宜,都是他跟地主談。中介服務合同書是伊代理 畢加索城市花園股份有限公司與己○○簽的,全球巨石地產開 發公司是柬埔寨的公司,這家公司跟全球地產公司沒有關係 ,是巨石地產代銷公司的股東在柬埔寨另外成立的一家公司 等語(見本院卷第379至385頁筆錄)。 3、證人乙○○固證稱:之前伊在巨石集團當業務時,老闆戊○○請 伊去瞭解柬埔寨的案子,伊就上網看到FIRSTONE的案子,伊 留聯絡資料要瞭解案子,後來是甲○○跟伊聯繫,約時間去他 們公司東興路瞭解,去的時候就是跟甲○○接洽,因此認識甲 ○○。伊曾前往臺北市東興路中農科技大樓參加全球地產公司 的說明會一次,是甲○○主講,內容大致上是介紹FIRSTONE建 案及柬埔寨的環境,回去後有跟戊○○報告參加說明會的經過 等語(見本院卷第329至334頁筆錄)。證人   乙○○既是受老闆戊○○之指示去瞭解柬埔寨的案子,而其去瞭 解者亦是建案,而非「土地」買賣之說明,且戊○○亦已證稱 其係慕名黃裕群為說明會之主講,始前去全球地產公司參加 說明會,顯見戊○○自有瞭解柬埔寨房地產之管道,並非因乙 ○○之報告始參加說明會,是乙○○之證言尚難為有利原告之證 據。   4、基此,足見系爭土地之仲介為被告己○○,全球巨石地產開發 公司經由時任該公司總經理之被告己○○與地主接洽而完成系 爭土地之買賣交易。而巨石地產代銷公司之董事戊○○是因慕 名黃裕群為說明會的主講,始前去全球地產公司參加說明會 ,戊○○沒有印象是甲○○邀請伊去的,亦無印象是公司員工乙 ○○之報告才知道全球地產公司。是原告所舉證據未能證明戊 ○○是經由其引介而參加說明會,亦無法證明原告對系爭土地 之交易案曾付出心力提供仲介服務。則被告辯稱原告就系爭 土地交易案並未提供任何仲介服務,堪可採信。 (三)原告依據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 2項之規定,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美金40,617.85元,是 否有據: 1、全球地產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柬埔寨的房地產開發及銷售( 即賣房子),並未經營土地銷售。此據證人即全球地產公司 股東丁○○證稱:全球地產公司主要經營的業務為柬埔寨的房 地產開發及銷售,公司與業務間分潤方式,大致可分房子跟 土地兩種分潤方式,房子部分成交以成交總額給業務員4%的 利潤,全球地產公司沒有經營土地銷售,是由己○○與庚○○夫 妻用公司的名義去經營,公司收品牌費,收成交總價的總傭 金(買方+賣方的傭金)百分之30,其餘的百分之70由己○○與 庚○○夫妻收取(見本院卷第157頁筆錄)。證人即全球地產公 司股東丙○○證稱:全球地產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海外房地產 銷售,主要是賣房子,公司沒有經營土地銷售(見本院卷第2 89、292頁筆錄)。證人戊○○亦證稱:全球地產公司是在經營 房地產的買賣,沒有經營土地銷售。由此可見,全球地產公 司主要經營的業務為柬埔寨的房地產(即建案)開發及銷售, 並無經營土地銷售之業務。土地銷售業務是被告夫妻以全球 地產公司名義經營,全球地產公司僅收取品牌費。茲全球地 產公司既無經營土地銷售業務,則全球地產公司自當無與業 務人員就土地銷售如何分潤之約定,是原告主張依全球地產 公司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服務費,難認可採。 2、原告主張其與被告己○○於109年10月28日有達成書面協議, 雙方簽訂有「簽收單」,被告己○○願給付柬埔寨土地買賣傭 金新台幣65萬元;另又達成口頭協議,內容為:「 一、如 果被告有收到買方巨石公司給付的傭金或是代公司收受買方 巨石給付的傭金,會將巨石公司給付的傭金全數給付給原告 做為賠償。二、若巨石公司沒有給付傭金,被告會跟全體股 東要授權書,讓原告可以向巨石公司請求給付傭金,如果原 告有催討到傭金,被告會多給我們補貼」等語。 3、有關原告與己○○簽訂「簽收單」部分,經查「簽收單」上載 明:「因己○○先生於柬國土地買賣傭金,分配給付方式於甲 ○○,協商給付方式如下:109年10月28日10萬元整新台幣;1 09年11月5日22萬5仟元整新台幣;109年12月5日16萬2仟5佰 元整新台幣;110年(誤載為109)1月5日16萬2仟5佰元整新台 幣。恐口說無憑,特立此約。若有一期未給付,並視同金額 到期,此據作廢。」此有簽收單附卷可證(見本院卷第517頁 )。茲不論原告就系爭土地之交易是否曾提供仲介服務,或 其貢獻程度為何,被告己○○既同意分配傭金予原告,並簽訂 「簽收單」為據,此項協議自屬有效。其後被告己○○即依協 議日期分期給付原告傭金,於110年1月5日給付最後一筆款 項時,雙方於當日簽立有「收據」為證,其上載明:「己○○ (以下稱甲方)已於2021年1月5日將所有柬埔寨土地成交傭金 新台幣65萬元交付予甲○○(以下稱乙方),並經乙方點收確認 金額無誤。」並特別載明「自傭金交付完畢日起,甲乙雙方 自此無涉」,此復有收據附卷可佐(見本院卷第519頁)。 4、有關原告所稱「口頭協議」部分,證人丙○○證稱:調解會主 席表示他沒有辦法調解,所以其等到對面的星巴克咖啡廳繼 續談,最後有談成一個協議,內容是他們自己談,內容就是 給一些錢,當日己○○有拿簽收單給伊看,己○○有交付10萬元 給原告,錢是伊領出來借給己○○的,協議內容伊沒有特別過 問,詳情伊不清楚(見本院卷第287至294頁)。證人丁○○證稱 :「現場調解沒有成立,調解之後他們約到委員會對面的星 巴克談,當時己○○跟甲○○有談一個價格,己○○說只收到賣方 的服務費,沒有收到買方的服務費,就用賣方的服務費跟甲 ○○談了一個價錢,甲○○問為何買方沒有服務費。」、「(法 官:己○○當時有沒有說如果有收到買方巨石公司給付的傭金 或代替公司收受買方巨石公司給付的傭金,會將巨石公司給 付的傭金全部給付給甲○○?)己○○說會把巨石公司給的傭金 全部給甲○○,也會把從賣方收到的傭金全部給甲○○。因為當 時我們公司也在跟己○○要買方的30%傭金,所以我清楚聽到 他這麼說。」、「(法官:己○○有無說如果巨石公司沒有給 付傭金,己○○會跟全體股東要授權書,讓甲○○代替公司向巨 石公司追討傭金?如果甲○○有追討到傭金,己○○也會多給甲 ○○補貼?)補貼這部分我沒有聽到,其他的部分有聽到己○○ 這樣說。」(見本院卷第155至160頁)。綜上證人所述,證人 丁○○固曾聽聞己○○會把巨石公司給的傭金全部給甲○○,也會 把從賣方收到的傭金全部給甲○○,如果巨石公司沒有給付傭 金,己○○會跟全體股東要授權書,讓甲○○代替公司向巨石公 司追討傭金等情,惟並未聽聞如果甲○○有追討到傭金,己○○ 也會多給甲○○補貼乙節。而證人丙○○表示雙方最後有談成一 個協議,內容就是給一些錢,並未清楚聽聞口頭協議之事。 5、綜上所述,按原告於當日與被告己○○達成協議後,既知將協 議內容形諸於文字具體簽訂書面之「簽收單」為憑以保障權 益。倘其與被告己○○當日另有達成口頭協議內容,衡情亦應 簽訂書面協議為憑始為合理,詎其非但未簽訂有任何具體書 面,甚且於「簽收單」上亦未明示「本簽收單分配之傭金僅 限於賣方傭金」或註明「買方傭金另依口頭協議」等文字以 示區別,而於被告己○○交付65萬元後,更於「收據」上明確 記載「自傭金交付完畢日起,甲乙雙方自此無涉」,並鄭重 其事由雙方簽署姓名、身分證字號、聯絡電話及按捺指印為 憑。由此可見,證人丁○○當時所聽聞之內容,應僅係原告與 己○○協議時曾提及之交涉事項,然最終達成協議者應係「簽 收單」之內容,原告所謂之口頭協議內容應未達成共識。 6、基此,原告既未能證明巨石地產代銷公司之董事戊○○是經由 原告之邀請而參加投資說明會,亦無法證明原告對系爭土地 之交易案曾付出心力提供仲介服務,其請求分配土地買賣傭 金,本即無據;復無法證明雙方有達成口頭協議之內容,而 被告己○○承諾分配予原告之傭金新台幣65萬元,又已依約履 行完畢。是原告稱其遭受被告之詐欺而主張撤銷該協議,並 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第2項之規定,請求被告應連帶 給付原告美金40,617.85元,亦難認有理。 二、從而,原告依據全球地產公司之規定及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 段、第2項之規定,請求被告己○○、追加被告庚○○應連帶給 付原告美金40,617.85元,及自追加被告狀繕本送達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 併予駁回。 三、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之證據, 核與判決結果無影響,毋庸再予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四、結論: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因此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毛崑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   日                 書記官 李瓊華

2024-11-01

PCDV-112-訴-400-2024110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