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受刑人逃匿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51-16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沒入保證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4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張侑宇 具 保 人 張麗琴 上列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沒入保 證金(114年度執聲沒字第1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麗琴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捌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因受刑人張侑宇違反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案件,經依本院指定保證金新臺幣8萬元,出具現金 保證後,將被告釋放,茲因該受刑人逃匿,並已合法通知具 保人而無著,依刑事訴訟法第118 條第1 項、第119 條之1 第2 項、第121 條第1 項之規定,聲請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 證金等語。 二、經查,受刑人經聲請人於民國113年12月5日,依受刑人之戶 籍地傳喚到案執行,由本人依法收受送達,惟未到案執行; 聲請人並依具保人戶籍所在地通知具保人偕同受刑人遵期到 案接受執行,詎受刑人仍未到案執行;嗣經聲請人核發拘票 ,拘提無著等情,均有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送達證書、臺灣 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拘票及拘提報告書等件在卷可憑,堪 認受刑人業已逃匿,揆諸前揭規定,聲請人之聲請於法有據 ,應予准許沒入保證金及實收利息。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 條第1 項、第119 條之1 第2 項、第12 1 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戰諭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譚系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TCDM-114-聲-243-20250123-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沒入保證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83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 人 陳姿廷 受 刑 人 蔡松益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犯妨害自由案件,聲請沒入保證金(113年 度執聲沒字第21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即被告蔡松益因犯妨害自由案件,前 經檢察官指定保證金額新臺幣(下同)3萬元,由具保人陳 姿廷繳納現金保證後將受刑人釋放,茲因受刑人逃匿,依刑 事訴訟法第118條規定,應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及利息 ,爰依同法第121條第1項規定,聲請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 金及利息等語。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法院裁定沒入具保人 繳納之保證金,應以被告尚在逃匿中為要件。故被告雖曾逃 匿,但若經緝獲歸案,即不得謂其逃匿而裁定沒入具保人所 繳納之保證金(最高法院100年度台非字第100號、110年度 台非字第171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因犯妨害自由案件,經檢察官指定保證金3萬 元,由具保人繳納現金後,已將受刑人釋放,該案經本院以 111年度審簡字1726號判處有期徒刑2月,嗣被告不服提起上 訴,經本院以112年度簡上字第438號駁回上訴而告確,並移 送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署)執行,惟受刑人 經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合法傳喚,未遵期到案執行,亦拘提無 著,且受刑人亦無受羈押或在監執行等未能到案之正當理由 等情,有刑事被告保證書、國庫存款收款書、上開刑事判決 、桃園地檢署送達證書、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拘票、執行拘提 報告書、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 錄表及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等在卷可稽,此部分事實應堪認 定。然而,受刑人於本案繫屬本院前之114年1月2日已緝獲 歸案,有臺灣高等法院通緝記錄表在卷可佐,則受刑人於本 院裁定前已非屬「逃匿中」之狀態,揆諸上開說明,自不得 再以其逃匿而裁定沒入具保之保證金。從而,本件聲請人之 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十八庭 法 官 姚懿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王儷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2025-01-23

TYDM-114-聲-83-2025012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沒入保證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42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葉建成 具 保 人 林尚瑜 年籍詳卷 上列具保人因受刑人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沒入保證金(11 4年度執聲沒字第1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尚瑜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壹拾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林尚瑜因受刑人葉建成犯詐欺等案件 ,經依法院指定之保證金額新臺幣(下同)10萬元,出具現 金保證後,將受刑人停止羈押。茲因受刑人逃匿,爰依刑事 訴訟法第118條、第119條之1第2項規定,應沒入具保人繳納 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爰依同法第121條第1項規定聲請沒入 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等語。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前開保 證金之沒入,以法院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 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受刑人葉建成因詐欺等案件,前經本院指定保證金10萬元, 由具保人林尚瑜繳納上開保證金後,已將受刑人停止羈押; 而受刑人所犯上開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金訴字第126號等 判決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9月,受刑人及檢察官不服均提 起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以112年度金上訴字第299 1號等判決上訴駁回,受刑人不服再提起上訴,經最高法院 以113年度台上字第3589號判決上訴駁回確定,現由臺灣臺 中地方檢察署(下稱臺中地檢署)檢察官執行等情,有刑事 被告保證書、本院收受訴訟案款通知(繳納刑事保證金通知 單)、國庫存款收款書影本及受刑人之法院前案紀錄表各1份 在卷可稽,是此部分事實,堪以認定。  ㈡受刑人於受上開有罪判決確定後,臺中地檢署檢察官按受刑 人住所桃園市○○區○○路○○段000巷0號傳喚受刑人到案執行, 於民國113年10月28日由受刑人之同居人簽收而合法送達; 另同時按具保人之住址及工作地址通知具保人促使受刑人到 場,如受刑人逾期未到場,將依法聲請沒入保證金等語,分 別由具保人本人及其受僱人簽收,均合法送達。惟受刑人並 未遵期到案執行,具保人亦未帶同受刑人於該期日到案執行 ,嗣經聲請人囑託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核發拘票執行 拘提受刑人,惟仍拘提無著等情,有臺中地檢署送達證書3 份、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11月26日拘票、員警1 13年12月11日拘提報告書、受刑人及具保人之戶役政資訊網 站查詢-個人資料查詢各1份等在卷可按,又受刑人及具保人 均無受羈押或在監執行等未能到案或偕同受刑人到案之正當 理由乙情,有受刑人及具保人之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受刑 人之法院前案紀錄表各1份存卷可佐,顯見受刑人確已逃匿 ,揆諸前開說明,自應將具保人原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 利息沒入。是聲請人上開聲請,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十二庭 法 官 黃淑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廖碩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2025-01-23

TCDM-114-聲-242-2025012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沒入保證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311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鈺婷 具 保 人 關政宇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詐欺案件,聲請沒入保證金(113年度執保 醫字第9號、113年度執聲沒字第36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關政宇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壹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關政宇因受刑人陳鈺婷詐欺案件,經 依檢察官指定之保證金額新臺幣(下同)1萬元,出具現金 保證後,將受刑人停止執行(即保外待產)。茲因該受刑人 逃匿,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19條之1第2項規定,應沒 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爰依同法第121條第1項 規定,聲請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等語。 二、按受刑人懷胎5月以上或生產未滿2月者,經戒送醫療機構或病監醫治之方式後,仍不能或無法為適當之醫治者,監獄得報請監督機關參酌醫囑後核准保外醫治(保外待產);核准保外醫治(保外待產)者,監獄應即報由檢察官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或限制出境、出海後釋放之;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或限制出境、出海者,準用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2項至第4項、第93條之5第1項前段及第3項前段、第111條之命提出保證書、指定保證金額、限制住居、第115條、第116條、第118條第1項之沒入保證金、第119條第2項、第3項之退保、第121條第4項准其退保及第416條第1項第1款、第3項、第4項、第417條、第418條第1項本文聲請救濟之規定。監獄行刑法第63條第7項準用同條第1項前段、第3項及第4項規定定有明文。又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定有明文。然而,關於沒入保證金之程序,究竟應由法院裁定或得逕以檢察官命令沒入,及實體上關於其利息部分是否應一併沒入,監獄行刑法似漏未明文規定準用刑事訴訟法第119條之1第2項及同法第121條第1項規定,致生法律解釋與適用疑義。而查:  ㈠在實體上,監獄行刑法第63條第3項既已明文規定準用刑事訴 訟法第118條第1項之沒入保證金,因此,倘若具保之被告逃 匿者,依法自得沒入該保證金。而刑事訴訟法於103年6月18 日修正公布時新增第119條之1規定:「(第1項)以現金繳 納保證金具保者,保證金應給付利息,並於依前條第3項規 定發還時,實收利息併發還之。其應受發還人所在不明,或 因其他事故不能發還者,法院或檢察官應公告之;自公告之 日起滿10年,無人聲請發還者,歸屬國庫。(第2項)依第1 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第3項)刑 事保證金存管、計息及發還作業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 定之。」惟監獄行刑法於109年1月15日修正公布時,卻未將 上開規定納入準用範圍,致生法律解釋與適用疑義,然而觀 諸刑事訴訟法第119條之1規定之立法過程與修正(新增)理 由,原係由立法委員廖正井等34人提案,以該條規定修正( 新增)前,實務上就已解繳國庫之保證金如係現金或有價證 券提供者,依法沒入保證金時,孳息係一併沒入公庫,惟對 於應返還被告或第三人(即具保人)保證金者,其孳息之處 理均未規範,以致實務上孳息均未隨同返還,並認依法應返 還者,亦應由國庫給付利息,始屬公平。換言之,於該條規 定修正(新增)前,關於保證金及其實收利息應一併沒入國 庫並無爭議,僅係就返還保證金時(退保時)之利息返還與 否存有爭議,因此特別立法明文規定關於保證金之計息、沒 入及發還等事宜。是以,考量具保乃為確保被告或受刑人不 致逃匿,若具保之被告或受刑人逃匿而予以沒保,自不宜因 代理國庫支付之利息而獲有利得,因此於沒入保證金時,實 收利息應併沒入之,方符事理之平。從而,在實體上,倘具 保之被告或受刑人逃匿者,已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均應 一併沒入,不因刑事訴訟法嗣後修正公布新增第119條之1規 定與否而受影響。  ㈡在程序上,109年1月15日修正前監獄行刑法第58條第4項、第 5項明文規定:「(第4項)保外醫治,準用刑事訴訟法第11 1條第1項至第4項之命提出保證書、指定保證金額、第118條 第1項之沒入保證金、第119條第2項、第3項之免除具保責任 及第121條第4項之准其退保之規定。」、「(第5項)前項 沒入保證金,由監獄函請指揮執行之檢察官以命令行之。」 亦即上開法律修正前,係以法律明文規定沒入保證金之程序 ,由監獄函請指揮執行之檢察官以命令行之【按上開法律修 正前,如檢察官誤向法院聲請沒入保證金,則依法均應予駁 回,如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3年度聲字第1164號、臺灣屏東 地方法院103年度聲字第1197號、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3年度 聲字第4224號、106年度聲字第1911、5250號、本院108年度 聲字第5248號、109年度聲字第661號等裁定】,惟上開法律 修正後,對於沒入保證金相關程序即付之闕如,而觀諸該次 修正理由僅泛稱:「第4項由原條文第4項及第5項合併修正 ,另配合刑事訴訟法於108年6月19日修正公布增訂第八章之 一限制出境、出海,明定辦理具保、責付、限制住居或限制 出境、出海及其救濟等事項,準用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以 資明確。」就原沒入保證金之程序○○○○○○○○○函請指揮執行 之檢察官以命令行之)刪除後,應依何種程序、由何機關決 定沒入保證金等事項,均未置一詞,修正理由僅以「合併修 正」4個字一語帶過,不無立法瑕疵,於修法過程中,亦未 見主管機關或司法院曾對此表示意見,則立法者(或主管機 關)究竟係有意刪除(或修法理由所謂的「合併修正」)而 回歸刑事訴訟法關於沒入保證金之程序,僅因一時立法疏漏 ,未仔細查核、對照是否應規定準用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 項規定,還是認為依修正後監獄行刑法第63條第3項、第4項 文義:「監獄應即報由檢察官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或限 制出境、出海後釋放之」、「前項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 或限制出境、出海者,準用刑事訴訟法……」,條文規範之主 體(即命為一定強制處分之主體)均為檢察官,而在刑事訴 訟之法律體系上,刑之執行本即由檢察官指揮執行,屬於檢 察官之職權,因此毋庸贅為規定,立法者(或主管機關)立 法條文規定不明且修法理由亦語焉不詳,其真意不得而知, 上開立法瑕疵所生之程序或執行上之疑義或不利益,僅能由 基層實務工作者自行處理或承擔。本院審酌修正後監獄行刑 法第63條第4項規定,既然已有意將辦理具保、責付、限制 住居或限制出境、出海及其救濟等事項,準用刑事訴訟法相 關規定,排除行政救濟程序,關於沒入保證金乙事,倘若仍 由指揮執行之檢察官以命令行之,同會有受刑人或第三人( 具保人)對於沒入保證金之決定應如何救濟及其救濟程序為 何等問題,縱使準用刑事訴訟法第416條第1項第1款、第3項 、第4項、第417條、第418條第1項本文聲請救濟,該等條文 亦無關於沒入保證金之救濟規定,無論立法者(或主管機關 )原本是否有意增加法院把關程序或逕自決定由法院承擔, 從人民訴訟權保障之角度,依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規定 以法院之裁定行之,提供抗告救濟機會以彌補準用上述刑事 訴訟法相關規定聲請救濟之不足,似亦無不可(但上述立法 瑕疵仍應予指明)。且檢察官面對上開法律修正後,已無檢 察官得以命令行之之明文規定,則縱使修正後規定並未準用 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規定,亦大多仍希望循一般刑事訴 訟被告逃匿時之程序,向法院聲請沒入保證金(由法院「背 書」)。況如檢察官已向法院聲請沒入保證金,表示第一線 行政人員○○○○○、警察等)均已付出相當勞力、時間、費用 確認或查緝受刑人已逃匿,卻因上述立法瑕疵或程序問題, 影響刑之執行與獄政管理,宜從寬解釋適用刑事訴訟法第12 1條第1項規定。  ㈢基上,上述立法瑕疵雖致生法律解釋與適用疑義,有待立法 機關與主管機關補正,惟法院於個案受理檢察官聲請後,為 達成法律規定之立法目的(即沒入保證金)及保障受刑人或 第三人(具保人)之救濟權利(即抗告權),擴張解釋適用 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三、經查,受刑人因詐欺案件,於監獄執行中,經臺灣臺中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指定保證金額1萬元,由具保人繳納現金後, 釋放受刑人保外待產,有法務部矯正署113年5月7日法矯署 醫字第11301037280號函、臺中女子監獄收容人保外待產申 請報告單及附件、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執行指揮書、 刑事被告(受刑人)現金保證書、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收受 刑事保證金通知、國庫存款收款書、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釋票回證聯在卷可稽。然而,受刑人已於113年8月22日 分娩後,未依法務部○○○○○○○○○指定之113年10月23日到案返 監執行,嗣經聲請人合法傳喚並通知具保人通知或帶同受刑 人到案接受執行,受刑人仍未依指定之時間到案執行,經聲 請人簽發拘票亦拘提無著等情,有法務部○○○○○○○○○113年9 月20日中女監衛字第11312002530號書函、臺灣臺中地方檢 察署113年10月24日中簡介高113執保醫9號通知、執行傳票 與通知之送達證書、檢察官拘票、拘提結果報告書、受刑人 戶役政資訊網站個人資料查詢及其在監在押紀錄表在卷可稽 ;且查受刑人並無受羈押或在監執行等未能到案之正當理由 ,並於113年10月23日因保外就醫失聯等情,亦有法院在監 在押簡列表附卷可稽,足認受刑人顯已逃匿,聲請人聲請本 院裁定沒入具保人繳納之前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依前揭規 定與說明,應予准許。 四、依監獄行刑法第63條第7項、第4項,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 項、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十九庭 法 官 何紹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林玟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TCDM-113-聲-4311-20250123-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聲請裁定沒入保證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452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洪翊紘 具 保 人 杜綵心(原名:杜依珊) 上列具保人因受刑人犯傷害致死案件,經檢察官聲請沒入保證金 (113年度執聲沒字第13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杜綵心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10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洪翊紘因傷害致死案件,經本院於民 國110年10月29日指定保證金新臺幣(下同)10萬元後,由 具保人杜綵心繳納現金後停止受刑人之羈押。茲因受刑人逃 匿,並已合法通知具保人而無著,爰聲請裁定沒入具保人繳 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等語。 二、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沒 入之。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 併沒入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定 有明文。 三、查受刑人前因傷害致死案件,經本院指定保證金10萬元,由 具保人出具現金保證後,已將受刑人停止羈押釋放,嗣經判 刑確定後經合法傳喚,應於113年11月12日至臺灣彰化地方 檢察署報到執行。詎受刑人並未到案,復經拘提無著,另具 保人經合法通知,亦未督促受刑人到案,且受刑人及具保人 均無因案在監在押等情,有本院具保責付辦理程序單、國庫 存款收款書、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點名單、通知、送達證書 、拘票、報告書、彰化縣警察局芳苑分局113年12月4日函、 法院前案紀錄表、具保人在監在押簡列表、受刑人在監在押 簡列表附卷可參,足認受刑人業已逃匿,故檢察官聲請裁定 沒入具保人已繳納之前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核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宋庭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陳秀香

2025-01-23

CHDM-113-聲-1452-20250123-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沒入保證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4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簡伯霖 具 保 人 徐蓉麗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沒入保證 金及利息(113年度執聲沒字第21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徐蓉麗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貳拾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徐蓉麗前因受刑人簡伯霖犯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案件,經依檢察官指定之保證金額新臺幣(下同) 20萬元出具現金保證後,檢察官已將受刑人釋放。茲因該受 刑人逃匿,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規定,聲請沒入具保人 繳納之保證金及利息等語。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前項規定,於檢察官依第93條第3項但書及第228條第4項命 具保者,準用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定有明文。且依第118 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同法第119條之1 第2項亦有明定。 三、經查,受刑人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依檢察官 指定保證金額20萬元,由具保人以現金繳納保證金後,檢察 官已將受刑人予以釋放;且上開案件經本院以111年度訴字 第1679號判決各判處有期徒刑3月、1年11月、1年10月(共1 3罪),後十四罪並定應執行有期徒刑4年8月,嗣經臺灣高 等法院、最高法院依序以112年度上訴字第4607號、113年度 台上字第1894號判決上訴駁回確定等情,有國庫存款收款書 影本、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此部分事實,堪以認定。 而受刑人於受上述有罪判決確定後,檢察官按判決書上之地 址傳喚、拘提到案執行未果,亦無在監或在押之情形,且具 保人經檢察官通知,亦未偕同受刑人到案執行等情,有地方 檢察署執行傳票之送達證書、檢察官之拘票及該分局之報告 書影本在卷可憑,遑論受刑人目前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以 113年桃檢秀執癸緝字第10152號通緝中,亦有上述法院前案 紀錄表在卷可考,是依卷內證據資料,足認受刑人確已逃匿 ,揆諸上開規定,自應將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20萬元及實收 利息沒入,檢察官上開聲請,洵屬有據,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2項、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 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吳軍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鄒宇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2

TYDM-114-聲-214-20250122-1

台非
最高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沒入保證金及實收利息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台非字第15號 上 訴 人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 被 告 李志強 具保人即受 裁 定 人 鄭敏雅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對於臺灣臺中地 方法院中華民國104年10月2日沒入保證金及實收利息之第一審確 定裁定(104年度聲字第3728號,聲請案號:臺灣臺中地方檢察 署104年度執聲沒字第227號),認為違背法令,提起非常上訴,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裁定撤銷。 檢察官之聲請駁回。 理 由 壹、非常上訴理由稱:「一、按判決適用法則不當者,為違背法 令,刑事訴訟法第378條定有明文。又按刑事訴訟法第118條 以下各條之沒入保證金,係因被告於具保人以相當金額具保 後逃匿,所給予具保人之制裁,雖與刑法從刑之沒收有別, 但此項刑事訴訟法上之沒入裁定,依同法第470條第2項規定 ,既具有強制執行之名義,自與判決有同一效力,如有違法 得提起非常上訴。復查具保停止羈押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 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 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又再執行羈押者,免除具保之責任, 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19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是沒入 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應以被告在逃匿中為要件,具保停止 羈押之被告逃匿,於緝獲歸案再執行羈押時,具保人之責任 即因被告再羈押而消滅,法院在被告逃匿中未裁定沒入保證 金,自不得於被告緝獲再執行羈押後以裁定補行沒入。有最 高法院99年度台非字第102號刑事判決可資參照。二、經查 :本案受刑人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臺中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下稱臺中地檢署)以103年度偵字第16088 號偵查中依法准予具保,並指定保證金新臺幣(下同)6萬 元,由具保人鄭敏雅於民國103年6月13日繳納現金後,將其 釋放。有具保人繳納保證金之國庫存款收款書在卷可稽。嗣 受刑人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稱臺中地院)以103年度審 訴字第268號判決分別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得易科罰金 之刑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月(不得易科罰金之刑部 分),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以104年度上訴字第324號判 決駁回上訴,該判決並於民國104年7月3日確定,並函請臺 中地檢署依法執行。嗣臺中地檢署檢察官傳喚、拘提被告執 行無著,乃於104年9月17日向法院聲請沒入上開保證金及實 收利息(下稱保證金),經臺中地院以被告逃匿為由,於10 4年10月2日以104年度聲字第3728號裁定沒入保證金及實收 利息,並於同年11月9日確定等情,有臺中地檢署104年執字 第9910號執行卷、104年度執聲沒字第227號聲請沒入具保人 保證金案卷可稽。又前開沒入保證金裁定係於104年10月13 日送達臺中地檢署檢察官、同年10月19日送達受刑人之同居 人、同年10月13日送達具保人等(參臺中地院104年度聲字 第3728號卷第30、31、37頁),惟受刑人於該裁定送達前之1 04年10月5日因另案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執行案件,經 通緝緝獲解送臺中地檢署而發監在○○○○○○○○○○執行。有矯正 簡表、全國刑案資料查註表及臺中地檢署104年執緝新字第1 766號執行指揮書影本等附卷足憑。因受刑人在本案裁定送 達生效前,已另案入監所執行,自非逃匿中,核依上揭說明 ,即不得逕行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6萬元及實收利息。 乃原審未及審酌,以受刑人逃匿為由,裁定沒入前開保證金 ,自有適用法則不當之違背法令。案經確定,且不利於受裁 定人。三、案經確定,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443條提 起非常上訴,以資糾正救濟。」等語。 貳、本院按:判決不適用法則或適用法則不當者,為違背法令, 刑事訴訟法第378條定有明文。又刑事訴訟法第118條之沒入 保證金,係因被告於具保人以相當金額具保後逃匿,所給予 具保人之制裁,雖與刑法從刑之沒收有別,但此項刑事訴訟 法上之沒入裁定,依同法第470條第1項、第2項規定,既具 有強制執行之名義,自與判決有同一之效力,如有違法得提 起非常上訴。復具保停止羈押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 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 繳納者沒入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沒入 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應以被告尚在逃匿中為要件,故具保 停止羈押之被告逃匿,倘緝獲歸案,即不得謂其逃匿中而裁 定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 叁、經查:被告李志強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 臺中地方檢察署(下稱臺中地檢署)檢察官以103年度偵字第1 6088號偵查中依法准予具保,並指定保證金新臺幣(下同)6 萬元,由具保人鄭敏雅於民國103年6月13日繳納現金後,將 其釋放。嗣被告經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稱臺中地院)以10 3年度審訴字第268號判決分別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得 易科罰金之刑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月(不得易科罰 金之刑部分),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以104年度上訴字 第324號判決駁回上訴,並於104年7月3日確定,並函請臺中 地檢署依法執行。嗣臺中地檢署檢察官傳喚、拘提受刑人執 行無著,乃向法院聲請沒入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經臺中 地院以被告逃匿為由,於104年10月2日以104年度聲字第372 8號裁定沒入保證金及實收利息,並於同年11月9日確定等情 ,有臺中地檢署104年度執字第9910號執行卷、104年度執聲 沒字第227號聲請沒入具保人保證金案卷可稽。又前開沒入 保證金裁定係於104年10月13日送達臺中地檢署檢察官、同 年10月19日送達受刑人之同居人(李永鑫)、同年10月13日送 達具保人(見臺中地院104年度聲字第3728號卷第30、31、37 頁),惟被告於該裁定送達前之104年10月5日因另案違反毒 品危害防制條例之執行案件,經通緝緝獲解送臺中地檢署而 發監在○○○○○○○○○○執行,有矯正簡表、全國刑案資料查註表 及臺中地檢署104年執緝新字第1766號執行指揮書影本等附 卷足憑。因被告在本案裁定送達生效前,已另案入監所執行 ,自非逃匿中,依上揭之說明,即不得逕行沒入具保人繳納 之保證金6萬元及實收利息。原審未及審酌,仍以被告逃匿 為由,裁定沒入前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自有適用法則不當 之違背法令。案經確定,且不利於受裁定之具保人,非常上 訴意旨執以指摘,為有理由,應由本院將原裁定撤銷,並駁 回檢察官之聲請,以資救濟及糾正。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7條第1項第1款,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刑事第六庭審判長法 官 段景榕 法 官 汪梅芬 法 官 何俏美 法 官 高文崇 法 官 洪兆隆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珈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2025-01-22

TPSM-114-台非-15-20250122-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沒入保證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1號 聲 請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即 受 刑 人 盧炳宇 具 保 人 蔡昀汝 上列具保人因被告即受刑人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聲 請人聲請沒入保證金(114年度執聲沒字第8號),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蔡昀汝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貳拾萬元及實收利息併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即受刑人盧炳宇(下稱受刑人)因違反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前經本院指定保證金新臺幣20萬 元,出具現金保證後,將受刑人停止羈押。茲因該受刑人逃 匿,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及第121 條第1項之規定,應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 息。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其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依第118 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又依刑事訴訟法 第118條第1項之沒入保證金,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刑事訴訟 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 三、聲請意旨以受刑人逃匿,聲請沒入保證金及實收利息,經本 院核閱卷宗,有本院國庫存款收款書、通知受刑人及具保人 送達證書、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拘票、臺灣臺中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拘票及警方拘提未獲之報告書影本、受刑人及 具保人個人戶籍資料及在監在押記錄表等件在卷可查。此外 ,於本院裁定時,受刑人未因案在監執行或在押之情,亦有 本院依職權查詢之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1份可 參。從而,堪認受刑人業已逃匿,揆諸前揭規定,聲請人之 聲請於法有據,應予准許沒入保證金及實收利息。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紀雅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陳信全

2025-01-22

MLDM-114-聲-51-20250122-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沒入保證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2號 聲 請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即 受刑人 兼 具保人 楊均達 上列被告即受刑人兼具保人因竊盜案件,經聲請人聲請沒入保證 金(114年度執聲沒字第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楊均達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伍佰元及實收利息併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即受刑人兼具保人楊均達(下稱受刑人 )因竊盜案件,經法院指定保證金新臺幣(下同)500元, 由受刑人出具現金保證後,已釋放受刑人,茲因受刑人逃匿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 條第1項規定,聲請沒入受刑人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併 沒入之等語。 二、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沒 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依 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第118條第 1項之沒入保證金,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 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受刑人因竊盜案件,經本院指定保證金500元,由受刑人 於民國113年2月28日繳納後,已釋放受刑人,嗣經本院以11 3年度苗簡字第277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確定,並送臺灣 苗栗地方檢察署執行乙節,有國庫存款收款書、判決書、法 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復經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 113年度執字第1683號傳喚受刑人應於113年10月8日上午10 時許到案執行,嗣受刑人無正當理由不到案執行,並經拘提 無著乙節,有執行傳票及追保函送達證書、拘票、報告書在 卷可稽。又受刑人現未在監執行或受羈押,有法院在監在押 簡列表在卷可稽,堪認受刑人業已逃匿。揆諸上開說明,聲 請人聲請沒入受刑人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併沒入之,核 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許文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彥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21

MLDM-114-聲-52-2025012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沒入保證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4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 人 即 受刑人 鄭思漢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沒入保證 金(114年度執聲沒字第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鄭思漢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柒仟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即受刑人鄭思漢因詐欺案件,出具現 金保證新臺幣(下同)7,000元。茲因受刑人逃匿,依刑事 訴訟法第118條、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規定,聲 請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7,000元及實收利息等語。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依前開規定 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此觀刑事訴訟法第118 條後段、第119條之1第2項規定自明。 三、查具保人即受刑人因詐欺案件,曾自行出具現金保證7,000 元,嗣受刑人經本院以113年度審簡字第644號判決處有期徒 刑3月確定等節,有國庫存款收款書(存單號碼:113年刑保 字第0000000067號)、上開裁判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 錄表在卷可稽。而案經確定移送執行,具保人即受刑人經檢 察官合法傳、拘無著,迄今仍未到案接受執行,且無另案在 監、在押紀錄等情,有執行傳票送達證書、具保人通知函與 送達證書、拘票與拘提報告書及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全國 紀錄表存卷可查。據此可見受刑人顯已逃匿,其已繳納之保 證金7,000元及實收利息,均應沒入。是檢察官之聲請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 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刑事第八庭法 官 林志煌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劉亭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21

TPDM-114-聲-147-202501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