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賴惠慈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51-160 筆)

台簡抗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簡抗字第277號 抗 告 人 李筱莉 安得信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兼 上 1 人 法定代理人 傅亭瑀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陸怡君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王昱舜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17日臺灣新竹地方法院裁定(112年度 簡上字第109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裁判,其上訴利益逾民事訴訟 法第466條所定之額數者,當事人僅得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為理由,逕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或抗告,並須經原裁判法 院之許可。此項許可,以訴訟事件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 則上之重要性者為限,此觀同法第436條之2第1項、第436條 之3第1項及第2項之規定自明。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 指原第二審判決為確定事實而適用法律,或就所確定之事實 而為法律上之判斷,有顯然不合於法規規定,或與司法院大 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顯然違反者而言,不包括不備理由 、理由矛盾、取捨證據或認定事實不當之情形在內。至所謂 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之重要性,係指該事件所涉及之法律問 題意義重大,而有加以闡釋之必要者而言。 二、本件抗告人對於原第二審判決逕向本院提起上訴,係以:伊 等對相對人僅有新臺幣(下同)3,300萬元借款債務,且已 全數清償完畢,並無於民國107年12月17日另向相對人借貸   900萬元(下稱系爭借款)而共同簽發同面額之本票(下稱 系爭本票),伊等係受相對人脅迫而簽發系爭本票,原第二 審未命相對人就系爭借款負實質舉證責任,率以伊等不能舉 證受脅迫而簽發900萬元之借據及領據,為伊等不利認定, 有違舉證責任分配原則。相對人所辯以現金交付系爭借款, 係刻意設置資金斷點,此與3,300萬元借款係以匯款交付截 然不同,相對人於伊等前債未清,且無提供新擔保品之情況 下,同意續借系爭借款,有違常情,相對人之配偶戴妘芯於 另案之證述矛盾,顯係與相對人串證所為,抗告人傅亭瑀於 原第二審已陳明簽發系爭本票之時,相對人並未交付系爭借 款,原第二審未斟酌上情,採證認事違背論理法則、經驗法 則,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云云,為其論據。惟抗告人所陳上開 理由,係就原第二審判決取捨證據、認定事實當否所為爭執 ,要與適用法規是否顯有錯誤無涉,亦無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情事。原法院因認其上訴不應許可,以 裁定予以駁回,經核於法並無違誤。抗告論旨,指摘原裁定 不當,聲明廢棄,非有理由。末查,相對人於原第一審抗辯 抗告人於系爭借款後,另向其借款163萬元,可見抗告人非 受脅迫簽發系爭本票等語(見一審卷一第211頁)。原第二 審斟酌相對人提出相關證據而為事實認定,並無認作主張或 違反辯論主義、處分權主義之情。又原第二審係依抗告人簽 立之借據及領據,認定抗告人係為擔保系爭借款而簽發及交 付系爭本票,並為抗告人敗訴之判決,經核於法並無不合。 至原第二審判決贅列之其他理由,無論當否,要與判決結果 不生影響。均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第 2項、第495條之1第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   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邱 璿 如 法官 賴 惠 慈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心 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2025-01-15

TPSV-113-台簡抗-277-20250115-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127號 上 訴 人 王榮發 訴訟代理人 陳禾原律師 被 上訴 人 陳銘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0月9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上字第426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 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 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 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 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 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 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 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 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 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不利於其部分提起上訴,雖以該部分 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 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系爭建物為民國72 年12月24日建築完成之5層樓建物,系爭頂樓平台上如原判 決附圖(下稱附圖)所示系爭違建,事實上處分權人為上訴人 (即系爭5樓房屋所有權人),為兩造所不爭執。系爭違建自7 3年間興建,依同年4月19日鑑定證明書所載,初始面積為29 .9平方公尺,嗣經擴增面積如附圖所示之94.3平方公尺,系 爭建物區分所有權人於本件訴訟前,固未循法律途徑請求系 爭5樓房屋所有權人予以拆除,然此僅為單純沉默,要與默 示合意分管契約有間。上訴人分擔被上訴人所有系爭2樓房 屋之樓梯清潔費、系爭建物公共電費,均與分管契約是否存 在無涉,系爭協議書係為公共修繕費用之公平合理分配,而 約定按各戶使用比例分擔,並非約定系爭頂樓平台由上訴人 專用,上訴人抗辯其因系爭頂樓平台存在分管契約而取得占 有權源云云,並不足採。系爭頂樓平台為系爭建物區分所有 權人所共有,上訴人以系爭違建無權占有,被上訴人自得請 求上訴人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爰審酌系爭違建之用 途為出租第三人居住使用,及其占用面積、上訴人利用所獲 經濟利益,暨系爭建物坐落區域、路段、交通、工商繁榮程 度、商業發展等一切情狀,認應以系爭頂樓平台坐落土地之 申報地價百分之10,並按系爭違建面積除以系爭建物登記層 數(5層)之比例,計算上訴人占用系爭頂樓平台所受之利益( 計算式如原判決附表所示)。從而,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 第1項前段、第821條、第179條規定,請求上訴人拆除系爭 違建,騰空返還系爭頂樓平台予被上訴人及其他共有人,及 請求上訴人給付新臺幣(下同)5萬4,141元本息,暨自111年7 月1日起至拆除系爭違建、返還系爭頂樓平台之日止,按月 給付900元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等情,指摘其為不當 ,並就原審已論斷或其他於判決結果無影響者,泛言未論斷 或論斷矛盾,違背證據法則、經驗法則,而非表明該部分判 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 令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 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 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 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481條、第444 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08

TPSV-114-台上-127-2025010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不當得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131號 上 訴 人 楊 芷 毓 訴訟代理人 黃 逸 仁律師 被 上訴 人 振翔國際發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游碧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 年10月4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重上字第 168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 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 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 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 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 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 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 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 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 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於民國106年10月12日至108年 10月17日止,擔任被上訴人之法定代理人期間,未忠實執行 業務並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將如第一審判決附表所示 款項計新臺幣860萬7,149元(下稱系爭款項)挪為私用,致被 上訴人受有損害,依公司法第23條第1項規定,應負賠償之 責。系爭和解書為上訴人之父母楊清林、楊游碧鳳與上訴人 、上訴人之配偶孔柄鑒所簽立,非由楊游碧鳳以被上訴人之 法定代理人名義所簽署,不得拘束被上訴人,自難認被上訴 人已免除上訴人所負系爭款項之損害賠償責任。從而,被上 訴人依公司法第23條第1項規定,請求上訴人給付系爭款項 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等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 已論斷或其他於判決結果無影響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矛盾 、違背論理法則,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 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 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 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 。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原審斟酌全辯 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結果,就本件所涉爭點,依自由心證判 斷事實真偽,俱已說明心證之所由得,對其餘無礙判決結果 而未詳載部分,亦表明不逐一論駁之旨,尚非不備理由或有 理由矛盾之情,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481條、第444 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08

TPSV-114-台上-131-2025010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142號 上 訴 人 張蔡阿世 張 玉 甄 張 永 信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賴 鴻 鳴律師 蕭 人 豪律師 謝 旻 宏律師 賴 昱 亘律師 謝 明 澂律師 被 上訴 人 李 春 風 李 春 丁 鄭 武 郎 蕭 金 美 李 坤 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4月3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第二審判決(111年度上字第23 5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 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 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 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 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 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 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 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 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 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裁量通行必要範圍之職權行使所論斷:被上訴人所有如 原判決附表一所示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均為袋地,且無民法 第789條第1項規定之適用。審酌系爭土地之使用現況,及如 原判決附圖一所示編號J、K、L、M、D、C、B、A路線(下稱 系爭路線)原即供兩造通行使用、通行面積所占周圍地面積 比例、距離聯外公路遠近、對鄰地影響之輕重等一切情狀, 認通行系爭路線,應為對周圍地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等情 ,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所為論斷,泛言論斷違法,而非 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 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 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 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 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481條、第444 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08

TPSV-114-台上-142-2025010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款項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136號 上 訴 人 洪春培 訴訟代理人 林松虎律師 被 上訴 人 吳信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款項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 18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重上字第26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 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 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 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 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 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 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 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 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 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不利於其部分提起上訴,雖以該部分 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 取捨證據、認定事實、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系爭房 地原所有權人為訴外人陳秋芬,其於民國104年9月18日以系 爭房地設定權利人為被上訴人、擔保債權總額為新臺幣(下 同)600萬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系爭房地 於105年3月11日以買賣為原因,登記為上訴人所有;系爭抵 押權登記於同年月17日塗銷,兩造並簽定系爭契約之事實, 為兩造所不爭執。綜酌兩造之陳述以及系爭契約第貳條之記 載,足證兩造間就上訴人應給付450萬元予被上訴人確達成 協議,上訴人並承諾於系爭房地出售後,由買賣價金支付, 以為被上訴人塗銷系爭抵押權之補償或對價。系爭房地已於 111年12月19日出售予訴外人何承哲,上訴人依約應給付被 上訴人450萬元,扣除其已於112年1月間給付100萬2,267元 ,是被上訴人依系爭契約第貳條約定,請求上訴人給付349 萬7,733元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等情,指摘其為不當 ,並就原審已論斷或其他於判決結果無影響者,泛言未論斷 或論斷違背論理法則,而非表明該部分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亦 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 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 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481條、第444 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08

TPSV-114-台上-136-2025010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支票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140號 上 訴 人 富永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祝泓理 訴訟代理人 許献進律師 李仲翔律師 周宛萱律師 上 訴 人 李輝民 訴訟代理人 許朝財律師 被 上訴 人 靖雲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鶴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支票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 月15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重上字第440號、112 年度重訴字第13號),各自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 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 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 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 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 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 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 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 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 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不利於其部分,各自提起上訴,雖以 各該部分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 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富 永營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永公司)係為償還以被上訴人名 義向訴外人蘇秀華之借款,始與被上訴人簽訂系爭契約,再 由被上訴人以系爭契約向富永公司請款,藉此規避富永公司 內控規定。富永公司簽發如原判決附表(下稱附表)一所示支 票(下稱系爭支票)及附表二編號E、F、H所示支票,交由被 上訴人轉交蘇秀華清償借款,並非依系爭契約給付工程預付 款。上訴人李輝民提起主參加訴訟,主張其係借用被上訴人 名義,與富永公司簽訂系爭契約,亦不可取。從而,富永公 司主張其已終止系爭契約,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上 訴人返還系爭支票,及李輝民主張其已終止借名契約,得類 推適用民法第541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移轉系爭承攬報酬 債權並交付系爭支票,並依系爭契約第5條第1項約定,請求 富永公司給付系爭承攬報酬本息,均為無理由,不應准許等 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或其他於判決結果無影 響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矛盾,違背證據法則,而非表明各 該部分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 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 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 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 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人之上訴均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48 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08

TPSV-114-台上-140-2025010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等再審之訴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143號 上 訴 人 龍巖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KELLY LEE 訴訟代理人 周威良律師 吳青峰律師 被 上訴 人 黃宗德 黃宗宏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吳尚昆律師 葉思慧律師 被 上訴 人 黃景福 黃秀芳 黃柏桐 黃柏智 黃品惟 黃品龍 黃李芹 Rex Harrison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除地上物返還土地等再審之訴事件,上訴人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21日臺灣高等法院再審判決(113年度重 再字第14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 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 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 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 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 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 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 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 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 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所論斷:上訴人主 張前訴訟程序原法院107年度重上字第293號確定判決(下稱 原確定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之再審事由 。惟查,原確定判決以系爭墓園自民國61年間即坐落於系爭 土地,由系爭土地原所有人黃宗宏同意無償提供使用,並經 執行法院於拍賣公告載明,上訴人標買系爭土地時已明知上 情,且墳墓通常係永久使用,上訴人係惡意受讓系爭土地, 其請求被上訴人遷移系爭墓園、取回黃成金遺骸,違反誠信 原則,而為上訴人不利之判決,屬其認定事實及取捨證據之 職權行使,並無違反民法第148條第2項規定情事,核無適用 法規顯有錯誤之情事。從而,上訴人提起本件再審之訴,為 無理由等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者,泛言論斷 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 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 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 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 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自治條例係於72年4月25日公布施行,該條例第7條、第75條 僅係針對第二種、第二之一種、第二之二種住宅區及保護區 之允許使用項目予以規範,是上訴人執上開規定,主張原確 定判決有疏未適用上開規定之顯然錯誤云云,不無誤會,附 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481條、第444 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08

TPSV-114-台上-143-2025010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等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上字第411號 上 訴 人 何漢桂 何盈澤 何盈沐 何惠珠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梁繼澤律師 童 行律師 被 上訴 人 翁 麗 何鈴玉 何玲琦 何玲燕 何庭萱 何玲美 何榮進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君鴻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2年11月8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0年度重上字第72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又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上訴 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民事訴訟法第46 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 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 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範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 467條、第468條、第470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定有明文。是 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 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 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 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 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 ,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 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 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認定:訴外人何江泉於民國 43年10月13日死亡,繼承人為配偶即訴外人何鄭發,子女即訴外 人何漢津、何漢宗、上訴人何漢桂、訴外人何錫、何秀緞、何秀 錐。何漢津於73年10月21日死亡,繼承人為配偶即訴外人戴麗花 (於94年5月2日死亡)、子女即訴外人何盈峻(於92年1月6日死 亡)、上訴人何盈澤、何盈沐、何惠珠(下稱何盈澤等3人)。又 何漢宗於105年11月11日死亡,繼承人為配偶即被上訴人翁麗, 子女即被上訴人何榮進、何鈴玉、何玲琦、何玲燕、何庭萱、何 玲美。何江泉於42年9月17日以耕地放領為原因,取得重測前新 竹市○○○段292之6、293之19地號土地(下稱系爭承領地)所有權 ,其死亡後,於45年1月27日以繼承為原因登記為何漢宗所有。 重測前292之6地號土地嗣分割出292之28地號土地,再分割出292 之36地號土地,何漢宗再於61年10月27日以292之36地號土地與 訴外人臺灣省新竹農田水利會交換重測前同段283之18地號土地 。另重測前293之19地號土地分割出293之22地號土地,嗣重測前 292之28、283之18、293之22地號土地於69年7月1日因地籍圖重 測合併為重測後新竹市○○段443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仍登 記為何漢宗所有。參酌系爭承領地承領資料、何江泉其餘遺產分 配情形、何盈沐107年7月18日出具之收據、何榮進之簡訊,並佐 以何惠珠、何漢桂、何玲燕之陳述,及系爭土地承租人王玓良之 證言,足認系爭承領地係分歸何漢宗單獨繼承,土地合併後,何 漢宗有單獨管理系爭土地之權利。上訴人主張因何漢津、何漢桂 無自耕能力,將系爭承領地各1/3權利借名登記在何漢宗名下云 云,不足採信。被上訴人於107年2月12日繼承系爭土地及其上房 屋後,於同年3月3日以新臺幣(下同)6222萬4800元出售予訴外 人何達偉。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擅自出售系爭土地,依借名登記 類推適用民法第550條、第541條及繼承之法律關係、民法第179 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連帶給付何漢桂1544萬5586元本息、何盈 澤等3人各622萬8528元本息,均無理由等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 職權行使,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所為論斷,泛言未論斷、論 斷矛盾或論斷違法,而非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 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 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 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4條 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吳 青 蓉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胡 明 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2025-01-08

TPSV-113-台上-411-20250108-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共有物分割協議不存在等上訴而聲請訴訟救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1262號 聲 請 人 謝乾隆 上列聲請人因與謝清風等間請求確認共有物分割協議不存在等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24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第二審判 決(112年度上字第292號),提起上訴,而聲請訴訟救助,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按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下稱法扶會)分會准許法律扶助 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 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此觀法律扶助法第63條之規定即明 。本件聲請人對於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2年度上字第292號判 決,提起第三審上訴,向本院聲請訴訟救助。查聲請人向法扶會 台南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經該分會審查結果,認聲請人符合受扶 助標準,而准予全部扶助,有該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可稽。聲請 人聲請訴訟救助,自應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賴 惠 慈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王 心 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2025-01-08

TPSV-113-台聲-1262-20250108-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再審之訴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144號 上 訴 人 吳健成 訴訟代理人 張淵森律師 被 上訴 人 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鎮球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再審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9月18日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再審更審判決(113年度重 再更一字第1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 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 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 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 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 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 圍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 條第2項、第475條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是當事人提起上訴, 如依同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 背法令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 該條款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 條以外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 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大法官 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 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並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 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 書如未依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 時,即難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 三審法院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 訟法第47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 ,惟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 實、適用法律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前訴訟程序原法院111年 度重上字第148號確定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認定被上訴 人得代位訴外人駿多有限公司(下稱駿多公司)行使對於上訴 人之求償權,以及系爭火災之起火地點及原因等事實,已說 明其得心證之理由及所憑證據,並未違背論理法則及經驗法 則,復參酌相關證據及依民事訴訟法第222條第2項規定,認 定損害數額,而對上訴人之抗辯不予採信,乃其事實認定及 證據取捨之範疇,與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無關,上訴人依民事 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對之提起再審之訴,非有理由等 情,指摘其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或其他於判決結果無影 響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違背經驗法則,而非表明該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 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 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末查,證據調查原由審理事實之法 院衡情裁量,若認事實明瞭,自可即行裁判,毋庸再為調查 。原審已依證據認定上開事實,並敘明本件事證明確,兩造 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再逐 一論列,自無證據未予調查或理由不備之違失。又上訴人執 原確定判決有違反證據法則、經驗法則、論理法則之情事, 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自非合法表明上訴理由。至上訴人提 起第三審上訴後,主張駿多公司之倉庫為違章建築,符合國 泰產物商業火災保險契約第5條第6款所設除外不保事項,被 上訴人不應向駿多公司為保險給付云云,核屬新主張,依民 事訴訟法第476條第1項規定,本院不得審酌。均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481條、第444 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許 紋 華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書 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08

TPSV-114-台上-144-202501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