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證據提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71-180 筆)

聲簡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簡再字第2號 聲 請 人 即受判決人 李忠哲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公共危險案件,對於本院113年度交簡 上字第167號確定判決,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忠哲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再審之具 體理由暨證據。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又法院認 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 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 第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敘述理由」,係 具體表明符合刑事訴訟法所規定之再審理由而言,倘僅就原 確定判決之理由陳述己見,而未具體敘明究竟有何再審理由 ,或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理由而無具體情事,或其所述事 實顯與各該條款規定之事由不相適合;所稱「證據」,係指 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倘僅泛言有法定再審事由, 而未敘明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顯與法定再審事由不 相適合,或未提出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均應認聲 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 二、經查,聲請人即受判決人李忠哲對於本院113年度交簡上字 第167號確定判決聲請再審,然並未附具原判決之繕本,或 釋明未能提出之正當理由。又觀其書狀之內容,乃係針對原 判決認定之事實再事爭執,且泛稱判決結果與其期望有所不 同等語,而未具體敘明有何新事實、新證據足以動搖原判決 之理由,亦未提出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方法或證據 資料,揆諸上開說明,其聲請再審之程序顯然違背規定,爰 命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如主文所示事項,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再審之聲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孫立婷                    法 官 何信儀                    法 官 黃皓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李宜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2025-02-06

TYDM-114-聲簡再-2-20250206-1

聲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2號 聲 請 人 即受判決人 林世達摩(原名林清泉)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對於本院 113年度易字第284號刑事確定判決,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附件刑事聲請再審狀所載。 二、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 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 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 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敘述理由,係指具體 表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而言;所稱證據,係指足 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倘僅泛言有法定再審事由,而 未敘明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顯與法定再審事由不相 適合,或未提出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均應認聲請 再審之程式違背規定(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615號刑事 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本件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 林世達摩(下稱聲請人 )對於本院113年度易字第284號刑事確定判決聲請再審,然 未依前開規定附具原判決之繕本,亦未釋明有何無法提出原 判決之繕本之正當理由,復未檢附任何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 在之證據,有違聲請再審之程序規定,惟屬得補正之事項, 本院乃於民國113年1月9日依法裁定命聲請人應於命補正之 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具原確定判決之繕本或釋明無法提出 之正當理由,並補正聲請再審之具體理由暨證據,逾期未補 正即駁回其聲請,該裁定正本已於114年1月20日送達於聲請 人戶籍地由聲請人親自收受等情,有上開裁定書及本院送達 證書在卷可參,惟聲請人並未於期限內補正,亦有收文資料 查詢清單附卷為憑。揆諸首揭說明,本件再審之聲請核屬違 背法律上之程式,應予駁回。 四、末按聲請再審之案件,除顯無必要者外,應通知再審聲請人 及其代理人到場,並聽取檢察官及受判決人之意見,但無正 當理由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者,不在此限;又此所稱顯 無必要者,係指聲請顯屬程序上不合法且無可補正或顯無理 由而應逕予駁回者,此觀刑事訴訟法第429條之2、法院辦理 刑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第177條之4自明。本件聲請再審 之程序違背規定,且未合法補正,業如前述,自無通知聲請 人到場之必要,末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黃志中                              法 官 游涵歆                              法 官 劉芳菁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李翰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2025-02-06

PCDM-114-聲再-2-20250206-2

稅簡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報關業設置管理辦法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宣示判決筆錄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稅簡字第38號 114年2月6日辯論終結 原告 海順達物流有限公司 被告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上開當事人間113年度稅簡字第38號報關業設置管理辦法事件, 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6日上午09時40分在本院第十一法庭公開宣 示判決,出席人員如下: 法 官 劉家昆 書記官 陳弘毅 通 譯 范姜琦 到庭關係人: 原告海順達物流有限公司 原告代表人張銘軒 未到 原告訴訟代理人蘇敏雄律師 到 被告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被告代表人張世棟 未到 被告訴訟代理人張則慧 到 被告訴訟代理人黃瀞玉 到 被告訴訟代理人陳琪瓏 到 法官依行政訴訟法第234條宣示判決如下,不另作判決書: 主 文 一、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理由要領: 一、原告於民國110年4月28日至同年11月3日間以訴外人尤靖勳 為納稅義務人之名義,向被告報運海運進口快遞貨物35筆( 下稱系爭貨物,見第AX106270E8KW號等35筆進口快遞貨物簡 易申報單及卷附明細,原處分卷一第1至37頁),惟尤靖勳 嗣於112年7月12日、112年8月2日出具冒名報關聲明書表示 其係遭冒名報關(原處分卷一第39至61頁)。被告於112年8 月16日函請原告提供尤靖勳簽署之委任書、商業發票及據以 報關之原始真實明細資料等有關文件(原處分卷一第62頁) ,並通知原告於112年9月28日到場說明及製作詢問筆錄(原 處分卷一第66至71頁),認為原告無法提供受尤靖勳委任報 關之相關事證,有冒用尤靖勳名義辦理報關情事,核有過失 ,爰依關稅法第84條第1項、報關業設置管理辦法第39條第2 項及行政罰法第7條第1項規定,以113年1月23日113年第113 00022號處分書(即原處分,原處分卷一第89至91頁),裁 處原告罰鍰新臺幣35萬元。原告不服,提起訴願,復遭財政 部113年4月8日台財法訴字第11313910400號訴願決定書(即 訴願決定,原處分卷一第98至107頁)駁回,爰提起本件行 政訴訟,聲明: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 二、被告認定原告有冒名情事,所憑證據如上所述,乃以尤靖勳 書面聲明未進口系爭貨物為主要依據。惟尤靖勳若有自己或 同意(包含知悉但不反對)他人以其名義進口系爭貨物,即 為進口系爭貨物之納稅義務人,須負擔關稅等稅捐債務,核 具利害關係,有關其陳述內容之可信度,在無其他證據相佐 之情形下,是否得予逕行採信,尚非無疑(最高行政法院11 1年度上字第101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原告報運進口系爭貨物,係依大陸集運商提供報機明 細資料記載進口人為尤靖勳,進入實名認證APP(EZWAY)系 統,確認尤靖勳有註冊申請EZWAY(本院卷第224頁),則依 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第18條第2項規定,得以實名認證行 動通訊門號裝置回復確認方式辦理線上報關委任,無庸事先 取得尤靖勳委任書,即可進行通關。又尤靖勳註冊申請之EZ WAY,是於109年10月23日以簡訊認證方式進行認證(本院限 閱卷第13頁),依當時作法,只須取得尤靖勳身分證正反面 照片進行上傳,另以不限於尤靖勳本人之任何手機門號接收 簡訊進行認證,即可完成註冊(本院卷第191頁)。尤靖勳 雖於上開聲明書中表示其不知悉有註冊或使用EZWAY情事, 且上開以其名義註冊EZWAY簡訊認證所使用之手機門號非其 所有(原處分卷一第40、41頁)。但觀尤靖勳同時自承其曾 有將身分證正反面照片提供予詐欺集團(尤靖勳並表示無法 正確指出提供對象為誰)、名為「趙偉翔」之貸款業者等人 (原處分卷一第40、61頁)。且尤靖勳於109年間、110年1 月均有與詐欺集團合作相關詐欺犯行(例如介紹他人提供金 融帳戶予詐欺集團使用,或向不知情之他人借用金融帳戶資 料再提供予詐欺集團使用,或向他人購買金融帳戶資料再轉 租予詐欺集團使用),而經判刑確定(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1 0年度金訴字第482、509號 、111年度金訴字第180、238 、 1144號刑事確定判決參照)。縱若尤靖勳未自己註冊申請EZ WAY,亦不能排除尤靖勳提供其身分證正反面照片給詐欺集 團人員或其他人時,可能同意或可得知悉而不反對他人以其 身分證件註冊申請EZWAY並以其名義進口貨物,果若如此, 即難謂原告有冒名情事。至於尤靖勳事後未以實名認證行動 通訊門號裝置回復確認進口系爭貨物(本院限閱卷第15至17 頁),可能原因甚多,非即可推認其當初並無自己或同意他 人以其名義進口系爭貨物。被告並未調查上開以尤靖勳名義 註冊EZWAY簡訊認證所使用之手機門號為誰所有,與尤靖勳 之關聯性為何?也未調查系爭貨物實際送往何址及由何人收 受,該人又與尤靖勳之關聯性為何?經本院詢問,被告又表 示無其他證據提出或聲請調查任何證據(本院卷第223、224 、227頁),未得核實尤靖勳於上開聲明書所述內容是否屬 實,及是否確存在冒名情事。 四、從而,被告未對冒名行為之存在盡舉證責任,在證據不足之 情形下,逕以原處分對原告裁罰,即有違誤,訴願決定未予 糾正,亦有未合。原告訴請撤銷訴願決定及原處分,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陳弘毅                 法 官 劉家昆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宣示判決筆錄,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地 方行政訴訟庭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原判決所違背之 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的 具體事實),其未載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 向本院補提理由書(上訴狀及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造人數附 繕本,如未按期補提上訴理由書,則逕予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陳弘毅

2025-02-06

TPTA-113-稅簡-38-20250206-1

侵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

妨害性自主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侵聲再字第4號 聲 請 人 即受判決人 盧世譯 上列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妨害性自主案件,對於本院112年 度侵上訴字第268號,中華民國112年11月22日第二審確定判決( 第一審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侵訴字第18號;第三審 案號: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886號;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 方檢察署110年度偵字第22858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盧世譯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補正原確定判決之繕本、聲請 再審之證據。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證 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本 ,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聲 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 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42 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盧世譯對本院112年度侵上訴 字第268號確定判決,於民國114年1月15日聲請再審,惟未 檢附原確定判決繕本及證據資料,或指明可資調查之證據方 法,且未釋明得請求法院調取之正當理由,其聲請再審之程 式顯有不備,爰命其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原確定判 決之繕本及證據,逾期未補正,即依法駁回聲請。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鄭富城                    法 官 葉力旗                    法 官 張育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許家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2025-02-06

TPHM-114-侵聲再-4-20250206-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1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林宏池 上列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聲請再審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又法院認 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 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 第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林宏池(下稱再審聲請人 )具狀提出聲請再審,惟未依上開規定附具原判決繕本,亦 未釋明無法提出之正當理由,且未具體表明符合法定再審事 由原因事實之理由及證據,其聲請再審之程式顯有不備,經 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6日裁定命再審聲請人應於裁定正本送 達後5日內補正原確定判決之繕本或釋明無法提出之正當理 由,並補正再審之具體理由及證據,本院裁定業已於114年1 月13日合法送達,有本院送達證書1件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 53頁)。惟再審聲請人於受合法送達後迄今仍未於期限內補 正,依上開規定,本件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且未據再 審聲請人合法補正,應予駁回。 三、按聲請再審之案件,除顯無必要者外,應通知聲請人及其代 理人到場,並聽取檢察官及受判決人之意見。但無正當理由 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者,不在此限,刑事訴訟法第429 條之2固定有明文。惟考其立法理由謂:為釐清聲請是否合 法及有無理由,除聲請顯屬程序上不合法或顯無理由而應逕 予駁回,例如非聲請權人聲請再審,或聲請顯有理由,而應 逕予裁定開啟再審者外,原則上應賦予聲請人及其代理人到 庭陳述意見之機會,並聽取檢察官及受判決人之意見,俾供 法院裁斷之參考等語,足認再審之聲請程序上不合法,經法 院定期間命聲請人補正,而逾期未補正者,既應以裁定駁回 ,自屬「顯無必要」通知聲請人到場之情形,是本案即無通 知再審聲請人表示意見之必要,附此說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張智雄                    法 官 游秀雯                    法 官 林源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須 附繕本)。                    書記官 江玉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2025-02-05

TCHM-114-聲再-1-20250205-2

家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解除保全證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字第67號 抗 告 人 蔡慧玲 相 對 人 許家彰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解除保全證據事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3 年11月20日所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主文欄中關於「准將本院民國113年1月24日所為112年度 家聲字第109號民事裁定所為儲存監視錄影畫面之儲存媒體及住 戶登記資料、收發文紀錄之文書之保全證據,予以解除,並返還 聲請人」變更為「准將本院民國113年1月24日所為112年度家聲 字第109號民事裁定所為儲存監視錄影畫面之儲存媒體及住戶登 記資料、收發文紀錄之文書之保全證據,予以解除,並返還第三 人新和首璽管理委員會」。   理  由 一、按原法院或審判長認抗告為有理由者,應撤銷或變更原裁定 ,民事訴訟法第490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先前以保全證據為由向鈞院聲請證據 保全,並經鈞院以112年度家聲字第109號裁定命第三人新和 首璽管理委員會複製提出相關社區監視錄影畫面及住戶登記 資料、收發文紀錄,並由鈞院暫予保管在案,故上開相關資 料係第三人新和首璽管理委員會所有及提出,縱原裁定認已 可解除前揭保全證據所為儲存媒體、文書之留置,然亦非將 上開相關證據逕予返還相對人,係應返還第三人新和首璽管 理委員會,原裁定誤將上開相關證據返還相對人即有違誤, 應予廢棄等語。並聲明:原裁定廢棄,並駁回相對人原審之 聲請。 三、經查,抗告人之上開抗告意旨,核與抗告人於本院聲請保全 證據提出之聲請相符,原裁定認112年度家聲字第109號民事 裁定所為儲存監視錄影畫面之儲存媒體及住戶登記資料、收 發文紀錄之文書應返還予相對人,確有違誤。抗告人就此部 分提起抗告,為有理由,原裁定應予撤銷,並變更裁定如主 文所示。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46條、民事訴訟法第49 0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謝茵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陳柏洋

2025-02-05

PCDV-113-家聲-67-20250205-2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

竊盜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28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陳麗芳 上列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竊盜案件,對於本院113年度上易 字第827號,中華民國113年7月30日第二審確定判決(原審案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年度易字第867號;起訴案號:臺灣新北 地方法院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38603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陳麗芳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或釋明無法 提出原判決繕本而請求法院調取之正當理由。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證 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本 ,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聲 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 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42 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陳麗芳不服本院113年度 上易字第827號確定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於民國114年 1月17日具狀聲請再審,惟未檢附原確定判決繕本,且未釋 明無法提出原確定判決繕本之正當理由及請求法院調取之, 其聲請再審之程式顯有不備,爰命其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 內,補正原確定判決之繕本或釋明無法提出原確定判決繕本 而請求法院調取之正當理由,逾期未補正,即依法駁回聲請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柏泓                    法 官 葉乃瑋                    法 官 錢衍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陳筱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2025-02-05

TPHM-114-聲再-28-20250205-1

聲再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號 聲 請 人 即受判決人 王少偉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少偉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正聲請再審之原判決繕本或 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繕本之正當理由及提出再審之證據。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又法院認 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 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 第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的「敘述理由」, 係指具體表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而言;所稱「證 據」,係指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倘僅泛言有法定 再審事由,而未敘明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顯與法定 再審事由不相適合,或未提出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 ,均應認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以聲請不合法,依同法 第433條規定裁定駁回(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1223號裁 定意旨可供參照)。 二、經查,本件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王少偉具狀聲請再審,惟 未依上開規定指明再審之標的並附具原確定判決之繕本,亦 未釋明有何無法提出原判決繕本之正當理由,復未提出再審 之證據,所提「刑事聲請再審狀(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 檢附之內容亦已見諸偵查卷宗,其聲請再審之程式顯有未備 ,揆諸前揭規定,爰命其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逾 期仍不補正,即依法駁回再審之聲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李謀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陳維仁

2025-02-04

KLDM-113-聲再-5-20250204-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

妨害公務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27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胡寶仁 上列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妨害公務等案件,對於本院112年 度上更一字第131號,中華民國113年6月27日第二審確定判決,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胡寶仁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證 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本 ,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聲 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 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42 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再審聲請人不服本院112年度上更一字第131號確 定判決,於民國114年1月16日具狀聲請再審,惟未附具原判 決繕本,且未釋明得請求法院調取原判決繕本之正當理由, 其聲請再審之程式顯有未備,爰命其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 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逾期未補正,即依法駁回聲請。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張惠立                   法 官 廖怡貞                   法 官 戴嘉清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高建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2025-02-04

TPHM-114-聲再-27-20250204-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30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張勝雄 上列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過失傷害案件,對本院於中華民國 113年11月26日所為之113年度交上易字第117號刑事判決,聲請 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勝雄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或釋明無法 提出原判決繕本而請求法院調取之正當理由及證據。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   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   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   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張勝雄不服本院113年度交上易字第1 17號確定判決,聲請再審,惟未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證據, 亦未釋明得請求法院調取原判決繕本之正當理由及請求法院 調取之,其聲請再審之程式顯有未備,揆諸前揭規定,爰命 其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逾期仍不補正,即駁回再 審之聲請。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張 靜 琪                 法 官 黃 小 琴                法 官 柯 志 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劉 雅 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2025-02-04

TCHM-114-聲再-30-202502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