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逸倫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71-180 筆)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918號 原 告 兆豐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產物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翁英豪 訴訟代理人 王冠宇 被 告 鍾煌隆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0,000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15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2,1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93年8月6日向訴外人台新國際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新銀行)借款新臺幣(下同)20萬 元,利息按年息17.5%計算(本件依民法第205條規定按年息 16%請求),並以台新銀行為被保險人向原告(原名中國產 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消費者貸款信用保險。惟被告未 依約繳款,原告已依保險契約賠付台新銀行20萬元,依保險 法第53條第1項規定取得代位求償權。爰依消費借貸契約及 保險代位之法律關係請求給付上開款項本息。聲明:如主文 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院參酌。 三、原告就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本票、信用貸款類 產品申請書、理賠申請書、理賠金額計算表、保險給付匯款 申請書、賠款計算書、公司變更登記表等件為證,堪信為真 。因此,原告依貸款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 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帳款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後附計算書 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2,100元 合    計       2,100元

2025-02-20

TPEV-113-北簡-12918-20250220-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759號 原 告 滙誠第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訴訟代理人 陳鴻瑩 被 告 李淳境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32,825元,及其中新臺幣41,250元部分 ,自民國113年12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44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訴外人荷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荷蘭銀行)申請信用卡使用,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店記帳 消費或預借現金,並應於當期繳款截止日前繳付最低繳款金 額,如未於每月繳款截止日前付清當期最低應繳金額或遲誤 繳款期限者,應給付按年息19.97%計算之循環信用利息(嗣 改依銀行法第47條之1第2項規定按年息15%計息)。惟被告 未依約繳款,截至民國113年12月18日尚積欠新臺幣(下同 )132,825元(含本金41,250元)未為清償。後荷蘭銀行之 債權經由澳商澳盛銀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輾轉讓 與,由原告取得。爰依信用卡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 請求給付上開款項本息。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院參酌。 三、原告就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信用卡申請書、約 定條款、帳單、債權讓與證明書、公告等件為證,堪信為真 。因此,原告依信用卡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信用卡帳款本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後附計算書 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440元 合    計       1,440元

2025-02-20

TPEV-113-北簡-12759-20250220-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小字第5324號 原 告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榮崇 訴訟代理人 沈志揚 黃律皓 被 告 黎蕙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73,695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5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 庭(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20

TPEV-113-北小-5324-20250220-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小字第712號 原 告 陳胤祖 被 告 潘彥志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 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無管轄權 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 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15條第1項、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 。 二、經查,本件被告住所地在基隆市,有其個人戶籍資料可稽, 依原告主張,侵權行為則係發生於臺北市大同區,依上開規 定,應由被告住所地之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或侵權行為地之臺 灣士林地方法院管轄。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應屬違 誤,考量當事人應訴之便及事實證據之地域關聯,爰依職權 將本件移送於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臺北市中正區博 愛路131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2025-02-20

TPEV-114-北小-712-20250220-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北簡字第12號 原 告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訴訟代理人 陳慕勤 洪心怡 被 告 蔣重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61,588元,及其中新臺幣74,616元部分 ,自民國113年12月2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4.75%計算之利 息;其中新臺幣73,385元部分,自民國113年12月27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77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06年9月向原告申請信用卡使用,依 約被告得持卡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或預借現金,但應於當期 繳款截止日前向原告清償帳款,逾期應自各筆帳款入帳日起 按其應適用之循環信用利率計算利息。惟被告於113年5月29 日繳付新臺幣(下同)8,836元後即未依約繳款,截至113年 12月26日止尚積欠161,588元(含2筆本金74,616元、73,385 元,各應適用年息14.75%、15%之利率)未為清償。爰依信 用卡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給付上開款項本息。聲明:如主文 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院參酌。 三、原告就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信用卡申請書、約 定條款、信用卡卡號及卡別、客戶消費利率資料表、客戶帳 務明細表等件為證,堪信為真。因此,原告依信用卡契約之 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信用卡帳款本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後附計算書 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770元 合    計     1,770元

2025-02-20

TPEV-114-北簡-12-20250220-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816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林家宇 被 告 譚文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4,490元,及其中新臺幣47,304元部分 ,自民國113年12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11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訴外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渣打銀行)申辦信用卡,依約被告得持卡於特約商店 記帳消費,但應於各期繳款截止日前清償消費款,或以循環 信用方式繳付最低應繳金額,並就餘額按年息20%計付利息 (嗣改依銀行法第47條之1第2項規定按年息15%計息)。惟 被告未依約繳款,尚積欠新臺幣(下同)104,490元(含本 金47,304元)未為清償,嗣原告受讓渣打銀行對被告之上開 債權,爰依信用卡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給付上開 款項及自起訴日續計之利息。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院參酌。 三、原告就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信用卡申請書、約 定條款、分攤表、債權讓與證明書、公告等件為證,堪信為 真。又本件起訴狀係於113年12月20日送達法院,有本院收 狀戳在卷可查。因此,原告依信用卡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信用卡帳款本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後附計算書 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110元 合    計       1,110元

2025-02-20

TPEV-113-北簡-12816-20250220-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北小字第521號 原 告 第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正漢 訴訟代理人 江文儒 被 告 許志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5,929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17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 庭(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20

TPEV-114-北小-521-20250220-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566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林家宇 被 告 陳興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7,929元,及自民國94年4月21日起至民 國104年8月31日止,按年息19.71%計算之利息,及自民國104年9 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33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訴外人泛亞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泛亞銀行)申辦信用卡,依約被告得持卡於特約商店記帳 消費,但應於各期繳款截止日前清償消費款,或以循環信用 方式繳付最低應繳金額,並就餘額按年息19.71%計付利息( 嗣改依銀行法第47條之1第2項規定按年息15%計息)。惟被 告未依約繳款,截至民國94年4月20日止,尚積欠本金新臺 幣(下同)27,929元未為清償,嗣泛亞銀行更名為寶華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並將上開債權讓與原告。爰依信用卡契 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給付上開款項本息。聲明:如 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以供本院參酌。 三、原告就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信用卡申請書、約 定條款、分攤表、債權讓與證明書、公告等件為證,堪信為 真。因此,原告依信用卡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信用卡帳款本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後附計算書 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330元 合    計       1,330元

2025-02-20

TPEV-113-北簡-12566-20250220-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小字第3035號 原 告 鄭奕餘 被 告 KO KHENG GUAN WILLIAM(中文姓名:高慶源) 訴訟代理人 許寧珊律師 戴家旭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0月25日晚間10時39分許,透 過UBER叫車平台呼叫被告所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營業小 客車(下稱系爭車輛),因不滿原告停車位置距其叫車地點 過遠,於上車時用力甩摔車門。原告為免後續衝突,取消行 程請其下車,被告卻又於下車時用力甩摔車門,致系爭車輛 右後車門六角鎖損壞,支出維修費用新臺幣(下同)6,000 元,且因送廠維修導致1日無法駕車營業。嗣被告又以原告 對其毆打、將其拉住、不讓其離開車輛之不實情事向UBER申 訴,致UBER以涉嫌與乘客發生肢體衝突為由,停止原告之使 用權限4日;加計上開維修期間,共計受有5日不能營業、每 日6,600元、合計33,000元之營業損失。爰依侵權行為之法 律關係起訴,一部請求被告賠償。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0 ,000元。 二、被告則以:被告於上下系爭車輛時,並無大力甩摔車門之行 為,其右後車門六角鎖之損壞無法認定為被告所致。至於被 告所提申訴,本係依UBER設立之正常客訴管道提出,內容亦 僅是原告動手阻擋不讓其離開等消費糾紛,並無不實;原告 遭停止使用權限,係基於UBER之政策及判斷,並非被告故意 所致。原告向被告請求上開賠償,均無理由等語,以資答辯 。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民法 第184條第1項前段、後段定有明文。是若行為人故意侵害他 人之財產權,或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損及他人財產 權以外之其他經濟上利益者,被害人均得請求賠償因此所受 之損害。惟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 之責任,為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所明定;具體而言,主 張權利存在者,應就權利發生之要件事實負舉證責任,主張 權利不存在或消滅者,則應就權利障礙、消滅、排除等要件 事實負舉證責任。就原告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情形,被 告從事侵害行為、因而發生損害結果、及主觀上有故意過失 等歸責事由之事實,均為原告權利之成立要件,應由原告負 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 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 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4225 號判決見解可資參照)。 (二)經查,原告主張系爭車輛右後門六角鎖損壞,於112年10月2 6日送廠維修支出6,000元之事實,固有估價單附卷可參,但 依系爭車輛行車紀錄器錄影畫面,並未直接攝錄被告開關車 門之經過,僅由影片之聲音,亦無法判斷被告開關車門之力 道是否有顯然逾越正常限度之情形;至於原告所提車門毀損 原因之網路文章,僅是通論性說明大力關門與門鎖損壞間之 關係,無法用以認定本件被告有甩摔車門之具體行為。除此 之外,原告復未提出其他其他證據以證明系爭車輛之上開損 傷係被告之行為所致,其請求被告賠償上開維修費用,難認 有據。 (三)原告又主張被告向UBER申訴其遭毆打、拉住、不讓其離開系 爭車輛等不實情事,致原告遭UBER停權調查4日,然為被告 所否認,並以前詞置辯。經勘驗兩造在該處路旁等待警方到 場時,原告手機之錄影畫面,可見被告於此期間先致電計程 車業者,表示原告因其甩車門而報警處理,不讓其離開,又 接聽警方電話,於通話中表示其僅是要找地方坐下,卻遭原 告以身體或手加以阻攔,因此感覺受到威脅,並稱有被原告 碰到等語,有勘驗筆錄附卷可參(本院卷第150頁)。原告 於報警後有要求被告留在現場,等待警方到場處理等情,亦 為其所自陳(本院卷第109、139頁),堪認原告當時確有採 取一定舉止以阻攔被告離去。是被告以其遭原告阻擋、不讓 其離開現場等情為申訴,於基本事實上無重大違背,至原告 於此過程是否有拉住、抓住被告之行為,兩造或有不同感知 或詮釋,但仍難斷定被告係為使原告受停權之處罰,故意捏 造情節而為申訴。從而,被告上開申訴行為尚難認有故意違 背善良風俗之情事,原告依此請求賠償遭停權之營業損失, 難認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其 聲明所示,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結論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均不至影響判決結果,故不逐一論述。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後附計算書 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 庭(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 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 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20

TPEV-113-北小-3035-20250220-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小字第4581號 原 告 張百輝 被 告 古玲玲 訴訟代理人 林建雄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3年7月6日晚間7時40分許,騎乘車 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甲機車)行經臺北市 ○○區○○路0段00號前,欲在該處路邊機車停車格停車時,碰 撞原告所有停放該處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 下稱乙機車)右後方向燈及車牌,致乙機車向左倒地,左側 及右後車身均因此受損。嗣乙機車送廠修復,支出維修費用 新臺幣(下同)10,700元,且於維修該日無法使用,致原告 額外支出通勤交通費580元。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訴請 被告賠償。聲明:1.被告應給付原告11,280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2.願供 擔保,請求准予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被告於上開時間騎乘甲機車,搭載其配偶即本件 訴訟代理人林建雄前往上開地點,準備停入路旁機車停車格 時,有稍微碰觸到格內的一輛機車,致該機車向右傾斜,靠 在另一機車上;但該機車並未倒地,林建雄就將之扶起,且 該機車根本不是原告所有之乙機車,原告主張之事發經過與 事實不符等語,以資答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具體而言,主張權利存 在者,應就權利發生之要件事實負舉證責任,主張權利不存 在或消滅者,則應就權利障礙、消滅、排除等要件事實負舉 證責任。又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 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 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 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72年台上字第4225號 判決見解可資參照)。另民法第191條之2雖就動力車輛在使 用中加損害於他人者,推定駕駛人之過失,然此一規定並非 在推定侵權行為之發生,主張侵權行為者,仍應先就駕駛人 加損害於被害人之行為事實負舉證責任,待舉證成立後,始 有推定過失之適用。 (二)本件原告主張被告騎乘甲機車碰撞其所有之乙機車右側車尾 ,致乙機車向左倒地,因而受損。然經勘驗現場2支監視器 錄影畫面,其中之一僅見被告騎乘甲機車搭載林建雄,駛至 上開地點停下,林建雄隨後下車,即未再攝錄到被告有何其 他舉止。另一畫面中亦僅見被告騎乘甲機車停止於上開地點 之停車格外,林建雄則於停車格附近持續徒手搬移物品,並 於過程中將某機車扶起,但其扶起之機車是否為乙機車、為 何傾倒、向何方向傾倒、全倒或半倒,均無法從畫面判斷( 本院卷第131-132頁)。經調取警方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卷宗 ,被告於警詢時就本件事發經過復係陳稱:其進入停車格時 ,前輪碰觸格內其他機車,致該車向右倒,由林建雄將該車 扶起等語,而與原告所陳之碰撞情形經過容有歧異(本院卷 第50頁)。是依本件證據,尚無法證明被告有騎乘甲機車碰 撞乙機車之行為,原告以此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即非 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其 聲明所示,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 執行之聲請即失其依附,亦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結論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審酌均不至影響判決結果,故不逐一論述。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後附計算書 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逸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 庭(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 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壹、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馬正道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20

TPEV-113-北小-4581-20250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