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行為能力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81-19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自字第1號 自 訴 人 陳○訓 年籍詳卷 陳○妃 年籍詳卷 陳○翰 年籍詳卷 被 告 唐○霞 年籍詳卷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自訴人提起自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自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自訴意旨略以:被告唐○霞於民國112年7月20日於陳○翰之住 處徒手毆打陳○翰、嘴咬陳○翰之手臂,並將陳○翰推撞牆壁 ,致陳○翰受有右上臂擦傷、皮下血腫及咬傷之傷害。被告 又於112年9月5日,於上址徒手掌摑陳○妃臉頰、拉扯陳○妃 之手臂及頭髮,造成陳○妃受有右側膝部挫傷、右側前臂挫 傷、右側腕部挫傷之傷害。 二、宣傳品、出版品、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對為刑 事案件當事人或被害人之兒童及少年不得報導或記載其姓名 或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所製作必 須公開之文書,除法律有特別規定之情形外,亦不得揭露足 以識別前項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 保障法第69條第1項第4款、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自 訴人陳○翰、陳○妃以刑事被害人之身分,由其法定代理人陳 ○訓向其等之母唐○霞提起自訴,為避免被害人之資訊遭揭露 ,故關於其姓名、年籍資料、住所等足資識別身分之資訊, 均依上揭規定予以隱匿。 三、按自訴之提起,應委任律師行之,刑事訴訟法第319條第2項 定有明文,本件自訴人提起自訴卻未委任律師行之,其起訴 程序於法不合,本院本應依同法第329條第2項之規定命其補 正,然本件自訴尚有其他起訴不合法且無從補正之情形(詳 後述),為免當事人不必要之勞費,爰此部分不另命其補正 ,先予敘明。 四、本件自訴有下列不合法之情形:  ㈠陳○妃、陳○翰提起自訴時均為限制行為能力人,不得以自己 名義提起自訴。   ⒈犯罪之被害人得提起自訴。但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 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為之,刑 事訴訟法第319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 行為能力之犯罪被害人,不得提起自訴,其法定代理人始 得提起。從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之犯罪被害人 提起自訴,即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34條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734號、101年字第2404號判 決意旨參照)。   ⒉本件自訴人陳○妃為100年間出生、自訴人陳○翰則為101年 間出生,其2人分別以自己之名義於114年2月3日向本院提 起自訴時,均為滿7歲以上之未成年人,乃限制行為能力 人,依上開規定,自不得提起自訴,且無從補正,是就其 2人自訴部分,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34條之規定諭知不受理 之判決。  ㈡陳○訓不得提起本件自訴:   ⒈按,若限制行為能力人以自己名義提起自訴,但其法定代 理人已於自訴狀內具名,可定期間命其法定代理人補正為 以自己名義為該限制行為能力人提起自訴(臺灣高等法院 暨所屬法院66年度法律座談會刑事類第52號意旨可參)。 依上開說明,本件自訴狀內已有陳○妃、陳○翰之法定代理 人陳○訓之簽名,應可寬認陳○訓已有代理陳○妃、陳○翰並 以自己名義提起自訴之意思。   ⒉次按,刑事訴訟法第319條第1項有關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 為能力或死亡者,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提 起自訴之規定,係以犯罪之被害人可得提起自訴者而言, 如犯罪之被害人自始不得提起自訴者,則該不得提起自訴 之犯罪被害人若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或死亡者, 亦不得由其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或配偶提起自訴(最高 法院59年度台上字第2650號判決意旨參照)。   ⒊對於直系尊親屬或配偶,不得提起自訴,刑事訴訟法第321 條本文已有明定。查本件被告為被害人陳○妃、陳○翰之生 母,陳○妃、陳○翰不得對被告提起自訴,則依上開說明, 陳○訓亦不得為陳○妃、陳○翰對被告提起自訴。  ㈢本件自訴人所起訴之傷害行為,已逾告訴期限而不得為告訴 ,故依法不得再行自訴。   ⒈告訴或請求乃論之罪,已不得為告訴或請求者,不得再行 自訴。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應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 之時起,於6個月內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22條、第237條 定有明文。又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須告訴乃論,刑 法第287條亦有明定。   ⒉本件陳○訓為陳○妃、陳○翰提起自訴主張之犯罪事實,係發 生於000年0月00日及同年9月5日之傷害行為,且自訴人於 當時即已明確知悉犯人之身分。依前開說明,被害人之告 訴權時效分別於113年1月間及同年3月間即已期滿,此後 依法已不得再提起告訴或自訴。而自訴人係於114年1月27 日始具狀提出本件自訴,此有自訴狀上本院收文戳章可證 。陳○訓為陳○妃、陳○翰提起自訴已逾告訴期間,揆諸前 揭規定,自不得再行自訴。 五、不得提起自訴而提起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 第334條定有明文。第303條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同法第307條亦有明定,且此規定依同法第343條於自訴程序 亦有準用。本件自訴有違上述多項不得提起自訴之規定且無 從補正已如前述,爰依不經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之判決。 六、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21條、第322條、第334條、 第343條、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十六庭 法 官 楊奕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陳崇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1

TYDM-114-自-1-202503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4號 聲 請 人 臺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建安 上列聲請人因與皇家蛋糕有限公司間請求返還借貸款事件(本院 113年度訴字第2272號),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選任顏嘉威律師於聲請人與皇家蛋糕有限公司間請求返還借貸款 事件,為皇家蛋糕有限公司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 ,於法人之代表人、第40條第3項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第4項 機關之代表人及依法令得為訴訟上行為之代理人準用之,民 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2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有限公 司應至少置董事1人執行業務並代表公司,最多置董事3人, 應經股東表決權3分之2以上之同意,就有行為能力之股東中 選任之。董事有數人時,得以章程置董事長1人,對外代表 公司;董事長應經董事過半數之同意互選之。董事請假或因 故不能行使職權時,指定股東1人代理之;未指定代理人者 ,由股東間互推1人代理之,公司法第108條第1項、第2項亦 分別有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113年8月9日對皇家蛋糕有限 公司(下稱皇家公司)提起本院113年度訴字第2272號返還 借貸款之訴(下稱本案訴訟),然皇家公司唯一之股東兼董 事施承富已於113年6月1日死亡,且其繼承人均聲請拋棄繼 承,皇家公司已無法定代理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 項規定,聲請為皇家公司選任本案訴訟之特別代理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皇家公司唯一之股東兼董事施承富已於11 3年6月1日死亡,且其繼承人均聲請拋棄繼承等節,有經濟 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結果、皇家公司變更登記表、施承 富之繼承系統表及索引卡查詢結果附卷可參(見本案訴訟卷 第61至65頁、第139至143頁),堪認皇家公司現已無法定代 理人得代為訴訟行為,是聲請人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 規定,聲請為皇家公司選任本案訴訟之特別代理人,經核於 法並無不合。爰審酌顏嘉威律師現為執業律師,並列於社團 法人臺中律師公會願任特別代理人之會員名冊,且參考其學 歷、法學專長及願受任之訴訟類型,堪認其具備相當專業智 識及職業倫理,足以維護皇家公司之法律上權益,且與兩造 無明顯利害衝突,顏嘉威律師並表明其有意願擔任。是本院 認由顏嘉威律師於本案訴訟擔任皇家公司之特別代理人,應 屬適當。爰選任顏嘉威律師於本案訴訟為皇家公司之特別代 理人。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董庭誌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政偉

2025-03-11

TCDV-114-聲-54-20250311-1

司促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給付票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4339號 債 權 人 林郎宗維 債 務 人 麗展能源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蕭麗菁 一、債務人麗展能源有限公司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壹佰萬元, 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六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 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其餘聲請駁回。 三、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聲請狀所載。 四、按支付命令之聲請,依聲請之意旨認債權人之請求為無理由 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就請求之一部不得發支付命令者 ,應僅就該部分之聲請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13條第1項中 段定有明文。次按公司為法人組織,其對外之法律行為應由 有行為能力之自然人代表為之。故票據上除公司之印文外, 其後加蓋公司代表人之印章者,依一般社會通念,僅係表明 該代表人代表公司為票據行為,尚難謂該自然人有共同為票 據行為之意思,此時該代表人無庸負票據責任。查債權人以 其執有債務人麗展能源有限公司簽發,債務人蕭麗菁背書之 支票,經提示未獲兌現為由,請求債務人2人給付票款及利 息而聲請發給支付命令。然觀之債權人提出之UA0000000支 票背面影本,債務人蕭麗菁之印章係加蓋於債務人麗展能源 有限公司旁,依前開說明,係表明其代表麗展能源有限公司 為票據行為。是債務人蕭麗菁非前述支票之背書人,自無庸 負票據責任。債權人對債務人蕭麗菁請求給付票款並無理由 ,此部分聲請應予駁回。 五、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六、債權人如不服本命令駁回部分,應於本命令送達後10日內, 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黃品潔 附記: 一、債權人、債務人如於事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二、債權人應於收受支付命令後十五日內,提出『債務人其他可 供送達之地址』;如債務人係法人,則應提出法人最新登記 資料( 例如公司設立變更登記事項表) 及法定代理人最新 現戶戶籍謄本正本( 戶長變更及全戶動態記事欄、個人記 事欄請勿省略) ,以核對是否合法送達。( 否則無法核發 確定證明書) 三、債務人如已向法院聲請更生或清算,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 十日內向本院提出異議,若未提出異議,則本命令確定後 本院仍將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予債權人。 四、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証明書,債權人 勿庸另行聲請。 五、支付命令不經言詞辯論,亦不訊問債務人,債務人對於債 權人之請求未必詳悉,是債權人、債務人接獲本院之裁定 後,請詳細閱讀裁定內容,若發現有錯誤,請於確定前向 本院聲請裁定更正錯誤。

2025-03-11

TNDV-114-司促-4339-20250311-2

輔宣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輔宣字第8號 聲 請 人 甲○○ 代 理 人 陳慈鳳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輔助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甲○○(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二、選定臺南市政府社會局為受輔助宣告之人甲○○之輔助人。 三、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甲○○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  (一)聲請人為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自小即有智能障礙,雖 有國中畢業之學歷,但無一技之長,至今並無正式之工 作經驗,仍不黯世事,但因已滿20歲•於民法上為有完 全行為能力之人。  (二)聲請人之父親乙○○已於111年3月4日死亡,留下聲請人 母親丙○○與聲請人相依為命,惟丙○○亦患有思覺失調症 ,自94年1月經鑑定而領有中度身心障礙手冊,由於二 人均無法找到工作,因此只能依靠低收入戶生活津貼, 如今尚能勉強維持溫飽。  (三)聲請人因患有輕度智能障礙,自理生活及網路社交之功 能尚可,但其認知功能及學習方面均有明顯障礙,例如 ,無法背誦完整之九九乘法表、無法正確辨認時鐘指針 顯示之時間,與社工約定會面時間後,卻無法準時赴約 等,亦曾因為在網路上找工作,而遭詐騙集團利用繳出 銀行卡及密碼,致遭地檢署以詐欺罪偵辦,幸而地檢署 査明後,認為聲請人並無幫助詐騙之犯意,給予聲請人 不起訴處分。  (四)聲請人現雖已滿20歲,惟因智能障礙,顯無法處理自己 法律上事務,而其父親已死亡,母親丙○○係中度精神障 礙患者,亦無法代其處理法律上事務,目前聲請人母女 二人均由○○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黃社工給與生活、工作 上協助,惟聲請人顯有選任輔助人為其處理各項法律事 務之必要。為此爰聲請輔助宣告裁定,並請選定臺南市 政府社會局(或其所指派之人)為聲請人之輔助人。  (五)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本院審酌下列證據,認聲請人應受輔助宣告,並選定臺南市 政府社會局為輔助人。  (一)證據:     ⒈聲請人之陳述。     ⒉戶籍謄本影本。     ⒊親屬系統表。     ⒋聲請人及其母親丙○○之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影      本。     ⒌本院通知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其未於鑑定時到場,亦 未陳報意見。     ⒍本院114年2月26日訊問筆錄。     ⒎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司法精神鑑定報告書。    (二)聲請人為智能不足者,致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 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准依聲請人之聲請 對聲請人為輔助之宣告,並認選定臺南市政府社會局為 聲請人之輔助人,符合聲請人之最佳利益。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葉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陳姝妤

2025-03-11

TNDV-114-輔宣-8-20250311-1

家親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親聲字第58號 聲 請 人 丙○○ 丁○○ (共同送達代收人 甲○○ 住○○市○區○○路000號0樓) 相 對 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  (一)相對人為聲請人之母親。聲請人之父親戊○○與相對人於 民國00年0月0日結婚後,先後育有聲請人丙○○(長女、 00年00月00日生)及丁○○(長子,00年0月0日生)二子 女,然因相對人與聲請人之父親婚後居住於○○地區,故 聲請人二人出生後即均交由年邁之祖母己○○○扶養照顧 。其後相對人因罹患急性壓力性反應合併情緒障礙與行 為障礙之精神方面疾病,每與聲請人之父親或周遭人士 口角爭執後即縱火洩憤,甚至於89年3月13日因房祖糾 紛而於○○縣○○鎮○○0○0號之旅館縱火洩憤,案經台灣○○ 地方法院89年度訴字第172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2年,並 宣告應於刑執行完畢後,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監護3年 。相對人於91年初入監服刑,執行後又於財圑法人○○紀 念醫院精神醫療中心實施3年之強制治療,於95年2月份 始出院返家。  (二)相對人於95年2月間出院返家後,經常向轄區○○派出所 報案並謊稱有人遭殺害、或謊稱其殺害他人,導致警方 疲於奔命,甚至曾因誣告罪而遭○○刑事組之偵查員前來 家中帶走調查。96年4月16日相對人於與聲請人祖母己○ ○○爭執後,竟縱火將屋内之棉被、衣櫥及二樓佛堂祖先 牌位燒毁,嗣經家人發現後向台南縣○○派出所報案,員 警即前來處理,除拍照存證外,並將相對人送往台南縣 仁德○○精神療養院強制治療,此後相對人即未曾返家, 亦未曾與聲請人聯繫。而因相對人數度於家中縱火洩憤 ,嚴重威脅聲請人及其他家人生命財産安全,聲請人父 親忍無可忍,遂訴請離婚,案經鈞院96年度婚字第346 號判決離婚,離婚後聲請人之監護權並由聲請人父親行 使。而聲請人二人自出生後即均係交由祖母己○○○扶養 照顧,相對人與聲請人父親均係居住於外地,平時即鮮 少返家探望聲請人姊弟,遑論扶養照顧。97年相對人與 聲請人父親離婚後,聲請人二人雖係由聲請人父親為監 護人,然實則仍由祖母照顧扶養。直至99年間聲請人之 祖母過世後,始由聲請人父親及親友共同扶養照顧以迄 成年。  (三)據上,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子女,相對人為聲請人之一 親等直系血親尊親屬,聲請人為最優先對相對人負扶養 義務者;又相對人年邁並長期於衛福利部○○療養院住院 治療多年,並長期積欠醫療費用,足認相對人目前確實 不能維持生活,聲請人雖對相對人負有法定扶養義務, 然自聲請人有記憶以來,即均係由聲請人祖母己○○○及 親友共同扶養照顧,身為母親之相對人從小與聲請人疏 離,雙方除幾乎未曾聯繫外,且除95、6年間相對人曾 短暫返家與家人同住外,其餘聲請人成長過程幾乎未曾 返家探視聲請人,遑論扶養照顧!!而因相對人於聲請 人未成年以前,根本未曾對聲請人盡其扶養義務,且長 期置年幼之聲請人於不顧,是相對人疏於教養照顧聲請 人姊弟,其情節不可謂不重大,是於此情形下,倘仍令 聲請人負擔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實顯失公平。為此, 爰依民法第1118條之1第1、2項規定,請准賜判如聲請 事項所示,以符公允,並維權益。  (四)並聲明:聲請人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應予免除。 二、按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 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受扶養權利 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 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民法第1114條第1款 、第1115條第3項、第1117條固有明文。惟按,受扶養權利 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 ,負扶養義務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一、對負扶養 義務者、其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 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二、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 由未盡扶養義務。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前項各款 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法院得免除其扶養義務,民法第 1118條之1第1項、第2項亦有明定。 三、查本件相對人為聲請人丙○○、丁○○之母親乙節,有戶籍謄本 2件附卷可稽,堪予認定。又查相對人罹患思覺失調症,於1 12年度無申報所得,名下僅有1輛1998年份之國瑞汽車,每 月領有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新臺幣5,437元,且相對人於 衛生福利部○○療養院住院治療多年,長期積欠醫療費用等情 ,業經聲請人提出支付命令影本數件為證,並有臺南市政府 社會局113年12月23日南市社身字第1132581204號函1件附卷 可稽,復經本院依職權調取相對人之稅務資訊連結作業表2 件核閱綦詳,是堪認相對人應已不能維持生活,揆諸前開規 定,聲請人丙○○、丁○○對於相對人自負有扶養義務。 四、又查聲請人丙○○、丁○○主張相對人對渠未善盡扶養義務云云 ,經審酌聲請人主張之情節,相對人乃係因罹患精神病,難 以正常生活,而有種種脫序行為,難認其於行為時有完全行 為能力及係基於故意而為之,核與民法第1118條之1第1項第 1款規定「故意」之要件有間,自難認有符合該條款規定之 事由;又相對人係因受精神疾病所擾,致其未能扶養、照顧 聲請人,非其故意所為,況相對人於聲請人出生後,委請聲 請人之祖母予以撫育,並未棄聲請人於不顧,自亦不該當民 法第1118條之1第1項第2款之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之要 件,是聲請人丙○○、丁○○依民法第1118條之1之規定,請求 免除渠對於相對人之扶養義務,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葉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陳姝妤

2025-03-11

TNDV-114-家親聲-58-20250311-1

基小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基小字第349號 原 告 楊明殷 被 告 甲男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兼 法定代理人 甲男之父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甲男祖父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 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3款定有明文。查原 告訴之聲明原為:「法定代理人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 3萬元」;嗣迭次變更訴之聲明,最終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2 1日言詞辯論期日變更聲明如後所示,核屬基於同一基礎事 實而變更追加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符合上開規定,應予准 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甲男(下稱甲男)於113年5月28日在臉 書社團「日本代購」欲向臉書暱稱「YI XIN」之人(又名昕 誼、蔡昕誼,涉嫌詐欺部分現由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偵辦中,下稱臉書賣家)購買香菸,依其指示於113年5月28 日23時10分許,將900元匯入該臉書賣家指定之台北富邦銀 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內(下稱賣家帳戶),然 因匯款後未收到商品,甲男遂要求臉書賣家返還上開款項, 並提供甲男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 戶(下稱甲男帳戶)供臉書賣家匯入退款。嗣該臉書賣家又 以相同手法詐騙原告,原告遂依其指示於113年7月30日22時 27分許,匯款1,400元至訴外人顏哲威(下稱顏哲威,業經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以113年度營偵字第3600號不起訴處分 書為不起訴處分,已與原告以5萬元達成和解)之帳戶內; 復於113年7月31日15時8分許,匯款1,000元至甲男帳戶內, 嗣因遲未收到商品,原告驚覺遭詐騙,報警後始知自身所匯 入之其中一個人頭戶為甲男所有。是以,甲男因網路購買香 菸而引起原告提出詐欺罪,造成原告身心痛苦異常,須賠償 原告精神慰撫金3萬元;而被告甲男之父(下稱甲男之父) 身為甲男之法定代理人,沒有監督甲男未成年買菸之情事, 依民法第187條第1項前段規定,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爰 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連帶 給付原告3萬元。 二、被告均以:本件甲男純粹是被(臉書賣家)詐欺,業經本院 113年度少調字第000號少年法庭裁定(下稱系爭少年事件) 認定不付審理,甲男與臉書賣家的對話紀錄也都有提供給警 察,原告一直認為是甲男對他詐欺,是錯的;另外,甲男買 東西與詐欺是兩回事,原告只是因為無法追回被(臉書賣家 )詐欺的錢,所以才用這種方式來索取損害賠償等語,資為 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原告主張其欲向臉書賣家購買香菸,而依其指示於113年7月 31日15時8分許,匯款1,000元至甲男帳戶等事實,業據原告 於系爭少年事件指述在卷,且有其提供之對話記錄截圖、匯 款證明等件(見少調卷第53-55頁)可憑,此部分事實固堪 認定。至原告主張因甲男之行為而受有損害,而依侵權行為 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賠償3萬元等節,則為被告所否 認,並以前詞置辯,本院判斷如下: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無行 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以行 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與其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行為時無識別能力者,由其法定代理人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7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當事 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 訟法第277條前段有明文規定。又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 人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責性 、違法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果關係,始能成立,且 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 件應負舉證責任。 ㈡、原告主張因甲男之行為造成原告受詐騙、身心痛苦異常等情 ,為被告所否認,揆諸前開說明,自應由原告對於甲男之行 為具備歸責性、違法性,且該不法行為與原告受有損害間有 因果關係等要件負舉證責任。惟查:  ⒈原告固主張引用系爭少年事件之卷證,然觀諸甲男與臉書賣 家之對話紀錄內容可知,甲男確有於前揭時間向臉書賣家購 買香菸,並依其指示匯款至賣家帳戶,嗣甲男未收到商品, 經多次提醒對方仍未出貨,臉書賣家遂於113年6月30日向甲 男表示將退款至甲男帳戶內,甲男再於113年7月30日收到退 款後,曾詢問臉書賣家為何退款金額多100元,臉書賣家回 復係補償等語(見少調卷第26-28頁、本院卷第72-118頁) ,核與甲男於系爭少年事件警詢時所述情節相符,實難認甲 男提供甲男帳戶以收取退款之舉,有何幫助詐欺取財之觸法 行為,因而經本院於系爭少年事件認定甲男查無構成詐欺觸 法行為、無付保護處分之原因,而為不付審理之諭知,並經 本院職權審閱系爭少年事件卷宗屬實,自難謂甲男有何不法 侵害原告權利之行為。  ⒉至原告雖提出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營偵字第00 0號不起訴處分書、和解書(見本院卷第120-126頁)為證, 然該不起訴處分書之內容亦載明:「同案被告(即臉書賣家 )於偵查中稱:因為當時要還被告(即顏哲威)錢,想說讓 告訴人(即原告)先把這個款項匯入、被告是無辜的等語, 又參酌被告提出之與臉書賣家之通訊軟體MESSENGER、LINE 對話紀錄截圖、本案帳戶(即顏哲威帳戶)之交易紀錄各1 份可知,被告前開辯稱(指提供顏哲威帳戶係為向臉書賣家 收取購買香菸未到貨之退款)應屬事實,是被告交付本案帳 戶予同案被告,係為了向同案被告收款,其主觀上難認有何 詐欺、洗錢之犯意,自不得以該罪相繩之」,益徵該臉書賣 家慣以新買家之匯款償付先前買家之退款成性,且甲男、顏 哲威均係基於相同理由提供退款帳戶,自難執此率認甲男上 開行為已達不法程度。又原告另與顏哲威於113年11月23日 以5萬元達成和解乙節,與甲男應否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 任,尚屬二事,故原告所舉上揭事證,均難憑採。  ⒊準此,原告既無法證明甲男有何不法侵害其權利之行為,則 其主張甲男之父應依民法第187條第1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乙節,亦屬無據。至原告所稱甲男之父有無監督甲男未成年 買菸等語,核與甲男是否構成侵權行為等節無涉,自無足取 。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 3萬元,為無理由,不應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或所用證據暨調 查證據之聲請,經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 爰不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六、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基隆簡易庭 法 官  姜晴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煜庭

2025-03-11

KLDV-114-基小-349-20250311-2

潮補
潮州簡易庭

給付扣押款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潮補字第308號 原 告 創鉅有限合夥 法定代理人 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陳鳳龍 訴訟代理人 李仁傑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莊家承即立固工程行間請求給付扣押款事件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但書規定,命原告於收受 本裁定後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 訴: ㈠、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25,036元,則本件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 ㈡、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一 、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二、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三、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 所或居所。又起訴不合程式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 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 244條第1項、第116條第1項第1款、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 定有明文。經查本件原告起訴狀所列被告「立固工程行即莊 家承」,於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結果顯示,登記地 址位於花蓮縣,請以書狀確認陳明本件被告姓名及其他足資 辨別之特徵及送達地址,並按應受送達之他造人數,提出繕 本或影本。如被告為無完全行為能力人,請併陳報其法定代 理人。 二、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麥元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語柔

2025-03-11

CCEV-114-潮補-308-20250311-1

潮補
潮州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潮補字第314號 原 告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訴訟代理人 卓定豐 複代理人 蔡策宇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林冠志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但書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 後5日內到院閱卷並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 告之訴: ㈠、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原告於民國113年12月9日起訴 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17,365元,則本件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1,000元。 ㈡、以書狀陳明本件被告姓名、出生年月日、職業、國民身分證 號碼、營利事業統一編號、電話號碼、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 及送達地址,並按應受送達之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如被告為無完全行為能力人,請併陳報其法定代理人。 二、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麥元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語柔

2025-03-11

CCEV-114-潮補-314-20250311-1

桃簡事聲
桃園簡易庭

聲明異議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桃簡事聲字第3號 聲明異議人 長鴻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廖學從 送達代收人 莊佳霖 住同上 相 對 人 謝宜臻 謝錦村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支付命令事件,異議人即債權人就本院司法事 務官於民國113年12月10日所為駁回其支付命令聲請之113年度司 促字第14432號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異議駁回。 二、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異議意旨略以:相對人甲○○於民國110年2月20日至訴外 人易峰車行購買機車,並向異議人申辦資金代墊服務,及簽 訂分期付款買賣申請書暨約定書(下稱系爭契約)為憑;雖 相對人甲○○於簽約時因尚未成年而為限制行為能力人,然其 於成年後之112年2月7日,業已繳款新臺幣11,760元,依民 法第81條第1項之規定,應可視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於限制原 因消滅後,承認系爭契約,與法定代理人之承認有同一效力 ,故異議人以相對人甲○○未依約清償為由,聲請本院核發支 付命令,應屬有據,則原裁定駁回異議人之聲請,於法即有 未合,爰依法提出異議等語。 二、按除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 者外,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應得法定 代理人之允許;限制行為能力人所訂立之契約,須經法定代 理人之承認,始生效力;限制行為能力人於限制原因消滅後 ,承認其所訂立之契約者,其承認與法定代理人之承認,有 同一效力,民法第77條、第79條、第8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 文。而民法第81條第1項所謂承認,係有相對人之單獨行為 ,應由限制行為能力人於限制原因消滅後,以意思表示向相 對人為之(最高法院69年度台上字第1731號判決意旨參照) 。 三、次按支付命令之聲請,不合於第508條至第511條之規定,或 依聲請之意旨認債權人之請求為無理由者,法院應以裁定駁 回之,民事訴訟法第513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法院對於支付 命令之聲請,除審查程序上合法要件之外,尚須為權利保護 要件是否存在之審查。換言之,支付命令之聲請,雖不訊問 相對人,惟法院仍應就實體上權利存在之事實,依債權人提 出之資料為形式上之審查。若法院為審查後,發覺支付命令 之聲請欠缺實體法上權利保護要件,法院仍應以聲請無理由 駁回之。又債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民事訴訟法第511條 第2項有明文規定。而為因應上開條文之修正,司法院所訂 定之司法事務官辦理督促程序規範要點第2點第4款亦規定: 「支付命令之聲請,不合於民事訴訟法第511條第2項規定者 ,司法事務官應駁回其聲請,毋庸命其補正。」,此與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規定就原告之訴應先命補正不同,蓋督促程 序重視明確性、迅速性,故聲請人於聲請支付命令之際全未 釋明,法院自得依民事訴訟法第513條規定,逕以裁定駁回 之。 四、經查,本件異議人於聲請本院核發支付命令時,並未提出任 何證據釋明相對人甲○○簽立系爭契約時已得「全體」法定代 理人之允許,其實體法上之權利保護要件已有未足。雖異議 人異議主張相對人甲○○於成年後之112年2月7日曾劃撥繳款 ,依法應視為承認系爭契約云云;惟就此並未提出任何繳款 資料為佐,是否堪值採信,顯非無疑。又縱認異議人所稱之 繳款情形屬實,然該等款項究係何人所繳納,如非相對人甲 ○○所繳納,則該繳款之人與相對人甲○○間之關聯性為何,均 未見異議人舉證以為說明,益認相對人甲○○是否確於成年後 有繳款之行為,誠屬可疑;遑論清償為事實行為,亦難以清 償之事實,即得遽認相對人甲○○有以意思表示向相對人為系 爭契約之承認。此外,異議人亦未提出其已依民法第81條第 2項之規定,催告相對人甲○○確答是否承認系爭契約之相關 證據資料,自難認異議人上開主張為可採。是以,異議人前 聲請本院向相對人發支付命令時,既未提出相對人甲○○之「 全體」法定代理人同意其簽立系爭契約之相關釋明文件,則 司法事務官以系爭契約未經全體法定代理人允許故依法不生 效力,而裁定駁回異議人之聲請,於法自無不合;異議人異 議意旨仍執前詞,指摘原裁定不當,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末相對人乙○○之戶籍現設於戶政事務所,且其應受送達處所 不明,依法應為公示送達,然依民事訴訟法第509條規定, 支付命令之送達依公示送達者不得行之,故原裁定此部分駁 回異議人之聲請,與法亦屬無違,則異議人此部分之異議同 屬無據,應併予駁回。 五、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陳振嘉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潘昱臻

2025-03-11

TYEV-114-桃簡事聲-3-2025031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53號 抗 告 人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昭文 相 對 人 陳逸軒 黎氏金垂 上列當事人間因聲請本票裁定強制執行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 4年1月6日本院簡易庭司法事務官所為之裁定(113年度司票字第1 1512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裁定不利於抗告人部分廢棄。 二、上廢棄部分(即相對人甲○○部分),發回本院非訟中心更為適 法之裁定。   三、其餘抗告駁回(相對人乙○○○部分)。 四、抗告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新台幣柒佰 伍拾元,餘由相對人甲○○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票據 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 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 事件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 關係存否之效力,法院僅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 審查,即為已足,至於當事人間實體上之爭執,應循訴訟程 序以資解決,要非非訟裁定法院所得審酌(參見最高法院民 國56年台抗字第714號及57年台抗字第76號民事判決先例意 旨)。 二、本件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2人共同簽發之發票日111年12月 1日、到期日為113年12月1日、面額新台幣(下同)490000元 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依票面之發票人欄位記載相對 人甲○○簽章在前,其法定代理人即相對人乙○○○簽章在後, 可見相對人甲○○簽發系爭本票時係與相對人乙○○○共同簽發 ,相對人2人應有共同發票之意思,而為共同發票行為,顯 然相對人甲○○之發票行為已獲得其法定代理人即相對人乙○○ ○之允許,否則相對人乙○○○怎可能與相對人甲○○共同簽發系 爭本票等情。並聲明:原裁定不利於抗告人部分廢棄。 三、經查:  (一)抗告人主張其執有相對人2人共同簽發如原裁定所示系爭 本票經提示後未獲付款,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裁定 准予強制執行等情,已據其提出原裁定所示本票為證,核 屬相符,而系爭本票應記載事項均已填載並無欠缺,復有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記載,原審法院審查系爭本票之形式 要件均已具備,而就相對人乙○○○簽發系爭本票之債權於2 82066元本息範圍內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於法並無不合。  (二)抗告人在原審提出系爭本票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依其 聲請狀記載,乃主張相對人2人為共同發票人,應就系爭 本票債務負共同發票責任等語。惟原裁定駁回抗告人對於 相對人甲○○之請求,無非係以依112年1月1日修正施行前 民法第12條、第13條第2、3項及第78條等規定,未滿20歲 之人為未成年人,滿7歲以上未滿20歲且未結婚之未成年 人為限制行為能力人,而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 之允許,所為之單獨行為無效,且簽發票據之性質屬單獨 行為,如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為發票行為,依票據外觀不足 以認定已得法定代理人允許時,其發票行為即屬無效,執 票人不得據以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之裁定為其依據,固 非無見。然依原審卷附相對人甲○○之個人戶籍資料記載, 相對人甲○○為00年00月00日出生,迄至111年11月12日即 年滿20歲,依前揭修正前民法第12條規定,相對人甲○○自 該日起即為成年人,具有完全行為能力,所為法律行為無 論是單獨行為或契約行為,均不生是否應經其法定代理人 允許之問題,而系爭本票之發票日既為111年12月1日,當 時相對人甲○○之年齡應為20歲又19日,顯然已成年,則相 對人甲○○簽發系爭本票時既為完全行為能力人,自得獨立 負擔法律上之權利義務,其與相對人乙○○○為共同發票行 為,亦無應依民法第78條規定取得相對人乙○○○允許之必 要,故相對人甲○○就系爭本票之發票行為應屬合法有效甚 明。詎原裁定誤認相對人甲○○於系爭本票簽發時仍為限制 行為能力人,其發票行為應得法定代理人允許云云,尚有 未洽。抗告意旨雖未指摘上情,然此為抗告法院依形式審 查即可知悉,並非實體爭執事項,抗告法院自得逕為認定 ,但因抗告人就相對人甲○○簽發系爭本票部分聲請裁定准 駁與否,涉及抗告人及相對人甲○○日後之審級利益問題, 不宜由抗告法院自為裁定 。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此部分 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爰將此部分廢棄發回本院非 訟中心,更為適法之裁定。  (三)至原裁定就抗告人聲請對相對人乙○○○為本票裁定部分, 既已全部准許,已如前述,此部分對抗告人並無任何不利 ,即不存在抗告實益,詎抗告人猶將乙○○○列為相對人而 提起抗告,其抗告為不合法。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此部分 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按非訟事件依法應由關係人負擔費用者,法院裁定命關係人 負擔時,應一併確定其數額,非訟事件法第24條第1項定有 明文。爰依法確定本件抗告程序費用額為1500元,且因本件 抗告為一部不合法、一部有理由,乃命抗告人及相對人甲○○ 各負擔2分之1即750元。 五、結論:本件抗告為一部不合法、一部有理由,依非訟事件法 第46條、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   之1第1項、第450條、第95條第1項、第79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金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哲豪

2025-03-10

TCDV-114-抗-53-202503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