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補正起訴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81-190 筆)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81號 原 告 溫政宇 訴訟代理人 吳巧雲 被 告 林秉澤 古若喬 張雅雯 上列原告與被告住商不動產總部、林秉澤、古若喬、張雅雯間損 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 定為新臺幣貳佰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貳萬肆仟玖佰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原告並應於文到八日內,具狀補正查明及提出下列資料、事項到 院 : ⑴合於民事訴訟法規定之原告委任吳巧雲之委任狀到院(起訴狀 所附者,為刑事案件格式之委任狀,非民事案件之委任狀)。 ⑵查明介紹(仲介)原告購買系爭房地之「住商不動產-湖口中山 站前加盟店」之該公司,其公司之正確名稱、地址,及該公司之 法定代理人之姓名資料(似可依原告與該公司所簽立之仲介契約 書內,所載之該公司名稱等之方式,予以查出),並補正起訴狀 上所列被告公司、被告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之姓名、地址資料,並 附繕本四份。 ⑶提出起訴狀之「證物影本四份」(原先提出之起訴狀繕本四份 ,均未附有證物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鄭政宗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 記 官 黃志微

2025-03-04

SCDV-114-補-181-20250304-1

壢小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壢小字第2008號 原 告 陳怡君 被 告 謝任哲 上列原告與被告謝任哲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翌日起3日內,具狀敘明逾新臺幣49,912元 部分之請求原因事實、請求金額明細表、計算式,暨提出計算依 據資料,並向本院補繳第一審之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逾期未 補繳,即駁回此部分之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 繳納裁判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又按起訴,應以訴狀表 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 事項之聲明,提出於法院為之;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 他要件,依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逾期仍未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4條 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 項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亦適用之。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 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固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請求 回復其損害,但其請求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 損害為限,否則縱令得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 於刑事訴訟程序附帶為此請求。此項限制,於該附帶民事訴 訟經刑事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移送同 院民事庭後,亦有其適用。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 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 民事庭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 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 二、查本件原告主張因被告涉犯詐欺取財犯行,致使原告受有損 害,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99,825元及法定遲延利息 ;惟觀諸原告據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即本院113年 度金訴緝字第12號刑事判決認定原告就此部分係受有49,912 元之損害。揆諸前開說明,就原告請求超過49,912元之部分 ,仍應徵收裁判費,該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49,913元, 原告尚應補繳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另查告原告起訴狀未 就請求超過49,912元之部分敘明請求賠償之原因事實、請求 金額明細表及計算式各為何,僅依原告訴之聲明之記載,本 院無從特定其請求及本件既判力之範圍,原告起訴即不合程 式。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 受本裁定後3日內補正如主文所示,逾期未補正即駁回此部 分之訴,特此裁定。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得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製作。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薛福山

2025-03-04

CLEV-113-壢小-2008-20250304-1

壢簡
中壢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壢簡字第2056號 原 告 葉進生 吳秀菊 被 告 楊盛淳 上列原告與被告楊盛淳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葉進生應於收受本裁定翌日起3日內,向本院補繳第一審之 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葉進生關於機 車修復費用之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 繳納裁判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又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 不備其他要件,依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 補正,逾期仍未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 於簡易訴訟程序亦適用之。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 事訴訟程序固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請求回復其損 害,但其請求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限 ,否則縱令得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於刑事訴 訟程序附帶為此請求。此項限制,於該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 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移送同院民事庭 後,亦有其適用。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訴 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 認其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 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 二、本件原告葉進生就本院113年度審交簡字第218號刑事案件提 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其中主張被告應賠償機車修復費用部 分,與上開刑事判決認定被告犯過失傷害罪之犯罪事實有別 ,亦即原告葉進生因被告犯刑法過失傷害罪而受之身體、精 神上損害,固得於附帶民事訴訟中求償,然財產上損害部分 ,由於過失毀損行為並非犯罪行為,自無從於附帶民事訴訟 求償。是關於機車修復費用,原告葉進生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並不合法,惟依前揭說明,原告葉進生仍得以繳納裁判費 之方式,補正前開起訴程式之欠缺。又本件原告葉進生主張 被告應賠償機車修復費用為新臺幣(下同)31,900元,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第2項準用 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葉進生於收受裁定翌日起 3日內補繳,如逾期未為補繳,即駁回原告葉進生關於機車 修復費用之訴。 三、另查,原告葉進生非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所有 權人,應一併補陳債權讓與證明書到院。 四、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得莉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薛福山

2025-03-03

CLEV-113-壢簡-2056-202503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89號 原 告 祁媛英 祁芷君 上列原告與被告曾曉英、祁芷方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具狀補正具體明確之訴 訟標的、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及被告曾曉英、祁 芷方的住所或居所地址暨其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並 查報本件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且依法繳納第一審裁判費,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原 因事實以及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提出於法院為之,民事訴 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3款定有明文而應受判 決事項之聲明必須明確一定,此乃起訴必備之程式(最高法 院76年度台上字第2059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提起民事訴 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1節、第2節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亦為起訴必須具備之程式。末按書狀不合程式或有 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起訴不合程式或不 備其他要件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 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 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 二、經查,本件原告書狀雖記載案號113年度司執速字第194022 號、聲請異議之訴撤銷查封,惟未記載訴之聲明,亦未提出 相關證明文件,致本院無法核定訴訟標的價額,是其書狀程 式之記載自有欠缺,於法不合。另本件原告雖於書狀記載被 告「曾曉英」、「祁芷方」,惟未載明其住所或居所,致本 院無法送達訴訟文書,是原告此部分書狀程式之記載亦有欠 缺,於法不合。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件裁定送達後10日內,具狀補正具體明確之 訴訟標的、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及被告「曾 曉英」、「祁芷方」的住所或居所地址暨其最新戶籍謄本( 記事欄勿省略),並查報本件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且按 訴訟標的價額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1節、第2節規定補 繳裁判費,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2025-03-03

PCDV-114-補-389-20250303-1

重訴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24號 原 告 陳蜀珍 原 告 陳蜀慧 原 告 張全 原 告 薛香川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威駿律師 陳抱元律師 被 告 建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建碩營造有限公司 兼 上二人 法定代理人 陳煥章 被 告 宇富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常益營造有限公司 YU FU DEVELOPMENT CO.,LTD 兼 上三人 法定代理人 張淑慧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超過新臺幣153,175,575元部分之訴及該 部分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二、原告對被告建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建碩營造有限公司、宇 富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常益營造有限公司、YU FU DEVELOPM ENT CO.,LTD.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 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 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 訴程式之欠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953號裁定要旨 參照)。次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另按原告之訴有起訴 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 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對被告張淑慧、陳煥章(下合稱張淑慧等2人)共 同犯侵占罪之刑事案件中(即本院112年度重易字第1號,下 稱系爭刑案),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主張被告張淑慧等2人 共同侵占原告等人匯入指定帳戶之投資款,致原告等人受有 共計新臺幣(下同)276,856,709元之損害;又被告張淑慧 為宇富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常益營造有限公司、YU FU DEVE LOPMENT CO.,LTD.之登記負責人,被告陳煥章為建勝建設股 份有限公司、建碩營造有限公司之登記負責人,上開五家公 司(下合稱宇富公司等5人)均由被告張淑慧等2人共同經營 ,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85條規定,請求被告張淑慧等2人 連帶賠償276,856,709元及遲延利息,另依民法第28條、公 司法第23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宇富公司等5人與被告張淑 慧等2人負連帶賠償責任等語。經查:  ㈠依系爭刑案判決認定之犯罪事實,被告張淑慧等2人共同侵占 之金額為153,175,575元,依上開說明,原告請求逾前開金 額部分,即非屬因被告犯罪所生之損害,原告就此部分仍有 繳納裁判費之義務,依原告請求總金額276,856,709元,扣 除系爭刑案判決認定之侵占金額153,175,575元,原告就其 餘請求123,681,134元部分,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74,413元 。  ㈡此外,原告又主張被告宇富公司等5人依民法第28條規定應與 被告張淑慧等2人負連帶賠償責任,惟系爭刑案判決並未認 定被告張淑慧等2人所為係執行職務之行為,尚難僅因被告 張淑慧等2人係宇富公司等5人之登記或實際負責人,即認被 告宇富公司等5人為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所謂「依民法 負賠償責任之人」。是原告對被告宇富公司等5人提起附帶 民事訴訟,就系爭刑案判決認定被告張淑慧等2人所侵占153 ,175,575元部分,仍應以繳納裁判費之方式,補正起訴程式 之欠缺,此部分則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301,486元。  ㈢本院前於114年1月14日以113年度補字第2519號裁定,命限原 告於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上開裁判費,並諭知逾期未繳, 則駁回原告之訴中超過153,175,575元部分之訴,及原告對 被告宇富公司等5人之訴。又該補正裁定於114年1月22日送 達原告,原告逾期仍未補繳裁判費,有本院答詢表在卷可憑 ,依據上開說明,其原告上開部分之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 駁回。又原告上開之訴既經駁回,該部分假執行之聲請亦失 所附麗,應併予駁回之。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黃思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洪雅琪

2025-03-03

MLDV-114-重訴-24-20250303-1

勞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工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補字第114號 原 告 李愷翔 被 告 宇力康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王智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資事件,原告起訴未繳裁判費,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500元。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 定期間先命補正;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本法之規定;本 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規定,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勞動事件法第15條亦分別定有明 文。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資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萬2,053元,原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惟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 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勞工或工會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 判費3分之2,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應暫 免徵收裁判費3分之2即1,000元(計算式:1,500*2/3=1,000 )。是本件應徵第一審裁判費為500元(計算式:1,500-1,0 00=5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 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檢送原告起訴狀繕本送被告,請被告於收受後10日內提出 答辯狀送本院,並逕將繕本送達原告。 四、本件非屬強制調解事件,經以公務電話徵詢兩造均表達願行 調解之意願(並另已徵詢兩造對於調解委員之意見),本件 將待原告補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之合法要件後,由法官審酌 是否依民事訴訟法第420條之1第1項規定移付調解。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王詩銘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曾靖文

2025-03-03

TCDV-114-勞補-114-20250303-1

屏簡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屏簡字第42號 原 告 李莉莉 李芳齡 上列原告與被告唐冠興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提起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事件,經本院刑事庭113年度交簡附民字第32 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0 00元,逾期即裁定駁回原告請求機車維修及折舊賠償、安全帽費 部分之訴。     事實及理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者,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按訴訟 標的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繳納裁判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 。而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前揭規定,於簡易訴訟程 序亦有適用,此觀民事訴訟法436條第2項規定自明。次按因 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 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前項 請求之範圍,依民法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及2項 分別定有明文。是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固 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請求回復其損害,但其請求 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限,否則縱令得 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於刑事訴訟程序附帶為 此請求(最高法院60年度台上字第633號判決要旨參照)。 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 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 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 訴程式之欠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953號裁定要旨 參照)。 二、查原告於本院113年度交簡字第501號刑事訴訟程序中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於民國113年9月30日以113 年度交簡附民字第32號裁定移送至本院民事庭。惟因本院11 3年度交簡字第501號刑事案件係有關被告唐冠興於112年8月 28日20時26分許之交通事故應負過失責任。是原告依刑事訴 訟法第487條規定,得向本件被告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 賠償之範圍,僅限於與過失傷害之損害為限,則原告起訴請 求機車維修及折舊賠償新臺幣(下同)8,550元及安全帽費2 ,400元部分,並非得依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之範圍, 是就該部分之請求,即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徵 收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爰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 內,補繳上開第一審裁判費。倘逾期未補繳,本院將裁定駁 回原告對被告請求財物損失費用部分之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03

PTEV-114-屏簡-42-20250303-1

屏簡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屏簡字第63號 原 告 邱浤誠 上列原告與被告傅立生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提起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事件,經本院刑事庭113年度交簡附民字第34 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0 00元,逾期即裁定駁回原告請求機車維修費部分之訴。     事實及理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者,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按訴訟 標的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繳納裁判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 。而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前揭規定,於簡易訴訟程 序亦有適用,此觀民事訴訟法436條第2項規定自明。次按因 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 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前項 請求之範圍,依民法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及2項 分別定有明文。是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固 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請求回復其損害,但其請求 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限,否則縱令得 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於刑事訴訟程序附帶為 此請求(最高法院60年度台上字第633號判決要旨參照)。 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 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 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 訴程式之欠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953號裁定要旨 參照)。 二、查原告於本院113年度交簡字第511號刑事訴訟程序中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於民國113年9月30日以113 年度交簡附民字第34號裁定移送至本院民事庭。惟因本院11 3年度交簡字第511號刑事案件係有關被告傅立生於000年0月 00日7時20分許之交通事故應負過失責任。是原告依刑事訴 訟法第487條規定,得向本件被告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 賠償之範圍,僅限於與過失傷害之損害為限,則原告起訴請 求機車維修費新臺幣(下同)91,900元部分,並非得依刑事 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賠償之範圍,是就該部分之請求,即應依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 爰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上開第一審裁判 費。倘逾期未補繳,本院將裁定駁回原告對被告請求財物損 失費用部分之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2025-03-03

PTEV-114-屏簡-63-20250303-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板小字第4051號 原 告 盧韻卉 上列原告與被告吳宣錡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於刑事 程序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本院112 年度附民字第22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暨提解費共計新 臺幣42,492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本件訴訟。   理 由 一、補繳裁判費部分: ㈠、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定有明文。復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經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 事庭後,民事庭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 ,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最高法 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953號裁定參照)。 ㈡、經查,本件刑事程序中(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190、444、60 2、785、946號、113年度金訴字第888號刑事判決)所認定 原告因被告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而匯款之金額為新臺 幣(下同)5,000元,然原告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訴 之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35,000元及法定利息,揆諸前揭 說明,應許原告就逾5,000元之部分繳納裁判費,本件訴訟 標的金額核定為30,000元,應繳納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應於收受 本裁定之日起5日內,如數逕向本院補繳,逾期未繳納,即 駁回原告之訴。 二、繳納提解費部分: ㈠、按訴訟行為須支出費用者,審判長得定期命當事人預納之。 當事人不預納者,法院得不為該行為。但其不預納費用致訴 訟無從進行,經定期通知他造墊支亦不為墊支時,視為合意 停止訴訟程序。前項但書情形,經當事人於4個月內預納或 墊支費用者,續行其訴訟程序。其逾4個月未預納或墊支者 ,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民事訴訟法第94條之1定有明文。 又「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 法律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度第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 照),故相類似之訴訟費用(例如提解費用)之徵收,亦應以 起訴時為準。 ㈡、另查被告吳宣錡現於法務部矯正署轄下之監所執行中,此有 臺灣高等法院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在卷可稽,原告有預納提 解費以提解被告吳宣錡到庭辯論之必要,是原告應於收受本 裁定之日起5日內預納提解被告吳宣錡費用41,492元,逾期 未補,則訴訟無從進行,若不欲對被告吳宣錡續行訴訟,可 撤回對被告吳宣錡的訴訟後不予繳納。 三、總計應繳金額為42,492元(計算式:1,000元+41,492元=42,4 92元)。 四、又「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 法律規定為準」(最高法院92年度第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 照),故關於裁判費用之徵收,即應以起訴時為準。民國11 3年7月31日公布施行之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54條第1項 雖規定詐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 人起訴請求損害賠償或提起上訴時,暫免繳納訴訟費用,然 本件原告係於112年2月18日起訴,依首開說明,本院認為與 裁判費概念相類似之訴訟費用的徵收應以起訴時之法律規定 為準,併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沈 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吳婕歆

2025-03-03

PCEV-113-板小-4051-20250303-1

壢簡
中壢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壢簡字第2065號 原 告 林鳳連 被 告 呂宜樺 上列原告與被告呂宜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翌日起3日內,向本院補繳第一審之裁判費 新臺幣1,000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關於車輛維修費部分 之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 繳納裁判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又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 不備其他要件,依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 補正,逾期仍未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 於簡易訴訟程序亦適用之。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 事訴訟程序固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請求回復其損 害,但其請求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限 ,否則縱令得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於刑事訴 訟程序附帶為此請求。此項限制,於該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 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移送同院民事庭 後,亦有其適用。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訴 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 認其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 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 二、本件原告就本院113年度桃交簡字第300號刑事案件提起刑事 附帶民事訴訟,其中主張被告應賠償車輛維修費部分,與上 開刑事判決認定被告犯過失傷害罪之犯罪事實有別,亦即原 告因被告犯刑法過失傷害罪而受之身體、精神上損害,固得 於附帶民事訴訟中求償,然財產上損害部分,由於過失毀損 行為並非犯罪行為,自無從於附帶民事訴訟求償。是關於車 輛維修費部分,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並不合法,惟依前 揭說明,原告仍得以繳納裁判費之方式,補正前開起訴程式 之欠缺。又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應賠償維修費用之價額為新臺 幣(下同)8,5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436 條第2項準用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 告於收受裁定翌日起3日內補繳,如逾期未為補繳,即駁回 原告關於車輛維修費部分之訴。 三、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得莉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薛福山

2025-03-03

CLEV-113-壢簡-2065-202503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