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健康權益

共找到 56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家庭暴力罪之傷害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521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連國証 選任辯護人 郭登富律師 上列被告因家庭暴力之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113年度偵字第36856號)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連國証犯傷害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採證照片4張」( 偵卷第55-56頁)、「被告連國証於本院審理時之自白」(本 院易字卷第55頁),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按家庭暴力者,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 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又家庭暴力罪者, 指家庭成員間故意實施家庭暴力行為而成立其他法律所規定 之犯罪,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1款、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 。查被告與告訴人乙○○為兄弟,其等具有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3條第4款所定之家庭成員關係。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家庭暴 力防治法第2條第2款之家庭暴力罪,惟該法所定之家庭暴力 罪無科處刑罰之規定,應依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論處 。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與告訴人發生爭執,不 思理性解決家庭成員間之糾紛,竟持菜刀傷害告訴人宣洩不 滿,顯未能尊重其家庭成員之身體、健康權益,情緒管理及 自我克制能力亦有不足,率爾訴諸暴力,所為實不足取。惟 念被告於本院審理時終能坦承犯行,然迄未與告訴人達成和 解或賠償,兼衡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及告訴人所受 之傷勢,復斟酌被告未有經法院判處罪刑之前案紀錄,此有 法院前案紀錄表(本院易字卷第49頁)在卷可考,素行尚可 ,暨被告自述之智識程度、家庭生活經濟狀況及告訴人對本 案科刑之意見(本院易字卷第56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扣案之菜刀1把,係被告所有並持以為本案犯行所用之物, 業據被告供陳在卷(偵卷第19頁),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 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 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蕭惠菁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王筱寧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許婉如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錄論罪科刑之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第1項: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 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6856號   被   告 連國証  上列被告因家庭暴力罪之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 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連國証與乙○○係同住在臺北市○○區○○路00號O樓之手足,為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第2、4款規定之家庭成員,兩人於民 國113年10月24日上午,在上址,即因故而有意見相左之情 形,豈料,連國証於同日下午5時45分許,仍情緒未平,竟 基於傷害之犯意,在上址,持家裡菜刀在乙○○房外叫囂要與 乙○○較量,乙○○聽聞而報警,並於警員在上址外敲門時衝出 房間前往開門,連國証見狀,即手持前開菜刀砍向乙○○手臂 ,導致乙○○受有左上臂0.5公分撕裂傷和局部瘀青之傷害, 嗣到場之警員上前制止而查獲上情,並扣得前開菜刀1把。     二、案經乙○○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信義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 (一)被告連國証之供述。 (二)告訴人乙○○之指訴。 (三)上開扣押之菜刀1把扣案可憑。 (四)告訴人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受理家庭暴力事件驗傷診 斷書在卷可資佐證,被告犯嫌已堪認定。 二、所犯法條:核被告連國証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2款家庭暴力之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檢 察 官 蕭 惠 菁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書 記 官 吳 旻 軒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2025-03-13

TPDM-114-簡-521-20250313-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12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杜西村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28510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杜西村犯傷害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被告於密接 時間,在同一地點,對告訴人徒手攻擊、勒頸及壓制,各傷 害行為之獨立性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 ,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 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應論以接續犯 ,僅成立一傷害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與告訴人素不相識,竟 因不滿告訴人未戴口罩而起糾紛,進而毆打告訴人,顯未能 尊重他人身體、健康權益,法治觀念極為薄弱,犯罪動機、 手段及情節,所為殊值非難;兼衡告訴人受有如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所載傷勢,犯罪所生之損害;併考量被告否認犯行 ,未與告訴人成立調解並彌補告訴人之犯後態度;復斟酌被 告前科紀錄所載之素行,暨被告為大學畢業之智識程度,家 庭經濟狀況小康之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琨智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洪士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陳玫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28510號   被   告 杜西村 男 70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金門縣○○鎮○○○000號             居臺南市○區○○○街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杜西村與何正輝於民國113年9月13日11時40分許,在臺南市 中西區南華街63前,因細故發生爭執,杜西村竟基於傷害之 犯意,先以徒手方式拍打何正輝頭部,並勒住何正輝頸部將 其壓制在地,再揮拳毆打何正輝頭部,致何正輝受有右側顳 部挫傷等傷害。 二、案經何正輝訴由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杜西村固不否認有於前揭時間、地點,與告訴人何 正輝發生口角,進而拉扯告訴人頭部,並壓制告訴人之事實 ,惟矢口否認有何傷害犯行,辯稱:告訴人頭部受傷跟我沒 關係,我沒有打他,只有壓在地上跟拉他過來等語。然查, 前揭犯罪事實,業據告訴人警詢時指訴綦詳,並有郭綜合醫 院診斷證明書、收據、勘驗筆錄各1份、傷勢照片5張、現場 監視器錄影畫面8張在卷可稽。且經勘驗現場監視器錄影畫 面,被告明顯有拍打告訴人頭部、勒頸後壓制告訴人在地, 並於壓制期間以揮拳方式攻擊告訴人頭部等情,而被告攻擊 之部位亦與告訴人所提出之診斷證明傷勢位置相符,足徵告 訴人之傷勢應為被告所為。是被告上開所辯,核屬事後卸責 之詞,不足採信,本案事證已臻明確,被告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檢 察 官 陳 琨 智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 記 官 陳 湛 繹

2025-03-10

TNDM-114-簡-127-2025031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家暴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293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鍾宜霏 指定送達處所:新北市○○區○○路00○0號0樓 上列被告因家庭暴力之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113年度偵緝字第333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傷害罪,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之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  ㈠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第1列至第2列所載之「核與告訴人於 警詢指訴之情節相符」,更正為「核與告訴人里幸·柔依於 警詢時指訴之情節相符」。  ㈡補充「成人保護案件通報表」為證據。 二、論罪科刑:  ㈠按家庭暴力防治法所稱之家庭暴力,係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 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 為;而該法所稱之家庭暴力罪,則係指家庭成員間故意實施 家庭暴力行為而成立其他法律所規定之犯罪,家庭暴力防治 法第2條第1款、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本法所定家庭成 員,包括下列各員及其未成年子女:五、現為或曾為四親等 以內血親之配偶,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第5款定有明文。經 查,被告甲○○為告訴人里幸·柔依之二親等旁系血親之配偶 等情,為本院依職權調閱查詢無訛,依上開規定,被告與告 訴人即具家庭暴力防治法所定之家庭成員關係。故核被告所 為,係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2款之家庭暴力罪,惟該法 所定之家庭暴力罪無科處刑罰之規定,應按刑法第277條第1 項之傷害罪論處。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雖漏未援引家庭暴 力防治法第2條第2款之規定,惟因前開規定之家庭暴力罪, 仍係依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論處,無涉論罪科刑法條 之適用,尚不生變更起訴法條之問題,無礙被告防禦權行使 ,爰由本院逕予補充,併此敘明。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徒因對於告訴人之子女 管教,與告訴人發生爭執,即徒手毆打告訴人發洩不滿,不 思理性解決家庭成員間之糾紛,顯未能尊重其家庭成員之身 體、健康權益,情緒管理及自我克制能力均有所不足,輕易 訴諸暴力,所為實不足取;兼衡被告係朝告訴人面部以拳頭 揮擊、甩巴掌之犯罪手段(見偵緝3337號卷第15頁),及告 訴人因此受有左臉部挫傷、右臉部挫傷等傷害(見偵12010 號卷第8至9頁、第13頁右方)之犯罪所生損害;併考量被告 於偵訊時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復斟酌被告無何經法院為有 罪判決確定之前案紀錄,此有法院前案紀錄表(見本院卷第 11至12頁)在卷可考,素行尚可,暨被告為高職畢業之智識 程度,已婚,育有1名未成年子女,從事服務業,自敘為中 低收入戶,家庭經濟狀況貧寒之生活狀況(見偵緝3337號卷 第4頁至第5頁左、第15頁,本院卷第65頁)等一切情狀,量 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 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鍾子萱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3337號   被   告 甲○○                                         上列被告因家庭暴力之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 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係里幸·柔依之弟媳,2人間具有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 第5款所定之家庭成員關係。緣雙方於民國112年10月23日19 時30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2樓住處,因管教里 幸·柔依女兒問題發生爭執,詎甲○○竟基於傷害之犯意,徒 手毆打里幸·柔依左、右臉頰2下,致里幸·柔依受有雙側臉 頰挫傷之傷害。 二、案經里幸、柔依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峽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偵查中坦承不諱,核與告訴 人於警詢指訴之情節相符,復有恩主公醫院受理家庭暴力事 件驗傷診斷書、告訴人傷勢照片、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2年 度家護字第2797號通常保護令裁定在卷可佐,足認被告自白 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23  日                檢 察 官 鍾子萱

2025-03-10

PCDM-113-簡-2938-2025031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541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余宏亮 籍設新北市○○區○○路0號(新北○○○○○○○○) (現另案在法務部○○○○○○○○羈押中)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153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余宏亮犯傷害罪,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扣案之鐵鎚壹支、鑿子壹支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之記載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  ㈠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第5列所載之「現場及查獲照片9張」 ,更正為「現場暨查獲照片2張」。  ㈡補充「告訴人蔡瑞炎傷勢照片2張」、「扣案之鐵鎚、鑿子照 片1張」、「被告余宏亮半身及全身照片4張」為證據。 二、理由補充:   訊據被告固坦承其有持鐵鎚、鑿子,並有朝告訴人揮擊1下 等情,惟否認有何傷害犯行,辯稱:我認為告訴人的傷不是 我造成的等語。經查:  ㈠被告於偵訊時自承:我於民國112年12月5日早上9時有去板信 公園吃早餐,我有在該處跟別人發生爭執,我跟那個人不認 識,我覺得他們講的內容有礙風紀,所以我就去阻止他們; 我手上確實有拿鐵鎚、鑿子跟酒瓶;因為對方先推我,我才 出手反射的揮擊1下;因為我被攻擊所以我就做出攻擊的動 作,我有看到我拿鐵鎚揮的動作,我承認我有跟他推擠等語 (見偵卷第34頁)。告訴人於警詢時指稱:我在公園涼亭裡 面跟朋友吃早餐、聊天,突然就有1個人拿著鐵鎚走進來, 對著我說你在說什麼,然後就拿著鐵鎚對我的頭敲下去;他 有拿鐵鎚跟鑿子,用鐵鎚敲我的頭;被告就是拿著鐵鎚跟鑿 子傷害我等語(見偵卷第12頁)。上開被告之供述與告訴人 之指訴情節互核一致,並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扣押 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見偵卷第13頁右至第15頁)、監視 器錄影擷取畫面照片7張(見偵卷第22頁至第24頁左上)及 監視器錄影檔案(見偵卷附光碟中,名稱「現場監視器」MP 4檔案,播放區間00:00:14至00:00:30)在卷可稽,足見被 告確有於附件犯罪事實欄所載時、地,持鐵鎚及鑿子朝告訴 人頭部揮擊共5次。被告辯稱僅朝告訴人揮擊1下等語,顯與 實情不符,核屬無稽。  ㈡上情佐以警員到場處理後,告訴人頭部包有紗布,並隨即於 同日至亞東紀念醫院經診斷受有頭部創傷併頭皮撕裂傷4公 分,且急診縫合上開撕裂傷等情,有告訴人傷勢照片2張( 見偵卷第24頁右下、第25頁左上)及亞東紀念醫院112年12 月5日診字第1121519814號診斷證明書(見偵卷第21頁)在 卷可考,足見除告訴人受傷部位與被告揮擊部位一致,告訴 人所受傷害為創傷及撕裂傷,與遭鐵鎚等鈍器攻擊所可能導 致之傷勢相符外,尚且告訴人於案發後頭部即有明顯外傷, 並於同日至亞東紀念醫院急診縫合,顯無除被告上揭攻擊行 為以外情事介入之可能,此均足徵告訴人頭部所受之前開傷 害,即為被告傷害行為所致。被告辯稱告訴人之傷害非其所 造成等語,亦與實情不符,不足採信。  ㈢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傷害犯行洵堪認定,應予依 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被告於密接 時間,在同一地點,持鐵鎚及鑿子朝告訴人揮擊5次,各傷 害行為之獨立性薄弱,依一般社會健全觀念,在時間差距上 ,難以強行分開,在刑法評價上,以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 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較為合理,應論以接續犯 ,僅成立一傷害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與告訴人素不相識,竟 因不明原因即持具高度危險性之鐵鎚、鑿子攻擊告訴人之頭 部,顯未能尊重他人身體、健康權益,法治觀念極為薄弱, 犯罪動機、手段及情節均屬惡劣,所為殊值非難;兼衡告訴 人受有頭部創傷併頭皮撕裂傷4公分等傷害,不僅受傷之部 位係人體重要部位,尚且須進行縫合,已非單純之皮肉傷, 犯罪所生之損害甚鉅;併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訊時始終否認 犯行,且於本院審理中仍未與告訴人成立調解並彌補告訴人 (見本院卷第23、25、33、35、45、47頁)之犯後態度;復 斟酌被告前科紀錄所徵之素行(見本院卷第7至13頁),暨 被告為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離婚,從事清潔業,家庭經濟 狀況勉持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7頁,本院卷第53頁)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以資懲儆。 四、關於宣告沒收之說明:   按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經查 ,扣案之被告持以攻擊告訴人之鐵鎚及鑿子各1支,屬供被 告本案傷害犯行所用之物,次查,被告於警詢時供稱:鐵鎚 及鑿子各1支均為我個人用來修理隔板的工具等語(見偵卷 第10頁左),足見前開鐵鎚及鑿子均屬被告所有,且衡情有 再度遭被告投入犯罪之用之可能性,而具刑法沒收之重要性 ,爰依上開規定,均予宣告沒收。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雷金書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1539號   被   告 余宏亮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余宏亮與蔡瑞炎互不相識,其於民國112年12月5日上午9時9 分許,在新北市板橋區中正路與公館街口板信公園內,見蔡 瑞炎與他人在涼亭內聊天,竟基於傷害人身體之犯意,無預 警持鐵鎚及鑿子突然朝蔡瑞炎頭部揮擊5次,致蔡瑞炎受有 頭部創傷併頭皮撕裂傷4公分等傷害。 二、案經蔡瑞炎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報告偵辨。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余宏亮於偵查中坦承有持鐵鎚及鑿 子揮擊告訴人蔡瑞炎之事實,核與告訴人於警詢之指訴情節 相符,復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 目錄表、扣案之鐵鎚及鑿子各1支、監視器錄影光碟1片、錄 影畫面截圖7張、現場及查獲照片9張、亞東紀念醫院診斷證 明書1紙等在卷可稽。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余宏亮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   月  12  日                檢 察 官 雷 金 書

2025-03-05

PCDM-113-簡-541-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039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玉菁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3303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李玉菁犯傷害罪,處拘役參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之記載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  ㈠附件犯罪事實欄第1列所載之「李玉菁因不滿其男友張玉璋與 廖儷容共處一室」,更正為「李玉菁因不滿其男友與廖儷容 共處一室」。  ㈡附件犯罪事實欄第6列所載之「永和分局」,更正為「中和分 局」。  ㈢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第1列所載之「訊據被告李玉菁坦承不 諱」,更正為「訊據被告李玉菁於警詢及偵訊時坦承不諱」 。  ㈣補充「告訴人廖儷容傷勢照片3張」為證據。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與告訴人非素昧平生, 惟因其與告訴人間之感情糾紛,即徒手毆打告訴人發洩不滿 ,不思理性解決,顯未能尊重他人身體、健康權益,情緒管 理及自我克制能力均有所不足,輕易訴諸暴力,所為實不足 取;兼衡告訴人受有頭部鈍傷及2處撕裂傷(各1公分)、左 臉挫傷瘀腫、腹壁挫傷等傷害(見偵卷第13至14頁)之犯罪 所生損害;併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訊時均坦認犯行,惟於本 院審理中,終未能與告訴人成立調解(見本院卷第33至35頁 )之犯後態度;復斟酌被告前科紀錄所徵之素行(見本院卷 第11頁),暨被告為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未婚,從事美髮 業,家庭經濟狀況小康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7頁,本院卷 第15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劉新耀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3032號   被   告 李玉菁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李玉菁因不滿其男友張玉璋與廖儷容共處一室,竟基於傷害 之犯意,於民國113年5月14日17時許,在其位於新北市○○區 ○○路00巷0弄0號2樓之居所內,以徒手毆打廖儷容並發生拉 扯互毆,致廖儷容因此受有頭部鈍傷、2處撕裂傷(各1公分 )、左臉挫傷瘀腫及腹壁挫傷等傷害。 二、案經廖儷容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永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訊據被告李玉菁坦承不諱,核與證人即告訴 人廖儷容於警詢及偵查中所述內容相符,並有天主教永和耕 莘醫院診斷證明書1份在卷可稽,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 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8  日                檢 察 官 劉新耀

2025-03-05

PCDM-113-簡-4039-2025030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家暴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3915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峻岳 上列被告因家庭暴力之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113年度偵字第3214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乙○○犯傷害罪,處拘役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之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  ㈠附件犯罪事實欄第2列至第3列所載之「乙○○因不滿甲○○與乙○ ○配偶起口角衝突,竟基於傷害之犯意」,更正為「乙○○於 民國113年5月1日15時許,因不滿甲○○與其配偶起口角衝突 ,竟基於傷害之犯意」。  ㈡附件犯罪事實欄第5列所載之「受有右臉紅腫、下嘴唇挫傷之 傷害」,更正為「受有右臉紅腫、下嘴唇紅腫等傷害」。 二、論罪科刑:  ㈠按家庭暴力防治法所稱之家庭暴力,係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 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 為;而該法所稱之家庭暴力罪,則係指家庭成員間故意實施 家庭暴力行為而成立其他法律所規定之犯罪,家庭暴力防治 法第2條第1款、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本法所定家庭成 員,包括下列各員及其未成年子女:四、現為或曾為四親等 以內之旁系血親,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第4款定有明文。經 查,被告乙○○與告訴人甲○○為三親等之旁系血親等情,為本 院依職權調閱查詢無訛,依上開規定,被告與告訴人即具家 庭暴力防治法所定之家庭成員關係。故核被告乙○○所為,係 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第2條第2款之家庭暴力罪,惟該法所定之 家庭暴力罪無科處刑罰之規定,應按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 害罪論處。至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雖漏未援引家庭暴力防 治法第2條第2款之規定,惟因前開規定之家庭暴力罪,仍係 依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論處,無涉論罪科刑法條之適 用,尚不生變更起訴法條之問題,無礙被告防禦權行使,爰 由本院逕予補充,併此敘明。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徒因告訴人與其配偶發 生爭執,即徒手毆打告訴人發洩不滿,不思理性解決家庭成 員間之糾紛,顯未能尊重其家庭成員之身體、健康權益,情 緒管理及自我克制能力均有所不足,輕易訴諸暴力,所為實 不足取;兼衡被告係朝告訴人面部甩巴掌之犯罪手段,及告 訴人因此受有右臉紅腫、下嘴唇紅腫等傷害(見偵卷第7至8 頁)之犯罪所生損害;併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訊時均坦承犯 行之犯後態度;復斟酌被告無何前科紀錄,此有臺灣高等法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見本院卷第11頁)在卷可考,素行尚稱 良好,暨被告為五專畢業之智識程度,離婚,從事運輸業, 家庭經濟狀況小康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3頁,本院卷第15 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 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許智鈞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2143號   被   告 乙○○                            上列被告因家庭暴力之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 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為甲○○之叔叔,二人間具有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第4款 所定之家庭成員關係。乙○○因不滿甲○○與乙○○配偶起口角衝 突,竟基於傷害之犯意,在新北市○○區○○路000巷0號2樓甲○ ○住處,徒手朝甲○○右臉打一巴掌,甲○○因此受有右臉紅腫 、下嘴唇挫傷之傷害。 二、案經甲○○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 (一)被告乙○○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二)告訴人甲○○於警詢及偵查中之指訴。 (三)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受理家庭暴力事件驗傷診斷書1份。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1  日                檢 察 官 許智鈞

2025-03-03

PCDM-113-簡-3915-2025030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351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震洋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660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陳震洋犯傷害罪,處拘役參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之記載外,另將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第4列所載之 「現場監視錄影畫面檔案及截圖」,更正為「現場監視器錄 影畫面擷取照片18張」。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陳震洋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㈡按被告是否構成累犯,性質上係屬刑罰加重事實(準犯罪構 成事實),除與其被訴之犯罪事實不同,無刑事訴訟法第26 7條規定之適用外,亦與起訴效力及於與該犯罪事實相關之 法律效果(諸如沒收、保安處分等)有別,自應由檢察官於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內加以記載,法院始得就累犯加重事項 予以審究,方符合控訴原則。經查,檢察官於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內,並無記載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依上揭說明,被 告可能構成累犯之事實,既未經檢察官控訴,本院自無從審 究是否構成累犯,乃至裁量是否依刑法第47條第1項累犯之 規定加重其刑。至被告可能構成累犯之前科及其餘前科紀錄 等素行資料,仍得列為刑法第57條第5款所定「犯罪行為人 之品行」之科刑審酌事項,以充分評價被告所應負擔之罪責 ,附此敘明。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徒因與告訴人謝翔安間 之金錢糾紛,即徒手甩告訴人巴掌發洩不滿,不思理性解決 ,顯未能尊重他人身體、健康權益,情緒管理及自我克制能 力均有所不足,輕易訴諸暴力,所為實不足取;兼衡告訴人 受有頭部挫傷之傷害(見偵卷第35頁)之犯罪所生損害;併 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訊時始終坦認犯行之犯後態度;復斟酌 被告前科紀錄所徵之素行,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見本院卷第11至25頁)在卷可佐,暨被告為五專後二年 肄業之智識程度,未婚,從事中古車商,家庭經濟狀況小康 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8頁,本院卷第29至30頁)等一切情 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以資懲儆。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何克凡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6606號   被   告 陳震洋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陳震洋(綽號:少齊,原名張少齊,嗣於民國112年9月13日 改名為陳少齊,再於同日改名為陳震洋)前和同案被告袁弘 修(綽號:國寶,另涉犯本案關於妨害自由及侵占等部分, 另行偵辦中,下僅稱袁弘修)及袁弘修不知名友人「諺老闆 」等與謝翔安有金錢糾紛,陳震洋與袁弘修等人於112年9月 6日凌晨1時許,在新北市○里區○○○街00號外面某公園,與謝 翔安商談債務時,陳震洋竟基於傷害之犯意,徒手毆打謝翔 安巴掌,致謝翔安因此受有頭部挫傷等傷害。 二、案經謝翔安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陳震洋於警詢及偵訊時坦承在卷核 與證人即告訴人謝翔安於警詢中證述相符,並有新光醫療財 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112年9月12日開立之診斷證明書 1紙、現場監視錄影畫面檔案及截圖等憑卷可佐,被告犯嫌 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6   月  25  日                檢 察 官 何克凡

2025-03-03

PCDM-113-簡-3516-20250303-1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402號 上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簡玉玲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傷害案件,不服本院於民國113年6月25日所為 之113年度簡字第1811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聲請簡易判決處 刑案號:112年度調院偵字第1198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 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本案審理範圍之說明:  ㈠按上訴得對於判決之一部為之;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 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1項、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上開規定,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 3項規定,於簡易判決之上訴亦準用之。是於上訴人明示僅 就量刑上訴時,第二審法院即以原審所認定之犯罪事實及論 罪,作為原審量刑妥適與否之判斷基礎,僅就原審判決關於 量刑部分進行審理,至於其他部分,則非第二審法院審判範 圍。  ㈡查本案經原審判決後,上訴人即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不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經本院詢明釐清上訴範圍,已於本 院準備程序及審理程序均明示僅就原審量刑部分上訴(見簡 上卷第55、78頁),依據上開說明,本案本院審判範圍僅限 於原審判決所處之刑,不及於原審判決所認定犯罪事實及所 犯法條(罪名)等其他部分。是本案關於犯罪事實及所犯法 條(罪名)等部分之認定,均引用第一審簡易判決所記載之 事實、證據及理由(詳如附件)。 二、檢察官循告訴人之請求上訴,上訴意旨略以:原審並未詳細 考量被告簡玉玲本案犯行對告訴人張婷亞身心健康造成之影 響,致原審量刑過輕,請求撤銷原判決,更為妥適之判決等 語(見簡上卷第9至10頁)。 三、駁回上訴之理由:  ㈠按刑罰之量定,固屬法院自由裁量之職權行使,但仍應審酌 刑法第57條所列各款事由及一切情狀,為酌量輕重之標準, 並非漫無限制,除不得逾越法律所規定之範圍外,並應具妥 當性及合目的性,符合罪刑相當原則。在同一犯罪事實與情 節,如別無其他加重或減輕之原因,下級審法院量定之刑, 亦無過重或失輕之不當情形,則上級審法院對下級審法院之 職權行使,原則上應予尊重(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446 號、95年度台上字第6617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原審判決業依刑法第57條規定,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 酌被告與告訴人有感情糾紛,未思以理性方式解決,反以搧 巴掌之方式傷害告訴人,未能尊重他人身體、健康權益,情 緒管理及自我克制能力有所不足,輕易訴諸暴力,所為實不 足取,兼衡其並無前科之素行(見法院前案紀錄表)、於警 詢時自陳之智識程度、生活狀況,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 手段、所受刺激、告訴人所受傷勢及痛苦尚屬輕微及被告坦 承犯行之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拘役20日,並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顯已以被告行為責任為基礎,充分斟酌考 量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包含被告犯罪動機及目的、手 段、告訴人之傷勢)而為刑之量定,客觀上並未逾越法定刑 度或濫用其裁量權限之違法情形,亦與罪刑相當原則無悖, 其量刑尚屬妥適,難認有何違法之處。  ㈢至告訴代理人於本院審理時陳述:調解時被告態度傲慢,犯 後態度不佳,本案對告訴人心理傷害很大等語(見簡上卷第 79頁),而認原審量刑過輕,然原審判決業已審酌被告之犯 罪情狀、手段、告訴人所受傷勢及痛苦等情,已如前述。再 者,調解本係雙方互相溝通、退讓以謀共識之過程,縱然無 法達成調解,亦難執此認定被告犯後態度不佳。是以,本案 經上訴後,量刑基礎未有變更,自難逕認原審判決有何量刑 不當或違法之情事,檢察官指摘原審量刑過輕,尚屬無據。 從而,上訴意旨指摘原審量刑過輕,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於審判期日到庭,爰依刑事 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準用同法第371條之規定,不待其陳 述,由檢察官一造辯論而逕行判決,併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第371條、第373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亭妤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上訴,由檢察官彭聖 斐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詹蕙嘉                    法 官 施函妤                    法 官 施元明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林君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 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2-27

PCDM-113-簡上-402-20250227-1

花簡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花簡字第286號 聲 請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宏祥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277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宏祥犯傷害罪,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 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張宏祥為智識成熟之成 年人,因與告訴人魏裕軒前有嫌隙,未能控制自身情緒,理 性面對處理,竟以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之方式毆傷告訴 人發洩不滿,未能尊重他人身體、健康權益,所為應予非難 ;參以被告犯後坦承犯行,惟迄未與告訴人和解或未取得告 訴人之原諒;考量被告之前科素行(院卷第11-12頁),兼 衡其於警詢時自陳之智識程度、職業、家庭經濟狀況(警卷 第11頁),暨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受刺激、告訴 人所受傷勢及痛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 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黃蘭雅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花蓮簡易庭 法 官 簡廷涓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判決不服,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抄 附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 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 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瑋庭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 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2777號   被   告 張宏祥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宏祥於民國113年4月14日10時許,在花蓮縣○○鄉○○村○○路 00號檳榔店消費時,遇見魏裕軒,因魏裕軒於113年4月2日 曾持刀恐嚇張宏祥,張宏祥竟基於傷害人身體之犯意,竟在 上開店門口徒手打魏裕軒臉部一巴掌,再與魏裕軒拉扯後, 以手臂對魏裕軒勒喉,造成魏裕軒受有臉部損傷、頭部未明 示部位鈍傷、頸部其他特定部位挫傷、左側上臂挫傷、右側 上臂挫傷、左側前胸壁挫傷、右側前胸壁挫傷及右側無名指 擦傷等傷害。 二、案經魏裕軒訴由花蓮縣警察局新城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張宏祥對上揭犯罪事實坦承不諱,核與告訴人魏裕 軒於警詢指訴及證人歐東靈、陳勝輝、許麗芳證述相符,並 有告訴人提出之診斷證明書一紙附卷可稽,被告犯嫌,堪以 認定。 二、核被告張宏祥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6   日                檢 察 官 黃蘭雅

2025-02-24

HLDM-113-花簡-286-2025022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2760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馮康宸(原名:馮柏崴)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2年度 偵字第8164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乙○○犯傷害罪,處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之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 處刑書之記載外,另更正及補充如下:  ㈠附件犯罪事實欄第6列所載之「逢」,更正為「馮」。  ㈡附件當事人欄、犯罪事實欄及證據並所犯法條欄所載之「馮 柏崴」,均更正為「乙○○」。  ㈢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第2列所載之「並經告訴人甲○○於警詢 及偵查中指訴明確」,更正為「並經證人即告訴人甲○○於警 詢及偵訊時證述明確」。  ㈣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第3列所載之「告訴人傷勢照片3張」 ,更正為「告訴人傷勢照片2張」。 二、理由補充:   被告乙○○於偵訊時雖坦認其於附件犯罪事實欄所載時、地, 徒手毆打告訴人甲○○之傷害犯行,然主張阻卻違法事由,辯 稱:我記得疑似是他先動手,所以我認為我也是正當防衛等 語。惟按刑法第23條規定:「對於現在不法之侵害,而出於 防衛自己或他人權利之行為,不罰。」係以行為人主觀上具 有防衛之意思,客觀上存有緊急防衛情狀之現在不法侵害, 出於防衛自己或他人權利,且所施之防衛手段須具有必要性 為要件。所謂「不法之侵害」,係指對於自己或他人之權利 施加實害或危險之違反法秩序行為。所稱「現在」,乃有別 於過去與將來,係指不法侵害依其情節迫在眉睫、已經開始 、正在繼續而尚未結束而言。若不法侵害已成過去或預料有 侵害而不法侵害尚未發生,則其加害行為,均無由成立正當 防衛。因此,若侵害業已過去,或無從分別何方為不法侵害 之互毆行為,均不得主張正當防衛。況互毆係屬多數動作構 成單純一罪而互為攻擊之傷害行為,縱令一方先行出手,而 還擊(或還手)一方在客觀上,苟非單純僅對於現在不法之 侵害為必要排除之反擊行為,因其本即有傷害之犯意存在, 則對其互為攻擊之還手反擊行為,仍無從主張正當防衛(最 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3179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被 告於警詢及偵訊時供稱:我有點記不清楚當初誰先動手,好 像是告訴人先打我;我有打他,疑似是他先動手等語(見偵 卷第6頁左、第27頁左),佐以證人即告訴人於警詢時證稱 :我有還手;我也有打回去,是他們先打我的等語(見偵卷 第8頁左、第30頁),足見被告及告訴人均有動手,惟均主 張係他方先出手,卷內復無何證據足認被告或告訴人一方初 無動手,僅係單純對他方所為不法侵害為必要排除之反擊行 為,自應認被告及告訴人均有動手之行為,屬無從分別何方 為不法侵害之互毆行為,依上揭規定及說明,自無從主張正 當防衛。是被告辯稱其傷害犯行構成正當防衛,核屬無據。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乙○○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徒因與告訴人間之金錢 糾紛,即徒手毆打告訴人發洩不滿,不思理性解決,顯未能 尊重他人身體、健康權益,情緒管理及自我克制能力均有所 不足,輕易訴諸暴力,所為實不足取;兼衡告訴人受有臉部 、脖子擦挫傷之傷害(見偵卷第20頁右下、第21頁左上)等 犯罪所生之危險及損害;併考量被告於警詢及偵訊時均坦認 犯行,惟終未能彌補告訴人(見本院卷第53頁)之犯後態度 ;復斟酌被告無何經法院為科刑判決確定之前案紀錄所徵之 素行,此有法院前案紀錄表(見本院卷第59頁)在卷可佐, 暨被告為高中肄業之智識程度,已婚,育有2名未成年子女 (惟僅行使負擔1名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從事工業, 家庭經濟狀況勉持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3頁右,本院卷第5 5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吳姿穎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吳丁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誤。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2年度偵字第81644號   被   告 馮柏崴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馮柏崴與甲○○前為友人,雙方有債務糾紛,馮柏崴為向甲○○ 索討欠款,遂於民國112年9月24日17時許前某時許,夥同友 人陳瑞珅(陳瑞珅涉嫌傷害罪嫌部分,另為不起訴處分)及 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小黑」之人,一同邀約甲○○前 往新北市○○區○○路00巷00號之秀山公園內談判,嗣於同日17 時許,逢柏崴與甲○○在秀山公園談判時,因故發生口角,其 竟基於傷害之犯意,徒手毆打甲○○,致使甲○○受有臉部、脖 子擦挫傷之傷害。 二、案經甲○○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客觀事實,業據被告馮柏崴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並經告訴人甲○○於警詢及偵查中指訴明確,復有道路監視 器截圖9張、告訴人傷勢照片3張在卷可稽,堪認被告之任意 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11  日                檢 察 官 吳姿穎

2025-02-24

PCDM-113-簡-2760-202502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