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泰翔

共找到 53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離婚等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婚字第3號 113年度婚字第14號 原 告即 反請求被告 乙○○ 訴訟代理人 楊宗霖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即 反請求原告 甲○○ 訴訟代理人 王泰翔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婚姻關係存在及離婚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   理 由 一、按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   辯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規定,並為家事事件所準用。 二、本件雖前於民國114年1月22日諭知就中間爭點即兩造婚姻關 係是否存在部分言詞辯論程序終結,並訂於114年2月26日宣 判,茲因前開部分並非獨立之攻擊防禦方法,而為訴訟標的 ,本案有再行調查之必要,是應再開辯論。 三、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邱佳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薏芹

2025-02-24

HLDV-113-婚-14-20250224-1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確認婚姻關係存在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婚字第3號 113年度婚字第14號 原 告即 反請求被告 乙○○ 訴訟代理人 楊宗霖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即 反請求原告 甲○○ 訴訟代理人 王泰翔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婚姻關係存在及離婚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   理 由 一、按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   辯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規定,並為家事事件所準用。 二、本件雖前於民國114年1月22日諭知就中間爭點即兩造婚姻關 係是否存在部分言詞辯論程序終結,並訂於114年2月26日宣 判,茲因前開部分並非獨立之攻擊防禦方法,而為訴訟標的 ,本案有再行調查之必要,是應再開辯論。 三、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邱佳玄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薏芹

2025-02-24

HLDV-113-婚-3-20250224-1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國家賠償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8號 原 告 阮玉饒 訴訟代理人 王泰翔律師 被 告 花蓮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徐榛蔚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國家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 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2,000,000元,應繳第 一審裁判費24,9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須按他造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 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 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胡旭玫

2025-02-24

HLDV-114-補-38-20250224-1

消債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70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黃奕憑 代 理 人 王泰翔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黃奕憑自民國114年2月21日下午4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本條例所稱消費者,係指 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前 項小規模營業係指營業額平均每月新臺幣(下同)20萬元以 下者;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 1,200萬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 向法院聲請更生,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 3條、第2條第1項、第2項、第4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 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 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 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債務人為前項請求或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並提出財產及 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及債務人清冊,及按債權人之人數 提出繕本或影本,亦為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第2項所明 定。再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 司法事務官行更生或清算程序,消債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 6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可參。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黃奕憑前向金融機構辦理信用 貸款及使用金融機構核發之信用卡刷卡消費,致積欠無擔保 債務計新臺幣(下同)834,467元,因無法清償債務,乃向 本院聲請前置調解,惟無法負擔債權人所提還款方案而調解 不成立。因聲請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復未經法 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法聲請准予裁定更生 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已向本院聲請與金融機構債權人調解,惟調解不成立等 情,有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82號調解不成立證明書在卷可 稽(見司消債調卷第91-92頁),且經本院調閱上開調解事件 卷宗核對無訛。則聲請人所為本件更生聲請可否准許,即應 審究聲請人現況是否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等情而 定。  ㈡本院依聲請人陳報之債權人清冊命債權人陳報債權,其等陳 報如下: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421,775元、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199,800元、國泰世華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134,892元、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為78,000元。是聲請人所負債務合計834,467元,未逾1,200 萬元。  ㈢聲請人陳報除名下花蓮第一信用合作社帳戶有餘額70元外,並 無其他財產,民國113年2月迄今之每月薪資收入28,000元等 情,業據聲請人提出花蓮第一信用合作社、彰化銀行、中國 信託銀行交易明細資料、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1 11、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113年2月至113年4月 薪資袋為證(見消債更卷第31-35、89-95頁),堪信能反映其 真實收入及財產狀況。  ㈣支出部分,聲請人無須扶養他人,聲請人主張其每月必要生 活費用為17,076元,依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聲請 人必要生活費用,應以衛生福利部所公告113年臺灣省每人每月 最低生活費之1.2倍即17,076元為標準,是聲請人前開主張 ,應屬可採。  ㈤基此,以聲請人現每月之收入28,000元,扣除其每月必要生 活費用17,076元後,每月僅餘10,924元,考量其債務總額至 少834,467元,倘以其每月所餘10,924元清償債務,尚需約6 年餘始得清償完畢(計算式:834,467元÷10,924元÷12月=6.3 657),已逾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53條所定之6年清償期。 又聲請人為63年3月出生(見消債更卷第85頁),年齡約為50歲 ,距勞工強制退休年齡(65歲)尚約15年,聲請人至其退休時止 雖非顯無法清償聲請人前揭所負欠之債務總額,惟考量前開 債務仍須另行累計每月高額之利息及違約金,聲請人每月得 用以償還債務之數額顯然更低,尚待支付之債務總額應屬更 高,其還款年限顯然更長,實有違消債條例協助債務人重建 更生之立法本意。是本院審酌聲請人之財產、信用、勞力及生 活費用支出等狀況,堪認聲請人客觀上經濟狀況已有不能清償 債務之虞,而有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 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且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 ,其中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萬元,又未經法 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 、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則聲請 人聲請更生,於法有據,應予准許,並依首揭規定命司法事 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爰裁定如主文。 五、債務人於更生程序開始後,應禁止貪圖享受、節制慾望,避 免支出與其收入顯不相當之不必要花費,並提出足以為債權 人會議可決或經法院認為公允之更生方案供為採擇,而司法 事務官於進行本件更生程序、協助債務人提出更生方案時, 亦應依社會常情及現實環境衡量債務人之償債能力,並酌留 其生活上應變所需費用,進而協助債務人擬定允當之更生方 案,始符消債條例重建債務人經濟生活之立法目的,附此敘 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消債法庭 法 官 施孟弦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周彥廷

2025-02-21

HLDV-113-消債更-70-20250221-1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毀棄損壞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249號 公 訴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易徹 選任辯護人 王泰翔律師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232號、第163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林易徹與告訴人楊○○(綽號小貝、albe e)原為同事、朋友關係,雙方交惡後,被告基於毀損之犯 意,於民國112年11月20日5時23分許,前往位於花蓮縣○○市 ○○○街000號之花蓮縣花蓮市公三仙溪抽水站(臨近楊○○居處 ),破壞由告訴人葉○○管領之抽水站內監視器攝像鏡頭後, 持黑色噴漆在抽水站牆壁、鐵捲門上噴寫「貝」、「小貝」 、「albee死破X婊子」、「你他媽也要」、「辛苦人物品」 等文字,並塗鴉男性生殖器圖案,毀壞牆壁及鐵捲門之美觀 功能。被告為前開犯行後,復基於毀損之犯意,於同年12月 10日至14日間之某時,持不詳之尖銳器物前往花蓮縣花蓮市 國盛八街與國盛八街1巷巷口,刺破告訴人楊○○所有並停放 於該處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前、後輪胎,致 車胎毀壞無法使用,因認被告涉有刑法第354條之毀損罪嫌 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 決;且第303條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 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告訴人葉○○及楊○○指訴被告各該部分所為之事實,檢察官認 均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罪,依同法第357條規定,均為告 訴乃論之罪。茲因告訴人葉○○及楊○○皆已具狀撤回本件告訴 ,有刑事撤回告訴狀在卷可稽(本院卷第141至143、185至1 89頁)。依上開規定,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 理之判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王怡仁提起公訴,檢察官張君如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呂秉炎                    法 官 簡廷涓                    法 官 邱正裕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 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 之日期為準。 辯護人依據刑事訴訟法第346條、公設辯護人條例第17條及律師 法第43條2項、第46條等規定之意旨,尚負有提供法律知識、協 助被告之義務(含得為被告之利益提起上訴,但不得與被告明示 之意思相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鄧凱元

2025-02-12

HLDM-113-易-249-20250212-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

過失致死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訴字第117號 上 訴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燕萍 訴訟參與人 楊○恩(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曹○綺(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共同代理人 王泰翔律師(扶助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過失致死案件,不服臺灣花蓮地方法院112年 度訴字第233號中華民國113年7月26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4790、6730、7986號),提 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楊燕萍緩刑貳年。   理 由 一、本案審判範圍之說明:   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刑   、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查上訴人即檢察官(下稱檢 察官)提起上訴,明白表示僅就「量刑」提起上訴(本院卷 第9至10、59、101頁),依據上開條文規定,本院審判範圍 僅及於原判決「量刑」妥適與否,原審認定之「犯罪事實、 罪名」均不在本院審理範圍內。 二、檢察官上訴意旨略以:被告因輕率之過失行為所生之損害實 屬重大,原審量刑難認符合罪刑相當原則,而有過輕等語。 三、上訴駁回之理由:  ㈠經再次移付調解,被告、所屬托嬰中心已與被害人家屬楊○恩 、曹○綺,以新臺幣560萬元(不含犯罪被害人補償金)成立調 解,並全數給付完畢,有本院調解筆錄、訴訟參與人之代理 人之陳述為憑(本院卷第93至95、108頁)。   ㈡刑之量定,屬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苟其量刑已以 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在 法定刑度內,酌量科刑,無顯然失當或違反公平、比例及罪 刑相當原則,亦無偏執一端,致明顯失出失入情形者,即不 得任意指為違法或不當。原判決已敘明依刑法第57條規定, 具體審酌被告並無前科之素行、犯罪之手段、違反義務之程 度及犯罪所生危險、損害、犯後態度、智識程度、家庭生活 經濟、健康狀況等一切情狀,於法定刑內量處有期徒刑6月 ,並諭知罰金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原判決第5至6頁)。 核已兼顧相關之科刑資料,並於法定刑度範圍之內,予以量 定,客觀上並無明顯濫權或失之過重之情形,或違反公平、 比例及罪刑相當原則之情形。檢察官以原審量刑過輕為由提 起上訴,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緩刑之說明:  ㈠行為經法院評價為不法之犯罪行為,且為刑罰科處之宣告後 ,究應否加以執行,乃刑罰如何實現之問題。依現代刑法之 觀念,在刑罰制裁之實現上,宜採取多元而有彈性之因應方 式,除經斟酌再三,認確無教化之可能,應予隔離之外,對 於有教化、改善可能者,其刑罰執行與否,則應視刑罰對於 行為人之作用而定。倘認有以監禁或治療謀求改善之必要, 固須依其應受威嚇與矯治之程度,而分別施以不同之改善措 施(入監服刑或在矯治機關接受治療);反之,如認行為人 對於社會規範之認知並無重大偏離,行為控制能力亦無異常 ,僅因偶發、初犯或過失犯罪,刑罰對其效用不大,祇須為 刑罰宣示之警示作用,即為已足,此時即非不得緩其刑之執 行,並藉違反緩刑規定將入監執行之心理強制作用,謀求行 為人自發性之改善更新。  ㈡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而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此有臺灣 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查。其因一時失慮,致罹刑典, 且於本院已與被害人家屬成立調解,並全數賠償完畢,告訴 人亦同意本院給予被告緩刑之宣告,有調解筆錄附卷可稽( 本院卷第93至95頁),堪認被告已積極彌補損害,良有悔意 ,並得到被害人家屬之宥恕、原諒;復念及刑事法律制裁本 即屬最後手段性,倘逕對被告施以自由刑,未必對於被告之 再社會化及犯罪行為之矯治有所助益,藉由較諸刑期更為長 期之緩刑期間形成心理強制作用,更可達使被告自發性改善 更新、戒慎自律之刑罰效果,何況被告因本案憾事自責甚深 而罹患憂鬱症(原審卷第87至89、95頁),因認原判決所宣 告之刑均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 定,宣告緩刑2年,以啟自新。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作成本判決。  本案經檢察官戴瑞祺提起公訴,檢察官卓浚民提起上訴,檢察官 黃怡君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刑事第二庭審判長法 官 林慧英                   法 官 謝昀璉                     法 官 李水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狀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 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徐文彬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刑法第276條》 因過失致人於死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 金。

2025-02-07

HLHM-113-上訴-117-20250207-1

家救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救字第81號 聲 請 人 李OO 法定代理人 吳OO 非訟代理人 王泰翔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李OO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扶養費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定有明文。而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 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 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一百 零八條規定之限制(外國人訴訟救助之要件)。法律扶助法 第63條亦有規定。 二、經查,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本院113年度家非調 字第176號),聲請人主張其無力支出訴訟費用,且經財團 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下稱法扶基金會)准予法律扶助,為 此,聲請訴訟救助等語,提出法扶基金會准予扶助專用委任 狀、准予扶助證明書、花蓮市中低收入戶證明書等件為證, 堪認就訴訟救助一節已為相當之釋明。復就本案為形式上之 審認,亦非顯無勝訴之望。 三、從而,依首揭規定,本件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范坤棠 以上正本係依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駱亦豪

2025-02-05

HLDV-113-家救-81-20250205-1

原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妨害所有權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原訴字第42號 原 告 朱芊卉 訴訟代理人 王泰翔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江榮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妨害所有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改用小額訴訟程序。   理 由 一、按通常訴訟事件因訴之變更或一部撤回,致其訴之全部屬於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之範圍者,承辦法官應以裁定改用小 額程序,並將該通常訴訟事件報結後改分為小額事件,由原 法官或受命法官依小額程序繼續審理,同一地方法院適用簡 易程序審理事件事務分配辦法第4條第2項定有明文。查原告 變更訴之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739元,及自民事 變更訴之聲明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致其訴屬於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之範圍,承辦法 官應以裁定改用小額程序。 二、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蕭胤瑮                   法 官 陳雅敏                    法 官 林佳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林政良

2025-02-04

HLDV-113-原訴-42-20250204-1

司促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4811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台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統雄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王禹程即王泰翔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25,598元,及自民國95年1月2 9日起至104年8月31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利息 ,暨自104年9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 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本 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2025-02-04

SLDV-113-司促-14811-20250204-1

家調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回復繼承權等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調字第9號 聲 請 人 莫O蓁 訴訟代理人 王泰翔律師 相 對 人 呂O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回復繼承權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本件適用之法律:   民事訴訟法及家事事件法就當事人或關係人未繳納調解聲請 費之處理雖然漏未規範,惟因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 款及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對於訴訟事件及非訟事件未 繳納費用之處理均有類似之規範。故上開基於訴訟或非訟程 序有償原則之規定,亦應類推適用於調解程序。   二、本件聲請人莫O蓁與相對人呂O華間請求回復繼承權等件,前 經本院112年度司家補字第139號裁定命聲請人應於收受裁定 後5日,繳納調解聲請費新臺幣3,000元,並諭知如逾期未補 繳,即駁回其聲請。而上開裁定已於113年12月19日送達聲 請人訴訟代理人(見本院卷第57-59頁所附之民事裁定書及 本院送達證書)。惟聲請人迄今仍未補繳(見本院卷附本院 答詢表)。爰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之規 定,駁回本件聲請。 三、又本件聲請既然並無其他應向聲請人徵收之程序費用支出, 爰不另為程序費用負擔之諭知,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簡大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慧芬

2025-01-17

TTDV-114-家調-9-202501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