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聲請迴避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最高行政法院

聲請迴避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抗字第335號 抗 告 人 王千瑜 訴訟代理人 林明侖 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迴避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27日高雄高 等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5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4規定繳納裁判費, 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抗告人提起抗告,未據繳納裁判費,經高雄高等行政法 院裁定命於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民國113年11 月8日寄存送達;而其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亦 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696號裁定駁回,此裁定並於114年2 月5日寄存送達,有各該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抗告人迄今仍 未補正繳納裁判費,其抗告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邱 鈺 萍

2025-03-27

TPAA-113-抗-335-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聲請迴避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703號 聲 請 人 謝宗賢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迴避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1月23日本院1 12年度聲再字第679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聲 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法院之 裁定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 ,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112年 度聲再字第679號裁定不服,提出「行政訴訟異議狀」,依 上說明,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而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 判。次按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 及第3項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 訴訟代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 ,並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 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亦未委任律師或得 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9 日以裁定命於收受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裁定並於同年 月24日寄存於士林後港郵局(臺北77支局),依行政訴訟法第 73條第3項規定,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送達效力,有送 達證書在卷可稽。聲請人迄今仍未補正上開事項,其再審之 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梁 哲 瑋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林 淑 婷                法官 林 惠 瑜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 郁 芳

2025-03-27

TPAA-113-聲再-703-20250327-1

家聲抗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迴避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抗字第47號 抗 告 人 甲○○ 上列抗告人因與乙○○間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 ,聲請法官迴避,對於中華民國113年7月9日臺灣基隆地方法院1 13年度家聲字第14號所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人以其與前配偶乙○○間之原法院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4 號請求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之承審法官 何怡穎(下稱承審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爰依家事事 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規定,向原法 院聲請承審法官迴避。原法院以抗告人未釋明承審法官執行 職務有偏頗之虞為由,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下稱原裁定 ),抗告人提起抗告前來。 二、抗告意旨略以:承審法官於113年2月26日開庭時,向乙○○表 示原法院家事庭4名法官的心證,均傾向乙○○擔任未成年子 女之親權人,故希望相對人不要讓法官們失望。又承審法官 於113年4月15日開庭時,雖已得知乙○○與其同居人龔開平在 未成年子女面前毆打伊(下稱系爭暴力事件),然僅要求乙 ○○提出說明,並表示需待系爭暴力事件之刑事案件審理完畢 後,再行審理本件,更表明系爭暴力事件,非本件判斷依據 。另承審法官於113年5月23日開庭時,明知乙○○之父與伊有 民刑事糾紛,對伊具有敵意,竟未告知伊即逕自要求乙○○之 父於詢問未成年子女時在場監督未成年子女之回答,且意圖 隱瞞該事實,後因伊配偶發現,承審法官迫於無奈,始於在 完成詢問後,告知伊上開情事,然未成年子女已因此感到害 怕而無法自由回答,且只要未成年子女回答有利於伊或不利 於乙○○時,承審法官即會再次詢問未成年子女,企圖讓未成 年子女更改答案,以符合其心證所需,甚者,承審法官表示 本件係屬改定親權案件,故只有在乙○○有重大不適任親權之 行為時,才符合改定親權要件,其同居人、輔助系統之人不 適任或違法行為,均非本件所需考量因素,未成年子女之最 佳利益亦非考量重點。另乙○○前聲請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 務行使負擔等事件(下稱另案事件),承審法官為該事件之 抗告即原法院112年度家親聲抗字第5號之受命法官,於另案 事件詢問未成年子女時,亦有第三人在場監督未成年子女的 回答,惟該次自始至終均未告知伊,伊係事後經由未成年子 女告知後始知上情。則承審法官實已逾越訴訟指揮權或適度 公開心證之範疇,明顯偏袒乙○○,且其為另案事件抗告之受 命法官,並裁定未成年子女親權行使改由乙○○任之,在短期 內要承審法官否定自己在另案事件之判斷,顯然違反常理, 此已足令人疑其為不公平審判,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32 條第1項第7款規定,承審法官自行迴避始為適法等語,爰求 為廢棄原裁定。 三、按法官有民事訴訟法第32條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或有 第32條所定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當 事人得聲請法官迴避,同法第33條第1項第1款、第2款定有 明文。又所謂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係指法官對於訴訟 標的有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有密切之交誼或嫌 怨,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上足疑其為不公平之審判者為其原 因事實。若僅憑當事人之主觀臆測,認法官行使闡明權、指 揮訴訟、維持法庭秩序失當,或開示心證於己不利,或在當 事人間別一事件法官曾為裁判,則不得謂其執行職務有偏頗 之虞(最高法院111年度台抗字第14號、110年度台抗字第71 1號、109年度台抗字第1048號、109年度台抗字第890號、10 9年度台抗字第710號裁定意旨參照)。且上開迴避之原因, 依同法第34條第2項、第284條之規定,應提出能即時調查之 證據釋明之。   四、經查:  ㈠關於113年2月26日開庭指揮訴訟部分,依該期日法庭錄音譯 文(本院卷第61至66頁)可知,承審法官協調抗告人於113 年2月27日及28日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事宜時,因乙○○以 抗告人現居住在澳洲,未成年子女之護照均在抗告人處、子 女年齡太小等為由,不同意抗告人帶未成年子女過夜,承審 法官遂以另案事件4位承辦法官(即一審1位,抗告審3位) 係以抗告人未經乙○○同意即帶走未成年子女,故裁定由乙○○ 擔任親權人等詞試圖說服乙○○。故承審法官實為協調乙○○在 本件確定前配合抗告人得以順利與未成年子女之會面交往事 宜,抗告人謂承審法官逾越訴訟指揮權云云,容有誤解。  ㈡關於113年4月15日開庭指揮訴訟及公開心證部分,依該期日 法庭錄音譯文(本院卷第82、86、88頁)可知,承審法官係 表示系爭暴力事件與本件有關,此事件對未成年子女造成不 利影響,至於該事件誰對誰錯,並非重要等語。而抗告人既 稱承審法官表示需待系爭暴力事件之刑事案件審理完畢後, 再行審理本件,則抗告人指摘承審法官表明系爭暴力事件, 非本件判斷依據云云,應屬誤解。況承審法官開示心證縱有 不利抗告人情事,亦不得逕謂承審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 。  ㈢關於113年5月23日開庭指揮訴訟部分,抗告人主張承審法官 讓乙○○之父於詢問未成年子女時在場,核係承審法官於審理 過程中證據之調查及取捨、訴訟指揮權限。又抗告人謂承審 法官於詢問未成年子女時,企圖讓未成年子女更改答案,以 符合其不利於抗告人之心證所需,並故意隱瞞乙○○之父在場 云云,核屬抗告人主觀上臆測,尚難執此逕認承審法官執行 職務在客觀上有何足令人疑其為不公平審判之情事。  ㈣承審法官雖曾於別一事件之抗告程序(即另案事件,案號: 原法院112年度家親聲抗字第5號)擔任受命法官,且該裁定 結果不利於抗告人(本院卷第181至197頁),然尚不得以此 為由逕認承審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又本件與另案事件 係屬不同事件,抗告人主張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32條第 1項第7款關於曾參與同一事件之前審裁判之規定,承審法官 應自行迴避云云,亦非有據。  ㈤抗告人所陳上開各情,除誤解承審法官所表示之意思外,俱 屬承審法官依民事訴訟法規定指揮訴訟程序及調查證據之職 權行使範疇,抗告人未能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承 審法官對系爭事件之有何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 有密切之交誼或嫌怨,或客觀上有何足疑其為不公平審判之 具體事實,僅以主觀上臆測承審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 則其聲請承審法官迴避,核與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1款 、第2款聲請迴避之要件不符,不應准許。原裁定駁回抗告 人之聲請,核無違誤。抗告意旨猶執前詞,指摘原裁定不當 ,聲明廢棄,非有理由,應駁回其抗告。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賴劍毅               法 官  陳君鳳               法 官  賴秀蘭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怡君

2025-03-27

TPHV-113-家聲抗-47-20250327-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迴避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15號 抗 告 人 謝宗賢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富璟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等間請求定暫時狀 態處分事件(本院113年度抗字第1063號),聲請法官迴避,對 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24日本院113年度聲字第415號所為裁定提 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民國114年1月1日施 行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 徵收額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下 同)1,500元,此為抗告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抗告有應繳而 未繳裁判費者,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 者,即為抗告不合法,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495條之1準用同法第44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抗告人對本院113年12月24日113年度聲字第415號裁定 提起抗告,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114年3月7日以裁定 命其於裁定正本送達後5日內補繳,該裁定於同年月14日寄 存送達於抗告人住所地所在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後 港派出所,並經抗告人於同年月18日至該所領取,有本院送 達證書、寄存司法文書登記及具領登記簿影本可稽(見本院 卷第165頁至第167頁),惟抗告人迄未補繳,有裁判費查詢 表、本院答詢表及案件繳費狀況查詢為憑(見本院卷第169 頁至第175頁),依上開說明,本件抗告不合法,應予駁回 。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劉宇霖                法 官 林尚諭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宗勳

2025-03-27

TPHV-113-聲-415-20250327-4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迴避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04號 聲 請 人 黃柏恩 上列聲請人因對於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871號請求侵權行為損害 賠償等事件,聲請法官迴避,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所謂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 虞,係指法官對於訴訟標的有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 一造有密切之交誼或嫌怨,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上足疑其為 不公平之審判者而言。若僅憑當事人之主觀臆測,或不滿意 法官進行訴訟遲緩、不就當事人聲明之證據為調查,或認法 官行使闡明權、指揮訴訟失當,則不得謂其執行職務有偏頗 之虞;且上開迴避之原因,依同法第34條第2項、第284條規 定,應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據釋明之(最高法院113年度台 抗字第954號、112年度台抗字第1080號、112年度台抗字第5 18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人之聲請意旨略以:伊係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871 號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下稱系爭事件)之上訴人,伊於民 國114年2月6日系爭事件準備程序中,就對造所提證據爭執 真偽,本院受命法官卻以不耐煩語氣訓誡伊:「沒人這樣挑 剔證據…」等語,強迫伊接受對造所提假證據,且對伊要求 對造提出相關文書證據,任由對造選擇性提出及當庭比對, 意圖協助對造蒙混過關,其審理顯有預斷及偏頗,侵害伊之 訴訟權益,且有違反司法中立及法官倫理之情,難期其為公 平審判,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3 條第1項第2款規定聲請該法官迴避云云。 三、查上開聲請人所主張聲請系爭事件本院受命法官迴避之事由 ,核係對該法官之訴訟指揮妥當與否、是否證據調查及其方 式之指謫,並非該法官對於系爭事件訴訟標的有何特別利害 關係,或與當事人一造有密切交誼或嫌怨之情形;且聲請人 並未就其聲請法官迴避之事由,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為 釋明,至於其所提出之對造通訊軟體對話紀錄、桃園市就業 服務商業同業公會資產負債表及該公會函文(見本院卷第15 至21頁),則係供主張系爭事件對造所舉事證有所不實之證 據。故尚難認系爭事件本院受命法官就該事件執行職務有偏 袒一造當事人之偏頗之虞。 四、從而,聲請人以系爭事件本院受命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 為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之規定聲請迴避,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絮雲                法 官 盧軍傑                法 官 陳賢德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張佳樺

2025-03-27

TPHV-114-聲-104-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聲請迴避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86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南市北區文元國民小學間聲請迴避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26日本院113年度抗字第222號裁定,聲 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 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 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並應 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 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據繳納裁判費及委任律師或得為訴 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0日以裁 定命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114年2月26日寄 存送達於臺南小東郵局;而其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 人,亦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641號裁定駁回,此項裁定並於 114年1月10日寄存送達於同上郵局,有各該送達證書在卷可 稽,依行政訴訟法第73條第3項規定,上開2裁定均自寄存之 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聲請人迄未補正繳納裁判費及委任律 師或得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 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鍾 啟 煒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廖 仲 一

2025-03-27

TPAA-113-聲再-586-20250327-1

最高行政法院

聲請迴避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抗字第338號 抗 告 人 王千瑜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迴避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13日高雄高 等行政法院113年度聲再字第75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 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 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並應 依同法第98條之4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抗告人提起抗告,未據繳納裁判費,亦未委任律師或得 為訴訟代理人者為訴訟代理人並釋明之,經高雄高等行政法 院於民國113年10月30日以裁定命於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 該裁定已於113年11月8日寄存送達;又抗告人聲請訴訟救助 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699號裁定駁回 ,此裁定並於114年2月5日寄存送達,依行政訴訟法第73條 第3項規定,均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發生效力,有各該送達 證書附於各該卷可稽。抗告人迄未補正,其所提抗告為不合 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民 事訴訟法第95條第2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王 俊 雄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陳 文 燦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章 舒 涵

2025-03-27

TPAA-113-抗-338-202503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聲請迴避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618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間聲請迴避事件,對於 中華民國113年10月23日本院113年度抗字第247號裁定,聲請再 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及第3項 至第5項規定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或為無須委任訴訟代 理人或係委任其他具備訴訟代理人資格者之相關釋明,並應 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 備之程式。 二、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依上開規定為釋明或提出委任狀, 亦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以裁定命聲請人於該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民國114年2月26日寄存送達;又聲 請人聲請訴訟救助及選任訴訟代理人,亦經本院以113年度 聲字第665號裁定駁回,該裁定並於114年1月22日寄存送達 ,依行政訴訟法第73條第3項規定,均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 發生效力,有各該送達證書附於各該卷可稽。聲請人迄未補 正,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蔡 如 琪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 郁 芳

2025-03-27

TPAA-113-聲再-618-20250327-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聲請迴避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6號 聲 請 人 林良謨 上列聲請人因本院111年度訴字第848號原告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與被告朱秀卿等間撤銷受取提存物所附條件事件,聲 請法官迴避,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法官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㈠法官或其配偶、前配偶或未婚配偶,為該訴訟事件當事 人者;㈡法官為該訴訟事件當事人八親等內之血親或五親等 內之姻親,或曾有此親屬關係者;㈢法官或其配偶、前配偶 或未婚配偶,就該訴訟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共同義 務人或償還義務人之關係者;㈣法官現為或曾為該訴訟事件 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或家長、家屬者;㈤法官於該訴訟事件 ,現為或曾為當事人之訴訟代理人或輔佐人者;㈥法官於該 訴訟事件,曾為證人或鑑定人者;㈦法官曾參與該訴訟事件 之前審裁判或仲裁者。遇有下列各款情形,當事人得聲請法 官迴避:㈠法官有前條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㈡法官有 前條所定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民事 訴訟法第32條、第3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準此,法官有 民事訴訟法第32條或其所定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 偏頗之虞,而得依同法第33條規定聲請迴避者,僅「當事人 」始得為之。次按就他人間之訴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 於第一審或第二審本訴訟繫屬中,以其當事人兩造為共同被 告,向本訴訟繫屬之法院起訴:㈠對其訴訟標的全部或一部 ,為自己有所請求者;㈡主張因其訴訟之結果,自己之權利 將被侵害者。民事訴訟法第54條第1項亦有明文。主參加訴 訟制度,旨在預防裁判之抵觸,並為介入本訴訟之訴訟,應 由本訴訟現繫屬之法院合併審判之,始能達此目的,故本訴 訟如繫屬於第一審法院者,第三人應向第一審法院起訴,如 繫屬於第二審法院者,第三人應向第二審法院起訴,且僅得 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提起主參加訴訟。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伊為本院111年度訴字第848號原告合作 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被告朱秀卿等間撤銷受取提存 物所附條件事件(下稱本案訴訟事件)受通知參加訴訟之受 告知人。自本案訴訟事件起訴起至一造辯論全程,承審之林 大為法官不曾因「非訟事件,原告當事人與被告當事人間, 因無法律關係」、「起訴…有重大過失,且事實上或法律上 之主張欠缺合理依據」,以裁定駁回之,或其情形可以補正 者,定期間先命補正,亦不曾因「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 保護必要」、「依其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無理由」,不經 言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之,或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定期間 先命補正,足認林大為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爰依民事 訴訟法第32條第1項第5款、第33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3 4條第1項等規定聲請法官迴避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為本案訴訟事件程序中受告知之受告知人,並 於民國114年1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當日到庭,惟其於114年2 月7日始具狀聲請主參加訴訟等情,業經本院職權調取本案 訴訟事件卷宗核閱114年1月17日言詞辯論筆錄、民事訴訟聲 請主參加訴訟狀屬實。顯見聲請人迄至本案訴訟事件言詞辯 論終結時,均未聲明主參加訴訟,自非本案訴訟事件之當事 人甚明。則聲請人既非本案訴訟事件之當事人,即不得就本 案訴訟事件聲請法官迴避,是以,聲請人聲請法官迴避,於 法不合,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二庭審判長法 官 謝佳純                            法 官 高御庭                            法 官 劉逸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 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林映嫺

2025-03-26

SLDV-114-聲-36-20250326-1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迴避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9號 抗 告 人 謝宗賢 上列抗告人聲請迴避聲請再審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14日 本院114年度聲再字第9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人應於本裁定正本送達翌日起5日內,繳納聲請再審及抗告 裁判費共新臺幣300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抗告。   理 由 一、按應為抗告而誤為異議者,視為已提起抗告,民事訴訟法第 495條前段定有明文。本件抗告人對於本院114年度聲再字第 9號裁定,於民國114年3月14日提出「民事異議狀」聲明不 服,依上規定,視為已提起抗告,合先敘明。 二、次按對於確定之裁定聲請再審、提起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7第2項、第77條之18及000年0月0日生效之臺灣高 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 準第4條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備之程式。又抗告不 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法院應定期 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 訟法第495條之1準用同法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 三、查抗告人對於113年11月6日本院113年度聲字第415號確定裁 定,聲請再審,未繳納聲請再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500 元,復對於114年2月14日本院114年度聲再字第9號裁定(即 駁回抗告人對於上開裁定之再審聲請),提起抗告,亦未繳 納抗告裁判費1500元。茲命抗告人於本裁定正本送達翌日起 5日內,繳納聲請再審及抗告裁判費共3000元,逾期未補正 ,即駁回其抗告。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珮禎               法 官 葉珊谷               法 官 張嘉芬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陳昱霖

2025-03-25

TPHV-114-聲再-9-20250325-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