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詹慶堂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20 筆)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牌照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簡字第2656號 原 告 百程交通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閎富 上列原告與被告曾文良間請求返還牌照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被告無當事人能力,且不可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簡易訴訟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第一章通常訴 訟程序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第436條第 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於民國114年3月25日起訴請求被告曾文良返還牌照 ,有民事起訴狀上本院收狀戳印文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7 頁)。惟查,被告曾文良(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已於起訴前即114年3月12日死亡,亦有本院依職權調取之 被告之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附卷可憑(隨卷外放),依前 開說明,原告起訴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3款、第95條 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3-31

TPEV-114-北簡-2656-20250331-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北小字第837號 原 告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訴訟代理人 陳鈺玫 被 告 陳佳伶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伍萬貳仟貳佰壹拾伍元,及其中新臺幣貳 萬柒仟伍佰叁拾玖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月十七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四點二五計算之利息;其中新臺幣壹萬肆 仟玖佰陸拾壹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月十七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十四點三七計算之利息;其中新臺幣柒仟貳佰玖 拾壹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月十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百分之十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伍萬貳仟貳佰壹拾伍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11月17日向原告申請信用卡使用 ,迄今共積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等語,為此聲明請求 判決如主文所示。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信用卡申 請書、信用卡約定條款、信用卡客戶滯納消費款明細資料、 信用卡客戶滯納利息款明細資料、歷史交易大量明細資料、 債權計算書資料為憑。而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 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 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規 定,視同自認,本院審酌原告所提證據,堪認其主張為真實 。從而,原告據以提起本訴請求被告清償如主文第1項所示 ,即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 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 行,並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適用同法第3 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 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500元 合    計       1,500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條第2項:   第438條至第445條、第448條至第450條、第454條、第455條 、第459條、第462條、第463條、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至 第5款、第471條至第473條及第475條第1項之規定,於小額 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2025-03-31

TPEV-114-北小-837-20250331-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北簡字第1251號 原 告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訴訟代理人 陳正欽 黃婉瑜 被 告 余敏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3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叁拾捌萬叁仟陸佰叁拾元,及其中新臺幣 叁拾柒萬捌仟捌佰玖拾壹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伍仟伍佰叁拾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叁拾捌萬叁仟陸佰叁拾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兩造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有分期還款協議書 第20條附卷可證,依民事訴訟法第24條規定,本院自有管轄 權。 二、因合併而消滅之公司,其權利義務,應由合併後存續或另立 之公司承受,公司法第75條定有明文。此規定於股份有限公 司分割亦準用之,為公司法第319條所明定。查本件原告原 為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花旗商銀), 嗣於民國112年8月12日將在臺分行部分營業、資產及負債分 割予與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星展商銀 ),依公司法第319條準用73條及企業併購法第23條規定, 對被告之債權應由原告承受之。又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 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三、原告主張被告於104年4月21日向原告申請信用卡使用,迄今 共積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等語,為此聲明請求判決如 主文所示。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分期付款 協議申請書、分期還款協議書、信用卡申請書、信用貸款繳 款帳卡等資料為憑。而被告經本院合法通知後,既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爭執,復未提出書狀答辯以供本院斟酌,本院 審酌原告所提證據,堪認其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據以提 起本訴請求被告清償如主文第1項所示,即無不合,應予准 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適用第392條第2項規定 ,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5,530元 合    計       5,530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3-31

TPEV-114-北簡-1251-20250331-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北小字第25號 原 告 南山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漢凌 訴訟代理人 蔡昇訓 被 告 Lena Domenica Fiedler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 114年3月3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叁萬零壹佰壹拾陸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 四年三月十一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十分之四,餘由原告負 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叁萬零壹佰壹 拾陸元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查本件被告之國籍為德國,係外國人,本件具有涉外因素, 屬涉外事件,惟關於外國人涉訟之國際管轄權,我國涉外民 事法律適用法並未規定,即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133號裁定、臺灣高等法院100 年度上字第1042號判決意旨參照)。 二、按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 第15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本件侵權行為地在臺北市○○區○○ 路0段000號處,依前開規定,本院自有管轄權。又被告經合 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各款所列情事,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三、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0月12日9時38分,騎乘車號00 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被告普重機),在臺北市○○區○ ○路0段000號,因疏於注意車前狀況,不慎碰撞由原告承保 、訴外人向亮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訴外人洪伶瑩駕駛之車號 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導致系爭車輛受 有損害,原告已支出修復費用新臺幣(下同)74,740元(含 工資4,410元、烤漆20,748元、零件49,582元),爰依保險 法第53條第1項、民法第191條之2前段等規定,請求被告賠 償系爭車輛修理費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74,740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 利息。被告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 明陳述。 四、經查,原告就其所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汽車保險理算書、 汽車保險理賠申請書、系爭車輛行車執照、駕駛執照、道路 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初步分析研判表(息事案件)、 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保險估價單、車損照片、統一發票等 為憑(見本院卷第17頁至第45頁),並有本件交通事故肇事 資料在卷可證(見本院卷第49頁至第58頁)。依道路交通事 故現場圖現場處理摘要欄載:「A車(即被告普重機)沿基 隆路2段第一車道北向南直行,與B車(即系爭車輛)靜止發 生碰撞」(見本院卷第51頁),原告對此並不爭執(見本院 卷第97頁),而被告經本院合法通知後,既未於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爭執,復未提出書狀答辯以供本院斟酌,本院審酌原 告所提證據,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是本件被告有上開之 行車疏失,致系爭車輛因而受損等情應可確定。 五、按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三 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償金額後,代位 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但其所請求之數額,以 不逾賠償金額為限,保險法第53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因 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汽 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損害 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第1項情形,債 權人得請求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以代回復原狀。民 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第213條第3項亦分 別有明定。被告對其使用車輛所生侵權行為,自應負損害賠 償責任。又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 毀損所減少之價額,民法第196條復定有明文。被害人請求 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 如修理材料係以新品換舊品,則應折舊計算(最高法院104 年度台上字第504號判決意旨參照)。另依固定資產耐用年 數表第2類交通及運輸設備、第3項陸運設備、號碼20305規 定,除運輸業用以外之其他業用汽車之耐用年數為5年,本 院爰依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固定資產折舊率表,採定率遞 減法計算系爭車輛之折舊。原告請求系爭車輛因本件車禍事 故之修復費用為74,740元,其中零件費用為49,582元,此有 保險估價單、統一發票存卷可憑(見本院卷第31頁至第37頁 、第45頁),而系爭車輛出廠年月為106年7月,亦有行車執 照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23頁),至111年10月12日發生本 件車禍事故之日為止,系爭車輛已實際使用5年3月(參照營 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款規定:「固定資產提列 折舊採用平均法、定率遞減法或年數合計法者,以1年為計 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 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月計」),已逾自用小 客車耐用年數5年以上,依所得稅法第54條第3項、固定資產 折舊率表規定,以成本10分之1為合度,則系爭車輛更換零 件部分,經扣除折舊後為4,958元(計算式:49,582元×0.1= 4,958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加計工資4,410元、烤漆20,7 48元,系爭車輛修復費用應為30,116元。 六、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 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 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類 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 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 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 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條分 別定有明文。本件係為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自屬無確定 期限者,又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則依前揭法律規定,原告 請求被告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4年3月11日(見 本院卷第91頁、第9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5%計算 之遲延利息,於法自屬有據。 七、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給付30,116元,及自114年3月11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八、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 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 項,適用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九、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條第2項:   第438條至第445條、第448條至第450條、第454條、第455條 、第459條、第462條、第463條、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至 第5款、第471條至第473條及第475條第1項之規定,於小額 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2025-03-31

TPEV-114-北小-25-20250331-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清償債務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3060號 原 告 兆豐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原名稱中國產物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梁正德 訴訟代理人 王冠宇 被 告 杜盈家(原姓名杜孟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3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叁拾叁萬捌仟肆佰玖拾元,及自民國一百 一十三年十二月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十一點五計算 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叁仟陸佰肆拾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叁拾叁萬捌仟肆佰玖拾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93年6月30日向原債權人台新國際商 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原貸行),貸款新臺幣(下同) 350,000元,並由原告為保險人,因被告逾期未繳納,原告 賠償原貸行198,136元,爰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起訴 請求被告給付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38,490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1.5%計 算之利息。被告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本票、信 用貸款申請書、理賠申請書、保險理賠金額計算表、保險給 付匯款申請書、賠款計算書、公司變更登記表等資料為憑( 見本院卷第13頁至第28頁)。而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 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 提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 1項規定,視同自認,本院審酌原告所提證據,堪認其主張 為真實。從而,原告據以提起本訴請求被告清償如主文第1 項所示,即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適用第392條第2項規定 ,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3,640元 合    計       3,640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3-31

TPEV-113-北簡-13060-20250331-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648號 原 告 徐浩鐘 被 告 陳麗貞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8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肆佰肆拾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略以:原告於民國113年12月17日下午2時經銀行通 知才得知鈞院113年度北簡字第1259號民事簡易判決案件, 不及於113年4月17日第一審判決出席,原告於113年12月18 日已至法院更改通訊住址;對於被告之主張,原告提起異議 之訴,門牌號碼臺北市○○區○○區000號3樓房屋(下稱系爭房 屋)原告購自前屋主約半年(111年8月1日登記)後出售, 於112年4月23日售予被告,交屋後於112年6月21日經台灣房 屋轉達浴室天花板修繕問題,原告購屋後並沒有修繕浴室, 但原告知道前屋主已修繕完成(售屋予原告前),並非原告 知情修繕而不告知,再次強調前屋主售屋予原告前已完成修 繕;112年7月5日有請仲介轉達,原告知道浴室天花板已修 繕,但施工方法與被告認知不同,原告於道義上願支付新臺 幣1萬元協助修繕,被告拒絕;系爭房屋買賣之前可針對所 有細節進行討論與議價,交屋之後針對已修繕之工法與位置 主張原告隱瞞,實屬無理,前屋主告知原告已修繕之處,或 系爭房屋的情況也都讓仲介了解,售屋之時也並沒有鋼筋外 露之情況;原告對通知程序之不妥善,表達不悅,原告在國 內,電話或通知原告出庭,並非難事,原告配合出庭;原告 不會針對已修繕之地方都拆開(已加固鋼板補強,事後從仲 介與被告處得知),又如何在合約書上註明,就像修繕後水 泥披回,然後原告拆掉水泥說外露,合理嗎?原告爰依強制 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主張被告請求的事由業已消滅, 自不得據以聲請強制執行等語。並聲明:鈞院113年度司執 字第275380號兩造間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 。 二、被告答辯略以:原告本件債務人異議之訴之對象為鈞院113 年度北簡字第1259號民事簡易確定判決(下稱系爭確定判決 ),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規定,限於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 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惟原告起訴之事實理由 均在重複爭執原系爭確定判決內雙方之爭執內容與攻防方法 ,均屬於系爭確定判決前之事由,因此原告之訴顯不合法; 關於系爭確定判決之請求權基礎為買賣標的物之物之瑕疵擔 保,依民法第354條以下等規定為無過失責任,且原買賣契 約系爭房屋現況說明書中也清楚指明無鋼筋裸露之瑕疵,相 關事證明確,系爭確定判決已經詳予審酌,原告提起異議之 訴屬於拖延時間拒絕付款並濫用司法人力資源等語。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 ,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 起異議之訴。如以裁判為執行名義時,其為異議原因之事實 發生在前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後者,亦得主張之。執行名義無 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於執行名義成立前,如有債權不成 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人亦得於強制 執行程序終結前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所謂消滅債權人請求之事由,係指足 以使執行名義之請求權及執行力消滅之原因事實,至所稱妨 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則係指使依執行名義所命之給付,罹 於不能行使之障礙而言(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605號 判決意旨參照)。次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應受判決事項之 聲明;除別有規定外,法院不得就當事人未聲明之事項為判 決,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3款、第388條規定自明 。基此,法院審理具體個案範圍之訴之聲明,除別有規定外 ,應由當事人決定,法院不得逾越當事人所特定之聲明範圍 而為裁判(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688號判決意旨參照 )。民事訴訟採辯論主義,凡當事人未提出之事實及證據, 法院原則上不得斟酌,不得自行任作主張,逕以為裁判基礎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272號判決意旨參照)。基於 民事訴訟採行處分權主義,當事人就其欲請求裁判之事項, 應由當事人自行決定之,以尊重其程序主體權及程序處分權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056號判決意旨參照)。當事 人就訴訟標的有特定之權能及責任,法院審理具體個案時, 其訴之聲明及訴訟標的範圍,除別有規定外,應由當事人主 導、決定之,法院不得逾越當事人所特定之訴之聲明及訴訟 標的範圍而為裁判(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361號、台 抗字第267號裁定意旨參照)。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 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 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 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 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 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 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096號、109年 度台上字第123號、108年度台上字第129號判決意旨參照) 。負舉證責任之當事人,須證明至使法院就該待證事實獲得 確實之心證,始盡其證明責任(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9 82號、第645號、第155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經查,本件被告係依本院系爭確定判決及確定證明書為執行 名義,聲請對原告為強制執行,此有被告民國113年12月2日 聲請狀、系爭確定判決及確定證明書可佐(見本院113年度 司執字第275380號給付買賣價金執行影卷;隨卷外放),兩 造均不爭執(見本院卷第46頁)。而原告就其主張係依強制 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於執行名義成立前,有債權不成 立或消滅或妨礙被告請求之事由發生等情,並未提出任何證 據(見本院卷第5頁至第6頁),以盡其證明責任,依前開說 明,於法已有未合。又本院系爭確定判決(見本院卷第23頁 至第25頁),非係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之「執行名 義無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甚明,被告主張依強制執行法 第14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件債務人異議之訴云云(見本院 卷第6頁、第46頁),依聲明拘束性原則,於法亦難認有據 。此外,復未據原告就其對於被告請求之強制執行債權,有 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之事由等情,舉證證明之,以 實其說,依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原告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 於法應有未合,難以憑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起訴主張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275380號給 付買賣價金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及證據方法,核與 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一一論述。又證據調查原由審理 事實之法院衡情裁量,若認事實明瞭,自可即行裁判,毋庸 再為調查(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249號、第155號、第1 41號、第138號裁定意旨參照)。被告於本件言詞辯論終結 後,於114年3月24日復具狀聲請再開辯論(見本院卷第49頁 ),本院認核無必要,附此說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本件訴訟費用額 ,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440元 合    計       1,440元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3-28

TPEV-113-北簡-12648-20250328-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4年度北簡字第239號 原 告 高炳佑 被 告 新光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智能 訴訟代理人 王銘益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4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肆仟貳佰叁拾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略以:積欠債務前即投保,且原告現已中年,倘保 單遭解約將來無法再購相同保單;保單為原告父母所保與支 付,壽險是原告死亡後,給予親人經濟依靠,維持生活必須 之保障;保單是終身壽險與醫療險,無任何投資型保單,單 純的保障原告喪失健康時醫療費用支出,與身故時親人生活 保障;原告的壽險部分也非既得利益;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 條第2項規定,被告請求的事由業已消滅,自不得據以聲請 強制執行等語。並聲明:鈞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05787號兩 造間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 二、被告答辯略以:原告所提異議之訴的理由,並非執行名義成 立後,足以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實不符合強制執 行法第14條第1項、第2項所定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要件,原告 提起本訴顯無法律上之理由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執行名義成立後,如有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 ,債務人得於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法院對債權人提 起異議之訴。如以裁判為執行名義時,其為異議原因之事實 發生在前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後者,亦得主張之。執行名義無 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於執行名義成立前,如有債權不成 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債務人亦得於強制 執行程序終結前提起異議之訴。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1項、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所謂消滅債權人請求之事由,係指足 以使執行名義之請求權及執行力消滅之原因事實,至所稱妨 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則係指使依執行名義所命之給付,罹 於不能行使之障礙而言(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2605號 判決意旨參照)。次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應受判決事項之 聲明;除別有規定外,法院不得就當事人未聲明之事項為判 決,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3款、第388條規定自明 。基此,法院審理具體個案範圍之訴之聲明,除別有規定外 ,應由當事人決定,法院不得逾越當事人所特定之聲明範圍 而為裁判(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688號判決意旨參照 )。民事訴訟採辯論主義,凡當事人未提出之事實及證據, 法院原則上不得斟酌,不得自行任作主張,逕以為裁判基礎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272號判決意旨參照)。基於 民事訴訟採行處分權主義,當事人就其欲請求裁判之事項, 應由當事人自行決定之,以尊重其程序主體權及程序處分權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056號判決意旨參照)。當事 人就訴訟標的有特定之權能及責任,法院審理具體個案時, 其訴之聲明及訴訟標的範圍,除別有規定外,應由當事人主 導、決定之,法院不得逾越當事人所特定之訴之聲明及訴訟 標的範圍而為裁判(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361號、台 抗字第267號裁定意旨參照)。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 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但法律別有規定,或依其情 形顯失公平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 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 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 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 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096號、109年 度台上字第123號、108年度台上字第129號判決意旨參照) 。負舉證責任之當事人,須證明至使法院就該待證事實獲得 確實之心證,始盡其證明責任(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9 82號、第645號、第155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經查,本件被告係依本院107年度司執字第59423號債權憑證 、107年度北簡字第146號判決及確定證明書為執行名義,聲 請對原告為強制執行,此有被告民國112年7月11日聲請狀及 本院前揭債權憑證可佐(見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05787號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執行影卷;隨卷外放),兩造均不爭執( 見本院卷第54頁)。而原告就其主張係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 第2項規定,於執行名義成立前,有債權不成立或消滅或妨 礙被告請求之事由發生等情,並未提出任何證據(見本院卷 第7頁至第8頁),以盡其證明責任,依前開說明,於法已有 未符。又本院已確定之107年度北簡字第146號判決(見本院 卷第45頁至第48頁),非係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之 「執行名義無確定判決同一之效力者」甚明,被告主張依強 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提起本件債務人異議之訴云云 (見本院卷第8頁),依聲明拘束性原則,於法亦難認有據 。此外,復未據原告就其對於被告請求之強制執行債權,有 強制執行法第14條第2項規定之於執行名義成立前,有債權 不成立或消滅或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等情,舉證證明 之,以實其說,依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原告提起債務人異議 之訴,於法應有未合,難以憑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起訴主張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05787號給 付簽帳卡消費款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及證據方法,核與 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一一論述。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本件訴訟費用額 ,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4,230元 合    計       4,230元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3-28

TPEV-114-北簡-239-20250328-2

北原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原小字第22號 原 告 高少白 被 告 尤俊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 送前來(113年度審原交附民字第7號),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8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仟肆佰叁拾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 四月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 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百分之九,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仟肆佰叁拾 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簡易訴訟程序,除 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第一章通常訴訟程序之規定;第43 6條之規定,於小額程序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 第3款、第436條第2項、第436條之23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 告原起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車輛修理費新臺幣(下 同)12,038元、體傷不能工作損失13,665元、車輛修理期間 不能營業損失9,110元、醫療費用1,430元,合計36,243元」 (見113年度審原交附民字第7號第7頁),嗣於民國114年3 月18日本院審理時變更為:「被告應給付原告體傷不能工作 損失13,665元、醫療費用1,430元,合計15,095元」(見本 院卷第94頁)。核原告前揭變更,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 明,依上開規定,於法相符,應予准許。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事,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三、原告主張:被告於112年2月10日凌晨0時30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號自小客車,沿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1段西向 東方向第3車道直行,本應注意車輛行駛時應依號誌指示及 注意車前狀況,以避免危險或交通事故之發生,而依當時天 候陰、夜間有照明、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且無障礙物、視距 良好、有號誌等情況,且依其智識、精神狀態、車況正常等 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未依紅燈號誌指示停駛 ,適有原告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營小客車行駛於同一車 道停等紅燈,一時閃避不及,雙方發生碰撞,致原告而受有 頸部關節及韌帶扭傷等傷害,爰起訴請求被告賠償原告體傷 不能工作損失13,665元、醫療費用1,430元,合計15,095元 之損害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5,095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四、被告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就原告主張之事實提出 書狀作何聲明陳述。 五、得心證之理由:  ㈠被告於112年2月10日凌晨0時30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 號自小客車,沿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1段西向東方向第3車 道直行,本應注意車輛行駛時應依號誌指示及注意車前狀況 ,以避免危險或交通事故之發生,而依當時天候陰、夜間有 照明、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且無障礙物、視距良好、有號誌 等情況,且依其智識、精神狀態、車況正常等並無不能注意 之情事,竟疏未注意,未依紅燈號誌指示停駛,適有原告駕 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營小客車行駛於同一車道停等紅燈, 一時閃避不及,雙方發生碰撞,致原告而受有頸部關節及韌 帶扭傷等傷害,經本院以被告犯汽車駕駛人,無駕駛執照駕 車,因過失傷害致人受傷罪,處有期徒刑4月,得易科罰金 等情,有本院113年度審原交簡字第12號刑事簡易判決、臺 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緝字第22號檢察官起訴書在卷 可稽(見本院卷第13頁至第18頁),原告對此並不爭執(見 本院卷第94頁),而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 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爭 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 視同自認,可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少 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 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損害賠償 之債,以有損害發生及有責任原因之事實間,有相當因果關 係為成立要件(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062號、第1114 號判決意旨參照)。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之人,對於該損害 賠償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 第1309號、111年度台上字第1930號判決意旨參照)。民事 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 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 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 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096號、109年度台 上字第123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當事人就訴訟標的有特 定之權能及責任,法院審理具體個案時,其訴之聲明及訴訟 標的範圍,除別有規定外,應由當事人主導、決定之,法院 不得逾越當事人所特定之訴之聲明及訴訟標的範圍而為裁判 ,此為民事訴訟採不干涉主義、處分權主義之當然解釋(最 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361號、台抗字第267號裁定、108 年度台上字第1062號判決意旨參照)。  ㈢經查,原告起訴主張被告犯汽車駕駛人,無駕駛執照駕車, 因過失傷害致人受傷罪等事實,已如前述。原告就其受有醫 療費用1,430元損失部分,業據提出馬偕紀念醫院醫療費用 收據2紙為憑(見113年度審原交附民字第7號第9頁),而被 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 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 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是原告請求 醫療費用1,430元部分,於法相符,應予准許。至原告請求 被告給付體傷不能工作損失13,665元部分,依馬偕紀念醫院 診斷證明書醫師囑言欄載,原告係於112年2月10日1時20分 到院求診,於同日2時25分即行出院,僅須門診繼續追蹤治 療(見113年度審原交附民字第7號第11頁);再依原告提出 之「優酷國際有限公司 Q TAXI車隊車資證明」載,原告自1 11年6月至112年1月,月營收平均為121,848元(元以下四捨 五入)(見113年度審原交附民字第7號第21頁);則原告就 其本件車禍受有頸部關節及韌帶扭傷等傷害,請求體傷不能 工作損失13,665元云云,於法尚有未符。再原告於本院審理 時,經當庭闡明曉諭其就請求體傷不能工作損失13,665元部 分,詢問有無其他補充後,答稱「沒有要補充的」等語(見 本院卷第94頁),此外,復未據原告就其體傷不能工作損失 13,665元等情,舉證證明之,以實其說,依舉證責任分配原 則,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體傷不能工作損失13,665元云云,於 法即有未合,不應准許。  ㈣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 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 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類 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 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 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 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條分 別定有明文。本件係屬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自屬無確定 期限者,又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依前揭法律規定,原告請 求被告給付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 年4月13日(見113年度審原交附民字第7號第25頁、第27頁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遲延利息,於法自屬有據 。 六、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430元,及自113年4月13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 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 項,適用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3項。 九、本件係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由合議庭裁定移送民事庭之事件 ,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2項規定,免納裁判費,目前亦無 其他訴訟費用支出,本無確定訴訟費用額必要。惟仍依民事 訴訟法第87條第1項規定,諭知訴訟費用之負擔,以備將來 如有訴訟費用發生時,得確定其負擔,併此說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條第2項:   第438條至第445條、第448條至第450條、第454條、第455條 、第459條、第462條、第463條、第468條、第469條第1款至 第5款、第471條至第473條及第475條第1項之規定,於小額 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2025-03-28

TPEV-113-北原小-22-20250328-3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確認支票債權不存在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503號 原 告 鑫揚服飾開發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金輝 訴訟代理人 楊正評律師 被 告 新詠亨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侯欽岳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支票債權不存在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1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所持有如附表編號2、3、4所示之支票叁紙之本金債權 ,及自票載發票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六之利息債權, 對原告均不存在。 被告應將如附表編號2、3、4所示之支票叁紙返還原告。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佰零肆萬壹仟陸佰元,及自民國一百一 十四年一月十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叁萬捌仟貳佰貳拾肆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叁佰柒拾伍萬玖仟壹佰叁拾 壹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明 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且 此種不安狀態,能以確認判決除去者而言(最高法院113年 度台上字第1254號、112年度台上字第2668號判決意旨參照 )。本件被告持有以原告為發票人,付款人均為第一銀行大 同分行,票載發票日分別為民國113年10月16日、113年11月 18日、113年12月16日、114年1月20日,金額分別為新臺幣 (下同)1,041,600元、1,037,925元、850,500元、827,400 元,票號分別為RA0000000、RA0000000、RA0000000、RA000 0000如附表所示之支票4紙,並已將其中如附表所示編號1之 支票提示兌領,其餘如附表所示之編號2、3、4之支票3紙( 下合稱系爭支票)既由被告持有且發票日到期將行使票據權 利,而原告否認被告之票據權利,兩造就系爭支票債權存在 與否已發生爭執,如不訴請確認,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將有 受侵害之危險,其提起本件確認支票債權不存在之訴,即有 確認之法律上利益。依上開說明,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以 排除此項危險,於法有據。 二、原告主張略以:原告前於113年6月20日及113年7月15日向被 告下訂購單,購買毛衣,約定買賣價金分別為1,041,600元 、1,037,925元、850,500元、827,400元,被告應於113年8 月30日、113年9月30日、113年10月31日、113年11月30日交 付訂購單毛衣貨品,詎料訂購單上應於113年8月30日、113 年9月30日、113年10月31日交付之貨品,被告至今延宕未交 貨,原告多次電話催告交貨,被告飾詞拖延,被告負責人自 113年9月16日起失聯,被告坐落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 0號1樓營業處所內貨品搬遷一空,而原告簽發如附表所示編 號1之面額1,041,600元之支票已遭被告提示兌領,原告於11 3年10月18日以存證信函催告被告交付貨品,逾期未交付即 解除買賣契約,惟被告置之不理,原告特再以本起訴狀為解 除買賣契約之意思表示,並依民法第179條、第259條規定請 求被告返還系爭支票及原告已付之價金等語。並聲明:㈠確 認被告所持有如附表編號2、3、4所示之支票3紙之本金債權 ,及自票載發票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6%之利息債權,對 原告均不存在。㈡被告應將如附表編號2、3、4所示之支票3 紙返還原告。㈢被告應給付原告1,041,600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陳述 。 四、得心證之理由:   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契約解 除時,當事人雙方回復原狀之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 約另有訂定外,依左列之規定:一、由他方所受領之給付物 ,應返還之。二、受領之給付為金錢者,應附加自受領時起 之利息償還之。民法第179條、第259條第1款、第2款分別定 有明文。契約經解除者,溯及訂約時失其效力,與自始未訂 契約同(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548號、110年度台上字 第1313號判決意旨參照)。支票雖為無因證券,然依票據法 第13條規定反面解釋,票據債務人非不得以自己與執票人間 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最高法院105年度台簡上字 第33號、102年度台簡上字第5號判決意旨參照)。本件原告 以被告為系爭支票之執票人,並為禁止背書轉讓記載(見本 院卷第17頁至第18頁),依票據法第144條準用同法第30條 第3項規定,原告就系爭支票之背書轉讓,不負責任。又原 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訂購單影本、如附 表所示之支票影本、擔保支票影本、照片、郵局存證信函影 本等資料為憑(見本院卷第13頁至第38頁)。而被告對於原 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 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 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 為真正。審諸被告係於114年1月16日收受本件起訴狀繕本, 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63頁)。從而,原告 起訴確認及請求如判決主文所示之內容,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適用第392條第2項規定 ,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附表:(支票) 編號 票載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付 款 人 發 票 人 支票號碼 1 113年10月16日 1,041,600元 第一銀行 大同分行 鑫揚服飾開發有限公司 RA0000000 2 113年11月18日 1,037,925元 同  上 同   上 RA0000000 3 113年12月16日  850,500元 同  上 同   上 RA0000000 4 114年1月20日  827,400元 同  上 同   上 RA0000000 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38,224元 合    計       38,224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3-28

TPEV-113-北簡-12503-20250328-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4年度北簡字第521號 原 告 旺旺友聯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自明 訴訟代理人 葉丁宗 許俞屏 被 告 周綮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肆萬伍仟肆佰陸拾柒元,及自民國一 百一十四年三月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 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伍拾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壹拾肆萬伍仟肆佰陸拾柒元 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略以:訴外人徐永榮於民國111年6月9日,以其所 有車號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向原告投 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保險期間自111年6月9日起至112年6 月9日,被告於111年8月15日9時18分許,無照駕駛系爭車輛 於行經臺北市萬華區寶興街與寶興街68巷口處時,因向右變 換行向未注意其他車輛之疏失,碰撞訴外人陳淑娟騎乘之車 號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致陳淑娟受有體傷,原告已依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25條規定,賠付陳淑娟111年8月16日 至113年7月12日之醫療費用新臺幣(下同)145,467元,因 被告無照駕車,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理條例第21條第1項禁 止無照駕車之規定,爰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29條第1項 第5款規定,原告於賠付後代位行使對被告之請求權等語。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45,467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被告則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道路 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初步分析研判表、診斷證明書、 強制汽車保險理賠計算書、強制險醫療給付費用彙整表等為 憑(見本院卷第17頁至第37頁)。而被告對於原告主張之事 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亦未提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 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 原告本件前揭之請求,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 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 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類 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 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 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 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條分 別定有明文。查本件係請求損害賠償,自屬無確定期限者, 又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則依前揭法律規定,原告請求被告 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4年3月8日(見本院卷第1 03頁)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於法 核屬有據,亦應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45,467元,及自114年3月8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適用第392條第2項規定 ,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計算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註 第一審裁判費       1,550元 合    計       1,550元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 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3-28

TPEV-114-北簡-521-202503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