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謝明訓

共找到 40 筆結果(第 11-20 筆)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竊盜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132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羅文泉 選任辯護人 蕭皓瑋律師 謝明訓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竊盜案件,不服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13年度 易字第204號,中華民國113年5月7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 灣新竹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緝字第546號),提起上訴,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撤銷。 羅文泉無罪。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羅文泉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 盜之犯意,於民國111年5月6日晚上11時20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前往新竹巿○區○○路000巷口內 工地,趁無人在場看管之際,徒手竊取啓雄企業有限公司( 下稱啓雄公司)所有、置放在該工地置物區之電纜96捲(每 捲長度100米、廠牌為:雙龍)後,隨即駕駛上開自用小貨 車載運離去。嗣啓雄公司發現遭竊,委由工程師張廷聖報警 調閱監視器影像畫面,始循線查悉上情。因認被告係犯刑法 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 二、按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雖不以直接證據為限,間接證 據亦包括在內,然無論直接證據或間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 證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 實之程度者,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倘其證明尚未達此一程 度,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時,無從為有罪之確信,自不得遽 為有罪之判決;苟積極證據不足以為不利於被告事實之認定 ,自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更不必有何有利之證據。又告 訴人之告訴,係以使被告受刑事訴追為目的,是其陳述是否 與事實相符,仍應調查其他證據以資審認,即藉由補強證據 之存在,以增強或擔保告訴人陳述之證明力(最高法院87年 度台上字第2176號判決見解參照)。再被告未經審判證明有 罪確定前,推定其為無罪,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1項定有明 文,此即所謂之「無罪推定原則」。其主要內涵,無非要求 負責國家刑罰權追訴之檢察官,擔負證明被告犯罪之責任, 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 證明之方法,無法說服法院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縱使被告 之辯解疑點重重,法院仍應予被告無罪之諭知(最高法院10 2年度台上字第3128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公訴意旨認被告涉犯上開罪嫌,無非係以被告之供述、告訴 代理人之指述、證人趙皇欽、李政寰之證言,及卷附被告與 李政寰間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車輛詳細資料報表、監視 錄影擷取畫面、啟雄公司購買電纜之統一發票等為其主要論 據。訊據被告固不否認曾於上開時間駕駛車號000-0000號自 用小貨車前往上址工地,然堅詞否認有何竊盜電纜之犯行, 辯稱:伊是建埕營造之臨時用電設備包商,當時係駕車前往 處理停電事宜,並未取走啟雄公司之電纜等語。 四、經查:  ㈠告訴代理人張廷聖於警詢時陳稱,啟雄公司的工班協力廠商 於111年5月7日上午8時30分前往上址工地上班欲領線時,發 現放置在工地的電纜(雙龍牌600v聚氯乙烯絕緣電纜2.0mm 、長100米,96捲)遭竊,工地出入口的鎖頭沒有被破壞的 痕跡,不知道是何人竊盜,也不知道是用何手法行竊,111 年5月6日23時20分許有人移動過監視器的鏡頭,伊不知是否 是工地內的人所移動,畫面較為模糊,111年5月6日15時許 曾查驗電纜是否堪用,之後就將電纜放在工地置物區,用帆 布蓋著,伊於111年5月6日17、18時許下班,工地有6個出入 口,都是可以接通的,只有靠近○○路000巷口的2個門有上鎖 ,其他都沒有上鎖等語(偵字第14080號卷第5至6頁)。由 告訴代理人上開所述,僅可知上址工地內所放置之上開電纜 於111年5月6日下班後至翌日即111年5月7日上午8時30分許 之間失竊,惟該時告訴代理人並未在工地現場,自無從見聞 本案竊盜犯罪行為人之形貌特徵,更無從指認究係何人所為 ,已不能作為對被告不利之證據;再由上開工地鏡頭2之監 視畫面擷圖(偵字第14080號卷第7頁),固可見該鏡頭於11 1年5月6日23時19分13秒許被移動,且由鏡頭1之監視畫面擷 圖,可看到有人影過去調動監視器(偵字第14080號卷第7、 24頁),然無法辨識該調動監視器鏡頭之人是否即是被告, 自不足據此為對被告不利之認定。  ㈡雖被告駕駛之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係於111年5月6日23時16 分06秒抵達上址工地門口,被告於同日23時16分20秒許下車 打開工地大門,車輛於同日23時17分25秒許進入工地,於同 日23時34分20秒車輛駛離工地等情,有監視錄影畫面擷圖在 卷可稽(偵字第14080號卷第21至23、25頁)。惟觀之被告 於偵訊時供稱,當時是因為工地跳電,隔天要用電,要做臨 時維修,是監造公司的李主任要伊去修,伊本來在其他工地 ,所以晚間11點多才到上開工地,是從旁邊沒有上鎖的小門 進入的;當時是要伊到場改電,因為學校的電力、電壓有問 題,伊才會去維修更改;伊是做臨時水電,做建埕的工作, 負責配管等水電工程,伊工作的電是從學校那邊拉的,伊要 把從校方牽過來的線路改接到建埕配置在工地的臨時電表, 當時還有監工在場等語(偵緝字第546號卷第26、82頁背面 、83頁背面、44頁背面),對照證人即建埕營造工務經理高 銘慶於本院審理時證稱,伊是本案工地的主任,工地如有事 情,會請工程師去聯繫安排,被告很難找,有時電話也不接 ,工程師找不到人就會請伊聯絡,清大的配電工程是李政寰 負責監工,李主恩是監造主任,他都會留很晚,大概晚上9 點、10點才走,伊記得本案工地有跳電、有處理,但詳情不 太記得,如果是停電一定會馬上處理,否則工作一定會停擺 等語(本院卷第118至119、123頁),及證人即監造主任李 主恩於偵訊時證稱清大教育大樓案是由建埕營造、啟雄公司 、國昌空調聯合承攬,伊是負責監造,是張樞建築師事務所 的監造主任,曾與被告聯繫過工作上的事,請被告趕快來施 工,因為被告常常比較晚接電話,伊也會幫忙打電話,被告 是建埕營造臨時水電的承包商,也是啟雄的承包商,清大教 育大樓的臨時電是從仙宮配電站出來的,111年5月7日停電 會影響清大教育大樓的用電,伊忘記有沒有請被告去處理停 電的問題等語(偵緝字第546號卷第97頁)以觀,已可見被 告供稱是監造李主任叫伊去修跳電一節,並非全然子虛。  ㈢再者,證人即啟雄公司專案經理趙皇欽於警詢時陳稱,工地 平常於19時許關上大門,大門會上鎖,但小門沒有上鎖,一 般工人不太知道,111年5月6日22時47分許工地監視畫面中 所見到的男子是工地監造主任李主恩等語(偵字第14080號 卷第8頁),證人張廷聖於偵訊時亦證稱,一般工地有事情 處理,都至少會有一位工程師在場等語(偵緝字第546號卷 第83頁背面),加以被告係駕車由工地大門進入上址工地, 與一般竊盜者亟欲隱藏形跡之舉措明顯不同,且李主恩於被 告駕車抵達前確有出現在本案工地,適與證人張廷聖所稱有 事處理時工地會有工程師在場之說法相合,益徵被告上開於 偵訊時之供述具若干可信性。是難僅以被告駕駛上開車輛進 入工地之時間,與工地監視器鏡頭2被移動之時間相近,即 推論被告有竊盜上開96捲電纜之犯行。至證人即建埕營造現 場副主任李政寰所提出之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原審卷第 99至100頁),111年5月4日至111年5月10日間,固無被告回 報曾前往工地之訊息,然於111年5月7日下午4時44分、6時0 2分,被告與李政寰確有各通話1分40秒、38秒之紀錄,衡情 ,甫行竊盜者因畏罪情虛往往避不見面或逃逸無蹤,然被告 仍如常聯繫進行相關工作,實與竊盜者之犯後行徑不同,是 上開通訊軟體對話紀錄,亦不足以作為對被告不利之認定。  ㈣雖被告就其於111年5月6日晚間前往上址工地之經過情形,前 後供述之細節固有出入,然被告前後均稱是受監造的李主任 指示前往本案工地,以被告係擔任水電包商角色而言,對於 工地現場各營造、監造單位人員之姓名或隸屬單位無法清楚 描述,本屬事理之常,且本案係發生於000年0月0日晚間, 而第一次偵訊日期已是112年4月2日,原審審理期日已是113 年3月間,是因記憶逐漸模糊而致供述之細節前後齟齬,亦 非悖於事理,被告之辯解縱使不能證實,基於無罪推定原則 ,亦不能據此認定被告犯罪。況依告訴代理人上開所述,在 最後一次檢查電纜之時間係在112年5月6日15時許,至翌日 上午8時30分許發現失竊,現場6個出入口,僅2處上鎖,其 他均可通行等情,已如前述,且證人高明慶於本院審理時亦 證稱,本案工地沒有特別請保全看守,該電纜1捲的直徑約3 0公分,中間是空的,可以掛在手臂上,一般男性徒手一次 可以拿6、7個等語(本院卷第125頁),則以該96捲電纜之 體積、重量而言,本件並不能排除其他時間有其他人經由其 他入口進入工地竊取上開96捲電纜之可能,自不能僅由工地 大門監視器畫面所見被告曾進入工地,即認定被告犯罪。     ㈤綜上,依檢察官所舉上開證據,不能證明被告有何公訴意旨 所指竊盜犯行,依照上開說明,自應為無罪之判決。 五、撤銷改判之理由:   原審以被告犯罪事證明確而予論罪科刑,固非無見。惟告訴 代理人張廷聖於案發時未在現場,無從親身經歷事發經過, 原判決以告訴代理人前後指述一致,認其親身經歷印象深刻 ,而採為不利於被告之認定(見原判決第2頁),已與卷內 事證不符;且被告第一次偵訊時,距案發時已近1年,原判 決認定被告就其前往工地現場之細節經過應知之甚詳(見原 判決第3頁),亦有率斷;又原判決以證人趙皇欽、張廷聖 一致證稱被告有竊盜犯行而認定被告犯罪(原判決第4頁) ,與卷內證人張廷聖、趙皇欽之證言內容不符,而有未合。 被告上訴指摘原判決之認定不當,自屬有據,應由本院撤銷 原有罪判決,諭知被告無罪。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301 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振倫、陳芊伃提起公訴,被告上訴,經檢察官李 安蕣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刑事第二十一庭審判長法 官 謝靜慧                    法 官 楊志雄                    法 官 汪怡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高妤瑄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2025-02-11

TPHM-113-上易-1329-20250211-1

勞補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補字第5號 原 告 柳超毅 黃志毓 郭小榮 丁季密 林明崇 徐心瑜 張毓哲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沈柏亘律師 被 告 伊頓飛瑞慕品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慶和 被 告 陳郁文 謝明訓 盧玲娟 金純伶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4119萬6527元。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7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 臺幣15萬3256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2節之相關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原告之訴,有起訴不 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 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 有明文。 二、經查:  ㈠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其訴之聲明為:⒈確認被告伊頓飛瑞慕品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伊頓公司)與附表所示編號1至6原告間 之僱傭關係存在,被告伊頓公司應回復其等如起訴狀附表一 所示之職位;⒉被告伊頓公司應自民國113年11月22日起至復 職前1日止,按月於每月5日給付附表所示編號1至6原告如附 表「每月工資」欄位所示之金額,及自各期應給付之日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⒊被告伊頓公司 應自113年11月22日起至復職前1日止,按月提繳如起訴狀附 表二所示之金額至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所設立附表所示編號1 、2、4至6原告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⒋被告伊頓公司應給 付原告如附表「加班費」欄位所示之金額,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⒌被 告伊頓公司、陳郁文應連帶給付原告如附表所示「精神慰撫 金(A)」欄位所示之金額,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⒍被告伊頓公司、陳 郁文、謝明訓、盧玲娟、金純伶應連帶給付原告丁季密如附 表所示「精神慰撫金(B)」欄位所示之金額,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㈡上開訴之聲明⒈確認僱傭關係存在、訴之聲明⒉請求工資給付 及訴之聲明⒊按月提繳勞工退休金部分,雖為不同訴訟標的 ,惟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其訴訟標的價 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又訴之聲明⒉屬因定期給付 涉訟,依勞動事件法第11條規定,推定其權利存續期間為5 年;再參酌原告主張其每月工資為附表「每月工資」欄位所 示之金額,以此為計算基準,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附表「5 年合計之工資」欄位所示之價額。至於訴之聲明⒋、⒌、⒍部 分,其訴訟標的金額分別為附表「加班費」、「精神慰撫金 (A)」、「精神慰撫金(B)」欄位所示之金額。  ㈢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及金額合計為新臺幣(下同)4119 萬6527元(計算方式詳如附表),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9萬 3060元;惟因原告為勞工,其上開訴之聲明⒉及⒋之請求屬於 因給付工資而涉訟,依勞動事件法第12條第1項規定,暫免 徵收裁判費3分之2;而訴之聲明⒉之訴訟標的價額合計為334 8萬1620元,暫免徵收裁判費21萬6808元(計算式:裁判費3 2萬5212元×2/3=21萬6808元),訴之聲明⒋之訴訟標的價額 合計為281萬4907元,暫免徵收裁判費2萬2996元(計算式: 裁判費3萬4494元×2/3=2萬2996元)。綜上,本件訴訟應先 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5萬3256元(計算式:39萬3060元-21萬6 808元-2萬2996元=15萬3256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7日內補繳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勞動法庭法 官 蔡雅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裁定正本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其 餘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陳尚鈺 附表: 編 號 原告 每月工資 5年合計之工資 加班費 精神慰撫金(A) 精神慰撫金(B) 訴訟標的價額 1 柳超毅 15萬1503元 909萬0180元 37萬2013元 70萬元 1016萬2193元 2 黃志毓 5萬4750元 328萬5000元 14萬7000元 50萬元 393萬2000元 3 郭小榮 14萬6199元 877萬1940元 78萬1900元 70萬元 1025萬3840元 4 丁季密 10萬5142元 630萬8520元 105萬2410元 70萬元 30萬元 836萬0930元 5 林明崇 5萬5213元 331萬2780元 4萬7859元 70萬元 406萬0639元 6 徐心瑜 4萬5220元 271萬3200元 2萬5000元 40萬元 313萬8200元 7 張毓哲 38萬8725元 90萬元 128萬8725元 合計 3348萬1620元 281萬4907元 460萬元 30萬元 4119萬6527元 備註: 「訴訟標的價額」欄位為「5年合計之工資」、「加班費」、「精神慰撫金(A)」、「精神慰撫金(B)」欄位合計之價額。

2025-02-03

TNDV-114-勞補-5-20250203-1

司執消債清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25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許彥熙 代 理 人 謝明訓律師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代 理 人 蔡政宏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代 理 人 陳冠翰 呂亮毅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尚瑞強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代 理 人 許添棟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清算程序終結。   理 由 一、按管理人於最後分配完結時,應即向法院提出關於分配之報 告;法院接到前項報告後,應即為清算程序終結之裁定,於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2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於清算財團之財產可分配時,業已作成分配表,記載 分配之順位、比例及方法,各該分配表並經本院認可後予於 民國113年6月24日公告在案,茲本院業將清算財團分配完結 ,有分配表、匯款入帳聲請書、案款通知及保管款支出清單 等在卷可稽,經核並無違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8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許智閔

2024-12-28

SCDV-112-司執消債清-25-20241228-3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32號 原 告 汪瑋霆 被 告 CELLO RONNEL REYNA(中文名:羅諾) 訴訟代理人 謝明訓律師 複代理人 陳志寧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2日辯論終 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原告於判決確定前 ,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 款 、第262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請求第一 項為:「被告與陳○汶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80萬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嗣於本院審理期間,撤回對陳○汶之訴,並經陳○ 汶當庭同意撤回(見本院卷第111頁),核屬減縮應受判決 事項之聲明,與前揭規定均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原告與配偶陳○汶於民國108年10月9日結婚,育 有一名未成年子女,陳○汶於112年6月起至新竹縣○○鄉○○長 期照顧中心工作,113年1月間原告無意間發現陳○汶與被告C ELLO RONNEL REYNA(中文名:羅諾,下逕稱中文名)以通 訊軟體LINE之親密對話,經原告質問後,陳○汶承認伊與任 職同長照中心之外勞間有婚外情,除上開LINE對話外,原告 尚在垃圾桶下方發現陳○汶親自書寫之日誌紀錄,竟明確記 載於113年1月23日、24日與被告發生性關係兩次,並自LINE 對話內容可知2人經常相約至汽車旅館發生親密性關係。被 告之行為顯已超越一般男女交往分際,業已破壞原告與陳○ 汶之互信基礎及家庭生活圓滿幸福,並於113年3月26日離婚 ,實已侵害原告身分法益上之配偶關係,且情節重大,原告 精神上受有相當之痛苦,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95條第1項 、第3項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非財產上損害即精神慰撫金, 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訴訟 費用由被告負擔。(三)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爭執LINE對話紀錄之形式證據力,原告應舉證書 面內容與原件相符,方得謂已證明手機簡訊之真正;另日誌 紀錄被告爭執真正,且否認起訴狀所載全部內容等語為辯, 答辯聲明:(一)請求駁回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二)訴 訟費用由原告負擔。(三)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又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前開規定,於不 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 節重大者,準用之,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 前段、第195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而侵害配偶權 之行為,並不以通姦行為為限,倘夫妻任一方與他人間存有 逾越結交普通朋友等一般社交行為之不正常往來,其行為已 逾社會一般通念所能容忍之範圍,已達破壞婚姻共同生活之 圓滿安全及幸福之程度,即足當之。又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 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 段定有明文。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 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 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 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 096號判決意旨參照)。 (二)原告主張被告侵害其配偶權,業據其提出被告與陳○汶Line 對話譯文、書寫文件、自白書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至77 頁、第191至193頁),惟為被告否認,並以前詞置辯,經查 :原告提出之LINE對話譯文,與陳○汶對話之人暱稱為「An 」,被告既否認證據之形式真正,原告自應舉證與陳○汶對 話之人即為被告,復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前未提出相關足使 本院相信「An」即為被告之證據,是原告以陳○汶Line對話 譯文主張被告侵害其配偶權乙節,委無足採。 (三)原告雖另主張陳○汶曾書寫及繕打文書自白「與外勞發生性 關係2次」(見本院卷第77頁),認被告侵害其配偶權云云, 惟陳○汶已於113年12月12日當庭陳明不願作證,有該日言詞 辯論筆錄在卷可證(見本院卷第184頁),則原告自應再提出 有利於己之證明,然原告並未再提出任何證據以證該文書係 為陳○汶所書寫及其文書上所指之「外勞」為被告,自不足 認定被告有原告所述之侵權行為。此外,原告另提出之陳○ 汶之自白書(見本院卷第189至193頁),然該文書其上雖有被 告姓名,該文件全篇皆為電腦繕打,亦無任何簽名,無法認 定為陳○汶所製作之文書,形式上自不足作為本件侵權行為 之證據。 (四)綜上,本件原告所舉各項客觀證據均不足,是依原告舉證之 結果,尚難信為真實。此外,原告復未能再積極舉證以實其 說,從而,本件原告主張被告侵害其配偶權乙事,為無理由 。 四、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8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假執行聲請即失 依附,應併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核與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亦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高上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 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陳筱筑

2024-12-27

SCDV-113-訴-332-20241227-1

消債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62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彭承硯 代 理 人 謝明訓律師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雷仲達 代 理 人 林勵之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代 理 人 陳正欽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利明献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以明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乙○○自中華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十六時起開 始更生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協商或調解成立者,債務人不得聲請更生或清算。但因不 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在此限;次按,債 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定更 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 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第3條分別定有明文。又前開法 律規定之「但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者,不 在此限」,其立法意旨係基於債務清償方案成立後,應由債 務人誠實遵守信用履行協商還款條件,惟於例外情形下發生 情事變更,在清償期間收入或收益不如預期,致該方案履行 困難甚或履行不能,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時,則仍能聲請 更生或清算。且上開條文之「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致履 行顯有重大困難」,並未附加「不可預見」之要件,亦即該 事由並不以債務人「不可預見」為必要。該項但書規定情形 ,僅須於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判時存在即可,不以 協商成立後始發生者為限,並與債務人於協商時能否預見無 關。債務人於協商時縱未詳加思考、正確判斷,或可預見將 來履行可能有重大困難而仍冒然簽約成立協商,亦不能據此 即認其履行顯有重大困難係可歸責於債務人(司法院98年第 1期民事業務研究會第24號司法院民事廳消債條例法律問題 研審小組意見參照)。又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 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開始更生或清算 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 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1人為監督人或 管理人,復為同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所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   聲請人前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積欠債務數額新台幣(下 同)4,200,727元,並於110年間與最大債權銀行成立債務前 置協商,惟繳款數期後,因要扶養一名未成年子女,無力再 繼續繳納而毀諾。嗣聲請人再於113年1月間向本院對最大債 權銀行聲請前置調解,惟調解未成立,並於113年2月23日具 狀聲請更生(見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15號案卷第137頁 )。又聲請人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 元,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聲請裁定 准予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積欠無擔保債務數額4,200,727元,並於110年1月 4日與最大債權銀行即甲○(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債務前置協商,雙方以債務分156期、年利率百分之8、每期 清償11,885元達成協議,此有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協議書、無擔保債務還款分配表影本等件在卷可憑(見本院 卷第67-83頁)。又聲請人陳稱其需扶養未成年子女,故繳 款數期後無力續繳而毀諾等語。惟聲請人先前是否因不可歸 責於己之事由,致履行有困難,僅須於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 聲請為裁判時存在,即與消債條例第151條第7項但書之規定 相符,已如前述。從而,聲請人曾與銀行債權人協商成立而 毀諾,嗣又聲請與銀行為前置調解仍未成立,則其聲請本件 更生程序,本院自應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 評估是否已不能維持符合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 「不可歸責於己事由致履行有困難」、「不能清償或不能清 償之虞」等情。 ㈡、聲請人陳述於113年6月底已自欣興電子公司離職,目前受僱 於國豪企業社擔任油漆工,無投保勞健保,薪酬領取現金, 無薪資單,一天工資約1,400元等語(見本院卷第19頁)。 本院依職權調查聲請人111年、112年綜合所得稅給付總額, 分別為662,361元、672,804元,平均月收入為55,632元、月 投保薪資為45,800元(見本院卷第61-66、81頁)。另再衡 酌聲請人為81年次,現年32歲,正值壯年,距勞動基準法所 定強制退休年齡尚遠,評估聲請人之勞動能力、工作機會, 應無驟然減少收入之情事,縱然聲請人因一時性之因素致其 短期間之工作收入減少,然計算其償債基礎之每月收入之數 額,仍應以較長期之平均收入金額為準。是本院認聲請人每 月收入至少應有約50,000元以上。從而,本院即暫以本院認 定每月收入50,000元,作為計算聲請人目前償債能力之依據 。  ㈢、聲請人主張其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為:其個人必要支出17,076 元、1名子女扶養費17,076元,總計:34,152元(見調解卷 第15頁)。經查:  ⒈就聲請人主張其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總額17,076元,與臺 灣省113年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即17,076元(113年 每月生活所必需數額一覽表,見本院卷第91頁)相符,應為 可採。  ⒉惟就其主張1名子女扶養費17,076元之部分,查聲請人之子女 於000年0月出生(見調解卷第85頁),尚未成年,平日生活 需依附於父母,確有不能維持生活之情形,是有受扶養之必 要。惟參以上開113年度臺灣省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之1.2倍 之標準,即17,076元核算該小孩之扶養費,應由聲請人及未 成年子女之母親平均分擔,則聲請人每月負擔其子女扶養費 應為8,538元【計算式:17,0762=8,538元】。  ⒊準此,聲請人每月必要生活支出即以其個人必要支出17,076 元加計1名子女扶養費8,538元,總計:25,614元,洵堪認定 。 ㈣、從而,聲請人主張無法負擔債務等語,以聲請人每月收入約5 0,000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支出25,614元觀之,賸餘約24, 386元可供支配,衡以聲請人現積欠之無擔保債務總額約3,7 57,754元,此有聲請人提出之債權人清冊、債權人提出之陳 報狀附卷可參(見調解卷第17、18、107、113、117、121、 123頁)。則以其目前每月所得餘額24,386元計算,尚約須 逾12年餘始得清償債務(計算式:3,757,754元÷24,386元÷1 2月=12.8年),已逾消債條例第53條第2項第3款所定6年清 償期限,顯非短期內得全數清償完畢,遑論其目前積欠之債 務,其利息及違約金部分等仍持續增加中,待清償之債務總 額應屬更高,堪認聲請人無能力負擔債務清償。本院審酌聲 請人名下有2020年出廠汽車一輛,此有聲請人全國財產稅總 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59頁),堪認聲請 人客觀上經濟狀況已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形,而有藉助更生 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 必要。 四、據上論結,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其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 度,其中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0,000元,且未 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又查無消債條例第6 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 ,則聲請人聲請更生,即應屬有據。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既 經准許,併依上開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爰 裁定如主文。至聲請人於更生程序開始後,應提出足以為債 權人會議可決或經法院認為公允之更生方案以供採擇,而司 法事務官於進行本件更生程序、協助債務人提出更生方案時 ,亦應依債務人之薪資變化、社會常情及現實環境衡量債務 人之償債能力,並酌留其生活上應變所需費用,進而協助債 務人擬定允當之更生方案,始符消債條例重建債務人經濟生 活之立法目的,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楊明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 記 官 郭家慧

2024-12-25

SCDV-113-消債更-62-20241225-2

消債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118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陳志誠 代 理 人 謝明訓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代 理 人 黃勝豐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代 理 人 陳正欽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尚瑞強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滙誠第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仲沼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統雄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俊吉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陳志誠自中華民國一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十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者, 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 ;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 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 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 解;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 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 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 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消費 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 151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   聲請人前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主張積欠債務共680,831 元以上,聲請人曾向債權人聲請債務前置調解,惟未能成立 ,復向本院聲請更生程序。又聲請人其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 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 宣告破產,爰聲請裁定准予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於提出本件更生之聲請前,曾於本院向債權人聲請債 務前置調解,惟前置調解未能成立乙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 閱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112號全卷查核屬實,堪認聲請 人已依消債條例之規定聲請前置調解而未能成立。另依債權 人於前開調解事件及本件查報之結果,若未包含聲請人自述 可能積欠電信費債務外(見調解卷第18頁),聲請人目前積欠 之債務數額共計1,938,827元,此有債權人提出之陳報狀附 卷可參(見調解卷第65頁、本院卷第47、55、65、67、69、 73、77、81、93頁)。是以,聲請人據以聲請更生,本院自 應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不能維 持符合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或不能 清償之虞」之情事而定。 ㈡、關於聲請人之財產收入及支出部分:  ⒈聲請人於本院調查時陳報現於○○○○有限公司從事○○業,據聲 請人提出之113年3月至同年6月薪資單(見本院卷第109-111 頁)所計算,聲請人每月薪資約28,793元(計算式:〈29,201+ 28,657+28,657+28,657〉÷4),雖聲請人陳報其尚領有3,900 元○○○○補助(見本院卷第136頁),惟按消債條例之意旨,本 條例所稱「固定收入」,須債務人之所得在一般情形下,可 得期待將持續固定保有者,始當屬之,而身障補助等社會補 助,係屬扶助性質,隨時會因政府政策調整或取消,難認屬 消債條例第133條之固定收入。從而,本院即暫以前開認定 聲請人每月收入約28,793元,作為計算聲請人目前償債能力 之依據。  ⒉又聲請人於113年8月5日到庭主張其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為:個 人生活費17,000元、未成年子女8,000元,總計25,000元(見 本院卷第136頁)。查聲請人主張之每月必要支出,雖未提出 全部憑證以資證明,但尚與一般生活水準所應支出之金額相 當(113年每月生活所必需數額一覽表,見本院卷第139頁) ,尚屬可採。從而,聲請人每月必要支出即以個人生活必要 支出加計負擔一名未成年子女之一半,總計:25,000元,洵 堪認定。   ㈢、從而,以聲請人每月收入約28,793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支 出25,000元後,雖餘3,793元可供清償,衡酌聲請人現積欠 之債務數額合計已達約1,938,827元,且尚有電信公司之債 務尚待確認,已如前述,顯非短期內得全數清償完畢,遑論 其目前積欠之債務,其利息及違約金部分等仍持續增加,實 際積欠債務數額恐更高,堪認聲請人客觀上經濟狀況已有不 能清償債務之情形,而有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 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濟生活之必要。 四、再查,就聲請人名下保險單部分,應由本院司法事務官調查 聲請人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申請查詢歷年以聲請 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投保紀錄,並調查聲請人是否有其他 財產或收入,例如:年終獎金,以保障債權人之公平受償, 並謀求消費者經濟生活之更生機會,從而健全社會經濟發展 (消債條例第1條參照)。另就聲請人主張可能積欠電信公 司之債務,由本院司法事務官調查是否應列入更生方案一併 清償。 五、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其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 度,其中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又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 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 則聲請人聲請更生,即應屬有據。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既經 准許,併依上開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爰裁 定如主文。至聲請人於更生程序開始後,應提出足以為債權 人會議可決或經法院認為公允之更生方案以供採擇,而司法 事務官於進行本件更生程序、協助債務人提出更生方案時, 亦應依債務人之薪資變化、社會常情及現實環境衡量債務人 之償債能力,並酌留其生活上應變所需費用,進而協助債務 人擬定允當之更生方案,始符消債條例重建債務人經濟生活 之立法目的,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林麗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高嘉彤

2024-12-20

SCDV-113-消債更-118-20241220-2

竹北簡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竹北簡字第154號 原 告 MARCELLANA ELMAR LANGRES(中文名:艾莫) 訴訟代理人 謝明訓律師(法扶) 被 告 林文智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持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2年司票字第402號 本票裁定及其確定證明為執行名義(下稱系爭執行名義) ,聲請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9287號事件就原告對第三人 昇陽國際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昇陽公司) 之薪資債 權於新臺幣(下同)38,000元及自110年11月5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為強制執行,並於執行 程序中,追加執行原告對第三人財政部北區國稅局竹北分 局之退稅款債權24,266元。原告所持執行名義所示之債權 ,計至112年9月14日(國稅局竹北分局收到收取命令時) ,本息共計49,310元,惟被告收取原告對第三人昇陽公司 之薪資債權共48,175元,連同退稅款債權,共受償72,441 元,已超額受償,自應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將執行受償 之34,440元(計算式:72,440-38,000=34,440)加計利息 如數返還。至被告雖另執有原告簽發面額99,000元之本票 及借據,然原告僅借得27,000元,本票及借據上之金額99 ,000元是被告自行添加,所借27,000元業已清償,只是未 拿回本票及借據,被告自不得執該本票及借據主張未超額 受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4,440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據其所提書狀,答辯如下: 被告除對原告有系爭執行名義所載38,000元之債權外,另 對原告有借款債權99,000元,原告共欠被告137,000元, 原告透過執行程序僅清償72,440元,被告對原告之借款債 權仍未受滿足清償,自無不當得利可言。為此聲明:駁回 原告之訴。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 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查被告持系爭執行名義,上載原告於110年11月5日簽發之 本票,內載憑票支付被告38,000元及自110年11月5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聲 請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9287號事件就原告對第三人昇陽 國際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之薪資債權為強制執行,此經本 院調取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19287號執行卷宗,查核無誤 ,且為到庭之原告所不爭執,自堪認定。   ㈡執行法院於112年5月1日核發扣薪移轉命令,在系爭執行名 義所載債權、聲請程序費用500元及執行費308元範圍內, 就原告對第三人昇陽公司之薪資債權為強制執行。昇陽公 司扣取原告5月至9月之薪水各10,235元(5月)、10,617 元(6月)、9,409元(7月)、8,968元(8月)、8,946元 (9月)共計48,175元,此經原告提出其薪資單為憑,並 經昇陽公司函復明確(參本院卷宗第81頁)。另被告於11 2年7月10日向執行法院聲請追加執行原告對財政部北區國 稅局竹北分局之退稅款,執行法院核發扣押命令後,嗣於 112年8月26日核發收取命令,准被告向財政部北區國稅局 收取退稅款24,266元。總計被告透過執行程序,共受償72 ,441元(原告僅主張72,440元),此為兩造所不爭執,亦 堪以認定。   ㈢被告依系爭執行名義所得執行之金額為執行費304元、票面 額38,000元及自民國110年1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16計算之利息,及聲請程序費用500元,而透過執行 程序,被告共受償72,441元,則被告超過系爭執行名義而 受償之金額為22,716元(計算式詳如附表所示)。   ㈣被告另提出借款金額及票面金額99,000元之借據及本票, 主張對原告尚有債權99,000元,認其於執行程序受償之金 額縱高於系爭執行名義,惟被告對原告之債權尚未受滿足 之清償,有權受領清償之款項,並非不當得利。原告雖不 否認簽立面額99,000元之借據及本票,惟以實際借款僅27 ,000元,且已清償,且借據及本票上之99,000元金額是被 告自行添加。惟查,該借據以中、英文記載99,000元款項 乃當場以現金全數交予乙方,且依借據及本票原本觀察, 該金額均是印製而成,且其上均有借款人捺印,實不可能 自行添加金額,原告辯稱金額僅有27,000元,99,000元是 被告自行添加云云,自無可採。另原告就已清償27,000元 部分,亦未舉證以實其說,則被告所辯,對原告尚有99,0 00元債權存在一節,堪可信為真實。被告對原告既另有99 ,000元之債權存在,而自原告處多受償之22,716元尚不足 清償該債務,則被告受領該22,716元之原因是受償債權, 並非無法律上原因之不當得利,且其債權因原告之清償而 減少,並未受利益;原告對被告所負債務則因清償而減少 ,亦未受有損害,原告自不得向被告主張返還不當得利。 四、綜上所述,被告於系爭執行程序所受償之金額縱逾執行名義 所載,惟因被告對原告尚有其他債權存在,得據以受償。原 告主張被告為不當得利,請求返還34,44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 理由,無從准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 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竹北簡易庭法   官 蔡孟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 記 官 白瑋伶 附表 債權本金(新臺幣) 利息及期間 清償日(民國)及金額 抵充金額及項目 剩餘本金 備註 執行費500元 112.6.15 清償10,235元 扺充執行費500元 執行費餘額0 本票債權38,000 110.11.5至112.6.15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為9,795元 同上 抵充利息9,795元及本金136元 剩餘本金37,864元 37,864元 自112.6.16至112.7.14之利息為483元 112.7.14 清償10,617元 抵充利息483元及本金10,134元 剩餘本金27,730元 27,730元 112.7.15至112.8.15之利息為389元 112.8.15清償9,409元 抵充利息389元及本金9,020元 剩餘本金18,710元 18,710元 112.8.16至112.9.15之利息為254元 112.9.15清償8,968元 抵充利息254元及本金8,714元 剩餘本金 9,996元 9,996元 112.9.14 國稅局收到收取命令,被告得收取24,266元 抵充本金9,996元,被告溢收14,270元 剩餘本金0 聲請程序費用500元 抵充500元後,被告溢收13,770元 112.10.13被告受償8,946元 合計被告溢收22,716元(13,770+8,946=22,716)

2024-12-19

CPEV-113-竹北簡-154-20241219-1

家聲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字第503號 聲 請 人 謝明訓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黃廖鑫 上列聲請人於本院113年度監宣字第758號監護宣告事件,聲請為 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謝明訓律師於本院113年度監宣字第758號監護宣告事件,為 相對人黃廖鑫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按無訴訟能力人有為訴訟之必要,而無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 理人不能行代理權者,其親屬或利害關係人,得聲請受訴法 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2項定 有明文。前揭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家事事件法第97 條、非訟事件法第11條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重度身心障礙者,並領有重度 身心障礙證明,其目前所有生活起居均係由禾馨護理之社工 協助照料,無法理解案件情況,亦無法為訴訟行為,是相對 人目前因重度身心障礙,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 實有聲請監護宣告之必要。至聲請人係經由財團法人法律扶 助基金會新竹分會准予扶助後指派之扶助律師,扶助相對人 聲請監護宣告,爰依法聲請准予選任聲請人為本案相對人之 特別代理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前開主張,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 監宣字第758號監護宣告事件案卷閱明屬實,並有財團法人 法律扶助基金會新竹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相對人中華民國 身心障礙證明、新竹市北區低收入戶證明書等件附於前開監 宣案卷足稽,復有本院依職權所查詢相對人之二親等親等關 聯表及戶役政資料等件在卷可憑,堪認聲請人前開主張為實 在。本院審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委 派律師,為公益上之利害關係人,應會盡心維護相對人權益 ,爰依其聲請,選任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以利程 序之進行。 四、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高敏俐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一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邱文彬

2024-12-17

SCDV-113-家聲-503-20241217-1

司執消債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95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張夢蘋 代 理 人 謝明訓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雷仲達 代 理 人 王楷評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代 理 人 陳正欽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王道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芳遠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尚瑞強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有限責任新竹第三信用合作社 法定代理人 葉傳福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所提如附件一所示之更生方案應予認可。 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應受如附件二之生活限 制。   理 由 一、按債務人有薪資、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固定收入,依其收入 及財產狀況,可認其更生方案之條件已盡力清償者,法院應 以裁定認可更生方案。且法院為認可之裁定時,因更生方案 履行之必要,對於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 生活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於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以下 簡稱本條例)第64條第1項前段、第62條第2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債務人聲請更生,前經本院111年度消債更字第150號 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在案,有上開裁定在卷可參,而債務人於 民國(下同)113年8月8日所提每月1期、每期清償新臺幣( 下同)4,449元、履行期間六年、總清償金額320,328元、清 償成數35.01%之更生方案,經通知債權人以書面對更生方案 表示意見,其中債權人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具狀 表示同意,債權人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世 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 司、王道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均表示不同意,其 所表達之意見為:債務人清償債務成數過低、債務人正值壯 年可增收入以供清償、債務人應減少生活支出、債務人尚有 名下財產價值可供計算、更生方案中應對債務人於清償期間 為生活程度一定限制等語。經本院將債權人不同意更生方案 意見轉知債務人後,債務人嗣於113年11月21日到院重行提 出每月清償4,514元、分72期、履行期間六年、總清償金額 為325,008元之更生方案。 三、次查,債務人任職於○○餐飲有限公司,確有薪資之固定收入 ,有本院職權調取債務人之勞保投保明細在卷足憑。再經本 院審酌債務人之下列情事,可認其於113年11月21日提出之 更生條件已盡力清償,應予認可更生方案: (一)查債務人更生方案所陳每月收入為37,484元,有債務人所 提○○餐飲有限公司薪資明細影本、財產及所得狀況報告書 等在卷可證。其每月收入37,484元雖低於本院111年度消 債更字第150號裁定所審認每月收入38,083元,經本院職 權向稅務T-Road資訊連結系統調取債務人112年度所得, 該年度所得449,086元予以12個月平均計算為37,424元。 因債務人更生方案所提每月收入37,484元與上開數額大致 相符,堪以認定為計算依據。 (二)就債務人有無納入更生方案之財產,經查其債務人名下有 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單,有本院職權調取債務人 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債務人所提財產狀 況說明書、本院113年11月21日詢問筆錄等在卷可稽。至 於該保單之解約現值為43,660元,有債務人於113年11月2 1日到院庭詢時當庭出示手機查詢保單預估解約金現值畫 面可參,是此部分保單之價值43,660元有攤計入更生方案 之實益。 (三)就更生方案所列每月必要支出33,076元,因債務人前已向 本院提出每月支出明細等相關證明供審核,且與本院111 年度消債更字第150號民事裁定所審酌相符。經本院審酌 債務人除個人支出外,尚需負擔二名未成年子女(分別為 103年、106年出生)扶養費支出,堪認債務人更生方案所 列每月支出33,076元為合理。 (四)然觀本件債務人所提之更生方案,債務人每月收入約為37 ,484元,加計名下財產之價值43,660元,於更生方案履行 期間(6年)可處分所得總額為2,742,508元(計算式:37 ,484×12×6+43,660=2,742,508),扣除必要生活費用總額 2,381,472元(計算式:33,076×12×6=2,381,472),餘額 為841,867元(計算式:2,742,508-2,381,472=361,036) 。則附件所示更生方案,以每月為一期清償金額4,514元 ,清償總額為325,008元(計算式:4,514×12×6)=325,00 8),已達前開餘額之90%(計算式:325,008÷361,036×10 0%=90%)。本院審度債務人已將其每月所得及所有財產價 值合計,扣除其支出後餘額九成均用於清償債務,足認其 已盡力清償。 四、綜上所述,債務人所提之更生方案其清償金額高於聲請前二 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應受其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 用之數額,且依其收入及財產狀況,本院認為更生方案之條 件已盡力清償,且無本條例第63條所定不應認可之消極事由 存在,故不經債權人會議可決,逕行認可更生方案。另依本 條例第62條第2項規定,為促使債務人履行更生方案,並教 育其合理消費觀念,就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 前之生活程度,裁定如附件二之相當限制,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許智閔

2024-12-16

SCDV-112-司執消債更-95-20241216-2

消債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58號 聲 請 人 即債務人 史心蘭 訴訟代理人 (法扶律師) 謝明訓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代 理 人 林正杰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添財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00○00號00、00 樓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000、000、00 0、000、000號 法定代理人 利明献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相 對 人 即債權人 亞太普惠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唐正峰 上列當事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甲○○自中華民國一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十六時起開始更生 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消費者債 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 債務;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 之調解,消債條例第3條、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此 係採前置協商主義,是債務人於協商程序中,自應本於個人 實際財產及收支狀況,依最大誠信原則,商討解決方案。如 終究不能成立協商,於聲請更生或清算時,法院審酌上開條 文所謂「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允宜綜衡債務人全 部收支、信用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而不能維 持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活條件,所陳報之各項支出,是否確 屬必要性之支出,如曾有協商方案,其條件是否已無法兼顧 個人生活之基本需求等情,為其判斷之準據。又法院開始更 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法院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 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 或法人1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復為同條例第45條第1項、第 16條所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   聲請人前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曾向金融機構聲請債務前 置調解,惟未能成立,聲請人復向本院聲請更生程序。又聲 請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聲請裁定准予更生等 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於提出本件更生之聲請前,曾於本院向債權人聲請債 務前置調解,惟前置調解未能成立乙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 閱本院113年司消債調字第22號全卷查核屬實,堪認聲請人 已依消債條例之規定聲請前置調解而未能成立。另依債權人 查報債務人甲○○積欠之債務數額結果,聲請人目前積欠之債 務總額共計2,154,834元,此有債權人提出之陳報狀、金融 機構債權彙整表附卷可參(見調解卷第57、73、79、83、93 、97頁、見本院卷第91頁)。是以,聲請人據以聲請更生, 本院自應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已 不能維持符合人性尊嚴之最基本生活條件,而有「不能清償 或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而定。 ㈡、關於聲請人之財產收入及支出部分:  ⒈聲請人陳報現於新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月收入包含獎金 之平均約49,604元等語(見本院卷第19、20頁),並提出在 職證明書、員工薪資袋等件附卷為憑,經本院依職權調查聲 請人111、112年給付總額分別為629,642元、605,532元(見 本院卷第19、27-51、111、115頁),聲請人每月收入應為5 1,465元(計算式:〈629,642+605,532〉÷24),本院審酌上情 後,認聲請人每月收入之數額,暫以每月51,465元為準,以 此金額作為計算聲請人目前償債能力之依據。另查聲請人名 下財產除保單數筆外,無其他財產(見本院卷第53-65、113 、117頁),併予敘明。  ⒉又聲請人主張其每月個人必要生活支出:個人17,076元、兩 名未成年子女扶養費各8,500元(共17,000元),並提出戶 籍謄本附卷供參(見本院卷第67、69頁)。經查,本院審認 聲請人所主張之每月生活必要支出數額尚與一般生活水準所 應支出之金額相當,堪予採認。準此,聲請人每月必要支出 即以個人生活必要支出加計扶養費共計34,076元為度。   ㈢、從而,以聲請人每月收入約51,465元,扣除每月必要生活支 出34,076元後,賸餘17,389元可供支配,衡酌聲請人現積欠 之債務數額合計已達約2,154,834元,業如前述,以其目前 每月所得餘額17,389元所計算,尚須約10年餘始得清償完畢 (計算式:2,154,834元÷17,389元÷12個月≒10.3年),已逾 消債條例第53條第2項第3款所定6年清償期限,顯非短期內 得全數清償完畢,遑論其利息及違約金部分等仍持續增加, 堪認聲請人客觀上經濟狀況已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形,而有 藉助更生制度調整其與債權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而重建其經 濟生活之必要。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係一般消費者,其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程 度,其中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債務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 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又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 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存在, 則聲請人聲請更生,應屬有據。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既經准 許,併依上開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爰裁定 如主文。至聲請人於更生程序開始後,應提出足以為債權人 會議可決或經法院認為公允之更生方案以供採擇,而司法事 務官於進行本件更生程序、協助債務人提出更生方案時,亦 應依債務人之薪資變化、社會常情及現實環境衡量債務人之 償債能力,並酌留其生活上應變所需費用,進而協助債務人 擬定允當之更生方案,始符消債條例重建債務人經濟生活之 立法目的,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楊明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郭家慧

2024-12-12

SCDV-113-消債更-58-20241212-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