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騰空遷讓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91-200 筆)

北補
臺北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539號 原 告 黃春梓 訴訟代理人 許呈祥 被 告 蔡明珊 訴訟代理人 余佳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七日內,按訴訟標的價額新臺幣壹佰伍拾 陸萬元,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壹萬陸仟肆佰肆拾肆元;惟原 告如能查報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號五樓之九房屋之交易 現值或經有鑑定資格之鑑價公司所為之鑑價資料,較本院所核定 訴訟標的價額為低者,則應以該金額為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並按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十三所定費率計算,補繳裁判費,逾期 未補(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備之程式,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定有明文。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 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 ;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 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條之2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而按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 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年息10%為限,土地法第97條第1項 亦有明定。末按原告之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所列 各款情形之一,依其情形可以補正,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 正,逾期未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亦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0號5 樓之9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並自民 國113年11月1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新臺幣 (下同)13,000元等語,依原告於事實及理由中載明請求之 依據,可知原告應係以一訴請求被告遷讓房屋併附帶請求相 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有起訴狀附卷可按。是以,其訴訟標 的價額即應為原告主張被告應返還之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交 易價額為準。次查,因原告並未表明系爭房屋之交易價額, 依上述土地法第97條第1項所定之房屋租金最高額限制反推 ,所計算系爭房屋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56萬元(每月租 金13,000元×12月÷10%=156萬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 為156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6,444元。至請求相當於租 金之不當得利部分,則不併算其價額。惟原告若能查報系爭 房屋之交易現值或經有鑑定資格之鑑價公司所為之鑑價資料 ,且該交易現值或鑑價資料較本院所核定系爭房屋訴訟標的 價額即156萬元為低者,則應以該交易現值或鑑價資料為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並以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所定費率計算 ,補繳裁判費。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向本院 補繳第一審裁判費16,444元或以系爭房屋之交易現值或鑑價 資料為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並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所定 費率,補繳本件裁判費,逾期未補(繳)者,即駁回其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仁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 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 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黃進傑

2025-03-05

TPEV-114-北補-539-20250305-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184號 原 告 進億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朱芳誼 被 告 黃崧修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15日內補正如附表所列事項,逾期未 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 項聲明(即訴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3款 定有明文。而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起訴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 或不備其他要件,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 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次按「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乃請 求判決之結論,亦係請求法院應為如何判決之聲明,如當事 人獲勝訴之判決,該聲明即成為判決之主文,並為將來據以 強制執行之依據及範圍,是其內容必須明確一定、具體合法 、適於強制執行(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599號判決意旨 參照)。再按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 權,法院核定此訴訟標的之價額,應以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 議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準,是債務人對聲請 遷讓房屋之強制執行,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請求撤銷遷讓 該房屋之強制執行程序,則其就排除系爭執行程序所有之利 益,與執行名義所載系爭房屋之價值相同(最高法院106年 度台抗字第401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被告持法定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遷讓其租予原 告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路000號2樓之2、3、4、5、6、7 、8、9、10、12、13、14、17、18、19、20、22、23、24、 30、31、32號房屋(下合稱系爭房屋)返還予被告,經本院 民事執行處以113年度司執字第88791號遷讓房屋強制執行事 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在案。本件原告起訴主張就系 爭房屋20多間商場店面,已投入數百萬元裝潢費,倘騰空遷 讓交還被告,將讓原告及向原告承租之店家蒙受巨大損失, 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規定提起本訴,請求排除系爭執行事 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等語。然原告因有附表所示情形不符合上 開規定,應予補正,茲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15日內補 正附表所示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楊佩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卓榮杰 附表:                 編號 原告應補正事項 1 表明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及與此聲明相符之原因事實(債務人異議之訴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應表明本院某強制執行事件,就何人所有位於何處之不動產所為之強制執行程序應予「撤銷」)。 理由:原告訴之聲明記載「一、台灣高雄地院113司執字第88791號強制執行程序,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停止執行。」然原告聲請停止強制執行部分,係屬強制執行法第18條規定之範疇,並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52號另案審理。而原告本件已表明之上開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之原因事實,與已表明之聲明、依法聲請停止執行之事實理由,不具備一貫性,若不予補正,法院可逕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規定以其請求為無理由判決駁回(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246號判決意旨參照),爰命原告應予補正。 2 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下同)27,928元。 理由: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而本件系爭房屋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起訴時之價值為斷。查本院113年度雄簡字第204號求遷讓房屋事件,所請求遷讓之標的即為系爭房屋,該件甫於112年11月28日核定系爭房屋之交易價值共計2,710,813元,有本院112年度雄補字第1721號民事裁定附卷足憑,依此作為核定系爭房屋之基準應趨近於客觀市場交易價額,爰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2,710,813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7,928元。又本件原告倘未遵期補正附表編號1所示事項,縱原告已繳納上開裁判費,本院仍將以本件起訴所訴之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駁回原告之訴。 3 表明上列編號1事項,提出準備書狀正本1份及繕本1份(若有證物均需含證物)。 4 上開事項若未明瞭,建議自行請教法律專業人士,以維自身權益。

2025-03-04

KSDV-113-補-1184-20250304-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967號 原 告 蔡榮仁 訴訟代理人 林昱宏律師 被 告 黃美芬 蔡弦穎 蔡依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分別 定有明文。次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 ,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 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 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第2項亦有明定。又房屋及土地為 各別之不動產,各得單獨為交易之標的,故房屋所有人對無 權占有人請求遷讓交還房屋之訴,應以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 額,核定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不得併將房屋坐落土地之價額 計算在內(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122號民事裁定意旨參 照)。 二、經查,原告主張高雄市○○區○○街0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 )為其所有,被繼承人即訴外人蔡石狀為原告兄長,於民國 87年間自國外返回臺灣,未經原告同意而居住占用系爭房屋 ,迄至113年6月25日蔡石狀經發現自然死亡於系爭房屋。被 告黃美芬、蔡弦穎、蔡依芹等3人為蔡石狀之繼承人且未拋 棄繼承,依民法第1153條第1項規定,均負有返還系爭房屋 之義務,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段、中段、第1153條第1項 、第179條規定,聲明第一項請求被告等應連帶將系爭房屋 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房屋起訴時 之價值為斷;訴之聲明第二項前段請求被告給付108年7月12 日起至113年7月11日止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新臺幣(下同 )528,264元及法定遲延利息,後段請求自起訴狀送達翌日 起至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連帶給付相當於租金之 不當得利8,226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請 求起訴前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部分應併算價額,請求起訴 後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則不併算價額。查與系爭房 屋條件相似之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街000號房屋與其坐落 土地,於113年5月間出售之每平方公尺單價為69,777元(計 算式:總價10,200,000元146.18㎡=69,777元,元以下四捨 五入),有建物登記謄本、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資料 附卷可稽,依此作為核定之基準應趨近於客觀市場交易價額 ;又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課稅總現值為224,300元,其坐落 土地之公告現值總額為2,602,500元(計算式:公告土地現 值37,500元/㎡×126-1地號面積13㎡+公告土地現值70,500元/㎡ ×251地號面積30㎡=2,602,500元),則系爭房屋占其房地總 價之比例為7.93%【計算式:224,300元(224,300元+2,602 ,500元)=0.0793,小數點後4位以下四捨五入】,以此計算 系爭房屋之客觀市場交易價額為749,986元(計算式:每平 方公尺單價69,777元7.93%系爭房屋總面積135.54㎡=749,9 86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是本件訴之聲明第一項訴訟標的 價額核定為749,986元。又訴之聲明第二項部分之訴訟標的 金額為528,264元,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278,250元 (計算式:749,986元+528,264元=1,278,250元),應徵第一 審裁判費13,67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 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楊佩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卓榮杰

2025-03-04

KSDV-113-補-967-20250304-1

審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審訴字第1295號 原 告 吳致美 訴訟代理人 葉美利律師 被 告 蘇柏逸 李宜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足額裁判費 :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又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 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 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而當事人 請求雖屬不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 ,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其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 較高者定之(最高法院92年度台抗字第700號裁定參照)。 所謂交易價額,應以市價為準,復按房屋及土地為各別之不 動產,各得單獨為交易之標的,故房屋所有人對無權占有人 請求遷讓交還房屋之訴,應以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額,核定 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不得併將房屋坐落土地之價額計算在內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字第429號裁定要旨參照)。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其將門牌號碼高雄市○○區○○街000號地下 層房屋(權利範圍1/1,下稱系爭房屋)出租予被告經營新 芽文理短期補習班(下稱系爭補習班),租賃期間自民國11 1年8月12日起至114年8月11日止。原告已於113年9月30日終 止兩造租約,被告拒不搬遷,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 定,聲明第一、四項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交還原告 及將系爭補習班立案證書變更為原告或原告指定人之名義; 並依民法第179條規定及兩造租約約定,聲明第二、三項請 求被告應自113年10月1日起至114年8月31日,按月連帶給付 原告新臺幣(下同)35,000元,共計385,000元相當租金之 不當得利,暨按日連帶給付原告2,000元,共計670,000元之 違約金。經核聲明第一、四項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 致,不超出終局標的即回復系爭房屋所有權之完整行使,故 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價值為斷。查原告 於113年6月27日出售系爭房屋及其基地總價為16,500,000元 ,有原告提出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在卷可稽(本院卷183頁 ),而系爭房屋課稅現值為1,308,100元及其基地公告現值 為7,261,311元【計算式:461㎡×124,319元/㎡×(1267/10000 )=7,261,311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亦有系爭房屋稅 籍證明書及土地登記謄本附卷可參(本院卷61、67、175頁 ),估算系爭房屋交易價額占總交易價額為15%【計算式:1 ,308,100元+7,261,311元=8,569,411元;1,308,100元÷8,56 9,411元=15%,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以此計算系爭房屋 於起訴時之客觀市場合理交易價額應為2,475,000元【計算 式:16,500,000元×15%=2,475,000元】。故核定本件訴訟標 的價額為3,530,000元【計算式:2,475,000元+385,000元+6 70,000元=3,53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5,947元。惟 原告前聲請調解,其於調解不成立後30日內起訴,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20第2項規定,得以其所繳調解聲請費2,000元 扣抵之,並扣除原告已繳納之第一審裁判費21,869元,尚應 補繳12,078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楊佩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邱靜銘

2025-03-04

KSDV-113-審訴-1295-2025030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14號 原 告 林志忠 被 告 吳清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按 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 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 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按房屋及土 地為各別之不動產,各得單獨為交易標的,故房屋所有權人對無 權占有人請求遷讓交還房屋之訴,應以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 準,核定其訴訟標的價額,而不應將房屋坐落之土地價額併算在 內(參照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275號裁定意旨)。查,原告 起訴聲明請求:㈠被告應將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00號21樓之 1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8,0 00元,並自民國114年1月1日起至遷讓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 告28,000元。次查,鄰近系爭房屋之房地於113年11月間之房地 交易價額為每平方公尺為199,378元,有本院依職權查詢內政部 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查詢結果附卷可稽。系爭房屋(含陽 台)為101.06平方公尺,參酌財政部發布「112年度個人出售房屋 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其中稽徵機關未查得交易時之實際 成交金額或原始取得成本,除房地總成交金額在一定數額以上者 ,於新北市新莊區即依房屋評定現值之百分之41計算,則系爭房 屋之評定現值為8,261,148元(計算式:199,378元/平方公尺×10 1.06平方公尺×41%=8,261,148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次查,訴 之聲明第二項前段訴訟標的金額為28,000元,至訴之聲明第二項 後段請求被告應自114年1月1日起至遷讓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 原告28,000元部分,係屬附帶請求孳息,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2第2項規定,起訴前之孳息應併予計算訴訟標的價額,原告請求 被告給付自114年1月1日起,至起訴前一日即114年1月3日止,共 計3日之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為2,710元(計算式:28,000元×3/3 1=2,710元,元以下四捨五入)。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 定為8,291,858元(計算式:8,261,148+28,000+2,710=8,291,858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98,61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2025-03-04

PCDV-114-補-114-20250304-1

士簡
士林簡易庭

返還租賃房屋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士簡字第1845號 原 告 江建宏 江建忠 江麗芬 江麗萍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許培寬律師 被 告 李權桂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房屋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 言詞辯論終結,並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段○巷○○○弄○○○號一樓之房 屋遷讓返還予原告。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訴外人即原告母親鄭美華前與被告簽訂房屋 租賃契約書(下稱系爭租約),約定由訴外人鄭美華將門牌 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巷00弄00號1樓之房屋(下稱系爭 房屋)出租予被告,租期自民國111年8月1日起至113年7月1 日止;嗣於113年6月14日訴外人鄭美華逝世,原告為其之繼 承人,共同繼承系爭房屋所有權,並辦理移轉登記完畢。俟 系爭租約租期屆至,被告仍未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 ,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1.被 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2.原告願供擔保請准宣 告假執行。。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以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系爭租約 、遺產稅免稅證明書、建物登記謄本、建物所有權狀等件為 證;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猶於言詞辯論期日不 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予以爭執,是本院綜合上開各項證 據調查結果及全辯論意旨,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 原告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屋遷讓返還原告,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爰判決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 權宣告假執行,至原告雖聲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惟 本院既已職權宣告假執行,其此部分聲請,核僅為促請本院 職權發動,自無庸另為准駁之諭知。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並依職權確定訴 訟費用額為1,000元(第一審裁判費),應由被告負擔,及 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士林簡易庭 法 官 葛名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應 記載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 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詹禾翊

2025-03-04

SLEV-113-士簡-1845-20250304-1

桃補
桃園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桃補字第204號 原 告 甲○○ 訴訟代理人 郭俊廷律師 林志強律師 陳威翰律師 被 告 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 益為準;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第77 條之2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請求返還房屋同時請求給付租約終 止前已發生之欠租,二者訴訟標的並不相同,且非同時存在,自 無主從關係,該租金請求尚非返還房地之附帶請求,應與返還房 地之訴訟標的合併計算其價額(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897號 裁定意旨參照)。經查,原告訴之聲明㈠關於請求被告將門牌號 碼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 原告,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定 之,而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房屋稅課稅現值為新臺幣(下同)20 3,500元,有房屋稅籍證明書在卷可稽。又原告訴之聲明㈡關於請 求被告自民國113年10月15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 付相當於租金不當得利25,000元及違約金50,000元暨各該給付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依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2第1項本文規定,其中自113年10月15日至起訴前一日即1 13年10月31日止之金額加計起訴前之利息為41,225元(計算式: 【75,000元×17/31月,元以下四捨五入,未滿1月以比例計算】+ 起訴前利息96元),應併算訴訟標的價額,至113年11月1日後則 為返還房屋之附帶請求,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不併 算其價額。另原告訴之聲明㈢請求被告給付律師費85,000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其中起訴後之利息,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不併算其 價額。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329,725元(計算式:203,500 元+41,225元+85,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530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本裁 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桃園簡易庭 法 官 張永輝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葉菽芬

2025-03-03

TYEV-114-桃補-204-20250303-1

雄補
高雄簡易庭

遷讓房屋及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雄補字第2824號 原 告 李羿慧 被 告 丁蓉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及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足額裁判費: 一、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 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 條之2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原告訴之聲明第一項請求被告應將坐落高雄市○○區○○○ 路000號7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騰空遷讓交付原告,並自 民國113年11月13日起(起訴後)至返還房屋之日止,按月給 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0,000元,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 房屋於起訴時之交易價值為斷;另訴之聲明第四項請求被告 返還積欠租金自113年9月4日起至同年11月10日(起訴前一日 )止共計60,000元部分,應併算其價額。 三、次查,地政機關就不動產之交易價格已採實價登錄制度,故 鄰近不動產於一定期間內所登錄之交易價格,應趨近於客觀 之市場交易價格,可作為核定訴訟標的價額之基準。參酌系 爭房屋之同一社區大樓門牌高雄市○○區○○○路000巷0號8樓房 地(樓別及總面積均與系爭房屋相仿)於113年8月間出售之 每坪單價為229,000元;而系爭房屋之總面積約為111.08平 方公尺(計算式:69.48+12.8+1.73+17,924.33×151/100000≒ 111.08),以此計算系爭房屋及其坐落土地於起訴時之客觀 市場合理交易總價應為7,694,789元(計算式:111.08㎡×0.3 025×229,000元=7,694,789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而 系爭房屋課稅現值為636,300元,其坐落土地即高雄市○○區○ ○○段○○○○段0000地號土地之面積為4,800平方公尺、當期公 告土地現值為每平方公尺78,313元,則系爭房屋占房地總價 之比例為48.46%【計算式:636,300元/〈636,300元+(4,800 ㎡×78,313元/㎡×權利範圍18/10000)〉=0.4846,小數點後4位 以下四捨五入】,以此計算系爭房屋之交易價值應為3,728, 895元(計算式:7,694,789元×48.46%=3,728,895元,元以 下四捨五入)。 四、據上,爰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3,788,895元(計算式:3, 728,895元+60,000元=3,788,895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8 ,521元,扣除前繳裁判費1,000元外,尚應補繳37,521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林 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得抗告,如有不服,應於裁定 送達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 元;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 記 官 冒佩妤

2025-03-03

KSEV-113-雄補-2824-20250303-2

簡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121號 上 訴 人 鄭清海 陳思伃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黃心賢律師 被 上訴 人 洪家妤即安寶產後護理之家 訴訟代理人 洪大明律師 複 代理 人 朱怡瑄律師 洪法岡律師 追加 被告 玉寶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聚然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對於中華民國 113年8月30日本院新竹簡易庭112年度竹簡字第421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並為訴之追加,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追加之訴駁回。 追加之訴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在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為訴之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 得為之,但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至第6款情形,不 在此限,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準用第446條第1項定有明文 。是則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7款情形,不在同法第446 條第1項但書規定例外之列至明。又在第二審程序,追加原 非當事人之人為當事人者,除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5 款所定情形外,應得他造及被追加當事人之同意,始為合法 。在第二審依第446條第1項適用第255條第1項第2款規定追 加當事人,須於對造之審級利益及防禦權之保障無重大影響 ,始得為之,以兼顧當事人訴訟權益之保障及訴訟經濟之要 求。次按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所稱「擴張或減縮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係指在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之 範圍內,為聲明之擴張或減縮而言;而同條項第4款所謂「 因情事變更而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者」,則係指原告起 訴後,因客觀情形變更,非以他項聲明代最初之聲明,不能 達訴訟之目的而言。 二、上訴人在原審對被上訴人提起應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之本件訴 訟,主張:被上訴人自民國110年12月22日起,在門牌號碼 新竹市○○街0號5至9樓獨資經營安寶產後護理之家(下稱系 爭護理之家),無權占用事實上處分權先後屬於上訴人鄭清 海、陳思伃所有門牌號碼新竹市○○街0號1樓未辦保存登記之 系爭磚造房屋(該磚造房屋係由鄭清海於70年間向原始起造 人買受,嗣於111年12月6日將其事實上處分權移轉予陳思伃 ),作為系爭護理之家警衛室及停車場出入口,受有使用房 屋之利益等情,爰依民法第179條及類推適用民法第767條第 1項規定,求為判決:㈠被上訴人應將系爭磚造房屋全部騰空 遷讓返還陳思伃。㈡被上訴人應給付鄭清海28萬5294元、陳 思伃13萬9949元並均加付法定遲延利息。㈢被上訴人應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系爭磚造房屋予陳 思伃之日止,按月給付陳思伃2萬4843元。原審判決駁回上 訴人之訴,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於二審對追加被告提 起追加之訴,主張:依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區營業處 及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區管理處新竹服務所函文( 下稱台電、台水函文)可知,被上訴人應係向追加被告承租 房屋經營系爭護理之家而占有系爭磚造建物,被上訴人與追 加被告分屬系爭磚造建物之直接、間接占有人,同負遷讓返 還該磚造房屋及給付不當得利之義務等情,上訴及追加之訴 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與追加被告應將系爭磚造房 屋全部騰空遷讓返還陳思伃。㈡被上訴人或追加被告應給付 鄭清海28萬5294元、陳思伃13萬9949元並均加付法定遲延利 息。㈢被上訴人或追加被告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 至騰空遷讓返還系爭磚造房屋予陳思伃之日止,按月給付陳 思伃2萬4843元,如一人已為給付,另一人即免為給付之義 務(見二審卷第323至326頁)。 三、上訴人雖表明依民事訴訟法第466條第1項但書、第255條第2 、3、4、7款規定提起前開追加之訴(見二審卷第325頁)。 惟查,兩造在原審攻防及審理調查之重點,在於被上訴人有 無占有系爭磚造房屋,及該房屋是否為系爭護理之家 所在 大樓之附屬建物,並未涉及被上訴人是否向追加被告承租房 屋之事實,追加被告從未參與原審訴訟程序,原審卷內亦不 存在與其相關之證據資料,而本件係不得上訴第三審之簡易 程序事件,上訴人直至二審始對追加被告提起追加之訴,對 於追加被告之審級利益及防禦權之保障,難謂無重大影響, 自與同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規定不合。又上訴人對被上訴 人及追加被告之請求權各自獨立,上訴人對追加被告提起前 開追加之訴,已逾其對被上訴人所提原訴之訴訟標的範圍, 自非屬同法第255條第1項第3款所定「擴張應受判決事項之 聲明」之情形。另依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自始即係向追加 被告承租房屋經營系爭護理之家,並非於起訴後有何情事變 更之情形,亦與同法第255條第1項第4款規定不合。至於同 法第255條第1項第7款情形,本不在同法第466條第1項但書 所定例外之列,被上訴人並已具狀表示不同意上開訴之追加 (見二審卷第351頁),依前說明,上訴人所為追加之訴, 於法不合,自不應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梁玉芬                   法 官 彭淑苑                   法 官 楊子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鄧雪怡

2025-03-03

SCDV-113-簡上-121-20250303-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500號 原 告 桃園市政府住宅發展處 法定代理人 邱英哲 訴訟代理人 張庭維律師 程光儀律師 張義群律師 複代理人 廖志剛律師 林昶邑律師 被 告 徐忠寶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捌萬捌仟零玖拾伍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 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 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六十三,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如被告以新臺幣捌萬捌仟零玖拾伍元 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或擴張及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 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3款各有明文。所 謂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係指變更或追加之訴與原訴之主要 爭點有其共同性,各請求所主張之利益在社會生活上可認係 屬同一或關連之紛爭,並就原請求之訴訟及證據資料,於繼 續審理時,在相當程度範圍內具有同一性或一體性,得期待 於後請求之審理予以利用,俾先後兩請求得在同一程序中一 併解決,以避免重複審理者,即屬之。原告原起訴時訴之聲 明第1至3項為:1.被告應將門牌號碼桃園市○○區○○○路00號8 樓之4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2.被告 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8萬5,306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3. 被告自民國112年12月16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 止,應按月給付原告1萬1,600元,暨各期應給付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嗣以民事變更 聲明暨陳報狀變更、減縮及擴張上開原起訴之第1至3項聲明 為如後述第1項訴之聲明所示,核原告所為之變更、減縮及 擴張,核屬與原訴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亦屬擴張、減縮應 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前揭法條規定,自應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110年4月22日向原告承租系爭房屋,約定租期自1 10年5月1日起至113年4月30日止,每月租金5,800元,若逾 期給付租金達2個月,原告得終止契約,如被告未依約返還 房屋,被告並應給付按欠繳租金一倍計算之違約金(下稱系 爭租約)。詎被告於112年3月15日已積欠原告112年2、3月 租金11,600元,逾2個月租額逾期繳納,原告於112年5月3日 以桃園永安郵局存證號碼第000181號存證信函催告被告應於 函到14日內繳納積欠之租金,並表示逾期不繳將終止系爭租 約,該信函於同年月4日送達被告,然被告仍未置理,仍繼 續欠繳租金,而持續累積欠繳112年2月至7月之租金,原告 乃於112年8月16日以桃園永安郵局第000414號存證信函向被 告為終止系爭租約之意思表示,於同年月17日送達被告而生 終止效力。  ㈡是被告積欠原告自112年2月1日起至同年8月17日止之租金, 共3萬7,981元,且應依系爭租約第3條約定加計違約金3,471 元。又被告並未立即遷出系爭房屋,遲至113年5月28日始自 系爭房屋遷出,尚積欠水費140元、電費455元及瓦斯費677 元未繳納,應依系爭租約第11條第1項約定約定給付該等金 錢予原告。又被告自112年8月18日起至113年5月28日,無權 占用系爭房屋,應按系爭租約第11條第3項約定,給付相當 於月租金額之不當得利,並應加計1倍之違約金,是被告即 應給付原告該段期間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5萬4,258元及加 計之違約金5萬4,258元。上開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積欠租金 及該部分遲延違約金、水費、電費及瓦斯費,暨被告應返還 無權占有系爭房屋之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及加計1倍之違 約金,共計15萬1,240元,而依系爭租約第11條約定,該部 分數額得自被告依系爭租約第4條繳納之保證金1萬1,600元 取償,扣除該部分保證金額後,被告尚積欠原告13萬9,640 元。為此,爰依系爭租約契約關係及民法不當得利法律關係 ,並聲明:⒈被告應給付原告13萬9,640元,及其中8萬5,306 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其餘5萬4,334元自民事變更聲 明暨陳報狀繕本送達翌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周年利率百 分之五計算之利息。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對於原告主張依約得請求被告給付之計算基礎沒 有意見,但是覺得違約金金額過高,請求法院酌減等語,資 為抗辯。並聲明:⒈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⒉如 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及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上開主張與被告締結系爭租約,每月租金為5,800元,而 將系爭房屋出租予被告,被告自110年2月1日起之每月租金 迄今均未繳交,原告先於112年5月3日以桃園永安郵局存證 號碼第000181號存證信函催告被告應於函到14日內繳納積欠 之租金,該函於同年月4日送達被告,被告仍未於催告期限 內繳交,原告因被告欠租已達2個月以上,依法於112年8月1 6日以桃園永安郵局第000414號存證信函向被告為終止系爭 租約之意思表示,於同年月17日送達被告而生終止效力,被 告自112年8月18日起無權占有系爭房屋迄113年5月28日遷出 系爭房屋為止,積欠租金共3萬7,981元及加計違約金3,471 元、水費140元、電費455元及瓦斯費677元、相當於月租金 額之不當得利5萬4,258元及加計之違約金5萬4,258元等節事 實,為被告所不爭執或未予爭執,且據原告提出系爭房屋建 物登記第一類謄本影本、系爭租約合約書影本、郵局存證信 函影本2份暨相關掛號執據或回執影本(見本院桃簡卷第9頁 至第23頁反面)及被告積欠租金違約金計算說明影本、被告 積欠水電瓦斯費用相關單據影本及系爭房屋之退租點交單影 本(見本院訴字卷第25頁至第34頁)等件在卷可佐,是此部 分事實首堪認定。至本件原告上開請求被告給付積欠租金及 該部分遲延違約金、水費、電費及瓦斯費,暨被告應返還無 權占有系爭房屋之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及加計1倍之違約 金,於扣除被告預繳之保證金1萬1,600元,尚應給付原告13 萬9,640元等節,則為被告以上開情詞置辯,本件即應就原 告上開請求是否有理由為審認,茲分別敘述如後。  ㈡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租金3萬7,981元、水費140元、電費455元 及瓦斯費677元、相當於月租金額之不當得利5萬4,258元, 為被告所不爭執,且亦合於系爭租約之約定及民法第179條 不當得利返還之規定,原告此部分請求為有理由。  ㈢按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民法第2 52條定有明文,是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租金遲延之違約金3,47 1元、按不當得利數額加計之違約金5萬4,258元,既為被告 所爭執,並辯稱:違約金過高,應予酌減等語,本院即應就 該部分違約金是否過高為審酌。經查,本件被告遲延給付之 租金數額為3萬7,981元,該部分違約金數額3,471元不及租 金數額之10%,客觀數額亦非甚高,衡酌被告欠繳租金,原 告尚需花費相關人力、時間及其他資源等成本為催繳,且稽 諸系爭租約第3條約定,該違約金數額係依照遲延時間逐漸 累加而成,是該部分違約金數額尚無過高之處,不應予以酌 減。至按不當得利數額佳既之違約金5萬4,258元部分,該部 分違約金約定均按不當得利債權數額發生時即按1倍計算, 其換算實際利率顯逾民法最高法定利率,顯然過高且過苛, 本院參酌無權占有期間,兩造間已無租約關係,原告各項管 理成本亦相對較低,及民法法定周年利率為5%等情,認此部 分違約金應酌減至按不當得利債權數額之5%計算即2,713元 (計算式:5萬4,258元*5%,小數點以下採四捨五入計算至 元)為合理。準此,本件原告得請求之給付租金遲延之違約 金、按不當得利數額加計之違約金即分別為3,471元、2,713 元。  ㈣綜上,於扣除1萬1,600元保證金後,本件原告得請求被告給 付之金額即為8萬8,095元(計算式:3萬7,981元+140元+455 元+677元+5萬4,258元+3,471元+2,713元-1萬1,600元),此 部分請求為有理由。逾此部分之原告其餘請求,即為無理由 。  ㈤末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而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1、2項、第233條第1項本文 、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有理由者 ,其中租金為起訴前期限已屆至,其餘為未定給付期限者, 又該等請求均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且未約定利息之債,原 告請求自該等請求之訴訟書狀(原起訴請求者按起訴狀,擴 張請求者按民事變更聲明暨陳報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起 算之遲延利息,即屬有據。又本件原告起訴狀及民事變更聲 明暨陳報狀繕本均係於113年12月17日寄存送達被告,經10 日於同年月00日生效,有本院送達證明書(見本院訴字卷第 29頁)在卷可稽,是本件原告就上開請求有理由之被告應給 付8萬8,095元之債權,訴請另計113年12月28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即屬有理由。 四、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依系爭租約契約關係及民法不當得利返 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逾此範圍之其餘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原告勝訴部分,係屬所命被告給付之金額未逾50萬元之判決 ,依民事訴訟法第389 條第1 項第5 款規定,不待原告聲請 ,即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規 定,依被告聲請而酌定被告如為原告預供相當擔保金額,則 得免為假執行。至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因該部分訴之駁 回而失所依據,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核與判 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予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陳炫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盧佳莉

2025-02-27

TYDV-113-訴-1500-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