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應執行之刑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1-22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33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鄒年恩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32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鄒年恩犯如附件所示之罪,所處如附件所示之刑,應執行罰金新 臺幣拾壹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鄒年恩因犯詐欺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件,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7款定其應執行之刑 ,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定應執行之刑等語 。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數罪併罰,分 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 ,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刑法第51條第7款亦定 有明文。又數罪併罰,應依分別宣告其罪之刑為基礎,定其 應執行刑,此觀刑法第51條規定自明,故一裁判宣告數罪之 刑,雖曾經定其執行刑,但如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 行刑時,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應以其各罪宣告之刑為 基礎,定其執行刑,不得以前之執行刑為基礎,以與後裁判 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然上開更定之應執行刑,不應比前 定之應執行刑加計其他裁判所處刑期後為重,否則即與法律 秩序理念及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有違,難認適法(最高法院 93年度台非字第192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經本院以書面向受刑人鄒年恩詢問關於本案定應執行之意見 ,惟受刑人迄未回覆,先予敘明。  ㈡受刑人因如附件所示之案件,先後經如附件所示之法院判處 如附件所示之刑(其中附件編號2「最後事實審」及「確定 判決」之「案號」欄,均應更正為「113年度審簡字第316號 、第317號」;另附件編號1、2「備註」欄「113年聲字第29 72號」之記載,應更正為「113年聲字第3613號」),並均 確定在案,且本院為最後事實審法院等情,有各該判決書及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又受刑人所犯附件 編號1所示之罪,其判決確定日期為民國113年5月8日,而附 件編號2至3所示之罪,其犯罪日期均係在上開確定日期之前 。是聲請人聲請就如附件所示之罪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 核聲請人所附相關事證,認其聲請應屬正當。  ㈢再者,受刑人所犯如附件編號1、2所示之罪,前經本院以113 年度聲字第3613號裁定應執行罰金新臺幣9萬元確定,固有 上開裁定存卷可查。然本件聲請人係就如附件所示之罪聲請 定應執行刑,揆諸前揭說明,前定之應執行刑當然失效,仍 應以其各罪之刑為基礎,並於符合法律之內外部界限內,斟 酌受刑人所犯如附件所示之罪,分屬竊盜、詐欺之犯罪類型 ,而考量其責任非難之重複程度、各罪之行為時間,暨各罪 之犯罪情節、態樣、所反映之受刑人之人格特性、對受刑人 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犯罪預防等,以及附件編號1、2所示之 罪前經定應執行刑已獲刑罰折扣等情狀,為整體非難之評價 ,並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及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7款、 第42條第3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韋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劉貞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件:受刑人鄒年恩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2025-03-10

TYDM-114-聲-533-202503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318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楊行隆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348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楊行隆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拘役 陸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楊行隆因犯過失傷害等案件,先後經 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規定,定 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 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 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拘役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120日,刑法 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又依刑法第53條及第54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 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對 應之檢察署檢察官,備具繕本,聲請該法院裁定之;法院對 於第1項聲請,除顯無必要或有急迫情形者外,於裁定前應 予受刑人以言詞或書面陳述意見之機會,刑事訴訟法 第477 條第1項前段、第3項亦有明文。而所謂「裁判確定前」,應 以聲請定執行刑之各罪中最先裁判確定案件之確定時為準, 換言之,必須其他各罪之犯罪行為時,均在最先一罪判決確 定前,始符合數罪併罰之要件(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1 78號裁定意旨參照);至所謂「最後判決之法院」,係指最 後審理事實之法院而言,且以判決日期為準,並不問其判決 確定之先後(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93號裁定意旨參照 )。 三、次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而併合處罰之案件,有二以上之裁判 ,應依法定應執行之刑時,縱數罪中之一部分犯罪之刑業 經執行完畢,亦僅係檢察官指揮執行時,應如何予以扣抵之 問題,要與定應執行刑無涉,是法院仍應依檢察官之聲請, 以裁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1213號 裁定意旨參照)。 四、本案援引檢察官聲請書所附「受刑人楊行隆定應執行刑案件 一覽表」為附表。經查:  ㈠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經本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示 之刑,並分別確定在案,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 均係於附表編號1所示之判決確定日(即民國112年11月1日 )前為之,核屬裁判確定前所犯數罪,且本院為受刑人所犯 如附表所示各罪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等情,有各該判 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是以,聲請人就如附表所 示之各罪,向本院聲請合併定應執行之刑,於法核無不合, 應予准許。  ㈡又本院於裁定前,以函詢方式賦予受刑人陳述本案定應執行 刑之意見,並告以文到七日內具狀陳述意見,該函文已於民 國114年1月3日,合法寄存送達於受刑人住所之轄區派出所 ,自114年1月13日發生送達效力,惟受刑人迄未回覆任何意 見,有本院函文、送達證書附卷可參,堪認已賦予受刑人陳 述意見之機會,而符合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合先敘明。  ㈢爰本於罪責相當原則之要求,綜合斟酌受刑人如附表所示各 次犯行之犯罪類型、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犯罪行為 態樣、應受非難責任程度、犯罪時間間隔,與前科之關聯性 、所反應受刑人之人格特性及犯罪傾向等因素,對於受刑人 所犯數罪為整體非難評價,並兼衡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要 性,復參酌如附表所示各罪宣告刑之總和上限、各刑中最長 期者之外部界限等一切情狀,定如主文所示應執行之刑,並 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㈣至於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刑,前固已執行完畢,然參諸上揭 說明可知,本院仍應依法就受刑人判決確定前所犯之數罪, 定應執行之刑,俟檢察官指揮執行應執行刑時,再就形式上 已執行部分予以折抵,並無所謂重覆執行之不利益,附此敘 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莊劍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渝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表:「受刑人楊行隆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2025-03-10

TYDM-113-聲-4318-202503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47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湘茹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6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湘茹所犯如附件所示之罪,所處如附件所示之刑,有期徒刑部 分,應執行有期徒刑2年2月,併科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新臺幣 7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湘茹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先 後經判決確定如附件,經受刑人聲請,應依刑法第53條、第 51條第5、7款,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1項聲請裁定定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而分別宣告其 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 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再按一裁判宣告數罪之刑, 雖曾經定其執行刑,但如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 時,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應以其各罪宣告之刑為基礎 ,定其執行刑,且上開更定之應執行刑,不應比前定之應執 行刑,加計其他裁判所處刑期後為重,否則即與法律秩序理 念及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有違,難認適法(最高法院民國80 年臺非字第473號判例、93年度臺非字第192號判決意旨參照 )。 三、經查:  ㈠受刑人林湘茹前於如附件所示之犯罪日期,犯如附件所示之 罪,先後經本院判處如附件所示之刑確定在案,有前揭判決 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茲因如附件編 號1所示之罪,其判決確定日期為111年8月9日,而如附件編 號2至5所示之罪,其犯罪日期如附件編號2至5之犯罪日期欄 所載,係在111年8月9日之前,則附件編號1至3、5所示之罪 為不得易科罰金、得易服勞役之罪,編號4所示之罪為得易 科罰金、得易服勞役之罪,依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固不得併合處罰,惟本件係聲請人依受刑人之請求而提出聲 請,有受刑人出具之聲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在卷可稽,是檢 察官依刑法第50條第2項之規定就附件所示各罪聲請定其應 執行之刑核屬正當,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7款之規定 ,定其應執行之刑。再按行為人所犯為數罪併罰,其中之一 罪雖得易科罰金、得易服勞役,但因與不得易科罰金、得服 勞役之他罪合併處罰之結果,於定執行刑時,祇須將各罪之 刑合併裁量,不得易科罰金、得易服勞役合併執行。是受刑 人所犯如附件編號4所示之罪雖得易科罰金、得易服勞役之 罪,但因與不得易科罰金、得易服勞役之如附件編號1至3、 5所示之罪合併處罰之結果,本院於定應執行之刑時,自不 得諭知易科罰金,但得諭知易服勞役。  ㈡復依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臺抗大字第489號裁定意旨 ,惟受刑人並未在監押,故本院已函請受刑人就本件聲請定 應執行刑案件表示意見(7日內),受刑人表示目前正在服 社會勞動,希望不要因為執行而停止社會勞動,能繼續社會 勞動乙節,亦有本院定應執行刑案件受刑人意見調查表在卷 為憑,附此敘明。爰考量受刑人本件所犯如附件各罪,為違 反洗錢防制法、詐欺案件,犯罪時間接近,依該罪之罪質、 法律目的、受刑人之犯後態度、犯罪之嚴重性、貫徹刑法量 刑公平正義理念、前揭受刑人對本案之意見等情,在定刑之 內部界線(有期徒刑共計30月、罰金共計新臺幣7萬5,000元 )內,爰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7款之規定,定應執行 之刑如主文所示,且依上開說明,不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 準,但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四、至受刑人雖於意見調查表中表示期望繼續社會勞動,此部分 有關刑罰何時執行、如何執行、是否准予易科罰金或易服社 會勞動等節,均屬檢察署執行檢察官之職權,而非法院所得 審酌之事項。故若受刑人就刑罰之執行有何意見,應向地檢 署執行檢察官陳報、說明,併此敘明。   五、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郁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蔡宜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件:受刑人林湘茹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2025-03-10

TYDM-114-聲-447-202503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72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張鈞皓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3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鈞皓犯如附表所示之罪而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罰金伍萬 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上開受刑人犯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   ,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7款規定,定應執行之刑,爰 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分別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七、宣告 多數罰金者,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 ,定其金額,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7款 分別定有明文。 三、另按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2項、第3項,已針對第二審上訴 案件之定應執行之刑,明定有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 而分屬不同案件之數罪併罰有應更定執行刑之情形,倘數罪 之刑,曾經定其執行刑,再與其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 時,在法理上亦應同受此原則之拘束。亦即,另定之執行刑 ,其裁量所定之刑期,不得較重於前定之執行刑加計後裁判 宣告之刑之總和。而法院於裁量另定應執行之刑時,祇須在 不逸脫上開範圍內為衡酌,而無全然喪失權衡意義或其裁量 行使顯然有違比例原則之裁量權濫用之例外情形,並不悖於 定應執行刑之恤刑目的者,即無違裁量權之內部性界限(最 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410號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  ㈠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案件,業經如附表所示之法院判處 如附表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其中附表編號1至2所示之 罰金刑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1605號裁定定應執行罰金新 臺幣(下同)1萬7,000元確定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及如附表所示判決各1份在卷可稽。茲檢察官聲請 定其應執行之刑,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又揆諸前開說明,本院就如附表所示各罪,再為定應執行刑 之裁判時,自應受前開裁判所定應執行刑內部界限之拘束, 爰在此量刑內部界限之範圍中,審酌受刑人所犯各罪之犯罪 類型、行為態樣、手段、動機、時間密接程度、侵害法益種 類及責任非難程度等一切情狀;復審酌本院函詢受刑人關於 本件定應執行之刑之意見,受刑人回函表示沒有意見等情, 有陳述意見表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49頁),定其應執行刑 ,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范振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余星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表:受刑人張鈞皓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3 罪名 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洗錢罪 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洗錢罪 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洗錢罪 宣告刑 併科罰金1萬元 併科罰金1萬元 併科罰金4萬元 犯罪日期 110年1月29日 110年1月21日至 110年1月22日 110年1月11日至 110年1月26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下稱臺中地檢署)110年度偵字第22242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署)111年度偵字第14654號 桃園地檢署111年度偵字第579號、第19489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下稱桃園地院) 桃園地院 案號 111年度中金簡字第3號 112年度審金簡字第123號 112年度原金訴字第87號 判決日期 111年1月13日 112年4月28日 113年8月8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桃園地院 桃園地院 案號 111年度中金簡字第3號 112年度審金簡字第123號 112年度原金訴字第87號 判決 確定日期 111年3月1日 112年5月31日 113年9月19日 是否為得易服 勞役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臺中地檢署111年度執字第3121號(已執畢) 桃園地檢署112年度執字第8057號 桃園地檢署113年度執字第15712號 編號1、2經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605號裁定定應執行罰金1萬7仟元確定。 桃園地檢署113年度執更字第3182號

2025-03-10

TYDM-114-聲-272-202503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80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偉翔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5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偉翔所犯如附件所示之罪,所處如附件所示之刑,應執行拘役 肆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偉翔因犯妨害自由案件,先後經判 決確定如附件,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定其應執行 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 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拘役 者,比照前款,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 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120日,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 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經本院以書面向受刑人陳偉翔詢問關於本案定應執行之意見 ,惟受刑人迄未回覆,先予敘明。  ㈡受刑人所犯如附件所示之罪,先後經法院判處如附件所示之 刑,並均確定在案,本院復為最後事實審法院等情,有各該 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又受刑人 所犯附件編號1所示之罪,其判決確定日期為民國113年6月5 日,而附件編號2所示之罪,其犯罪日期係於該確定日期之 前,符合併合處罰之規定,是聲請人聲請就附件所示之罪定 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聲請人所附相關事證,認其聲請為 正當。爰斟酌受刑人所犯如附件所示之罪,分屬竊盜、妨害 自由之犯罪類型,而考量其責任非難之重複程度、各罪之行 為時間,暨各罪之犯罪情節、態樣、所反映之受刑人之人格 特性、對受刑人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犯罪預防等情狀,為整 體非難之評價,並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及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6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韋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劉貞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件:受刑人陳偉翔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2025-03-10

TYDM-114-聲-480-202503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3568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彭靖閔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定應執行之刑案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9 日所為之刑事裁定原本及正本,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之原本及其正本之主文欄及理由欄應更正如附表所示。   理 由 一、裁判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或其正本與原本 不符,而於全案情節與裁判本旨無影響者,法院得依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刑事訴訟法第227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 。 二、經查:受刑人彭靖閔所犯如原裁定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得易 科罰金,因與如原裁定附表編號2所示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合 併定其應執行之刑,已不得易科罰金,是原裁定主文欄及理 由欄關於易科罰金之記載,有誤寫之顯然錯誤,爰將原裁定 之原本及其正本更正為如本裁定主文所示。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 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徐漢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政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表: 更正部分 更正前 更正後 主文欄 應執行拘役6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應執行拘役60日。 理由欄 理由二第4行 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且因附表編號2所示之宣告刑不得易科罰金,爰不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2025-03-10

TYDM-113-聲-3568-20250310-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07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陳富培(原名陳浩崴)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受刑人陳富培(原名陳浩崴) 因詐欺案件,先後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希望盡快發給執行 指揮書,以便聲請裁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等語。 二、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4條規定,應依同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 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 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 、配偶,亦得請求前項檢察官聲請之,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定有明文。故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定其應執行之刑,僅 檢察官有聲請權,受刑人不得為之(最高法院民國108年度 臺抗字第1622號裁定意旨參照)。查聲請人即受刑人陳富培 雖就其數案件宣告罪刑自行具狀向本院聲請定應執行之刑, 惟依前開規定與說明,受刑人非得為聲請之適格主體,其逕 向本院聲請顯已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且屬無從補正事項,爰 依法逕以裁定駁回。至聲請人認有需要定其應執行之刑,應 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檢察官聲請之,併 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郁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蔡宜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TYDM-114-聲-707-202503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40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邱品康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20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邱品康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有期徒刑部分 ,應執行有期徒刑貳年玖月;併科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柒萬元 ,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一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邱品康因違反槍砲彈藥管制條例等案 件,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 第5款及第7款,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 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 有2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 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刑者:宣 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 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條、 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數罪併罰,應依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為基礎,定其應執行刑,此觀刑法第51條規定自明 ,故一裁判宣告數罪之刑,雖曾經定其執行刑,但如再與其 他裁判宣告之刑定其執行刑時,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仍 應以其各罪宣告之刑為基礎,定其執行刑,上開更定之應執 行刑,不應比前定之應執行刑加計其他裁判所處刑期後為重 ,否則即與法律秩序理念及法律目的之內部界限有違,難認 適法。又依刑法第53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由該案 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 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末按數罪併罰中之一罪 ,依刑法規定得易科罰金,若因與不得易科之他罪併合處罰 結果而不得易科罰金時,原可易科部分所處之刑,自亦無庸 為易科折算標準之記載,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144號解 釋可資參照。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於附表所示之時間,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 之罪,經法院分別判處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刑,並均分別確 定在案,且各罪均為最先一罪裁判確定前所犯,本院亦為最 後事實審法院等節,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表 所示判決之刑事判決書在卷可稽。又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罪 ,雖分屬不得易科罰金但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得易科罰金 之罪、及不得易科罰金及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依刑法第50條 第1項各款規定,原不得併合處罰,然受刑人已具狀請求檢 察官就附表所示各罪定應執行刑等情,有臺灣桃園地方檢察 署依102年1月23日修正之刑法第50條調查受刑人是否聲請定 應執行刑調查表附卷可查,依刑法第50條第2項之規定,自 得依第51條之規定,合併定應執行之刑。是受刑人所犯如附 表所示各罪,均係於最先一罪裁判確定前所犯,檢察官以本 院為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核與 數罪併罰之要件相符,自應予准許。又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 號1所示之各罪,雖曾經本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216號判決 ,定有期徒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部分,應 執行罰金3萬5,000元,依前開說明,前定之執行刑當然失效 ,本院自應以其各罪宣告刑為基礎,惟仍不得較上開已定應 執行刑加計如附表編號2、3所判處有期徒刑之總和2年11月 ,以及加計如附表編號3所判處併科罰金之總和8萬5,000元 為重。是本院審酌前述定執行刑之內、外部界限,及受刑人 所犯各罪之犯罪類型、犯罪次數、侵害法益、犯罪時間間隔 、罪數等一切情狀,並考量受刑人對於本件聲請所表示之意 見(見卷附之本院詢問受刑人定應執行刑意見調查表),定 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至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 、2所示之罪,所處有期徒刑部分,雖分別符合得易服社會 勞動、得易科罰金之要件,然既與不得易科之如附表其餘編 號所示之罪合併定應執行之刑,揆諸前揭解釋意旨,本件仍 不得為易科罰金折算標準之諭知,併予敘明。另受刑人所犯 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已執行完畢,應由執行檢察官於執 行時將此部分扣除,與定應執行刑之裁定無涉,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朱家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劉璟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附表:受刑人邱品康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違反槍砲彈藥管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4月,併科罰金3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有期徒刑3月,併科罰金1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有期徒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部分,應執行罰金3萬5,000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一日。 有期徒刑2年2月。 犯 罪 日 期 民國111年9月20日前某時至111年9月20日、111年12月25日前某時至112年1月3日 112年11月12日至111年11月15日 102年間至112年11月5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8481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偵字第24181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7663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本院 本院 本院 案  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16號 113年度壢簡字第1561號 113年度訴字第240號 判決日期 113年7月3日 113年8月6日 113年10月24日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本院 本院 本院 案  號 113年度金訴字第216號 113年度壢簡字第1561號 113年度訴字第240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8月6日 113年9月11日 113年11月27日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但得易服社會勞動 是 否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1507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3678號(已執畢)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6980號

2025-03-10

TYDM-114-聲-440-20250310-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35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宋昀威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51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5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仟元折算1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甲○○因營利姦淫猥褻案件,先後經判 處如附表所示之刑確定,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 語。 二、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 得易科罰金之罪,不在此限。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 察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數罪併罰,有 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宣告多 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 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第2項、 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再縱令所犯數罪中有 一罪刑已經執行完畢,仍應就其所犯各罪宣告刑更定應執行 刑,在所裁定之執行刑尚未執行完畢前,各罪之宣告刑,尚 不發生執行完畢之問題;至已執行部分,自不能重複執行, 應由檢察官於指揮執行時扣除之,此與定應執行刑之裁定無 涉(最高法院81年度台抗字第464號、86年度台抗字第472號 裁定意旨參照)。 三、受刑人甲○○因營利姦淫猥褻案件,先後經法院判決處如附表 編號1、2所示之刑且均確定在案,此有各該裁判書及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等在卷可稽。而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 罪,其判決確定日期為民國113年5月8日,如附表編號2所示 之罪,其犯罪日期則在113年5月8日之前,核與上開規定相 符,是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 許。 四、本院審酌受刑人所犯各罪情節、行為人預防需求及相關刑事 政策等一切情狀,為整體非難評價,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 第5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又本案檢察官聲請定應執行 刑之罪僅2罪,本院裁量空間甚為有限,故認無另使受刑人 陳述意見之必要,附此敘明。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十二庭  法 官 鄭朝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淑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附表: 編號 1 2 (以下空白) 罪名 營利姦淫猥褻 營利姦淫猥褻 宣告刑 有期徒刑2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有期徒刑4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千元折算1日 犯罪日期 112年11月28日 112年3月21日 偵查機關 年度案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偵字第54號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0474號 最後 事實審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壢簡字第397號 113年度壢簡字第1590號 判決日期 113年4月1日 113年12月5日 確定 判決 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案號 113年度壢簡字第397號 113年度壢簡字第1590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3年5月8日 114年1月17日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6909號(已執畢) 桃園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966號

2025-03-07

TYDM-114-聲-735-20250307-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07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王志明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114年度執聲字第45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志明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徒 刑肆年陸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王志明因犯詐欺案件,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所示之刑,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 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 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分別宣告 其罪之刑,依下列各款定其應執行者:五、宣告多數有期徒 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 刑期。但不得逾30年。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 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1 條第5款、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依刑法第53條及第54 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至第7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者 ,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 定之,亦為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明定。又法律上屬於自 由裁量事項,尚非概無法律性之拘束,在法律上有其外部界 限及內部界限。前者法律之具體規定,使法院得以具體選擇 為適當裁判,此為自由裁量之外部界限。後者法院為自由裁 量時,應考量法律之目的,法律秩序之理念所在,此為自由 裁量之內部界限。法院為裁判時,二者均不得有所踰越。在 數罪併罰而有二裁判以上,應定其應執行刑之案件,法院所 為刑之酌定,固屬自由裁量事項,然對於法律之內、外部界 限,仍均應受其拘束(最高法院91年度台非字第32號刑事判 決參照)。 三、經查:  ㈠檢察官聲請書附表除編號4之「確定判決案號」欄應補充為「 113年度審金訴字第1336、1718、2137號」外,其餘均引用 為本件之附表。   ㈡受刑人王志明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先後經判處如附表所示 之刑,均分別確定在案,且本院為上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判 決之法院等情,有各該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各1份在卷可稽,足認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最早經 判決確定之編號1所示11罪確定日期為民國113年3月12日, 而編號2至4之16罪均係在該確定日前所犯。又附表編號1至3 之罪所受有期徒刑之宣告刑,前經本院以113年度聲字第272 6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6月確定,依據上開說明,本院 更定其應執行刑應受內部界線之拘束,是檢察官聲請定其應 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㈢爰以各罪宣告之刑為基礎,同時考量本件受刑人於109年8月1 4日至17日期間,均自其金融帳戶內提領多位被害人受詐欺 匯入之款項後交付予詐欺集團成員,因而涉犯加重詐欺取財 罪共27罪,其犯罪時間接近、手段均屬同一、侵害數人財產 法益等情為整體非難評價,及刑罰目的及相關刑事政策、數 罪併罰定執行刑規定所採取之限制加重原則等因素,暨受刑 人具狀表示對於本件聲請無意見等語,依刑法第53條、第51 條第5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有期徒刑如主文所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華媚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佑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表:受刑人王志明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2025-03-07

TYDM-114-聲-607-202503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