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麗芬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1-220 筆)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8號 原 告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榮崇 被 告 黃豆北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36,514元,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1,44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麗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凃庭姍

2025-01-17

SCDV-114-補-38-20250117-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7號 聲 請 人 胡松益即全鋒企業社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宣告如附表所示之支票無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 實 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如附表所示之支票,因遺失,前 經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92號公示催告,並公告於法院網 站在案,現申報權利期間已滿,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為 此聲請宣告附表所示支票無效。   理 由 一、查附表所示之支票,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92號公示催 告在案。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1月12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聲請人之聲請,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麗芬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凃庭姍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77號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支票號碼 001 偉岱企業有限公司陳石明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竹北分行 113年7月10日 421,097元 ZC0733250

2025-01-16

SCDV-114-除-7-20250116-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2號 原 告 財團法人褒忠亭義民中學財團 法定代理人 黃茂實 訴訟代理人 劉邦繡律師 複代理人 林文彬 被 告 大都會國際家具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文豐 訴訟代理人 張寧洲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貳佰陸拾柒萬陸仟貳佰柒拾柒元 。 被告應給付原告肆拾參萬參仟參佰參拾肆元。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四分之三,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二項,於原告以壹佰零參萬陸仟元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但被告如以參佰壹拾萬玖仟陸佰壹拾壹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原告起訴時原聲明:⑴被告應給付 原告3,585,022元。⑵被告應自民國112年3月10日起至完成房 屋修繕回復原狀之日,按月給付原告相當於每月租金65萬元 之不當得利。⑶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⑷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嗣因應被告於訴訟中部分履行修繕,迭經變更聲明 ,原告將聲明⑴⑵最終變更為:⑴被告應給付原告3,193,187元 。⑵被告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完成房屋修繕回復 原狀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65萬元(卷第213頁)。原告上 開所為變更,核屬單純減縮應受判決之聲明,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起訴主張: ㈠、原告為門牌號碼新竹縣○○市○○○○路○段000號哈洛德大樓商場 一、二、三樓(下稱系爭建物)之所有權人,原告自106年2 月1日起將系爭建物出租予被告,作為被告展售家具賣場及 辦公室之用,租期自106年2月1日起至116年1月31日止共10 年,月租金1,455,466元(未稅)。被告承租後,對系爭建 物進行裝修,將一樓空間與電梯、安全梯之間作為區隔之鋁 圍幕玻璃、電動門等敲除。 ㈡、嗣因被告營運狀況不如預期而提出提前退租要求,兩造遂於1 10年9月23日改訂新約(卷第221-223頁),租期自110年7月 1日起110年12月31日止共6個月,月租金降為650,000元,租 期屆滿後,被告應於111年1月31日前清空賣場、回復原狀, 並點交返還原告。 ㈢、詎料被告逾期未點交,並繼續營業。原告遂於111年3月22日 起訴請求遷讓返還系爭建物及給付不當得利,經本院111年 度重訴字第125號受理,兩造於112年1月3日達成訴訟上和解 ,約定被告應於112年1月10日前將系爭建物回復原狀,騰空 遷讓返還予原告,並分期給付1,224萬元予原告,有和解筆 錄可據(卷第25-26頁,下稱前案)。故兩造各自指派點交 人、點收人,並在前案兩造律師見證下,於112年1月10日會 同點交,經逐項檢查後,確認系爭建物有部分設施毀損,故 兩造簽署「點交紀錄表」2頁(卷第27、35頁),記載承租 人即被告尚應修復之缺失,被告承諾於112年2月28日前完成 修復,如未完成,則由出租人即原告修復,相關費用由被告 負擔,惟原告修復事項先向被告報價後為之,如被告不同意 該報價金額,則由被告修復之,並應於一個月內完成修復, 詳如【附件】所示。 ㈣、然截至112年2月28日被告仍未全數修復,經原告委託專業廠 商估價,修復費用共3,585,022元。原告再委託律師發函( 檢附廠商估價單)催告被告於112年3月31日前完成修繕仍未 果,不得已於112年11月23日提起本件訴訟。 ㈤、原告為修復點交紀錄表第1點所示「一樓內左、右側鋁圍幕玻 璃」(下稱鋁圍幕玻璃),已請訴外人立駿興業有限公司( 下稱立駿公司)估價,依報價單所示修復費用為2,694,362 元(卷第51-53頁),縱使被告認為價格過高,然經原告再 向被告所屬意之廠商即晉安鋁業有限公司(下稱晉安公司) 詢價,修復費用仍需2,177,452元(卷第261-265頁)。原告 為修復點交紀錄表第2點所示手扶梯、電梯,已支付崇友實 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崇友公司)498,825元,有匯款紀錄 、電梯修配工程承攬合約書、施工照片為據(卷第171-187 頁)。     ㈥、此外,由於被告違反點交紀錄表之約定,迄今未修復完成, 致原告無法將系爭建物出租予他人,致受有無法收取租金之 損害(按每月65萬元計算)。雖然原告自113年11月28日起 已將系爭建物二樓及三樓出租予訴外人柏文健康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作為健身中心(卷第231-241頁),然健身中心仍在 裝修中,原告尚未收取任何租金。 ㈦、爰依兩造間112年1月10日點交紀錄表之約定、民法第153條契 約關係、第213條第1、3項違約損害賠償方法規定,提起本 件訴訟(卷第109、161頁)。最終聲明為:⑴被告應給付原 告3,193,187元。⑵被告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完成 房屋修繕回復原狀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65萬元。⑶訴訟費 用由被告負擔。⑷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卷第213頁) 。 二、被告則答辯以: ㈠、被告於112年1月10日與原告會同點交時,已將系爭建物之占 有(事實管理權限)移轉交還原告,並已交還系爭建物全部 鑰匙、遙控器,被告未受有任何占有使用利益。系爭建物設 施若有缺失,悉依點交紀錄表處理,點交紀錄表並未約定若 未修復即視為未點交,亦未約定原告得請求租金損失。 ㈡、依點交紀錄表手寫第⒏⒐點約定,若被告不同意原告委請廠商 所為報價,則原告充其量只能訴請被告修復,或者原告自行 修復,有實際支出費用後再向被告請求,不得直接以尚未實 際支出之報價單金額即請求被告給付。 ㈢、點交紀錄表手寫第⒈點所示「一樓內左、右側鋁圍幕玻璃」, 可見僅係部分位置之鋁圍幕玻璃須回復原狀,然原告提出之 立駿公司報價單,不能肯認確係點交紀錄表⒈所示範圍,被 告不同意立駿公司報價。惟被告同意依原告另洽晉安公司所 為報價及工程圖修復鋁圍幕玻璃(卷第275頁)。至於點交 紀錄表手寫第⒉點所示「手扶梯、電梯發電機由出租人修復 」係指由被告修復手扶梯及電梯之「發電機」,被告已將發 電機整修及大保養,有台灣威德機電工業有限公司估價單及 電子發票證明聯可稽(卷第207、209頁),至於手扶梯、電 梯本身,則非被告應修復範圍,點交紀錄表亦未記載手扶梯 有需要整修清潔更換皮帶之處,原告提出崇友公司關於手扶 梯、電梯報價單均非發電機項目,自無可採。 ㈣、被告早已將系爭建物全部空間點交予原告,原告所謂鋁圍幕 玻璃未修復即不能出租,並未舉證以實其說,況原告自承已 將系爭建物二、三樓出租予他人作為健身中心。答辯聲明: ⑴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⑵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⑶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卷第115、 272頁)。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起訴主張㈠㈡㈢之內容,為被告所不爭執,並有前案和解筆 錄、點交紀錄表、點交檢查細項、被告承租後拆除鋁圍幕玻 璃照片、110年9月23日所簽署房屋租賃契約書等在卷可稽( 卷第25-41、221-223頁),故此部分事實應堪先予認定。 ㈡、原告主張其為修復點交紀錄表手寫第⒈點所示鋁圍幕玻璃,向 訴外人立駿公司詢價修復費用為2,694,362元、向晉安公司 詢價修復費用為2,177,452元;原告因修復點交紀錄表手寫 第⒉點所示手扶梯、電梯,已支付崇友公司498,825元;因被 告未依點交紀錄表約定於112年2月28日修復,亦逾原告催告 期限於112年3月31日前修復,致原告無法將系爭建物出租予 他人,受有相當於每月租金65萬元之損害等語,則為被告所 否認,並以前詞置辯。是以,本件爭點厥為:⑴點交紀錄表 手寫第⒈點之鋁圍幕玻璃修復費用尚未支付,原告得否以本 件訴訟請求?若可,則得請求之費用金額為若干元?⑵點交 紀錄表手寫第⒉點,被告同意修復者包括「手扶梯、電梯、 發電機」三者,抑或僅限於手扶梯及電梯之「發電機」?⑶ 被告已於112年1月10日將系爭建物全部空間點交予原告,是 否會因為鋁圍幕玻璃未修復,致原告無法出租予他人?若原 告受有不能收取租金之預期利益損失,其損失為若干元? ㈢、首查,點交紀錄表手寫內容明確記載下列9點:  ⒈一樓內左、右側鋁圍幕玻璃未回復,應由承租人負責修復, 回復原狀,如附件一如示。    ⒉手扶梯、電梯發電機由出租人修復,修復費用由承租人負擔 之。  ⒊大門前第二根圓柱毀損,由承租人修復之。  ⒋大門前庭地板清潔由承租人為之完成清潔。  ⒌三樓左側管道間隔間牆由承租人負責修復完成。  ⒍三樓左側牆壁毀損由承租人負責修復完成。  ⒎屋突、一層百葉窗十二個毀損,由承租人修復完成。  ⒏上開由承租人修復及回復之事項,承租人應於112年2月28日 前完成,如未完成,則由出租人修復,相關費用由承租人負 擔之。  ⒐上開出租人修復之事項,先向承租人報價後為之。如承租人 不同意該報價金額,則由承租人修復之,並應於壹個月內完 成修復。   ㈣、就爭點一,本院基於以下證據及理由,認原告得以本件訴訟 請求被告給付修復費用2,177,452元。緣以:  ⒈依點交紀錄表手寫第⒈⒏⒐點所示,被告應於112年2月28日前將 鋁圍幕玻璃修復,逾期未完成,則由原告自行修復並得向被 告請求相關費用。而被告逾期未修復,原告業已於112年3月 15日以律師函並檢附立駿公司估價單,說明鋁圍幕玻璃修復 費用為2,694,362元,催告被告應於112年3月31日前完成( 卷第47-48、51-53頁)。雖催告期間不足1個月,然被告既 不同意該報價金額,復不於收受報價單後1個月內自行完成 修復,被告顯已給付遲延,並非履行期未屆至。  ⒉經原告於本件訴訟中再向被告所屬意之廠商即晉安公司詢價 ,修復費用仍需2,177,452元,被告於113年12月26日言詞辯 論期日雖稱願意按照晉安公司報價委託晉安公司修復鋁圍幕 玻璃,然又稱光是叫料需要2個月、料到後施工又需要2個月 云云(卷第269-270頁),違背1個月完成修復之約定,顯無 履行點交紀錄表約定之真意。  ⒊立駿公司估價單修復費用為2,694,362元(卷第51-53頁)、 晉安公司估價單修復費用2,177,452元(卷第261-265頁), 兩者相差516,910元。本院審酌上述2家公司估價單均是由原 告以相同材質、相同規格尺寸委託估價所得,之間價差應係 兩家公司各自進貨成本、人工及利潤比例不同,不論由何家 公司施工應無不利於原告之情形,故本院認以報價較低之晉 安公司估價單修復費用2,177,452元為必要修復費用。  ⒋按「應回復原狀者,如經債權人定相當期限催告後,逾期不 為回復時,債權人得請求以金錢賠償其損害。」民法第214 條定有明文。固然原告尚未實際支付上開費用2,177,452元 ,然原告得請求被告負擔修復鋁圍幕玻璃之費用,乃屬已確 定債權,自得以本件訴訟請求金錢賠償。 ㈤、就爭點二,本院基於以下證據及理由,認點交紀錄表手寫第⒉ 點,被告同意修復者包括「手扶梯」、「電梯」、「發電機 」三者。緣以:  ⒈兩造指派之點交人、點收人、兩造見證律師於112年1月10日 點交日所簽名之點交紀錄表共有2頁,第1頁為預先電腦繕打 內容(卷第27頁),第2頁為全部當場手寫內容(卷第35頁 )。第1頁已記載「1-3樓電扶梯6組,點交結果:不符合, 需修繕」、「客梯2部,點交結果:不符合,需修繕」、「 貨梯1部,點交結果:不符合,需修繕」、「屋突1層緊急發 電機,點交結果:不符合,需修繕」「其他:如點交紀錄, 不符合」。由上紀錄可知,被告同意修復者包括「手扶梯」 、「電梯」、「發電機」三者。  ⒉被告雖辯稱其同意修復者僅為手扶梯及電梯之「發電機」云 云,已與前揭書面紀錄不符。況者,點交清單第四大項電梯 設備(含貨梯、客梯、電扶梯、電梯廳地坪)、第五大項其 他設備(含緊急發電機、電力開關箱、插座開關、屋突一層 百葉窗、屋突三層自來水箱)(卷第33頁),顯然「手扶梯 」、「電梯」、「發電機」分屬不同大項之設備,故被告此 部分辯解不可採。  ⒊原告為修復手扶梯、電梯,已支付崇友公司498,825元,有匯 款紀錄、電梯修配工程承攬合約書、施工照片在卷可稽(卷 第171-187頁)。原告於112年3月15日以律師函並檢附崇友 公司就手扶梯及電梯維修保養報價單496,230元、就發電機 維修保養報價單52,500元(卷第55、87、91頁),催告被告 應於112年3月31日前完成(卷第47-48頁)。然被告既不同 意該報價金額,復不於收受報價單後1個月內自行完成修復 ,被告顯已給付遲延,自應依點交紀錄表約定給付原告修復 費用498,825元。 ㈥、就爭點三,本院基於以下證據及理由,認原告得請求被告賠 償2個月修復鋁圍幕玻璃期間不能使用系爭建物一樓之相當 於租金損失433,334元。緣以:  ⒈被告違反其依點交紀錄表手寫第⒈點約定之將鋁圍幕玻璃回復 原狀之義務,應負給付遲延責任,業經本院認定如前。按債 務人遲延者,債權人得請求其賠償因遲延而生之損害,民法 第231條第1項定有明文。損害賠償,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 另有訂定外,應以填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依 通常情形,或依已定之計劃、設備或其他特別情事,可得預 期之利益,視為所失利益。民法第216條亦規定甚明。  ⒈原告自112年3月31日催告期滿後,於112年11月23日向本院提 起本件訴訟,嗣於113年3月28日與訴外人柏文公司簽訂房屋 租賃契約書,由柏文公司自113年11月28日起承租系爭建物 二樓及三樓,然原告並未證明柏文公司係因鋁圍幕玻璃未回 復原狀而拒不承租一樓,亦未證明依已定之計劃、設備或其 他特別情事,可得預期租金利益。本院審酌系爭建物一、二 、三樓面積甚廣(總坪數2,337.19坪,卷第221頁),月租 金甚高,有偌大面積需求之商家數量本即不多,意即需求者 少,從而,系爭建物待出租期間勢必較長。又者,鋁圍幕玻 璃之功能主要在區隔自地下停車場搭乘電梯往上前往二、三 樓者,不能隨意進入一樓空間,由此可知,鋁圍幕玻璃之功 能在區隔內、外,至於鋁圍幕玻璃之存在與否,並不影響一 樓空間本身之使用功能,亦得佐證一樓迄今未能出租,應係 市場供需因素,與鋁圍幕玻璃回復原狀與否無關,甚至原告 可能本即期待有商家亦能承租一、二、三樓全部,故實際上 並不急於回復鋁圍幕玻璃。準此,在被告已將系爭建物點交 返還原告之情況下,原告請求被告賠償每月租金損失65萬元 自屬無據。  ⒉惟柏文公司承租系爭建物二樓及三樓,租賃契間113年11月28 日至128年11月27日共15年,享有5個月免付租金裝潢期,待 裝潢完成「健身工廠」開幕後,將有健身教練、工作人員、 會員等人流進入,亦可能帶動系爭建物一樓之出租效率。依 被告所陳若委託晉安公司修復鋁圍幕玻璃,光是叫料需要2 個月、料到後施工又需要2個月等語(卷第269-270頁),則 可預見當鋁圍幕玻璃材料進場後直到施作完成約需2個月, 此2個月期間,系爭建物1樓即為工地,自無可能出租,故堪 信原告未來受有2個月施工期間之不能收取租金之損害。  ⒊至於損害之數額,本院審酌被告向原告承租一、二、三樓全 部面積時,最後半年之租金為每月65萬元,而一、二、三樓 之樓地板面積均相同,雖一樓為挑高店面故通常租金較高, 惟本院採取最有利於被告之方式,僅按比例換算1/3即為月 租金216,667元,從而,原告所受2個月施工期間不能收取租 金之損害額為433,334元。 ㈦、綜上審認結果,原告依點交紀錄表之約定,請求被告給付鋁 圍幕玻璃修復費用2,177,452元、手扶梯及電梯修復費用498 ,825元(以上合計2,676,277元);及請求修復鋁圍幕玻璃 施工期間不能收取租金之損害433,334元,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爰判決如主文第一、二項所示。至於逾此部分之請求 ,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㈧、原告勝訴部分,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或免為 假執行,均核無不合,各酌定相當擔保金額併准許之。至原 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四、本件判決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訴訟資料 ,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麗芬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凃庭姍 【附件】哈洛德大樓商場1-3樓點交紀錄表(即卷第27、35頁)

2025-01-16

SCDV-113-訴-72-20250116-1

司促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5666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個人家庭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學海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陳麗芬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8,754元,及自本支付命令送 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 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蔡佳吟 附件: 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債務人租用債權人第0000000000號電信設備,因欠費 未繳,業已拆機銷號,終止租用,至民國113年08月止,共 積欠電信費新臺幣8,754元正,迭經催繳,迄未清償。(二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508條之規定,狀請 鈞院依督促程序 對債務人發支付命令,以保權益。(三)相關欠費子號: 0 000000000。釋明文件:欠費設備清單

2025-01-16

SLDV-113-司促-15666-20250116-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26號 聲 請 人 鉅帆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逸榛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宣告如附表所示之支票無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 實 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如附表所示之支票,因遺失,前 經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58號公示催告,並公告於法院網 站在案,現申報權利期間已滿,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為 此聲請宣告附表所示支票無效。   理 由 一、查附表所示之支票,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58號公示催 告在案。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2月23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聲請人之聲請,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麗芬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凃庭姍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26號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支票號碼 001 溢灥股份有限公司鄭清松 兆豐國際商銀北新竹分行 113年9月5日 261,422元 AU0000090

2025-01-16

SCDV-114-除-26-20250116-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履行契約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65號 上 訴 人 王惠民 訴訟代理人 李文平律師 湯文章律師 被 上訴 人 王桂霜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契約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 30日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第二審更審判決(113年度重上更二 字第1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 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 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 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定。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 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 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 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 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 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 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 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 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 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 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 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 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 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 解釋契約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兩造於民國97年4月16日簽 訂系爭買賣契約,由上訴人以新臺幣(下同)2,880萬元( 下稱原價),向被上訴人買受系爭110-2地號土地及其上尚 未取得使用執照(下稱使照)之建物(下就該土地及建物合 稱系爭不動產),約定價金分3期給付,上訴人已給付簽約 金1,200萬元(下稱簽約金),第2期款180萬元則約定於同 年8月31日使照核發時給付,餘款於同年10月30日前向銀行 貸款支付。嗣因系爭土地使用分區究為生態保護用地或農牧 用地之疑義,經花蓮縣政府通知停工、暫緩核發使照,兩造 因此於同年10月31日合意解除系爭買賣契約,由被上訴人簽 發6張支票以退還簽約金(最後發票日為98年3月30日),並 因而補償上訴人60萬元(下稱補償金);另約定如於98年3 月30日前,核發使照之條件成就,上訴人可依原價與被上訴 人簽訂新買賣契約,買受系爭不動產,繼續履行合約,則無 補償金之賠償(下就該約定稱系爭補充契約)。又被上訴人 於98年3月30日後,雖同意延展使照取得之期限至100年3月3 0日,惟該建物於上開期限末日仍未取得使照,因上開條件 未於期限內成就,上訴人無從依系爭補充契約請求被上訴人 依原價與其訂立新買賣契約,原買賣契約無從繼續履行。從 而,上訴人請求確認系爭補充契約法律關係存在,即無理由 ,不應准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所論斷者,泛言未 論斷,或違法、違反證據、論理、經驗法則,而非表明依訴 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 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 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 ,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末查,原審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 證據之結果,就本件所涉爭點,依自由心證判斷事實真偽, 俱已說明心證之所由得,對其餘無礙判決結果而未詳載部分 ,亦表明不逐一論駁之旨,尚非判決不備理由。又兩造已就 系爭補充契約之真意為何,各自攻防,原審無再行使闡明權 之必要,亦無認作主張之情,上訴人就此指摘原判決違反民 事訴訟法第199條規定,及違反辯論主義,不無誤會。均附 此說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沈 方 維 法官 陳 麗 玲 法官 陳 麗 芬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方 彬 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吳 依 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2025-01-15

TPSV-114-台上-65-20250115-1

台聲
最高法院

第三人撤銷之訴聲請停止執行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25號 聲 請 人 吳杰勝 訴訟代理人 李自平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吳昌福等間第三人撤銷之訴事件,聲請停 止執行,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第三人撤銷之訴無停止原確定判決執行之效力。但法院因 必要情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於撤銷之訴聲明 之範圍內對第三人不利部分以裁定停止原確定判決之效力, 民事訴訟法第507條之3第1項定有明文。故第三人撤銷之訴 如經駁回確定,因無必要,法院即不得裁定停止原確定判決 之效力。 二、聲請人以其對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9年度訴字第1750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字第1041號判決提起第三人撤銷 之訴為由,聲請裁定於該訴訟裁判確定前,停止臺灣士林地 方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36356號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 惟聲請人所提第三人撤銷之訴,業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13年 度撤字第1號判決駁回其訴,本院以114年度台上字第69號裁 定駁回其上訴確定。依上開說明,自不得裁定停止原確定判 決之效力,是聲請人所為聲請,不應准許。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沈 方 維 法官 陳 麗 玲 法官 方 彬 彬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陳 麗 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區 衿 綾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2025-01-15

TPSV-114-台聲-25-20250115-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請假扣押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14號 再 抗告 人 陳又嘉 訴訟代理人 鄭亦珊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彭麒元間聲請假扣押事件,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9月25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年度家聲抗字第50號) ,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訴訟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按對於抗告法院所為抗告有無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僅得以其適 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86條第4項規定甚明 。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指原法院為確定事實而適用法規, 或就所確定之事實而為法律上之判斷,有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 或與司法院解釋、憲法法庭裁判顯然違反者而言,不包括取捨證 據或認定事實錯誤之情形在內。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 定,於家事訴訟事件準用之。本件再抗告人對原法院所為抗告無 理由之裁定再為抗告,係以:伊將系爭房地設定抵押權,並委託 出售,僅屬應否依民法第1030條之3規定將該財產追加計算之問 題,非伊現時有何增加負擔等將達於無資力之情事,相對人就本 件假扣押之原因既未釋明,而非釋明不足,縱其願供擔保,亦難 以補釋明之欠缺,不應准許假扣押,原法院駁回伊抗告,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云云,為其論據。惟查再抗告人所陳上開理由,係屬 原法院依職權認定相對人已為相當釋明,而非全未釋明假扣押原 因之事實當否問題,要與適用法規是否顯有錯誤無涉,依上說明 ,其再抗告自非合法。 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 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沈 方 維 法官 陳 麗 玲 法官 方 彬 彬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陳 麗 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區 衿 綾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2025-01-15

TPSV-114-台抗-14-20250115-1

台上
最高法院

第三人撤銷之訴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69號 上 訴 人 吳杰勝 訴訟代理人 李自平律師 被 上訴 人 吳昌福 訴訟代理人 鄭淑燕律師 被 上訴 人 敦元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為國 上列當事人間第三人撤銷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 月4日臺灣高等法院判決(113年度撤字第1號),提起上訴,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 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 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 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定。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 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 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 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 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 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 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 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 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 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 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 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 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 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及 適用法律之職權行使,所論斷:上訴人就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下稱士林地院)109年度訴字第1750號、原法院111年度上字 第1041號判決(下稱前案、原確定判決)屬有法律上利害關 係之第三人,前案一、二審固未依民事訴訟法第67條之1規 定以書面通知上訴人,惟上訴人已於前案一審言詞辯論期日 以證人身分到庭陳述,明確知悉前案訴訟之存在,而有依民 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起訴,或依同法第58條規定聲請參加訴 訟,或依其他法定程序行使或防衛其權利之機會而未為,顯 係因可歸責於己之事由而未參加前案訴訟。其次,上訴人所 提日本公司法書籍之節錄,不足以影響原確定判決之結果。 再者,系爭執行事件尚未執行完畢,上訴人既主張對該執行 標的物即系爭股份、股票有所有權,理應對被上訴人吳昌福 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況上訴人已對吳昌福訴請確認其始為 系爭股份、股票之所有權人,並經士林地院另案判准其請求 ,自不應再許其利用此制度請求撤銷原確定判決。從而,上 訴人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之1規定,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 聲明撤銷原確定判決及駁回吳昌福在前案之請求,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所論斷者,泛言違 法,而非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更未 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 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 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沈 方 維 法官 陳 麗 玲 法官 方 彬 彬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陳 麗 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區 衿 綾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2025-01-15

TPSV-114-台上-69-20250115-1

台簡抗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扶養費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簡抗字第15號 再 抗告 人 杜燕燕 代 理 人 黃璧川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趙芳譽間請求給付扶養費事件,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8月30日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裁定(113年度家親聲抗 字第4號),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程序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第一審就家事非訟事件所為裁定之抗告,由少年及家事 法院以合議裁定之。對於前項合議裁定,僅得以其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為理由,逕向最高法院提起抗告。家事事件法第 94 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係 指原 法院裁定為確定事實而適用法規,或就所確定之事實 而為法 律上判斷,顯有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司法院解釋 或憲法法 庭裁判顯有違反者而言。不包括取捨證據、認定 事實不當等 情形在內。且提起再抗告,依家事事件法第97 條準用非訟事 件法第46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 第470條第2項之規定,應於再抗告狀內記載再抗告理由,表 明原裁定有如 何合於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具體情事;如未 具體表明,或其 所表明者與上開規定不合時,應認其再抗 告為不合法,而以 裁定駁回。 二、再抗告人對於原裁定再為抗告,雖以該裁定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為由,惟核其再抗告狀所載內容,係就原法院取捨證據、 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再抗告人與相對 人為母女,再抗告人雖已逾60歲,然其名下有總價值達新臺 幣(下同)504萬3,536元之25筆共有田地,可為使用收益; 又再抗告人自陳曾借款予其兄、姊,並將所購得之坐落桃園 市○○房地借名登記為相對人所有,是其對兄、姊及相對人有 返還借款及借名登記房地之債權存在,債權價值達6、7百萬 元以上,並未證明其有不能以自己財產維持生活之情事,而 無受扶養之必要。從而,再抗告人依民法第1114條、第1115 條、第1117條規定,請求相對人自民國111年8月17日起按月 給付扶養費3萬0,713元,為無理由等情,指摘為不當,而非 表明原裁定有如何合於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具體情事,難認 已合法表明再抗告理由。依上說明,其再抗告自非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不合法。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 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46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2 項、第481條、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沈 方 維 法官 陳 麗 玲 法官 陳 麗 芬 法官 游 悦 晨 法官 方 彬 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吳 依 磷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2025-01-15

TPSV-114-台簡抗-15-2025011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