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中租迪和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21-23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確認債權不存在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591號 原 告 曾義茗即光昕水電工程行 訴訟代理人 徐國硯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間確認債權不存在等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5,526,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5,747元,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 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漢權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陳今巾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29

TYDV-113-補-1591-20241229-1

司執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給付票款(債)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148546號 債 權 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仁宏遊覽車客運有限公司等間給付票款(債) 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權人對債務人鍾豐臺部分強制執行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為民法第六條所規定。 又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 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 項 、第249 條第1 項第3 款亦有明文規定,此項規定,依強制 執行法第30條之1 ,並準用於強制執行程序。 二、查債權人於民國113年12月9日對已於102年4月12日死亡之債 務人鍾豐臺聲請強制執行,係對已無當事人能力(權利能力 )之債務人聲請強制執行,法院無從命債權人為補正,因認 債權人對債務人鍾豐臺部分強制執行之聲請難認合法,予以 駁回。揆之前開說明,尚無不合。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第6 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四、以上為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裁定 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吳光彧

2024-12-27

TYDV-113-司執-148546-20241227-1

消債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聲請復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聲字第44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康邑萱即康懿慈 代 理 人 趙禹任律師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復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康邑萱即康懿慈准予復權。   理 由 一、按債務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向法院為復權之聲請: 一、依清償或其他方法解免全部債務;二、受免責之裁定確 定;三、於清算程序終止或終結之翌日起三年內,未因第14 6條或第147條之規定受刑之宣告確定;四、自清算程序終止 或終結之翌日起滿5年,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44條(下稱 消債條例)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經本院以113年度消債職聲免 字第32號裁定免責確定,茲因聲請人已受免責之裁定確定, 爰依消債條例第144條第2款規定聲請復權等語。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113年度消 債職聲免字第32號依職權裁定免責事件卷宗全卷核閱屬實。 是聲請人既已受免責之裁定確定,依前揭說明,其向本院聲 請復權,於法有據,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庭 法 官 曾吉雄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千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鄭美雀

2024-12-26

PTDV-113-消債聲-44-20241226-1

消債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消費者債務清理保全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全字第64號 聲 請 人 張淑娟 上列當事人因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之保全處分,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一、本裁定公告之日起60日內,除本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外,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執字第36777號強制執行事件,就 聲請人對第三人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保險契約已得 領取之解約金之後續執行程序應暫予停止,但扣押命令之執 行程序應予繼續。 二、前項期間屆滿前,如聲請人本件清算之聲請(本院113年度 消債清字第129號)經駁回確定者,則前項保全處分失其效 力。   理 由 一、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㈠債務人財產之保全 處分;㈡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之限 制;㈢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㈣受益人或轉得 人財產之保全處分;㈤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前項保全處分 ,除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外,其期間不得逾60日; 必要時,法院得依利害關係人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延長一次 ,延長期間不得逾60日,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 例)第19條第1項、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揆諸其立法理由, 係為防杜債務人之財產減少,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及 使債務人有重建更生之機會。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之債權人新鑫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 鑫公司)、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世華 銀行)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對聲請人名下、第三人富邦人壽 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邦人壽公司)之保險契約聲請強 制執行,經該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36777號強制執行事件( 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並於民國113年12月16日以執行 命令通知聲請人,該院依職權代聲請人終止前開保險契約, 聲請人所得領取之解約金應向該院支付轉給債權人。惟聲請 人已向本院聲請清算,且除新鑫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外,尚 有其他債權人,為避免財產減少及維持債權人間公平受償, 爰依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規定,聲請停止系爭強制執行事 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向本院聲請清算,經本院以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29 號清算事件受理,業據本院調取上開清算事件卷宗查核屬實 。又聲請人對富邦人壽公司投保之保險契約債權,經債權人 新鑫公司、國泰世華銀行聲請強制執行,由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以系爭執行事件受理,該院並於113年12月16日職權代聲 請人終止前開保險契約,且聲請人所得領取之解約金應向該 院支付轉給債權人,惟聲請人之債權人尚有星展(台灣)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智感 國際顧問有限公司、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等情,有臺灣臺 北地方法院113年12月16日北院縉113司執平字第36777號執 行命令、債權人清冊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0-13頁、本院1 13年度消債清字第129號卷第26頁),堪信為真實。  ㈡本院審酌聲請人如經裁定開始清算程序,聲請人就前開保險 契約所取得之解約金,於扣除有擔保或有優先權等債權後之 餘額,即應分配予全體普通債權人,而有在開始清算程序前 ,限制分配予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執行債權人之必要。故為 防杜聲請人之財產減少,及維持日後全體債權人間之公平受 償,本院認就前開保險契約之扣押命令執行程序應予繼續, 但就已得領取之解約金之後續程序則應暫予停止。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本件保全處分之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併依消債條例第19條第2項規定,定保全處分之期間, 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蘇怡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黎隆勝

2024-12-25

SLDV-113-消債全-64-20241225-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確認所有權不存在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322號 原 告 傅琪雁 訴訟代理人 陳彥寧律師 被 告 吳毅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所有權不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捌仟貳 佰陸拾元,如逾期未為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 繳納裁判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 備其他要件,依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 正,如逾期仍未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又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 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 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 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因定期給付或定期收益涉訟 ,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 其存續期間。但其期間超過10年者,以10年計算,則為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第77條之10所明 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時,未據繳納裁判費。原告訴之聲明為:㈠確 認原告對於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 )之所有權不存在;㈡被告應協同原告至監理機關辦理系爭 車輛之車籍過戶登記予被告;㈢被告應代原告向中租迪和股 份有限公司清償如附件所示貸款契約尚未清償之全部債務( 含本金、利息、違約金);㈣被告應代原告向新北市政府稅 捐稽徵處清償系爭車輛自民國112年起至完成第二項所示車 籍過戶登記之日止之汽車使用牌照稅、滯納金及罰鍰;㈤被 告應代原告向交通部公路總局臺北區監理所清償系爭車輛自 112年起至完成第二項所示車籍過戶登記之日止之汽車使用 牌照稅、滯納金及罰鍰。其中關於第1、2項部分係基於同一 經濟目的,而無庸併計,而系爭車輛之價額按原告所陳系爭 車輛起訴時之平均市價14萬5,454元計之。第3項價額則應按 原告所陳汽車貸款餘額44萬元計之。又因本件係屬不得上訴 於第三審之訴訟,依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第一 、二審通常程序審判案件之辦案期限分別為2年、2年6月, 共計4年6月,本件於113年11月6日繫屬,應可預期於118年5 月5日前終結。是關於第4、5項部分之價額,應得按112年至 118年之7個年度間,系爭車輛每年使用牌照稅1萬1,230元、 燃料使用費6,180元計算,各計為7萬8,610元、4萬3,260元 。至交通違規罰鍰部分迄今已累積4萬8,100元‬。從而,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共計應核定為75萬5,424元(計算式:145,4 54元+440,000元+78,610元+43,260元+48,100元=755,424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8,260元。茲依上述規定,請原告於 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向本院補繳。如逾期未為補繳,即 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游智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2024-12-24

TYDV-113-補-1322-20241224-1

司促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促字第13310號 聲 請 人 即 債權 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即債務人陳俊憲即竹夯火鍋間請求發支付命 令事件,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7日內,補正下列事項, 逾期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應補正之事項: 一、請提出竹夯火鍋於主管機關之最新設立登記資料及負責人陳 俊憲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不可省略)。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司法事務官 郭伊恩

2024-12-20

PTDV-113-司促-13310-20241220-1

司執消債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更字第85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 人 李道生 代 理 人 黃千珉律師 債 權 人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禤惠儀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尚瑞強 債 權 人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債 權 人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闕源龍 債 權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債 權 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債 權 人 李雅平 吳書寰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權人會議可決如附表一所示之更生方案,應予認可。 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其生活程度應為如後之 限制:(一)不得為奢靡浪費、賭博、金錢借貸及投資金融商品 之行為。(二)不得購買不動產,且不得從事國外遊學、出國旅 遊及住宿四星級以上飯店等消費行為。(三)不得搭乘計程車、 高鐵及飛機等航空器,但因公務所需或緊急者不在此限。   理 由 一、按法院得將更生方案之內容及債務人財產及收入狀況報告書 通知債權人,命債權人於法院所定期間內以書面確答是否同 意該方案,逾期不為確答,視為同意;同意及視為同意更生 方案之已申報無擔保及無優先權債權人過半數,且其所代表 之債權額,逾已申報無擔保及無優先權總債權額之2分之1時 ,視為債權人會議可決更生方案。更生方案經可決者,法院 應為認可與否之裁定;法院為認可之裁定時,因更生方案履 行之必要,對於債務人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 活程度,得為相當之限制。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 條例)第60條第1、2項及第62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債務人聲請更生,前經本院以112年度消債更字第171號 裁定,自民國113年5月28日中午12時起開始更生程序,有上 開裁定在卷可參。債務人所提如附表一所示之更生方案,經 本院於113年11月27日以屏院昭民執成字第113司執消債更85 號函,命債權人於文到10日內,以書面確答是否同意,逾期 不為確答者,即視為同意。結果除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具狀表示不同意外,其餘債權人均逾期不為確答而視 為同意。上開視為同意之債權人超過已申報無擔保及無優先 權債權人之半數,且其所代表之債權額亦超過已申報無擔保 及無優先權總債權額2分之1,達到68.31%(台新國際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12.08%+合迪股份有限公司10.02%+裕富數位 資融股份有限公司22.16%+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2.67%+李 雅平4.07%+吳書寰7.31%=68.31%),有上開本院函、送達證 書及債權人陳報狀附卷可稽。則依前揭規定,應視為債權人 會議可決更生方案。 三、經查:  ㈠債務人陳稱其為職業軍人,每月薪資新台幣(下同)51,690元 又其每年領有年終及考績獎金62,000元〔以110至112年金額 平均計算,(58845+63045+64110)÷3=62000〕,平均每月增加 5,167元(62000÷12=5167,不足1元部分四捨五入,下同)之 收入,業據其提出隨薪發放給與明細表、在職證明、國軍薪 富管理資訊系統查詢結果為證,堪信屬實。再者,依卷附綜 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及稅務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 債務人110至112年申報所得分別為653,994元、708,374元及 718,652元,堪認其除上開擔任職業軍人之收入外,並無其 他收入來源,爰以56,857元(51690+5167=56857)作為其每月 可支配所得,並以之為核算其清償能力之基礎。  ㈡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 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債條例第6 4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又債務人就前項第3款必要支出所表 明之數額,與第64條之2第1項、第2項規定之必要生活費用 數額相符者,毋庸記載其原因、種類及提出證明文件;未逾 該必要生活費用數額,經債務人釋明無須負擔必要支出一部 或全部者,亦同,為消債條例第43條第7項所明定。債務人 陳報其個人每月生活支出,包括伙食費、交通費、軍、健保 費、水電費、通訊費、醫療費及雜支合計17,000元,雖未提 出全部單據以供本院審酌,惟低於衛生福利部所公告113年 台灣省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4,230元之1.2倍即17,076元, 應屬可採。  ㈢債務人名下財產如附表二所示,有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 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查詢結果、相關保險公司回 函、稅務資訊連結作業查詢結果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 有限公司113年6月12日保結消字第1130012685號函附卷可稽 。債務人每月收入56,857元,扣除必要生活必要費用17,000 元,尚餘39,857元(00000-00000=39857),堪認更生方案有 履行可能,而無消債條例第63條第1項第8款之情形。 四、綜上所述,本件更生方案已獲債權人會議可決,且又無消債 條例第63條所定應不予認可之消極事由存在,爰併就債務人 在未依更生條件全部履行完畢前之生活程度,為相當之限制 ,依消債條例第62條第2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司法事務官 郭伊恩           附表一:更生方案(單位:新台幣/元)          壹、更生方案內容 1.每期清償金額:第1至72期,每期(每月)清償27,300元。 2.每1月為1期,每期在15日以前依債權比例給付之。 3.自認可裁定確定之翌月起,分6年,共72期清償。 4.清償比例:79.97%。 5.債務總金額:2,457,873元。 6.清償總金額:1,965,600元。 7.債務人於履行更生方案前,應自行向債權人查詢還款案號按期履行,並自行負擔匯款費用,或逕以書面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統一辦理收款及撥付款項之作業。 貳、更生方案內容 編號 債權人 債權金額 第1至72期每期清償金額 6年清償總額 1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78,828 8,650 622,800 2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96,870 3,297 237,384 3 合迪股份有限公司 246,210 2,735 196,920 4 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544,665 6,050 435,600 5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311,300 3,458 248,976 6 李雅平 100,000 1,111 79,992 7 吳書寰 180,000 1,999 143,928 總計 2,457,873 27,300 1,965,600 附表二:(單位:新台幣) 編號 財產 價值 備註 1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保單 12,162元 2 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103年出廠) 0元 已逾3年使用年限,堪認幾無清算價值 3 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90年出廠) 0元 已逾5年使用年限,堪認幾無清算價值 4 大魯閣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股 18元 以裁定開始更生之日即113年5月28日收盤價計算 合計 12,180元

2024-12-19

PTDV-113-司執消債更-85-20241219-1

南簡
臺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簡字第646號 原 告 蕭妙婧 訴訟代理人 郭明翰律師 被 告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訴訟代理人 黃信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2月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上訴人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 益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存否不 明確,上訴人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存在 ,且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言(最高 法院52年台上字第1240號判決意旨參照)。查原告主張其與 訴外人捷能精密工業有限公司(下稱捷能公司)、潘雅婷、李 佳蔚共同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係無效票 據,且擔保之債權不存在等情,惟被告否認之,足見系爭本 票債權存否之法律關係確屬未明,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 之地位有不安之狀態,此不安狀態得以本件確認訴訟予以除 去,堪認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應有確認利益。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持系爭本票向本院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 行,經本院以113年度司票字第1028號裁定准許在案(下稱   系爭裁定),惟伊共同簽發系爭本票時,該本票未填載發票 日及票據金額,且伊亦未授權他人填寫,依票據法第11條第 1項本文規定,系爭本票應屬無效。又伊之所以簽發系爭本 票,係為了擔保訴外人趙建寧經營之威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威智公司)對被告所負之借款債務,並非擔保捷能公司 對被告之債務,是兩造雖係直接前後手,但欠缺原因關係, 且威智公司對被告亦無借款債務,伊所擔保之原因關係債權 既不存在,伊據以對抗被告,毋庸負本票發票人責任等語。 並聲明:確認被告持有原告所簽發之系爭本票債權不存在。 二、被告則以:捷能公司前與伊公司簽署融資性租賃契約(契約編號:A0000000AC,下稱系爭租賃契約),由其法定代理人潘雅婷、原告、李佳蔚擔任連帶保證人,並共同簽發系爭本票,用以擔保系爭租賃契約債務之履行。依系爭租賃契約之約定,捷能公司應自民國112年7月29日起至117年4月29日止,按月給付租金新台幣(下同)138,000元,自117年5月29日起至117年6月29日,按月給付租金71,333元,總計租金為8,146,666元(未含稅,含稅金額為8,554,000元)。詎捷能公司自113年11月29日起即未遵期付款,伊公司乃依系爭租賃契約之約定,向連帶保證人原告、潘雅婷、李佳蔚請求給付未到期之全部租金即7,829,500元,並持系爭本票聲請本院准許強制執行。又原告係於同一場合簽署系爭租賃契約及系爭本票,則原告簽署系爭本票即係為擔保系爭租賃契約所生之債務,兩造間即有原因關係存在,且系爭本票上之票面金額、發票日均係伊公司蓋好後交予原告共同簽發,系爭本票自屬有效,伊公司自得行使票據權利等語為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本件原告主張伊簽發系爭本票時,票載發票日及金額均屬空 白,且伊簽發系爭本票係擔保被告對威智公司之借款債權, 而被告對威智公司既無借款債權,伊得以兩造欠缺原因關係 為由對抗被告,不負票據責任等語,則為被告否認,並以前 詞置辯。則本件爭點厥為:㈠系爭本票是否為無效票據?㈡原 告得否以兩造間欠缺原因關係對抗被告?茲分述如下: (一)系爭本票是否為無效票據?  1.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欠缺票據法所規定票 據上應記載事項之一者,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其票據無效, 此觀票據法第11條第1項規定自明。是主張票據欠缺票據上 應記載事項而無效者,自應就所主張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簡上字第62號判決意旨參照)。查原告不 爭執發票人欄位上關於「蕭妙婧」簽名為真正(見本院卷第2 0頁),僅主張其簽發系爭本票交付被告時,未填載系爭本票 發票日及金額等語,為被告所否認,揆之上開規定及說明, 原告就其所主張此項有利於己之事實,應負舉證責任。  2.原告固以證人即共同發票人李佳蔚於本院審理時證述:系爭 本票上關於李佳蔚簽名係伊所簽寫,當時有一位中租迪和公 司的李小姐、趙建寧及潘雅婷一同至伊經營之居酒屋,原告 及趙建寧均係伊店內客人,伊係透過趙建寧認識潘雅婷,趙 建寧與潘雅婷有小孩,趙建寧後來有向伊借錢,並鼓吹伊投 資。趙建寧對伊稱其需要貸款,才有資金還錢,伊倉促之下 有簽署一份文件,趙建寧還說不一定會通過。至於伊簽名時 ,文件上面有無其他人簽名蓋張沒有印象,但伊確定沒有金 額,日期伊沒有注意看等語(見本院卷第40至42頁)。惟李佳 蔚既為系爭本票之共同發票人,且為被告所指系爭租賃契約 之連帶保證人,核與本件訴訟深具利害關係,自不能僅以其 證述為憑。且證人於本院審理時復證稱:系爭租賃書上關於 李佳蔚簽名係伊所簽寫,但伊不記得伊是否同時簽署系爭本 票及系爭租賃契約書,伊不確定伊簽的是什麼東西,伊只知 道伊要當保人等語(見本院卷第41頁),並提出其於111年9月 14日向被告公司承辦人員李京佩訊問:「您好,我是桃園李 佳蔚,想請教我上回在我店裡簽的是什麼資料可以傳給我看 嗎?」之簡訊照片(見本院卷第45頁)為憑,足見證人李佳蔚 對於其所簽署之文件內容,不甚了解或記憶不清,其上開關 於系爭本票未記載發票日之證述,已非無疑。又依證人李佳 蔚前揭證述及原告於本件主張,均謂系爭本票係作為借款之 擔保而交付,則以一般社會常情判斷,衡情應交付有效票據 ,而無交付未記載或未授權填載金額及發票日之無效票據之 理,故證人李佳蔚此部分之證述,亦與經驗法則不符,無從 憑信。另依證人即被告承辦人員李京佩於本院審理時證稱: 系爭租賃契約係伊負責承辦,伊記得係在李佳蔚經營之居酒 屋簽約,現場有原告、潘雅婷、李佳蔚及趙建寧,系爭租賃 契約及系爭本票係同一場合簽署的,系爭本票上之發票日及 金額均係伊事先蓋印後,再交由發票人用印簽名,系爭本票 係為了清償購置機器的貸款,也就是擔保系爭租賃契約之債 務等語(見本院卷第84、86頁),已與原告此部分之主張不符 。此外,原告復未能提出其他證據證明其交付之系爭本票係 為欠缺發票日及金額之無效票據,應認系爭本票為真正有效 ,原告主張系爭本票因欠缺應記載事項,屬無效票據云云, 尚乏所據,不足採信。    (二)原告得否以兩造間欠缺原因關係對抗被告?  1.按票據乃文義證券及無因證券,票據行為一經成立發生票據 債務後,票據上之權利義務悉依票上所載文義定之,與其基 礎之原因關係各自獨立,票據上權利之行使不以其原因關係 存在為前提。執票人行使票據上權利,就其基礎之原因關係 確係有效存在不負舉證責任。倘票據債務人以自己與執票人 間所存抗辯事由對抗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3條規定觀之,固 非法所不許,惟應先由票據債務人就該抗辯事由負主張及舉 證之責。必待票據基礎之原因關係確立後,法院就此項原因 關係進行實體審理時,當事人就該原因關係之成立及消滅等 事項有所爭執,方適用各該法律關係之舉證責任分配原則(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115號判決意旨參照)。查系爭 本票為原告共同簽發後交付被告,兩造為系爭本票之直接前 後手,為兩造所不爭執。原告雖主張:伊簽發系爭本票係擔 保被告對威智公司之借款債權,而被告對威智公司既無借款 債權,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自始不存在云云,既為被告所否 認,辯稱系爭本票係為擔保系爭租賃契約所生之債務等語, 是兩造所主張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並不相同,揆諸前揭說明 ,應由原告就其前開原因關係之主張負舉證責任。  2.經查,證人李京佩證稱:系爭租賃契約及系爭本票係同一場 合簽署的,伊有告知系爭租賃契約係捷能公司購置設備的合 約,發票人簽發系爭本票係為了清償購置機器的貸款,也就 是擔保系爭租賃契約之債務。伊承辦系爭租任契約時,起初 是與趙建寧接洽,趙建寧說捷能公司之負責人潘雅婷係他太 太,所以由捷能公司來簽約,伊與簽約過程中沒有聽聞過趙 建寧本來係要以威智公司向被告借款的事情等語(見本院卷 第84至85頁),並與原告不爭執真正之系爭契約書(見本院卷 第51頁)所載承租人為捷能公司相符,自堪可採信,足見原 告共同簽發系爭本票即係為擔保系爭租賃契約所生之債務, 此即為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何況原告就其應負舉證責任之 前揭主張即系爭本票係為擔保威智公司向被告借款所簽發之 情,既未舉證證明,自不得為其有利之認定。此外,原告復 未證明與被告間有何抗辯事由存在,被告即得行使其票據上 權利。從而,原告主張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不存在,系爭本 票債權即不存在云云,要非可取。 四、綜上所述,本件原告請求確認系爭本票債權不存在,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核與本 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另為贅論,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俞亦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 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鄭伊汝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民國)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民國) 000 111年8月27日 8,554,000元 112年11月30日

2024-12-19

TNEV-113-南簡-646-20241219-1

司執消債清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消債清字第63號 異 議 人 即 債務 人 謝啓昌 代 理 人 鄭鈞懋律師 相 對 人 即 債權 人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清算事件,債務人對於本院編造之債權表提出 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5日編造之債權表,關於無擔保及無優先權 債權人編號5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之車貸債權新台幣322,620元 ,應予剔除。   理 由 一、按對於債權人所申報之債權及其種類、數額或順位,債務人 或其他債權人得自債權表送達之翌日起,監督人、管理人或 其他利害關係人得自債權表公告最後揭示之翌日起,於10日 內提出異議;前項異議,由法院裁定之,並應送達於異議人 及受異議債權人,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36條第1項及第2項 定有明文。 二、異議意旨略以:本件相對人之車貸債權,經債務人列於債權 人清冊,並記載於本院民國113年11月5日所編造之債權表, 然債權人清冊係債務人誤繕,債權人應為「合迪股份有限公 司」,而非相對人,相對人之債權應予剔除,為此提出異議 等語。 三、經查,本院於113年11月15日以屏院昭民執成113司執消債清 字第63號函,通知相對人於函到後7日內,對債務人之異議 以書面陳述意見,該函已於113年11月20日送達相對人,有 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惟相對人迄今仍未表示任何意見,亦未 提出任何足以證明上開車貸債權存在之證據,應認相對人對 於債務人之車貸債權並不存在。債務人之異議,為有理由。 四、依上所述,本院於113年11月5日編造之債權表,關於無擔保 及無優先權債權人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之車貸債權新台幣 322,620元,應予剔除,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司法事務官 郭伊恩

2024-12-18

PTDV-113-司執消債清-63-20241218-1

彰簡
彰化簡易庭

分割共有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彰簡字第437號 原 告 黃怡真 訴訟代理人 陳志隆律師 被 告 林國慶 訴訟代理人 林玲玉 被 告 林鴻華 林本圳 林本樟 林柏勳 卓榮春 上列當事人間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2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共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金由兩造 按附表「權利範圍」欄所示之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兩造按附表「權利範圍」欄所示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就兩造之訴訟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為輔助一造起見 ,於該訴訟繫屬中,得為參加;訴訟之結果,於第三人有法 律上利害關係者,法院得於第一審或第二審言詞辯論終結前 相當時期,將訴訟事件及進行程度以書面通知該第三人;應 有部分有抵押權或質權者,其權利不因共有物之分割而受影 響。但權利人經共有人告知訴訟而未參加者,其權利移存於 抵押人或出質人所分得之部分,分別於民事訴訟法第58條第 1項、第67條之1第1項及民法第824條之1第2項第3款定有明 文。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租公司)為本件訴請分 割如附表所示不動產(下稱系爭土地)之抵押權人,經原告 聲請本院以113年11月28日彰院毓彰民真113彰簡字第437號 函(見本院卷第279頁)告知訴訟,中租公司於民國113年12 月4日收受(見本院卷第281頁),而迄至本院言詞辯論終結 ,未參加訴訟,若判決確定,自生前揭法律效果。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除被告卓榮春外之被告均未於最後一次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 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3條之3規定,依職權由原告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三、原告主張:   系爭土地為兩造共有,應有部分如附表「權利範圍」欄所示 ,且未定有不分割之協議,目前無人耕作、林木叢生。復系 爭土地為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因原告及被告卓榮春均係於 農業發展條例89年1月4日修正後以拍賣或買賣方式取得系爭 土地應有部分,不符合該條例第16條第1項但書所列例外情 形,不得再予細分,故原告依民法第824條第2項規定,訴請 裁判變價分割系爭土地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四、被告答辯:   同意變價分割系爭土地等語。 五、本院之判斷:  ㈠系爭土地為兩造共有,應有部分如附表「權利範圍」欄所示 ,且系爭土地之使用分區及使用地類別為特定農業區農牧用 地,兩造無法協議分割等情,有系爭土地之土地登記第一類 謄本及異動索引(見本院卷第45至61頁)附卷可稽,且為被 告所不爭執,堪信為真實。復系爭土地屬農業發展條例第3 條第11款所定之耕地,得依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項第4款 規定,分割為7筆土地等情,有彰化縣彰化地政事務所113年 10月8日彰地二字第1130009038號函(見本院卷第213頁)附 卷可佐。  ㈡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能 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 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一、 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 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難 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 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 ,分別於民法第824條第1及2項定有明文。  ㈢系爭土地面積313平方公尺,依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項第4 款規定,固得分割為7筆土地,惟原告主張以變價分割方式 分割系爭土地,所得價金由兩造按附表「權利範圍」欄所示 比例分配,為被告均表示同意(見本院卷第277及278頁)。 本院審酌共有人對於分割之意願,且變價分割系爭土地無違 農業發展條例第16條第1項規定,爰認以如主文第1項所示分 割方法分割系爭土地,洵屬適當。 六、據上論結,原告訴請裁判變價分割系爭土地,由兩造按附表 「權利範圍」欄所示比例分配,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七、本件事證業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資 料,經本院審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本件判決之結果,爰不逐 一論列。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彰化簡易庭 法 官 林彥宇 附表: 不動產標的 縣市 鄉鎮市區 地段 地號 性質 面積(㎡) 權利範圍 彰化縣 秀水鄉 曾厝段 1544 土地 313 林國慶 12分之1 林鴻華 各24分之1 林本圳 林本樟 林柏勳 卓榮春 4分之1 黃怡真 2分之1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並向本院繳足上訴裁判費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請注意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9條規定)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記官 呂雅惠

2024-12-18

CHEV-113-彰簡-437-202412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