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聲請再審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21-230 筆)

聲再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再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44號 再審聲請人 即受判決人 邱明全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詐欺等案件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邱明全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伍日內,補正原確定判決之繕本、再審 理由及證據。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又法院認 為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 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 第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敘述理由,係指具 體表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而言;所稱證據,係指 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倘僅泛言有法定再審事由, 而未敘明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顯與法定再審事由不 相適合,或未提出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均應認聲 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 二、經查:本件再審聲請人即受判決人邱明全(下稱聲請人)所 提出之「再審書狀」,並未載明係對何案件聲請再審,亦未 附具原確定判決之繕本或釋明請求法院調取原確定判決繕本 之正當理由,且未具體敘明究竟有何刑事訴訟法第420條或 第421條所列舉之再審原因及具體事實,及附具任何足以證 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揆諸上開規定,本件聲請再審之程 序顯然違背規定,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爰命聲 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原確定判決之繕本並敘明 再審之具體理由及證據,逾期未予補正,即依法駁回其聲請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慧珊                 法 官 葉明松                 法 官 黃玉齡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林冠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2025-03-05

TCHM-114-聲再-44-20250305-1

聲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17號 再審聲請人 菲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設於新北市土城區土城工業區勝利街0 號 法定代理人 簡正雄 廖玉麟 再審聲請人 謝諒獲 指定處所 上列再審聲請人因相對人井強企業有限公司等人間請求請求發還 擔保金事件,對中華民國104年5月29日本院103年度事聲字第405 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再審聲請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再審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有所不服者,除合於法定再審原因得   聲請再審外,不容以其他之方法聲明不服,故不服終審裁定   而未以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者,仍應視其為再審之聲請,而   依聲請再審程序調查裁判(最高法院34年聲字第263號民事   判例意旨參照)。查本件聲請人以電子郵件對於104年5月29 日本院103年度事聲字第405號確定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 聲明不服,先位請求撤銷確定證明書及其他不利聲請人之決 定,備位請求再審、續行審理、承當訴訟、行使權利即開庭 ,先備位之主張仍應視為再審之聲請,合先敘明。 二、聲請人以本院99年度司聲字第171號案司法事務官未調取再 審原告於臺灣士林地方法院行使權利之民事卷宗民事執行卷 宗及本院民事執行處梅股及其他卷、士弘、士月及其他卷、 99年訴字第635號卷之再審事由,爰聲請本件再審,聲明求 為廢棄原確定裁定及本院103年度司聲字第446號裁定等語。 經查,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 誤,係指確定裁判所適用之法規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 有關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意旨顯然違反,或消極的不適用法 規顯然影響裁判者而言,故聲請人於原確定裁定送達時即可 知悉有無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再審理由。另有關同條項第13 款「當事人發現未經斟酌之證物,如經斟酌可受較有利益之 裁判者」之再審事由,聲請人未表明係原確定裁定送達後發 生或知悉並提出遵守再審不變期間之證據。則依前開說明, 本件應自原確定裁定送達時起算聲請再審之不變期間,聲請 人於遲至113年5 月13日始提起本件再審之訴,此有其前述 之電子郵件狀上之本院收狀戳章可佐(本院卷第13頁),顯 已逾民事訴訟法第500條第1項規定之30日不變期間,再審原 告復未表明關於知悉在後及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揆諸首揭 說明,其提起再審之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所謂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係指確定裁判所適用之法規顯然不合於法律規定,或與司法 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顯然違反,或消極的不適用法 規,顯然影響裁判者而言,不包括認定事實不當或判決理由 不備、理由矛盾、取捨證據失當、調查證據欠週、漏未斟酌 證據、認定事實錯誤及在學說上諸說併存致發生法律上見解 歧異等情形在內(最高法院111年度台再字第4號、112年度 台聲字第150號民事裁判參照)。另按事實審法院認定事實 之職權,或法律審法院就該法律規定事項所表示之法律上之 意見(通稱法律見解),並無適用法規顯有錯誤可言。聲請 人對於原確定裁定究有合於同法第496條第1項何款,則未據 敘明,依上說明,其聲請自非合法。聲請人對於原確定裁定 所為之再審聲請,既不合法,業如前述,本院自毋庸就原確 定裁定前之歷次確定裁判審究是否有聲請人所主張之再審事 由存在,併予敘明。揆諸前揭說明,顯難認其聲請再審為合 法,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   條、第502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朱慧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劉芷寧

2025-03-05

PCDV-113-聲再-17-20250305-1

聲再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1號 聲 請 人 即 受判決人 謝清彥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妨害公務案件,對於本院111年度簡上 字第41號刑事確定判決,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意旨詳如附件「刑事補正&程序律師申請狀(下稱 上開書狀)」所載。 二、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 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 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 429條、第433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所謂「敘述理由」,係指 具體表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而言;所稱「證據」 ,係指足以證明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倘僅泛言有法定再審 事由,而未敘明具體情形,或所述具體情形,顯與法定再審 事由不相適合,或未提出足以證明法定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 ,均應認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 字第1749號裁定理由參照。 三、經查,聲請人即受判決人謝清彥聲請本件再審之聲請,然並 未附具原判決之繕本或釋明請求本院調取之正當理由,亦未 具體表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理由,並提出足以證明該等再 審事由存在之證據,本院遂於民國114年1月23日以114年度 聲再字第1號裁定,命其應於該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前開 法律上程式;該裁定業於114年2月6日合法送達聲請人等節 ,有本院補正裁定、本院刑事庭囑託送達文件表(稿)、法 務部○○○○○○○簡復表、本院送達證書各1份在卷可稽(見本院 卷第19至25頁)。又聲請人雖已釋明其在監執行請求本院調 取原判決繕本,然綜觀其所出具之上開書狀,仍未具體敘明 其提起再審所據之法定再審事由、原因事實,亦未提出相關 證據資料或釋明聲請調查證據內容及其必要性,以為補正。 故聲請人本件聲請再審之程序經核顯與法律規定相違,復未 能補正,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本文規定裁定駁回聲請人 本件再審之聲請。又聲請人本件再審之聲請既屬程序上顯然 不合法,亦經命補正無果如前,自無再依刑事訴訟法第429 條之2前段規定,通知聲請人到場併聽取其意見之必要,以 免徒然浪費司法資源。 四、聲請人固主張其為精障患者應受律師及法扶保障。刑事訴訟 法第31條第1 項第3 款雖規定有「被告因身心障礙,致無法 為完全之陳述」,於審判中未經選任辯護人者,審判長應指 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為被告辯護,然本件係聲請再審並無準 用上揭規定,是聲請人此部分請求,揆諸上開說明,自屬無 據,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本文,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朱貴蘭                   法 官 藍得榮                   法 官 林涵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書記官 鄭筑安

2025-03-05

TTDM-114-聲再-1-20250305-2

聲再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3號 聲 請 人 即受判決人 陳志添 上列聲請人即受判決人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案件,對 於本院96年度訴字第329號刑事確定判決,聲請再審,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陳志添應於本裁定送達後柒日內,補正原判決之繕本或釋明請求 本院調取之正當理由,並補正再審之具體理由及證據,逾期未補 正者,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再審,應以再審書狀敘述理由,附具原判決之繕本及   證據,提出於管轄法院為之,但經釋明無法提出原判決之繕   本,而有正當理由者,亦得同時請求法院調取之;法院認為   聲請再審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   律上之程式可以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   429條、第433條定有明文。 二、經查,聲請人即受判決人陳志添聲請再審,然未附具請求再 審案件之原判決之繕本,亦未提出聲請再審所由之證據,尚 無從認定聲請人已具體敘明符合法定再審事由之原因事實及 提出足以證明前開再審事由存在之證據,是揆諸前開規定及 說明,聲請人本件聲請再審之程序即與法律規定不符,爰命 其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為補正,逾期未補正者即裁定駁 回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33條但書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朱貴蘭                   法  官 林涵雯                   法  官 藍得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邱仲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2025-03-05

TTDM-114-聲再-3-20250305-1

聲再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73號 再審聲請人 呂萬鑫 上列再審聲請人與再審相對人陳祥麟、陳宏益間請求訴訟救助聲 請再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及訴訟救助之聲請均駁回。 再審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再審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確定之裁定聲請再審者,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7 第2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此為必備之 程式。又再審之聲請不合法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 訴訟法第507條準用同法第50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再審聲請人對本院113年度救字第190號確定裁定聲請再 審,未據繳納裁判費,前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1日裁定 命再審聲請人於5日內補繳,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13日寄存 送達再審聲請人住所地之派出所,有送達證書在卷可按;再 審聲請人雖就本件裁判費聲請訴訟救助,惟經本院以114年 度救字第25號裁定駁回聲請並同時命再審聲請人應於送達5 日內補繳裁判費1,000元,前開裁定亦已於114年2月14日寄 存送達再審聲請人住所地之派出所,有送達證書附在前開卷 內可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該卷宗查明無誤而確定在案, 再審聲請人即應依法補繳裁判費。茲再審聲請人逾期迄今仍 未補正,亦有本院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答詢表、 附卷可稽,其再審聲請顯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至再審聲請人固於114年2月27日復具狀重申就本件裁判費聲 請訴訟救助之旨,惟本件裁判費之訴訟救助事件業經本院駁 回確定已詳如前述,則再審聲請人前開主張除仍無理由而無 從准許外,也無從做為其逾期未繳納裁判費之憑據,附此敘 明。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02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巫淑芳                                       法 官 孫藝娜                                       法 官 林士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楊玉華

2025-03-05

TCDV-113-聲再-73-20250305-2

聲再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9號 聲 請 人 洪舜偉 即 被 告 上列聲請人因傷害案件,對於本院112年度易字第1935號確定判 決(起訴案號: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35256號),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吸毒才做出脫序之事,幻聽幻覺也一 樣,聲請人已受到極大教訓,目前藥物控制良好,聲請人也 已停用幻聽幻覺之藥,如確定無該症狀即可停止醫療,無需 再監護6個月。聲請人一直服用監所內輕微精神疾病藥物, 在監所工作及生活正常,並無嚴重精神疾病,無需再另外增 加6個月治療,故不服本院112年度易字第1935號確定判決, 認有重新聲請鑑定之必要,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 6款規定聲請再審云云。 二、按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有罪之判決確定後 ,因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 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 認罪名之判決者,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得聲請再審。同條第 3項規定:第1項第6款之新事實或新證據,指判決確定前已 存在或成立而未及調查斟酌,及判決確定後始存在或成立之 事實、證據。揆其修正目的乃因再審制度之目的在發現真實 並追求具體公平正義之實現,為求真實之發見,避免冤抑, 對於確定判決以有再審事由而重新開始審理,攸關被告權益 影響甚鉅,故除現行規定所列舉之新證據外,若有確實之新 事實存在,不論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合理相信足 以動搖原確定判決,使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 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應即得開啟再審程序。然 所謂「新事實或新證據」,不以該事證於事實審法院判決前 已存在為限,縱於判決確定後始存在或成立之事實、證據, 亦屬之。惟須該事證本身可單獨或結合先前已經存在卷內之 各項證據資料,予以綜合判斷觀察,認為足以動搖原有罪之 確定判決,而為受判決人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 認罪名之判決者,始得聲請再審。倘無法產生合理懷疑,不 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所認定之事實者,自未具備上開要件, 或於判決確定前已存在或成立,且經法院調查及斟酌之證據 ,因非該條款規定所謂之「新證據」,均不能據為聲請再審 之原因(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201、231、264號裁定意 旨參照)。依聲請人聲請意旨其應是主張本案有刑事訴訟法 第420條第1項第6款再審原因。 三、經查:  ㈠被告前因傷害案件,經本院以被告行為時處於因精神障礙, 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及欠缺依其辨識行為之能力之狀態, 該當於刑法第19條第1項之情形,無刑事責任能力而判決被 告無罪,並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監護6個月。  ㈡原確定判決宣告被告應施以監護之理由,係基於奇美醫療財 團法人奇美醫院之精神鑑定書,評估被告後認「因被告之精 神疾病尚存,且依其過往醫療紀錄,被告病識感不足,服藥 依從度不佳,過往斷續治療及戒治病症仍存在,其疾病復發 及再犯之危險性高,未來宜加強衛教其對精神疾病與非法物 質濫用及其影響之認知,鼓勵持續接受相關治療,以維持病 情穩定,降低對非法物質之依賴及自殺與觸法風險,亦可考 慮監護治療,治療期間建議以6個月為準,後再評估其治療 效果」,並考量被告病歷及就醫資料、本案案發情節、再犯 之可能性、對社會安全之危險性及被告家庭環境支持能力等 因素,認被告所罹患之精神疾病,若未接受持續、規則之評 估與治療,且非於限制性或有監督之情境下持續接受治療, 難以預防再犯,因而需對被告施以6個月之監護處分,此據 本院調取該案卷內之鑑定報告核閱無訛。是原確定判決已詳 敘其調查、取捨證據之結果,及憑以諭知監護處分之心證理 由,所為論斷說明,與卷內訴訟資料悉無不合,並無違背一 般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之情事。是該鑑定報告於判決確定前 已存在,且經法院調查及斟酌,即非屬刑事訴訟法第420條 第1項第6款因非該條款規定所謂之「新證據」,不能據為聲 請再審之原因。 四、綜上所述,聲請人聲請意旨一再表明其已無嚴重精神症狀, 不需執行監護處分,惟並未提出任何確定判決後之新事實及 新證據,所執上開理由,核與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 款、第3項之新事實、新證據要件顯然不符。依上開說明, 本件再審之聲請,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末按聲請再審之案件,除顯無必要者外,應通知聲請人及其 代理人到場,並聽取檢察官及受判決人之意見。但無正當理 由不到場,或陳明不願到場者,不在此限。前項本文所稱「 顯無必要者」,係指聲請顯屬程序上不合法且無可補正或顯 無理由而應逕予駁回,刑事訴訟法第429條之2、法院辦理刑 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第177條之4定有明文。本件再審聲 請既有前述顯無理由之情事,要無聽取檢察官及聲請人意見 之必要,爰不另通知聲請人到場,末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十三庭 法 官 劉怡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吳幸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2025-03-05

TNDM-114-聲再-9-20250305-1

台抗
最高法院

業務侵占等罪聲請再審及停止刑罰執行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346號 抗 告 人 陳秀娟 上列抗告人因業務侵占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中 華民國114年1月7日駁回聲請再審及停止刑罰執行之裁定(113年 度聲再字第142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案件,其第二審法院所為裁定,不 得抗告,刑事訴訟法第405條定有明文。又刑事訴訟法第376 條於民國106年11月16日修法時,增列第1項但書、第2項之 規定,其修法宗旨在於:刑事訴訟法第376條第1項前段所列 之案件,性質上雖屬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案件,然其有 該條第1項但書之情形時,為更有效保障人民訴訟權,例外 允許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並為顧及第三審法院係法律審之 合理負荷,以同條第2項規定,將之限制為僅得上訴一次。 刑事訴訟法第405條雖未因該同法第376條第1項但書之增列 而配合修正,但本於同一法理,應容許第二審法院對於同法 第376條第1項但書案件所為之裁定,亦例外地有得抗告於第 三審法院一次之機會。此為本院已統一之見解。然案件若無 上開例外情形,自仍屬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案件,其第 二審法院所為裁定,不得抗告於本院,事亦至明。 二、本件原審法院109年度上訴字第147號確定判決維持第一審關 於論處抗告人陳秀娟如其附表編號1所示共同犯修正前背信 罪暨如其附表編號2至4所示共同犯業務侵占罪部分,依上開 說明,核分屬刑事訴訟法第376條第1項第4款、第6款所定經 第二審判決不得上訴第三審法院,且均非該條第1項但書之 案件,原審法院對於該案件相關再審聲請所為裁定,自不得 抗告於本院。乃抗告人猶就此部分向本院提起抗告,自非適 法,應予駁回。又上開不得抗告之規定乃法律明文,要不因 原裁定正本載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本裁定後十日內 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之旨而受影響,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1條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九庭審判長法 官 梁宏哲 法 官 楊力進 法 官 周盈文 法 官 劉方慈 法 官 陳德民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齡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05

TPSM-114-台抗-346-20250305-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遷讓房屋等再審之訴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91號 聲 請 人 邱燕娥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邱素娥間請求遷讓房屋等再審之訴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15日本院裁定(113年度台抗字第634號)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本院確定裁定聲請再審,如其前訴訟程序應委任律師為 訴訟代理人者,其聲請再審,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 05條、第466條之1第1項本文規定,亦應委任律師為其訴訟 代理人,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聲請人對於前訴訟程序其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本院11 3年度台上字第634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未委任律師為其 訴訟代理人,前經本院以114年度台補字第10號裁定命於裁 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此項裁定,已於民國114年1月17日送 達,有送達證書附卷可參。茲已逾期,聲請人仍未補正,其 聲請自非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 02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官 鍾 任 賜 法官 林 麗 玲 法官 黃 明 發 法官 陶 亞 琴 法官 呂 淑 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金 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05

TPSV-114-台聲-191-20250305-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等聲請假扣押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46號 聲 請 人 侯明伶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侯文騰間請求損害賠償等聲請假扣押事件 ,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25日本院裁定(113年度台抗字第725號 ),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裁定已確定者,始得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規定聲請再審。該 條所指之確定裁定,係指該裁定已具有形式上確定力及實質上確 定力者而言。發回命更為裁判之裁定既尚須由受發回之法院更為 裁判,即難謂有實質上之確定力,自不得僅以其為終局之確定裁 定,而對之聲請再審。本件聲請人雖以本院113年度台抗字第725 號裁定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再審事由,對之 聲請再審。惟查該裁定之主文為:「原裁定廢棄,應由臺灣高等 法院高雄分院更為裁定」,依上說明,應屬發回命更為裁判之裁 定,尚未具有實質上之確定力。聲請人竟對之聲請再審,殊非法 之所許,應予駁回。至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135號,係就與 本件不同之事實,而闡述其法律見解,上訴人將之比附援引,不 無誤會。併此說明。 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02條 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沈 方 維 法官 陳 麗 玲 法官 陳 麗 芬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方 彬 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胡 明 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05

TPSV-114-台聲-146-20250305-1

台抗
最高法院

聲明異議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126號 抗 告 人 李國精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台灣藍天堂股份有限公司間聲明異議聲請 再審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12日臺灣高等法院裁定(113 年度再抗字第20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第4款 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理 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 ,始為相當。如未表明再審理由,法院無庸命其補正。 二、抗告人對於原法院民國113年10月29日113年度抗字第1150號 確定裁定,聲請再審,並未表明該裁定有何法定再審事由, 依上開說明,其聲請再審自非合法。原裁定駁回其聲請再審 ,核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非有 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 1項、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官 鍾 任 賜 法官 林 麗 玲 法官 黃 明 發 法官 陶 亞 琴 法官 呂 淑 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金 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05

TPSV-114-台抗-126-202503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