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補提上訴理由書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21-230 筆)

壢小
中壢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壢小字第1342號 原 告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訴訟代理人 陳勇全 潘俐君 被 告 江昌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3,209元,及其中新臺幣87,032元自 民國113年7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十六計算 之利息,暨違約金新臺幣1元。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四、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理由要領 一、本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規定,除下列理由要領 外,僅記載主文,其餘省略。 二、按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民法第 252條定有明文,而契約當事人約定之違約金是否過高,應 依一般客觀之事實、社會經濟狀況、當事人實際上所受損害 及債務人如能如期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享受之一切利益為 衡量標準。又按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十六者,超過部 分之約定,無效,修正後之民法第205條定有明文。查本院 審酌修正後民法第205條規定及原告因被告遲延清償所受積 極損害、所失利益,通常為該帳款再轉借他人後之利息收入 或轉作他項投資之收益,然近年來國內貨幣市場之利率已大 幅調降,且原告請求之利息已達年息16%,復請求被告給付 如約款約定之違約金,則原告請求之利息及違約金總額尚屬 偏高,殊非公允,故本院認為原告請求之違約金,應酌減如 主文第1項為適當。從而,原告訴請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 示之金額及利息、違約金,即無不合,應予准許,逾此範圍 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方楷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黃敏翠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71 條第1 項:(依同法第436 條之32第2 項   規定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式準用之)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   由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提出理由書於原第二   審法院;未提出者,毌庸命其補正,由原第二審法院以裁定   駁回之。

2024-12-06

CLEV-113-壢小-1342-20241206-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2238號 原 告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 葉紫綺 被 告 鐘涓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0,000元,及如附表所示利息及違 約金。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2,21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台幣200,000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月17日向伊借款新台幣(下同 )190,000、10,000元,借款期間均自112年1月17日至118年 1月17日止,分72期依年金法按月平均攤還本息(前12期僅 按月付息),借款利率則皆按中華郵政2年期定期儲金機動 利率加碼年息0.575%計算。如未依約清償本息,除應自繳款 日起按當期借款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其逾期在6個月以內 者,另應按借款利率10%;超過6個月者,按借款利率20%計 付違約金。詎被告僅依約繳息至112年12月17日、113年1月1 7日,依約已喪失期限利益,尚欠本金200,000元及相關利息 、違約金未清償,迭經催討未獲置理。爰依借款契約法律關 係起訴,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理由   按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 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 契約,民法第474條前段定有明文。查原告主張上情,業據 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貸款契約、增補條款約定書、放款戶帳 號資料查詢單、放款交易明細查詢單、郵政儲金利率表等件 為證(卷第11至45頁)。參以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視同自 認原告主張為真實可採。  五、從而,原告依借款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 項所示本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規定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判決,爰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職權宣告 假執行。併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本 件訴訟費用額,依職權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附表(幣別:新臺幣) 計息本金 利息 違約金 起日 迄日 年息 起日 迄日 年息 190,000元 112年12月17日 113年3月26日 2.17% 113年1月18日 113年3月26日 0.217% 113年3月27日 清償日 2.295% 113年3月27日 113年7月17日 0.2295% 113年7月18日 清償日 0.459% 10,000元 113年1月17日 113年3月26日 2.17% 113年2月18日 113年3月26日 0.217% 113年3月27日 清償日 2.295% 113年3月27日 113年8月17日 0.2295% 113年8月18日 清償日 0.459%

2024-12-06

KSEV-113-雄簡-2238-20241206-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1709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治 訴訟代理人 吳政諺 被 告 黃裕絹即黃妙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81,351元,及其中新臺幣258,879元 自民國113年8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之利 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3,09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81,351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訴外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下稱渣打銀 行)請領信用卡使用,並申請現金貸款及餘額代償服務,依 約被告得持信用卡於特約商店簽帳消費,惟應於當期繳款截 止日前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式繳付最低金額,餘款則依週 年利率20%計付循環利息。詎被告未遵期繳款,依約已喪失 期限利益,截至民國99年4月20日止,尚欠消費本金新臺幣 (下同)166,879元、利息14,105元,暨現金貸款本金92,00 0元、利息8,367元未還。嗣渣打銀行於99年12月15日將上開 債權讓與原告,並以登報公告方式通知被告,迭經原告催討 未獲置理。爰依信用卡契約、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法律關係 起訴,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理由   按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 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 契約;按債權之讓與,非經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債務人,對 於債務人不生效力,民法第474條前段、第297條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查原告主張上情,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信用 卡申請書、餘額代償簡易申請表、分攤表、債權讓與證明書 、約定條款、報紙公告影本等件為證(卷第11至34、37頁) ,核與渣打銀行函覆信用卡帳單、帳務明細相符(卷第65至 111頁),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可採。 五、從而,原告依信用卡契約、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規定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判決,爰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職權宣告 假執行。併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本 件訴訟費用額,依職權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2024-12-06

KSEV-113-雄簡-1709-20241206-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2142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林郁婷 被 告 李慧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 月2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23,174元,及其中新臺幣111,457元 自民國108年9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之 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2,21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23,174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訴外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下稱渣打銀 行)請領信用卡使用,並申請現金貸款及餘額代償服務,依 約被告得持信用卡於特約商店簽帳消費,惟應於當期繳款截 止日前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式繳付最低金額,餘款則依週 年利率20%計付循環利息。詎被告未遵期繳款,依約已喪失 期限利益,截至民國99年6月15日止,尚欠消費本金新臺幣 (下同)104,304元、利息11,062元,暨現金貸款本金7,153 元、利息655元未清償。嗣渣打銀行於101年12月14日將上開 債權讓與原告,並以登報公告方式通知被告,迭經原告催討 未獲置理。爰依信用卡契約、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法律關係 起訴,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理由   按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 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 契約;按債權之讓與,非經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債務人,對 於債務人不生效力,民法第474條前段、第297條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查原告主張上情,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餘額 代償/現金貸款申請書、分攤表、債權讓與證明書、約定條 款、報紙公告影本、信用卡帳單等件為證(卷第11至24、27 、67至72頁),核與渣打銀行函覆帳務明細相符(卷第49頁 ),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可採。 五、從而,原告依信用卡契約、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本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規定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判決,爰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職權宣告 假執行。併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本 件訴訟費用額,依職權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2024-12-06

KSEV-113-雄簡-2142-20241206-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1826號 原 告 高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美玲 訴訟代理人 童守源 被 告 李彥呈 李連茂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165,486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1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5%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 13年2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 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算之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770元由被告連帶負擔,並應於本判決確 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65,486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 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李彥呈於民國101年1月18日、105年10月6日,邀同其父親即被告李連茂為連帶保證人,向伊申辦就學貸款,期間共計借出新臺幣(下同)196,433元,依約應於該階段學業通常應完成日後滿1年次日起依年金法按月平均攤還本息,借款利率則按中華郵政1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碼年息0.09%計算(已扣除銀行自行吸收0.06%)。如未依約清償本息,除應自遲延時起按應繳款日借款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其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另應按借款利率10%;超過6個月者,按借款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被告僅依約繳付本息至113年12月31日,尚欠本金165,486元及相關遲延利息、違約金未還,迭經催討未獲置理。爰依借款契約及連帶保證法律關係起訴,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理由   按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 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 契約,民法第474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稱保證者,謂當事 人約定,一方於他方之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其代負履行 責任之契約。保證債務,除契約另有訂定外,包含主債務之 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及其他從屬於主債務之負擔,民法 第739條、第740條亦有明定。又保證債務之所謂連帶,係指 保證人與主債務人負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 責任而言。查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 放款借據(就學貸款專用)、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就學貸 款申請/撥款通知書、放款客戶授信明細查詢單、放款繳款 紀錄查詢資料、就學貸款學期申貸明細查詢資料、就學貸款 利率沿革一覽表等件為證(卷第15至33、51、53、79至97、 101、105頁)。參以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視同自認原告主 張為真實可採。  五、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連帶保證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如主文第1項所示本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規定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判決,爰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職權宣告 假執行。併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本 件訴訟費用額,依職權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2024-12-06

KSEV-113-雄簡-1826-20241206-1

壢小
中壢簡易庭

給付租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壢小字第1185號 原 告 好生活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羅右宸 訴訟代理人 翁于荃 被 告 王廣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租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3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肆仟伍佰貳拾陸元,及自民國一一三年五 月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及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肆仟伍佰貳拾陸元為原告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巫嘉芸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第471 條第1 項:(依同法第436 條之32第2 項   規定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式準用之)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   由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提出理由書於原第二   審法院;未提出者,毋庸命其補正,由原第二審法院以裁定   駁回之。

2024-12-06

CLEV-113-壢小-1185-20241206-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2312號 原 告 謝季辰 被 告 胡坤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00,000元。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2,1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00,000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可預見將金融帳戶提供予他人,可能幫助他 人掩飾或隱匿實施詐欺犯罪所得財物,竟仍基於幫助詐欺取 財及洗錢意思,於民國110年9月2日前某時許,在高雄市三民 區九如二路與吉林街口,將其所申設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 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國泰帳戶)存摺、提款卡(含密 碼)、網路銀行帳號密碼等資料交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 暱稱「許先生」之人所屬詐騙集團。嗣該詐騙集團成員於11 0年8月7日前某時許向伊佯稱可操作網路投資股票獲利云云 ,致伊陷於錯誤,依指示於110年9月2日19時31分許,合計 匯款20萬元至訴外人劉尚俞所申設第一商業銀行0000000000 0號帳戶後,再於同日19時59分許、翌日12時37分許,遭轉 匯160,000元、49,000元至國泰帳戶內再提領一空,使伊受 有上開財產損失,且被告提供帳戶行為,業經本院111金簡 字第129號刑事案件(下稱系爭刑案)判決犯幫助洗錢罪確 定,依法應負賠償之責。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起訴,聲明 :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得心證理由   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 行為人;連帶債務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 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273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查原 告主張上開事實,業經本院調閱系爭刑案卷宗確認相符(卷 第73頁),並有系爭系爭刑案判決在卷可憑(卷第75至79頁 )。至原告被害部分,雖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以112年度 偵字第14149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固有該不起訴處分書在 卷可稽(卷第13至24頁),然係基於刑事法理上一罪不二罰 而以曾經判決確定為由,仍無礙於前揭民事侵權行為事實之 認定。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如數賠償 ,自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20萬元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規定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判決,爰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職權宣告 假執行。併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本 件訴訟費用額,依職權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2024-12-06

KSEV-113-雄簡-2312-20241206-1

雄簡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簡字第1668號 原 告 黃貴保 訴訟代理人 李俊賢律師 蔡文玲律師 被 告 倪堃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簡附民字第80號),本院 於民國113年11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3月2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明知金融機構帳戶係個人理財之重要工具, 亦為個人財產、信用之表徵,一般人無故取得他人金融機構 帳戶使用,常與財產犯罪密切相關,可預見將金融機構帳戶 提供予他人使用,可能遭他人作為詐欺取財轉帳匯款之犯罪 工具,亦可能作為收受及提領特定犯罪所得使用,他人提領 後即產生遮斷資金流動軌跡以逃避國家追訴、處罰之效果, 竟仍基於縱使發生上開結果,亦予容任之幫助詐欺取財及幫 助一般洗錢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2年3月29日10時23分前 之某時許,在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2段某全家便利商店,將 其所申請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 (下稱系爭帳戶)之網路銀行帳號及密碼,以通訊軟體LINE 傳送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暱稱「君豪」之詐欺集團成員使用 ,並事先依其指示設定約定轉帳功能,容任該詐欺集團成員 使用系爭帳戶。嗣該詐欺集團成員取得系爭帳戶資料後,即 共同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詐欺取財及洗錢犯意聯絡, 由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2月25日,透過通訊軟體LINE暱稱「 朱家泓」、「林穎」、「Abigail」向伊佯稱:可下載「時 富證券」APP投資股票獲利云云,致伊陷於錯誤,於112年3 月29日10時23分許,匯款新臺幣(下同)100萬元至系爭帳戶 內,旋遭該詐欺集團成員轉匯一空,致受財產損害(下稱系 爭事件)。被告提供系爭帳戶予詐欺集團成員使用,不法侵 害伊財產權益,自應與詐欺集團成員負共同侵權行為責任, 賠償伊所受全部損害。爰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 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四、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 行為人。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2項分別定 有明文。經查:  ㈠原告前開主張之事實,業據被告於刑事偵查程序中坦承不諱 (見電子卷證【高雄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1422卷】第56頁)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刑事庭112年度金簡字第993號洗 錢防制法等案件全案電子卷證確認無誤,亦有系爭帳戶基本 資料、系爭帳戶存款交易明細表、原告轉帳匯款單據影本為 據(見電子卷證【新北地檢112年度偵字第79890卷】第5至9 、19頁)。又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而於言詞辯論 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 條第3項之規定,應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實 。  ㈡被告明知交付系爭帳戶存摺、提款卡、密碼、網路銀行帳號 及密碼供真實姓名不詳之人使用,即可能使詐欺集團成員執 此作為向他人詐欺取財及洗錢之工具,卻仍交付之,足見被 告主觀上已具備幫助詐欺集團成員為不法行為之未必故意, 而詐欺集圑成員以系爭事件所示手法,使原告陷於錯誤而匯 款100萬元入系爭帳戶,乃不法侵害原告之財產權,依民法 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應賠償原告所受財產損害100萬元 ,被告提供系爭帳戶予詐欺集團成員使用,幫助詐欺集團成 員遂行前開侵權行為,其所為乃肇致系爭事件之共同原因, 依前引規定及說明,被告與詐欺集團成員即為系爭事件之共 同侵權行為人,應就系爭事件所致損害負連帶賠償責任。  ㈢再按連帶債務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 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民法第273條第1 項定有明文。被告與詐欺集團成員就系爭事件所致損害既應 負連帶賠償責任,原告依前引規定自得單獨向被告請求全部 損害100萬元。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 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3月2日(見附民 卷第21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依簡易程序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 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末查,本件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由本院刑事庭依刑事訴訟 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前來,依同條第2項規定免 繳納裁判費,而本院審理期間,並未滋生其他訴訟必要費用 ,要無訴訟費用負擔問題。   八、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第389條第1項第3款,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游芯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 記 官 林勁丞

2024-12-06

KSEV-113-雄簡-1668-20241206-1

雄小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雄小字第2416號 原 告 兆豐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梁正德 訴訟代理人 黃美娟 被 告 林金枝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下同)113年1 1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台幣(下同)5萬1,625元,及自113年10 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四、本判決所命給付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5萬1,625元預供擔保 ,得免假執行。   理由要領 原告所承保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為103年6月出廠(見 本院卷第17頁),至本件交通事故112年11月15日發生時,車齡 已9年餘,則原告支出之零件費用折舊後應僅剩殘價2,925元(依 平均法計算:17,550【零件費用】÷6【耐用年數+1】=2,925), 加計不用折舊之工資3萬0,700元及塗裝費用1萬8,000元,合計原 告得請求系爭車輛維修費用為5萬1,625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峻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書 記 官 武凱葳

2024-12-05

KSEV-113-雄小-2416-20241205-1

橋簡
橋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橋簡字第1073號 原 告 王珪璋 被 告 楊孝珉 訴訟代理人 朱萱諭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9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於民國109年3、4月間與位於高雄市○○區○○ 段000○000地號土地及坐落該土地上門牌號碼高雄市○○區○○○ 路000號之未保全登記建築物(下稱系爭房地)之所有權人 梁宏談妥購買系爭房地後,於尚未簽訂系爭房地買賣契約取 得系爭房地所有權之時,隨即於109年6月15日某時許,在高 雄市○○區○○○路000號12樓之1「台灣綠金聯合事業有限公司 (下稱台灣綠金公司)」內,以台灣綠金公司代表人名義與 被告再就系爭房地另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並約定以 新臺幣(下同)1億1,472萬元將系爭房地轉售並將系爭房地 所有權指定登記予被告,後原告與梁宏於109年6月20日就系 爭房地簽訂「土地買賣契約書」時,並由原告在系爭房地「 土地買賣契約書」立契約書人下之「甲方連保人暨產權登記 名義人」欄位簽署被告之姓名,並指定被告作為系爭房地所 有權之登記名義人,因原告誤將被告之「珉」字誤載為「岷 」字,原告發現後遂將原誤載之「岷」字更改為「珉」字, 並由陪同在場簽約之被告自行於系爭房地「土地買賣契約書 」立契約書人下「甲方連保人暨產權登記名義人」旁「楊孝 珉」欄位上用印,復於109年6月29日再由被告自行在上開欄 位下方填寫自身之年籍資料與地址。茲因被告與原告間所簽 訂之「不動產買賣契約」因故終止,被告隨即另自行與系爭 房地之所有權人梁宏就系爭房地簽訂「土地買賣契約書」, 後被告與系爭房地之所有權人梁宏間所簽訂之「土地買賣契 約書」因故終止,致被告遭其所委任之仲介公司即盛太不動 產有限公司(下稱盛太公司)扣抵仲介服務費(含相關稅費 )等費用。詎被告明知上情,猶基於誣告之意,於109年9月 4日向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下稱橋頭地檢署)提出刑事告 訴不實指訴稱:原告明知其並非系爭房地之所有權人,竟意 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及偽造文書之犯意,於109 年6月15日某時許,在台灣綠金公司內,以台灣綠金公司代 表人名義與被告簽訂系爭房地「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並約 定以1億1,472萬元出售系爭房地予被告,且原告未經其被告 同意即在原告與系爭房地之所有權人梁宏簽訂「土地買賣契 約書」下「甲方連保人暨產權登記名義人」欄位擅自簽署其 姓名,並在其姓名旁蓋印偽刻之印章等情,而誣告原告涉有 詐欺取財及行使偽造私文書等罪嫌(下稱系爭誣告行為), 嗣該案經檢察官偵查後,於110年2月17日以110年度偵字第4 68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被告所為導致原告名譽、人格權受 有損害,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訟,請求慰撫金10 0萬元等語。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兩造前已於113年2月27日達成和解,約定就兩造 間之民事給付酬金、刑事誣告及詐欺案以140萬元和解(下 稱系爭和解),且被告已依約履行完畢,原告自不得再為請 求等語,資為抗辯。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一)按稱和解者,謂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以終止爭執或防止 爭執發生之契約,和解有使當事人所拋棄之權利消滅及使當 事人取得和解契約所訂明權利之效力,民法第736條、第737 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和解原由兩造互相讓步而成立,和解 之後任何一方所受之不利益均屬其讓步之結果,不能據為撤 銷之理由;解契約合法成立,兩造當事人即均應受該契約之 拘束,縱使一造因而受不利益之結果,亦不得事後翻異,更 就和解前之法律關係再行主張。 (二)經查,原告前以被告有系爭誣告行為向橋頭地檢署提出告訴 ,經該署偵查後以110年度偵字第6678號以被告涉犯誣告罪 提起公訴,嗣經本院以110年度訴字第331號(嗣改分為113 年度簡字第1410號,下稱系爭刑案)受理等事實,業經調閱 該案卷宗確認無誤。又有關被告辯稱兩造已就系爭誣告達成 和解且被告已給付完畢乙節,業經提出和解協議書為證(本 院卷第51頁),依該協議書首段「甲乙雙方間之民事給付酬 金、刑事誣告詐欺等紛爭,經充分溝通後,誤會冰釋,兩造 達成和解並協議條件如下:...」等語,及和解條件「一、」 記載和解金為140萬元,並由原告簽名確認已簽收、和解條 件「二、」所記載案號包括系爭刑案,和解條件「三、」記 載原告就給付酬金、刑事誣告及詐欺案以及其他所生民事請 求等權利均同意拋棄不得再行主張等語,且原告並未否認曾 簽屬該協議書,堪認被告所辯並非無據。至原告雖主張其當 時只有同意撤回詐欺的部分、其只是針對刑事和解等語,但 此與上開和解協議書之記載不符,且原告於系爭刑案繫屬中 之113年2月27日曾具狀表示「有關本案110年度訴字第331號 楊孝珉涉犯刑法詐欺罪與誣告罪等案件,因...雙方就爭議 事實已充分溝通,誤會冰釋而達成和解」等語,並請法院從 輕量刑或給予緩刑(該案卷三第37頁),原告亦自陳該書狀 是其簽名(本院卷第44頁),亦見兩造當時和解範圍包括系 爭誣告行為,自難因原告主觀上之認知,而為有利原告之認 定。綜上,兩造既已就系爭誣告行為成立和解,並由被告依 和解條件履行完畢,原告自不得再向被告請求賠償。 四、從而,原告主張被告應給付原告1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經本院審酌後認 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再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橋頭簡易庭 法   官  呂維翰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書 記 官  陳勁綸

2024-12-05

CDEV-113-橋簡-1073-202412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