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上字第52號 上 訴 人 張天宜 訴訟代理人 蔡正廷律師 李家蓮律師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鼎益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不動產所 有權移轉登記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18日本院112 年度重上字第52號第二審判決,提起第三審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上訴人之上訴利益價額核定為新臺幣670萬8,520元,上訴人 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7日內,補繳不足之第三審裁判費新臺幣4萬 0,010元。   理 由 一、按上訴利益,應就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準用關於計 算訴訟標的價額之規定;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 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 466條第4項、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所謂 交易價額,應以市價為準。次按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訴 ,依第77條之13及第77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費十分之五,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又民國113年12 月30日修正公布,自114年1月1日發生效力之臺灣高等法院 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 條第1項規定:「因財產權而起訴之事件,向第二審或第三 審法院上訴,其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十萬元以下部 分,裁判費依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十六第一項原定額數 ,加徵十分之五;逾十萬元至一千萬元部分,加徵十分之三 ;逾一千萬元部分,加徵十分之一。」。 二、查本件被上訴人起訴請求上訴人應將附表所示之土地、建物 (下稱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被上訴人,本院第二 審判決命上訴人應於被上訴人給付新臺幣(下同)299萬2,2 28元之同時,將系爭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被上訴人,屬 命上訴人為本案給付及被上訴人應同時履行對待給付之判決 ,上訴人所提第三審上訴,應以本案給付為其上訴之訴訟標 的,爰核定其上訴利益為670萬8,520元(即第一審法院所核 定系爭不動產於起訴時之市價,見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0年 度重訴字第417號卷一第55至56頁),應徵第三審裁判費12 萬0,010元,上訴人僅繳納8萬元,顯有未合。茲限上訴人於 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翌日起7日內,逕向本院補繳不足之第 三審裁判費4萬0,010元(計算式:12萬0,010元-8萬元=4萬0 ,010元),逾期即駁回其第三審上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慧萍                法 官 陳杰正                法 官 潘曉玫 附表: 土地部分 編 號 土地坐落 土地面積 (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備註 縣市 鄉鎮 市區 段  地號 1 新北市 ○○區 ○○ 0000 45294.81 100000分之45 重測前:新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面積46478平方公尺。 2 新北市 ○○區 ○○ 0 39015.05 100000分之45 重測前:新北市○○區○○段○○○○段00-00地號土地,面積38999平方公尺。 建物部分 編 號 建號 基地坐落 -------------- 門牌號碼 建築式樣主要建築材料及房屋層數 建物面積 (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備註 1 8841 新北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 --------------- 新北市○○區○○街000巷00弄0號16樓 鋼筋混凝土造23層 第16層:80.02 陽台:12.03 1分之1 重測前:新北市○○區○○段○○○○段00000建號建物。 備考 共有部分:新北市○○區○○段000建號建物(重測前:新北市○○區○○段○○○○段00000建號建物),面積16933.2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38/100000。新北市○○區○○段000建號建物(重測前:新北市○○區○○段○○○○段00000建號建物),面積13714.1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5/10000。 2 516 新北市○○區○○段0地號土地、同段0000地號土地 --------------- 新北市○○區○○街000巷00弄0至00號等地下1、2、3、4、5層 鋼筋混凝土造28層 總面積:68000.27 地下1層:9469.60 地下2層:26703.75 地下3層:23199.57 地下4層:8318.78 地下5層:308.57 5598分之2 重測前:新北市○○區○○段○○○○段00000建號建物。 備考 共有部分:新北市○○區○○段000建號建物(重測前:新北市○○區○○段○○○○段00000建號建物),面積16933.20平方公尺,權利範圍5598/100000。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 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其餘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章大富

2025-03-25

TPHV-112-重上-52-20250325-2

臺灣高等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486號 上 訴 人 張金玲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陳張月子等人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 記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7日本院113年度上字第 486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第三審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 ,原第二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 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 文。又向第三審法院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 繳納裁判費,否則其上訴為不合法;另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 ,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上訴人未依民事訴訟法 第466條之1第1項、第2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經第二審法 院定期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 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之,亦經同法第466條 之1第4項定明。 二、查上訴人於民國114年2月7日對本院113年度上字第486號判 決提起上訴,惟未據繳納裁判費,亦未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 師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本院於同年月27日 裁定命上訴人於收受裁定翌日起7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同 年3月12日送達上訴人,有民事送達證書可據(見本院卷三 第243頁),然上訴人逾期未補正,則有本院裁判費或訴狀 查詢表、答詢表可憑(見本院卷三第249、251頁),上訴人 復未依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2規定為聲請,依前揭說明,上 訴人提起本件上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慧萍                法 官 潘曉玫                法 官 陳杰正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林雅瑩

2025-03-24

TPHV-113-上-486-20250324-3

家繼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塗銷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訴字第59號 上 訴 人 莊淑惠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 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按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 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 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442 條第2 項亦規定甚明。上開規定,於家事事件,依家事 事件法第51條之規定,準用之。 二、本件上訴人之上訴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240萬元 ,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09,430 元,茲因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 未繳納裁判費,爰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4 2 條第2 項規定,命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算20日內補 繳,逾期未補繳即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曉芳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甘治平

2025-03-24

TYDV-113-家繼訴-59-20250324-3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00號 原 告 陳水松 訴訟代理人 雷皓明律師 複代理人 陳瑋岑律師 被 告 林金汝 訴訟代理人 蔡坤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4萬5,936 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法院因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得依職權調 查證據,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至3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終止兩造間借名登記關係,聲明請求被告 應將坐落於新北市○○區○○○段000000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 5分之1),及其上同段00000-000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新 北市○○區○○○街00巷0號4樓,權利範圍:全部)之所有權移 轉登記予原告。經本院依職權查詢與系爭房地地點、樓層及 屋齡相近之不動產,於起訴時相近時點之每平方公尺交易單 價約為新臺幣(下同)18萬元,有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 詢資料附卷可稽;而系爭房地之建物面積為84.52平方公尺 (計算式:層次面積76.66㎡+陽台面積7.86㎡=84.52㎡),則 以上開單價計算,系爭房地於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約為1,521 萬3,600元(計算式:84.5㎡×180,000元/㎡=15,213,600元) 。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經核定為1,521萬3,600元,且於 113年12月18日起訴,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4萬5,936元。茲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囿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得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及補正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董怡彤

2025-03-24

PCDV-114-補-500-2025032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713號 原 告 劉鍾豪 訴訟代理人 陳丁章律師 被 告 黃榮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8萬2,11 3元,如逾期未為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法院因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得依職權調 查證據;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至3項、第77條之2第1項本文分別定有 明文。復此所謂交易價額,係指客觀之市場交易價格而言( 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88號裁定意旨參照),倘訴訟標的 物無實際交易價額,當事人復未能釋明訴訟標的物之市價時 ,法院本得依職權調查審認。而地政機關現就不動產之交易 價格已採實價登錄制度,故鄰近房地於一定期間內所登錄之 交易價格,應趨近於客觀之市場交易價格,而可作為核定訴 訟標的價額之基準。又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法院應以裁定駁 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同 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及同條第1項但書亦有明定。 二、經查,原告起訴主張兩造間就附表所示土地及建物(下合稱 系爭房地)存有借名登記關係,其為系爭房地之實際所有權 人,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地移轉登記為原告所有,及給付系爭 房地租金收益新臺幣(下同)88萬9,344元。其中系爭房地 之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而依 本院職權調查之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公告資料 觀之,與系爭房地(各筆土地及建物權利範圍均相同)之不 動產於民國113年5月1日交易價格為600萬元,因與原告起訴 時點相近,且係在內政部網站登錄之實際交易價額,應得作 為系爭房地價額核定之依據,是系爭房地訴訟標的價額應核 定為600萬元,併加計請求交付租金收益部分金額後,合計 為688萬9,344元(計算式:6,000,000+889,344=6,889,344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8萬2,113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第6款及同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 送達5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芳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孫福麟 附表: 編 號 土地坐落 面積 (㎡) 權利範圍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號 01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76 131 285分之1 02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0 60 570分之1 03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1 96 285分之1 04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1-1 39 285分之1 05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2-1 5 285分之1 06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2-2 68 285分之1 07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2-3 292 285分之1 08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2-4 33 285分之1 09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2-5 65 285分之1 10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3 254 285分之1 11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3-1 208 285分之1 12 臺北市 大安區 仁愛 四 88 47 285分之1   編號 建號 坐落基地 建物門牌 建物面積 (㎡) 權利範圍 層次面積 01 臺北市○○區○○段○○段000○號 同段81、82、82-2、82-3、83地號 臺北市○○區○○路○段000巷00號 層數:6層 層次:2層 1,268.03 陽台 13.05 285分之1 總面積:1,281.08 02 臺北市○○區○○段○○段000○號 同段81、82、82-2、82-3、83地號 臺北市○○區○○路○段000巷00號 層數:6層 層次:1層 1,372.74    3層 1,138.88    4層 1,218.68    5層 1,231.43    6層  999.51    陽台 243.50    屋頂突出物       123.50    地下層      1,673.04 285分之1 總面積:8,001.28

2025-03-21

TPDV-114-補-713-20250321-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592號 原 告 許春生 訴訟代理人 王雅雯律師 被 告 許定方(即許家豪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就被繼承人許家豪所有如附表所示不動產辦理繼承登記後 ,將如附表所示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原告。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涉訟者,專屬不動產所在 地之法院管轄。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得由不動產所在地之 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0條定有明文。所謂其他因不動產 涉訟,係指因不動產之物權或其分割或經界以外,與不動產 有關之一切事項涉訟者(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538號裁 定意旨參照)。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就如附表所示土地、 建物(下合稱系爭不動產)辦理繼承登記後,將所有權移轉 登記予原告,係依借名登記契約所生之債權請求權為主張, 核屬前述其他因不動產涉訟者。查系爭不動產坐落臺北市萬 華區,屬本院轄區,是本院就本件自有管轄權。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原告於民國110年2月間欲購買系爭不動產,惟因 考量貸款年限、成數及利率等問題,乃與其姪子即訴外人許 家豪協議,由許家豪出名登記為系爭不動產之所有人,雙方 並於同年3月19日簽立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書。與建商洽簽 買賣契約等事宜,均由原告處理,該買賣契約書、系爭不動 產所有權狀等文件均由原告保管,買賣價金、各期貸款本息 均由原告支付,房屋稅、地價稅亦由原告繳付,足徵許家豪 僅為系爭不動產之借名登記人。嗣許家豪於110年7月22日死 亡,原告與許家豪間之借名登記關係因而終止,惟許家豪現 仍登記為系爭不動產所有人,而被告為許家豪之繼承人,原 告自可請求被告辦理繼承登記並將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予 原告。爰類推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及繼承之法律關係提起 本件訴訟,並聲明:被告應就被繼承人許家豪所有如附表所 示不動產於辦理繼承登記後,將如附表所示不動產所有權移 轉登記予原告。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與許家豪間就系爭不動產成立借名登記契約,該契約 關係因許家豪死亡而消滅:     1.按借名契約,係指當事人約定一方將自己之財產置於他方 名下,而仍由自己管理、使用、處分,他方允就該財產為 出名之契約。故在其內部關係上,借名人為該借名財產之 所有人,出名人對之並無使用收益之權。另按委任關係, 因當事人一方死亡、破產或喪失行為能力而消滅。但契約 另有訂定,或因委任事務之性質不能消滅者,不在此限, 民法第550 條定有明文。而借名登記契約,係以當事人間 之信任為基礎,性質上與委任契約相同,自得類推適用上 開法條之規定(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1106號判決意 旨參照)。   2.原告主張其與許家豪就系爭不動產成立借名登記契約之事 實,業據提出系爭不動產登記第一類謄本(本院卷第61至 67頁)、所有權狀(本院113年度北司補字第2283號卷〈下 稱補字卷〉第89至91頁)、110年3月19日不動產借名登記 契約書、系爭不動產買賣契約書、訂購單(補字卷第31至 77頁)、原告匯付系爭不動產價款及貸款之匯款回條聯( 補字卷第87、93、95、97頁)、110年至112年之房屋稅與 地價稅繳款書(補字卷第99至107頁)等資料為證。而被 告經合法通知未到庭爭執,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堪信原告主張為真實可採。     3.原告借用許家豪名義登記為系爭不動產所有權人,原告為 借名登記契約之借名人,許家豪則為出名人,已如前述。 而許家豪於110年7月22日死亡,有其除戶戶籍謄本在卷可 憑(補字卷第109頁),又本件借名登記契約並無另行訂 定,或因委任事務之性質而不能消滅之情形,則類推適用 民法第550條規定,該契約關係已於110年7月22日因許家 豪死亡而消滅。 (二)原告請求被告有理由:   1.借名登記契約,在性質上與委任契約相同,並得類推適用 民法委任之相關規定,業如前述。又受任人以自己之名義 ,為委任人取得之權利,應移轉於委任人;繼承,因被繼 承人死亡而開始;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 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民法第541 條第2項、第1147條、第1148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2.本件借名登記契約之出名人許家豪死亡,而被告為其父, 且為唯一繼承人乙節,有相關戶籍資料、繼承系統表、本 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及索引卡查詢證明可佐(參補字卷第 21頁、第109至113頁、限閱卷之親等關聯資料、本院卷第 49至51頁)。又借名登記契約雖已終止,然系爭不動產仍 登記於許家豪名下,亦有系爭不動產登記第一類謄本附卷 可憑(本院卷第61至67頁),被告為許家豪之繼承人,依 民法第1147條、第1148條第1項規定,自應繼承許家豪對 原告返還系爭不動產所有權之債務,則原告類推適用民法 第541條第2項規定及依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辦理繼 承登記後,將系爭不動產如附表所示權利範圍移轉登記予 原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擊方法及證據,核與判決之 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九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附表: 土地標示 編號 土地坐落 權利範圍 備註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地號 1 臺北市 ○○區 ○○段○小段 000 135/10000 建物標示 編號 建號 土地坐落 權利範圍 備註 建物門牌 1 臺北市○○區○○段○○段0000○號建物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 1/1 含共有部分2716建號;權利範圍131/10000(含停車位編號地下二層70號,權利範圍58/10000) 臺北市○○區○○路○段000號7樓之1

2025-03-21

TPDV-113-重訴-592-20250321-1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187號 上 訴 人 葉舒青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吳承祐等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事 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13日本院第二審判決(113年 度上字第187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正本送達後七日內,補正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 格之關係人為代理人之委任狀,及補繳上訴第三審裁判費新臺幣 五萬五千七百七十七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第三審上訴。   理 由 一、按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 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上訴人未依 前揭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已委任而法院認為不適當者 ,第二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民事訴 訟法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 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向第三審法 院上訴,應繳納裁判費,並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及第77 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費10分之5,及依原定數額再加徵   10分之3,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及臺灣高等法院民事 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第1 項亦定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對本院第二審判決上訴,未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 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亦未繳納第三審裁判費。又本件 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304萬9,585元,應徵第三審裁判 費5萬5,77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42條第2項前 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正本送達後7日內,如數逕向本 院補繳第三審裁判費5萬5,777元,並提出委任律師或具律師 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逾期不為補正,即駁 回第三審上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翁金緞                    法 官 黃義成                    法 官 周欣怡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就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及命補繳裁判費提起抗告,須 於本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並應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其餘命提出委任狀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施淑華

2025-03-20

TNHV-113-上-187-20250320-2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459號 原 告 馮慧智 訴訟代理人 吳榮庭律師 趙相文律師 被 告 金美慧 訴訟代理人 劉安桓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 4年2月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不甚礙被告之防禦及訴訟之終結者,不在此 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7款定有明文。次按 所謂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係指變更或追加之訴與原訴之 原因事實,有其社會事實上之共通性及關聯性,而就原請求 所主張之事實及證據資料,於變更或追加之訴得加以利用, 且無害於他造當事人程序權之保障者而言。原告於起訴時依 借名登記關係或類推適用委任契約關係,請求被告應將坐落 於新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200000分之335) ,及其上同段3742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 0號13樓,權利範圍2分之1)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原告。嗣 於民國113年10月28日以民事變更訴之聲明暨準備㈠狀追加類 推適用合夥法律關係為請求權基礎,清算兩造間共同出資購 買上開房地之合資財產,並變更為先、備位之聲明(見本案 113年度重訴字第459號「下稱重訴字」卷一第89頁)。核原 告上開所為,皆係基於兩造間就系爭房地所有權爭議所生之 同一基礎事實,其先後所為請求之主張在社會生活上可認為 有共通性或關連性,而就原請求之訴訟及證據資料於相當程 度範圍內具有同一性或一體性,在審理時得加以利用,俾先 後兩請求可在同一程序得加以解決,以避免重複審理,庶能 統一解決紛爭,核無不合,自應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一)兩造於103年6月16日簽訂同意書,約定共同出資購買國家 一號院社區一間即新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 圍100000分之335),及其上同段3742建號建物(即門牌 號碼新北市○○區○○○路00號13樓,權利範圍全部,下合稱 系爭房地),並以被告之名義先購買,原告所有之2分之1 權利借名登記於被告名下,兩造成立借名登記關係(下稱 系爭借名登記關係),系爭房地並於103年8月14日登記為 被告所有,並約定如有權利義務費用或房子賣出有任何費 用或盈收,均為兩造平均分攤。因系爭借名登記關係已無 繼續存在之必要,爰依民法第549條第1項規定,以本件起 訴狀繕本送達予被告,作為終止系爭借名登記關係之意思 表示,並依民法第179條及類推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規 定,請求被告將系爭房地所有權應有部分有2分之1權利移 轉登記予原告。 (二)若認兩造並未成立系爭借名登記關係或類推適用委任契約 關係,則兩造依系爭同意書約定,共同出資系爭房地,並 由兩造平均分攤任何權利義務費用或房子賣出之費用或盈 收,應屬兩造共同出資完成一定目的之合資契約(下稱系 爭合資關係),則原告以113年7月9日民事起訴狀繕本作 為向被告終止系爭借名登記關係之意思表示,真意顯然係 終止兩造基於系爭同意書而成立之契約關係,再以113年1 0月28日民事變更訴之聲明暨準備㈠狀繕本送達予被告,作 為類推適用民法第686條第1項聲明退出系爭合資關係並請 求依原告之出資比例返還合資財產之意思表示。準此,兩 造間合資關係已解散,因兩造並未選任清算人,是原告備 位聲明依系爭同意書及類推適用前揭民法合夥之規定,請 求被告應協同就系爭房地清算合資財產。 (三)被告雖主張系爭房地之出資係由慧智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慧智保全公司)、慧宇國際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有限公 司、慧智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有限公司等公司(下合稱慧智 保全等3公司)帳戶匯入兩造之系爭聯名帳戶,再轉入系 爭房貸帳戶,故系爭房地之出資人係慧智保全等3公司法 人。惟查:   ⒈兩造於93年12月間,各出資50%共同創立慧智公寓大廈管理 維護有限公司,之後陸續成立關係企業慧智保全公司及慧 宇國際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有限公司,兩造對慧智保全等3 公司皆各有50%權益。準此,被告所稱由慧智保全等3公司 帳戶匯入兩造之系爭聯名帳戶之款項,為兩造經營公司所 得之薪資及股東分紅,屬個人所得,該款項之所有權已移 轉,確為兩造之個人資金而非法人出資。申言之,系爭同 意書所載「由公司資金投資國家一號院社區一間」,係指 兩造由經營公司所得之薪資及股東分紅等個人資金,共同 出資購買系爭房地,因此系爭同意書並記載「如房子賣出 有任何費用或盈收均為金美慧及馮慧智雙方平均分攤」, 併觀系爭房地非由慧智保全等3公司帳戶直接將款項匯入 房貸帳戶,且為何被告甘冒違反商業會計法第71條第4款 規定未於慧智保全等3公司之資產負債表上記載系爭房地 此一不動產,可證被告之主張顯與事實不符。   ⒉兩造前曾就系爭房地終止借名登記或合資關係乙節達成共 識由原告出資向被告購買渠應有部分有2分之1權利,此有 慧智保全公司113年8月15日股東會議事錄可證。 (三)聲明:   ⒈先位聲明:    被告應將坐落於新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2 00000分之335),及其上同段3742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 新北市○○區○○○路00號13樓,權利範圍2分之1)之所有權 移轉登記予原告。   ⒉備位聲明:    被告應協同原告清算兩造間共同出資購買坐落於新北市○○ 區○○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200000分之335),及其上 同段3742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0號13 樓,權利範圍2分之1)之合資財產。 二、被告抗辯: (一)系爭房地係由慧智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有限公司、慧智保全 公司及慧宇國際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有限公司出資購買,公 司帳戶存入兩造之永豐銀行兩個聯名帳戶(帳號: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並分別由上開二聯 名帳戶匯入房貸帳戶及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基此,原告先 位主張依民法179條,類推適用民法第541條第2項規定請 求移轉登記系爭房地2分之1;備位類推適用民法第686條 第1項規定,聲明退出合資關係,請求返還合資財產,均 無理由。 (二)聲明:原告先位及備位之訴均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 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此 為民法第179條所明文。次按稱借名登記者,謂當事人約 定一方將自己之財產以他方名義登記,而仍由自己管理、 使用、處分,他方允就該財產為出名登記之契約。又按合 資契約係雙方共同出資完成一定目的之契約;而合夥乃二 人以上互約出資以經營共同事業之契約,二者均係契約當 事人共同出資,雙方就出資及獲利比例均按約定定之,差 異僅在合夥以經營共同事業為特點,則就性質不相牴觸部 分,非不得類推適用民法合夥之相關規定,以定合資人間 之權義歸屬。復按解釋契約,固須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 意,不能拘泥於契約之文字,但契約文字業已表示當事人 真意,無須別事探求者,即不得反捨契約文字而更為曲解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33號民事判決意旨可參)。 (二)查原告先位依民法第179條及借名登記法律關係,備位依 合資契約為本件主張,惟觀諸兩造就系爭房地所簽訂之同 意書係記載:「合夥人投資同意案 金美慧和馮慧智雙方 討論後決定由公司資金投資國家一號院社區一間詳如附件 付款明細表,此投資以金美慧的名義先購買,因購買需要 銀行貸款驗資、貸款利息等資金調度驗資及期間所產生的 費用、稅金、裝潢、社區管理費等各項相關支出。均由公 司帳支出! 如房子賣出有任何費用或盈收均為金美慧及 馮慧智雙方平均分攤」等語(見重訴字卷一第27頁),完 全未提及原告有借用被告名義登記系爭房地所有權應有部 分2分之1,自難認定兩造間有借名登記法律關係或被告有 何不當得利情形,且明確提及購買系爭房地之資金係由公 司支出,亦無從認定兩造為共同出資完成一定目的之合資 契約,故原告上開主張,均難採認。至原告陳稱被告用以 繳納房貸本息之合作金庫帳戶,是由兩造聯名之2個永豐 銀行帳戶匯入款項繳納,且係股東分紅款項,可證係兩造 共同出資,然經被告提出慧智保全等3公司帳戶之存摺封 面、兩造聯名之2個永豐銀行帳戶明細及用以繳納房貸本 息之合作金庫帳戶交易明細(見重訴字卷二第13頁至第45 9頁),可見兩造聯名之2個永豐銀行帳戶內之款項多來自 於慧智保全等3公司帳戶,亦與上開同意書所載「由公司 資金投資」相符,且原告未提出任何證據證明上開來自慧 智保全等3公司款項係股東分紅款項,此部份主張即難採 認。 (三)綜上所述,原告先位依民法第179條及借名登記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應將坐落於新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權 利範圍200000分之335),及其上同段3742建號建物(即 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0號13樓,權利範圍2分之1) 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予原告;備位依合資契約,請求被告應 協同原告清算兩造間共同出資購買坐落於新北市○○區○○段 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200000分之335),及其上同段37 42建號建物(即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0號13樓,權 利範圍2分之1)之合資財產,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至原告聲請傳喚證人吳麗玲及被告,待證事實為兩造曾就系 爭房地由一方出資向另一方購買應有部分的2分之1權利進行 討論,然此僅為兩造簽訂上開同意書後,是否變更同意書內 約定進行討論,與兩造間是否有不當得利、借名登記或合資 關係均無涉,又原告聲請傳喚證人黃純玉,待證事實為當初 兩造要買系爭房地且雙方權利各2分之1乙節知之甚詳,然原 告既已提出同意書(見重訴字卷一第27頁),已堪認定兩造 間約定之權利義務關係,自均無傳喚之必要。故本件事證已 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經本院斟酌後,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敘明。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囿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張韶安

2025-03-20

PCDV-113-重訴-459-20250320-1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上字第117號 聲 請 人 唐宏輝 上列聲請人因唐秋雄等4人與相對人李玟潔等3人間不動產所有權 移轉登記等事件(114年度重上字第117號),聲請為被上訴人唐 秋雄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唐宏輝為本院114年度重上字第117號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等事件被上訴人唐秋雄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上訴人唐秋雄(下稱姓名)因跌倒頭部撞 擊地面,導致雙側創傷性腦出血,於民國114年1月19日經急 診入住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下稱國泰醫院) ,現意識不清,已為無訴訟能力之人,因其並無法定代理人 恐有延誤之虞,伊與唐秋雄為父子關係,爰依民事訴訟法第 51條第2項規定,聲請為唐秋雄選任特別代理人,代為訴訟 行為。 二、按無訴訟能力人有為訴訟之必要,而無法定代理人,或法定 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者,其親屬或利害關係人,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2項 定有明文。 三、查唐秋雄於114年1月19日因雙側創傷性腦出血,急診入住國 泰醫院加護病房,於同年2月3日轉至病房照護,格拉斯哥昏 迷指數6分,現意識不清,短時間無法清醒,現仍住院治療 中等情,有國泰醫院診斷證明書可參(見本院卷第99頁)。 是唐秋雄無訴訟能力堪可認定。然唐秋雄為成年人,且未經 監護宣告,無法定代理人,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基 本資料可參(見本院卷第109頁),本院認有為其於本件不 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選任特別代理人之必要。聲請人 為唐秋雄之子,且經本院就由聲請人擔任特別代理人乙事, 函詢唐秋雄之妻唐陳枝、其他子女唐宏亮、唐睎溱,渠等均 無回函為反對之意,相對人亦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特別代理人 (見本院卷第125頁),茲選任聲請人擔任唐秋雄之特別代 理人。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周美雲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戴伯勳

2025-03-19

TPHV-114-重上-117-20250319-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712號 原 告 劉鍾豪 訴訟代理人 陳丁章律師 被 告 杜元博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12,031,950元。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36,452元,逾 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 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 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按 訴訟標的價額繳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 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 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亦為同法第249條 第1 項第6款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原告起訴聲明:㈠被 告應將附表所示土地及建物(下稱系爭不動產)移轉登記予 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938,496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其中聲明第1項,應以系爭不動產市場交易價值計算之。本 院依職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起訴前與 系爭不動產條件相似(即附近街區)之房地交易紀錄,其中 1樓部分,於民國113年11月間之成交單價約為238.3萬元/坪 ;2樓以上至6樓以下,於同年11、12月間成立單價(排除特 別低價即13.9萬元/坪)有約為91.8萬元/坪(3樓)、91.9 萬元/坪(3樓)、109.7萬元/坪(2樓)、102.9萬元/坪(6 樓)等4筆,平均值約為99.075萬元,堪作為核定本件訴訟 標的價額之參考。另地下層並無交易紀錄,茲以市場交易常 情即按一樓單價之1/3(即79.433萬元)至1/4(59.575萬元 )計算,平均值約為69.654萬元,作為計算之基準。又查, 附表375建號建物,1樓面積1,372.74平方公尺(折合約415. 25坪,小數點第三位以下四捨五入,下同)、2至6樓(含陽 台、屋頂突出物)總面積為4,955.5平方公尺(折合約1449. 04坪)、地下室面積為1,673.04平方公尺(折合約506.09坪 );另479建號建物,僅2樓部分,其總面積(含陽台)為1, 281.08平方公尺(折合約387.53坪),有建物登記第一類謄 本可參。基此計算,第1項聲明之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11, 093,454元({(415.25坪×238.3萬元)+(1449.04坪×99.07 5萬元)+(506.09坪×69.654萬元)+(387.53坪×99.075萬 元)}×1/285),與第2項聲明合併計算,故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核定為12,031,950元(11,093,454元+938,496元),核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136,45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如數繳 納,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李桂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翁鏡瑄 附表:

2025-03-19

TPDV-114-補-712-202503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