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盜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288號
公 訴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諺懋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552
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告知
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被告與檢察官之意見後,裁定進行簡
式審判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鄭諺懋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主文欄所示之刑及沒收。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鄭諺懋於本院
準備程序、審理時之自白」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
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鄭諺懋就附表編號1、3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
之竊盜罪;就附表編號2、5所為,係犯刑法第321條第2項、
第1項第3款之攜帶兇器竊盜未遂罪嫌;就附表編號4所為,
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2、3款之攜帶兇器侵入住宅毀
壞安全設備竊盜罪。
㈡被告如附表編號1至5之五次犯行,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
予分論併罰。
㈢就附表編號2、5部分,被告已著手於搜尋財物然未遂,依刑
法第25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
㈣累犯之說明:
⒈被告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109年度簡字第30
4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拘役10日確定,有期徒刑部分
於民國110年7月23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並於110年11月26
日假釋期滿未經撤銷視為執行完畢等情,此有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佐,被告於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
5年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審酌被告
於竊盜前案執行完畢後,再為罪質相同之本案犯行,足見其
對刑罰反應力薄弱,為反應被告再犯本案之特別惡性,並促
其遵守法律,以收警惕之效,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及
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對被告本案犯行裁量予以加
重其刑,以符罪刑相當原則及比例原則。
㈤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不思以正當方法謀取所
需,竟為貪圖不法利益,而為本案五次犯行,造成告訴人等
財產權受損,漠視他人財產權益,守法意識薄弱,所為實不
足取,且未能與告訴人等達成和解、調解並賠償損失;惟考
量被告犯後終能坦承犯行,犯後態度尚可;兼衡被告高中肄
業之智識程度、入監前為工人、需扶養母親(本院卷第134
頁),暨告訴人等所受損害程度及被告犯罪動機、目的、手
段、情節等一切情狀,量處如附表主文欄所示之刑,並就得
易科罰金部分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㈥末按關於數罪併罰之案件,如能俟被告所犯數罪全部確定後
,於執行時,始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所對應之檢
察署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無庸於每一個案判決時定
其應執行刑,則依此所為之定刑,不但能保障被告(受刑人
)之聽審權,符合正當法律程序,更可提升刑罰之可預測性
,減少不必要之重複裁判,避免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情事之
發生(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大字第489號裁定、111年度台
非字第97號判決意旨參照)。被告於本案所犯得易科罰金之
數罪(附表編號1、2、3、5),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附表
編號4),固有可分別定應執行刑之情,然查被告除本案外
,另涉有其他竊盜案件尚在偵查或審理中(本院113年度花
簡字第296號),有前揭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佐,本院審
酌被告所犯本案與另案既可能有得合併定應執行刑之情況,
爰就本案不予定應執行刑,附此敘明。
三、沒收
㈠如附表贓物欄所示物品,編號1之現金新臺幣(下同)7千500
元、編號3之卡拉OK1組(品牌:金嗓、型號:SUPERSONG500
、價值4萬6,000元)、編號4之現金9千500元及粉紅色筆電1
臺(價值4萬元),均未經扣案,為被告之犯罪所得,爰依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均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
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均追徵其價額。編號4之黑色
筆電1台(價值2萬5,000元)、iphone15手機1支,雖未經扣
案但已合法發還告訴人,爰依刑法38條之1第5項均不予宣告
沒收。
㈡另就扣案之木工釘引手1把,為被告之犯罪工具,爰依刑法第
38條第2項宣告沒收。
㈢又被告於附表編號4、5所使用之老虎鉗各1把,固為其所有之
犯罪工具,惟均未扣案,復無證據足資認定尚屬存在,併考
量前開物品為日常生活常見之物,價值不高,對其沒收、追
徵恐增生與其財產價值不相當之執行成本,應認欠缺刑法上
重要性,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均不予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彭師佑提起公訴,檢察官卓浚民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蔡培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
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
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吳欣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321條
犯前條第1項、第2項之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月以上5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
一、侵入住宅或有人居住之建築物、船艦或隱匿其內而犯之。
二、毀越門窗、牆垣或其他安全設備而犯之。
三、攜帶兇器而犯之。
四、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五、乘火災、水災或其他災害之際而犯之。
六、在車站、港埠、航空站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
車、航空機內而犯之。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主文 贓物 1 如起訴書附表編號1 鄭諺懋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柒仟伍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現金7千500元 2 如起訴書附表編號2 鄭諺懋犯攜帶兇器竊盜未遂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之木工釘引手壹把沒收。 3 如起訴書附表編號3 鄭諺懋犯竊盜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卡拉OK壹組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卡拉OK1組(品牌:金嗓、型號:SUPERSONG500、價值4萬6,000元) 4 如起訴書附表編號4 鄭諺懋犯攜帶兇器侵入住宅毀壞安全設備竊盜罪,處有期徒刑玖月。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玖仟伍佰元、粉色筆電壹臺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黑色筆電1台(已發還告訴人陳孟秀)、iphone15手機1支(已發還告訴人陳孟秀)、現金9千500元(未發還告訴人陳孟秀)、粉色筆電1臺(價值4萬元,未發還告訴人楊雅旭) 5 如起訴書附表編號5 鄭諺懋犯攜帶兇器竊盜未遂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件: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552號
被 告 鄭諺懋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鄭諺懋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109年度簡字
第304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拘役10日確定,有期徒刑
部分於民國110年7月23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並於110年11
月26日縮刑期滿執行完畢(構成累犯)。詎鄭諺懋仍不知悔
改,為附表所示之竊盜、加重竊盜犯行。
二、案經林易樺、宋兆蓉、曾郁珊、陳孟秀、楊雅旭訴由(饒清
奇未提告)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鄭諺懋於警詢時及偵訊中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告訴人林易樺、宋兆蓉、曾郁珊、陳孟秀、楊
雅旭、被害人饒清奇於警詢時、證人陳孟秀於偵訊中之證述
相符,並有附表「證據」欄所示之證據為證,被告犯嫌堪以
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附表編號1、3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
嫌,附表編號2、5係犯刑法第321條第2項、第1項第3款之攜
帶兇器竊盜未遂罪嫌,附表編號4係犯刑法第321條第1項第1
、2、3款之攜帶兇器侵入住宅毀壞安全設備竊盜罪嫌。被告
所犯上開5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以分論併罰。被
告犯罪所得,除已發還告訴人陳孟秀之筆電、手機外,其餘
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宣告沒收,如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請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又扣案之木工釘引手1把,為被告所有且供犯罪所用之物
,請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之規定,宣告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12 日
檢 察 官 彭師佑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20 日
書 記 官 黃婉淑
附表:
編號 時間 地點 犯行 證據 1 113年1月26日21時6分許 花蓮縣○○市○○路00號魔法森林幼稚園 鄭諺懋騎乘承租之車號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到場後,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竊盜犯意,走至3樓徒手竊取辦公桌上林易樺所有之現金新臺幣(下同)7,500元。 1.監視器畫面截 圖 2.租用機車切結合約書(原租用NRW-3391,租賃期間換為NRW-3383)、車輛詳細資料報表(他卷第27、29頁) 2 113年1月27日1時15分至47分許 同上 鄭諺懋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加重竊盜之犯意,持客觀上可為兇器使用之木工釘引手1把,在該幼稚園教室內翻找財物,然因發現外有警察巡邏經過而停手因而未遂,並遺留上開工具在現場(已為警扣案)。嗣經該幼稚園園長宋兆蓉發現而報警。 1.同上1. 2.同上2. 3.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 3 113年1月27日20時44分 花蓮縣○○市○○○街000○0號密斯朵民宿 鄭諺懋於入住該民宿(曾郁珊所經營)期間,徒手竊取民宿1樓廚房抽屜內之卡拉OK1組(品牌:金嗓、型號:SUPERSONG500、價值4萬6,000元),得手後放置在車號0000-00號租賃小客車內,並於翌日駕車離去。 1.監視器畫面截 圖 2.LINE對話截圖 (被告訂房對 話資料) 3.現場照片 4.中華民國小客 車租賃定型化 契約書(車牌 0000-00)、 車輛詳細資料 報表 4 113年1月31日10時3分至41分許 花蓮縣○○市○○街00號1、2樓 鄭諺懋騎乘承租之車號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到場後,見該址1樓後門旁窗戶未關,竟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加重竊盜犯意,持客觀上可為兇器使用之老虎鉗1把侵入後,使用老虎鉗破壞陳孟秀承租之1樓房間喇叭鎖,進入該房竊取陳孟秀所有之筆電1台、IPHONE 15手機1支(含手機充電線)、現金共9,500元(以陳孟秀113年2月23日警詢所述為準,另陳孟秀偵訊時表示藍芽耳機並未遭竊,故此部分之告訴及報告意旨應予更正刪除),再前往上開址2樓楊雅旭所承租之房間內竊取楊雅旭之粉色筆電1台(價值4萬元)。嗣鄭諺懋將上開陳孟秀所有之筆電1台、IPHONE 15手機1支(不含手機充電線)棄置在花蓮火車站前摩托車停車場,經民眾拾獲交予警方,警方已發還予陳孟秀。 1.監視器畫面截 圖 2.租用機車切結合約書(原租用NRW-3391,租賃期間換為NRW-3383)、車輛詳細資料報表(他卷第27、29頁) 3.台灣自來水股 份有限公司房 屋租賃合約書 2份 5 113年2月6日2時6分至45分許 花蓮縣○○市○○○街000○0號之土地公廟內 鄭諺懋騎乘單車到場後,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之加重竊盜犯意,持客觀上可為兇器使用之老虎鉗1把,破壞該土地公廟(廟公為饒清奇)之鐵櫃門鎖欲竊取財物,然因鐵櫃內未有財物而未遂。 監視器畫面截圖
HLDM-113-易-288-2025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