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韋樺

共找到 83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447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承佑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8129 號),因被告自白犯罪(原案號:114年度易字第82號),本院 認宜逕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蔡承佑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參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白色折疊式自行車壹台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證據部分補充「 被告於本院訊問時之自白」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 載(如附件)。 二、查被告有如起訴書所載之犯罪科刑及執行情事,有臺灣高等 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是被告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 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符合累犯之要件 ,本院考量倘仍以最低法定本刑為量刑之下限,未能反應其 本案之犯罪情節,而與罪刑相當原則有違,是參諸司法院釋 字第775號解釋意旨,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 刑。 三、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其不思循合法途徑獲取財物 ,竟為一己私利,竊取他人財物,顯然缺乏對他人財產權應 予尊重之觀念,行為實不可取;惟念被告犯罪手段尚屬平和 ,犯後已坦認犯行,復考量其迄未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賠償 損失之情形,兼衡其自述為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無業、家 庭經濟勉持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9頁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 之記載)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 四、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項之沒收,於 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第1 項及第2項之犯罪所得,包括違法行為所得、其變得之物或 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 第4項分別定有明文。考其立法本旨,任何人都不得保有犯 罪所得是長久存在的普世基本法律原則,剝奪犯罪所得,更 是基於打擊不法、防止犯罪之主要手段,犯罪所得本非屬犯 罪行為人之正當財產權,自應予以剝奪,因而增訂刑法第38 條之1第1項前段;沒收以原物沒收為原則,如犯罪所得之物 、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如滅失或 第三人善意取得)不存在時,應追徵其替代價額,爰增訂同 條第3項,以利實務運用,並符公平正義;現行犯罪所得之 物,若限於有體物,因範圍過窄,而無法剝奪犯罪所得以遏 止犯罪誘因,增訂同條第4項,明定犯罪所得包括其違法行 為所得、其變得之物、財產上利益及其孳息均為沒收範圍。 準此,沒收犯罪所得應以其所得原物為原則,倘原物不存在 或不宜執行沒收時,則應追徵其價額,如本於原物更有取得 變得之物、財產上利益及孳息者,則應一併沒收。是以此「 變得之物、財產上利益及孳息」,係指高於原物價值而言, 如行為人處分其犯罪所得原物,取得之「變得之物、財產上 利益及孳息」,價值低於原物價值者,仍應宣告沒收犯罪所 得原物,並諭知追徵價額,俾避免行為人諉稱沒收物得款低 微,或任意處分犯罪所得原物,而規避其責任財產遭追徵, 不利於打擊不法、防止犯罪,庶符本次修法本旨以貫徹沒收 新制澈底剝奪不法犯罪所得之立法目的。另供犯罪所用、犯 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沒收之 ;前項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以外之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團 體,而無正當理由提供或取得者,得沒收之,刑法第38條第 2項前段、第3項前段固分別定有明文;惟如宣告前開沒收欠 缺刑法上之重要性者,得不宣告之,此觀刑法第38條之2第3 項之規定即明。經查:被告所竊得之白色摺疊自行車價值為 新臺幣(下同)5,000元一情,業據告訴人陳明在卷(見偵 卷第14頁),而被告嗣將竊得之上開物品變賣得款30元(見 偵卷第18頁),故被告事後處分犯罪所得原物之價值,顯然 低於原物價值,揆諸前開說明,自應沒收其原物,爰依刑法 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並依同條第3項之規 定,諭知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 價額。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第2項 (參考司法院頒布之「刑事裁判書類簡化原則」,僅引用程 序法條),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余建國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表明上訴理由,向 本院提起上訴狀(須附繕本)。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李韋樺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8

CHDM-114-簡-447-20250318-1

交簡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交簡字第382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育正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 年度速偵字第164號),本院逕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林育正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 毫克以上,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㈠犯罪事實欄一 、第2行「仍」後增加「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 ,」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 件)。 二、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其前因飲酒不能安全駕駛之 公共危險案件,經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速 偵字第1160號為緩起訴處分確定,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附卷可參,則其知悉酒精成分對人之意識能力具有 不良影響,服用酒類後,會導致對周遭事物之辨識及反應能 力較平常狀況薄弱,而被告猶在無駕駛執照(見速偵卷第49 頁彰化縣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影本)且 飲酒已達法定不能安全駕駛標準之情形下,騎乘機車於道路 上行駛,對一般往來之人車均生高度危險性,罔顧自己及他 人生命、身體、健康、財產安全,果因此而自摔倒地,致生 實害,顯可非議,且其遭查獲時,經測得之吐氣所含酒精濃 度達每公升1.13毫克;惟念其犯後已坦承犯行,兼衡其自述 為高中畢業之智識程度、業工、家庭經濟勉持之生活狀況( 見速偵卷第11頁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等一切情狀, 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2項(參考司法 院頒布之「刑事裁判書類簡化原則」,僅引用程序法條),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林裕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李韋樺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2025-03-17

CHDM-114-交簡-382-20250317-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412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陳金夜女 (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字第4435號),本院逕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鄭陳金夜犯竊盜罪,處罰金陸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春捲壹盤、法國麵包壹批、肉類 壹包及冰塊壹袋均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 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其不思循合法途徑獲取財物 ,竟為一己私利,竊取他人財物,顯然缺乏對他人財產權應 予尊重之觀念,行為實不可取;惟念被告犯罪手段尚屬平和 ,兼衡其自述為國小畢業之智識程度、無業、家庭經濟勉持 、經鑑定為重度障礙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15頁警詢筆錄受 詢問人欄、第31頁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影本)及犯後業已 坦認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 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項之沒收,於 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 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所竊得 之春捲1盤、法國麵包1批、肉類1包及冰塊1袋為其犯罪所得 ,且未發還予被害人,既未扣案,均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 沒收時,依同條第3項之規定,追徵其價額。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第2項 (參考司法院頒布之「刑事裁判書類簡化原則」,僅引用程 序法條),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吳曉婷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李韋樺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7

CHDM-114-簡-412-20250317-1

交簡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交簡字第343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梁家樂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 年度偵字第925號),本院逕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梁家樂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 毫克以上,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事實欄一、 第2行「仍」後增加「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 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 二、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其曾於民國102年間,因飲 酒不能安全駕駛之公共危險案件,經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以102年度速偵字第2663號為緩起訴處分確定;於104年 間,因飲酒不能安全駕駛之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04年 度交簡字第781號簡易判決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於本案均不 構成累犯),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附卷可 參,則其知悉酒精成分對人之意識能力具有不良影響,服用 酒類後,會導致對周遭事物之辨識及反應能力較平常狀況薄 弱,被告猶在駕駛執照業經註銷(見警卷第49頁彰化縣警察 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影本、第61頁駕籍詳細 資料報表),且飲酒後已達法定不能安全駕駛標準之情形下 ,騎乘機車於道路上行駛,對一般往來之人車均生高度危險 性,罔顧自己及他人生命、身體、健康、財產安全,果因此 與他車發生碰撞,致生實害,顯可非議,且其遭查獲時,經 測得之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58毫克;惟念其犯後已 坦承犯行,兼衡其自述為高中肄業之智識程度、從事回收業 、家庭經濟勉持之生活狀況(見警卷第5頁警詢筆錄受詢問 人欄之記載)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 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2項(參考司法 院頒布之「刑事裁判書類簡化原則」,僅引用程序法條),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詹雅萍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表明上訴理由,向 本院提起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李韋樺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2025-03-12

CHDM-114-交簡-343-20250312-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74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李岳鴻 上列聲請人因對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 之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2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岳鴻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貳月 。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數罪,先 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並有各該判決附卷可稽,應依刑法第 53條、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 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又數罪併罰,有二 裁判以上,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應執行之刑期。但不得逾三十年 ,此觀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1條第5款、第53條規定即 明。 三、經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分別經本院判決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確定在案,此有該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附卷可稽。聲請人就附表所示各罪聲請定其應執行 之刑,核屬正當,並斟酌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之罪質 相同,暨考量各罪行為時間間隔、手段、所生危害與損害、 犯後態度及受刑人表示對如何定應執行刑並無意見等總體情 狀綜合判斷,爰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李韋樺

2025-03-12

CHDM-114-聲-174-20250312-1

交簡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交簡字第358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維堅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 年度偵字第1904號),本院逕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劉維堅犯尿液所含毒品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而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 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毒品成分對人之意識能力具 有不良影響,施用毒品後,會導致對周遭事物之辨識及反應 能力較平常狀況薄弱,而被告猶在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後,已達法定不能安全駕駛標準之情形下,騎乘機車於 道路上行駛,對一般往來之人車均生高度危險性,罔顧自己 及他人生命、身體、健康、財產安全,顯可非議,且考量其 遭查獲時尿液所含毒品濃度值(安非他命濃度為10720ng/mL 、甲基安非他命濃度為109760ng/mL);惟念其犯後已坦承 犯行之態度,兼衡其自述為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業工、家 庭經濟小康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7頁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 之記載)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2項(參考司法 院頒布之「刑事裁判書類簡化原則」,僅引用程序法條),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吳曉婷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表明上訴理由,向 本院提起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李韋樺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2025-03-12

CHDM-114-交簡-358-20250312-1

交簡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交簡字第281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建志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 年度速偵字第154號),本院逕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陳建志駕駛動力交通工具,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 毫克以上,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犯罪事實欄一、 第2行「仍」後增加「基於酒後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 」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 二、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其知悉酒精成分對人之意識 能力具有不良影響,服用酒類後,會導致對周遭事物之辨識 及反應能力較平常狀況薄弱,而被告猶在飲酒已達法定不能 安全駕駛標準之情形下,騎乘機車於道路上行駛,對一般往 來之人車均生高度危險性,罔顧自己及他人生命、身體、健 康、財產安全,果因此而擦撞他車,致生實害,顯可非議, 且其遭查獲時,經測得之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1.10毫 克;惟念其犯後已坦承犯行,並兼衡其自述為高職肄業之智 識程度、業工、家庭經濟小康之生活狀況(見速偵卷第15頁 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 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2項(參考司法 院頒布之「刑事裁判書類簡化原則」,僅引用程序法條),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林士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表明上訴理由, 向本院提起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韋樺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 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百 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54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起 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1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 徒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3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 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0

CHDM-114-交簡-281-20250310-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37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賴建愷 上列聲請人因對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 之刑(114年度執聲字第18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賴建愷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捌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犯竊盜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 附表,並有各該判決附卷可稽,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 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數罪併罰,有 二裁判以上,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 ,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應執行之刑期。但不得逾三十 年,此觀刑法第50條、第51條第5款、第53條規定即明。又 於同時有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不得易刑處分之情 形者,須經受刑人請求,檢察官始得據以聲請定應執行刑。 若受刑人請求將數罪合併定應執行刑,則其中之一罪雖得易 科罰金,但因與不得易科之他罪合併處罰之結果,於定執行 刑時,祇須將各罪之刑合併裁量,不得易科罰金合併執行(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144號解釋意旨參照)。 三、經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分別經本院判決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確定在案,此有各該判決書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其中附表編號2號所示之罪,係得易 科罰金之罪;附表編號1號所示之罪,則為不得易科罰金之 罪。而本件聲請人之聲請,係經受刑人之請求而為之,此有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執戊)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案件是 否聲請定刑聲請書1份在卷可參,是依前揭規定,聲請人就 附表所示各罪,聲請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之規定, 定其應執行之刑,核屬正當。爰審酌受刑人所犯各罪之犯罪 情節、侵害法益程度、責罰相當與刑罰經濟之原則及受刑人 對如何定應執行刑表示無意見等總體情狀綜合判斷,定其應 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韋樺

2025-03-10

CHDM-114-聲-237-20250310-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63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承佑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字第1110號),本院逕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蔡承佑犯竊盜罪,處罰金新臺幣壹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其不思以正當方法取得財物 ,竟為一己私利,竊取他人財物,顯然缺乏對他人財產權應 予尊重之觀念,造成告訴人財產上之損害,應予非難,兼衡 其犯行之手段、所取得財物之價值不高,並考量被告所竊取 之物已發還告訴人(見偵卷第17頁),兼衡其自述為高職肄 業之智識程度、無業、家庭經濟勉持之生活狀況(見偵卷第 5頁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 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 準。 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項之沒收,於 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犯罪 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者,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刑法 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 本案所竊得之物品,已實際合法發還予告訴人,業如前述, 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之規定,不予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第454條第2項(參考司法院頒 布之「刑事裁判書類簡化原則」,僅引用程序法條),逕以 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立興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表明上訴理由, 向本院提起上訴狀(須附繕本)。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韋樺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3-10

CHDM-114-簡-363-20250310-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51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俊輝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毒偵字第2357號),本院逕以簡易判決如下:   主 文 陳俊輝施用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其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送 觀察、勒戒後,再犯本案施用毒品犯行,足見其戒毒意志不 堅,所為並非可取,暨衡酌其自述為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 業工、家庭經濟勉持、患有妄想型思覺失調症之生活狀況( 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3年度毒偵字第5830號偵查卷宗第7 頁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113年 度毒偵字第2357號偵查卷宗第31頁敦仁醫院乙種診斷證明書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 算標準。至供被告犯本案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所用之玻璃球 1組,雖為被告所有,然未扣案,且無積極事證證明仍然存 在,且性質上非違禁物,沒收徒增執行上之勞費,恐不符比 例原則,宣告沒收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依刑法第38條之2 第2項規定,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2項(參考司法 院頒布之「刑事裁判書類簡化原則」,僅引用程序法條),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林芬芳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表明上訴理由, 向本院提起上訴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韋樺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3-10

CHDM-114-簡-351-202503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