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建全

共找到 27 筆結果(第 21-27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729號 原 告 林建全 被 告 陳政言 上列原告因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曾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惟被 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 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經核定為新臺幣(下同)94萬5千 元,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0,35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 元之外,尚應補繳9,850元。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正 繳納上開裁判費,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周玉羣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蕭尹吟

2024-12-18

TYDV-113-訴-2729-20241218-1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聲請發還扣押物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540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林建全 選任辯護人 葉錦龍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本院113年度訴字 第140號),聲請發還扣押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車牌號碼000-000號曳引車(含子車HM-535)壹台、車牌 號碼000-0000號曳引車(含子車98-5H)壹台,暫行發還林建全 ,並於判決確定前負保管之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附件「刑事聲請發還扣押物狀」所載。 二、按可為證據或得沒收之物,得扣押之;扣押物因所有人、持 有人或保管人之請求,得命其負保管之責,暫行發還,刑事 訴訟法第133條第1項、第142條第2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即被告林建全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經檢 察官提起公訴,現由本院以113年度訴字第140號案件審理中 。而本件聲請發還之扣案物即車牌號碼000-000號曳引車( 含子車HM-535)1台、車牌號碼000-0000號曳引車(含子車9 8-5H)1台,係警方於民國113年7月5日執行搜索所扣得,且 為聲請人所管理,業經同案被告洪偉儒、莊士弦於警詢、偵 訊時供述明確(見警二卷第165、279頁、偵一卷第307、640 頁),並有南投縣政府警察局集集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 物品目錄表、法務部調查局南投縣調查站搜索扣押筆錄暨扣 押物品目錄表、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查扣機具資料卡 、車輛詳細資料報表在卷可參(見警一卷第47-55、377-385 、469、477頁、警二卷第182-183頁),足認前開扣案車輛 確均為聲請人所持有、保管無誤。再本案雖尚未判決確定, 前開扣案物屬被告林建全等人供犯罪所用之物,固仍有隨訴 訟程序之發展而有需要調查、宣告沒收之可能,然聲請人既 已依刑事訴訟法第142條規定聲請發還,則本院考量依目前 訴訟進行程度、扣押物利用之時效性、扣押物保管適當性等 一切情狀,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第2項規定,裁定暫行發 還前開扣案物予聲請人,由聲請人負保管責任,並於判決確 定前不許為毀棄、損壞、隱匿或致令不堪用之行為,否則應 負刑法第138條之罪責。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42條第2項、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陳宏瑋                   法 官 施俊榮                   法 官 蔡霈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郭勝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2024-12-12

NTDM-113-聲-540-20241212-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2146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建全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年度執聲字第194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建全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拘役陸拾日,如易科 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建全因犯竊盜等罪,先後經判決確 定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依刑法第50條、第53條及第51條第 6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拘役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 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120日;依 刑法第53條應依刑法第51條第6款之規定,定其應執行刑者 ,由該案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之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 定之,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6款及刑事 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2罪,先後經判處如附表所示之 刑,並於如附表所示之日期分別確定在案,有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各該刑事簡易判決書在卷可稽。本院為上 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本院審核各案卷無誤,認其聲請為正當。爰審酌受刑人 所犯2罪分別為竊盜罪、詐欺罪,犯罪類型略有差異,惟均 侵害財產法益,犯罪時間分別為民國111年5月間、111年11 月至112年6月30日間,兼衡確保刑罰應報及預防之目的,充 分反映各次行為之不法內涵,另本院於裁定前已檢附「意見 調查表」函詢受刑人將定刑意見陳報本院,業於113年11月1 4日合法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然迄未獲其回覆,已 予其表達意見之機會,本院就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定 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劉珊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記官 許麗珠 附表 編號  案由   宣告刑 犯罪日期(民國)    最後事實審    確定判決     備 註 法院、案號 判決日期(民國) 法院、案號 確定日期(民國) 1 竊盜 拘役貳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111年5月16日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2年度簡上字第177號 112年10月18日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2年度簡上字第177號 112年10月18日 高雄地檢112年度執字第8742號(執畢) 2 詐欺 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111年11月至112年6月30日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3年度簡字第1867號 113年8月9日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3年度簡字第1867號 113年10月4日 高雄地檢113年度執字第8377號

2024-11-28

KSDM-113-聲-2146-20241128-1

桃原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恐嚇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桃原簡字第208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丘采瑄 選任辯護人 陳瑜珮律師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羅丹翎 上列被告因恐嚇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 3593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丘采瑄犯恐嚇危害安全罪,處拘役20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1千元折算1日。緩刑2年。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法條,除證據部分增列「被告 丘采瑄於本院之自白」以外,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 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審酌被告因自認遭告訴人林建全騙錢又找不到告訴人,竟於 附件所示時地,以傳送附件所示訊息之方式實施恐嚇行為, 致生危害於告訴人,實屬不該。然被告犯後坦承犯行,並於 本院向告訴人致歉,態度良好。兼衡告訴人於本院所表示之 意見、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情節,暨被告無前科 之良好品行、智識程度、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被告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臺灣高等 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考。考量上情與告訴人當庭寬宏 表示同意給予被告緩刑之意見,堪信被告經此偵審程序之教 訓,應能知所警愓,信無再犯之虞,上開宣告刑以暫不執行 為適當,爰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1款規定,宣告緩刑2年, 以勵自新。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李俊毅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徐漢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陳政燁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7   日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5939號   被   告 邱采瑄 女 30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妨害自由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以簡易判決 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邱采瑄與林建全有投資糾紛,邱采瑄因而心生不滿,竟基於 恐嚇危害安全之犯意,於民國113年3月16日0時2分許,在不 詳處所連接網際網路,使用通訊軟體LINE傳送:「那你覺得 我們會就這樣算了嗎」、「我認真說 你覺得 你爸騙這麼 多錢 她躲起來 合理嗎」、「你知道嗎 我千方百計找人想 殺他」等文字訊息予林建全之子林亭安,林亭安再於同日10 時許,將上開訊息轉述予林建全知悉,以此危害生命、身體 之事恐嚇林建全,使林建全心生畏懼,致生危害於安全。 二、案經林建全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八德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邱采瑄於警詢及偵訊時坦承不諱, 且據告訴人林建全於警詢及偵訊時證述在卷,並有被告與告 訴人之子林亭安之對話紀錄截圖、翻拍照片等存卷可參,被 告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邱采瑄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嫌 。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5  日                檢 察 官 李俊毅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29  日                書 記 官 施星丞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 於安全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9 千元以下罰金。

2024-11-07

TYDM-113-桃原簡-208-20241107-1

司促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25135號 債 權 人 陳政言 債 務 人 林建全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參佰貳拾萬元,及自 支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 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 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三、如債務人未於第一項所示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 民事第八庭司法事務官 湯政嫻 附註:事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4-10-22

PCDV-113-司促-25135-20241022-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808號 原 告 林建全 被 告 陳政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訴訟之全 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 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28條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法關於合意管轄之規定,除專屬管 轄外,得排斥其他審判籍而優先適用(最高法院109年度台 抗字第793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查原告係依兩造間簽立之借款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之 約定,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請求被告給付原告新臺幣94 5,000元及其遲延利息,經本院司法事務官命令被告應給付 原告前開金額,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 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且兩造就系爭協議書涉訟時 ,有以文書合意由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有 系爭協議書之約定可參(見司促卷第9頁)。是依前揭說明 ,本件自應由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茲原告 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尚有未合,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該 管轄法院。至原告先前依督促程序向本院聲請對被告核發支 付命令,係因民事訴訟法第510條規定支付命令之聲請,專 屬於債務人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尚不得據以認為原告有拋棄 合意定管轄法院權益之意,而被告依同法第516條第1項之規 定具狀向本院提出異議,既非就訴訟標的法律關係為言詞辯 論,亦與同法第25條規定「為本案之言詞辯論」不同,自無 該法條擬制合意管轄規定之適用,併此敘明。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3年10月18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林銘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華民國113年10月18日                 書記官 陳怡文

2024-10-18

SLDV-113-訴-1808-20241018-1

重簡
三重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簡字第1332號 原 告 劉國龍 被 告 大昌資管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林建全 樓3號(現在法務部○○○○○○○○羈押中) 被 告 晶悅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彭瑞美 被 告 陳政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於本院113年度金重訴字第5號刑事訴訟程序終結前,停止訴 訟程序。 理 由 一、按訴訟中有犯罪嫌疑牽涉其裁判者,法院得在刑事訴訟終結 前,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民事訴訟法第183條定有明文。 二、原告主張被告共同涉有刑法詐欺取財、違反銀行法、證券交 易法、洗錢防制法等犯罪嫌疑,爰依共同侵權行為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並聲明相關證據全部引用被 告另案被訴上開犯罪嫌疑之刑事案件,且聲請本院調取該案 之刑事卷宗等語。經查,原告所指被告被訴刑事案件,甫於 113年9月13日由本院113年度金重訴字第5號繫屬審理中,尚 待113年10月21日第一次開庭,日後亦須進行相關證據調查 程序(如交互詰問證人、資金流向等)。參以原告本件主張 原因事實亦引用檢察官於上開刑事案件認定起訴犯罪事實, 足認該刑事案件應為本件訴訟之前提要件,即被告有無該犯 罪事實確有影響於本件民事訴訟之裁判,為免證據重複調查 、訴訟程序之浪費,本院認有裁定停止本件民事訴訟程序之 必要。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三重簡易庭 法 官 王凱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楊家蓉

2024-10-16

SJEV-113-重簡-1332-20241016-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