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淑盈

共找到 92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綜合所得稅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再字第54號 聲 請 人 張芝菡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財政部等間綜合所得稅事件,聲請人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11月11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97號確定裁定,提出 異議,視為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對於確定之裁定聲請 再審者,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一千元。」同法第100條第1項規 定:「裁判費除法律別有規定外,當事人應預納之。其未預 納者,審判長應定期命當事人繳納;逾期未納者,行政法院 應駁回其訴、上訴、抗告、再審或其他聲請。」同法第49條 之1第1項第4款、第3、4、5、7項規定:「(第1項)下列各 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四、適用通常訴訟程序或都市計畫審查程 序之再審事件。……(第3項)第一項情形,符合下列各款之 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或其 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 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 理人具備前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政事件 ,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二項 第二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第一項各款事件,非律師具 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 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 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二款 或第三款規定。(第5項)前二項情形,應於提起或委任時 釋明之。(第7項)原告、上訴人、聲請人或抗告人未依第 一項至第四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四項規定委任 ,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逾期未補正 ,亦未依第四十九條之三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二、本件聲請人不服本院民國113年11月11日113年度訴字第597 號確定裁定,提出異議,視為聲請再審,然未據繳納裁判費 ,亦未提出委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經 本院審判長於113年12月24日裁定命聲請人於送達之日起7日 內補正,該裁定於114年1月14日送達聲請人,有送達證書在 卷可證(本院卷第49頁)。然聲請人迄未補正,有本院審判 系統收文明細表、繳費狀況查詢清單、臨櫃繳費查詢清單、 答詢表、案件繳費狀況查詢在卷可參(本院卷第59-83頁) ,是本件再審之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周泰德 法 官 郭銘禮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 需 要 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 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 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 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2-13

TPBA-113-再-54-20250213-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聲請停止執行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4年度停字第10號 聲 請 人 賈曉惠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內政部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對相對人民國 113年6月26日內授移移字第1130933860號處分書聲請停止執行) ,未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 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聲請人之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周泰德 法 官 郭銘禮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2-11

TPBA-114-停-10-20250211-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政府採購法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1年度訴字第117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陸軍後勤指揮部 代 表 人 洪虎焱(指揮官) 送達代收人 顏崇文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海浜幕張欣業有限公司間政府採購法事 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31日本院111年度訴字第117 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上訴,依第九十八條 第二項規定,加徵裁判費二分之一。」同法第98條第2項前 段規定:「起訴,按件徵收裁判費新臺幣四千元。」同法第 49條之1第1項第2款、第3、4、5、7項規定:「(第1項)下 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 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二、高等行政法院管轄之通常訴訟程 序上訴事件。……(第3項)第一項情形,符合下列各款之一 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或其代 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 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 人具備前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政事件, 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二項第 二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第一項各款事件,非律師具有 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 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 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二款或 第三款規定。(第5項)前二項情形,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 明之。(第7項)原告、上訴人、聲請人或抗告人未依第一 項至第四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四項規定委任, 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逾期未補正, 亦未依第四十九條之三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 第49條第2項第3款、第3項規定:「(第2項)行政訴訟應以 律師為訴訟代理人。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亦得為訴 訟代理人:……三、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 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 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第3項)委任前項之非律 師為訴訟代理人者,應得審判長許可。」。 二、查上訴人對於本院111年度訴字第117號判決提起上訴,未依 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1項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6,000 元,亦未依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 任狀,茲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逾期不 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周泰德 法 官 郭銘禮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2-07

TPBA-111-訴-117-20250207-4

交上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交通裁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4年度交上字第16號 上 訴 人 魏祥吉 被 上訴 人 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 代 表 人 蘇福智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9 日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113年度交字第1206號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上訴審訴訟費用新臺幣7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判決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 由,不得為之,且應於上訴理由中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 及其具體內容之事由,或表明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事由,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 2條、第244條第2項規定甚明。是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判決 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且於上訴理由中表明上開事由之一 者,即應認為不合法而駁回之。又依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 準用第243條第1項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 違背法令;而判決有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 當然違背法令。是當事人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判決上訴,如 依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3條第1項規定,以判決有 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 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 ,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 裁判意旨,則應揭示該解釋、裁判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以行 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為理由 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項各款之事實。上 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交通裁 決事件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的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 。 二、上訴人所有車牌號碼000-00號營業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 於民國113年1月23日19時6分許,在臺北市○○區○○街與○○街0 0巷(下稱系爭行人穿越道),因「行人穿越道有行人通行, 不暫停讓行人先行」,經民眾檢具違規證據資料向臺北市政 府警察局文山第二分局(下稱舉發機關)提出檢舉,經舉發機 關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第2項規定逕行舉發,填 製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北市警交字第AS0439583號舉發違反道 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嗣後上訴人於113年2月26日向被上 訴人提出申訴,經被上訴人審認上訴人違規屬實,爰於113 年4月19日開立北市裁催字第22-AS0439583號裁決書,裁處 上訴人「新臺幣(下同)6,000元整,記違規點數3點,並應參 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下稱原處分)。上訴人不服,遂提 起本件行政訴訟,被上訴人另於113年8月7日以北市裁申字 第1133170979號函更正並刪除處罰主文欄關於記違規點數3 點部分,並檢送更正後之原處分予上訴人。嗣經本院地方行 政訴訟庭(下稱原審)於113年11月29日以113年度交字第12 06號判決駁回上訴人之起訴(下稱原判決)。上訴人不服, 提起本件上訴,並聲明:原判決廢棄;原處分撤銷。 三、上訴人對原判決提起上訴,主張略以:本件只有4秒長的檢 舉影片,檢舉人應該還要提供之後的20秒影片才能證明該名 行人是要過行人穿越道,應傳訊檢舉人證明該名行人確實因 檢舉人禮讓而通過系爭行人穿越道云云。惟原判決已論明: 依勘驗檢舉影片結果可知,上訴人駕駛系爭車輛行近系爭行 人穿越道時,有該名行人站立於系爭行人穿越道上,且未見 有何遮蔽或足以阻擋上訴人視線之情事存在,然系爭車輛卻 未暫停讓該名行人先行通過,且系爭車輛與該名行人之距離 僅有兩組枕木紋寬度距離,未達1個車道寬(3公尺),即逕自 通過系爭行人穿越道,是上訴人違規行為屬實,上訴人辯稱 該名行人可能只是站在路邊、未有要通過系爭行人穿越道抑 或等待行人號誌云云,並不足採等語甚詳。經核本件上訴人 之上訴理由,無非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 指摘其為不當,而非具體表明原判決究竟有何合於不適用法 規、適用法規不當、或行政訴訟法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之 情形,難認對原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指摘。依首 開規定及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 四、末按交通裁決事件之上訴,行政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 應確定其費用額,此觀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後段準用第23 7條之8第1項規定即明。本件上訴人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上 訴,既經駁回,則上訴審訴訟費用750元(上訴裁判費)自 應由上訴人負擔,故併予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結論:本件上訴為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周泰德 法 官 郭銘禮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2-06

TPBA-114-交上-16-20250206-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有關金融事務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訴字第806號 抗 告 人 即 原 告 毓嘉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林文魁(董事)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間有關金融事務事 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月29日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113 年度訴字第806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規定:「下列各款事件 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 代理人:……三、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第3項 規定:「第一項情形,符合下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 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 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 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件 ,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二項 第一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 、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二項第二款規定之資格。 」、第4項規定:「第一項各款事件,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 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 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二款或第三款規 定。」、第5項規定:「前二項情形,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 明之。」、第7項規定:「原告、上訴人、聲請人或抗告人 未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四項規 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逾期 未補正,亦未依第四十九條之三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 二、次按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4規定:「抗告,徵收裁判費新臺 幣一千元。」,第100條第1項規定:「裁判費除法律別有規 定外,當事人應預納之。其未預納者,審判長應定期命當事 人繳納;逾期未納者,行政法院應駁回其訴、上訴、抗告、 再審或其他聲請。」。 三、查抗告人對民國113年11月29日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113年度 訴字第806號裁定提起抗告,未依規定繳納裁判費及提出委 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經本院於113年1 2月23日裁定命抗告人於收受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委任狀及 抗告裁判費1,000元,該裁定已於113年12月30日送達抗告人 ,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本院卷第461頁)。抗告人迄今仍 未補正委任狀及抗告裁判費,有本院案件繳費狀況查詢、   答詢表、臨櫃繳費查詢清單、審判系統收文明細表附卷足憑 (本院卷第499-507頁),抗告人亦不符合行政訴訟法第49 條之1第3項規定之情形,揆諸前開規定及說明,其抗告為不 合法,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周泰德 法 官 郭銘禮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 需 要 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 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 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 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2-05

TPBA-113-訴-806-20250205-5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提供行政資訊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訴字第1209號 原 告 謝清彥 被 告 交通部 代 表 人 陳世凱(部長) 上列當事人間提供行政資訊事件,原告提起行政訴訟,經高雄高 等行政法院113年度訴字第345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行政訴訟,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第2項之規定繳納 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 第10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 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 間命補正:……十、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準此 ,起訴未繳裁判費,經定期命其繳納,逾期未繳納者,行政 法院應駁回其起訴。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並聲請訴訟救助,關於聲請 訴訟救助部分,業經本院民國113年11月4日113年度救字第5 1號裁定駁回其聲請確定,本院審判長於113年12月16日以11 3年度訴字第1209號裁定命原告於該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補 正,該裁定於113年12月31日送達原告,有送達證書在卷可 稽(本院卷第35頁)。而原告迄未依本院裁定補繳裁判費, 亦有收文明細表、案件繳費狀況查詢、答詢表附卷足憑(本 院卷第39-47頁),其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起訴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 第10款、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周泰德 法 官 郭銘禮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 需 要 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 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 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 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2-05

TPBA-113-訴-1209-20250205-1

交上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交通裁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交上字第388號 上 訴 人 陳君毅 被 上訴 人 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 代 表 人 蘇福智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 日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113年度交字第857號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上訴審訴訟費用新臺幣7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判決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 由,不得為之,且應於上訴理由中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 及其具體內容之事由,或表明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事由,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 2條、第244條第2項規定甚明。是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判決 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且於上訴理由中表明上開事由之一 者,即應認為不合法而駁回之。又依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 準用第243條第1項規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 違背法令;而判決有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 當然違背法令。是當事人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判決上訴,如 依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3條第1項規定,以判決有 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 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 ,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 裁判意旨,則應揭示該解釋、裁判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以行 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準用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情形為理由 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項各款之事實。上 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交通裁 決事件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的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 。 二、上訴人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輕機車,於民國112年12 月7日上午0時35分許,行經臺北市○○區○○路000號旁時,經 證人即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南港分局員警王晨皙攔查,認其有 酒後駕車之行為,要求上訴人為吐氣酒精濃度測試,並遭上 訴人拒絕,遂以掌電字第A01R1G317號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 理事件通知單舉發,記載應到案日期為113年1月6日(後更 新為同年2月29日)前。上訴人不服,提起申訴。被上訴人 認上訴人有「拒絕接受酒精濃度測試之檢定」之違規行為,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第4項第2款之規定,以113 年2月23日北市裁催字第22-A01R1G317號違反道路交通管理 事件裁決書裁處上訴人罰鍰新臺幣(下同)18萬元整,吊銷 駕駛執照,並應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上訴人不服,遂提 起行政訴訟,經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下稱原審)以113年 度交字第857號判決(下稱原判決)駁回其訴,上訴人仍不 服,提起本件上訴。 三、上訴意旨略以:   依影片顯示,上訴人第1次至第7次均因明顯吹氣不足(未達 酒測器嗶聲停止之條件)而檢測失敗,員警有告知吹氣不足 ,並要上訴人調整吹氣方式。然第8次及第9次,上訴人吹氣 長度有達到酒測器嗶聲停止之條件,在員警沒有出示儀器檢 測結果下自行判定失敗,亦未向上訴人說明檢測失敗原因。 經查酒測器測試失敗原因有「吹氣失敗」或「測試失敗」, 操作手冊內有提供相關訊息說明,供操作者做為再次檢測之 參考。原判決判斷與事實不符,且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 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下稱「處理細則」)第19條之2 第1項第4款規定相違背。上訴人均未表達拒測之意,且有逐 次接受檢測,惟面對第8次及第9次吹氣長度有達到酒測器嗶 聲停止之條件,在員警沒有出示儀器檢測結果下自行判定失 敗的吹測結果,上訴人認為有不合理之處遂向外打電話詢問 ,然員警以「規定的時間到」來開立拒測,上訴人不了解何 項法令有規定酒測執行時間,超過就算拒測?酒測期間遇到 不合理之事不能撥打電話請他人協助或討論經過?依「處理 細則」第19條之2第3項後段規定,員警可以用「比較好吹測 」等任何之理由更換原本無故障之酒測器?且迄今沒有向上 訴人出示法令規定應留存異常之紀錄。酒測器依度量衡法第 14條第2項、第16條第2項規定施予檢定,並訂有呼氣酒精測 試器及分析儀檢定檢查技術規範。再經詢問財團法人台灣商 品檢測認證中心,回覆表示:經檢定合格之儀器,須確實依 照使用手冊來使用,使用單位必須依照儀器標準作業程序使 用,若因為設定錯誤造成誤判,使用單位必須自行負責後續 解釋作業。故酒測器必須依照操作手冊,遵守其注意事項, 否則應重新送檢定,在未重新送檢定前,酒測器之合法性即 存有爭議,並違背度量衡法第20條前段規定。此外針對測試 失敗原因(吹氣失敗或測試失敗),操作手冊內有提供相關 訊息說明,可供使用者參考,顯見操作手冊之重要性,與原 判決理由矛盾。本件操作者單方面判讀失敗且不提示結果, 存有不公平情事等語。  四、惟原判決已論明:依據原審勘驗當日員警密錄器內容,上訴 人並未吹氣成功,且如吹氣成功,會有相關測定值,此時員 警即會告訴上訴人相關測定值為何,然依據勘驗內容,員警 並未告知吹測成功,且經員警陳明上訴人並未吹測成功,上 訴人並未完整吹氣導致多次吹氣失敗。上訴人於員警更換酒 測器後,並未於更換後之酒測器上吹測任何一次,縱使員警 確有更換酒測器欲讓上訴人再次檢測,但上訴人並未吹測, 當無所謂故障更換之情形。本件酒測器尚在檢驗合格之有效 期間內,有合格證書在卷可查,可認該酒測器並未故障,至 於為何更換酒測器,員警更換之理由並非酒測器故障,而是 讓上訴人試用比較好吹測之酒測器吹測。操作手冊並非法規 命令,不生拘束員警之效力,不能以只要未依照相關步驟處 理,即屬吹測違法。上訴人並未吹測出呼氣酒精濃度數值, 縱使未每次更換吹嘴,亦不影響前開消極不配合檢測之結果 。況如勘驗譯文內容可知,本件每次是否成功,員警均會告 知,而上訴人係歷次吹氣均不成功。況證人於本院證稱:酒 測失敗會告知,不會給當事人看,失敗會有嗶嗶的聲音等語 ,足認員警確有告知上訴人測試失敗等語。經核上訴人之上 訴理由,無非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 其為不當,而非具體表明合於不適用法規、適用法規不當、 或行政訴訟法第243條第2項所列各款之情形,難認對原判決 之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指摘。依首開規定及說明,應認 其上訴為不合法。又本院為法律審,無從審酌上訴人於上訴 時所提出之財團法人台灣商品檢測認證中心電子郵件等證據 資料,附此敘明。 五、末按交通裁決事件之上訴,行政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 應確定其費用額,此觀行政訴訟法第263條之5後段準用第23 7條之8第1項規定即明。本件上訴人對於交通裁決事件之上 訴,既經駁回,則上訴審訴訟費用750元(上訴裁判費)自 應由上訴人負擔,故併予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六、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周泰德 法 官 郭銘禮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2-05

TPBA-113-交上-388-20250205-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聲請確定訴訟費用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4年度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代 表 人 王淑芳(局長) 訴訟代理人 蔡朝安 律師 魏妁瑩 律師 徐思民 律師 相 對 人 未來城市有限公司(原名約拿戲影電影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葉斯光(董事) 上列當事人間行政契約事件,聲請人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負擔並向聲請人支付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4,000 元,及自本裁定送達相對人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98條規定:「(第1項)訴訟費用指裁判費 及其他進行訴訟之必要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第 2項)起訴,按件徵收裁判費新臺幣四千元。……」復按112年 11月29日修正公布之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19條規定:「中華 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 一條第一項、第三項施行前,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未確定 其費用額,而該裁判有執行力之事件,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 。」又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準用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前之 民事訴訟法第91條規定:「(第1項)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 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第一審受訴法院於該裁判有執行力後 ,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第2項)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 者,應提出費用計算書、交付他造之計算書繕本或影本及釋 明費用額之證書。(第3項)依第一項確定之訴訟費用額, 應於裁定送達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二、本件當事人間行政契約事件,聲請人對相對人提起行政訴訟 ,經本院109年度訴字第989號判決主文:「㈠、被告應給付 原告新臺幣貳佰壹拾萬元,及自民國一○五年三月一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㈡、訴訟費用由被 告負擔。」(本院109年度訴字第989號卷第389頁)相對人 提起上訴,經最高行政法院於112年11月2日以110年度上字 第789號判決主文:「㈠、上訴駁回。㈡、上訴審訴訟費用由 上訴人負擔。」(最高行政法院110年度上字第789號卷第22 5-236頁),本院109年度訴字第989號判決於112年11月2日 確定,是該確定判決屬於有執行力之事件,依上述法律意旨 ,本件應準用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前之民事訴訟法第91 條規定。查,聲請人(即原告)向臺灣基隆地方法院聲請對 相對人(即被告)核發支付命令,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 )500元(臺灣基隆地方法院107年度訴字第239號民事卷第1 2頁),再向經移送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繳納裁判費21,290 元(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7年度訴字第4121號民事卷第9頁) ,案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其欠缺審判權而裁定移送本院審 理(本院109年度訴字第989號卷第15-19頁),因本件行政 訴訟第一審裁判費為4,000元,故本院退還聲請人溢繳之裁 判費17,790元(計算式:500元+21,290元-4,000元=17,790 元)(本院109年度訴字第989號尾卷、本院卷第29-31頁) ,經退還溢繳之裁判費後,聲請人已繳納的訴訟費用為第一 審裁判費4,000元,上開各情均經本院調取卷宗核閱無訛。 依本院109年度訴字第989號確定判決意旨,相對人應負擔並 向聲請人支付之訴訟費用額為4,000元,並加給自裁定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年息5%計算之利息,爰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孫萍萍 法 官 郭銘禮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 需 要 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 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 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 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1-22

TPBA-114-聲-1-20250122-1

訴更一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土地增值稅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2年度訴更一字第87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陳煒仁 上列上訴人因與臺北市稅捐稽徵處等間土地增值稅事件,對於中 華民國113年12月19日本院112年度訴更一字第87號判決聲明再審 ,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再審必對於確定裁判始得提起,若其裁判並未確定,當事 人逕為提起再審,即不得謂為合法。又許上訴之判決,當事 人若在法定期間內提起合法之上訴者,則阻斷判決之確定, 直至其上訴因無理由,經上級審判決駁回確定時,始與上級 審判決一併確定,此觀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前段、第21 2條第1項之規定甚明。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作成112年 度訴更一字第87號判決,並於113年12月31日送達上訴人, 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本院卷第265頁)。上訴人於上 訴法定期間,於114年1月3日(本院收文日)具狀聲明再審 ,依據前開說明,上訴人既在上訴法定期間內不服本件尚未 確定之裁判,其聲明再審應視為提起上訴。 二、按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2款、第3、4、5、7項規定 :「(第1項)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 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二、高等行政法院 管轄之通常訴訟程序上訴事件。……(第3項)第一項情形, 符合下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一、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 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 學教授、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 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二項第一款規定之資格。三 、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 具備前條第二項第二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第一項各款 事件,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 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 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二項 第一款、第二款或第三款規定。(第5項)前二項情形,應 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第7項)原告、上訴人、聲請人 或抗告人未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 第四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 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四十九條之三為聲請者,應以裁 定駁回之。」。又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規定:「(第1項) 上訴,依第九十八條第二項規定,加徵裁判費二分之一。( 第2項)發回或發交更審再行上訴,或依第二百五十七條第 二項為移送,經判決後再行上訴者,免徵裁判費。」第98條 第2項前段規定:「起訴,按件徵收裁判費新臺幣四千元。 」第98條之4規定:「抗告,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一千元。」 是案件之上訴與抗告,其訴訟程序不同,故裁判費之徵收不 同,通常程序之上訴案件為新臺幣(下同)6,000元,抗告 案件為1,000元。惟抗告後廢棄發回更審,經判決後又上訴 者,應如何徵收裁判費,於立法時並未考量,形成法律漏洞 。鑒於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2項規定之立法意旨及公平性 考量,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第2項規定,加徵裁判費二分 之一計算上訴裁判費,並扣除前已徵收之抗告費用1,000元 ,故應徵收其上訴裁判費5,000元。(98年度高等行政法院 法律座談會提案及研討結果法律問題9參照) 三、查上訴人前因不服本院民國112年4月13日110年度訴字第105 8號裁定,提起抗告並繳納抗告費1,000元,有本院自行繳納 款項收據可參(最高行政法院112年度抗字第118號卷第15頁 ),經最高行政法院112年9月7日112年度抗字第118號裁定 予以部分廢棄發回本院更為審理,嗣由本院112年度訴更一 字第87號判決駁回上訴人之訴,上訴人仍不服,提起上訴, 依上開法律規定與實務見解,其前曾繳納之抗告費1,000元 應予扣除,是上訴人應繳納而未繳納之上訴裁判費為新臺幣 5,000元(計算式:6,000元-1,000元=5,000元),又上訴人 亦未依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 ,茲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 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孫萍萍 法 官 郭銘禮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1-17

TPBA-112-訴更一-87-20250117-3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有關金融事務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六庭 113年度訴字第806號 聲 請 人 毓嘉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林文魁(董事)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間有關金融事務事 件,對於本院中華民國113年11月29日113年度訴字第806號裁定 ,聲請補充判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裁判有脫漏者,法院應依聲 請或依職權以判決補充之。該規定於裁定準用之。民事訴訟 法第233條第1項、第239條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行政訴訟 法第218條及第307條之1規定,於行政法院之裁判準用之。 是聲請補充裁判,以訴訟標的或訴訟費用之裁判有脫漏者為 限,若與聲請補充裁判之要件不合,自無從准許。 二、聲請人於114年1月3日(本院收文日)以「行政(執行法院 若不依銀行法第12-1條第1-4項的共益信託向金管會及行政 院強制執行,應由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專屬管轄)的補充判決 補正(10)狀」對原裁定聲請補充判決。經核聲請人之聲請 內容,與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之裁判脫漏與否無關, 原裁定亦無「訴訟標的之一部或訴訟費用,裁判有脫漏」之 情形,揆之前揭規定及說明,其聲請於法不合,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審判長法 官 洪慕芳 法 官 孫萍萍 法 官 郭銘禮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 需 要 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 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 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 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淑盈

2025-01-17

TPBA-113-訴-806-20250117-4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