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吳坤芳

共找到 119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違章建築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3年度訴字第1380號 原 告 林淑雅 上列原告因違章建築事件,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行政訴訟,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第2項規定繳納裁 判費新臺幣(下同)4,00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第1項)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 :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機關或其 他團體者,其名稱及所在地、事務所或營業所。二、有法定 代理人、代表人或管理人者,其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第1項)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行政 法院為之:一、當事人。二、起訴之聲明。三、訴訟標的及 其原因事實。(第2項)訴狀內宜記載適用程序上有關事項 、證據方法及其他準備言詞辯論之事項;其經訴願程序者, 並附具決定書。」行政訴訟法第57條、第105條定有明文。 倘當事人未於書狀內表明當事人、訴訟種類、訴訟標的並附 具決定書等,經限期命補正而不補正或補正不完全者,其起 訴即為不合法。 二、本件原告起訴時未繳納裁判費,其起訴狀未記載被告正確之 全銜及其代表人姓名,亦未表明訴訟種類及訴訟標的,且並 未附具決定書,經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於113年12月24日裁 定命原告於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補正前述事項,該裁定於1 13年12月30日合法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原告迄未補 正前述事項,有本院繳費狀況查詢清單、答詢表、臨櫃繳費 查詢清單在卷可憑,其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審判長法 官 蕭忠仁                    法 官 吳坤芳                    法 官 羅月君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又慈

2025-02-19

TPBA-113-訴-1380-20250219-1

原訴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原住民保留地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3年度原訴字第4號 原 告 高秀英 訴訟代理人(法扶律師) 陳郁芳 律師 被 告 花蓮縣壽豐鄉公所 代 表 人 曾淑懿(鄉長) 訴訟代理人 湯文章 律師 複 代理 人 邵啟民 律師 參 加 人 交通部公路局 代 表 人 陳文瑞(局長) 訴訟代理人 祝文偉 簡天信 上列當事人間原住民保留地事件,準備程序終結,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法 官 吳坤芳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何閣梅

2025-02-18

TPBA-113-原訴-4-20250218-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都市更新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09年度訴字第520號 原 告 簡蔡琴 豪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 一 人 賴一中(董事長) 代 表 人 盧冠良 周賢明 王玉秀 林阿桃 林家儀 許裕米 沈賴阿鑾 林欣慧 林志泰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王慕寧 律師 被 告 臺北市政府 代 表 人 蔣萬安(市長) 訴訟代理人 蘇雅婷 梁紹芳 張雨新 律師 參 加 人 立偕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謝明昌 參 加 人 昇陽建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麥寬成 訴訟代理人 彭意森 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都市更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立偕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應獨立參加本件訴訟。   理 由 一、按行政法院認為撤銷訴訟之結果,第三人之權利或法律上利 益將受損害者,得依職權命其獨立參加訴訟,並得因該第三 人之聲請,裁定允許其參加,且於其他訴訟準用之,行政訴 訟法第42條第1項、第3項定有明文。 二、緣○○市○○區○○段○○○000號等17筆土地範圍內土地所有權人顏 月裡依都市更新條例第11條規定,向被告申請劃定上開17筆 土地為更新單元,經被告於民國97年5月21日以府都新字第0 0000000000號公告劃定,原告(簡蔡琴等11人)所有土地及 建物均坐落於該更新單元範圍內。原告前因不服被告准予核 定實施參加人立偕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立偕建設)報核 之「擬定○○市○○區○○段○○○000號等17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 畫案」(下稱系爭更新計畫案)提起行政訴訟。更新計畫案 審理期間,參加人立偕建設再將「擬定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 三小段196地號等17筆都市更新權利變化計畫案」(下稱系 爭權變計畫案)報請被告核定,經被告於109年3月11日以府 都新字地10830276533號函(下稱原處分)准予實施,原告 亦不服系爭權變計畫案,乃再向本院提起本件行政訴訟。 三、經查,本件繫屬於本院時,系爭更新計畫案之實施者係為參 加人立偕建設,該公司亦於109年9月21日具狀(本院於翌日 即109年9月22日準備期日當庭收文,參本院卷一第370頁、 第371頁)聲請參加訴訟,並經本院當庭「暫准」立偕建設 獨立參加(本院卷一第365頁),其後立偕建設均以參加人 身分陳述主張及提出相關證據資料。嗣被告且於110年12月2 1日以府都新字第00000000000號函(參本院卷二第117頁至 第120頁)核定參加人昇陽建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 昇陽建設)擔任系爭更新計畫與權變計畫之實施者,立偕建 設實際上已退出系爭更新計畫案之實施。為完足該公司在本 件訴訟前階段所為各訴訟行為,本院認有依職權命其參加訴 訟之必要,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審判長法 官 蕭忠仁      法 官 許麗華       法 官 吳坤芳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何閣梅

2025-02-18

TPBA-109-訴-520-20250218-4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有關交通事務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1年度訴字第352號 抗 告 人 阮鼎祥 即 原 告 上列抗告人因與內政部等間有關交通事務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2月30日本院111年度訴字第35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 定如下: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4規定繳納裁判費新 臺幣1,00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次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規定,向最高行政法 院提起之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 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規定:「第1項情形,符合 下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 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 、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 授、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 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1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 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 條第2項第2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規定:「第1項各款事件 ,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 ,亦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 、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2項第1款 、第2款或第3款規定。」第5項規定:「前2項情形,應於提 起或委任時釋明之。」第7項規定:「原告、上訴人、聲請 人或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 第4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 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9條之3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 回之。」 三、抗告人於民國114年1月22日提出行政訴訟抗告狀、行政訴訟 聲明異議狀,對於本院113年12月26日依職權命交通部、臺 灣高等檢察署承受訴訟之裁定(下稱命承受裁定)、12月30 日駁回抗告人之訴裁定(下稱駁回裁定)及依職權移送臺灣 臺北地方法院裁定(下稱移送裁定)均提起抗告及聲明異議 ,其聲明異議部分,依行政訴訟法第271條規定,仍應視為 抗告。查抗告人對前述3個裁定不服,均未依規定提出委任 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亦均未繳納抗告裁 判費。茲命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分別就對命 承受裁定、駁回裁定、移送裁定之抗告為補正(並請註明係 就何一裁定為補正),逾期不補正即駁回該抗告,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審判長法 官 蕭忠仁 法 官 許麗華 法 官 吳坤芳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何閣梅

2025-02-14

TPBA-111-訴-352-20250214-4

簡抗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全民健康保險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3年度簡抗字第4號 抗 告 人 黃發金 相 對 人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 代 表 人 李美珍(局長) 訴訟代理人 林志強 張艾寧 林文淞 上列當事人間全民健康保險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2月 6日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112年度簡字第369號行政訴訟裁定,提 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法院認抗告為無理由者,應為駁回抗告之裁定,行政訴 訟法第272條第3項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規定甚明。 二、緣抗告人原受有新北市政府老人健康保險費補助,嗣新北市 政府查對發現抗告人於民國112年3月17日將其戶籍遷出新北 市,有「新北市112年辦理老人健保補助實施計畫(下稱系 爭計畫)」第8點規定「經新北市政府查核有遷出新北市之 情事」,乃停止上開補助。抗告人不服補助遭取消,以「訴 願書」向行政院爭執,經行政院移請新北市政府辦理,新北 市政府則以112年6月27日新北府社老字第1121183690號函( 下稱原處分)復說明係因抗告人於112年3月17日遷出新北市 ,故依據系爭計畫第8點規定而不予補助抗告人。抗告人不 服原處分,逕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提起訴訟,經本院高等 行政訴訟庭112年度訴字第947號裁定移送本院地方行政訴訟 庭(下稱原審)審理。原審於113年2月6日以112年度簡字第 369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訴。抗告人不服 再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提起本件抗告。 三、本件原裁定略以:抗告人起訴聲明①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 銷屬撤銷訴訟;②恢復抗告人老人健保補助之部分應屬課予 義務訴訟。而撤銷訴訟與課予義務訴訟之提起,均應經訴願 。本件抗告人就原處分未經訴願,其起訴不合法定程式,且 其無從補正,應予駁回。又原處分之作成機關應為新北市政 府,本件將被告林妏燕列為起訴對象,亦非適法,併予駁回 。另抗告人亦誤列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為起訴對象,同予指明 。 四、抗告意旨略以:  ㈠憲法規定國民有遷徙和居住自由,抗告人將戶籍遷移馬祖1個 月後即遷回新北市,如此即取消一整年老人健保優待,不符 合憲法精神。  ㈡根據常理,政府出台某種規章制度,一定要提前三個月或半 年讓國人知道後才貫徹施行,可是新北市政府沒有做到,大 多數國民都不知道,特別是老人。戶政事務所工作人員應在 辦理戶籍遷徙時要預先告知當事人,遷移戶籍將會喪失一年 社會福利,遷戶籍之人在知情下,仍堅持要遷,那喪失社會 福利是心甘情願,問題是人們在不知情而遷徙戶籍,從而喪 失一年社會福利,心有不甘。人同此心,事同此裡,請本院 依情依理依法公平判決。  ㈢系爭計畫不符合情理法,抗告人遷移戶籍只有一個月卻遭扣 除一整年補助,不合情理,應以抗告人遷出戶籍時間長度, 等比例剃除補助費等語,並聲明:原裁定廢棄。 五、本院查:  ㈠按提起撤銷訴訟,須以經過訴願為其前提,其未經過訴願程 序,遽行提起行政訴訟,自非法之所許,此觀行政訴訟法第 4條第1項規定甚明;另人民因中央或地方機關對其依法申請 之案件,予以駁回,認為其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受違法侵害者 ,經依訴願程序後,得向行政法院提起請求該機關應為行政 處分或應為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之訴訟,行政訴訟法第5條 第2項亦定有明文,故提起課予義務訴訟,亦以經過訴願程 序為前提。準此,當事人未經合法訴願,而提起撤銷訴訟或 課予義務訴訟,其起訴均屬不備其他要件,行政法院應依行 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10款後段規定,以裁定駁回其訴。  ㈡次按老人福利法第22條規定,授權新北市政府訂定系爭計畫 ,該計畫第2點目的:「新北市政府(以下簡稱本府) 為因應 高齡社會來臨,維護新北市(以下簡稱本市)老人身心健康並 增進老人福祉,轉型擴大辦理『老人健保補助實施計畫』,並 補助本市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應自付之保險費、部分負擔 費用或保險給付未涵蓋之醫療費用,訂定老人健保補助實施 計畫,受益對象為設籍本市一年以上且年滿65歲以上之長者 補助對象依造冊截止日為標準。」第8點其他注意事項:「( 一)有關111年12月31日及112年6月30日之造冊名冊,經本府 查核如有死亡登記及遷出本市之情事者,將不予補助。……( 三)對造冊名冊有異議者,應於112年12月31日前檢附相關證 明文件逕向本府社會局或本市各區公所辦理申復,經申復結 果符合補助對象者,應辦理補發。……」由上述規定可知,新 北市政府為增進老人身心健康,應主動作成處分,對於設籍 符合資格之65歲以上長者補助健保費用。國家既有補助義務 ,且65歲以上長者未獲補助時,可向新北市政府提出申復, 即65歲以上長者有補助請求權。自不因新北市政府主動作成 補助處分,即謂65歲以上長者就不服未獲補助之情形,因欠 缺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之「依法申請」程序,而不得提起 課予義務訴訟,因此,如抗告人不服原處分,雖未事先申請 ,亦得經訴願程序後,提起課予義務訴訟。又人民提起課予 義務訴訟尋求權利保護的目的,在取得其依法申請的行政處 分或特定內容的行政處分,而非在於撤銷否准處分,故其訴 之聲明通常除請求判命被告機關應作成原告所申請內容之行 政處分外,另附屬聲明請求將訴願決定及否准處分均撤銷, 以求法律關係明確,避免存在一個與判決主旨不符之否准處 分(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60號、107年度判字第63號 判決意旨參照)。所以本件抗告人起訴聲明除請求判命新北 市政府應作成抗告人所申請內容的行政處分外,另附屬聲明 請求將訴願決定及否准處分均撤銷,但並不構成撤銷訴訟與 課予義務訴訟之合併,原裁定認抗告人聲明第1項屬撤銷訴 訟,第2項屬課予義務訴訟,容有誤解,應予釐清。  ㈢原審參據相對人答辯狀(原審卷第21頁),認定抗告人未對 原處分提出訴願;本院亦函詢衛生福利部及新北市政府,據 覆稱抗告人對原處分未提出訴願,有衛生福利部113年5月27 日衛部法字第1130123756號函及新北市政府113年5月31日新 北府社老字第1131009304號函附卷可稽(本院卷第51頁至第 54頁)。是抗告人對於原處分未經訴願程序即逕行提起本件 行政訴訟,揆諸首揭規定及說明,顯非適法,從而原裁定以 抗告人未經合法之訴願前置程序,逕行提起訴訟,即起訴不 備其他要件,其情形又不能補正為由,依行政訴訟法第107 條第1項第10款規定裁定駁回其訴,洵無違誤。抗告人僅就 本案實體理由據以爭執,而未指摘原裁定以未經合法訴願為 由駁回其訴有何違誤,其抗告難認有理由,應予駁回。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行政訴訟法第236條、第2 72條第3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審判長法 官 蕭忠仁      法 官 許麗華       法 官 吳坤芳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何閣梅

2025-02-14

TPBA-113-簡抗-4-20250214-1

交抗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交通裁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4年度交抗字第5號 抗 告 人 張瑞祥 上列抗告人因交通裁決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18日本院地 方行政訴訟庭113年度交字第1127號裁定,提起行政訴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新臺幣參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交通裁決事件之抗告,抗告法院認抗告為無理由者,依行 政訴訟法第272條第3項準用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規定, 應為駁回之裁定。 二、原裁定以: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下稱原審)定期命抗告人 繳納裁判費、表明被告、起訴聲明及訴訟標的,抗告人逾期 補正,應駁回其訴。 三、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未施用毒品,警察填製通知單之違規 事實不客觀,本件應撤銷112年2月10日C17582191號舉發違 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單。 四、本院查:抗告人於民國113年4月16日向原審提起行政訴訟, 未預納裁判費及未表明被告、起訴之聲明及訴訟標的,由原 審於113年6月3日裁定命抗告人於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補正 ,有補正裁定及送達證書可資(原審卷第59-63頁),惟抗 告人逾期未補正並繳納裁判費,原審以113年度交字第1127 號裁定駁回其訴(原審卷第85-86頁),於法尚無不合。又 本件既經以未納裁判費之程序不合法而裁定駁回,抗告人主 張之實體爭執事項,本院即毋庸再予審究,併予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審判長法 官 蕭忠仁                    法 官 吳坤芳                    法 官 羅月君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又慈

2025-02-14

TPBA-114-交抗-5-20250214-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祭祀公業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2年度訴字第911號 上 訴 人 高天任 即 原 告 上列上訴人因與臺北市大安區公所間祭祀公業事件,對於中華民 國114年1月2日本院112年度訴字第911號判決,提起上訴(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一、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規定,向最高行政法院 提起之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 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規定:「第1項情形,符合下 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 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 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 、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 、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1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 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 第2項第2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規定:「第1項各款事件, 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 亦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 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2項第1款、 第2款或第3款規定。」第5項規定:「前2項情形,應於提起 或委任時釋明之。」第7項規定:「原告、上訴人、聲請人 或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 4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9條之3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 二、上訴人對於本院判決提起上訴,未依規定提出委任律師或前 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茲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後7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審判長法 官 蕭忠仁 法 官 許麗華 法 官 吳坤芳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何閣梅

2025-02-11

TPBA-112-訴-911-20250211-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傳染病防治法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2年度訴字第634號 原 告 黃郁茵(即梁東澤之繼承人) 兼 下一人 法定代理人 樓 梁天耀(即梁東澤之繼承人) 被 告 衛生福利部 代 表 人 邱泰源(部長) 訴訟代理人 陳昶安 律師 萬哲源 律師 侯少鈞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傳染病防治法事件,準備程序終結,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法 官 吳坤芳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何閣梅

2025-02-10

TPBA-112-訴-634-20250210-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刑事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3年度訴字第1286號 原 告 劉玉瓊 被 告 臺灣高等檢察署 代 表 人 張斗輝(檢察長) 上列當事人間刑事事件,原告不服法務部中華民國113年9月9日 法訴字第11313502420號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追加之訴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2條規定:「公法上之爭議,除法律別有規 定外,得依本法提起行政訴訟。」第107條第1項第1款規定 :「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一、訴訟事件不屬行政訴訟審判權,不能依法移送。……」。 又我國的審判制度,對於刑事、民事及行政訴訟事件,有各 自制定的法律,就管轄事務及審判程序等事項分別予以規範 。刑事案件的偵查、起訴、裁判、執行等程序及救濟方法, 均由刑事訴訟法明定,故因此等事項衍生的公法上爭議,屬 行政訴訟法第2條所指法律別有規定的情形,應循刑事訴訟 法規定辦理,行政法院無審判權限。告訴人提起刑事告訴, 對於地方檢察署作成的不起訴處分及高等檢察署作成的再議 處分,如有不服,應依行為時刑事訴訟法第258條之1第1項 規定,於接受處分書後10日內委任律師提出理由狀,向該管 第一審刑事法院聲請交付審判,不得依行政訴訟程序請求救 濟(最高行政法院108年度裁字第1773號裁定參照)。又刑 事案件之審判,須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或被害人提起自訴之程 序,故性質上非屬應依行政法院組織法第47條準用法院組織 法第7條之3第1項規定,以裁定移送管轄法院之事件,行政 法院應逕以裁定駁回之,不必移送(參照最高行政法院96年 12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意旨)。 二、緣原告前提出訴外人范○○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罪之告訴, 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民國112年度偵字第44213號 為不起訴處分(下稱系爭不起訴處分),原告聲請再議,經 被告臺灣高等檢察署(下稱被告高檢署)以113年4月29日檢 紀玄113上聲議3646字第1139025705號函(下稱113年4月29 日函)覆以:原告之聲請已逾10日之不變期間,自非合法。 原告不服113年4月29日函,向法務部提起訴願,遭訴願決定 不受理,原告仍不服訴願決定,再向行政院提起訴願,由行 政院以113年10月24日院臺訴移字第1135021478號移文單移 送法務部,經法務部以113年10月29日法訴決字第113006196 40號函(下稱113年10月29日函)覆以:本件已作成訴願決 定,如不服,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 三、原告主張略以:郵務人員將系爭不起訴處分於113年3月15日 寄存在和平東路派出所,原告於113年3月18日收領之同時, 即聲請再議,無逾聲請再議之期間,被告高檢署作成113年4 月29日函之處分為違法。 四、查刑事案件偵查結果應為起訴或不起訴之處分或簽准結案, 乃檢察官居於偵查主體之地位,行使廣義司法權之決定,非 行政程序法及訴願法所規範之行政處分,人民對於不起訴處 分或駁回再議或簽准結案等決定如有不服,應循刑事訴訟法 之規定請求救濟,行政法院並無受理之權限,不必裁定移送 。是原告不服被告高檢署就其再議不合法駁回所為113年4月 29日函,逕向無審判權之本院提起行政訴訟,參照首揭規定 及說明,其起訴為不合法,且無法補正,應依行政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第1款規定,爰以裁定駁回之。另按「訴狀送達 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經被告同意或行政 法院認為適當者,不在此限。」行政訴訟法第111條第1項定 有明文,訴之追加係在合法提起之訴訟外,另行追加新訴, 自應以起訴合法為前提,倘若起訴不合法,即無從為訴之追 加。本件原告起訴部分並不合法如前所述,自無從再為訴之 追加,則其於113年12月30日具狀起訴,於本件另以法務部 為被告,並表明訴願決定本身違法,僅聲明撤銷訴願決定之 訴,亦非合法,則本件原告起訴為不合法,原告所為之追加 ,因而失所附麗,亦無得認追加為適當,自應一併裁定駁回 。至於本件之實體爭議,基於先程序後實體之訴訟審理原則 ,本件起訴既為不合法,有關實體事項,自無再予審究之必 要,併此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及追加之訴均不合法,爰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審判長法 官 蕭忠仁    法 官 吳坤芳     法 官 羅月君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陳又慈

2025-02-06

TPBA-113-訴-1286-20250206-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老人福利法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3年度訴字第65號 上 訴 人 謝恕安 即 原 告 2號之1 .7樓之2 上列上訴人因與臺北市政府社會局間老人福利法事件,上訴人對 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19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65號判決,提起上 訴(上訴人誤載為行政訴訟抗告狀),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上訴,應依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2、第98條第2項規定,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6,00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本件上訴人係對本院113年度訴字第65號判決不服,其應循 之程序為上訴而非抗告,上訴人提起抗告爭執並繳納抗告裁 判費1,000元,乃有誤會。上訴人應再補繳上訴裁判費5,000 元。 二、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規定,向最高行政法院 提起之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 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規定:「第1項情形,符合下 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 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 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 、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 、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1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 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 第2項第2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規定:「第1項各款事件, 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 亦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 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2項第1款、 第2款或第3款規定。」第5項規定:「前2項情形,應於提起 或委任時釋明之。」第7項規定:「原告、上訴人、聲請人 或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 4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9條之3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 之。」 三、次依行政訴訟法第59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119條規定,當事 人書狀及附屬文件,應按應受送達的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或 影本。 四、查上訴人對於本院判決提起上訴,未依規定繳納足額裁判費 ,且未提出委任律師及按他造人數提出上訴狀繕本。茲命上 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逾期不補正即駁回上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審判長法 官 蕭忠仁 法 官 許麗華 法 官 吳坤芳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何閣梅

2025-01-21

TPBA-113-訴-65-2025012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