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柯欣妮

共找到 238 筆結果(第 31-40 筆)

交易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8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歐永吉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9 951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 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本院合議庭裁定由 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歐永吉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上而駕駛動力 交通工具,處有期徒刑捌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萬元,罰金如易 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 一、歐永吉於民國113年8月20日3、4時許至同日6時止,在其雲 林縣○○鎮○○○○00號之居所內飲用300毫升之竹葉青酒後,復 於同日8時許,竟未待酒意退去,而基於酒後不能安全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之犯意,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之普通重型 機車上路,嗣於同日8時55分許,行經雲林縣○○鎮○○000號前 時,因行車重心不穩而不慎自摔發生車禍,並經通報後送往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救治,並於同日9時37 分許,經警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1.07毫克,因 而查悉上情。 二、案經雲林縣警察局斗南分局報告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偵查起訴。   理 由 壹、程序方面  一、被告歐永吉所犯之罪,屬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所定 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 亦非高等法院管轄之第一審案件,而被告於本院行準備程序 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本院卷第29頁),經告知被告 簡式審判程序之旨,並聽取被告、檢察官之意見後,本院合 議庭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是本案之證據調查,依刑事訴 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 、第16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 ,合先敘明。 二、至本判決其餘引用為證據之非供述證據,均與本案事實具有 關聯性,復非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違背法定程序所取 得,依刑事訴訟法第158條之4反面解釋,均有證據能力。 貳、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警詢及本院準備、簡式審判程序 中坦承不諱(偵卷第9至12、55至57頁、本院卷第27至33、3 7至42頁),並有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 報告表㈠㈡1份(偵卷第15至18頁)、道路交通事故照片7張( 偵卷第19至25頁)、雲林縣警察局斗南分局交通小隊道路交 通事故當事人酒精測定紀錄表1紙(偵卷第27頁)、財團法 人台灣商品檢測驗證中心呼氣酒精測試器檢定合格證書1紙( 偵卷第29頁)、雲林縣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 知單1份(偵卷第33頁)、雲林縣警察局勤務指揮中心受理1 10報案紀錄單1紙(偵卷第35頁)、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 通重型機車車籍資料1紙(偵卷第41頁)、佛教慈濟醫療財 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診斷證明書1紙(偵卷第13頁)在卷可 稽,足認被告上揭出於任意性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得採為認 定事實之證據。故本案事證明確,被告犯行堪以認定,應依 法論科。 參、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不能安全駕 駛動力交通工具罪。 二、按法院於審酌被告是否適用累犯規定而加重其刑時,訴訟程 序上應先由檢察官就被告構成累犯之前階段事實以及應加重 其刑之後階段事項,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後,法院才 需進行調查與辯論程序,而作為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 倘檢察官未主張或具體指出證明方法時,可認檢察官並不認 為被告構成累犯或有加重其刑予以延長矯正其惡性此一特別 預防之必要,審理事實之法院自不能遽行論以累犯、加重其 刑,否則即有適用法則不當之違法(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 字第5660號判決意旨參照)。經查:起訴意旨主張被告前因 不能安全駕駛之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11年度交易字第2 78號判處有期徒刑6月確定,其於112年6月26日縮行期滿執行 完畢,因認被告於受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 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 及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請求加重其刑等語。是起 訴意旨主張被告本案構成累犯,依前開判決意旨,自應由檢 察官就被告構成累犯之前階段事實以及應加重其刑之後階段 事項,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而本案中檢察官就被告 構成累犯之前階段事實,已提出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為證, 並經被告於本院簡式審判程序中就構成累犯事實肯認而不爭 執(本院卷第33至34頁),足認檢察官已就被告構成累犯之 前階段事實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方法。惟查,檢察官雖已就 前階段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主張並具體舉證,然就後階段應 加重其刑之部分,則僅說明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及 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請求加重其刑,公訴檢察官 亦僅於簡式審判程序中表示:請依法量刑,並審酌起訴書所 載累犯之規定等語,並未具體說明被告有何特別惡性或對刑 罰反應力薄弱之情形而有加重其刑予以延長矯正其惡性此一 特別預防之必要,則依前開判決意旨因認檢察官未盡「形式 舉證責任」,本院並無為補充性調查、認定之義務,得逕裁 量不予加重。是本院參照前開判決意旨,僅將被告之前科紀 錄列入刑法第57條第5款「犯罪行為人之品行」之量刑審酌 事由(詳後述),而不依累犯規定加重其刑。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除有上開公共危險之前 案紀錄,於108年、107年間亦有公共危險之前案紀錄,其素 行難謂良好,被告卻未能記取教訓、認知酒後駕駛動力交通 工具之嚴重性,不僅自陷己身於危險之中,亦將導致一般往 來公眾身體、生命及財產上之危險,仍再犯本案,且本案吐 氣所含酒精濃度更高達每公升1.07毫克,超出0.25毫克之標 甚多,其本案更發生行車不穩而自摔之車禍事故,更可見酒 後駕車之危險性之高,是其所為應予嚴厲非難,另酌其使用 之動力交通工具及行駛之道路型態等情節。惟念及本案被告 犯後始終坦承犯行,犯後態度尚可,本案幸未造成他人傷亡 ,兼衡其自陳家中尚有配偶、2名成年子女,其為高職畢業 之學歷,目前退休無業,家庭經濟狀況小康,並依其自述之 本案係因持續戒酒,導致無法入睡,遂無法抑制而再度飲酒 ,又因心情不佳,為散心始騎車上路之犯罪動機,並提出其 就診腸胃內科之藥袋作為量刑參考資料等一切情狀(本院卷 第30、40至41、43至47頁),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 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期勿再犯。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本件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條文),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朱啓仁提起公訴,檢察官黃薇潔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附記本案論罪法條全文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2025-03-12

ULDM-114-交易-8-20250312-1

國審強處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殺人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國審強處字第9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文珍 選任辯護人 劉志卿律師 上列被告因家暴殺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本院113年度國 審重訴字第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文珍於民國114年3月21日中午12時前,提出新臺幣90萬元之保 證書或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停止羈押期間,限制住居於雲 林縣○○市○○路000巷000號,並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 8月,且應於每週2、5下午8時前,向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公正 派出所報到。 如未能於上開期限內具保,則自民國114年3月25日起,延長羈押 期間2月。   理 由 一、按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 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 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判中每次不得 逾2月。又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 ,向法院聲請停止羈押;而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 出保證書,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並得限制被告之住居, 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5項、第110條第1項、第111條定有 明文。次按法院許可停止羈押時,經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 益之均衡維護,認有必要者,得定相當期間,命被告定期向 法院、檢察官或指定之機關報到;又依刑事訴訟法第八章之 一以外規定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者,亦得命限制出境 、出海,並準用第93條之2第2項及第93條之3至第93條之5之 規定,刑事訴訟法第116條之2第1項第1款、第93條之6亦有 明文。復按對被告所執行之羈押,其本質上係屬為保全被告 ,使刑事訴訟程序得以順利進行,或為保全證據,或為擔保 嗣後刑之執行程序,而對被告所實施剝奪其人身自由之強制 處分,是被告有無羈押之必要,自應由法院依有無上述羈押 之目的而為目的性裁量。而聲請停止羈押,除有同法第114 條各款所列情形之一不得駁回者外,其准許與否,該管法院 有自由裁量之權(參見最高法院91年度台抗字第456號裁定 意旨、46年台抗字第21號裁定意旨)。再所謂停止羈押,乃 指羈押原因仍在,但無羈押之必要,而以具保、責付或限制 住居為其替代手段,亦即羈押裁定之效力仍然存續,僅其執 行予以停止。另刑事訴訟法關於保全被告之方法,依其手段 必要性之情節輕重,由重而輕依次為羈押、具保、責付與限 制住居,故法院認為被告如符合具保停止羈押之要件,參以 上述,於必要時,自得在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外,輔以限制 住居或其他必要之命令,以確保審判程序之順暢進行。 二、查被告前經訊問後,坦承檢察官起訴之犯罪事實,並有證人 林明豊及林幸嬋之證述、現場照片、現場圖、刑事局鑑定書 等卷證可佐,足認被告所涉刑法第271條第1項、家庭暴力防 治法第2條第2款之家暴殺人罪之犯罪嫌疑重大。又被告固然 坦承犯行,惟其就殺人動機、行兇方式、案發原因及細節有 部分不一致之處,也與證人林明豊、林幸嬋之證述內容略有 歧異,是以上部分仍待調查證據後以釐清事實。再被告所涉 之家暴殺人罪,最輕本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基於 趨吉避凶、脫免刑責之基本人性,雖被告是自首到案,但仍 不免有相當理由可認被告有逃亡及與家人勾串之可能,具有 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之羈押原因。另被告於偵查 中經檢察官送精神鑑定尚未經回覆,且辯護人請求另送其它 醫療院所鑑定,而被告目前在看守所羈押中經醫生診斷、給 藥之後,其狀況已漸成穩定之情形,但其家人卻有陷於精神 狀況不穩之現象,如令被告返家,恐有更陷危害之虞,難期 被告可以如期到庭,也會延滯訴訟程序之進行。故認被告所 涉起訴之犯罪嫌疑重大,且有羈押之原因及必要,且本件並 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之情形,本院權衡國家刑事 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公益及公共秩序、被告之人身自由 保障及防禦權行使,認現無從以其他處分代替羈押,非予羈 押,顯難進行審判程序,依刑事訴訟法101條第1項第3款之 規定,處分自民國113年12月25日起羈押3個月在案,先予敘 明。 三、次查,本院以被告羈押期間即將屆滿,經訊問被告後,認前 揭羈押理由並無變動,仍然存在,惟被告業已表示認罪,現 所爭執者僅係其有無刑法第19條第2項、第62條規定之適用 ,及有無刑法第59條酌減其刑之情狀(參辯護人於審判庭所 提之刑事爭點整理暨聲請裁定不行國民法官參與審判狀)。 本院酌以本案爭點已明,又被告目前身心狀況已漸趨穩定, 其家人更常往看守所探視,另其配偶及次女亦已就醫而呈穩 定好轉中(參本院公務電話紀錄單及被告家人之診斷證明書 影本),足見被告本人及家人原有之不穩定情狀已有明顯改 善,且其家人對被告表現充分之關懷,而被告既已表明遵守 本案刑事訴訟程序進行之指示,且有固定之住所,並有緊密 之家族關係,復參之被告之經濟狀況、所涉之犯罪情節及其 願提出之具保金額及條件等情狀,權衡被告人身自由之保障 及國家追訴犯罪之公益後,爰裁定被告於114年3月21日中午 12時前,提出新臺幣90萬元之保證書或保證金後,准予停止 羈押,停止羈押期間,限制住居於雲林縣○○市○○路000巷000 號,並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且應於每週2 、5下午8時前,向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公正派出所報到, 應即對被告形成相當程度之拘束力,而足以確保審判程序之 順暢進行,而無繼續羈押之必要。惟被告如未能於前開期限 內提出保證金具保,自難認有相當程度之拘束力而得停止羈 押,則其羈押原因依然存在,且有繼續羈押之必要,應自11 4年3月25日起,延長羈押期間2月。 四、末按違背法院許可停止羈押時,所命被告應遵守之事項者, 得逕行拘提;又停止羈押後,如有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 不到場者、受住居之限制而違背者、違背法院依前條所定應 遵守之事項者,得命再執行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6條之2第 1、4項、第117條第1項定有明文,被告應注意之,併予敘明 。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2項、第93條之3第2項、第93條之 6、第108條第1、5項、第111條、第116條之2第1項第1款、 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 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蔡宗儒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許哲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1

ULDM-113-國審強處-9-20250311-1

附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628號 原 告 廖吟芳 被 告 賴有朋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39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 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 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民 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蔡宗儒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ULDM-113-附民-628-20250310-1

交重附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交重附民字第18號 原 告 帶仕何 陳氏紅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沈伯謙律師 被 告 許瑞華 上列被告因過失致死案件(112年度交訴字第131號),經原告提 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 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 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蔡宗儒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許哲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2025-03-10

ULDM-113-交重附民-18-20250310-1

附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133號 原 告 張嘉芯 被 告 凃建良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訴字第27詐欺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損 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結 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民事 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蔡宗儒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ULDM-113-附民-133-20250310-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607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勝紘 籍設雲林縣○○鄉○○村○○路000號○○○○○○○○) 選任辯護人 馬潤明律師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     理 由 一、按辯論終結後,遇有必要情形,法院得命再開辯論,刑事訴 訟法第291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林勝紘因詐欺等案件,前於民國114年2月24日辯論 終結,原定於114年4月11日宣判,茲因本案有再行調查之處 及為使被告及被害人試行調解,而有再開辯論程序之必要, 爰命再開辯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蔡宗儒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2025-02-27

ULDM-113-訴-607-20250227-1

交易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24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杰恩 潘桂芬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5 57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詳如附件起訴書所載。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 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而諭知不受理之判 決者,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7條亦有明文 。 三、查本件被告吳杰恩、潘桂芬,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被告2 人均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依刑法第287條前 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而被告2人與告訴人間業已調解成立 ,告訴人因而具狀對被告2人撤回其告訴等情,有本院調解 筆錄、刑事撤回告訴狀1紙在卷可憑,揆諸前開說明,爰不 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本案經檢察官李鵬程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蔡宗儒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馬嘉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附件: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5573號起訴書

2025-02-27

ULDM-114-交易-24-20250227-1

附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333號 原 告 鄒佳真 被 告 李宣萱 上列被告因本院113年度訴字第173號詐欺案件,經原告提起請求 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其內容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 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之規定,將本件附帶民 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柯欣妮 法 官 蔡宗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韋智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2025-02-26

ULDM-113-附民-333-20250226-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瀆職等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自字第1號 自 訴 人 李虎雄 被 告 雲林縣斗六地政事務所測量課長 雲林縣斗六地政事務所土地登記簿登記員 上列被告因瀆職等案件,經自訴人提起自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自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自訴意旨如附件之自訴狀所載。 二、按自訴之提起,應委任律師行之;再犯罪事實之一部提起自 訴者,他部雖不得自訴亦以得提起自訴論,但不得提起自訴 部分係較重之罪,或其第一審屬於高等法院管轄,或刑事訴 訟法第321條之情形者,不在此限。又不得提起自訴而提起 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同法第319條第2、3項、第334條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除自訴人提起自訴或上訴不合法時,得 不命補正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外,提起自訴或上訴,未委任律 師為代理人者,自應裁定命其補正(參見最高法院97年度台 上字第807號判決意旨)。再所謂犯罪被害人,係指因犯罪 而直接被害者而言,若自訴被告涉犯公務員圖利罪,其所保 護之法益,為公務員對國家服務之忠信規律及國家之利益, 縱其犯罪結果,於私人權益不無影響,惟其直接被害者仍為 國家法益,而非私人權益,自訴人僅係間接被害人,尚非公 務員圖利犯罪之直接被害人,僅能依刑事訴訟法第240條規 定,向檢察官告發,依法不得提起自訴。又犯罪事實之一部 提起自訴者,他部雖不得自訴,亦以得提起自訴論;但不得 提起自訴部分係較重之罪,則不得提起自訴,刑事訴訟法第 319條第2項定有明文,刑法第131條之公務員圖利罪或貪污 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4款之公務員對主管監督事務圖利罪 或第5款之公務員對非主管監督事務圖利罪之刑度,均較刑 法偽造文書罪為重,縱自訴人所訴屬實,因所自訴之公務員 圖利罪係較偽造文書罪為重,依上說明,仍不得提起自訴( 參見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5124號判決意旨)。 三、本件自訴人對被告所提起之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竊盜、偽造 公文書、瀆職圖利等罪,其中圖利罪係侵害國家法益,自訴 人非直接被害人,不得提起自訴,且不得提起自訴部分,相 較其他部分係屬較重之罪,揆諸前開說明,自訴人對本件全 部不得提起自訴,另自訴人提起自訴既不合法,自無庸再命 補正委任律師為代理人或其他程式之欠缺,爰不經言詞辯論 ,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334條、第343條、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 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蔡宗儒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許哲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2025-02-26

ULDM-114-自-1-20250226-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8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黃俊翔 選任辯護人 李文潔律師 林伯勳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本院114 年度重訴字第1號),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刑事聲請具保停止羈押狀所載。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被 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而所犯為死刑、無期 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有相當理由認為 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 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得羈押之;又認 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第8條之罪,嫌疑重大,有 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行同一犯罪之虞,而有羈押之必要者, 亦得羈押之,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第101條之1 第1項第9款定有明文。惟執行羈押後有無繼續之必要,仍許 由法院斟酌訴訟進行程度及其他一切情事而為認定(參見最 高法院46年度台抗字第6號裁定意旨)。再被告所犯為死刑 、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其可預 期判決之刑度既重,為規避刑罰之執行而妨礙追訴、審判程 序進行之可能性增加,國家刑罰權有難以實現之危險,故如 有相當理由認為其有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 犯或證人等之虞,法院斟酌命該被告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 等侵害較小之手段,均不足以確保追訴、審判或執行程序之 順利進行,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非不得 羈押之,業經司法院釋字第665號解釋闡釋在案,該規定旨 在確保訴訟程序順利進行,使國家刑罰權得以實現,以維持 重大之社會秩序及增進重大之公共利益。復按羈押之目的, 在於確保訴訟程式之進行、證據之保全及刑罰之執行,而被 告有無羈押之必要,及羈押後其原因是否仍然存在,暨有無 繼續羈押之必要及應否延長羈押,均屬事實認定之問題,法 院可就具體個案情節予以自由裁量決定,如法院許可羈押之 裁定並無明顯違反比例原則情形,即不能任意指為違法或不 當,且關於羈押原因之判斷,尚無適用訴訟上之嚴格證明原 則之必要,僅要求達於自由證明程度即為已足(最高法院10 3年度台抗字第129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查聲請人即被告(下稱聲請人)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 例案件,經起訴移審,復經本院受命法官訊問後,其坦承檢 察官起訴之犯罪事實,並有起訴書所載之證據可佐,認聲請 人就犯罪事實一、㈠所涉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第4 項、同條例第8條第4項之非法寄藏制式手槍、非制式手槍、 非制式獵槍及同條例第12條第4項非法寄藏子彈等罪嫌;就 犯罪事實一㈡所涉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第1項之非 法製造具有殺傷力之非制式手槍既遂、同條例第7條第6項、 第1項非法製造具有殺傷力之非制式手槍未遂、同條例第12 條第1項之非法製造子彈既遂、同條例第12條第5項、第1項 非法製造子彈未遂等罪嫌之犯罪嫌疑重大。又聲請人所犯係 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有面臨刑事重罪處罰之 虞,基於人性趨吉避凶之心理,有相當理由足認聲請人有逃 亡之高度可能性,另聲請人取得槍枝、子彈、零件並製造之 時間有相當之持續性,且查扣之工具、槍彈、零件等物甚多 ,有事實足認聲請人有反覆實施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 條、第8條犯罪之虞。再聲請人經查扣之槍彈及工具數量甚 多,已如上述,對社會治安影響嚴重,本院權衡國家刑事司 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公益及公共秩序、聲請人之人身自由 保障及防禦權行使,並衡量比例原則,認現無從以其他處分 代替羈押,非予羈押,顯難進行審判程序,爰依刑事訴訟法 101條第1項第3款、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9款之規 定,處分聲請人自民國114年1月2日起羈押3個月在案。 四、次查,聲請人所涉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其所犯 係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且所寄藏及製造之槍 彈數量可觀,可能面臨刑事重罪處罰之虞,基於人性趨吉避 凶之心理,有相當理由足認聲請人有逃亡之高度可能性,另 聲請人取得槍枝、子彈、零件並製造之時間有相當之持續性 ,且查扣之工具、槍彈、零件等物甚多,有事實足認聲請人 有反覆實施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7條、第8條犯罪之虞, 對社會治安影響嚴重等情,均未變動。至聲請意旨主張其已 勇於面對本案,且患有高血壓、眩暈症、關節炎等慢性疾病 ,自無甘冒風險而逃亡,又其所犯非法製造槍彈等犯行,均 為十餘年前所為,且係一時嗜好,並無其他誘因,嗣即未再 接觸,更無反覆實施之虞等語。惟聲請人所主張之非法製造 時間,核與起訴意旨不符,此部分尚待釐清,再檢察官復於 114年2月18日以114年度偵字第1623號移送併辦聲請人另涉 非法製造及販賣槍彈犯嫌,亦待合併審理,其有相當理由足 認有逃亡之高度可能性及反覆實施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 7條、第8條犯罪之虞,益足彰明,國家刑罰權有難以實現之 危險,而其所提之具保條件,實無從確信足以擔保審判或執 行程序之順利進行。綜上斟酌命聲請人具保、責付或限制住 居等侵害較小之手段,現均不足以確保審判或執行程序之順 利進行,故認原羈押之原因及必要性,均仍存在,且無不得 羈押之情形,故認聲請人所提具保停止羈押之聲請,不能准 許,應予駁回。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 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蔡宗儒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許哲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2025-02-26

ULDM-114-聲-78-202502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