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裁定補正

共找到 110 筆結果(第 31-40 筆)

附民
臺灣高等法院

銀行法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2247號 原 告 洪慧茹 被 告 朱紫彤 (住居所不明) 上列被告因銀行法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上重訴字第22號),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聲明及陳述均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 」所載。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起訴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但其 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 116條第1項第1款、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提出訴狀於法院為之;前項訴狀,準用 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492條第1、2項亦有明定 。 二、本件原告對被告「朱紫彤」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核其 所提如前揭附件所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之當事人 欄,並未記載被告「朱紫彤」之住居所等資料,經本院於民 國113年12月30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10日內補正,逾 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起訴,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7日送達於原 告住所,由其受僱人郭志賢代為簽收,有本院上開裁定及送 達證書各1件在卷可稽。惟原告逾期迄未依前揭裁定補正被 告「朱紫彤」之住居所。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應認原告所 提附帶民事訴訟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起訴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事,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 ,其假執行聲請即失其依據,應併予駁回。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審判長法 官 邱忠義                    法 官 蔡羽玄                    法 官 陳勇松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錫欽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9

TPHM-113-附民-2247-20250219-1

重附民
臺灣高等法院

銀行法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重附民字第115號 原 告 王少偉 被 告 朱紫彤 (住居所不明) 豐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所、法定代理人之姓 名及其住所或居所均不明)            上列被告等因銀行法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上重訴字第22號)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聲明及陳述均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 」所載。 二、被告方面:被告均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均未提出任何書 狀。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 居所;當事人為法人者,應記載其名稱及營業所,其法定代 理人之姓名、住所或居所,及法定代理人與當事人之關係。   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 之訴;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 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有 明文。又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提出訴狀於法院為之;前項 訴狀,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492條第1、2 項亦有明定。 二、原告對被告「朱紫彤」、「豐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提起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核其所提如前揭附件所示「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起訴狀」之當事人欄並未記載被告「朱紫彤」之住居 所及「豐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之營業所、其法定代理人之 姓名、住所或居所,其起訴程式於法不合。經本院於民國11 3年12月30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10日內補正,逾期不 補正即駁回其起訴,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9日送達原告之住 所,因無人收受而寄存於其轄區之基隆市警察局第三分局百 福派出所,有本院上開裁定及送達證書各1件在卷可稽。惟 原告逾期迄未依前揭裁定補正被告「朱紫彤」之住居所,及 被告豐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之營業所、其法定代理人之姓名 及住所或居所。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應認原告所提附帶民 事訴訟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起訴不合程式或不 備其他要件之情事,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審判長法 官 邱忠義                    法 官 蔡羽玄                    法 官 陳勇松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錫欽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9

TPHM-113-重附民-115-20250219-2

附民
臺灣高等法院

銀行法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2191號 原 告 張家箖 訴訟代理人 張仕興 被 告 陳昱翔 (年籍住所均不明) 上列被告因銀行法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上重訴字第22號),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聲明及陳述均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 」所載。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又起訴不 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但 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   第116條第1項第1款、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又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提出訴狀於法院為之;前項訴狀,準 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492條第1、2項亦有明 定。 二、本件原告對被告「陳昱翔」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核其 所提如前揭附件所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之當事人 欄,並未記載被告「陳昱翔」之住居所等資料,經本院於民 國113年12月30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10日內補正,逾 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起訴,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8日送達於原 告住所(送達證書誤載為「113」年1月8日),由其同居配 偶代為簽收,另送達原告訴訟代理人之住所,因無人收受而 寄存於其轄區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北投分局奇岩派出所,有 本院上開裁定及送達證書2件在卷可稽。惟原告逾期迄未依 前揭裁定補正被告「陳昱翔」之住居所。揆諸前揭規定及說 明,應認原告所提附帶民事訴訟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6款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事,應予駁回;原 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聲請即失其依據,應併予駁回。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審判長法 官 邱忠義                    法 官 蔡羽玄                    法 官 陳勇松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錫欽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9

TPHM-113-附民-2191-20250219-2

附民
臺灣高等法院

銀行法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2247號 原 告 洪慧茹 被 告 朱紫彤 (住居所不明) 上列被告因銀行法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上重訴字第22號),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聲明及陳述均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 」所載。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起訴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但其 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 116條第1項第1款、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提出訴狀於法院為之;前項訴狀,準用 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492條第1、2項亦有明定 。 二、本件原告對被告「朱紫彤」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核其 所提如前揭附件所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之當事人 欄,並未記載被告「朱紫彤」之住居所等資料,經本院於民 國113年12月30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10日內補正,逾 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起訴,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7日送達於原 告住所,由其受僱人郭志賢代為簽收,有本院上開裁定及送 達證書各1件在卷可稽。惟原告逾期迄未依前揭裁定補正被 告「朱紫彤」之住居所。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應認原告所 提附帶民事訴訟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起訴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事,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 ,其假執行聲請即失其依據,應併予駁回。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審判長法 官 邱忠義                    法 官 蔡羽玄                    法 官 陳勇松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錫欽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9

TPHM-113-附民-2247-20250219-2

附民
臺灣高等法院

銀行法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190號 原 告 張家箖 訴訟代理人 張仕興 被 告 魏鴻鈞 (年籍住所均不明) 上列被告因銀行法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上重訴字第22號),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聲明及陳述均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 」所載。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起訴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但其 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 116條第1項第1款、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提出訴狀於法院為之;前項訴狀,準用 民事訴訟法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492條第1、2項亦有明定 。 二、本件原告對被告「魏鴻鈞」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核其 所提如前揭附件所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之當事人 欄,並未記載被告「魏鴻鈞」之住居所等資料,經本院於民 國113年12月30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10日內補正,逾 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起訴,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8日送達於原 告住所,由其同居配偶代為簽收,另送達原告訴訟代理人之 住所,因無人收受而寄存於其轄區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北投 分局奇岩派出所,有本院上開裁定及送達證書2件在卷可稽 。惟原告逾期迄未依前揭裁定補正被告「魏鴻鈞」之住居所 。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應認原告所提附帶民事訴訟有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 情事,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聲請即失其 依據,應併予駁回。另關於原告對被告朱紫彤、呂思帆等人 所提附帶民事訴訟部分,均經本院另裁定移送本院民事庭, 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六庭審判長法 官 邱忠義                    法 官 蔡羽玄                    法 官 陳勇松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錫欽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2025-02-19

TPHM-113-附民-2190-20250219-2

重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重訴字第454號 上 訴 人 何宗翰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黃麟惠間返還不當得利等事件,上訴人對 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據 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壹仟柒佰肆 拾壹萬柒仟柒佰玖拾陸元,應徵裁判費貳拾柒萬伍仟陸佰玖拾肆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該上訴人於收受 本裁定送達後五日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駁回上訴 ,特此裁定。又上訴人所提出之民事聲明上訴狀,亦未具上訴理 由,併依法裁定補正。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劉逸成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映嫺

2025-02-14

SLDV-111-重訴-454-20250214-2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重訴字第511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雪華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黃柏蒼 黃柏銘 黃瑄雯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分割共有物等事件,上訴人對本院於民 國113年12月31日之111年度重訴字第511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貳拾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 新臺幣壹拾陸萬捌仟玖佰柒拾伍元,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訴 。 二、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貳拾日內,具狀補正上訴理由 。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 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且為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 事項。次按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 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 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請 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時,其訴訟標的價額及上訴利益額, 均應以原告起訴時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客觀價額為準,不因被 告或原告提起上訴而有所歧異,亦不因上訴人所持應有部分 價額較低而不同,最高法院70年度台上字第1757號裁定、10 3年度台抗字第913號裁定意旨可資參照。 二、經查:  ㈠本訴部分:   上訴人對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1日之111年度重訴字第511 號分割共有物等事件提起上訴,未據繳納上訴費用,依上開 規定,本訴分割共有物部分,應以被上訴人(即原告)起訴 所得受之利益價額計算【計算式如附表】,故上訴人就本訴 部分之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6,271,355元。  ㈡反訴部分:   上訴人另就反訴部分,併提起上訴,亦未據繳納上訴費用, 上訴人之反訴上訴聲明為:⒈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反訴部 分廢棄;⒉上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應連帶給付上訴人3,220,0 00元及自民事答辯暨反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則上訴人就反訴上訴部分之上訴 利益為3,220,000元。  ㈢是以,上訴人既就本訴、反訴部分併提起上訴,本、反訴二 項聲明訴訟標的不同,其價額應合併計算之,是上訴人之上 訴利益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總計為9,491,355元(計算式:6,2 71,355元+3,220,000元=9,491,355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 168,975元。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 翌日起20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訴,特 此裁定。 四、又上訴人所提出之民事聲明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併依法 裁定補正。 五、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潘曉萱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佩伶 附表:                上訴利益計算式:土地面積×起訴時公告現值×被上訴人應有部分 編號 土地 面積 (平方公尺) 起訴時公告現值 (新臺幣) 被上訴人應有部分 上訴利益 (新臺幣) 1 桃園市○○區○○段○○○段000000000地號 547 34,395元 3分之1 6,271,355元 計算式 54734,395元1/3=6,271,355元

2025-02-12

TYDV-111-重訴-511-20250212-3

訴更二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更二字第12號 原 告 景龍江 景寶猜(追加原告) 景寶珠(追加原告) 景寶珍(追加原告) 杜龍雲(追加原告)             被 告 田寅岑(原名田凱崴) 訴訟代理人 邱基祥律師 追加 被告 鄭添全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經台灣高等法院 111年度上易字第1329號判決第二次發回更審(本院原受理案號 :111年度訴更一字第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追加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 ,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 先命補正:一、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前二項 情形,原告之訴因逾期未補正經裁判駁回後,不得再為補正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1款、第3項定有明文。 二、再按,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 全部為公同共有,民法第1151條定有明文。請求分割共有物 之訴,為固有必要共同訴訟,其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訟之各 人必須合一確定,應由共有人中之一人或數人共同起訴,並 以其他共有人全體為被告,其當事人適格始無欠缺。且法院 裁判分割共有物,以共有人之處分權存在為前提,是以共有 人中有人死亡時,於其繼承人未為繼承登記以前,不得分割 共有物,應先行或同時請求該等繼承人辦理繼承登記,並合 併對其等為分割共有物之請求(最高法院69年台上字第1134 、1012號判決先例同此看法)。而公同共有之債權人起訴請 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係公同共有債權之權利行使,非屬回復 公同共有債權之請求,尚無民法第821條規定之適用,而應 依同法第831條準用第828條第3項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 ,須得其他公同共有人之同意,或由公同共有人全體為原告 ,其當事人之適格始無欠缺;又各共有人對於第三人,得就 共有物之全部,為本於所有權之請求。但回復共有物之請求 ,僅得為共有人全體之利益為之,為民法第821條所明定。 該規定依同法第828條第2項規定於公同共有準用之,且依同 法第831條規定,該規定於所有權以外之財產權,由數人共 有或公同共有者,亦準用之。故公同共有人本於公同共有權 利為共有人全體之利益對第三人為請求,應限於回復共有物 時始得為之。準此,公同共有人中之一人或數人除經其他公 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或為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利益對第三人 為回復公同共有物之請求,得單獨或共同起訴外,倘係基於 公同共有法律關係為請求者,仍屬固有之必要共同訴訟,應 由公同共有人全體起訴,當事人之適格始無欠缺。(最高法 院104年台上字第481號、100年台上字第1723號判決意旨參 照)。 三、經查,原告景龍江起訴主張新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屬於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0號0、0樓 房屋(下稱系爭房屋)建築基地範圍之法定空地,但國有財 產署新北分署於民國95年間將系爭土地拍賣時,未依民法物 權編施行法第8條之5第3項定通知系爭房屋所有權人有優先 承買權,該次拍賣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應屬無效等語,核 其訴訟標的並非回復公同共有物之請求,如有公同共有之情 形,自應由公同共有人全體起訴,當事人之適格始無欠缺。 而系爭房屋現登記所有權人黃春綢已於起訴前之民國109年7 月4日死亡(見本院限閱卷),且被繼承人黃春綢之繼承人 迄今尚未辦理繼承登記,是系爭房屋屬被繼承人黃春綢之繼 承人公同共有,原告景龍江自始未以被繼承人黃春綢之全體 繼承人為原告,於當事人適格自有欠缺。嗣經本院於111年2 月25日以111年度訴更一字第3號裁定命原告景龍江補正如附 表所示之事項,原告景龍江乃於111年3月8日以民事補正狀 追加原告即黃春綢之繼承人景寶猜、景寶珠、景寶珍、杜龍 雲在案。惟本院查知被繼承人黃春綢仍有其他繼承人趙寶青 存在(見本院卷第73-103頁),顯見原告景龍江前開補正並 不完全。故本院又於113年2月5日裁定命原告於五日內補正 如附表所示之事項,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該裁 定已於113年3月19日送達全部原告完畢(見本院卷第133頁 對追加原告杜龍雲囑託送達之回函)。屆期原告並未補正, 嗣經本院113年5月14日開庭詢問原告景龍江、景寶猜為何未 依裁定補正,據答稱渠等認為趙寶清並無合法繼承權,已另 提起訴訟爭執等語。本院乃於113年5月24日裁定本訴於台灣 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家簡上字第1號請求確認繼承權不存在 訴訟判決確定前,停止訴訟程序。惟嗣台灣台北地方法院11 3年度家簡上字第1號請求確認繼承權不存在事件,業已判決 景龍江、景寶猜敗訴確定,亦無再審等相關爭訟,此有該案 判決書及本院公務電話紀錄一份在卷可按(見本院卷第183- 185、217頁)。本院乃於113年11月4日裁定撤銷停止訴訟程 序,並於裁定內諭知原告應依本院113年2月5日所為裁定補 正程序上欠缺事項,並於收受本裁定五日內為補正,如逾期 未補正則駁回原告之訴。該裁定已於113年12月18日送達全 部原告完畢(見本院卷第209頁對追加原告杜龍雲囑託送達 之回函)。然全部原告逾期迄今均未為補正,其訴(含追加 之訴)為無理由,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依附,因此不經言 詞辯論,逕以判決駁回。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附表: 一、提出被繼承人黃春綢之繼承系統表及「全部」法定繼承人最 新戶籍謄本(記事欄請勿省略),若其繼承人中有未成年人者 ,應併提出其法定代理人之最新戶籍謄本(請勿遺漏)。 二、逕向被繼承人黃春綢,生前最後住所地管轄法院查詢被繼承 人黃春綢之法定繼承人有無拋棄繼承或聲請選任遺產管理人 之情事,如有,請提出相關證據資料到院。 三、補正上開當事人適格欠缺部分。原告如追加原告,應併提出 完整之聲明(如有需辦理繼承登記之處,請一併聲明),及 按被告(含追加被告)人數提出繕本到院。

2025-02-12

PCDV-112-訴更二-12-20250212-5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修復漏水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188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張若麟 被 上訴人 即 被 告 築城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莊傑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修復漏水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2 7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參佰 玖拾陸元。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參萬 陸仟玖佰玖拾玖元,並具狀補正上訴理由,逾期未繳,即駁回其 上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 項及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定有明文。故以一訴附帶 請求其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其附帶請求於起訴 前所生部分,數額已可確定,應合併計算其價額。次按容忍 修繕之訴應屬財產權訴訟,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原告所受 利益即修繕漏水避免減少房屋價額為準,故應以預估修繕費 用之價額核定之。而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訴訟標 的之價額不能核定者,以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 高利益額數加10分之1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亦有明 文。再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 第1項規定繳納裁判費,為必須具備之程式。上訴不合程式 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 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 442條第2項亦有明定。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起訴時原聲明為:㈠被告應將原告所有門 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段000巷00號14樓房屋(下稱系爭 房屋)暨屋頂平台修繕至不漏水狀態。㈡被告應給付原告最 低新臺幣(下同)28萬8,000元及自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被 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嗣於113 年10月18日擴張第㈡項聲明金額為32萬4,600元。是本件訴訟 標的價額即應以修繕系爭房屋暨屋頂平台之預估修繕費用加 第㈡項聲明之金額核定之。而第㈠項聲明核屬財產權之性質, 惟因上訴人主張修繕費用未具體特定,致本院無從酌定訴訟 標的價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2規定,此部分訴訟標的 價額暫核定為165萬元,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97萬4, 600元【計算式:165萬元+32萬4,600元=197萬4,600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萬602元,扣除上訴人已繳納之2萬206元 後,尚應補繳396元,茲命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內 如數向本院繳納。 三、次查,上訴人對於113年12月27日本院第一審判決不服,於1 14年1月21日提起上訴到院,未據繳納裁判費,是應依114年 月1日施行之新制(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7之規定、臺灣高 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 準)計算第二審裁判費。而本件上訴利益為197萬4,600元, 應徵第二審裁判費3萬6,999元。茲命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之 日起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又上訴人所提出之民事聲明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併依法 裁定補正。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442條第2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一千五百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2025-02-10

TPDV-113-訴-3188-20250210-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243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廖駿赫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御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間請求清償借款事 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本院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 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具狀補正上訴聲明,逾期 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二、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十日內,具狀補正上訴理由。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依訴訟標的價額繳納裁判費,並以上 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 更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441條第1項第3款 分別定有明文。又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情形而可以 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 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亦有明定。 二、查上訴人提出之上訴狀,並未載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 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茲依上開規定,限上訴人於 收受本裁定5日內,補正上訴聲明,如未依期補正,即駁回 其上訴。 三、又提起第二審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上訴理由,民事訴訟法 第441條第1項第4款亦有明定。上訴人所提民事聲明上訴狀 ,未具上訴理由,併依法裁定補正。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辜 漢 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林 蓓 娟

2025-02-08

SLDV-113-訴-1243-20250208-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