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秀子

共找到 144 筆結果(第 31-40 筆)

家聲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字第530號 聲 請 人 陳永喜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李○○ 關 係 人 新竹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邱臣遠 關 係 人 新竹市政府社會處 法定代理人 黃佳婷 上列聲請人於本院民國113年度監宣字第767號監護宣告等事件, 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陳永喜律師於本院民國113年度監宣字第767號監護宣告等事 件,為相對人甲○○之特別代理人,然不得為代相對人甲○○為捨棄 、認諾、撤回或和解之行為。   理 由 一、按無訴訟能力人有為訴訟之必要,而無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 理人不能行代理權者,其親屬或利害關係人,得聲請受訴法 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2項定 有明文。前揭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家事事件法第97 條、非訟事件法第11條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係經由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新竹分會准予扶助後指派之扶助律師,扶助相對人聲請監護 宣告,因相對人出生後即患瓦登伯格症,並領有第一、二、 三類極重度身心障礙證明,相對人確實有無法正確表達意思 ,事實上無行為能力,無法獨立為法律行為之情。又相對人 目前接受新竹市政府安置於禾馨護理之家,據主責社工稱, 其母李○○本身亦患有語言障礙,相對人雖有3名手足,但除 大哥吳○○(民國00年0月00日生)已成年外,妹妹葉○○(000 年0月0日生)、弟弟李○○(000年0月0日生)均未成年,而 相對人之3名手足亦領有身心障礙證明,除大哥吳○○就讀啟 聰學校外,其餘手足亦接受政府安置,因相對人接受新竹市 政府安置於禾馨護理之家後,其母李○○因語言障礙外,對於 相對人漠不關心,護理之家在需要與李○○聯繫時,經常無法 和李○○取得聯繫,故相對人其母李○○顯無意願及能力擔任相 對人之監護人,是為使相對人接受較優質之護養療治等社福 措施,應由其戶籍所在地之新竹市政府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 ,由新竹市政府代為決定並處理其養護療治等社福措施,是 為維護相對人之權利,是以本件自有向鈞院提起聲請監護宣 告之必要,又若鈞院認為相對人尚未達可監護宣告之程度, 請為輔助宣告,併聲請准予選任聲請人為本案相對人之特別 代理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前開主張,業據提岀相對人之中華民國身心障 礙證明翻攝照片、新竹市東區低收入戶證明書、戶籍謄本、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新竹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全部扶 助)影本等件為證,且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監宣 字第767號監護宣告事件案卷閱明屬實,堪認聲請人前開主 張堪以憑認。本院審酌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財團法人法律扶助 基金會委派協助律師,為公益上之利害關係人,是聲請人聲 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自屬有據,且應會盡心維護相 對人權益,爰依其聲請,選任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 ,以利程序之進行。 四、另特別代理人僅係個案選任,於訴訟亦有代理權限制(特別 代理人於法定代理人或本人承當訴訟以前,代理當事人為 一 切訴訟行為。但不得為「捨棄、認諾、撤回或和解」, 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4項規定參照。),非本院能排除適用 ,應予注意,蓋本院既准予選任特別代理人,有對特別代理 人之權限依法加以規範之。又本件就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部 分係由聲請人陳永喜律師提出,相對人並未簽章予聲請狀上 ,故改列之為本件之相對人,併此指明。    五、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 記 官 陳秀子

2024-12-23

SCDV-113-家聲-530-20241223-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離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婚字第228號 原 告 乙○○(已歿) 上列原告與被告甲○○間請求離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其訴,但 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此為家事事件法第51條所準 用。次按離婚之訴,夫或妻於判決確定前死亡者,關於本案 視為訴訟終結,家事事件法第59條並有明文。揆諸立法理由 ,乃婚姻關係之一方死亡時,婚姻關係即解消而無從繼續, 故離婚之訴,如當事人之一方於判決確定前死亡,該訴訟無 再為續行之必要。又當事人能力非僅為起訴之程序要件,且 為訴訟程序進行中隨時必備之要件,故如當事人於訴訟程序 進行中死亡,依法律規定或法律關係之性質及當事人情形, 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不能繼承者,即屬不能承受或無人可 承受訴訟之情形,應認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其訴訟要 件有欠缺,依首揭規定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二、經查,本件原告請求離婚,惟於民國113年11月10日訴訟程 序進行中死亡,有本院依職權調取其戶役政連結系統全戶之 原告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足參,揆諸前揭說明,本案視為 訴訟終結,且屬不能承受訴訟之情形,本件訴訟要件有所欠 缺。從而,原告之訴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第9 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 記 官 陳秀子

2024-12-20

SCDV-113-婚-228-2024122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宣告死亡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亡字第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 代 理 人 吳俊賢 相 對 人 即失蹤人 吳○周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相對人即失蹤人死亡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吳○周(男,民國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 000000號,最後設籍:新竹縣○○鎮○○街00號〈新竹○○○○○○○○○ 〉) 於民國103年11月15日下午12時死亡。 二、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遺產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失蹤人失蹤滿7年後,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 請,為死亡之宣告;失蹤人為80歲以上者,得於失蹤滿三年 後,為死亡之宣告,民法第8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失蹤人吳○周(年籍資料詳如主文所載 ,下稱相對人)自民國100年11月25日經通報列為失蹤人口 (失蹤發生日期:100年11月25日),迄今已逾3年,仍未尋 獲,且無在台親屬,爰依法請准宣告相對人死亡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具狀陳述纂詳,並提 出戶籍資料(相對人在台離婚、無子女等親屬)、新竹縣政 府警察局竹東分局113年3月5日竹縣東警戶字第1130002067 號函及失蹤人口系統資料報表(失蹤發生日期:100年11月2 5日)、新竹縣○○鎮○○000○0○0○○鎮○○○0000000000號函(無 死亡、火化及殯葬設施使用紀錄相關資料)、新竹市殯葬管 理所113年3月4日竹殯服字第1130000518號函(無死亡、火 化及殯葬設施使用紀錄)、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12 年2月8日輔服字第1120097150號函(非本會檔存資料列管之 榮民)、新竹縣○○鎮○○000○00○00○○鎮○○○0000000000號函( 無請領社會福利津貼相關紀錄)、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 理委員會112年12月7日台管業二字第1121763519號函(無支 領核撥之新制退撫給與)、內政部移民署112年12月7日移署 資字第1120147423號函(無入出境資料)、勞動部勞工保險 局112年12月12日保費資字第11213674330號函(無勞保、就 保、職保之投保紀錄)、新竹縣政府112年12月12日府社保 字第1123833438號函(無安置紀錄)等件為證,聲請人代理 人亦到庭陳稱:本件公示催告期間,未據失蹤人陳報其生存 ,或知其生死者申報其所知,現公示催告已期滿,請求宣告 該失蹤人死亡(庭呈失蹤人戶籍謄本、三親等資料查詢結果 、完整矯正簡表、通緝簡表、全國刑案資料查註表等資料附 卷),目前都沒有相對人的音訊或者尚生存的訊息等語,是 聲請人主張及當庭所提呈相關資料均無相對人之訊息、復無 在台親屬等情,堪信屬實,暨本院依職權查相對人及親屬戶 籍資料堪認並無在台親屬、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 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亦無相對人相關紀錄、電信資料連結作 業系統亦無相對人資料、外交部領事事務局113年5月15日領 一字第1135313700號函覆無相對人申領護照紀錄、財政部北 區國稅局竹北分局113年11月13日北區國稅竹北綜字第11303 35956號函覆無相對人財產所得紀錄等件在卷可稽,亦堪以 憑認。又相對人於上開失蹤時為滿80歲以上之人,而計至10 3年11月25日止,失蹤滿3年,且於公示催告之申報期間,未 據相對人陳報其生存,或知相對人生死者陳報其所知,自應 推定其於是日下午12時為死亡之時。從而,聲請人據以聲請 宣告其死亡,為有理由,准予依法宣告,爰裁定如主文。 四、爰依家事事件法第15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 記 官 陳秀子

2024-12-19

SCDV-113-亡-6-20241219-4

監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36號 聲 請 人 方○○ 相 對 人 黃○○ 關 係 人 黃○○ 黃○○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黃○○(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二、選定方○○(女,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輔助人。 三、上開受輔助宣告之人為民法第十五條之二第一項第一款至第 六款所定之行為,以及為下列所示之行為,均應經輔助人同 意。 (一)、申辦信用卡及金融卡、提款卡,以及申辦及處理銀行或郵 局等金融帳戶及領錢。 (二)、申辦電信門號、申辦及購買手機、電話。 (三)、相對人單次處分金錢數額在新臺幣貳仟元以上之行為。 (四)、辦理網路購物。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相對人自民國112年6 月16日起,因疾症而被詐騙金錢之原因,雖就醫診治仍不見 起色,近日甚且已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 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顯有不足, 爰依民法第15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准予對相對人為輔助宣 告,並請指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助人,且提出同意書、親 屬系統表、存摺內頁、戶口名簿、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 身分證等件為憑(聲請人原聲請為監護宣告,嗣依鑑定結果 認為聲請人僅達輔助宣告程斟酌度,本件即改為聲請輔助宣 告)。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 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 助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親,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及 親屬系統表附卷可憑,是聲請人為有權提起本件聲請之人, 堪可認定。又本院於113年10月23日會同鑑定人即林正修診 所精神科林正修醫師於林正修診所就相對人現況為鑑定時勘 驗相對人精神狀況、詢問事項及兩造、鑑定人陳述內容,經 本院以視訊方式於鑑定人面前訊問相對人精神狀況,相對人 應答其姓名及年籍資料、其並稱其身上沒有穿尿布,其同意 由聲請人擔任其之輔助人等情,此有同日精神鑑定調查筆錄 在卷可佐。另參酌鑑定人就聲請人所為之鑑定結果認略以: 相對人為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輕度智能障礙,相對 人有適切的語言回答,但是反應較慢,金錢處理有明顯障礙 ,對於事務的判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受到障礙影響,對於 生活事務之處理有部分困難及限制,認知功能退化;相對人 目前因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輕度智能障礙,致辨識 意思表示之效果有部分障礙,建議為輔助之宣告等情,有該 診所113年10月31日家鑑113161號函暨所附鑑定報告在卷足 憑,並有聲請人所提出相對人之上開身心障礙證明可稽。綜 上,堪認相對人因精神障礙之影響,致其為意思表示、受意 思表示及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應均顯有不足,而有 輔助宣告之原因,聲請人改聲請對聲請人為輔助宣告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 四、按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 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 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 一人 或數人為輔助人;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輔助宣 告之人 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審 酌一切情 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 心狀態與生 活及財產狀況。二、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 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輔助人之 職業、經歷、意 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 、法人為輔助人時 ,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 人與受輔助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3條之1第1項 及同條第2項準用第111 1條、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經查,相對人本身未婚、無子女,關係人黃○○及聲請人分別 為相對人之父母,相對人為次男,兄弟姐妹方面僅有一位胞 兄即關係人黃○○,聲請人並稱:為防止相對人被詐騙集團利 用或被詐騙,而為本件聲請等語;聲請人願任本件輔助人之 職責,相對人、關係人黃○○、黃○○等人亦均到庭表明同意之 意各情,以上有本院113年12月16日訊問筆錄在卷可稽,復 有上揭同意書在卷可考。是認由聲請人擔任輔助人,應最能 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助人; 並參酌兩造之意見,以及相對人之精神現況,以及為保護相 對人及交易安全起見,及兩造及上開關係人所陳各情(見同 上筆錄),併酌定相對人為主文第三項所示行為時,均應經 輔助人之同意,俾保護相對人。 五、依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1111條規定,法院為輔 助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惟 受輔助宣告之人並不因輔助宣告而喪失行為能力,僅於 其為 民法第15條之2列舉之法律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 且參酌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規定,亦未準用同法第1099條 、第 1099條之1、第1101及第1103條第1項之規定,顯見受 輔助宣 告之人之財產,不由輔助人管理,自毋庸宥於準用 之規定而 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件相對人之心智 狀況經本院 對相對人為輔助之宣告,就輔助宣告之設置目 的、輔助人之 性質及職務範圍綜觀,本件並無指定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 必要。又依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規定,受 輔助宣告之人為下 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 律上利益,或依其年 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 此限:(一)、為獨資 、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 二)、為消費借貸、消費 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三 )、為訴訟行為;(四)、 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 裁契約;(五)、為不動產、 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 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買 賣、租賃或借貸;(六) 、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 或其他相關權利;(七 )、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 聲請,所指定之其他 行為,均此附敘。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規定,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 記 官 陳秀子                 附錄法條: 民法第15條之2: 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律上 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 一、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 二、為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 三、為訴訟行為。 四、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 五、為不動產、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 定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 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 七、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 第78條至第83條規定,於未依前項規定得輔助人同意之情形,準 用之。 第85條規定,於輔助人同意受輔助宣告之人為第1項第1款行為時 ,準用之。 第1項所列應經同意之行為,無損害受輔助宣告之人利益之虞,而輔助人仍不為同意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得逕行聲請法院許可後為之。

2024-12-19

SCDV-113-監宣-436-20241219-2

監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55號 聲 請 人 張○○ 相 對 人 張○○ 關 係 人 張○○ 張○○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張○○(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二、選定張○○(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輔助人。 三、上開受輔助宣告之人為民法第十五條之二第一項第一款至第 六款所定之行為,以及為下列所示之行為,均應經輔助人同 意。 (一)、申辦電信門號、申辦及購買手機、電話,申辦及處理銀行 或郵局等金融帳戶及領錢,以及申辦信用卡及金融卡、提 款卡(以上並均由聲請人張金美代為保管及處理) (二)、辦理網路購物。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二姊,相對人自民國85年 間起,因被害妄想症之原因,雖就醫診治仍不見起色,近日 甚且已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顯有不足,爰依民法第 15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准予對相對人為輔助宣告,並請指 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助人,且提出同意書、親屬系統表、 戶籍謄本、能清安診所診斷證明書等件為憑(聲請人原聲請 為監護宣告,嗣依鑑定結果認為聲請人僅達輔助宣告程斟酌 度,本件即改為聲請輔助宣告)。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 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 助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聲請人為相對人之二姊,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及 親屬系統表附卷可憑,是聲請人為有權提起本件聲請之人, 堪可認定。又本院於113年10月23日會同鑑定人即林正修診 所精神科林正修醫師於林正修診所就相對人現況為鑑定時勘 驗相對人精神狀況、詢問事項及兩造、鑑定人陳述內容,經 本院以視訊方式於鑑定人面前訊問相對人精神狀況,相對人 應答其姓名及年籍資料、並回答稱聲請人為其二姊,其同意 由聲請人擔任其之輔助人等情,此有同日精神鑑定調查筆錄 在卷可佐。另參酌鑑定人就聲請人所為之鑑定結果認略以: 相對人為慢性思覺失調症,相對人於鑑定中,意識清醒,對 於鑑定人員的問題,可以部分回答,內容皆與妄想及幻聽內 容相關,顯有怪異想法,情緒時而激動,缺乏病識感,相對 人認知及判斷能力有部分退化,對於比較複雜的事務,的確 有判斷的問題。綜合相對人的精神狀態,日常生活功能,家 庭事務及財務處理能力,研判目前相對人因精神障礙(慢性 思覺失調症),致辨識意思表示之效果有部分障礙,建議為 輔助之宣告等情,有該診所113年10月31日家鑑113165號函 暨所附鑑定報告在卷足憑,並有聲請人所提出相對人之上開 診斷證明書可稽。綜上,堪認相對人因精神障礙之影響,致 其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及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 應均顯有不足,而有輔助宣告之原因,聲請人改聲請對聲請 人為輔助宣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按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 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 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 一人 或數人為輔助人;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輔助宣 告之人 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審 酌一切情 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 心狀態與生 活及財產狀況。二、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 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輔助人之 職業、經歷、意 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 、法人為輔助人時 ,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 人與受輔助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3條之1第1項 及同條第2項準用第111 1條、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經查,相對人本身未婚、無子女,其父母張得財、謝翠鈿均 已歿,相對人為次男,兄弟姐妹方面即關係人張惠琴、聲請 人、張煌坤等3人分別為相對人之大姊、二姊及胞兄,聲請 人到庭並稱:現在社會很亂,為防止相對人被詐騙集團利用 或被詐騙,而為本件聲請;未到庭之關係人張煌坤亦同意本 件之聲請等語;聲請人願任本件輔助人之職責,而相對人、 關係人張惠琴等人亦均到庭表明同意之意各情,以上有本院 113年12月16日訊問筆錄在卷可稽,復有上揭同意書在卷可 考。是認由聲請人擔任輔助人,應最能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 益,爰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助人;並參酌兩造之意見, 以及相對人之精神現況,以及為保護相對人及交易安全起見 ,及兩造及上開關係人所陳各情(見同上筆錄),併酌定相 對人為主文第三項所示行為時,均應經輔助人之同意,俾保 護相對人。 五、依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1111條規定,法院為輔 助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惟 受輔助宣告之人並不因輔助宣告而喪失行為能力,僅於 其為 民法第15條之2列舉之法律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 且參酌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規定,亦未準用同法第1099條 、第 1099條之1、第1101及第1103條第1項之規定,顯見受 輔助宣 告之人之財產,不由輔助人管理,自毋庸宥於準用 之規定而 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件相對人之心智 狀況經本院 對相對人為輔助之宣告,就輔助宣告之設置目 的、輔助人之 性質及職務範圍綜觀,本件並無指定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 必要。又依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規定,受 輔助宣告之人為下 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 律上利益,或依其年 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 此限:(一)、為獨資 、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 二)、為消費借貸、消費 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三 )、為訴訟行為;(四)、 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 裁契約;(五)、為不動產、 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 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買 賣、租賃或借貸;(六) 、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 或其他相關權利;(七 )、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 聲請,所指定之其他 行為,均此附敘。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規定,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 記 官 陳秀子                 附錄法條: 民法第15條之2: 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律上 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 一、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 二、為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 三、為訴訟行為。 四、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 五、為不動產、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 定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 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 七、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 第78條至第83條規定,於未依前項規定得輔助人同意之情形,準 用之。 第85條規定,於輔助人同意受輔助宣告之人為第1項第1款行為時 ,準用之。 第1項所列應經同意之行為,無損害受輔助宣告之人利益之虞,而輔助人仍不為同意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得逕行聲請法院許可後為之。

2024-12-19

SCDV-113-監宣-455-20241219-1

監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761號 聲 請 人 陳○○ 相 對 人 陳○○ 關 係 人 張○○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等事件,未據聲請人繳納裁 判費,查本件係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 用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之規定,應徵第一審聲請費新臺幣( 下同)一千元,茲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 1項之規定,限聲請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 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附註:之後尚需繳納精神鑑定費用〈 進行精神鑑定時,聲請人務必偕同到場〉。聲請人並應提出相對 人所有子女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均不得省略,已經提岀者, 勿庸重複提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 記 官 陳秀子

2024-12-18

SCDV-113-監宣-761-20241218-1

監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513號 聲 請 人 黃○○ 相 對 人 彭○○ 關 係 人 黃○○ 上列聲請人請求監護宣告等事件,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 十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應補正 之事項: 一、按法院應於鑑定人前訊問應受監護宣告之人;監護之宣告, 非就應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精神或心智狀況訊問鑑定人後, 不 得為之;而鑑定應有精神科專科醫師或具精神科經驗之 醫師 參與,家事事件法第167條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 明文。蓋監護宣告制度係對成年人行為能力之限制或剝奪, 自 需經一定且專精之醫學鑑定,始能判定相對人是否已達 需監 護之程度,未經鑑定程序,法院無從憑空形成心證。 故有關 監護宣告,其需當事人協力者,聲請人應盡其所應 協力之程 度,協助鑑定人及本院判斷相對人之心智狀態是 否符合受監 護宣告之條件,此乃非訟事件當事人仍負有協 同義務之當然 解釋,合先敘明。 二、是以,本件聲請人應於上開期限內指定司法精神鑑定醫院( 請以本院轄區之醫院優先),倘需外診鑑定服務,應指定具 有外診鑑定服務之鑑定醫院,並載明欲前往鑑定之地址。倘 已指定司法精神鑑定醫院,嗣並應依本院指定司法精神鑑定 醫院之公文,於期限內,事先至本院指定司法精神鑑定醫院 預納鑑定費用,並偕同相對人接受該鑑定醫院之精神鑑定。 三、又本件原已委請林正修診所之林正修精神專科醫師就相對人 進行精神鑑定,惟該診所則以113年12月12日第113022號函 稱略以:聲請人已向該所表明已撤回本件鑑定之聲請等語。 然聲請人後續卻仍無任何作為(既未聲請進行精神鑑定、亦 未撤回聲請),而本件自113年8月22日遞狀本院迄今已歷近 2月之久,卻尚處於精神鑑定程序中,基於本件無法久候、 懸而未決,是本於聲請人之原聲請意旨依法仍應進行相關之 精神鑑定,爰裁定聲請人應補正上開事項如上。 四、而本件訴之撤回應以書狀為之,至非訟事件既由聲請人提出 聲請,則其撤回,自亦當由聲請人決之,是聲請人如有暫時 先撤回之意願,仍應以具狀提岀書面撤回本件聲請,方符法 定書面撤回之要件。另聲請人如欲撤回本件聲請,仍得本件 裁定駁回之前儘速具狀撤回本件聲請,且得於撤回後3個月 內併聲請退還聲請費3分之2(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2 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41號);然本件經裁定駁回後則 依法無從聲請退還聲請費3分之2;至日後聲請人若認仍有對 相對人聲請監護宣告之實需,屆時自仍得檢具相關事證,另 向本院重行提岀相關之聲請,自不待言,均此併敘。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書 記 官 陳秀子

2024-12-18

SCDV-113-監宣-513-20241218-1

輔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48號 聲 請 人 張○○ 代 理 人 鄒○○ 相 對 人 吳○○ 關 係 人 張○○ 張○○ 張○○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吳○○(女,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二、選定張○○(男,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輔助人。 三、上開受輔助宣告之人為民法第十五條之二第一項第一款至第 六款所定之行為,以及為下列所示之行為,均應經輔助人同 意。 (一)、申辦及處理銀行或郵局等金融帳戶及領錢,申辦信用卡及 金融卡、提款卡,申辦電信門號、申辦及購買手機、電話 (並均由聲請人代為處理)。 (二)、相對人單次處分金錢數額在新臺幣伍仟元以上之行為。 (三)、辦理網路購物。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次子,相對人自民國113 年6月6日起,因帕金森氏症合併失智症之原因,而有精神障 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 其意思表示之效果,顯有不足,爰依民法第15條第1項之規 定,聲請准予對相對人為輔助宣告,並請指定聲請人為相對 人之輔助人,且提出同意書、親屬系統表、國立臺灣大學醫 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診斷證明書、戶籍謄本 等件為憑。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 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 助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次男,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及 親屬系統表附卷可憑,是聲請人為有權提起本件聲請之人, 堪可認定。又本院於113年10月23日會同鑑定人即林正修診 所精神科林正修醫師於林正修診所就相對人現況為鑑定時勘 驗相對人精神狀況、詢問事項及兩造、鑑定人陳述內容,經 本院以視訊方式於鑑定人面前訊問相對人精神狀況,相對人 應答其姓名及年籍資料,其同意由聲請人擔任其之輔助人等 情,此有同日精神鑑定調查筆錄在卷可佐。另參酌鑑定人就 聲請人所為之鑑定結果認略以:相對人為巴金森氏症合併失 智症,相對人於鑑定中,意識清醒,對於鑑定人員的問題, 有部分語言回應,知道自己的名字,不記得年齡及生日,認 得女兒及媳婦,語言及認知功能部分退化。綜合相對人的精 神狀態,日常生活功能,家庭事務及財務處理能力,研判相 對人目前情況(巴金森氏症合併失智症),致辨識意思表示 之效果有部分障礙,建議為輔助之宣告等情,有該診所113 年10月31日家鑑113166號函暨所附鑑定報告在卷足憑,並有 聲請人所提出相對人之上開診斷證明書可稽。綜上,堪認相 對人因精神障礙之影響,致其為意思表示、受意思表示及辨 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應均顯有不足,而有輔助宣告之 原因,聲請人改聲請對聲請人為輔助宣告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四、按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 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 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 一人 或數人為輔助人;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輔助宣 告之人 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審 酌一切情 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 心狀態與生 活及財產狀況。二、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 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輔助人之 職業、經歷、意 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 、法人為輔助人時 ,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 人與受輔助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3條之1第1項 及同條第2項準用第111 1條、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經查,相對人之夫婿張○已歿,兩人育有4名子女即聲請人( 次男)、關係人張○○(長男,其配偶為鄒○○)、張○○(長女 )、張○○(次女),聲請人代理人並稱:因要處理財務問題 ,也怕因為她失智症、帕金森氏症而怕被詐騙集團詐騙,而 為本件聲請等語;聲請人願任本件輔助人之職責,關係人張 ○○、張○○、張○○亦均為同意之意,業據聲請人代理人、相對 人、關係人張○○等人到庭陳述明確各情,以上有本院113年1 2月12日訊問筆錄在卷可稽,復有上揭同意書及關係人張○○ 所提岀113年12月6日請假聲請狀在卷可考。是認由聲請人擔 任輔助人,應最能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為 相對人之輔助人;並參酌兩造之意見,以及相對人之精神現 況,以及為保護相對人及交易安全起見,及兩造及上開關係 人所陳各情(見同上筆錄),併酌定相對人為主文第三項所 示行為時,均應經輔助人之同意,俾保護相對人。 五、依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1111條規定,法院為輔 助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惟 受輔助宣告之人並不因輔助宣告而喪失行為能力,僅於 其為 民法第15條之2列舉之法律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 且參酌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規定,亦未準用同法第1099條 、第 1099條之1、第1101及第1103條第1項之規定,顯見受 輔助宣 告之人之財產,不由輔助人管理,自毋庸宥於準用 之規定而 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件相對人之心智 狀況經本院 對相對人為輔助之宣告,就輔助宣告之設置目 的、輔助人之 性質及職務範圍綜觀,本件並無指定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 必要。又依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規定,受 輔助宣告之人為下 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 律上利益,或依其年 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 此限:(一)、為獨資 、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 二)、為消費借貸、消費 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三 )、為訴訟行為;(四)、 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 裁契約;(五)、為不動產、 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 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買 賣、租賃或借貸;(六) 、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 或其他相關權利;(七 )、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 聲請,所指定之其他 行為,均此附敘。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規定,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 記 官 陳秀子                 附錄法條: 民法第15條之2: 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律上 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 一、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 二、為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 三、為訴訟行為。 四、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 五、為不動產、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 定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 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 七、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 第78條至第83條規定,於未依前項規定得輔助人同意之情形,準 用之。 第85條規定,於輔助人同意受輔助宣告之人為第1項第1款行為時 ,準用之。 第1項所列應經同意之行為,無損害受輔助宣告之人利益之虞,而輔助人仍不為同意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得逕行聲請法院許可後為之。

2024-12-17

SCDV-113-輔宣-48-20241217-1

輔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輔助宣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輔宣字第43號 聲 請 人 林○○ 相 對 人 翁○○ 關 係 人 翁○○ 翁○○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翁○○(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二、選定林○○(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輔助人。 三、上開受輔助宣告之人為民法第十五條之二第一項第一款至第 六款所定之行為,以及為下列所示之行為,均應經輔助人同 意。 (一)、申辦及處理銀行或郵局等金融帳戶(包含申辦信用卡及金 融卡、提款卡)及領錢。 (二)、申辦電信門號、申辦及購買手機、電話。 (三)、相對人單次處分金錢數額在新臺幣伍佰元以上之行為。 (四)、辦理網路購物。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相對人自民國78年1 月29日起,因腦部嚴重缺氧之原因,而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 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 之效果,顯有不足,爰依民法第15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准 予對相對人為輔助宣告,並請指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助人 ,且提出同意書、親屬系統表、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戶 籍謄本等件為憑。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 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 助之宣告,民法第15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聲請人為相對人之母親,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及 親屬系統表附卷可憑,是聲請人為有權提起本件聲請之人, 堪可認定。又本院於113年10月23日會同鑑定人即林正修診 所精神科林正修醫師於林正修診所就相對人現況為鑑定時勘 驗相對人精神狀況、詢問事項及兩造、鑑定人陳述內容,經 本院以視訊方式於鑑定人面前訊問相對人精神狀況,相對人 應答其姓名及年籍資料,其同意由聲請人擔任其之輔助人等 情,此有同日精神鑑定調查筆錄在卷可佐。另參酌鑑定人就 聲請人所為之鑑定結果認略以:相對人為重度智能障礙,相 對人有部分語言回答,但是反應較慢,只知道自己的名字、 家裡地址,其餘理解力皆差,對於事務的判斷有一定程度的 影響。受到障礙的影響,對於一般生活事務之處理有部分困 難及限制,認知功能退化;相對人目前因智能障礙,致辨識 意思表示之效果有部分障礙,建議為輔助之宣告等情,有該 診所113年10月31日家鑑113163號函暨所附鑑定報告在卷足 憑,並有聲請人所提出相對人上開重度等級之身心障礙證明 可稽。綜上,堪認相對人因精神障礙之影響,致其為意思表 示、受意思表示及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應均顯有不 足,而有輔助宣告之原因,聲請人改聲請對聲請人為輔助宣 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按受輔助宣告之人,應置輔助人;法院為輔助之宣告時,應 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 其 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 一人 或數人為輔助人;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輔助宣 告之人 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審 酌一切情 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 心狀態與生 活及財產狀況。二、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 、子女或其他 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輔助人之 職業、經歷、意 見及其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 、法人為輔助人時 ,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 人與受輔助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3條之1第1項 及同條第2項準用第111 1條、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經查,相對人本身未婚、無子女,聲請人為其之母親,關係 人翁○○為其之父親,兄弟姐妹方面僅有一位胞兄即關係人翁 ○○,聲請人並稱:為止相對人被詐騙,因為現在外面詐騙集 團很猖獗,而為本件聲請等語;聲請人願任本件輔助人之職 責,關係人翁文端、翁琦皓亦均為同意之意,相對人亦陳稱 :「好」等語,業據兩造及關係人翁○○、翁○○等人到庭陳述 明確各情,以上有本院113年12月16日訊問筆錄在卷可稽, 復有上揭同意書在卷可考。是認由聲請人擔任輔助人,應最 能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輔助人 ;並參酌兩造之意見,以及相對人之精神現況,以及為保護 相對人及交易安全起見,及兩造及上開關係人所陳各情(見 同上筆錄),併酌定相對人為主文第三項所示行為時,均應 經輔助人之同意,俾保護相對人。 五、依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準用同法第1111條規定,法院為輔 助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惟 受輔助宣告之人並不因輔助宣告而喪失行為能力,僅於 其為 民法第15條之2列舉之法律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 且參酌民法第1113條之1第2項規定,亦未準用同法第1099條 、第 1099條之1、第1101及第1103條第1項之規定,顯見受 輔助宣 告之人之財產,不由輔助人管理,自毋庸宥於準用 之規定而 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本件相對人之心智 狀況經本院 對相對人為輔助之宣告,就輔助宣告之設置目 的、輔助人之 性質及職務範圍綜觀,本件並無指定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 必要。又依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規定,受 輔助宣告之人為下 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 律上利益,或依其年 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 此限:(一)、為獨資 、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 二)、為消費借貸、消費 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三 )、為訴訟行為;(四)、 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 裁契約;(五)、為不動產、 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 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買 賣、租賃或借貸;(六) 、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 或其他相關權利;(七 )、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 聲請,所指定之其他 行為,均此附敘。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77條第2項、第164條第2項規定,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 記 官 陳秀子                 附錄法條: 民法第15條之2: 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律上 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 一、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 二、為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 三、為訴訟行為。 四、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 五、為不動產、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 定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 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 七、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 第78條至第83條規定,於未依前項規定得輔助人同意之情形,準 用之。 第85條規定,於輔助人同意受輔助宣告之人為第1項第1款行為時 ,準用之。 第1項所列應經同意之行為,無損害受輔助宣告之人利益之虞,而輔助人仍不為同意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得逕行聲請法院許可後為之。

2024-12-17

SCDV-113-輔宣-43-20241217-1

家調裁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調裁字第29號 聲 請 人 乙○○ 代 理 人 黃韋齊律師 複代理人 黃振洋律師 相 對 人 甲○○ 關 係 人 彭○○ 彭○○ 彭○○ 陳○○ 謝○○ 一、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免除扶養義務事件,聲請人提起 本件聲請,未據繳納聲請費。查本件為家事非訟事件之財產 權請求,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3,549,360元(詳如附 件),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3款之 規定,應徵收費用2,000元。茲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 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二、又按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時,應依左列順序定其履行義務之 人: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直系血親尊親屬。三、家長 。四、兄弟姊妹。五、家屬。六、子婦、女婿。七、夫妻之 父母。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其親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 能力,分擔義務,民法第1115條第1項、第3項定有明文。又 查關係人彭○○、彭○○、彭○○、陳○○(上四人之父為彭○○,陳 ○○為鄭○○○所收養)、謝○○(父不詳)分別相對人之長女、 次女、長男、三女、長男均為相對人同母之兄弟姊妹,爰依 職權通知相對人之上開同順序之扶養義務人有關本件裁定事 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 記 官 陳秀子 附件: 按相對人居住於新竹縣地區,依內政部主計處公布之112年度新 縣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29,578元,為聲請人聲請免除扶養義務之 標準;又相對人為00年00月0日生,現年66歲,依據112年新竹縣 簡易生命表所示,其平均餘命為20.9歲,因其平均餘命已逾10年 ,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9條、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0規定,推定權利存續期間超過10年者,以10年計算,故本件 標的價額應為3,549,360元(計算式:29,578×12×10=3,549,3600 )。

2024-12-17

SCDV-113-家調裁-29-202412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