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再審判決

共找到 216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灣高等法院

損害賠償再審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再字第74號 上 訴 人 林振弘 上列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損害賠償 再審之訴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24日本院113年度再字第7 4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翌日起七日內,補提委任律師或 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暨補繳上訴裁判費 新臺幣陸萬參仟壹佰肆拾捌元,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三審上訴,應預納裁判費及委任律師為訴訟代 理人。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 上訴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 人為法人、中央或地方機構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律師資格 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上訴人未 依規定預納裁判費,並委任訴訟代理人,第二審法院應先定 期命補正,逾期未補正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定 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第466條之1第1 項、第2項、第4項,第481條準用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次按除別有規定外,再審之訴訟程序,準用各該審級訴 訟程序之規定,同法第505條亦有明定。再按裁判費之徵收 ,以為訴訟行為(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最 高法院92年第17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24日本院113年度再字第74號 再審判決提起上訴,惟未據繳納裁判費,亦未委任律師或具 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查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之 上訴利益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469,570元(即本院112年 度重上更一字第64號主文第2項判命上訴人應再給付部分, 見本院卷第63頁);而「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 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已於114年1月1日生效 施行,上訴人所提民事聲明上訴狀收文章之日期為114年2月 25日,依前揭說明,自應以上訴時即施行後之法律規定為準 ,故以上開標準計算後,上訴人應補繳之再審上訴裁判費數 額即為63,148元。茲限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翌日 起7日內向本院如數繳納,並補提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格之 關係人為訴訟代理人之委任狀,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 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民事第十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李媛媛               法 官 蔡子琪               法 官 周珮琦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書記官 強梅芳

2025-03-04

TPHV-113-再-74-20250304-4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營業稅罰鍰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600號 聲 請 人 詮達保險代理人有限公司 佑達保險經紀人有限公司 共 同 代 表 人 謝明星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間營業稅罰鍰事件,對 於中華民國112年10月31日本院112年度聲再字第665號裁定,聲 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再審之訴自判決確定時起,如已逾5年者,不得提起。 但以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由者 ,不在此限。」「對於再審確定判決不服,復提起再審之訴 者,前項所定期間,自原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訴有理 由者,自該再審判決確定時起算。」行政訴訟法第276條第4 項及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283條規定,於 對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準用之。 二、本件聲請人因營業稅罰鍰事件,經臺中高等行政法院101年 度訴字第516號判決駁回,並經本院102年度判字第504號判 決(下稱原確定判決)駁回其上訴確定。聲請人曾先後多次 提起再審之訴及聲請再審,均經本院各別裁判駁回在案。茲 聲請人對最近一次即本院112年度聲再字第665號確定裁定( 下稱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聲請意旨略謂:聲請人於民國 111年始知悉原確定判決所引行政訴訟法第213條精選判例已 作廢,原確定判決已不適用行政訴訟法第213條;且再審之 訴有理由,應自再審判決確定時起算5年,不受行政訴訟法 第276條第4項有關5年之限制等語。經查,原確定判決係於1 02年8月16日確定,有索引卡附卷可稽,聲請人於112年11月 10日為本件再審之聲請,距原確定判決確定時,已逾5年, 且其主張再審事由,並不符合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5 款、第6款、第12款規定,且無行政訴訟法第276條第5項但 書之情形,依首開規定,其聲請再審顯不合法,應予駁回。 又當事人就同一事件對於法院所為歷次裁判聲請再審,必須 其對最近一次之裁判具有再審理由者,始得進而審究其前此 歷次裁判有無再審理由,本件聲請人對最近一次再審確定裁 定(即原確定裁定)所為再審聲請既不合法,自無庸審究其 前歷次裁判有無再審理由,併此指明。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張 國 勳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鍾 啟 煒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廖 仲 一

2025-02-27

TPAA-113-聲再-600-202502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臺中市攤販集中區設置管理自治條例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595號 聲 請 人 謝和翰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間臺中市攤販集中區設置管理 自治條例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2年9月27日本院112年度聲再字 第601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再審之訴自判決確定時起,如已逾5年者,不得提起。但 以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由者, 不在此限;對於再審確定判決不服,復提起再審之訴者,前 項所定期間,自原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訴有理由者, 自該再審判決確定時起算,行政訴訟法第276條第4項及第5 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283條規定,於對於確定裁 定聲請再審準用之。 二、聲請人前因臺中市攤販集中區設置管理自治條例事件,提起 行政訴訟,經臺中高等行政法院以105年度訴字第404號裁定 駁回其訴、本院106年度裁字第413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 回抗告確定後,聲請人先後多次聲請再審,均經本院分別裁 定駁回在案。茲聲請人復對最近一次即本院112年度聲再字 第601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經查原裁定係於民國106年3月3 0日確定,有本院索引卡查詢表在卷可稽。聲請人於112年11 月3日始提起本件再審之聲請,距原裁定確定時,已逾5年, 且非以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 為再審事由,依前開規定及說明,顯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林 惠 瑜 法官 梁 哲 瑋 法官 林 淑 婷 法官 李 君 豪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高 玉 潔

2025-02-27

TPAA-113-聲再-595-202502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晉任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691號 聲 請 人 郭宗富 訴訟代理人 林憲同 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國防部間晉任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00年2 月17日本院100年度裁字第425號裁定,聲請再審,經臺北高等行 政法院113年度訴字第489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再審之訴自判決確定時起,如已逾5年者,不得提起。但 以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由者, 不在此限;對於再審確定判決不服,復提起再審之訴者,前 項所定期間,自原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訴有理由者, 自該再審判決確定時起算,行政訴訟法第276條第4項及第5 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283條規定,於對於確定裁 定聲請再審準用之。 二、本件聲請人因晉任事件,提起行政訴訟,經臺北高等行政法 院99年度訴字第1598號判決駁回後,復經本院民國100年2月 17日100年度裁字第425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回其上訴確 定。聲請人以原裁定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3款及第 14款(非依同條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再審事由,聲請 再審。經查原裁定係於100年2月17日確定,有本院索引卡查 詢資料可稽,則聲請人於113年4月19日(原審收文日)提起 本件再審之聲請,距原裁定確定時已逾5年,依前開規定及 說明,其聲請再審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王 碧 芳 法官 鍾 啟 煒 法官 陳 文 燦                法官 林 秀 圓 法官 王 俊 雄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 玉 純

2025-02-27

TPAA-113-聲再-691-202502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有關土地事務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624號 聲 請 人 陳水仁 陳水勝 陳桂明 黃炎山 陳黃玉映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屏東縣枋寮地政事務所間有關土地事務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0月30日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64號裁 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再審之訴自判決確定時起,如已逾5年者,不得提起。但 以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由者, 不在此限;對於再審確定判決不服,復提起再審之訴者,前 項所定期間,自原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訴有理由者, 自該再審判決確定時起算,行政訴訟法第276條第4項及第5 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283條規定,於對於確定裁 定聲請再審準用之。 二、本件聲請人因有關土地事務事件,經本院105年度裁字第590 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回其抗告確定後,曾先後多次聲請 再審,均經本院分別裁定駁回在案。茲聲請人復對最近一次 即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464號再審確定裁定以有行政訴訟法 第273條第1項第14款事由,聲請再審。經查,原裁定係於民 國105年4月29日確定,有本院索引卡查詢結果在卷可稽,聲 請人於113年11月25日始為本件再審之聲請,且未表明係依 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之事由聲請 再審,距原裁定確定時,已逾5年,依前開規定,其再審之 聲請顯屬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蕭 惠 芳 法官 林 惠 瑜 法官 李 君 豪 法官 林 淑 婷 法官 梁 哲 瑋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曾 彥 碩

2025-02-27

TPAA-113-聲再-624-20250227-1

最高行政法院

懲處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判 決 113年度上字第541號 上 訴 人 蘇偉碩 訴訟代理人 張宗琦 律師 陳東晟 律師 林石猛 律師 被 上訴 人 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 代 表 人 鄭名芳 被 上訴 人 高雄榮民總醫院 代 表 人 陳金順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鄭曉東 律師 魏緒孟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懲處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5日高雄 高等行政法院113年度再字第5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   主 文 原判決廢棄,發回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理 由 一、被上訴人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下稱高榮臺南分院)之 代表人原為王瑞祥,改由鄭名芳擔任,茲據新任代表人具狀 聲明承受訴訟,尚無不合。 二、上訴人原係被上訴人高榮臺南分院精神科師㈢級醫師,於民 國109年7月1日辭職生效。被上訴人高榮臺南分院對上訴人 以108年12月9日高總南人字第1080200570號令記過1次、同 年月30日高總南人字第1080200608號令記1大過、同日高總 南人字第1080200604號令申誡1次,及以109年3月6日高總南 人字第1090200089號考績(成)通知書,核布其108年年終 考績考列丁等,依法應予免職。被上訴人高雄榮民總醫院再 以109年3月6日高總人字第1099901808號令,核布上訴人免 職,未確定前應先行停職。上訴人對上述令函不服,循序提 起行政訴訟,經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下稱原 審)109年度訴字第385號判決(下稱前判決)駁回其訴,復 經本院111年度上字第765號判決駁回其上訴而告確定(下稱 原確定判決)。上訴人仍不服,指摘原確定判決未經斟酌其 發現或得使用之證物,而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3款 再審事由,提起再審之訴,訴請廢棄本院原確定判決及原審 前判決,經原審113年度再字第5號判決(下稱原判決)駁回 ,遂提起本件上訴(上訴人再審起訴狀另就原審109年度訴 字第158號判決及本院111年度上字第763號判決駁回其訴請 撤銷被上訴人高榮臺南分院108年10月18日高總南人字第108 0200475〔誤載為1080200000〕號令記過2次及其申訴、再申訴 決定確定部分,亦以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3款規定提 起再審之訴,原判決就此部分未為判決,不在本件上訴審理 範圍)。 三、原判決係以:上訴人據為再審事由之證據乃被上訴人高榮臺 南分院108年第8次考績委員會會議紀錄(下稱系爭會議紀錄 ),已經被上訴人高榮臺南分院在原審109年度訴字第158號 另案審理中提出,原審109年度訴字第158號事件係於110年9 月2日辯論終結,前判決則是於111年7月14日辯論終結,故 系爭會議紀錄在前判決最後言詞辯論終結前業已存在,首堪 認定。系爭會議紀錄內容已由法院採取妥適有效之措施,將 該項證據資料名稱揭露,上訴人於閱卷時已清楚知悉有該項 證據;上訴人如認有訴訟攻防上之需要,仍可於該案聲請閱 覽或請求法院調查,再由法院斟酌是否有更進一步揭露或調 查之必要,並無當事人所不知或不能使用之情形。何況前判 決及原確定判決均未將系爭會議紀錄採為裁判基礎,對上訴 人之辯論權亦無造成不利益,自不能認為構成行政訴訟法第 273條第1項第13款之再審事由。再者,系爭會議紀錄無非係 記錄訴外人劉中龍陳述108年8月22日之事實經過,並不足以 動搖原確定判決及前判決依108年8月22日錄音譯文所為論斷 之正確性。換言之,系爭會議紀錄縱經斟酌,亦不足以動搖 原確定判決之判決基礎,故上訴人據以主張原確定判決有行 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3款再審事由,並無可採等語,為 其判斷之基礎,固非無見。 四、惟本院查: ㈠按「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六、曾參與該訴訟事件再審前之裁判者。但其迴避以一次 為限。」「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判決當然違背法令: ……二、依法律或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行政訴訟法 第19條第6款、第243條第2項第2款定有明文。是法官如有曾 參與該訴訟事件再審前之裁判,而未自行迴避,仍參與該再 審判決,該判決即屬當然違背法令。又依行政訴訟法第275 條第1項、第2項規定,再審之訴管轄專屬為判決之原行政法 院或合併由上級行政法院管轄。至於該條第3項規定,對於 最高行政法院之確定判決,本於第273條第1項第9款至第14 款事由聲明不服者,則專屬原第一審即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 政訴訟庭管轄。此係因最高行政法院為法律審,其以事實審 即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確定判決認定之事實為判決 基礎。關於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9款至第14款等再審 事由係動搖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所確定之事實,最 高行政法院既不能認定事實,無法判斷再審有無理由及確定 判決是否正當,因此規定由原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管轄。對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而言,審理最高行政 法院確定判決有無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9款至第14款 再審事由,即是審查原事實審即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 庭確定判決認定之事實有無上開再審事由,自應認該高等行 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確定判決亦屬行政訴訟法第19條第6 款所指「再審前之裁判」。曾參與原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 訴訟庭確定判決之法官,應於上開再審之訴自行迴避,並依 該條款但書規定,其迴避以一次為限。 ㈡經查,上訴人再審起訴狀係以本院原確定判決有行政訴訟法 第273條第1項第13款再審事由,提起再審之訴,訴請廢棄本 院原確定判決及原審前判決,其訴專屬原審管轄,再審對象 雖為本院原確定判決,惟其係以原審前判決所確定之事實為 判決基礎,應認原審前判決亦屬行政訴訟法第19條第6款所 指「再審前之裁判」。原判決陪席法官曾參與該訴訟事件再 審前之原審前判決,有該判決在卷可憑;其未自行迴避,猶 於原審參與本件第1次再審之訴之原判決,依上開規定即有 法官應迴避而未迴避之判決違背法令情事,上訴人據以指摘 ,求為廢棄,核屬有理,爰將原判決予以廢棄發回。至上訴 人其餘主張,即無庸再予論述。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行政訴訟法第256條第1項 、第260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蔡 如 琪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高 愈 杰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章 舒 涵

2025-02-27

TPAA-113-上-541-20250227-1

聲再
最高行政法院

晉任

最 高 行 政 法 院 裁 定 113年度聲再字第692號 聲 請 人 郭宗富 訴訟代理人 林憲同 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國防部間晉任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04年5 月22日本院104年度裁字第917號裁定,聲請再審,經臺北高等行 政法院113年度訴字第489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再審之聲請駁回。 二、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再審之訴自判決確定時起,如已逾5年者,不得提起。但 以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由者, 不在此限;對於再審確定判決不服,復提起再審之訴者,前 項所定期間,自原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訴有理由者, 自該再審判決確定時起算,行政訴訟法第276條第4項及第5 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283條規定,於對於確定裁 定聲請再審準用之。 二、本件聲請人因晉任事件,提起行政訴訟,經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1598號判決駁回,並經本院100年度裁字第425號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駁回其上訴確定後,先後多次提起再審之訴及聲請再審,均經本院分別駁回在案。茲聲請人復對最近一次即本院104年度裁字第917號再審確定裁定,以有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13款及第14款事由聲請再審。經查原確定裁定係於民國100年2月17日確定,有本院索引卡查詢資料可稽,聲請人於113年4月19日為本件再審之聲請,距原確定裁定確定時,已逾5年,依前開規定,本件聲請顯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不合法。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 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最高行政法院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陳 國 成  法官 簡 慧 娟 法官 高 愈 杰 法官 林 麗 真 法官 蔡 如 琪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 郁 芳

2025-02-27

TPAA-113-聲再-692-20250227-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拆除工作物等再審之訴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357號 上 訴 人 虞 萍 訴訟代理人 顏瑞成律師 被 上訴 人 信孚大樓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張家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除工作物等再審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 民國113年11月1日臺灣高等法院再審判決(113年度再字第61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 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 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 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定。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 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 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 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 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 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 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 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 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 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 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 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 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 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 適用法律之職權行使,所論斷:原確定判決認定系爭梯廳非 獨立所有權客體,不屬於系爭地下室,上訴人縱為該地下室 之共有人,所有權範圍亦不及於系爭梯廳等節,與公寓大廈 管理條例第55條第2項後段規定無涉,故原確定判決並無不 適用該規定之再審事由。又上訴人於前訴訟程序已知營建署 101年函文存在,且該函文內容不能證明兩造就系爭梯廳達 成協議,上訴人復未提出所稱市府人員之回覆結果,其主張 有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第13款再審事由,亦無理由等情 ,指摘為不當,並就原審已論斷或其他與判決結果無礙事項 ,泛言未論斷或論斷錯誤,而非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 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 ,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為不 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官 鍾 任 賜 法官 林 麗 玲 法官 呂 淑 玲 法官 陶 亞 琴 法官 黃 明 發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曾 韻 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4   日

2025-02-26

TPSV-114-台上-357-20250226-1

聲再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7號 再審聲請人 李冠儀 再審相對人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熊明河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再審事件,再審聲請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13 日本院113年度再易字第45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再審聲請駁回。 再審聲請費用由再審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再審之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1條第1項第4款規定 ,表明再審理由及關於再審理由並遵守不變期間之證據,此 為必須具備之合法程式。而所謂表明再審理由,必須指明原 確定判決有何合於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各款或第497條 所列再審事由之具體情事,始為相當;如未合法表明原確定 判決有何法定再審原因,即為無再審之事由,性質上無庸命 其補正,此有最高法院70年台再字第35號判決、64年台聲字 第76號裁定足資參照。且當事人提起再審之訴或聲請再審, 雖聲明係對某件再審判決或裁定為再審,但審查其再審訴狀 理由,實為指摘原確定裁判或前次之再審裁判如何違法,而 對該聲明不服之再審判決或裁定,則毫未指明有如何法定再 審理由;此種情形,可認為未合法表明再審理由,逕以其再 審之訴或聲請再審為不合法駁回之(最高法院69年度第3 次 民事庭會議決議㈠參照)。又按再審之訴不合法者,法院應 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502條第1項規定甚明。上開規定於聲 請再審準用之,亦為同法第507條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再審意旨略以:伊前與再審相對人(下稱相對人)間 關於理賠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2年11月22日以112年度簡上 字第8號判決確定(下稱原確定判決),伊依民事訴訟法第501 條第1項第4款規定表明再審理由及關於再審理由,並遵守不 變期間之證據並無違誤。又伊前為稅務稽徵調查員,對時效 及程序不合實體不論知之甚詳,是有官員確定裁定逾30日法 定期間乙節容或有誤,伊於113年3月20日收到判決送達,及 於同年4月19日提再審訴狀,而原確定裁定雖係於同年12月1 3日裁定,惟伊係於同年12月30日始知悉,可闡明裁判日不 等於送達日亦不等於知悉日,故請明察,依民事訴訟法第49 6條第1項第13款規定,對原確定裁定提起再審之訴。並聲明 :㈠原確定判決部分112年度簡上字第8號判決廢棄。㈡再審相 對人於前審之訴(上訴)駁回。㈢請依國泰條約17條契約條 款給付義齒裝設費用。 三、經查: (一)本件再審聲請人(下稱聲請人)訴請相對人給付保險金事件, 本院台北簡易庭以112年度北保險簡字第18號判決駁回再審 原告之請求,再審原告不服,提起第二審上訴,本院於112 年11月22日以原確定判決駁回聲請人之上訴,上開訴訟事件 因不得上訴第三審而於宣示時判決確定。聲請人對原確定判 決提起再審之訴,本院於113年3月20日以113年度再易字第1 號裁定駁回其聲請(下稱113年再易字第1號裁定),聲請人 復對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本院即於113年12月13日以1 13年度再易字第45號裁定駁回其聲請(下稱113年度再易字 第45號裁定)。是依本件聲請人之民事再審之訴狀所載:「 案號:113年度再易字第45號。...」(見本院卷第9頁)觀之 ,可認聲請人係對113年度再易字第45號裁定聲請再審,而 非對原確定判決聲請再審,合先敘明。 (二)聲請人主張伊於113年3月20日收到判決後,隨即於同年4月1 9日提起再審訴狀,未逾不變其間等語,雖提出民事再審起 訴狀影本為據。惟觀之聲請人所提本院113年4月19日收文之 民事再審起訴狀,係聲請人針對113年度再易字第1號裁定所 為再審之聲請(見本院卷第11頁);而本院113年度再易字第45 號裁定所載:「...理由:......再審原告又於113年12月3 日對本院112年度保險簡上字第8號確定判決提起本件再審之 訴(見本院卷第9頁),顯逾30日之不變期間,再審原告復 未提出其再審理由發生或知悉在後之事證,是本件再審之訴 ,已逾30日之不變期間始提起,...,為不合法,應以裁定 駁回。...」(見本院卷第19頁至第20頁),係認定聲請人針 對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已逾30日之不變期間,與聲請人何 時收受113年度再易字第1號裁定、何時針對113年度再易字 第1號裁定提出再審聲請無涉。是此部分尚難以聲請人所提 前開民事再審起訴狀影本,即認定聲請人對於原確定判決提 起再審未逾30日不變期間,或認本院113年度再易字第45號 裁定有何違法之處。 (三)再參本院既已於113年3月20日以113年度再易字第1號裁定駁 回聲請人對於原確定判判之再審(見本院卷第21頁至第22頁) ,可知聲請人早於113年3月20日前即已收受原確定判決,聲 請人主張伊於113年4月19日對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未 逾30日不變期間等語,顯與事實不符;本院113年度再易字第 45號裁定認聲請人對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已逾30日不變期間 等語,與法相符,聲請人前開主張,難認有理,顯非可取。 此外,聲請人復未提出其他事證或敘明有何合於法定再審事 由之情事及事證,自不能認為已合法表明再審事由。是聲請 人所提本件再審聲請之程式不符,顯未具備再審合法要件, 且無庸命其補正,應予駁回。 四、綜上,聲請人本件再審聲請,與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 01條第1項第4款規定要件有違,為不合法,應予裁定駁回之 。 五、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02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規 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匡偉                    法 官 林修平                                        法 官 賴淑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李昱萱

2025-02-26

TPDV-114-聲再-7-20250226-2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考試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五庭 113年度再字第46號 聲 請 人 林敏福 訴訟代理人 林明賢 律師 相 對 人 考選部 代 表 人 劉孟奇(部長)住同上 上列當事人間考試事件,聲請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30日本院 112年度再字第143號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276條第4項及第5項規定:「(第4項)再審 之訴自判決確定時起,如已逾5年者,不得提起。但以第273 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第12款情形為再審事由者,不在此 限。(第5項)對於再審確定判決不服,復提起再審之訴者 ,前項所定期間,自原判決確定時起算。但再審之訴有理由 者,自該再審判決確定時起算。」上開規定依同法第283條 規定,於對於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準用之。 二、緣聲請人參加民國101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會計 師考試,因國文科目成績54分,未達及格標準55.59分,經 相對人寄發成績及結果通知書(即原處分)通知考試不及格 ,聲請人不服,循序提起行政訴訟,經本院102年度訴字第5 70號判決(下稱原判決)駁回後,復經最高行政法院102年 度裁字第1704號裁定駁回上訴而告確定。茲聲請人曾先後多 次提起再審之訴及聲請再審,均經本院分別裁判駁回在案。 茲聲請人復對最近一次即本院112年度再字第143號再審確定 裁定聲請再審。經查原判決係於102年11月14日確定,有本 院審判系統案件明細資料單(本院卷第69頁)在卷可憑。聲 請人於113年10月30日(本院收文章戳蓋印於聲請再審狀之 日期,本院卷第11頁)始提起本件再審之聲請,且依其所提 書狀均未表明係依行政訴訟法第273條第1項第5款、第6款或 第12款之事由聲請再審(本院卷第11-12、27-28、31-33、5 5-57頁),距原判決確定時,已逾5年,依前開規定,其再 審之聲請顯屬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結論:本件再審聲請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審判長法 官 鍾啟煌 法 官 蔡鴻仁 法 官 林家賢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提出抗告狀並敘明理由(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三、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行政訴訟 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但符合下列情形者,得例外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第4項)。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一)符合右列情形之一者,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者。 2.稅務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抗告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二)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最高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上訴審訴訟代理人 1.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者。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者。 4.抗告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者。 是否符合(一)、(二)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抗告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二)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張正清

2025-02-26

TPBA-113-再-46-202502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