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芳華

共找到 185 筆結果(第 41-5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變更章程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法字第3號 聲 請 人 楊仁雄即財團法人信大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職工福利 委員會之董事長 上列聲請人聲請變更財團法人信大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職工福利委 員會捐助章程及組織規章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財團法人信大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職工福利委員會捐助章程第10條 及組織章程第16條准予變更如附件對照表所示。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財團之組織及其管理方法,由捐助人以捐助章程或遺囑定 之。捐助章程或遺囑所定之組織不完全,或重要之管理方法 不具備者,法院得因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 ,為必要之處分;又為維持財團之目的或保存其財產,法院 得因捐助人、董事、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 ,變更其組織,民法第62條、第63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財團法人信大水泥股份有限公 司職工福利委員會(下稱系爭福委會)之董事長,系爭福委 會之捐助章程第10條及組織規章第16條經系爭福委會於民國 113年11月28日召開第13屆第2次委員(董事)臨時會會議決 議變更如附件對照表所示,為此依法聲請裁定准予變更捐助 章程及組織規章等語。 三、查聲請人上開聲請,業據提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113年12月1 6日北市勞資字第1136118217號函、系爭福委會113年11月28 日第13屆第2次委員(董事)臨時會會議紀錄及簽到單、修 正前後捐助章程及對照表、修正前後組織規章及對照表、法 人登記證書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函詢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就 系爭福委會變更捐助章程乙節表示意見,該局函覆該變更捐 助章程第10條內容係依職工福利金條例第9條之1規定之旨, 亦有該局114年2月13日北市勞資字第1146055137號函在卷可 稽。經核聲請人聲請准予變更系爭福委會捐助章程及組織規 章如附件對照表所示與系爭福委會之立法精神並不違背,且 與民法有關財團法人之規定亦無抵觸,其聲請變更捐助章程 及組織規章,尚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4條第1項規定,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芳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孫福麟

2025-02-19

TPDV-114-法-3-20250219-1

小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12號 上 訴 人 任再順 被上訴人 國泰世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萬祥 訴訟代理人 陳巧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 月27日本院新店簡易庭113年度店小字第1204號第一審小額民事 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提起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並應於上訴狀內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 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 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第 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違背法令,係指依同法第4 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所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 、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定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情形。故 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以同法第469條所列第1款至第5款為理 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規定 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 事實。如係以第一審判決有民事訴訟法第468條不適用法規 或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 之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 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未依上述方法 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 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 字第988號、111年度台上字第1361號號裁定參照)。再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 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 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 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 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而上訴不合法者,依同法第 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71條第1項、第444條第1項規定,法 院毋庸命其補正,應逕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民國111年間事發時我車停在新北市○○區○○ 路0段0號前路旁休息,對方駕車行駛同向欲右轉進入停車場 而碰撞我車左前側,我於事發10日後向警局詢問,因無錄影 ,損害由各自負擔,惟被上訴人卻於113年提起本件訴訟, 法院僅經2次審理即判決我全額負擔,為此提出上訴等語。 三、經查,上訴人之上訴理由,僅係指摘原判決認定事實不當, 而未具體指明原判決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之情形 ,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或表明原判決有合於民事 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定違背法令之具體內容,亦 未表明依何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難認其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揆諸首開說明,其上訴為不合 法,應予駁回。 四、本件第二審上訴裁判費為新臺幣1,500元,應由上訴人負擔 ,爰確定如主文第二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 2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436條之19第1項、 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蔡世芳                    法 官 謝宜伶                    法 官 林芳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孫福麟

2025-02-18

TPDV-114-小上-12-2025021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迴避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9號 聲 請 人 苗蓓雯 相 對 人 陳仲文 蔡武雄 上列聲請人因本院113年度訴字第4000號修復漏水等事件,聲請 法官迴避,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民事事件,當事人得聲請法官迴避者,以法官有民事訴訟 法第32條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或法官有該條所定以外 之情形,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為要件,民事訴訟法 第33條第1 項規定甚明。而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 項第2 款 規定法官有應自行迴避而不自行迴避以外之情形,足認其執 行職務有偏頗之虞,據而聲請法官迴避者,應以法官對於訴 訟標的有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有密切之交誼或 嫌怨,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上足疑其為不公平之審判者為其 原因事實。若僅憑當事人之主觀臆測,或不滿法官進行訴訟 遲緩,或認法官就其聲明之證據不為調查、鑑定或指揮訴訟 欠當,則不得謂其有偏頗之虞(最高法院69年台抗字第457 號、90年度台抗字第39號、27年抗字第304 號裁判意旨參照 )。又依民事訴訟法第34條第2 項、第284 條之規定,聲請 法官迴避之原因,應提出得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之。 二、聲請意旨略以:本件準備程序由受命法官林志洋審理時,受 命法官於第一次開庭要求聲請人由法院所推薦之臺灣營建防 水技術協進會為漏水鑑定,因聲請人無力支付鑑定費用,故 與被告蔡武雄(系爭漏水之7樓)達成協議,找合法水電工 來勘查,並請被告陳仲文(系爭6樓)配合開門給予勘測。 但第二次開庭,受命法官命聲請人提出資力證明,若無資力 ,由國庫代墊費用委由鑑定單位出面鑑定,聲請人甚感錯愕 ,並表示不修了,其後受命法官於民國113年12月19日下午3 時來履勘現場,當天請水電工於下午3時至5時完成修繕就要 當場結案,試問漏水能在短短2個小時解決清楚嗎?甚至受 命法官似乎要聲請人放棄精神賠償想草草結束案件,聲請人 被受命法官的態度深深震懾,聲請人是被傷害的一方,卻要 滿足加害那方,有失公平正義,聲請人當天有全程錄音,並 檢附錄音檔,可證明聲請人並無說謊等語。 三、經查:民國113年12月19日下午3時現場勘驗當日,法院業通 知兩造協議同意之水電工李偉慥到場勘測,並修繕漏水,經 修繕後聲請人所有系爭2樓均無再漏水情事,有113年12月19 日勘驗筆錄在卷可稽,嗣兩造就漏水部分達成和解,亦有同 日和解筆錄可稽,又聲請人於本件訴訟另請求精神賠償新臺 幣(下同)10萬元部分,訴訟尚未終結,並訂於114年2月26 日上午10時10分開庭進行言詞辯論,有審理單在卷可稽,並 經本院調卷查核無誤。聲請人雖以前詞指摘受命法官審理本 件訴訟之態度善變,其有受為難的感受,是否有失公平正義 云云,然受命法官已依法就漏水部分為勘驗鑑定處理,且達 成和解,並就聲請人請求精神慰撫金部分依法定期審理,已 如前述,縱聲請人自陳就訴訟過程其感受不佳,惟要難以此 即認受命法官對本件訴訟之審判有何偏頗之虞。至受命法官 縱有詢問聲請人有無資力,如無資力,是否由國家代墊鑑定   費用由鑑定單位鑑定之情,惟上開詢問事項僅係受命法官曉 諭聲請人倘當事人自行委請之技師無法妥善修復漏水,本件 訴訟舉證責任在原告,且宜以鑑定為證據方法,聲請人表明 無資力支付鑑定費用,故併曉諭聲請人得聲請訴訟救助之程 序,以供雙方斟酌訴訟之利害得失之參考,自難認受命法官 執行職務有何偏頗之虞。況聲請人所指上開事項核均屬受命 法官關於指揮訴訟程序及行使闡明權之職權行使,客觀上均 係受命法官本諸對兩造爭執事項之心證及法律確信而為審判 權之行使,要非法官迴避聲請所得審酌之事由,尚不得執此 推論受命法官有偏頗之情事。此外,聲請人迄未提出其他能 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本案受命法官對於該訴訟之訴訟標的 有何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有何密切之交誼或嫌 怨,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上足疑受命法官進行審理程序有何 不公平情事。揆諸首揭說明,聲請人為本件聲請,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八庭審判長 法 官 蔡世芳                   法 官 林芳華                   法 官 宣玉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林怡秀

2025-02-18

TPDV-114-聲-79-20250218-1

簡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加盟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簡上字第274號 上 訴 人 蔡源鴻 訴訟代理人 林敏 被上訴人 李麗玉 訴訟代理人 林福地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加盟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準備程序,並指定民國114年4月24日上午9時30分在 本院臺北簡易庭第5法庭續行準備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芳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孫福麟

2025-02-17

TPDV-112-簡上-274-2025021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塗銷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657號 原 告 甲男(真實姓名、地址詳卷) 兼 法定代理人 乙男(真實姓名、地址詳卷) 丙女(真實姓名、地址詳卷)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施宇宸律師 李代婷律師 被 告 陳偉馨 張紫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等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6萬7,72 2元,如逾期未為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 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 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當事人 請求雖屬不同訴訟標的,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 ,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其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 較高者定之(最高法院95年台抗字第64號、102年度台抗字 第458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起訴聲明原請求詳如附表三「聲明內容」欄所示 ,嗣於訴狀送達被告前之民國114年2月12日為訴之追加,並 變更聲明為詳如附表四,經核原告附表四「聲明內容」欄關 於先備位聲明及先備位聲明第1至2項所示聲明之經濟目的實 屬同一,均係在請求被告張紫纓應將附表一、二所示不動產 (下合稱系爭不動產)所有權回復登記為被告陳偉馨所有, 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本件訴訟標的之價額,應以其中價額 最高者定之,即應以系爭不動產起訴時之經濟價值為準。附 表一所示不動產依内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結果所 示,與附表一所示不動產坐落同一路段上相近屋齡、建材、 樓層及用途之公寓,實際交易個案每平方公尺平均單價約為 20萬4,400元【計算式:(203,000+199,000+219,000+116,0 00+285,000)元÷5=204,400元】,依此估算附表一所示不動 產於起訴時之交易價值約為544萬9,304元(計算式:204,400 元×l06.64平方公尺×l/4應有部分=5,449,304元)。附表二 所示土地依内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結果所示,坐 落同地段之實際交易個案於排除其他特殊關係間之交易厚, 每平方公尺平均單價約為1,233元【計算式:(789+1,677) 元÷2=1,233元】,依此估算附表二所示土地於起訴時之交易 價值約為20萬4,204元【計算式:(893.39+2,436.85+1,192 .11+446.12)平方公尺×1,233元×6/180應有部分=204,204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附表一、二不動產價值共計565萬3,5 08元(計算式:5,449,304+204,204=5,653,508元),是本 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565萬3,508元,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6萬7,722元。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 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芳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孫福麟 附表一: 編號    土  地   坐   落 地目 面積 應有部分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號 平方公尺 01 臺北市 大安區 辛亥 六 36之3 2,304 4萬分之131 編號 建號 基地坐落 建物門牌 建築式樣主要建築材料及房屋層數 建物面積(平方公尺) 應有部分 樓 層 面 積 合    計 附屬建物 01 2502 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 臺北市○○區○○街000巷00號2樓 鋼筋混凝土造 住家用 層數:5層 層次:2層 合計:92.94 陽台 13.7 4分之1 註 附表二: 編 號 土地座落 面積 應有部分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地號 平方公尺 01 臺東縣 臺東市 建和 133 893.39 180分之6 02 臺東縣 臺東市 建和 241 2,436.85 180分之6 03 臺東縣 臺東市 建和 242 1,192.11 180分之6 04 臺東縣 臺東市 建和 243 446.12 180分之6 附表三: 項次 聲明內容 先位聲明 第1項 確認被告間就如附表一所示不動產之贈與關係(即113年9月16日之贈與債權關係及113年9月23日以贈與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物權關係)均不存在。 第2項 被告張紫纓應將前項不動產於113年9月23日以贈與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回復登記為被告陳偉馨所有。 備位聲明 第1項 被告間就如附表一所示不動產於113年9月16日所為之贈與債權行為,及113年9月23日以贈與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 第2項 被告張紫纓就前開以贈與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應予塗銷,並回復登記為被告陳偉馨所有。 附表四: 項次 聲明內容 先位聲明 第1項 確認被告間就如附表一、二所示不動產之贈與關係(即113年9月16日、114年1月2日之贈與債權關係及113年9月23日、114年1月16日以贈與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物權關係)均不存在。 第2項 被告張紫纓應將前項不動產於113年9月23日及114年1月16日以贈與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回復登記為被告陳偉馨所有。 備位聲明 第1項 被告間就如附表一、二所示不動產於113年9月16日、114年1月2日所為之贈與債權行為,及113年9月23日、114年1月16日以贈與為原因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 第2項 被告張紫纓就前開以贈與為原因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應予塗銷,並回復登記為被告陳偉馨所有。

2025-02-14

TPDV-114-訴-657-20250214-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契約關係不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198號 原 告 陳思岑 訴訟代理人 康皓智律師 複代理人 高文洋律師 被 告 謝淑莉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契約關係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 3日裁定命其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是項裁 定已於113年12月26日送達原告之訴訟代理人,有送達回證 在卷可稽。惟原告逾期迄未補正,其訴不能認為合法,應予 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1項、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芳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孫福麟

2025-02-14

TPDV-114-重訴-198-2025021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66號 抗 告 人 鍾貞麗 指定送達處所:臺北市○○區○○路0 段00號0樓 相 對 人 林俊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本院司法事務官於 民國113年12月12日所為113年度司票字第29096號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人或權利受侵害者,對於司法事務官就受移轉事件所 為之處分,得依各該事件適用原由法院所為之救濟程序,聲 明不服。前項救濟程序應為裁定者,由地方法院行之;受裁 定送達之人提起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為 之,非訟事件法第55條第1項、第2項及第42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又按提起抗告及再抗告,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 民事訴訟法關於抗告程序之規定,如逾抗告期間,原第一審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準用同 法第442條第1項並有明文,此為非訟事件程序所準用,非訟 事件法第46條亦定有明文。本件抗告人於民國109年3月17日 簽發票面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50萬元之本票(下稱系爭 本票),經相對人向本院聲請裁定就其中150萬元,及自112 年1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年息6%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 行,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10月30日以113年度司票字第 29096號裁定准許(下稱系爭本票裁定),抗告人不服提起 抗告,經本院司法事務官認定已逾抗告期間,以113年12月1 2日113年度司票字第29096號裁定(下稱原裁定)駁回,抗 告人不服提起抗告,依前揭規定可知,仍應視為提起抗告, 由本院依抗告程序處理,合先敘明。 二、又按送達於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者 ,得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民事訴 訟法第137條第1項亦定有明文。又民法第20條第1項規定, 依一定事實足認以久住之意思,住於一定之地域者,即為設 定其住所於該地。顯見我國民法關於住所之設定,兼採主觀 主義及客觀主義之精神,如當事人主觀上有久住一定地域之 意思,客觀上亦有住於一定地域之事實,該一定之地域即為 其住所。而住所雖不以戶籍登記為要件,惟倘無客觀之事證 足認當事人已久無居住該原登記戶籍之地域,並已變更意思 以其他地域為住所者,戶籍登記之處所,仍非不得資為推定 其住所之依據(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824 號裁定意旨 參照)。 三、查系爭本票裁定於113年11月12日送達抗告人戶籍地即臺北 市○○區○○○路000號7樓之12(下稱臺北市士林區址),且臺 北市士林區址之送達證書上業經第三人勾選「受僱人」   雨聲華廈別墅管理委員會陳金標為收受,系爭本票裁定另於 113年11月14日寄存送達抗告人居所地即系爭本票上所載地 址臺北市○○區○○○路000巷00號3樓(下稱臺北市光復北路址 )之警察機關,此分別有送達證書各1份在卷可稽(分見司 票卷第15、17頁),亦與本院司法事務官於作成系爭本票裁 定時所查詢戶役政系統資料相符,並經本院再次查詢核閱無 訛。又抗告人就系爭本票裁定提起抗告時陳報之住所地   在臺北市士林區址(見司票卷第23頁),是依前揭法律規定 及最高法院裁判意旨,堪認系爭本票裁定作成時,抗告人之 住所地係戶籍址即臺北市士林區址。抗告人固對原裁定提起 本件抗告時改稱伊確實於113年11月14日至郵局領取系爭本 票裁定,依非訟事件法第42條第2項規定:「未受裁定送達 之人提起抗告,前項期間應自其知悉裁定時起算。」,自應 以113年11月14日領取知悉系爭本票裁定加計寄存送達之10 日,抗告人於113年11月22日提出抗告,並未逾不變期間,   惟如前所述,抗告人就系爭本票裁定提起抗告時之住所地在 臺北市士林區,抗告人亦未提出任何客觀之事證足徵其已久 無居住臺北市士林區址,難認其有廢止臺北市士林區址住所 意思,是本院認依民事訴訟法第137條第1項規定,系爭本票 裁定應於113年11月12日由受僱人收受時即已生送達效力, 抗告人遲至113年11月25日方提起抗告,有本院收文戳章為 憑(見司票卷第23頁),顯已逾抗告之不變期間,其抗告自 非合法,經本院以原裁定駁回其抗告,並無不合。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4 49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蔡世芳                   法 官 林芳華                   法 官 宣玉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怡秀

2025-02-14

TPDV-114-抗-66-20250214-1

訴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聲字第3號 聲 請 人 乙男(真實姓名、住址詳卷) 丙女(真實姓名、住址詳卷) 共同代理人 施宇宸律師 李代婷律師 相 對 人 張紫纓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張紫纓間請求塗銷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等事件,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之登記,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13日所為之裁定,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本及正本當事人欄關於相對人地址「住○○市○○區○○街00 0巷00號」之記載,應更正為「住○○市○○區○○街000巷00號2樓」 。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規定於裁定亦準用之,同 法第239條亦有明定。 二、查本院前開之裁定原本及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 應更正為如主文所示。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39條準用第232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芳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孫福麟

2025-02-14

TPDV-114-訴聲-3-20250214-3

原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原訴字第124號 原 告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佩真 訴訟代理人 呂宸彰 林易 被 告 伊吉‧巴乙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0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9萬2,458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9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295%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13年9月8 日起至清償日止,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10%,逾期在 超過6個月以上者,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金。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29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 如以新臺幣89萬2,458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 實 壹、程序部分: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者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 訟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間授信約定書第20條(本 院卷第14頁)約定,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是本院 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何先敘明。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2月7日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 同)10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2年12月8日起至118年12月 8日止,利息按中華郵政2年期定期儲金機動利率加週年利率 0.575%機動計息(現為週年利率2.295%),及自實際撥款日 起,按月攤還本息,並約定逾期償還本金或利息時,按借款 總餘額自應償還日起,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約定利率1 0%,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約定利率20%計付違約金。詎被 告僅攤還本息至113年8月7日,其後即未依約還款,依授信 約定書第16條第1款約定債務視同到期,迄今尚欠借款本金8 9萬2,458元及利息、違約金未清償,依約被告自應負清償之 責。為此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如 主文第1項所示,並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授信約定書、青年創業 及啟動金貸款契約書、放款利率歷史資料表、撥還款明細查 詢為證(本院卷第11頁至第23頁)。被告經相當時期受合法 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 ,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視同對原告 主張之前述事實為自認,參酌原告所提證據資料,堪認原告 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經核於法並無不合, 因此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並依職權酌定相當之擔保 金額宣告被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第390條第2項、第392條第2項,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芳華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孫福麟

2025-02-13

TPDV-113-原訴-124-2025021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170號 聲 請 人 于鴻達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836號公示 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1月15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林芳華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孫福麟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中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0082-ND-0000000-0 1 1000 002 中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0082-ND-0000000-0 1 1000 003 中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0082-ND-0000000-0 1 1000 004 中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0082-ND-0000000-0 1 1000 005 中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0082-ND-0000000-0 1 1000

2025-02-13

TPDV-114-除-170-202502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