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再執行羈押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51-60 筆)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發還保證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61號 聲 請 人 即 具保人 王金山 被 告 王國治 上列聲請人即具保人因被告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案件( 112年度訴字第569號),聲請發還保證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王國治因本院112年度訴字第569號違反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案件,於民國113年2月23日經聲請 人即具保人王金山(下稱聲請人)繳納保證金新臺幣(下同 )5萬元。該案經判決確定已執行,請准予發還保證金等語 。 二、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規定:「撤銷羈押、再執行羈押、 受不起訴處分、有罪確定而入監執行或因裁判而致羈押之效 力消滅者,免除具保之責任。」此所謂「有罪確定而入監執 行」,乃指與該交保處分或裁定有關的「本案」而言,並不 包括無關之「另案」;換言之,被告縱因「另案」有罪確定 、入監執行,但就「本案」而言,具保人之責任,猶不生免 除之問題。至於被告在另案入監執行「期間」,於本案而言 ,因非下落不明、逃逸無踪,難謂有「逃匿」情形,乃事所 當然,自與「本案」具保責任是否免除,分屬二事,不宜混 淆(最高法院106年度台非字第174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被告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案件,經本院指定保證 金5萬元,由聲請人於113年2月23日繳納後,已釋放被告, 嗣經本院以112年度訴字第569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年4月, 併科罰金5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1千元折算1日,及有 期徒刑6月,如易科罰金,以1千元折算1日確定乙節,有國 庫存款收款書、判決書、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㈡被告固現在法務部○○○○○○○執行中,惟係其因違反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偽造文書等案件,假釋經撤銷後執行殘刑3年9月1 日,刑期起算日期為114年1月6日,執行期滿日為117年10月 6日乙節,有法院前案紀錄表、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執行指 揮書電子檔紀錄在卷可稽,足見被告目前在監執行之案件並 非本案。是本案雖業據有罪判決確定在案,但尚未為本案執 行,被告既係本案具保後因另案在監執行,日後仍非無可能 因故停止執行或中斷執行而釋放,本院衡酌具保之目的,在 於保全本案刑事程序之進行及刑罰之執行,是認具保原因及 必要性仍存在,聲請人所繳交之保證金仍須擔保至本案執行 為止,聲請人之具保責任仍繼續存在,自不得因此發還保證 金,是聲請人本件聲請發還保證金,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魏正杰                   法 官 顏碩瑋                   法 官 劉冠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惠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2025-03-12

MLDM-114-聲-161-20250312-1

國審強處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殺人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國審強處字第9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文珍 選任辯護人 劉志卿律師 上列被告因家暴殺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本院113年度國 審重訴字第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文珍於民國114年3月21日中午12時前,提出新臺幣90萬元之保 證書或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停止羈押期間,限制住居於雲 林縣○○市○○路000巷000號,並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 8月,且應於每週2、5下午8時前,向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公正 派出所報到。 如未能於上開期限內具保,則自民國114年3月25日起,延長羈押 期間2月。   理 由 一、按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 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 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判中每次不得 逾2月。又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 ,向法院聲請停止羈押;而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 出保證書,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並得限制被告之住居, 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5項、第110條第1項、第111條定有 明文。次按法院許可停止羈押時,經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 益之均衡維護,認有必要者,得定相當期間,命被告定期向 法院、檢察官或指定之機關報到;又依刑事訴訟法第八章之 一以外規定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者,亦得命限制出境 、出海,並準用第93條之2第2項及第93條之3至第93條之5之 規定,刑事訴訟法第116條之2第1項第1款、第93條之6亦有 明文。復按對被告所執行之羈押,其本質上係屬為保全被告 ,使刑事訴訟程序得以順利進行,或為保全證據,或為擔保 嗣後刑之執行程序,而對被告所實施剝奪其人身自由之強制 處分,是被告有無羈押之必要,自應由法院依有無上述羈押 之目的而為目的性裁量。而聲請停止羈押,除有同法第114 條各款所列情形之一不得駁回者外,其准許與否,該管法院 有自由裁量之權(參見最高法院91年度台抗字第456號裁定 意旨、46年台抗字第21號裁定意旨)。再所謂停止羈押,乃 指羈押原因仍在,但無羈押之必要,而以具保、責付或限制 住居為其替代手段,亦即羈押裁定之效力仍然存續,僅其執 行予以停止。另刑事訴訟法關於保全被告之方法,依其手段 必要性之情節輕重,由重而輕依次為羈押、具保、責付與限 制住居,故法院認為被告如符合具保停止羈押之要件,參以 上述,於必要時,自得在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外,輔以限制 住居或其他必要之命令,以確保審判程序之順暢進行。 二、查被告前經訊問後,坦承檢察官起訴之犯罪事實,並有證人 林明豊及林幸嬋之證述、現場照片、現場圖、刑事局鑑定書 等卷證可佐,足認被告所涉刑法第271條第1項、家庭暴力防 治法第2條第2款之家暴殺人罪之犯罪嫌疑重大。又被告固然 坦承犯行,惟其就殺人動機、行兇方式、案發原因及細節有 部分不一致之處,也與證人林明豊、林幸嬋之證述內容略有 歧異,是以上部分仍待調查證據後以釐清事實。再被告所涉 之家暴殺人罪,最輕本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基於 趨吉避凶、脫免刑責之基本人性,雖被告是自首到案,但仍 不免有相當理由可認被告有逃亡及與家人勾串之可能,具有 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之羈押原因。另被告於偵查 中經檢察官送精神鑑定尚未經回覆,且辯護人請求另送其它 醫療院所鑑定,而被告目前在看守所羈押中經醫生診斷、給 藥之後,其狀況已漸成穩定之情形,但其家人卻有陷於精神 狀況不穩之現象,如令被告返家,恐有更陷危害之虞,難期 被告可以如期到庭,也會延滯訴訟程序之進行。故認被告所 涉起訴之犯罪嫌疑重大,且有羈押之原因及必要,且本件並 無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之情形,本院權衡國家刑事 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公益及公共秩序、被告之人身自由 保障及防禦權行使,認現無從以其他處分代替羈押,非予羈 押,顯難進行審判程序,依刑事訴訟法101條第1項第3款之 規定,處分自民國113年12月25日起羈押3個月在案,先予敘 明。 三、次查,本院以被告羈押期間即將屆滿,經訊問被告後,認前 揭羈押理由並無變動,仍然存在,惟被告業已表示認罪,現 所爭執者僅係其有無刑法第19條第2項、第62條規定之適用 ,及有無刑法第59條酌減其刑之情狀(參辯護人於審判庭所 提之刑事爭點整理暨聲請裁定不行國民法官參與審判狀)。 本院酌以本案爭點已明,又被告目前身心狀況已漸趨穩定, 其家人更常往看守所探視,另其配偶及次女亦已就醫而呈穩 定好轉中(參本院公務電話紀錄單及被告家人之診斷證明書 影本),足見被告本人及家人原有之不穩定情狀已有明顯改 善,且其家人對被告表現充分之關懷,而被告既已表明遵守 本案刑事訴訟程序進行之指示,且有固定之住所,並有緊密 之家族關係,復參之被告之經濟狀況、所涉之犯罪情節及其 願提出之具保金額及條件等情狀,權衡被告人身自由之保障 及國家追訴犯罪之公益後,爰裁定被告於114年3月21日中午 12時前,提出新臺幣90萬元之保證書或保證金後,准予停止 羈押,停止羈押期間,限制住居於雲林縣○○市○○路000巷000 號,並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且應於每週2 、5下午8時前,向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公正派出所報到, 應即對被告形成相當程度之拘束力,而足以確保審判程序之 順暢進行,而無繼續羈押之必要。惟被告如未能於前開期限 內提出保證金具保,自難認有相當程度之拘束力而得停止羈 押,則其羈押原因依然存在,且有繼續羈押之必要,應自11 4年3月25日起,延長羈押期間2月。 四、末按違背法院許可停止羈押時,所命被告應遵守之事項者, 得逕行拘提;又停止羈押後,如有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 不到場者、受住居之限制而違背者、違背法院依前條所定應 遵守之事項者,得命再執行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6條之2第 1、4項、第117條第1項定有明文,被告應注意之,併予敘明 。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2項、第93條之3第2項、第93條之 6、第108條第1、5項、第111條、第116條之2第1項第1款、 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 法 官 吳基華                    法 官 蔡宗儒                    法 官 柯欣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許哲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1

ULDM-113-國審強處-9-2025031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75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沈威宇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許文哲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3年度訴字 第99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沈威宇提出新臺幣參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 居於新北市○○區○○街○○號七樓。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伊已聯繫上家人,可提出保證金,伊現有固 定工作及居所,聲請具保停止羈押等語。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聲請停止羈押,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得限制被告之住居,刑事訴訟法第111條第1項、第5項亦有明定。 三、經查:  ㈠本件聲請人即被告沈威宇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7日訊問後,認被告犯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有逃亡之虞,且被告涉犯最輕本刑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有相當理由認為被告有逃亡之虞,並有事實足認有反覆實行同一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2項之販賣第二級毒品罪嫌之虞,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有羈押之必要,而於同日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款、第3款、第101條之1第1項第10款規定予以羈押在案,合先敘明。  ㈡茲審酌本案被告始終坦承全部犯行,已有固定工作及固定居所,於本院準備程序中表明無證據聲請調查之審理進度,且兼及被告執行羈押迄今已有相當時日,應當知所警惕,並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自由及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後,認被告如提出相當之保證金及限制住居在新北市○○區○○街00號7樓,應足以對被告形成拘束力,可得確保後續審判、執行程序順利進行,而無繼續羈押之必要。爰准予被告提出新臺幣30,000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限制住居於新北市○○區○○街00號7樓。又倘被告違背上開事項,本院得依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第1項第2款、第4款規定命再執行羈押,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1條、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唐 玥                    法 官 王子平                    法 官 邱于真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素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PDM-114-聲-575-20250310-1

金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字第4421號 114年度聲字第371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李奇峰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559 70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合 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並經被告聲請具保 停止羈押,裁定如下:   主 文 李奇峰提出保證金新臺幣伍萬元後,准予停止羈押,並自停止羈 押之日起,限制住居在新北市○○區○○路00號之8。如不能於民國 一一四年三月十五日中午十二時以前辦妥具保程序,則自民國一 一四年三月十八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李奇峰(下稱被告)先前從事 泥作工程之正當工作,就本案均坦承犯行,且於羈押期間已 有悔悟,而深感愧對罹癌之父親及陷於植物人狀態之母親。 又被告之上手已遭查獲,雙方不可能再聯絡,被告絕無再犯 之虞,期能在執行前陪伴父母,故請求准予具保停止羈押等 語。 二、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而有事實足認為有 反覆實行刑法第339條、第339條之3之詐欺罪、第339條之4 之加重詐欺罪之同一犯罪之虞,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 審判或執行者,得羈押之,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7 款定有明文。又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 押之必要者,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 之1之規定訊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 判中每次不得逾2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下之刑者,第一審、第二審以3次為限,此為刑事訴訟法 第108條第1項、第5項所明定。 三、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本院訊問後,認其 涉犯刑法第216條及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刑法第21 6條及第212條之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刑法第339條之4第2 項及第1項第2款之3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及洗錢防 制法第19條第2項及第1項後段之洗錢未遂罪等罪嫌,犯罪嫌 疑重大,有事實足認有反覆實施加重詐欺取財罪之虞,有羈 押之必要,自民國113年12月18日起羈押在案。 四、被告之羈押期間即將屆滿,經本院訊問被告,其坦承全部犯 罪事實,且本院調查本案全卷事證後,業已於114年2月6日 判決認其犯上開各罪,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以3人以 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處斷,並判處有期徒刑9月,足認被 告涉犯上開罪嫌之嫌疑確屬重大。被告前於113年8月間,與 詐欺集團成員共同向其他被害人詐取財物為警查獲,因此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裁定羈押,於113年10月14日釋放,竟出 於籌措親屬醫藥費之故,再於同年11月14日與同一詐欺集團 成員共同實行本案犯行,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施加重詐 欺取財罪之虞,原羈押原因仍然存在。惟考量被告已坦承全 部犯行,羈押前與親屬同住在戶籍地,共同照護罹癌之父親 及需專人全日看護之母親等情況,被告至今已羈押數月,應 有獲得相當程度之警惕,本案業經本院判決,如對被告施以 具保、限制住居處分,應可對其形成拘束力,促其自我警惕 ,並確保後續審理或執行程序之進行,是衡酌國家刑事司法 權之有效行使、社會秩序之維護、被告犯罪情狀及羈押對被 告之影響等一切情形,認尚無繼續羈押之必要,准被告提出 新臺幣5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且應自停止羈押之日 起,限制住居在新北市○○區○○路00號之8。倘被告於停止羈 押期間,有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場、違反住居之限 制等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第1項所列情事,得命再執行羈押, 附此敘明。 五、惟若被告不能於114年3月15日中午12時以前辦妥具保程序, 本院審酌羈押原因既仍存在,原以上開替代手段對其形成拘 束力之目的亦無法達成,即有繼續羈押之必要,復查無刑事 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事由,應自114年3月18日起延長羈 押2月。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121條第1項、第111 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鄭咏欣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薛美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TCDM-113-金訴-4421-20250310-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字第4421號 114年度聲字第371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李奇峰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559 70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合 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並經被告聲請具保 停止羈押,裁定如下:   主 文 李奇峰提出保證金新臺幣伍萬元後,准予停止羈押,並自停止羈 押之日起,限制住居在新北市○○區○○路00號之8。如不能於民國 一一四年三月十五日中午十二時以前辦妥具保程序,則自民國一 一四年三月十八日起延長羈押貳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李奇峰(下稱被告)先前從事 泥作工程之正當工作,就本案均坦承犯行,且於羈押期間已 有悔悟,而深感愧對罹癌之父親及陷於植物人狀態之母親。 又被告之上手已遭查獲,雙方不可能再聯絡,被告絕無再犯 之虞,期能在執行前陪伴父母,故請求准予具保停止羈押等 語。 二、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而有事實足認為有 反覆實行刑法第339條、第339條之3之詐欺罪、第339條之4 之加重詐欺罪之同一犯罪之虞,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 審判或執行者,得羈押之,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7 款定有明文。又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 押之必要者,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 之1之規定訊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 判中每次不得逾2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下之刑者,第一審、第二審以3次為限,此為刑事訴訟法 第108條第1項、第5項所明定。 三、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本院訊問後,認其 涉犯刑法第216條及第210條之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刑法第21 6條及第212條之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刑法第339條之4第2 項及第1項第2款之3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及洗錢防 制法第19條第2項及第1項後段之洗錢未遂罪等罪嫌,犯罪嫌 疑重大,有事實足認有反覆實施加重詐欺取財罪之虞,有羈 押之必要,自民國113年12月18日起羈押在案。 四、被告之羈押期間即將屆滿,經本院訊問被告,其坦承全部犯 罪事實,且本院調查本案全卷事證後,業已於114年2月6日 判決認其犯上開各罪,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以3人以 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處斷,並判處有期徒刑9月,足認被 告涉犯上開罪嫌之嫌疑確屬重大。被告前於113年8月間,與 詐欺集團成員共同向其他被害人詐取財物為警查獲,因此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裁定羈押,於113年10月14日釋放,竟出 於籌措親屬醫藥費之故,再於同年11月14日與同一詐欺集團 成員共同實行本案犯行,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施加重詐 欺取財罪之虞,原羈押原因仍然存在。惟考量被告已坦承全 部犯行,羈押前與親屬同住在戶籍地,共同照護罹癌之父親 及需專人全日看護之母親等情況,被告至今已羈押數月,應 有獲得相當程度之警惕,本案業經本院判決,如對被告施以 具保、限制住居處分,應可對其形成拘束力,促其自我警惕 ,並確保後續審理或執行程序之進行,是衡酌國家刑事司法 權之有效行使、社會秩序之維護、被告犯罪情狀及羈押對被 告之影響等一切情形,認尚無繼續羈押之必要,准被告提出 新臺幣5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且應自停止羈押之日 起,限制住居在新北市○○區○○路00號之8。倘被告於停止羈 押期間,有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場、違反住居之限 制等刑事訴訟法第117條第1項所列情事,得命再執行羈押, 附此敘明。 五、惟若被告不能於114年3月15日中午12時以前辦妥具保程序, 本院審酌羈押原因既仍存在,原以上開替代手段對其形成拘 束力之目的亦無法達成,即有繼續羈押之必要,復查無刑事 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事由,應自114年3月18日起延長羈 押2月。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121條第1項、第111 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鄭咏欣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薛美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TCDM-114-聲-371-20250310-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發還保證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45號 聲 請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即 具 保人 吳文欽 具 保 人 吳永裕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強盜案件(本院107年度易字第176號),聲請 發還保證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吳文欽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壹萬元及其實收利息,均准予發還。 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即被告吳文欽(下稱被告)因強盜案 件,經本院以107年度易字第176號先後指定繳納保證金新臺 幣(下同)4萬元、1萬元,分別由被告於民國108年6月23日 以刑保工字第48號、具保人吳永裕於108年6月24日以108年 刑保字第44號收據繳納在案,因被告業經判決確定、定應執 行刑、換發執行指揮書並發監執行,上開保證金應予分別發 還等語。 二、撤銷羈押、再執行羈押、受不起訴處分、有罪判決確定而入 監執行或因裁判而致羈押之效力消滅者,免除具保之責任; 免除具保之責任或經退保者,應將保證書註銷或將未沒入之 保證金發還;以現金繳納保證金具保者,保證金應給付利息 ,並於依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3項規定發還時,實收利息併 發還之,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第3項、第119條之1第1 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被告前因強盜案件,經本院指定保證金1萬元,由其於108年6 月23日繳納保證金後當庭獲釋,而其所涉上開案件,經本院 以107年度易字第176號判決「被告共同犯恐嚇取財罪,累犯 ,處有期徒刑10月;又共同犯傷害罪,累犯,處有期徒刑6 月,如易科罰金,以1,000元折算1日。」,被告及檢察官不 服提起上訴,復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8年度上訴字第4246號 判決「原判決關於有罪部分均撤銷。被告共同犯犯強盜罪, 累犯,處有期徒刑5年3月、共同犯傷害罪,累犯,處有期徒 刑5月,如易科罰金,以1,000元折算1日」,被告不服提起 上訴,再經最高法院以110年度台上字第2679號判決「上訴 駁回」而確定(下稱本案);又被告前已因另案於111年5月 31日入監執行,本案判決確定後,亦經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簽發執行指揮書將接續執行本案等情,有本院訊問筆 錄、被告具保責付辦理程序單、國庫存款收款書、法院前案 紀錄表及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附卷足考,是被告既已入監執 行,其於監所執行他案罪刑期間,人身自由已遭國家強制力 拘束,於此情況下應無逃匿之可能,且本案既已判決確定並 由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簽發指揮書接續執行,應無以 具保人即被告吳文欽提供之保證金擔保本案刑罰執行之必要 性,應依法免除其具保之責任,依前開規定,本院即應予發 還,是聲請人前揭聲請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至具保人吳永裕固於108年6月24日以108年刑保字第44號收據 繳納保證金4萬元在案,惟其已於本件聲請前(即114年3月4 日)之113年12月8日死亡,此有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114年3 月4日士檢云執戊111執110字第1149012264號函之本院收文 章戳及具保人吳永裕之個人基本資料在卷可按,而具保人死 亡後,其生前所繳納之保證金應屬具保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 有,故聲請人聲請就此部分保證金發還予已歿之具保人吳永 裕,難認有據,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第3項、第119條之1第1項、第 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吳佩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紀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SLDM-114-聲-245-20250310-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聲請發還保證金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29號 聲 請 人 即 具保人 林麗娜 被 告 李晉維 上列聲請人聲請發還保證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麗娜所繳納之刑事保證金新臺幣貳萬元及其實收利息准予發還 。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被告李晉維因112年度易緝字第24號傷害案,於 民國112年12月21日經聲請人即具保人林麗娜提出現金新臺幣 (下同)2萬元為被告供擔保,現被告已判處拘役確定在案, 惟尚未發還保證金,請准發還保證金等語。 按撤銷羈押、再執行羈押、受不起訴處分、有罪判決確定而入 監執行或因裁判而致羈押之效力消滅者,免除具保之責任。被 告及具保證書或繳納保證金之第三人,得聲請退保,法院或檢 察官得准其退保。但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免除具保之責任 或經退保者,應將保證書註銷或將未沒入之保證金發還,刑事 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以現金 繳納保證金具保者,保證金應給付利息,並於依前條第3 項規 定發還時,實收利息併發還之,同法第119條之1第1項亦規定 甚明。準此,刑事被告或具保人向法院繳納保證金後,倘於具 保責任在法律上已解免,法院即應將保證金及實收利息一併發 還。 經查,聲請人前因被告傷害等案件,嗣經本院指定保證金額2萬 元,由具保人繳納現金(存單號碼:112年刑保工字第52號) 後,免予羈押被告。該案嗣經本院以112年度易緝字第24號判 處應執行拘役65日確定,該案並業經被告入監執行,此有法院 前案紀錄表及執行指揮書附卷可稽。是本案被告業因有罪判決 確定入監執行,具保人之具保責任自已免除,揆諸前揭規定, 聲請人聲請發還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2 萬元,除漏未聲請併予 發還實收利息部分應予補充更正外,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119條第1項、第2 項、第3 項、第11 9 條之1 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錦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應附繕本)                書記官 吳秉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ILDM-114-聲-129-20250310-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違反公司法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上訴字第292號 聲 請 人 即 具保人 陳建維 被 告 ANA ROSANA BONG(中文姓名:黃水璇,印尼籍) 送達代收人 呂冠臻 選任辯護人 王妙華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具保人因被告違反公司法等案件(112年度上訴字 第292號),聲請發還保證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建維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向本院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伍萬元 及其實收利息,准予發還。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因違反公司法等案件,經本院裁定令被 告提出新臺幣(下同)5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自114年1月2 1日起至114年2月20日止之特定期間,解除其出境、出海之 限制。嗣聲請人於113年12月18日繳納保證金5萬元,被告亦 已於114年2月20日遵期返臺,爰聲請發還保證金等語。 二、按刑事訴訟程序中繳納保證金,係作為羈押之代替手段,其 目的既係在防止被告逃匿,藉以確保訴追及審判訴訟程序之 進行及刑罰之執行,則向法院繳納保證金後,如有免除具保 責任之事由發生,法院自應將保證金發還,是刑事訴訟法第 119條第2、3項規定「被告及具保證書或繳納保證金之第三 人,得聲請退保,法院或檢察官得准其退保。但另有規定者 ,依其規定」、「免除具保之責任或經退保者,應將保證書 註銷或將未沒入之保證金發還」。又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2 項之退保,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同法第121條第1項亦有明文 。另刑事訴訟法第119條之1第1項規定:「以現金繳納保證 金具保者,保證金應給付利息,並於依前條第3項規定發還 時,實收利息併發還之」;依同條第3項授權訂定之刑事保 證金存管計息及發還作業辦法第8條第1項規定:「法院或檢 察機關收繳刑事保證金之案件,經撤銷羈押、再執行羈押、 受不起訴處分、有罪判決確定而入監執行、因裁判而致羈押 之效力消滅或有其他應發還刑事保證金事由者,原收繳刑事 保證金之法院或檢察機關知悉該事由時,應不待具保人聲請 ,即時查卷辦理發還刑事保證金、利息」。準此,刑事被告 或具保人繳納保證金後,倘於具保責任在法律上已解免或符 合上開作業辦法之規定,法院即應將保證金及實收利息一併 發還。 三、查被告因違反公司法等案件,經原審法院於111年9月16日以 110年度訴字第318號判決被告犯附表所示之罪,應執行有期 徒刑8月,並諭知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之易科罰金折算 標準,再經原審法院裁定自111年12月14日起對被告延長限 制出境、出海8月。被告不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由本院審 理中。又被告以春節返鄉與親人團聚為由,向本院聲請單次 解除限制出境,經本院斟酌被告聲請暫時解除限制出境、出 海之時間,本案尚需一定期日方能終結審理、被告身分地位 、資力、本次出境目的等情事,認為有理由,並裁准被告提 出5萬元保證金後,解除其自114年1月21日起至114年2月20 日止之限制出境、出海(即自114年2月21日起仍恢復為限制 出境、出海),而聲請人於113年12月18日出具現金5萬元繳 納保證金,被告亦於114年1月22日出境後,已於114年2月20 日遵期返臺等情,有本院112年度上訴字第292號裁定、刑事 保證金繳納收據(113年度刑保字第41號)、被告護照入境 戳章在卷可考,是以本院前述命被告出具保證金5萬元之原 因已失所附麗,聲請人就此部分之具保責任既已免除,且所 繳納之保證金亦未經沒入,是聲請人本件聲請,於法並無不 合,應予准許。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潘翠雪                    法 官 許文章                    法 官 商啟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潘文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表: 編號 犯罪事實 主        文 1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㈠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中段之發還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㈡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3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三、㈢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4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五 黃水璇共同犯公司法第九條第一項前段之未繳納股款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5 原審判決犯罪事實1.2 黃水璇共同犯行使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共二罪,各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2025-03-10

TPHM-112-上訴-292-20250310-6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聲請發還保證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85號 聲 請 人 即 具保人 梁福源 被 告 梁維剛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詐欺案件(本院97年度聲羈字第392號),聲 請發還保證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具保人梁福源(下稱聲請人)曾因本 院97年聲羈字第392號案件為被告梁維剛出具保證金新臺幣( 下同)1萬元,爰請求發還前揭保證金等語。 按撤銷羈押、再執行羈押、受不起訴處分、有罪判決確定而入 監執行或因裁判而致羈押之效力消滅者,免除具保之責任;免 除具保之責任或經退保者,應將保證書註銷或將未沒入之保證 金發還,刑事訴訟法第119條第1項及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是 刑事被告之具保人繳納保證金後,僅於具保責任在法律上已解 免或已獲准退保,始應將保證金發還予具保人;倘具保人所繳 納之保證金已因被告逃匿,而經法院裁定沒入確定,則具保人 不得再行聲請返還保證金。 經查: ㈠被告曾因詐欺案件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以下逕稱改制 後之機關全銜)檢察官聲請羈押,嗣經本院以97年度聲羈字第 392號案件受理,並經法官訊問後命被告具保,聲請人遂於民 國97年10月17日提出1萬元保證金為被告具保等情,有本院刑 事保證金收據在卷可稽(本院114年度聲字第385號卷[下稱本 院卷]第7頁),此部分之事實,堪以認定。 ㈡惟被告前揭所涉詐欺案件,嗣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9 7年度偵字第21876號移送併辦至臺灣高雄地方法院97年度審易 字第2772號案件審理,而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於審理中已因被告 經合法傳喚未到,復經拘提無著,且命聲請人應帶同被告到案 ,聲請人及被告卻均未到庭為由,於98年5月15日以97年度審 易字第2772號裁定沒收上開保證金確定等情,有臺灣臺北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97年度偵字第21876號移送併辦意旨書(本院卷 第21至22頁)、法院前案紀錄表(本院卷第14至15頁)、本院 刑事書記官辦案進行簿(本院卷第19頁)、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97年度審易字第2772號裁定(本院卷第25頁)附卷可參。是揆 諸前揭說明,聲請人所出具之保證金既業經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裁定沒入確定,則聲請人請求發還上揭保證金即於法無據,應 予駁回。 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黃柏家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蘇瑩琪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2025-03-10

TPDM-114-聲-385-20250310-1

金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貪污治罪條例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重訴字第1273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洪文忠 選任辯護人 賴英姿律師 黃俊嘉律師 王邦安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 年度偵字第24810號、第24811號、第27927號、第27972號、第29 769號、第36215號、第44345號、第44346號、第44441號、第447 23號、113年度偵字第24972號、第25337號、第25392號、第2857 7號、第28578號、第38224號、第38448號、第38450號、第38491 號、第3861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洪文忠於提出新臺幣伍佰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 並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住居在臺中市○○區○○路000號10樓 ,及限制出境、出海8月。 二、洪文忠如未能於民國114年3月17日下午3時前提出上開保證 金,則自民國114年3月23日起延長羈押2月,並禁止接見、 通信、受授物件。   理  由 一、按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 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 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又延長羈押期間,審判中每次不 得逾2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者 ,第一審、第二審以3次為限,第三審以1次為限,刑事訴訟 法第108條第1項前段、第5項定有明文。 二、被告洪文忠前經本院訊問後,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66條第1項 、第2項之賭博罪、第268條前段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同 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 1項之一般洗錢罪、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之主持、 指揮、操縱犯罪組織等罪,犯罪嫌疑重大,且有刑事訴訟法 第101條第1項第1款、第2款之情形,非予羈押,顯難進行審 判、執行程序,而裁定自民國113年8月23日起對被告羈押3 月,並為確保被告無從與外界聯繫以達到逃亡、勾串證言之 目的,一併諭知禁止接見、通信、受授物件,並分別於113 年11月23日、114年1月23日第一次及第二次延長羈押。 三、茲因本案羈押期間即將屆滿,本院於114年2月27日訊問被告 後,被告坦承刑法第266條第1項、第2項之賭博罪、第268條 前段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同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 罪、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否認組 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之主持、指揮、操縱犯罪組織罪 ,惟被告所涉上開罪嫌,有卷內證據在卷可佐,足認其犯罪 嫌疑重大。考量被告前有通緝紀錄,而該通緝前案為施用毒 品案件,本案被告係涉犯3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衡情加 深被告逃亡之可能,且被告自承在國外投資,顯有逃亡海外 之可能,有事實足認有逃亡之虞。且本案尚未詰問證人,被 告仍有影響證人證詞使案情晦暗之可能,有事實足認有勾串 共犯之虞,而有羈押之原因。惟本院審酌被告自偵查中即執 行羈押迄今,已有相當時日,且本案於113年8月23日起訴迄 今,除被告已於同年10月7日進行準備程序之外,本院已就 其餘22名同案被告行準備程序,就被告及同案被告之答辯方 向已有釐清,且被告與部分同案被告於準備程序時之辯詞與 渠等在偵查之供述並無二致,佐以部分同案被告於偵查時業 經檢察官訊問且經具結證述,擔保其證詞之真實性,身負是 否犯偽證之刑責,其串供之危險已有降低,故本院考量被告 之犯罪情節、訴訟進行之程度、身體狀況、資力等情,經權 衡擔保被告逃匿之可能性,暨保全被告、確保刑事訴訟程序 等落實國家刑罰權之公益後,認被告如能向本院提出一定數 額之保證金供擔保,限制出境、出海及限制住居,對其應有 相當程度之心理約束力,即可確保本案之後續審判及執行程 序之進行,而無羈押之必要,爰准予被告於提出新臺幣500 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但為免被告於交保後潛逃出境, 致妨礙刑事司法權之行使,暨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 衡維護,採取保全被告接受執行之強制處分手段,自屬必要 ,故併予以限制住居於其現居地址臺中市○○區○○路000號10 樓,及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又被告如未 提出上開保證金供擔保,則前述因具保形成之約束力即不存 在,而不足以替代羈押,仍認有繼續羈押之必要,故同時諭 知如被告未能具保,應自114年3月23日起延長羈押2月,並 禁止接見、通信、受授物件。倘被告於停止羈押期間,有刑 事訴訟法第117條第1項各款規定之情形之一者,本院得命再 執行羈押,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121條第1項、第93條之6、第93條 之3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李宜璇                    法 官 羅羽媛                    法 官 傅可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廖春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2025-03-07

TCDM-113-金重訴-1273-20250307-1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